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必读胎教知识 警惕音乐胎教致使孩子耳聋
- 格式:docx
- 大小:14.55 KB
- 文档页数:4
孕期需注意别犯了音乐胎教的禁忌
在21周以前,让准妈妈听音乐这种胎教方式,主要是让准妈妈情绪平静、愉悦,并将这种不好的感受通过大脑传达给胎儿,从而实现胎教目的。
其实真正的音乐胎教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此时,外界的声音会对胎产生一定的影响,准妈妈可以选择合适的音乐与胎宝宝一起倾听。
不当的音乐胎教会影响胎宝宝听力,这种伤害是无法挽回的,所以准妈妈千万不要去犯这个禁忌。
比较适合胎教的音乐频率为2000赫兹,如果频率在5000赫兹以上,胎宝宝的大脑和听觉就会受伤害了。
最轻的是危害胎宝宝内耳螺旋器,说话孩子出生后会听不到高频歌声,听力变得迟钝;严重时就会失聪,智力落后。
另外,胎教音乐不要过于喧嚣、吵闹,或者节奏变化布尚县,这会导致胎宝宝听力下降。
购买音乐时最好听听专业人士的意见,到正规的音像制品市场购买。
另外,给胎宝宝听音乐要慎选传声器。
传声器传出的腹壁电子音乐透过母体腹壁、皮下组织、子宫壁、羊水、胎宝宝头骨等,经过反射、折射、散射、吸收等复杂作用,最终妈咪出现在胎宝宝耳中的是声波,音乐是相当严重失真的,而且声波的分量比常人听到的多且复杂,可能会对胎宝宝的听力造成伤害。
音乐胎教时间不要过长容易损害胎儿听力
怀孕7个月的时候,胎儿的听觉基本已经发育完善了,因此在这个时候孕妈妈的音乐胎教时间不要太长,因为这有可能造成噪音。
“怀孕7个月时,胎儿的听觉就已基本发育完善,别让胎儿过度练耳,无论什么声音听长了都是噪音。
”某专家说,接诊中发现很多准妈妈热衷于音乐胎教,每天戴着耳机听轻音乐,睡觉前还要用音乐给自己和胎儿催眠。
在她们看来,音乐胎教时间越长越好。
事实上,凡事过犹不及,相比每天“硬灌”的音乐胎教,其实胎儿们更愿意“偷偷”倾听外界的声音,胎教音乐“刺激”的时间过长,乐音也会变成噪音。
胎儿需要安静的生长、发育环境,噪音环境只能影响他们的健康发育。
此外,在医院用多普勒监听胎心时,很多孕妇喜欢将宝宝的心音放得很大声。
其实,如果多普勒声音开得过大,也会以噪音的方式侵入母体内,同样是对胎儿的一种侵扰,会引起胎儿的骚动,造成不良后果,同时也是对胎儿不尊重的表现。
第 1 页共1 页。
音乐胎教却害了胎儿日前,一位女士带两岁半的儿子至某医院,医生发现该幼儿严重失聪,再仔细检查,孩子的耳蜗和听觉神经已损坏,且没有治愈的可能。
原来,该女士在怀孕3个月时,听到了有关胎教好处的传言,于是每天将耳机放在腹部让胎儿听1个小时的音乐,结果造成了胎儿听力的损害。
许多人认为,对胎儿来说,母亲的子宫是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理想环境。
而事实并非如此,胎儿在子宫内亦深受外界噪声之害。
美国科学家实验发现,外界声音的基本音节能全部传入子宫,胎儿能清晰地听到3米外人们的讲话声、开门声和小车通过的声音,其所感受的声音只比外界低25—30分贝。
构成胎儿内耳一部分的耳蜗从孕妇妊娠第20周起开始发育,其成熟过程在婴儿出生后30多天内仍在继续进行。
由于胎儿的耳蜗正处于发育阶段,极易遭受噪声损害,对2000赫兹以上的高音尤为敏感,所以胎教磁带中若出现2000赫兹以上高音时,必将损害胎儿的听力。
令人吃惊的是,不久前,国家优生优育协会和中科院声学研究所对市面上出售的胎教音乐磁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音频超过2000赫兹的不合格胎教磁带大量存在。
有的磁带盒上标明音频范围是500—2000赫兹,但实际检测结果音频最高者竟达4000—5000赫兹。
用这样不合规格的产品进行胎教,对胎儿听力造成的损害是可想而知的。
@发现生活#十月怀胎##时尚辣妈#。
爱乐活十月怀胎。
胎儿也怕吵哦这种做法不可取。
爱乐活——有态度、正能量的品质生活社区。
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的各类达人聚在这里,分享消费攻略,激发生活灵感,发现城市最IN 的角落。
在这里,有爱,有乐,有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爱乐活】文章来源:/post/011974ec05156b0cf90ebfc7?from=wenku/?from=wenku。
不正确的音乐胎教,损害胎儿听力!
胎教,是宝宝早期教育的第一步,很多准妈妈都比较重视胎教,音乐胎教、运动胎教、营养胎教等多种胎教方式,你都了解吗?不正确的音乐胎教,会损害胎儿的听力,准妈妈要注意!
优生优育,让宝宝赢在起跑线上。
很多孕妈妈在怀孕初期就开始对胎儿进行胎教,希望通过胎教可以开发宝宝的智力。
但是,孕妈妈须知道,错误的胎教方式,可能会害了宝宝。
通常来说,胎儿4个月时就有了听力,长到6个月时,胎儿的听力发育得接近成人了。
此时适当进行胎教可以刺激胎儿的听觉器官,帮助胎儿大脑的开发。
许多孕妇知道音乐胎教有好处,但是不知道怎样个胎教方式才是正确的。
很多孕妇直接把收音机,随身听等放在肚皮上,长时间让胎儿听。
这是很错误的一种做法。
由于胎儿的耳蜗发育还很稚嫩,如果受高频声的刺激,易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严重的话会造成宝宝失聪。
正确的音乐胎教应该是孕妇自身常体听音乐,让胎儿间接听,每天听15~30分钟,一天2~3次。
音乐能促进孕妇分泌有益于健康的激素,是孕妇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促进胎儿的成长。
选择音乐的时候要选择柔和抒情的,节奏感不能太强的。
第 1 页共1 页。
【胎教音乐】警惕音乐胎教或致宝宝耳聋露露怀孕后,听说音乐胎教可使宝宝聪敏,便到市场上买了心形传声器和几种不同的胎教音乐磁带,从孕13周开始,每天把那心形的传声器放在腹部,让胎儿听1小时音乐。
心想,这下孩子出生后定会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智力超群。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宝宝出生后的长相,也未见和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让人揪心的却是,孩子快两岁了,还不会呀呀学语,任你喊也好叫也好,都毫无反应。
露露和丈夫有点着急了,这是咋回事呢?可爷爷奶奶说:“贵人语迟,不碍事。
”孩子两岁多了,对外界的一切音响仍毫不理睬,也不会说话。
这才使一家人慌了神,露露抱着孩子去医院,耳鼻喉科的专家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了认真检查后,发现孩子的耳蜗及听神经都已遭到严重破坏。
专家对露露说:“这是因滥用胎教音乐造成的,目前还无法医治。
”一家人听了如五雷轰顶,痛心疾首,追悔莫及。
有关研究说明,母腹内的胎儿尚无闭眼、蹬腿、吮吸等活动,还具备一定的视、听到、味、不触等感觉能力,在子宫内可以听见妈妈的眩晕、体温和骂人的声音。
26周左右的胎儿可以对外界传至的声音产生反应,至第36周时,胎儿的听力已经吻合成人。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通过试验辨认出,外界声音的基本音节不仅能够全部传至子宫,胎儿还可以听见3米外人们的讲话声、进门声和小车通过的声音。
由于子宫的抵挡,加之中耳内充满著液体,胎儿所感受到的声音必须比外界高25~30分贝。
尽管传至的声音分贝比外界增加,但外界过小的噪声入侵,可以对胎儿的呼吸—苏醒周期产生阻碍,例如已连续10分钟过小的噪声可以并使胎儿的平均值动脉甩及其心血管参数发生变化,并使身心健康受侵害。
更为严重的是,高分贝的噪声可损害胎儿的听觉器官。
如让胎儿听了不合格的胎教音乐磁带,尤其是音频高达4000~5000h赫兹的胎教音乐磁带,则是乐声变噪声,对胎儿无疑是种恶性剌激。
尤其是孕妇直接将心形或哑铃形的传声器放在腹壁上,声波便可长驱直入进入母体宫腔内,由于胎儿的耳蜗正处于发育阶段,内耳基底膜上面的短纤维极为娇嫩,当受到高频声音的剌激后,很容易遭到损伤。
音乐胎教不当可致胎儿耳聋
许多孕妇在怀孕初期肚里就给腹中的胎儿听音乐等,殊不知,如果胎教不当,可能适得其反。
不久前在南京举办的“准妈妈迎新年音乐会”上,专家提醒说,孕妇进行音乐胎教要走出摇滚音乐误区。
据介绍,胎儿在母亲肚皮里长到4个月大时就有了听力,长到6个月时,胎儿的听力就增生发育得接近成人了。
这时进行胎教,确实能确实刺激胎儿的听觉器官高速成长,促进孩子大脑发育。
但许多孕妇进行胎教之时,看似直接把录音机、收音机等放在肚皮上为,让胎儿听音乐。
这是不正确的。
因为此时的耳蜗虽说发育趋于成熟,但还是很稚嫩,尤其是内耳基底膜上面的短纤维极为娇嫩,如果受到高频声音的扩张性,很容易遭到不可逆性损伤。
胎教专家、上海妇保院的沈月华教授提醒说,正确的音乐胎教方式应该是孕妇经常听音乐,间接让早产听音乐。
音乐能促使母体激素出一些有益健康的激素,以使孕妇身体保持极佳状态,促进婴孩的胎儿健康成长。
另外,孕妇听的音乐最好选一些抒情、节奏感不要太强音乐,如圆舞曲、轻音乐等都比较适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胎教不当可导致胎儿耳聋导语:3月3日是第12个全国爱耳日。
专家提醒,孕期胎教不当也可影响胎儿听力,甚至导致耳聋。
家长应尽早注意婴儿听力保护工作,开展早期防预,并及3月3日是第12个全国爱耳日。
专家提醒,孕期胎教不当也可影响胎儿听力,甚至导致耳聋。
家长应尽早注意婴儿听力保护工作,开展早期防预,并及时筛查听力障碍儿童。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现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其中0-6岁听力障碍约13.7万,听力障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
“听力保护工作甚至要在妊娠期开始。
”哈医大一院听力中心主任李玉茹教授介绍说,“在产前期,母体一般不接受注射预防,腹部不要接受放射性照射,患病毒性感染要及时治疗,用药时禁用耳毒性药物。
”李玉茹表示,对婴儿的胎教不当可致胎儿耳聋。
胎儿在母亲怀孕4个月时就有听力,6个月时胎儿听力发育就已接近成人。
这时进行音乐胎教,能使母体分泌出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使孕妇身体保持极佳状态,能刺激胎儿的听器官成长,促进孩子大脑发育。
此时胎儿的耳蜗发育趋于成熟,但还很稚嫩,许多孕妇进行胎教时直接把录音机放到腹部,让胎儿自己听音乐,但此时胎儿的内耳基底膜上面的短纤维很娇嫩,如果受到高频声音的刺激,易受到不可逆性损伤。
正确的胎教应该是孕妇选择抒情、节奏感不太强的音乐间接让胎儿聆听。
另外,孕妇在怀孕期间应避免长时间操作电脑,尤其是孕妇在怀孕前3个月内使用电脑,其下一代发生听力障碍的危险性增加84倍。
“正常听力是进行早期语言学习的前提。
听力正常的婴儿在49个月,最迟不超过11个月时,就开始呀呀学语了。
而严重听力障碍儿童由于缺乏语言刺激环境,不能在语言发育的重要阶段23岁内建立语言学习,最终导致聋哑。
”李玉茹提醒家长,在此期间要主要及时筛查其听力是否有障碍,做到早期预防、治疗。
生活知识分享。
【胎教音乐】音乐胎教不当小心影响宝宝健康音乐胎教是当下非常流行的胎教方式,很多父母都认为这种方法好处多多。
其实如果进行音乐胎教时方法不当,会给孩子健康带来危害:研究表明,胎儿在母亲肚子里长到4个月大时就有了听力;长到6个月时,胎儿的听力就发育得接近成人了。
这时进行胎教,确实能刺激胎儿的听觉器官成长。
但许多孕妇进行胎教时,却是直接把录音机放在肚皮上,这是不正确的,甚至可伤害胎儿的听力。
4~6个月胎儿的耳蜗虽说发育趋向明朗,但内耳基底膜上面的短纤维极为柔软,当受高频声音的提振后,很难遭受损。
轻者,婴儿长大后可能将听见说话声,却听见高频的声音;重者将可以给小宝宝导致一生无法挽回的听力侵害。
因此,孕妇千万无法将传声器张贴在腹部展开胎教。
婴儿常听音乐或致暴躁大多数父母以为让婴儿长期听音乐,一方面可以安抚婴儿,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婴儿温和的个性。
但婴儿如果常听音乐,却可能养成沉默孤僻的个性,还会丧失学习语言的能力。
所以,在婴儿咿呀学语的时候,父母不能每天长时间给婴儿听音乐,否则,会丧失学习语言的环境,久之,就会失去学习语言及说话的兴趣,反而养成沉默孤僻的个性。
立体声音乐危害更大婴儿的感官器官正处于发育阶段,鼓膜、中耳听骨以及内耳感官细胞都很虚弱,对声波的敏感性很强,很难出现听觉疲劳。
尤其就是婴儿带立体声耳机收看音乐,由于音量很大、耳机架空线外耳道口,立体声音乐步入耳道内没丝毫的缓解与转盘的余地,轻易提振娇嫩的感官器官。
时间一短,就可以并使婴儿的听力受到影响。
调查辨认出,经常听到立体声音乐或采用立体声耳机的婴儿,年龄越大,感官器官损坏程度也就越轻微。
因此,婴儿不必长时间听到节奏简练、迷人悦耳的立体声音乐,更不要使婴儿用耳机听到,以免对婴儿听力造成危害。
音乐胎教操作不当,会让胎儿宝宝受伤好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时下,不少年轻父母趁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就重视其后天的培养了。
其中,采用听天才宝宝音乐胎教仪的胎教音乐进行胎教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不仅能促进胎儿的身心发育,还能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
音乐胎教虽然好处多多,但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影响到胎儿听力。
别把音源放在腹部
在胎儿4个月时,便逐渐开始有了听觉的能力,6个月则发育到与成人相似的程度。
因此,在胎儿4个月后,就可以对TA 进行音乐胎教了。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期胎儿的耳蜗虽然已经发育,但其内耳的基底膜仍非常脆弱。
若受到高强度声音的刺激,很容易遭到损伤。
孩子出生后,轻者听不见部分高频声音,重者则可能造成神经性失聪。
音乐胎教勿将耳机放在腹部
所以进行胎教时,不要将CD机或耳机等音源放在腹部让宝宝自己听音乐。
正确的做法是,准妈妈选择一个让自己舒适的地方,把CD机远离自己1米以外听音乐,间接让胎儿受其熏陶。
音乐听太多恐适得其反
音乐胎教也不是越多越好。
一般来说,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进行两次,每次20分钟左右就足以对胎儿造成音乐方面的刺激,促进其感觉神经和大脑皮层中枢的发展。
如果宝宝长期听过于舒
缓的音乐,反而容易养成沉默孤僻的个性,并且不利于其语言的学习。
年轻父母们不能过于依赖胎教音乐的作用,也不能忽视了宝宝其他方面的培养,毕竟感觉能力是多方面的。
在进行音乐胎教时,不妨试着与胎儿进行对话,或轻轻拍打腹部与其互动,让宝宝对即将接触的世界充满兴趣。
警惕音乐胎教致使孩子耳聋
露露怀孕后,听说音乐胎教可使宝宝聪敏,便到市场上买了心形传声器和几种不同的胎教音乐磁带,从孕13周开始,每天把那心形的传声器放在腹部,让胎儿听1小时音乐。
心想,这下孩子出生后定会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智力超群。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宝宝出生后的长相,也未见和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让人揪心的却是,孩子快两岁了,还不会呀呀学语,任你喊也好叫也好,都毫无反应。
露露和丈夫有点着急了,这是咋回事呢?可爷爷奶奶说:“贵人语迟,不碍事。
”孩子两岁多了,对外界的一切音响仍毫不理睬,也不会说话。
这才使一家人慌了神,露露抱着孩子去医院,耳鼻喉科的专家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了认真检查后,发现孩子的耳蜗及听神经都已遭到严重破坏。
专家对露露说:“这是因滥用胎教音乐造成的,目前还无法医治。
”一家人听了如五雷轰顶,痛心疾首,追悔莫及。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像露露一样的孕妇,把“胎教音乐”当作培养“神童”的智力胎教法宝,这是一种认识误区,特别是不合格的胎教音乐磁带,将会给母腹中的小宝宝造成一生无法挽回的听力损害,应引起准妈妈们的警省。
有关研究表明,母腹内的胎儿已有眨眼、蹬腿、吸吮等活动,还具有一定的视、听、味、触等感觉能力,在子宫内可听到妈妈的心跳、呼吸和说话的声音。
26周左右的胎儿可对外界传入的声音产生反应,到第36周时,胎儿的听力已经接近**。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
学家通过试验发现,外界声音的基本音节不仅能全部传入子宫,胎儿还可听到3米外人们的讲话声、开门声和小车通过的声音。
由于子宫的阻挡,加上中耳内充满液体,胎儿所感受到的声音要比外界低25~30分贝。
尽管传入的声音分贝比外界减少,但外界过大的噪声侵入,会对胎儿的睡眠—觉醒周期产生干扰,如连续10分钟过大的噪声可使胎儿的平均动脉压及其心血管参数发生变化,使健康受到损害。
更为严重的是,高分贝的噪声可损害胎儿的听觉器官。
如让胎儿听了不合格的胎教音乐磁带,尤其是音频高达4000~5000H赫兹的胎教音乐磁带,则是乐声变噪声,对胎儿无疑是种恶性剌激。
尤其是孕妇直接将心形或哑铃形的传声器放在腹壁上,声波便可长驱直入进入母体宫腔内,由于胎儿的耳蜗正处于发育阶段,内耳基底膜上面的短纤维极为娇嫩,当受到高频声音的剌激后,很容易遭到损伤。
轻者,孩子出生后可能听到说话声,但却听不见高频的声音;重者将会给母腹中的小宝宝造成一生无法挽回的听力损害,出生后因丧失了听力,永远坠入无声的世界,遗憾终生。
因此专家不主张将传声器紧贴在孕妇的腹部,尤其是不合格的胎教音乐磁带,让胎儿听了有害无益。
有的准妈妈会问,让胎儿听合格的胎教音乐总会对提高智商有一定的益处吧?请听听有关专家说的话,美国科学家在2001年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如果为了提高孩子的智商而刻意让胎儿听音乐,很可能是徒劳的。
哈佛大学的沙布里斯教授指出,让胎儿听10分钟莫扎特创作的乐曲,似乎不会对提高他们的智商和逻辑思维能力起多大作用,并不会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出现奇迹。
道理何在呢?
科学告诉我们,当受精卵到子宫安家落户,发育为胚胎后,此时,父母上辈的智力遗传基因早已在胎儿细胞内的核酸之中,在脱氧核糖核酸(DNA)长长的由核苷酸组成的双螺旋的链上,A、T、G、C四对碱基,就已严格地按照生物学规律,早已安排好了座次,所有的生物遗传基因,其中包括胎儿神经系统的结构机能及智力水平等,已贮存于DNA的核苷酸链上的排列顺序之中,基因便按照严格的遗传密码进行自我复制,从而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各种性状。
而不是像人们所想像的那样,让胎儿听听音乐,就会使智力遗传密码改变。
那早已排好顺序的碱基对也不会因音乐而颠倒过来,3.5万个基因的表达水平也不可能听从音乐的指挥而提高。
这样讲,是不是对胎儿就不需要进行胎教了呢?不是的。
有关专家指出,我国数千年传统的母教式胎教,是科学的符合优生的。
那就是要求孕妇在整个妊娠期做到:
一、注重情志养生,情绪应乐观练达,保持一颗不以物喜,不为己悲,淡泊宁静的平常心,避免不良的精神剌激。
故有良好的情绪是最佳的胎教之说。
二、生活要有规律,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睡眠充足,讲究睡姿。
三、膳食结构平衡合理,以保证孕期各种营养素的摄入,满足胎儿的需求。
四、持之以恒地进行适度的运动锻炼,动静结合,有益于**健康。
五、要有一个良好的舒适洁净的生活环境,不要接触猫狗、鸟等宠物,注意预防各种疫病,不接触各种有害射线及毒物。
六、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更忌吸毒。
七、一旦患病,及早看医生进行治疗。
八、不乱用滥用药物,有病需用药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以免伤及胎儿。
只有每个孕妇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注重自我保健,才能生一个身心健康的好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