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同步辐射及其特点
同步辐射 (1947年发现)
以近光速作圆周运动的电子在轨道切线方向发出的光辐射。(产生高强度X射线的手段)
1997年美国7GeV同步辐射源的建成运转,被称为当年继多利羊、登陆火星后的十大发明之第三。
同步辐射源是人类历史上继电光源、X光源、激光源之后的第4个革命性光源。
同步辐射源示意图
电磁波谱
紫外
红外
X射线
毫米波
微波 (电视、雷达)
短波
长波
X光发现的背景
《原子物理学》第六章 X射线
1895年,物理学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它的几个主要部门--牛顿力学、热力学和分子运动论、电磁学和光学,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理论,在应用上也取得了巨大成果。这时物理学家普遍认为,物理学已经发展到顶了,以后的任务无非是在细节上作些补充和修正而已,没有太多的事好做了。
穿透性及直进性,在电磁场中不偏转,能使某些物质发荧光,使底片感光,使空气电离…
因对其本质的不确定性,称其为X射线. 后来证实X射线是核外电子产生的短波电磁辐射.
在伦琴之前有人在操作阴极射线管时发现此特异现象,但未深究。(“当真理碰到鼻尖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真理”)
神秘射线的性质:
第一张人手(伦琴夫人的手)X照片
*
《原子物理学》第六章 X射线
相干叠加的极大值条件是:
同一晶面内子波的叠加
如图所示,设晶面上两原子间距为d,两条衍射线的光程差为:
原子受迫振动发出电磁波
因此在分析问题时,掠射角可不加脚标,直接用θ表示。
可证明,一个晶面的高级次的极大,正好相当于另一晶面的零级极大,因而,为简化问题,对每一晶面只取零级极大,得:
*
《原子物理学》第六章 X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