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收藏-鉴藏讲座之略谈书画家的名号在鉴定中的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书画鉴定中各种证据的地位和排序作者:赵华来源:《中国美术》2014年第03期古代书画作品的鉴定,一般包括对艺术品本身特色的认识,以及对印鉴、题跋、著录等辅助证据的认识。
证据,有没有顺序,顺序是什么,什么是核心证据,什么是次要证据,什么是无关证据?艺术品本身与印鉴、著录、题跋存在矛盾或者辅助证据之间相互矛盾的情况下,如何来鉴定和认识?一件艺术品如果没有印鉴、没有题跋、没有著录,又怎样才能鉴定和认识?对于证据的正确运用,显然对鉴定的结论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这些问题,半个世纪前,张珩在《怎样鉴定书画》一书里已经就讲得很清楚了。
这里结合《功甫帖》论辩再做实例实践,就教识者。
书画鉴定的核心证据是作品本身,作品本身的水平和风格是唯一本质的、不可复制的。
实践中,既要识真鉴伪,掌握鉴定标的作者本人的风格,同时也有必要熟悉历代所谓“乱真”的“高水平”伪作,掌握作伪的极限水平,识伪鉴真。
苏轼风格比较方面,前期《功甫帖》论辩已经相当充分,《安素轩刻石》所特有的明清审美情趣,《功甫帖》墨迹都不具备;《功甫帖》墨迹中的“瑕疵”反而是苏轼书法所特有的[1](图1、图2),这样的特征在著录累牍的大名鼎鼎的“超一流”伪作中却很难找到(图3、图4、图5),这些伪作直到近年才得以确定和公认[2],反过来看,最好的伪作都不可能具有苏轼风格,这就是风格的排他性。
然后是书画本幅上的其他辅助证据,比如题跋、印鉴等,这些证据又以早期的比晚期的更具权威的特点,确切地说,早期证据对存在争议的晚期证据有否决权。
早期证据往往难以复原,比如“义阳世家”,晚期的很多一流藏家都不明其所以,直到2014年2月,才有人第一次考证了其姓氏和时代属性[3]。
其次,“安仪周家珍藏”这个印章是有大量样本可以作统计比较的,这个印鉴真了,那么跳过早期证据之后的论证就舍本逐末毫无意义了。
笔者和康耀仁的两篇文章专门进行了核对[4],遗憾的是这个“安仪周家珍藏”就是真印(图6)。
文化部对建国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的鉴定标准
正文:
---------------------------------------------------------------------------------------------------------------------------------------------------- 文化部对建国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的鉴定标准
([89]文物字第185号1989年2月27日)
为了保护国家文化遗产,下列已故书画家全部作品列入文物出境鉴定范围:
一、作品一律不准出境者:
徐悲鸿傅抱石潘天寿何香凝董希文王式廓
二、精品和各时期代表作品不准出境者:
于照于右任丰子恺石鲁齐白石吕凤子张大千张书旂赵望云高苍黄宾虹蒋兆和马晋王雪涛王伟王淑晖王心镜叶恭绰邓散木冯超然江寒汀刘奎龄刘继卣刘凌苍来楚生沈尹默吴湖帆吴徵吴镜汀吴玉如吴光宇吴华源邵章陈年陈之佛陈云彰陈之奋陈子壮张大壮张其翼周肇祥赵云壑郑昶胡佩衡贺天健秦仲文徐操钱松喦黄幻吾黄秋园郭昧渠陶一清溥儒溥伒颜伯龙颜地俞建华钱瘦铁周昌谷张正宇张右园王福庵曹克家戈湘岚吴桐李苦禅谢之光等。
三、地方性书画家作品可参考第二项名单和标准适当限制出境。
补:著名画家李可染已故,其作品列入一律不准出境。
——结束——。
如何鉴定古书画
.
代书画的那些赝品。
此外,书画家采用的纸或绢,与他的写画习惯、表现技巧等有连带关系。
不同的纸绢有不同的特点,在不同的纸、绢上写画,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一般说来,设色工笔画用绢较多,水墨写意画用纸较多。
唐五代以前绘画,几乎都是绢本的。
宋代以后,开创和发展了水墨写意画,纸本就渐兴起来。
元代高克恭、郭界、方从义等人的作品,题材多为水墨云山,故多用纸本。
而李等双钩填色所用绢本能取得更好的艺术效果,故用绢本。
四著作和装潢
前人对于收藏过或看过的画,往往写成记录,编为专书。
这也是书画鉴定很好的参考资料。
著录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本人收藏的著录。
如清代安歧的《墨缘汇观》、清高士奇的《江村书画目》等。
另一类是经手或过目书画的著录,如清代吴升的《大观录》、清阮元的《石画记》。
这些作者,多数在鉴定上下过一番功夫,虽难说无误,但很多是正确的。
中国书画十分重视装裱,各个时代装裱风格及质料各有特点。
展子虔《游春图》是
.。
古人藏宝记号大全摘要:一、古人藏宝记号概述1.藏宝记号的起源与发展2.藏宝记号的作用与意义二、古人藏宝记号的种类1.地形记号2.天文记号3.文字记号4.图像记号三、古人藏宝记号的实例分析1.地形记号的实例2.天文记号的实例3.文字记号的实例4.图像记号的实例四、古人藏宝记号的现代应用与研究1.现代寻宝活动中的应用2.考古学家的研究3.对现代密码学的启示正文:古人在藏宝时,常常会留下一些特殊的记号,这些记号被称为“藏宝记号”。
这些记号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反映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一、古人藏宝记号的概述藏宝记号起源于古代,随着历史的发展,藏宝记号的形式和内容也不断丰富。
藏宝记号的主要作用是将藏宝地点和相关信息传递给后人,使宝藏得以保存和传承。
在古代,藏宝记号还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被认为是神灵或巫师留下的痕迹。
二、古人藏宝记号的种类1.地形记号:这类记号主要通过描绘地形特征来指示藏宝地点,如山丘、河流、湖泊等。
这些地形记号有时会与文字、图像等结合使用,提高藏宝信息的准确性。
2.天文记号:这类记号利用天文现象来指示藏宝地点,如太阳、月亮、星星等。
天文记号通常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解读,因此具有一定的保密性。
3.文字记号:这类记号通过文字来传递藏宝信息,包括汉字、少数民族文字等。
文字记号有时会结合诗词、歌谣等形式,增加解读的难度。
4.图像记号:这类记号通过绘画或雕刻来表达藏宝信息,如动物、植物、器物等。
图像记号通常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容易被人识别和理解。
三、古人藏宝记号的实例分析1.地形记号的实例: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发现了许多古代藏宝地点,这些地点的标记往往采用了地形记号。
如在福建省福州市发现的南宋时期古墓,其墓志铭上刻有详细的地理特征描述,为后人寻找宝藏提供了重要线索。
2.天文记号的实例:古代埃及法老王的墓室中,常常会描绘太阳、月亮、星星等天文现象,这些天文记号被认为与法老王的宝藏有关。
问:什么是书画鉴定的辅助依据。
它包括哪些内容?答:书画鉴定的辅助依据只是相对于主要依据而言,它包括题款、题跋、印章、纸绢、装裱、著录等。
称它们为辅助依据是指即使这些内容全是真的,也只能作为辅助材料,因只有当一件书画作品的本身是真的,这些材料才有价值。
如果主体立不起来,辅助材料再正确也绝不能将这件作品定为真的。
题款。
题款也叫款识,是指书画作品上作者自署的姓名字号,创作年月、绘制地点及其他内容等。
识别这些由作者题写的名款,可以鉴定出其书法本身所反映出来的风格。
题跋。
题跋是指同时人或后人所题的款识,它包括在书画作品内或裱头的天地、拖尾等处的题记。
鉴定题款要注意的是,不但要鉴定书法本身的真伪,还要考证题跋者与作者的关系及题跋内容本身的可靠程度。
印章。
印章包括书画家本人的印章和鉴藏家的收藏印两类。
从内容上分,它包括姓名、字号、斋名、闲文等多样。
从印文的内容、字体以及钤盖的方式可看出某些时代与个性的特征,并可从印质和印色上分辨真伪。
纸绢。
纸绢是中国书画特有的载体,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标志。
从纸绢的不同时期的发展,本身就给书画鉴定提供了一定的辅助依据。
如唐代的麻料纸,五代的澄心堂纸,北宋代的粉笺、蜡笺纸等。
须注意的是,中国每位书画家在用纸绢方面都有自己的不同爱好与习惯,这就给鉴定不同书画家的作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著名山水画家傅抱石,抗战时期在四川就常用一种四川特制的皮纸,若在四川创作的作品用的不是这类纸,就应该引起重视。
装裱。
装裱是中国书画艺术的一种特有的样式。
古代流传有绪的书画作品几乎没有一件是不经过装裱的。
装裱的样式有立轴、手卷、中堂、册页、屏条等。
但从现存的书画作品看,保留原有旧裱的已不多见,最早的是北宋的一种“宜和装”。
如手卷中的“引首”装裱样式是在明代才有,“诗堂”也在这时出现。
要留心的是,有一种“金蝉脱壳”的伪裱手法,即将原来的旧裱保留,而将原来的书画本身换成仿造的伪本嵌装进去而不留痕迹。
前不久,就见到上海某一书画贩子家中,此类作品竟占大半,既有清代的,又有近现代的。
略谈书画鉴定常识对于古代书画鉴定是一门专门的学问。
一般来说,书画鉴定的主要依据是时代风格和书画家的个人风格。
辅助依据是书画上的印章、题跋、收藏印,以及各时代的纸绢、著录、装璜等。
现分述如下:书画时代风格的形成,是和当时的政治经济、生活习惯、特质条件等密切关联的,也就是说不能脱离它的时代背景。
比如写字方式,自古至舍就有过许多变化。
汉六朝以前人写字,席地而坐,一手拿简册,一手悬肘挥写。
后来用高桌子,手和臂的姿势以及执笔的方法也随之而改变。
再后由于科幸制度的实行,不同时期的考试规定,对书违出出了不同的要求。
明代规定虽写小楷,但书体还未限制。
由于写小楷笔锋活动的范围有限,手指握管离开笔毫的距离变近了,手臂也随着贴着桌案。
清代试卷到康熙以后更为严格,要求行行齐整,字字匀称,划平竖直,又光又圆,于是连手腕都挨着桌面了,开成了所谓阁体的书风。
这固然属于科学仕禄范围的现象,但即是在野的文人、方外的僧道,由于种种关系的影响,也常无形中反映出那一时期的风气。
若问某时代的书风究竟怎样,这便须把各代的字迹摆出来观摩比较,才能理会。
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以书法为例:不仅书法本身关系重要,即从文学方面来看,不论是诗是文,词汇的运用,事迹的叙述,思想感情的表这,也都能看出它的时代风格。
就书札行款格式来说,自晋唐至明清也有很大的变化,连称呼都不相同。
会天我们用“千古”作为对死替的哀悼,明代却用来对生人表示尊敬。
清人书画题款惯用的“某某仁兄雅属”,明人是不会这样写的。
不同时代的字,笔划也不同。
武则天时新创的字,不可能在南北朝时出现。
不同时代的绘画也有不同风格。
绘画自古以来就注重“成教化,助人伦”,“指鉴贤愚,发明治乱,”所以首先促进了人物画的发展。
早期人物的描法,如“春蚕吐丝,始终如一”,继之而起的有轻重提按近似兰叶的衣纵,标志着用笔的进一步发展。
转折快利、顺挫分明的描法要到南宋才开始流行。
山水画初起时不讲究比例,“人大于山,水不容泛”,是它的时代风格。
名人字画鉴定鉴定名人字画是指以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名人或艺术家的字画作品。
由于名人特殊的身份和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名人字画鉴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领域。
本文将从鉴定名人字画的重要性、名人字画鉴定的方法和程序,以及名人字画鉴定的前景进行论述。
一、鉴定名人字画的重要性1.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名人字画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鉴定名人字画的真伪,可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完整性。
2. 确保市场交易的公正性:名人字画市场是一个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市场,鉴定名人字画的真伪可以防止伪劣作品的流入市场,维护市场的公正性。
3. 促进名人文化研究:名人字画作为名人个性、思想和创作风格的重要反映,通过鉴定名人字画,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名人的艺术成就和个人风貌。
二、名人字画鉴定的方法和程序1. 外在特征鉴定:通过观察字画的纸张、笔墨、题字、款识等外在特征,判断其与名人真迹的相似性。
其中,纸张的质地、笔墨的使用技巧和豪放程度,以及名人独特的题字和款识都是重要的鉴定指标。
2. 内在艺术鉴定:通过欣赏和分析字画的构图、线条、用色、笔法等内在艺术特征,评估其与名人字画风格的契合度。
名人字画往往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通过对比研究,可以辨识出真伪。
3. 老字号验真:一些历史悠久的字画店或鉴定机构具备较高的信誉和专业知识,可以请他们对名人字画进行鉴定。
他们通常会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如设备检测、字画元素对比、历史文献研究等,以确保鉴定的准确性。
4. 专家评估: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鉴定经验的专家对名人字画进行评估。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研究和分析,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知识,给出权威的鉴定结果。
三、名人字画鉴定的前景1. 技术进步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正在应用于名人字画鉴定中。
例如,红外线、紫外光、X射线等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鉴定人员更准确地判断字画的年代和真伪。
2. 数据库建设的支持:建立名人字画鉴定的数据库,收录名人的真迹和伪作,以及相关的评估和鉴定结果,可以为鉴定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提高鉴定的准确性。
浅谈书画的收藏、鉴定与评估(中华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收藏网总裁龚经强)摘要收藏为中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收藏行为具有精神、物质两方面含义:一是收藏品承载着历史、文化和艺术信息,其内涵是永恒的;二是收藏品作为商品是投资对象,具有保值增值功能,因此收藏活动也可被视为商业行为。
但不管是精神载体还是投资对象,收藏都离不开大众的鉴定与评估。
论文将着重讨论书画的收藏、鉴定与评估。
首先从书画作品分类切入介绍书画收藏,其次概述目前书画作伪方式和如何鉴定,再次谈谈如何对书画价值进行评估以及我国评估机构的现状,最后将列举两个书画鉴定的案例以供参考。
关键词:书画;收藏;鉴定;评估目录一、书画的收藏 (1)(一)书画作品的三大种类 (1)1.资源稀缺的古代书画 (1)2.群星璀璨的近现代书画 (1)3.良莠不齐的当代书画 (1)(二)收藏的注意事项 (2)1.鉴定证书不可全信 (2)2.出版物不是“保险柜” (2)3.作品价格不代表作品水平 (2)4.收藏精品而不贪图大幅作品 (2)二、书画的鉴定 (2)(一)造假方式 (2)1.完全作伪 (3)2.改头换面 (3)3.偷梁换柱 (3)4.新画做旧 (3)5.投影作伪 (3)6.印刷作伪 (3)(二)鉴定方式 (3)三、书画的评估 (4)(一)评估方法 (4)1.按质地论价 (4)2.按内容论价 (5)3.按作品的尺幅论价 (5)4.按款识论价 (5)(二)我国评估机构现状 (5)1.书画鉴定评估缺乏科学的标准和规范的程序 (5)2.书画鉴定评估缺乏统一的准入门槛和退出机制 (5)3.书画鉴定缺乏责任追究机制 (5)四、书画鉴定与评估案例 (6)(一)张宏《华子冈图》 (6)(二)赵少昂花鸟画作 (7)五、结束语 (7)参考文献 (9)书法绘画统属为书画范畴,尤以中国独有的书画书画独具魅力,其审美价值和投资价值共存的特征,为越来越多的艺术爱好者和投资者所了解。
浅谈印章识别对书画鉴定的作用印章是中国古代书画作品中常见的一种特殊标识,它不仅能够体现作品的出处和流传情况,还能够为鉴定者提供重要的线索。
印章识别对于书画鉴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印章识别的意义、方法和应用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印章识别的意义1. 提供线索书画作品的印章往往可以直接反映出其作者、作品的年代、流传渠道等重要信息。
通过印章的识别,可以为书画作品的鉴定者提供重要的线索,帮助其更好地了解和评价作品的价值。
2. 辅助鉴定在书画作品中,有些印章本身就是艺术家的作品,或者与作品密切相关。
通过对印章的识别和研究,可以为书画作品的鉴定提供一定的辅助,有助于提高鉴定的准确度和可信度。
3. 保存传承一些珍贵的书画作品由于年代久远,印章已经模糊不清或者磨损严重。
这时候通过印章的识别,可以为作品的保存和传承提供一定的帮助,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这些珍贵的文物。
1. 根据印章的形制印章的形制有篆体、行草、隶书等不同种类,通过对印章的形制进行识别和分析,可以帮助确定其年代和风格的特点。
这需要鉴定者对于书法篆刻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2. 对比文字特征印章上的文字信息往往是关键,通过对印章上的文字特征进行对比和分析,可以帮助确定印章的含义和作用,从而为作品的鉴定提供重要线索。
3. 完整性鉴定有些书画作品的印章已经残缺或者变形,这时候需要通过对残缺印章的残片进行复原和对比,来确定其原始形貌和内容信息。
1. 藏家收藏对于书画作品的藏家来说,印章的识别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收藏品的历史渊源和价值,避免收购和鉴定上的失误和风险。
2. 博物馆展览对于博物馆来说,印章识别和研究可以为展览和研究提供重要的素材和帮助,使得观众和研究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书画作品及其作者。
3. 教育研究对于书法院校和研究机构来说,印章识别和研究可以为学生和研究者提供重要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方向,有助于推动书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印章识别对于书画鉴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略谈书画家的名号在鉴定中的作用
(邹绵绵 2003.10.03)
我国书画艺术源远流长,传世作品之多,以近现代知名书画家的作品而言,汗牛充栋难以数计。
因此,在书画收藏中要全部了解、熟悉所有的作者的姓名、字号,这是难以做到的,因为即使在这一类的辞书上也难免会有疏漏和讹误。
但是,作为书画收藏者,通过多看、多记、多搜集这方面的资料,从而多熟悉并掌握一些书画家的“名头”(除了名字别号外,还包括生卒年、籍贯、师承、风格特色等),是十分必要的。
在姓名之外还有字号,这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传统。
尤其是古代文人,大多有字有号。
如宋代的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元代的倪瓒(字元镇,号云林),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明代的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文徵明(初名壁,字徵明,号衡山);清代的画僧八大(朱耷,别号雪个),石涛(原名若极,法名原济,号大涤子)等等,这一传统直至近现代,乃至当代仍被书画家所继承。
书画家在作品上签署名款时,有的把姓名字号均署在作品上,有的则往往仅以别号为署。
因此在鉴看书画作品时就必须对作者的名字、别号均要了解和掌握。
再说有些书画家一生用过的名字、别号甚多,如在近现代书画篆刻界大名鼎鼎的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后改名俊卿,字苍石、仓石、昌石、昌硕,号老缶、缶道人,晚号聋、大聋等,即可为一例。
如果仅仅能熟记这些名字、别号,这在书画鉴别中还是不够的。
因为名字、别号的更改,往往是因情而变,所以使之有了时限性,因此也就给鉴别书画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作用。
就按吴昌硕来看,他“七十后以字行”,也就是说他七十岁以后的作品上一改过去的“吴俊”、“吴俊卿”而以“吴昌硕”为署了。
那么,假如见到他七十岁以前的作品上署作“吴昌硕”,或者七十岁以后的作品上出现“吴俊卿”名款的话,显然该作品的真伪已属可疑了。
又如:吴昌硕在光绪八年壬午(1882)四月,因友人金杰(俯将)赠以古瓦缶,遂有老缶、缶道人别号。
从这些例举中就可以看出掌握名号变更的原委,对鉴定别书画的真伪,界定作品的创作年限(因有些作品上不具年款),及考辨作品的艺术嬗变等方面的作用了。
又有的作品仅署别号,如常可见到的“懒道人”、“雷婆头峰寿者”,熟悉的人一眼可知是现代画家潘天寿的作品。
但前者是他早年的别署,后者则是他晚年喜用的款署,对这些同样需要掌握并加以分辩。
尤其是一些近现代书画名家在早期作品上所鉴定署的原名,或者字号,以后因种种原因而更改了名字、别号,又由于艺事日精,声名日隆,使得原名、字号反而鲜为人知了,这种情况在当代一些著名书画家中就有不少。
在此就见过此类作品的略举几位,如张世忠(张书旂),吴士绥(吴茀之),陆砥(陆俨少),宋灏(宋文治),程潼(程十发)等,一旦遇见到这些作品,如不了解其中原委,就难免会有失诸交臂而引以为憾。
如《写宋人词意图》(册叶)为水墨山水,笔墨秀润温雅,画境词意颇为得体,堪称佳作。
题款书法遒劲雅健,题云:“写一川烟草,潢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词意。
丙子三月,心远居士徐旁”,款署“心远居士徐旁”一般书画收藏者恐知者不会太多,其实“徐旁”,即为当代著名书画家、古书画鉴定家徐邦达先生,徐先生原名旁,“心远”是他的别号。
由此可见,在书画收藏中对当代一些著名书画家的名字、别号也同样必须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总之,从事书画收藏,必须备具一定的书画鉴别能力,其中熟悉并掌握书画家的名字、别号及其师承艺历,可以说是走进书画收藏天地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