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力拖动(点动)实训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03.50 KB
- 文档页数:9
电力拖动实训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电力拖动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
2.掌握电力拖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3.能够正确操作电力拖动设备进行实际工作。
4.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电力拖动的基本知识概述。
2.电力拖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3.电力拖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电力拖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三、教学过程:1.知识讲解首先,给学生介绍电力拖动的基本知识概述,包括电力拖动的定义、应用领域和优点等。
然后讲解电力拖动的工作原理,包括电动机、变频器、传动机构等组成部分的作用,以及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
接下来,详细介绍电力拖动设备的组成结构,包括电动机、传动装置、控制装置等。
并给学生展示实际的电力拖动设备,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各个组成部分的特点和作用。
2.操作演示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力拖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操作演示。
首先,给学生演示如何正确启动和停止电力拖动设备,包括调整频率、改变转速、调整工作方式等。
然后,让学生亲自操作电力拖动设备进行实际工作,并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指示灯的显示,及时排除故障。
3.维护和保养电力拖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首先,给学生介绍电力拖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要点,包括清洁、润滑、检查等。
然后,让学生学会使用常见的维护工具和设备,实施维护和保养工作。
四、教学评价:1.实际操作能力考核: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演示,并根据操作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进行评分。
2.理论考核:以选择题和解答题的形式考察学生对电力拖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的理解程度。
3.问答互动: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电力拖动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和条件:1.电力拖动设备实物和动图资料。
2.操作演示和实际操作的场地和设备。
3.相关教学资料和教学工具。
六、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学生的操作演示和理论考核,以及课堂互动的情况,评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成果。
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1教案编号:
环节
教
学
内
容
采用电力拖动的生产机械,其电动机的运转都是由各种接触器、继电器、按钮、行程开关等电器构成的控制线路来进行控制
的。
电器:能根据外界的信号和要求,手动或自动接通或断开电路,实现对电路或非电对象切换、控制、保护、检测和调节的元
件或设备。
环节
一、常见的低压电器
教
学
内
容
认识常见的
低压电器
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1教案编号:
环节
教学内容
一、组合开关
1 . HZ10-10/3组合开关结构与原理
3.组合开关的安装与使用
(1)HZ10系列组合开关应安装在控制箱内。
(2)若需在箱内操作,开关最好装在箱内右上方。
(3)组合开关的通断能力较低,不能用来分断故障电流。
(4)当操作频率过高,应降低开关的容量使用。
手柄
转抽
弹簧
凸轮
绝缘垫板
静触头动触头
绝缘方轴
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1教案编号: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个案补充
教学内容
一、低压断路器
1.低压断路器的功能
低压断路器又叫自动空气开关,简称断路器。
它集控制和多种保护功能于一体,当电路中发生短路、过载和失压等故障时,它能自动跳闸切断故障电路。
课题三、低压开关一、低压断路器低压断路器又称为自动空气开关或者自动空气断路器。
用于分配电能、不频繁启动异步电动机以及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的保护。
当电路发生过载、短路、失压、或者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故障的一种保护电器。
1.功能正常时:控制作用故障时:保护作用(过载、短路、失压保护)2.分类结构:塑壳式、万能式、限流式、直流快速式、灭磁式、漏电保护式。
漏电保护式3.结构及原理触头系统、灭弧装置、操作机构、热脱扣器、电磁脱扣器、绝缘外壳。
4.符号及型号5.低压断路器的选用1)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热脱扣器:I Z=I N2)3)电磁脱扣器:I Z≥KI ST(K=1.5~1.7)或I Z=10I N4)欠压脱扣器:U Z=U N5)分段能力:I dZ≥I dmax6.安装及使用垂直安装,电源接上端,负载接下端。
二、负荷开关1.开启式负荷开关1)功能:开合控制线路,隔离电压,短路保护。
2)结构及符号3)型号4)安装使用垂直安装,合闸状态时手柄朝上;电源线接静触头,负载线接动触头。
2.封闭式负荷开关1)型号2)安装使用垂直安装在无强烈振动的场合,不低于1.3~1.5m,可靠接地,手柄侧面操作。
四、组合开关1.作用及特点:1)作用:开合线路,控制5KW以下电动机正反运转。
2)特点:体积小,触头对数多,接线方式灵活,操作方便。
2.结构及型号3.符号7.8.9.主令电器用于在控制电路中以开关接点的通断形式来发布控制命令,使控制电路执行对应的控制任务。
1.按钮按钮是一种最常用的的主令电器,其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1)按钮的结构、种类及常用型号按钮由按钮帽、复位弹簧、桥式触点和外壳等组成(2)按钮的颜色红色按钮用于“停止”、“断电”或“事故”。
绿色按钮优先用于“起动”或“通电”,但也允许选用黑、白或灰色按钮。
(3)按钮的选择原则1)根据使用场合,选择控制按钮的种类,如开启式、防水式、防腐式等。
2)根据用途,选用合适的型式,如钥匙式、紧急式、带灯式等。
《电力拖动实训》教案设计教案设计:电力拖动实训一、教学目标:1.理解电力拖动的基本原理;2.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3.学会使用相关电力拖动设备和工具进行操作;4.培养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内容:(1)电力拖动的定义及基本原理;(2)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结构;(3)电力拖动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方法。
2.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介绍电力拖动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2)实际操作:在实训车间中,进行电力拖动设备的使用和操作实践;(3)实际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应变能力;(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介绍电力拖动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理论讲解:结合实际案例,讲解电力拖动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如电动机、变频器、控制器等。
3.实践操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亲自操作电力拖动设备,例如使用电动葫芦进行举升作业。
4.案例分析:选择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找出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5.实践演练:让学生根据实训场景,进行电力拖动设备的操作演练,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总结:对本次实训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电力拖动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并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实践。
四、教学评估:1.自我评估: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参与讨论,进行自我评估,对自己的理解程度和操作能力进行反思和总结。
2.同伴评估:小组成员可以互相评估,评价其他成员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促进团队合作和相互学习。
3.教师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操作和分析学生的讨论表现,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实训车间:设备齐全的实训场地,配备相关的电力拖动设备和工具。
2.教学用具:课件、教科书、实训设备操作手册等。
3.电力拖动案例资料:从工业实践中搜集一些电力拖动的成功案例,供学生参考和分析。
课题一点动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教学过程】1、涉及低压电器A、熔断器B、交流接触器C、按钮开关2、点动控制线路原理点动控制:指按下按钮,电动机就得电运转;松开按钮,电动机就失电停转。
A、线路组成熔断器交流接触器按钮开关其中:组合开关QS:作电源隔离开关;熔断器FU1、FU2:分别作主电路、控制电路的短路保护;启动按钮SB:控制接触器KM的线圈得电、失电;接触器KM的主触头:控制电动机M的启动与停止。
B、工作原理合上开关QSa、起动:按下起动按钮SB1 → KM线圈得电→KM主触头闭合→电动机转动。
b、停止:松开按钮SB1 →KM线圈失电→ KM主触头断开→电动机停转。
C、线路特点:该电路电动机工作在短时间下工作。
3、绘制、识读电路图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电源电路(1)电路图分主电路辅助电路a、电源电路画成水平线,三相交流电源相序L1、L2、L3自上而下依次画出。
b、主电路是指受电的动力装置及控制、保护电器的支路等,它是由主熔断、接触器的主触热继电器的热元件以及电动机等组成。
主电路通过的电流是电动机的工作电流,电流较大。
主电路图要画在电路图的左侧并垂直电源电路。
c、辅助电路一般包括控制主电路工作状态的控制电路;显示主电路工作状态的指示电路等。
它是由主令电器的触头、接触器线圈及辅助触头、继电器线圈及触头等组成。
(2)电路图中,各电器的触头位置都按电路未通电或电器未受外力作用时的常态位置画出。
分析原理时,应从触头的常态位置出发。
(3)电路图中不化各电器元件的实际的外形图,而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电气图形符号画出。
(4)电路图中,同一电器的各元件不按它们的实际位置画在一起,而是按其在线路中的不同作用分画在不同电路中,但它们的饿作用却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必须标注相同的文字符号。
若图中相同的电器较多时,需要在电器文字符号后面加注不同的数字,以示区别,如KM1、KM2等。
(5)画电路图时应尽可能减少线条和避免线条交叉。
技能训练一:点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一、实习内容:1、熟悉线路的装置及电路动作原理。
2、按图安装点动控制线路。
3、通电空运转校验。
二、训练工具及仪表、器材:1工具及仪表:常用电工安装工具。
2器材:紧固件及编线号套管按需发给(但简单线路可不用编码套管)三、实习步骤:1、按元件明细将所有需器材配齐并检验元件质量。
2、在控制板上按图安装除电动机以外的所有电器元件。
3、按图及参考图走线方法进行板前明线布线和套编码套管。
4、按图检验控制板布线正确性。
5、接电源、电动机等控制板外部的导线。
6、经教师检查后,通电试车。
7、拆去外接线,评分。
四、实习和工艺要求:1、检验元件质量应在不通电的情况下,用万用表、蜂鸣器等检查各触点的分,合情况是否良好。
检验接触器时,应拆卸灭弧罩,用手同时按下三副主触点并用力均匀;若不拆卸灭弧罩检验时,切忌将旋具用力过猛,以防触点变形。
同时应检查接触器线圈电压与电源电压是否相符。
2、安装电器件必须按图安装,同时应做到:(1)、组合开关、熔断器的受电端子应安装在控制板外侧,并使熔断器的受电端底座的中心端。
(2)、各元件的安装位置应整齐、均称、间距合理和便于更换元件。
(3)、紧固各元件时应用力均匀,紧固程度适当。
在紧固熔断器、接触器等易碎裂元件时,应用手按住元件一边轻轻摇动,一边用旋具轮流旋紧对角线的螺钉,直至手感摇不动后再适旋紧一些即可。
3、板前明线布线,布线时,应符平直、整齐、紧贴敷设面、走线合理及接点不得松动等要求。
其原则是:(1)、走线通道应尽可能少,同一通道中的沉底导线,按主、控电路分类集中,单层平行密排,并紧贴敷设面。
(2)、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不能交叉。
当必须交叉时,该根导线应在接线端子引出时,水平架空跨越,但必须属于走线合理。
(3)、布线应横平竖直,变换走向应垂直。
(4)、导线与接端子或线桩连接时,应不压绝缘层、不反圈及不露铜过长。
并做到同一元件、同一回路的不同接点的导线间距离保持一致。
实训(实验、一体化)授课教案低压开关的作用:起接通、断开电源的作用。
熔断器的作用:短路保护。
2.工作原理:启动:合上低压开关QS或QF,电动机M接通电源启动运转。
停止:拉下低压开关QS或QF,电动机M脱离电源失电停转。
特点:电器少,线路简单,手动控制不方便,不安全,不能实现自动控制,劳动强度大,目前广泛采用按钮、接触器控制电动机。
3.接线图二、点动正转控制线路1.电路图(1)电路图的绘制原则:三相交流电源线L1、L2、L3依次水平地画在图的上方,电源开关QS水平画出;由熔断器FU1、接触器KM的三对主触头和电动机M组成的主电路,垂直电源线画在图的左侧;由熔断器FU2、启动按钮SB、接触器KM的线圈组成的控制电路跨接教学过程和内容时间分配在L1和L2线之间,垂直画在主电路的右侧,且耗能元件KM的线圈与下边电源线L2相连画在电路的下方,启动按钮SB则画在KM线圈与上边电源线Ll之间。
图中接触器KM采用了分开表示法,其三对主触头画在主电路中,而线圈则画在控制电路中,表示它们是同一电器,在它们的图形符号旁边标注了相同的文字符号KM。
线路按规定在各接点进行了编号。
(2)点动控制:按下按钮电动机就得电运转,松开按钮,电动机就失电停转。
(3)元件的作用组合开关QS:作电源隔离开关。
熔断器FU1、FU2:分别作主电路、控制电路的短路保护。
启动按钮SB:控制接触器KM的线圈得电、失电。
接触器KM的主触头:控制电动机M的启动与停止。
2.工作原理:(1)先合上组合开关QS。
(2)启动:按下SB→KM线圈得电→KM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启动运转。
(3)停止:松开SB→KM线圈失电→KM主触头分断→电动机M失电停转。
(4)停止使用时,断开组合开关QS。
3.接线图4.布置图5.安装步骤和工艺要求:(1)电路图的绘制原则:三相交流电源线L1、L2、L3依次水平地画在图的上方,电源开关QS水平画出;由熔断器FU1、接触器KM的三对主触头和电动机M组成的主电路,垂直电源线画在图的左侧;由熔断器FU2、停止按钮SB2、启动按钮SB1、接触器KM的线圈、接触器KM的常开辅助触头组成的控制电路,垂直画在主电路的右侧。
《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线路实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2.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控制线路的连接和调试方法;3.能够正确操作电力拖动系统进行基本的控制操作。
二、教学内容1.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2.电力拖动系统的工作原理;3.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控制线路。
三、教学重点1.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2.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控制线路的连接和调试方法。
四、教学难点1.电力拖动系统的工作原理的理解和掌握;2.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控制线路的连接和调试方法的操作掌握。
五、教学准备投影仪、电力拖动系统实物模型、电线、插座、开关、螺丝刀等。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投影仪展示一幅电力拖动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这是一个什么系统?它有什么作用?有没有见过类似的系统?2.新知呈现利用投影仪和实物模型,给学生详细介绍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包括:电机、控制设备、传动装置等组成部分,以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工作原理。
3.理论学习将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控制线路进行详细讲解。
包括:控制电源线路、启动线路、停止线路、正/反转线路等。
4.实操演练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个电力拖动系统的实物模型和所需的工具。
由学生自行连接和调试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控制线路。
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辅助。
5.操练巩固每个小组完成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控制线路的连接和调试后,进行互相演示。
学生可以观察其他小组的操作过程,收集和总结经验。
6.拓展延伸通过讨论和交流,扩展电力拖动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领域和进一步发展方向。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改进和创新来提高电力拖动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七、项目实践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和制作一个小型的电力拖动系统,并通过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进行控制。
八、教学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教案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并能够正确连接和调试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控制线路。
《电力拖动实训》教案教案标题:电力拖动实训教学目标:1.了解电力拖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3.学习电力拖动设备的日常检测与维护。
4.进行实际操作,掌握电力拖动设备的使用技巧。
教学内容:1.电力拖动的基本原理介绍。
2.电力拖动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3.电力拖动设备的日常检测与维护。
4.电力拖动设备的实际操作。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介绍电力拖动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知识讲解1.电力拖动的基本原理:通过电能的转换,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从而实现设备的运行。
2.电力拖动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电源、变频器、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等组成部分,并介绍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
第三步:示范操作演示电力拖动设备的实际操作,包括设备的开启、运行和停止等步骤。
第四步:实训操作让学生分组操作电力拖动设备,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试和调节。
第五步:检测与维护介绍电力拖动设备的日常检测与维护工作,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和检查等内容。
第六步:总结与评价对本堂课进行总结,学生分享实际操作中的经验和问题,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方法:1.挑战性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调试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训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师生互动法: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资源:1.电力拖动设备的实物样本和模型。
2.电力拖动设备的相关文献和资料。
3.实训场地和相关工具设备。
教学评价:1.实训操作的成果评估: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和调试效果进行评价。
2.学习笔记和课堂讨论的评价:根据学生的学习笔记和参与课堂讨论的情况进行评价。
3.学生自我评价: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教学延伸:1.进一步学习电力拖动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提高自己在该领域的专业水平。
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1教案教学内容一、电路组成分析1、电路组成分析重点低压电器:低压开关、熔断器、接触器、按钮热继电器:热继电器的常闭触头,当发生过载时,热元件发热促使常闭触头断开,控制回路断开,电动机失电,起到保护电动机的作用。
2、工作原理:(1)连续控制:启动:合上电源开关QF按下SB1有电流通过KM线圈交流接触器动合主触头闭合电动机正转起动交流接触器动自锁触头闭合自锁停止:按下SB2交流接触器线圈失电交流接触动合主触头断开交流接触器自锁触头分断电动机M失电挺转(2)点动控制启动:按下SB3SB3常闭触头先分断自锁电路SB3常开触头后闭合交流接触器线圈得电交流接触器自锁触头闭合交流接触器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得电启动正向运转教学内容停止:松开SB3SB3常开触头先恢复分断SB3常闭触头后恢复闭合交流接触器线圈失电交流接触器自锁触头分断交流接触器主触头断开电动机M失电停转二、正转控制线路的实训要求及布置图分析模拟实验室连接具有过载保护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电路。
重点:1、学生在进行每一实训环节(步骤)时,都应首先分析相应的电路原理,按规范步骤操作,按工艺规范接线;2、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必须将实训中的知识、方法、操作要求及时记录,实训过程、结果完整记载,以便分析和总结;3、实训中必须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4、点动、连续控制电路安装与测试。
三、练习绘制电路图【布置作业】课后习题。
画原理图,分析工作原理。
板书设计教后札记。
电力拖动实验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电力拖动实验,使学生掌握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电力拖动系统的运行规律,培养学生对电力拖动技术的应用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2.掌握电力拖动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3.熟悉电力拖动系统的运行规律和控制方法。
4.能够运用实验仪器进行电力拖动实验;5.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6.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力拖动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培养学生对电力拖动技术的兴趣和热情;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环保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机原理、电力拖动系统和实验操作三个部分。
具体安排如下:1.电机原理:介绍电机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分类;2.电力拖动系统:讲解电力拖动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电力拖动系统的运行规律和控制方法;3.实验操作:进行电力拖动实验,包括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应用如下:1.讲授法:用于讲解电机原理和电力拖动系统的理论知识;2.讨论法:用于探讨电力拖动系统的运行规律和控制方法;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力拖动系统的应用;4.实验法:进行电力拖动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力拖动实验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电力拖动技术书籍,供学生课后阅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和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力拖动实验原理和方法;4.实验设备:准备齐全的电力拖动实验设备,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电力拖动之点动自锁实训教案教案:电力拖动之点动自锁实训1.实训背景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电力拖动技术在生产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而点动自锁技术是电力拖动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使电动机在一定时间内按下按钮实现运动,松开按钮后立即停止,并在停在停止位置上自锁,从而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2.实训目标通过本次实训,学员将掌握以下技能:1)了解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学习点动自锁技术的原理和应用;3)掌握点动自锁电路的设计和搭建方法;4)能够借助点动自锁电路,实现按键控制电动机点动运动并自锁停止。
3.实训内容本次实训将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为以下几个阶段:3.1 理论学习1)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点动自锁技术的原理和应用;3)点动自锁电路的设计要点。
3.2 实验器材准备1)电动机2)按钮控制开关3)接线端子4)电源线5)安全保护装置3.3 实验操作流程1)搭建点动自锁电路。
根据理论学习所述的点动自锁电路设计要点,选择合适的元器件进行搭建。
2)连接电源线。
将电源线接入点动自锁电路,确保电路正常供电。
3)连接电动机。
将电动机通过接线端子连接至点动自锁电路,保证电动机与电路的连接正确可靠。
4)调试电路。
通过调试电路参数,如延时时间、自锁延时等,使电动机能够按下按钮点动运动,并在松开按钮后立即停止并自锁停在停止位置上。
5)安全检测。
对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保护装置进行检测,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4.实训评估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学员进行实训评估:1)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通过随堂测试对学员对电力拖动系统和点动自锁技术的理解情况进行评估。
2)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验器材的搭建和实验过程的操作,评估学员对点动自锁电路的设计和搭建能力。
3)实验结果分析。
对学员搭建点动自锁电路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对学员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估。
5.教学方法本次实训将采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结合实际案例和实验操作,提高学员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训(实习、一体化)授课教案(1)型号及含义:(2)结构:1)HK系列负荷开关由刀开关和熔断器组合而成,结构如图1-la所示。
由进线座、静触点(静夹座)、容体、出线座和带瓷质手柄的刀式动触点、防电弧防触及带电体的胶盖组成和绝缘底板和瓷质绝缘底盘组成。
2)结构分类:单极、两极、三极。
(3)用途:一般用于不频繁操作的低压电路中,用作接通和切断电源,或用来将电路与电源隔离,有时也用来控制小容量电动机的直接起动与停机。
(适用于照明、电热设备及小容量电动机控制线路中,并起短路保护)(4)安装与使用:1)垂直安装且合闸状态时手柄应朝上。
(垂直安装时,手柄向上合为接通电源,向下拉为切断电源。
不允许反装或平装,以防发生误合闸事故,若反装手柄会因为闸刀松动自然落下而误将电源接通。
一般与熔断器串联使用作短路和过载保护)2)电源进线接在静触头的端子上,负荷线接在与闸刀相连的动触头的端子上。
(这样开关断开后闸刀和熔体上都不会带电)3)刀开关的额定电流应大于其控制的最大负荷电流。
用于3KW及以下异步电动机时,刀开关的额定电流必须大于电动机额定电流的3倍。
2.封闭式负荷开关(俗称铁壳开关):(1)型号及含义:(2)结构:由刀开关、熔断器操作机构和外壳组成,结构如图1—2所示。
设置了联锁装置,保证开关在合闸状态下开关盖不能开启,而开关盖开启时又不能合闸,确保操作安全。
(3)用途:适用于照明、电热设备及小容量电动机控制线路中,供手动不频繁地接通和分断电路,并起短路保护。
(4)安装与使用:1)必须垂直安装。
2)开关外壳的接地螺钉必须可靠接地。
3)电源进线接在静夹座一边的接线端子上,负载引线接在一边的出线座熔断器一边的接线端子上,且进出线必须穿过进出线孔。
二.组合开关(又叫转换开关,是一种转动式的闸刀开关)1.型号及含义:2.结构:组合开关有若干个动触片和静触片,分别装于数层绝缘件内,静触片固定在绝缘垫板上,动触片装在转轴上,随转轴转而变更通、断位置。
实训(实验、一体化)授课教案低压开关的作用:起接通、断开电源的作用。
熔断器的作用:短路保护。
2.工作原理:启动:合上低压开关QS或QF,电动机M接通电源启动运转。
停止:拉下低压开关QS或QF,电动机M脱离电源失电停转。
特点:电器少,线路简单,手动控制不方便,不安全,不能实现自动控制,劳动强度大,目前广泛采用按钮、接触器控制电动机。
3.接线图二、点动正转控制线路1.电路图(1)电路图的绘制原则:三相交流电源线L1、L2、L3依次水平地画在图的上方,电源开关QS水平画出;由熔断器FU1、接触器KM的三对主触头和电动机M组成的主电路,垂直电源线画在图的左侧;由熔断器FU2、启动按钮SB、接触器KM的线圈组成的控制电路跨接教学过程和内容时间分配在L1和L2线之间,垂直画在主电路的右侧,且耗能元件KM的线圈与下边电源线L2相连画在电路的下方,启动按钮SB则画在KM线圈与上边电源线Ll之间。
图中接触器KM采用了分开表示法,其三对主触头画在主电路中,而线圈则画在控制电路中,表示它们是同一电器,在它们的图形符号旁边标注了相同的文字符号KM。
线路按规定在各接点进行了编号。
(2)点动控制:按下按钮电动机就得电运转,松开按钮,电动机就失电停转。
(3)元件的作用组合开关QS:作电源隔离开关。
熔断器FU1、FU2:分别作主电路、控制电路的短路保护。
启动按钮SB:控制接触器KM的线圈得电、失电。
接触器KM的主触头:控制电动机M的启动与停止。
2.工作原理:(1)先合上组合开关QS。
(2)启动:按下SB→KM线圈得电→KM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启动运转。
(3)停止:松开SB→KM线圈失电→KM主触头分断→电动机M失电停转。
(4)停止使用时,断开组合开关QS。
3.接线图4.布置图5.安装步骤和工艺要求:(1)电路图的绘制原则:三相交流电源线L1、L2、L3依次水平地画在图的上方,电源开关QS水平画出;由熔断器FU1、接触器KM的三对主触头和电动机M组成的主电路,垂直电源线画在图的左侧;由熔断器FU2、停止按钮SB2、启动按钮SB1、接触器KM的线圈、接触器KM的常开辅助触头组成的控制电路,垂直画在主电路的右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