时区和区时
- 格式:ppt
- 大小:795.50 KB
- 文档页数:3
区时和时区的计算方法1. 嘿,要搞懂区时和时区的计算方法,首先咱得知道啥是时区呀!就好比把地球像切蛋糕一样切成好多块,每一块就是一个时区。
比如说北京在东八区,纽约在西五区,这可差得老远啦!咱要是想给纽约的朋友打电话,可得算好时间,不然人家可能在睡觉呢!2. 那怎么知道自己在哪个时区呢?这就简单啦,看经度呗!经度每隔15 度就是一个时区哟!就像排队一样,一格一格的。
比如你在东经120 度,那就是东八区啦。
想想,你要是突然穿越到了别的地方,不得赶紧弄清楚自己在哪个时区呀,不然怎么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呢,对吧?3. 算区时就更有意思啦!就好像你和朋友约好了几点见面一样。
不同时区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哦。
比如说东八区是中午 12 点,那西五区就是前一天的晚上 11 点。
这中间可是差了好多小时呢,咱可不能弄错哟,不然计划不就全乱套啦?4. 还有个小技巧要告诉你哦!从东时区到西时区,时间是越来越早的哦!这就像倒着走一样。
你想想,你从东边走到西边,不就是时间在倒流嘛!哈哈,有趣吧!比如东八区的 8 点,到西三区那可能就才凌晨 1 点呢。
5. 哎呀呀,可别把区时和时区弄混了呀!时区是那个大区域,区时就是具体的时间哟。
就像学校和你在学校里上课的时间一样,一个是大范围,一个是具体点。
你说要是弄混了,那可怎么行呢,那不就全乱套啦?6.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区时和时区的计算方法也没那么难呀!只要咱抓住要点,就像抓住线索一样,一下子就能算清楚啦!以后出门旅游或者和远方的朋友联系,都能轻松搞定时间问题啦!不管到哪里,咱都能准确知道时间,是不是超厉害的!我的观点结论:区时和时区的计算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认真去理解和掌握,就能很好地运用啦!。
时区是根据地球自转的不同速度和经度划分的,通过划分时区,可以方便全球各地之间的时间统一和沟通。
而时区的计算主要是通过经度的计算来确定的。
2024年的时区划分与区时计算与现在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世界上仍然划分为24个时区。
每个时区大致相差15度,即相对于协调世界时(UTC)每个时区相差1小时。
下面是2024年世界各地的时区划分及区时计算情况:1.UTC-12时区:该时区位于西太平洋,主要包括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一些小岛和地区。
这个时区比UTC晚12小时。
2.UTC-11时区:该时区包括夏威夷群岛和其他一些太平洋岛屿。
这个时区比UTC晚11小时。
3.UTC-10时区:该时区包括太平洋中部的一些岛屿,如美国阿拉斯加州的阿留申群岛。
这个时区比UTC晚10小时。
4.UTC-9时区:该时区主要包括美国阿拉斯加州除了阿留申群岛外的其他地区。
这个时区比UTC晚9小时。
5.UTC-8时区:该时区包括美国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华盛顿州等地,以及加拿大温哥华地区。
这个时区比UTC晚8小时。
6.UTC-7时区:该时区主要包括美国山区的一些州,如科罗拉多州、犹他州等。
这个时区比UTC晚7小时。
7.UTC-6时区:该时区包括美国中部和一些南部州,如得克萨斯州、伊利诺伊州等。
这个时区比UTC晚6小时。
8.UTC-5时区:该时区包括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部的一些州和省份,如纽约州、安大略省等。
这个时区比UTC晚5小时。
9.UTC-4时区:该时区包括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如巴西、阿根廷等。
这个时区比UTC晚4小时。
10.UTC-3时区:该时区包括南美洲的一些地区,如巴西利亚、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等。
这个时区比UTC晚3小时。
11.UTC-2时区:该时区包括大西洋中部的一些岛屿,如南乔治亚和南桑威奇群岛等。
这个时区比UTC晚2小时。
12.UTC-1时区:该时区包括亚速尔群岛、佛得角、几内亚比绍等地区。
这个时区比UTC晚1小时。
13.UTC+0时区:该时区包括格林威治标准时间(GMT)和世界协调时(UTC)。
时区与区时的计算一、已知某地经度,求所在时区公式:某地经度÷15=某地所处的时区数(四舍五入保留整数)说明:若该地在东经度,则为东时区;若该地在西经度,则为西时区。
例如:北京在东经115~118度之间,118÷15≈8,则北京所处的时区是在东8区。
二、已知某地区时数和两地时区数,求另一地的区时数方法1:在图中求解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说明:图中每隔1格是相差1小时,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早; 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要加上或减去一天。
方法2:公式:所求区时数=已知区时数±1小时×两地时区差说明:1、求两地时区差时,若两地都在东时区或都在西时区,则用 大的时区数减去小的时区数;若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 区,则用两地时区数相加。
2、加减号的选择:若所求时间地点在已知时间地点的东侧,则用“+”号;所之用“-”号。
3、日期变更:由于东12区比西12区早一天,因此,由东12区内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即进入西12区,日期要减去1天;由西12区向西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即进入东12区,日期要加上1天。
例如:北京时间5月29日11︰23,求多伦多时间、莫斯科时间。
莫斯科时间:11-1×(8-3)=6,莫斯科时间为:5月29日06︰23 多伦多时间:11-1×(8+5)=-2,-2+24=22多伦多时间为:5月28日22︰23(如果得出是负数则要加24,同时日期减去一天;反之不用加24,日期也不用减。
)(注:北京:东8区,莫斯科:东3区,多伦多:西5区)中时区0东西12区东时区西时区国际日期变更线。
时区和区时的计算时区和区时是用来统一全球各地时间的一种方式。
由于地球的自转以及不同地区的经度差异,地球上的各个地区会有不同的时间。
为了方便标准化时间,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以经线相隔15度为标准,每个时区相对于格林威治时间(GMT)有一定的时间差别。
区时是指一些地区所采用的标准时间。
时区的计算基于经度差异,每个时区都会相对于格林威治时间(GMT)有一个时间偏移量。
各个时区的时间差以整小时为单位,东时区的时间比格林威治时间快,西时区的时间比格林威治时间慢。
世界上最早是悉尼,悉尼当地时间比格林威治时间快10小时;最晚是美国西部时间,洛杉矶当地时间比格林威治时间慢8小时。
为了方便施行统一的时间标准,各个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了区时,也就是在其中一个时区内,以一些理论上的地理子午线当作基准,所有地区的时间都按照该基准修正,标准化时间。
世界上较为常用的区时有格林威治标准时间(GMT)、协调世界时(UTC)等。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夏令时调整上的差异,时区的计算可能会更加复杂。
许多国家会在夏季进行夏令时调整,即将时间调快一小时,在冬季恢复原来的时间。
夏令时的调整是为了节约能源和增加日照时间。
当计算时区和区时时,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找出目标地区所在的时区。
可以通过查询相关的地理和时区信息来获得目标地区所在的时区。
时区通常以一个大城市的名称命名,例如纽约所在的时区为美国东部时间(EST)。
2.确定目标地区的时间与标准时区的时间差。
通过查找相关信息可以得知目标地区与标准时区(通常为格林威治时间)之间的时间差。
例如纽约所在的时区与格林威治标准时间相差5个小时(EST为GMT-5)。
3.考虑夏令时调整。
如果目标地区使用夏令时,需要进一步计算夏令时调整的时间差。
夏令时调整通常在夏季开始,夏季的时间比标准时区的时间快一小时。
例如美国东部时区在夏季调整为美国东部夏令时(EDT),与格林威治夏令时(GMT+1)相差4个小时。
一、地方时的计算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同纬度上不同的地区见到日出的时间有早有晚,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由于时刻东早西晚,所以每向东15°时间要早1小时,每向西15°时间要晚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
二、区时的计算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交流,1884年国际上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
按照这个划分方法,地球上每15°作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间区时。
区时的计算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1. 时区的计算:如果要求某一经度的区时,首先要计算出该经度所在的时区。
经度换算时区的公式:经度数÷15°=M(商)……n(余数)(n<7.5°时,时区数=M;n>7.5°时,时区数=M+1)。
根据此公式也可以计算M时区所跨的经度范围,即:15°×M(时区数)±7.5°(15°×时区数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
如果知道甲地的区时,求乙地的区时,首先要计算两地的区时差。
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同侧,2. 区时差的计算计算区时差用减法,如东八区与东二区差6个区时,西九区与西二区差7个区时。
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两侧,计算区时差用加法,如西六区与东六区差12个区时。
3 区时的计算:区时的计算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
已知甲地的时间,求乙地的时间,那么乙地的时间=甲地的时间±甲、乙两地所在时区的区时差(乙地在甲地的东侧用“+”,乙地在甲地的西侧用“-”)。
4. 计算结果的处理:由于全天采用24小时制,所以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要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计算结果若为负值,要加24小时,日期减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
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地理时区&区时⒈时区(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
(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经度/15度=商……余数。
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如果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商数+12.区时(1)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注意:过日界线日期要先加减一天(2)公式计算:甲时区-乙时区=甲区时-乙区时注意:东时区写成正数,西时区写成负数。
正负数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别。
3.地方时(1)根据太阳照射情况形成的时刻,如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12点。
(地球自转会造成照射情况的变化,地方时就变化)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
(2)图上计算: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注意:过日界线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3)公式计算:(甲经度-乙经度) 1小时/15度=甲地方时-乙地方时注意:东经度写成正数,西经度写成负数。
正负经度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异。
4.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两地之间的太阳高度角的差=两地之间的纬度差5.日出、日落时刻(1)地方时、区时计算(2)日出时刻=(24-昼长)/2日出时刻=12-昼长/2(3)日落时刻=24-日出时刻日落时刻=12+昼长/26.正午太阳高度(1)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图上推导(略)(3)计算公式(与直射点相比):90度-某地H=直射点纬度与某地纬度的角度差的绝对值技巧:可以将北纬写成正数,而将南纬写成负数。
(4)计算公式(与任意纬度相比):甲H-乙H=(甲纬度-乙纬度)的绝对值注意:北纬度写成正数,南纬度写成负数7.某日(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23 26′N-R-6月22日*(2326′*4/365)说明:(1)此公式只能大致计算一年当中某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2)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为北纬;若为负值,则为南纬;(3)R为某日日期,R-6月22日为该日与6月22日相差的天数,(23 26′*4/365)为太阳直射点一日内移动的纬度距离。
图解地理:时区与区时一、地方时1、含义:地方时就是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2、特点(1)全球有无数个地方时。
同一经线上各点的地方时都相同。
(2)在同一纬线上,位置相对偏东的地点,其时刻要比偏西地点的时刻大。
(3)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
二、时区1、时区的计算:所求时区=某地的经度÷15°(若“余数”<7.5°,则“整数”为时区序数;若“余数”>7.5°,则“整数+1”为时区序数)例如: 北京:116°E、78°E、110°w2、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求法:时区数×15°例如:0时区,东1区,东8区3、求时区数的范围:时区数×15° ± 7、5°三、区时1、概念:全球共划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都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2、中央经线:每个时区中央的那条经线。
3、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东八区的中央经线120°E上的地方时。
时区与区时的区别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一个时区跨经度15°。
区时:是一个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时间。
重点落在最后一个字上。
【误区警示】1.“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中的“早”与日常生活中的“早”有所不同。
前者中的“早”应看东西方位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的时间数值比相对位置偏西的地点大,即时间较早。
2.北京的地方时不等同于北京时间,它是指北京所在116°E的地方时,而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
3.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指中时区的区时或0°经线的地方时。
【特别提醒】在进行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时,尽量要按照东(经度或时区)早、西(经度或时区)晚的原则,尽可能不跨越日界线;在跨越日界线时,一定要注意日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