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青花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2
水墨青花幼儿园中班艺术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了解水墨青花的特点,学习简单的绘画技巧,能够创作出具有青花瓷器风格的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青花瓷器的基本知识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青花瓷器的历史、特点及绘画技法。
教学难点:青花瓷器特点的把握。
2. 第二课时:学习水墨青花的绘画技巧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水墨青花的基本绘画技巧。
教学难点:绘画技巧的运用。
3. 第三课时:创作水墨青花作品教学重点:让幼儿运用所学技巧创作出具有青花瓷器风格的作品。
教学难点:创意的发挥。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青花瓷器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青花瓷器的历史、特点及绘画技法。
3. 实践环节:教师示范水墨青花绘画技巧,引导幼儿动手实践。
4. 创作环节:教师提供素材,引导幼儿发挥创意,创作水墨青花作品。
5. 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幼儿展示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根据幼儿在实践环节和创作环节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2. 同伴评价:让幼儿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自我评价: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图片:青花瓷器图片、水墨青花绘画步骤图。
2. 视频:水墨青花绘画技巧视频。
3. 素材:水墨青花绘画素材。
4. 绘画工具:毛笔、墨、宣纸、水杯等。
六、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学习到的青花瓷器知识。
2. 讲解本节课的水墨青花绘画技巧,并示范操作。
3. 引导幼儿动手实践,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
4. 鼓励幼儿发挥创意,进行水墨青花作品的创作。
5. 组织幼儿展示作品,互相欣赏、评价。
七、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幼儿更直观地学习水墨青花绘画技巧。
中班美术《水墨青花》教案一、设计背景“水墨青花”是中华传统美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中班学生年龄尚小、求知欲强,通过此项目的学习,可以培养他们对水墨青花文化的认识和爱好,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
二、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水墨青花的图案和线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性表现。
3.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耐心,提高他们的手工制作技能。
三、教学内容及流程1. 教学内容本项目将以水墨青花的图案制作为重点。
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和文化,认识青花瓷的特色和魅力,并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让学生创作出具有青花瓷特色的图案,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教学流程本课程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制作两个环节:(1)理论学习1.教师通过展示相应的图片和摆放青花瓷贴纸等教材讲解青花瓷的特色和魅力,让学生初步感受青花瓷的美。
2.对水墨画中的各种线条进行分析和讲解,并指导学生练习。
3.制作青花瓷的步骤和技术的简单讲解,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图案制作方法。
(2)实践制作1.让学生用铅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利用彩笔和毛笔进行线条勾勒和涂色。
2.学生将制作的图案装入花瓶中,或将其用于装饰画等。
四、教学方法1.以实验方法为主,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基本的制作技能。
2.结合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水墨青花文化的博大精深。
3.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互相配合、分享、交流,促进成长。
五、教学评价1.评估学生对水墨青花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评估学生的图案创作和手工制作技能。
3.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教学资源1.手工材料:画纸、铅笔、彩笔、毛笔、花瓶。
2.青花瓷贴纸、青花瓷图案。
3.相关图书、参考资料和PPT教材。
中班艺术教案:水墨青花—幼儿园中班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艺术教育,帮助中班学生了解和欣赏水墨青花的艺术特点,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用水墨青花的技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艺术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水墨青花的艺术特点。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用水墨青花的技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准备与水墨青花相关的图片和教具。
了解学生对水墨青花的认知和经验,为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准备相关的艺术表达活动和游戏。
四、教学过程
1. 欣赏水墨青花作品
向学生展示与水墨青花相关的艺术作品,例如青花瓷器、水墨画等,让他们欣赏并理解其中的艺术特点。
2. 艺术表达活动
引导学生用水墨青花的技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例如绘画、手工制作等,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创作青花瓷器
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青花瓷器,让他们体验水墨青花的艺术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延伸
可以进行水墨青花展览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水墨青花作品,增加他们对艺术的兴趣。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水墨画创作活动,让他们用水墨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大班艺术《水墨青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水墨青花的特点及历史文化背景。
2.练习简单的水墨青花绘画技巧。
3.培养大班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水彩笔、水墨笔、毛笔、画纸、水、调色盘、水盆、橡皮等。
2.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教室的角落放上青花瓷器或青花图案的海报,让孩子们看到、感受到水墨青花的美。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让孩子看一些水墨青花的图片,向他们介绍水墨青花的艺术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
2.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了解到水墨青花的美和价值。
第二步:示范动手1.老师在黑板上或者画纸上示范绘制简单的青花图案,让孩子们观察并模仿。
2.让孩子们先练习如何使用毛笔和水墨笔。
3.强调重点:毛笔的使用原则和水墨墨水的稠度要求,使孩子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第三步:画画时间1.让孩子们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青花图案,老师可以给予指导和帮助。
2.注意每个孩子的画面要保证色彩的和谐和整体的美观(老师可提供色彩参考)。
3.鼓励孩子们画出自己想象中的青花图案。
第四步:分享作品1.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画作,并分享画画时的心情和体验。
2.强调每个孩子的画作都是独一无二的,各有特色和价值,让孩子们更有自信。
四、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孩子们可以:1.了解水墨青花的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培养审美能力。
2.掌握基础的水墨青花绘画技巧,培养手眼协调能力。
3.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个性和独特的审美观。
五、注意事项1.本节课需要耐心、细致、认真,老师需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
2.老师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情感状态,关注孩子们的安全。
3.可以在教学后将孩子们的画作制作成海报或挂图,营造小班的艺术氛围。
小学美术教案:学习水墨青花学习水墨青花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花瓷的历史和艺术特点。
2.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熟悉墨水的调配和运用。
3.通过观察、模仿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意能力。
二、教学准备1.儿童水墨画刷、笔、墨汁、宣纸等教具。
2.青花瓷图案的图片或实物。
3.课件、多媒体设备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课件或实物展示青花瓷的造型、图案和色彩等特点,引导学生感受青花瓷的优美和神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理论讲解(20分钟)向学生介绍青花瓷的历史、产地、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等,讲解中国传统文化中青花瓷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让学生了解水墨画的起源和发展。
3.示范和实践(60分钟)(1)教师现场示范水墨青花的画法和技巧,以梅花、竹子、石头等为例,让学生学习细观察、快速勾勒、注重重点、轻松化笔、灵活运笔等技法。
(2)让学生在宣纸上用水墨画出简单的青花瓷图案,以半开放式或者全开放式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表现自己的审美意识。
(3)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墨汁调配和运用的技巧,通过不同程度的浓度,调配出不同的色调,让学生学会运用技巧表达心灵。
4.展示和评价(20分钟)在学生完成作品之后,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并帮助学生学习改进和提高。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老师的点评,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成效进行评价。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通过观察、模仿和创作让学生亲身体验青花瓷水墨画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造能力。
同时,本节课所涉及到的技法和知识也相对简单易懂,让学生可以通过课上的学习快速上手,自信绘出精美的水墨画。
同时,老师在指导学生时需要注意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能让所有学生都在本节课中有所收获。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水墨青花》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察看和赏识水墨青花绘画作品,使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对美的感受和审美本领,加强幼儿的文化自信。
2、认知目标:通过制作水墨青花绘画作品,使幼儿了解水墨青花的绘画技法和特点,加强幼儿对线条、形状、颜色等美术元素的感知本领。
3、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操作,使幼儿学会水墨青花的绘画技法,磨练幼儿的手眼协调本领和绘画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介绍水墨青花的绘画技法和特点,进行实践操作。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在自由创作中发挥制造力,发挥出每个幼儿的独特风格。
三、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带领幼儿看图片,通过赏识水墨青花的绘画作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了解水墨青花的绘画特点和技法,培育幼儿的审美意识。
2、学习(1)讲解水墨青花的绘画特点和技法,向幼儿介绍水墨青花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引导幼儿认得水墨青花的价值。
(2)向幼儿介绍水墨青花的绘画步骤和技法,让幼儿练习绘制汉字的笔画和线条。
(3)带领幼儿练习水墨青花绘画的基础技巧和方法,例如:调和颜色、掌控水墨的浓度、把握干、湿、重、轻等绘画技巧。
3、实践(1)供应绘画素材,幼儿依据本身的想象自由创作,发挥本身的制造力,创作本身的水墨青花作品。
(2)老师在一旁进行引导和辅佑襄助,帮忙幼儿理解绘画技法和方法,充分发挥幼儿的制造本领。
4、呈现和评价让幼儿在班级中相互呈现本身的水墨青花绘画作品,并进行评价,提示幼儿在以后的绘画过程中要注意哪些方面,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和表达本领。
四、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比较成功,幼儿对水墨青花的绘画技法和特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幼儿的制造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示范和引导,幼儿对水墨青花的绘画技法和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把握了水墨青花的基本绘画技巧和方法,并在自由创作中充分发挥了本身的制造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幼儿的个人进展,敬重幼儿的自主性和主题性,激励幼儿表达本身的感受和想象,以便更好地促进幼儿的绘画素养和表达本领的进展。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水墨青花》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墨青花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
2.学习和欣赏水墨青花作品,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3.通过练习绘制水墨青花,提升大班学生的绘画技巧。
4.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和了解。
二、教学准备1.水墨青花的相关图片、艺术品或视频资源。
2.布置绘画的材料,如水墨、毛笔、宣纸等。
3.教学PPT或黑板、粉笔。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开展导入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通过展示水墨青花的画作、艺术品或视频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2. 欣赏作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欣赏水墨青花的作品。
教师可以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描述作品的特点、背景知识和艺术价值。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和疑问。
3. 学习基本技巧教师向学生介绍绘制水墨青花的基本技巧,如描绘线条的方法、瓶花的构图和绘制阴影等。
可以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相关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 绘制实践让学生动手绘制水墨青花作品。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素描模板,供学生选择并绘制。
同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5. 作品欣赏和评价教师组织学生互相展示并欣赏彼此的作品。
鼓励学生分享创作的心得和体会,互相学习和交流。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自己作品进行评价和反思,从而提升绘画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四、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绘画书籍或上网搜索,了解更多水墨青花的内容和相关艺术家的作品。
2.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深化对水墨青花和其他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欣赏。
3.继续开展绘画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水墨青花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发展个性化的艺术风格。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水墨青花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有一定了解。
2.学生能够欣赏并理解水墨青花的艺术价值。
3.学生能够绘制基本的水墨青花作品,并表现出一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学生能够通过自我评价和互相交流,提升绘画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水墨青花幼儿园教案
目标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水墨青花文化
•培养幼儿对水墨青花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锻炼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
•了解水墨青花的来历和特点
•观察水墨青花图案,理解和表达图案含义
•制作水墨青花画和陶器
教学准备
•材料:水彩纸、颜料、笔刷、模板、黏土
•工具:台灯、刀、刷子等
教学步骤
第一步:介绍水墨青花文化
让幼儿了解水墨青花的起源和特点,引起幼儿的兴趣。
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介
绍简短的故事来展开授课。
第二步:感受水墨青花
让幼儿看真实的水墨青花作品,并引导他们发现其中的图案和内容。
通过观察、聆听后,让幼儿互相分享感受,让他们从中发现水墨青花的美。
第三步:制作水墨青花画
让幼儿选取自己喜欢的水墨青花图案进行模仿。
首先,帮助幼儿大体描出图案
的外形,再由幼儿慢慢填色。
老师可在旁边指导并提供帮助。
让幼儿尝试画出自己喜欢的水墨青花图案。
第四步:制作水墨青花陶器
为了更深入了解水墨青花文化,让幼儿通过手工制作来感受这种文化的发展。
幼儿可以使用黏土来制作陶器,并在上面运用水墨青花的图案和颜色。
老师可以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幼儿完成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程,幼儿们深入了解了水墨青花文化和其特点。
他们学会了观察水墨青花图案,理解其中的意义,也学会了制作自己的水墨青花画和陶器。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锻炼了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整个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了水墨青花文化,同时也为他们未来的艺术之旅铺平了道路。
2023年中班艺术教案:水墨青花(精选3篇)教案一:水墨青花的起源与历史教学目标:1.了解水墨青花的起源与历史背景;2.学习水墨青花的基本特点和技法;3.通过欣赏水墨青花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水墨青花的相关图片、书籍资料等;2.准备布置学生展示的空间。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呈现水墨青花的图片和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介绍(15分钟)通过讲解水墨青花的起源、历史背景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水墨青花的重要性和艺术价值。
三、学习特点和技法(20分钟)1.讲解水墨青花的基本特点,如线条简洁、造型古朴、层次分明等;2.教授水墨青花的绘画技法,如勾线、涂色、点染等。
四、欣赏与分析(20分钟)1.展示水墨青花的经典作品,引导学生用艺术的眼光观察和欣赏;2.让学生自由发表对作品的感受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创作与展示(4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水墨青花的创作,可以是个人作品或小组合作;2.在课堂结束时,将学生的作品摆放在展示空间,进行展示和分享。
六、总结与反思(10分钟)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教师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案二:水墨青花的绘画技法与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学习水墨青花的绘画技法,如勾线、填色、点染等;2.培养学生对造型表现的敏感性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水墨、毛笔、宣纸等绘画工具;2.准备水墨青花的范例作品和图像。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范例作品和图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介绍和讲解(15分钟)1.讲解水墨青花的绘画技法,如勾线的力度、填色的均匀性、点染的层次感等;2.示范各项绘画技法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练习与实践(30分钟)1.让学生进行练习,先从简单的线条开始,逐渐增加难度;2.教师巡视指导,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四、创作实践(4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水墨青花的创作,可以是个人作品或小组合作;2.鼓励学生加入自己的想法和创意,通过造型表现丰富作品的内涵和表达。
水墨青花主题美术教案设计:幼儿学习过程与反思幼儿学习过程与反思一、教学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幼儿园美术教育更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在美术中感受生活,表达思想。
本次教学设计以水墨青花主题为主题,旨在引导幼儿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力,同时加强幼儿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水墨青花的基本知识,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2.学会使用水墨画颜料,掌握水墨画的基本使用技巧;3.发挥创造力,运用水墨画技巧和青花元素进行创作;4.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5.增强幼儿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教学准备1.教具:颜料、画笔、书法纸、餐具、指甲刷等;2.素材:水墨青花的图片、图书等。
四、教学内容1.导入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水墨青花的概念和来源,展示相应的图片,并让幼儿观察感受。
打开课堂,首先导入水墨青花的概念,并让幼儿观察一些水墨青花的图片,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可能没有很好的认知能力接受这些概念,所以教师需要口语细致、视觉生动地介绍并解释。
2.制作水墨画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水墨画颜料和画笔,并让幼儿跟着样板画,练习基本的水墨画应用技巧,如渐变、色调等。
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师可以观察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情况,及时指导和纠正。
同时,可以设立团队合作的机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自由组队,共同完成一幅水墨画作品。
3.绘制青花图案教师在书法纸上为幼儿展示青花图案,并说明青花图案的基本元素和特点,然后告诉幼儿如何用手指在水墨画中添加青花元素,或如何用餐具或指甲刷在水墨画上画出有趣的图案。
在幼儿自由创作和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他们提供帮助和引导。
例如可以在幼儿作品完成后进行集体观察和反思,从中发现不同作品间的共性,以及不同作品间的可能之处。
4.互相观察和展示作品幼儿彼此之间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通过赞美和批评等方式,增强互相学习和共同成长的意识。
水墨青花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装饰花瓶的活动,培养幼儿对中国画的热爱,体验印染和装饰所带来的乐趣。
2.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欣赏青花瓷简单了解二方连续图案的特点。
3.技能目标:能够较熟练的运用毛笔和国画颜料进行印染和装饰。
4.创造力培养目标:发挥自己的想象装饰花瓶,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了解文房四宝的用途。
2.物质准备:毛笔、宣纸、国画颜料、盛满清水的小盘(与幼儿人数相同)、卡纸剪出的花瓶(与幼儿人数相同)、胶水、毛毡、盛水的小桶。
3.环境准备:提供展示幼儿作品的展板。
活动过程:
一、观察感知导入
请幼儿欣赏民族舞蹈《青花瓷》,观察舞蹈演员服装的青花图案。
二、深入表征展开
1.结合舞蹈《青花瓷》提问:
(1)小朋友在舞蹈中看到了什么?
(2)舞蹈中出现的花瓶图案有几种颜色?
(3)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图案?这种图案叫什么名字?(教师介绍:白色的底,蓝色的花,这样的图案叫青花。
)
(4)小朋友还在哪里见过青花图案?(我家的花瓶上、茶杯、盘子……)
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有关青花瓷的欣赏与创作课。
2.看课件,了解青花瓷。
教师: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它具有着青秀自然的特点,它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瓷器中的一种,青花瓷是在瓷器上用特殊的颜料进行绘画,然后在经过烧制颜色变成了蓝色。
青花瓷不仅有花瓶的造型,还有盘子、茶杯、茶壶,还有砚台等很多造型。
青花瓷的色彩青秀自然,图案精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能工巧匠们还把我们中国的国画元素融合到了青花瓷的装饰中,像花鸟图、山水图、都栩栩如生。
3.欣赏青花瓷瓶,介绍二方连续图案。
(1)教师展示一个青花瓷瓶:在这个青花瓷瓶的瓶口、瓶颈、瓶身、瓶底,都有不同的图案。
提问:你喜欢哪一种图案?他们有什么特点?(瓶颈的部分)
小结:这种把一种图案有规律地重复排列的方法叫二方连续图案。
(2)让幼儿观察更多的二方连续图案,进一步了解这种图案的特点。
欣赏了这么多的青花瓷图片,老师也做了几个青花瓷的作品。
再次重复二方连续图案,进一步加深理解。
4.装饰:青花瓷瓶。
(1)让幼儿观察图片;提问:瓶身的位置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印染)(2)教师示范制作印染画,并讲解制作印染画的方法。
(3)鼓励幼儿采用二方连续的方法装饰花瓶的瓶口、瓶颈和瓶底;动手创作印染画,然后把印染画贴在瓶身的部位。
(4)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图案自由装饰青花瓶。
三、展示概括总结
(1)幼儿将作品摆放在展示板上,自由欣赏。
(2)请幼儿互相介绍自己运用什么图案装饰花瓶。
(3)幼儿评价印染作品:有的图案像山、有的图案像小溪……青花瓷的图案多种多样。
延伸活动:请小朋友回家找一找哪些地方还有酞青兰印染画。
活动反思:“水墨青花”这节课主要是让幼儿在观察、设计制作青花瓷的过程中,感受中国文化,体验中国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在哪里见过青花瓷啊?”“青花瓷有什么特点?”——让幼儿在观察思考中积极参与印染活动。
使幼儿在活动中兴致盎然,这些印染的图画在幼儿眼中成了美丽的青花瓷的一部分。
本次活动让幼儿在观察、游戏、制作中了解了青花瓷的特点、形式、种类,拓展了对青花瓷的理解,并能用多种形式加以表现,通过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体验师幼之间的关爱友情,达到弘扬中国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