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质PVC阻燃及抑烟
- 格式:ppt
- 大小:250.50 KB
- 文档页数:32
pvc防火等级划分标准
PVC材料的防火等级主要根据其耐火性能来划分,具体标准如下:1.阻燃等级:评价PVC材料阻止火焰蔓延的能力。
阻燃等级可以分为多个等级,常见的有V-0、V-1、V-2等级。
V-0等级表示在火焰作用下,PVC材料自燃时间不超过10秒,不会产生滴落物。
V-1等级表示在火焰作用下,PVC 材料自燃时间不超过30秒,不会产生滴落物。
V-2等级表示在火焰作用下,PVC材料自燃时间不超过30秒,可能产生少量滴落物。
2.燃烧等级:评价PVC材料燃烧性能的指标。
燃烧等级也可以分为多个等级,常见的有HB、V-1、V-2等级。
HB 等级表示PVC材料水平放置,在火焰作用下,火焰蔓延速度不超过40mm/min。
V-1等级和V-2等级表示PVC材料垂直放置,在火焰作用下,火焰蔓延速度不超过60mm/min。
3.烟雾等级:评价PVC材料燃烧产生的烟雾量的指标。
烟雾等级可以分为多个等级,常见的有V-0、V-1、V-2等级。
V-0等级表示在火焰作用下,PVC材料燃烧时产生的烟雾密度非常低。
V-1等级表示在火焰作用下,PVC材料燃烧时产生的烟雾密度较低。
V-2等级表示在火焰作用下,PVC 材料燃烧时产生的烟雾密度较高。
总体来说,PVC材料的防火等级越高,其阻燃、燃烧和
烟雾性能就越优秀。
在使用PVC材料时,应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相应的防火等级,以确保材料的安全性能。
软质PVC用阻燃剂【摘要】主要综述了软质聚氯乙烯(PVC)常用的阻燃剂体系,重点介绍了阻燃增塑剂、金属化合物阻燃剂、无机物单质阻燃剂、无机添料阻燃剂、含卤聚合物阻燃剂及有机化合物阻燃剂在软质聚氯乙烯中的使用情况,并对其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软质聚氯乙烯;阻燃剂;阻燃增塑剂;金属氧化物;无机添料0.引言聚氯乙烯(PVC)制品可分为硬质和软质两大类,硬质PVC的含氯量达56%,其氧指数大于45,因此硬质PVC只有在极个别的情况下才需要进一步阻燃。
但是软质PVC中加入65份(以100份PVC计,下同)易燃的酯类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其含氯量可降至36%,氧指数可低至22,达不到阻燃要求。
同时,软质PVC由于硬度小,可以在一定的场合替代橡胶,所以广泛地应用于建筑、汽车、电缆等有阻燃性要求的行业,因此软质PVC的阻燃是必要的。
目前,用于阻燃软质PVC的阻燃剂有很多,包括磷酸酯、氯化石蜡、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硼酸锌等。
下面介绍一下软质PVC常用阻燃剂的使用情况。
1.阻燃增塑剂1.1(多)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多)磷酸酯类作为阻燃剂在聚合物阻燃应用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对于软质PVC的阻燃增塑剂主要是各种芳基磷酸酯及芳基-烷基磷酸酯。
所有用作软质PVC 阻燃增塑剂的磷酸酯的磷含量相近,在7.8%~8.6%之间。
它们用于替代软质PVC中部分邻苯二甲酸酯和其他酯类增塑剂,可使制品的阻燃性提高,但其他性能恶化。
以磷酸酯阻燃的PVC点燃时间都较短,在10~20s之间,这是因为所含磷酸酯较易挥发,且在较低温度下发生热裂解之故[1]。
此外,K.S.Annakutty等研究了(多)磷酸酯对于软质PVC阻燃的效果[2]。
结果表明:PVC/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低分子质量的磷酸酯(包括各种(多)磷酸酯,磷酸三乙酯TEP,磷酸三甲苯酯TCP)中有多磷存在,可以促进PVC的成炭,且成炭率随着其中磷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浅谈PVC耐油、低温、低烟低卤、阻燃、耐酸碱之间的关系PVC材料是由基料PVC树脂、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填充剂等其他助剂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加工的挤塑成型的。
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增塑剂的使用。
增塑剂作为PVC软制品的重要配方组分,对软制品的性能影响很大,如要求制品在低温下使用,必须选择好增塑剂的类型。
目前作为耐寒性增塑剂使用的主要有脂肪酸二元酸酯、直链醇的邻苯二甲酸酯、二元醇的脂肪酸酯以及环氧脂肪酸单酯等。
提高PVC软制品的耐寒性,一般可通过增加耐寒增塑剂的用量来获得。
DOA(己二酸二辛酯)、DIDA(己二酸二异癸酯)、DOZ(壬二酸二辛酯)、DOS(癸二酸二辛酯)是作为耐寒增塑剂使用的代表性品种,由于一般耐寒增塑剂与PVC的相容性都不十分好,加多了会容易析出。
不同聚合物热分解生成的产物决定了聚合物燃烧的难易程度﹐因此不同的聚合物具有不同的燃烧性能。
同一聚合物由于加入不同的助剂其燃烧的难易程度也有变化。
为达到低温要求其增塑剂使用量会上升,当PVC中加入增塑剂后制品往往变得容易燃烧﹐此时需加入阻燃剂则使制品难以燃烧。
因此低温和阻燃是相矛盾的。
聚合物的发烟性是由于燃烧不完全或生成石墨状微粒而引起的﹐阻燃性能越好﹐聚合物的燃烧越不完全﹐生成的烟就越多﹐因此阻燃和抑烟本身就是一对矛盾。
一是聚合物燃烧时﹐本身就释放出大量的烟雾﹔二是由于加入卤—锑阻燃剂或者磷酸酯阻燃剂后﹐使发烟量增大。
PVC本身就是含卤素,要减少其产生卤酸气体需加入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碳酸钙等填充剂以减少卤酸气体和提高阻燃效果。
但其大量加入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碳酸钙等填充剂会影响低温效果。
低温脆性会随填充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
这是因为填充剂作为无机粒子被加入PVC中时,它会填入分子链间。
当用量少时,它填入一些分子链的缝隙中,起补强作用;或填入分子链间,起到增大分子间距离而使体系韧性增加的作用。
但当其用量增加时,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加,分子间的作用力被破坏,加上低温时,分子链段的活动性降低,材料抵抗外界冲击力的能力剧烈下降。
聚氯乙烯(PVC)的阻燃与抑烟技术的研究作者:周洋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年第03期摘要:提高软质聚氯乙烯的阻燃及抑烟性能,可进一步扩大聚氯乙烯的应用领域。
本文分析了聚氯乙烯发烟机理,聚氯乙烯抑烟机理,针对PVC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烟雾的问题,提出了PVC阻燃抑烟技术。
关键词:聚氯乙烯;阻燃;抑烟;改性聚氯乙烯(PVC)树脂具有许多优良性能,如加工性能良好、绝缘性好、价格低廉、易改性、耐磨损耐腐蚀、综合力学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建筑、通讯、医疗卫生等各领域。
PVC树脂本身具有高阻燃性、自熄性,未加增塑剂的PVC制品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氯含量达56%,极限氧指数(LOI)可达50,是阻燃性能优良的材料,但加工和使用时往往掺入大量增塑剂,使得产品的柔韧性、耐用性得到改良,但掺人大量的增塑剂后其阻燃性大大降低,使PVC失去自燃性成为可燃材料。
另外,无论是硬质PVC还是软质PVC在燃烧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烟雾。
这些浓烟含有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苯类、氯化氢等,使人感到窒息和综合辨别力的下降,最终失去对逃生途径的判别和选择,造成环境污染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形成了严重的火灾隐患。
据统计,火灾中死亡人数的82.5%是被燃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窒息而死。
因此,加强对PVC的阻燃抑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聚氯乙烯发烟机理芳香族高聚物热解后生成的产物主要包括HCl、多烯、苯、芳香族物质、低分子质量烯烃和烷烃等,这些产物进一步热解后悔产生大量的黑烟。
因为PVC在燃烧过程中脱除HCI后生成共轭双键不饱和烃,由于碳链断裂低分子产物,自由基等,分子重新排列,环化形成苯核,并进一步聚合成稠环芳香族结构的树脂,因此,PVC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黑烟,特别是PVC中掺入大量增塑剂,增塑剂分子参加了中间产物的高温化学反应,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黑烟,使PVC燃烧黑烟的生成量大大增加。
pvc阻燃等级标准在建筑、电器、汽车等领域中,使用阻燃材料是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必要条件。
而在阻燃材料中,PVC材料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阻燃材料之一。
那么,PVC阻燃等级标准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将按照步骤来详细阐述。
一、PVC材料简介PVC是聚氯乙烯的简称,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高分子合成材料。
它不仅具有高强度、耐腐蚀性能优异等特点,而且在安全和环保方面也是相对优秀的。
因此,PVC材料能够广泛使用在建筑、电器、汽车等领域中。
二、PVC材料的阻燃性能PVC材料由于其聚合的化学结构,本身难以自然燃烧,但在特定条件下,如在高温下、受到较大的撞击力等,仍然可能导致其燃烧。
所以,PVC材料必须经过阻燃处理,以提高其燃烧抵抗能力。
三、PVC材料阻燃等级标准PVC材料的阻燃等级标准,通常根据美国UL94标准和欧洲EN60695标准分类。
下面我们来逐一介绍:1.UL94标准:根据美国UL94标准,PVC材料的阻燃等级分为V-0、V-1、V-2三级:V-0级:燃烧时间不超过10秒钟;材料自行熄灭;平均残留长度小于5毫米;V-1级:燃烧时间不超过30秒钟;材料自行熄灭;平均残留长度小于25毫米;V-2级:燃烧时间不超过30秒钟;平均残留长度小于25毫米;2.EN60695标准:根据欧洲EN60695标准,PVC材料的阻燃等级分为五个等级:HB级:水平燃烧;V-2级:垂直燃烧;V-1级:垂直燃烧,火焰熄灭后有余烟挥发;V-0级:垂直燃烧,火焰熄灭后无余烟挥发;5VA级:垂直燃烧,火焰熄灭后无残留物。
四、总结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得知,PVC材料的阻燃等级标准是根据UL94和EN60695标准来分类的。
PVC材料必须经过阻燃处理,以达到相应等级的防火要求,并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器、汽车等领域。
只有认真学习和掌握PVC材料的阻燃标准,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保障我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Pvc的阻燃与抑烟黄某某某某某大学 07级材料化学摘要 :聚氯乙烯,即pvc材料从涉足阻燃耐火领域以来,取的了一些重大突破,综述了近几十年来PVC 阻燃抑烟方面的研究成果,对PVC 阻燃抑烟体系的种类及特点、阻燃抑烟机理、评定指标、分析测试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同时对PVC 阻燃抑烟体系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关键词:聚氯乙烯;阻燃;抑烟;进展概述PVC 因加工性能良好、价格低廉,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建筑、通讯、医疗卫生等各领域,如工业零配件、蓬布、水管、塑料门窗、电缆保护套、医用制品等。
正因为其用量巨大且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拓展,人们对PVC 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PVC 的阻燃和抑烟问题就一直是一个方兴未艾的研究热点。
过去,人们一直将PVC 视为不可燃材料,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剧烈条件下, PVC 不仅能够顺利燃烧,而且燃烧时还能产生浓烟,这些浓烟含有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苯类、氯化氢等) ,这就形成了严重的火灾隐患。
美国的统计表明,在一些火灾事故中, PVC 等高分子材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雾,因吸入这些毒烟而窒息致死的人数往往占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如1972 年5月13 日,日本大阪7 层的“千日”百货大楼火灾死亡118 人,其中毒烟致死93 人,约占死亡人数80 %。
此外,浓烟还极大地妨碍了消防救助工作的展开,使更多的人无法得到及时的援助、逃离火海、避免伤亡。
如1980 年6 月23 日,美国纽约42 层的“韦斯特威克”大楼火灾死亡137 人,火灾现场竟有125 名消防队员被毒烟熏倒。
在享受各种新材料带给我们更加美好生活的同时,如何尽可能地解决好使用安全性问题是每一个材料领域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解决PVC 的使用安全性问题,研究者在过去的30 年间对PVC 的阻燃和抑烟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见诸文献的非常多。
d各位学者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提出了多种阻燃抑烟体系,并建立了相应的化学模型,同时还形成了不同的阻燃抑烟理论。
上)PVC阻燃抑烟的研究进展来源:中国化工信息网 2007年4月11日聚氯乙烯(PVC)具有很好的阻燃性能,但加工中添加大量增塑剂会使其阻燃性能大幅下降,为此必须进行阻燃处理。
PVC含有大量氯原子,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雾、毒性及腐蚀性气体,抑烟抑毒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PVC阻燃主要是添加阻燃抑烟剂。
此法因具有工艺简单、可选阻燃抑烟剂种类多、成本较低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
阻燃剂和抑烟剂复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可同时提高阻燃性和抑烟性。
因此,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最多。
1 PVC热分解机理及燃烧特性纯PVC在氮气下的热分解有2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脱HCl,一般在120℃以上就有HCl放出,但显著分解在230-340℃。
此阶段脱HCl的质量约占PVC总质量的64%。
第二阶段主要是脱HCl后形成的共轭多烯链结构的分解,约占PVC总质量的23%。
PVC 热分解最终会形成少量炭渣,具有一定的成炭能力。
PVC的极限氧指数(LOI)可达50%。
但PVC的加工中添加增塑剂,降低了它的阻燃性。
因此,必须对PVC阻燃处理。
与PVC的阻燃性相比,PVC燃烧过程中的毒性更受人关注。
PVC能产生HCl,CO,还有少量光气及一些有毒有机化合物(如苯、甲苯等)。
HCl和光气能够吸附在烟尘中的炭黑粒子上,随火灾发展四处扩散。
2 阻燃剂2.1 阻燃增塑剂对PVC阻燃首先考虑增塑剂,应采用既能起增塑作用又不太多降低阻燃性的增塑剂。
2.1.1 磷酸酯类常用的磷酸酯类增塑剂有磷酸三甲苯酯和磷酸三苯酯等。
磷酸三甲苯酯对机械性能要求高的PVC制品有良好的阻燃性、耐水性和耐久性。
但它的邻位异构体有毒性,其使用受到限制。
磷酸三苯酯挥发性小,有较好的阻燃性,但易从PVC中结晶,用量不能过多。
2.1.2 氯化石蜡氯化石蜡阻燃剂产品中,氯化石蜡-52产量最大,氯化石蜡-42其次,氯化石蜡-70最少。
氯化石蜡-70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阻燃剂,有较大的抗压强度、较好的阻燃功能,还有润滑、防滑特点及增韧、增黏、抗辐射和抗氧化的作用。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第26卷,第4期,2009年7月Journal of Zhejiang Sci2Tech U niversityVol.26,No.4,J ul.2009文章编号:167323851(2009)0420490205软质聚氯乙烯的阻燃抑烟性能研究高 磊,姚跃飞,杨琼丽,黎 ,周 耿,傅雅琴,刘冠峰(浙江理工大学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8) 摘 要:分别考察磷酸二苯异辛酯(EHDP)、漂珠(CFA)、钢渣粉(SSP)、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对PVC材料阻燃抑烟性能的影响,并用热重分析法研究其对PVC材料热降解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EHDP、CFA、SSP、Al(O H)3、Mg(O H)2均能提高软质PVC的阻燃性能,均能促使PVC提前或加速脱去HCl,提高PVC材料的最终残碳量。
其中,EHDP由于自身分子中C/H比高而使得其增塑体系发烟量大,CFA由于比SSP的成碳结构更稳定而显示出较好的阻燃抑烟效果,Al(O H)3由于脱水吸热失重情况与PVC脱HCl的失重情况接近一致而比Mg(O H)2的阻燃效果要好。
关键词:聚氯乙烯;阻燃;抑烟;热重法中图分类号:TQ325.3 文献标识码:A0 引 言近年来,软质PVC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化工、交通、通讯和纺织等行业中。
但是软质PVC材料由于在其加工过程中需要添加增塑剂等助剂存在着容易燃烧的缺陷,且燃烧中还会产生大量毒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形成巨大的威胁,因此对软质PVC的阻燃抑烟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PVC的阻燃通常采取添加阻燃剂的方法,常用阻燃剂有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磷酸三乙酯、三氧化二锑、氯化石蜡、微胶囊红磷、碳酸锌、铝酸钙等[1]。
用热重分析法研究软质PVC材料的阻燃机理是常用的方法之一[224]。
本文将阻燃增塑剂磷酸二苯异辛酯、填料漂珠和钢渣粉、无机阻燃剂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用于PVC树脂,考察处理后PVC树脂的阻燃抑烟效果,并利用热重分析法研究其对PVC材料热解的影响。
3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 Y I NFORM TI ON 2008N O.23SC I ENC E &TEC HNO LO GY I N FO RM A TI ON 工业技术PVC 塑料是继钢材、木材、水泥之后的第四大类建筑材料,具有能耗低、质量轻、耐腐蚀、耐候性好,装饰效果佳等优点,在建筑、装饰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PVC 塑料燃烧时产生浓烟极其毒性又是火灾时致人死亡的罪魁祸首。
为此,塑料阻燃与消烟技术研究成为近年来塑料领域最热门的研究课题。
目前对PVC 塑料阻燃与消烟的手段主要是采用添加型技术,即将阻燃剂、抑烟剂添加在PV C 树脂中,与其他辅料共同挤压成型,所用的阻燃消烟剂主要有铝化物、硼酸锌等以及复合金属氧化物等技术。
但因添加量大,严重影响塑料的理化性能,或因阻燃消烟剂的价位偏高,造成产品成本太高等,使这一技术很难推广应用。
近年来我国各塑料生产厂家联合有关消防研究机构对PV C 塑料的阻燃消烟技术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已开发出适合PVC 塑料阻燃消烟的复合金属氧化物阻燃消烟剂,并已在PV C 塑料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PV C 塑料的阻燃消烟机理探讨PV C 树脂是一种含氯量高达56℅的直链烷烃化合物,自身具有较高的阻燃性,其氧指数一般可达45左右。
在PV C 塑料加工过程中,因添加热稳定剂、增塑剂、增强剂、增韧剂、润滑剂等,使PVC 的氧指数大大降低,烟密度明显提高(一般氧指数<32,烟密度>90以上),远远达不到消防规范的要求。
因此研究PVC 塑料阻燃的同时,也要考虑其消烟(抑烟)问题。
PVC 塑料常用的阻燃消烟剂及作用机理如下。
1.1有机二茂铁。
二茂铁是常用的有机消烟剂,最适宜作为PVC 塑料的消烟剂二茂铁是双环戊二烯合铁化合物,在100份PV C 中添加1.5~2.0分二茂铁就能有效地抑制PVC 燃烧时的发烟量。
这是由于PV C 在200°C ~300°C 燃烧脱H CL 过程中,二茂铁在此温度条件下,能迅速转化为a-Fe 2O 3存在于碳化中,a -Fe 2O 3能有效地促进碳化层的灼烧,催化氧化层为C O 2和CO,从而减少了炭黑的形成数量,同时二茂铁在PV C 脱H CL 过程中,还能大量消耗H CL ,使之生成FeCL 2和Fe CL 3,减少HCL 形成有害毒性物质。
b1等级阻燃pvc标准PVC材料在建筑、电力、交通等行业中广泛应用,而阻燃性能是保障其安全使用的重要指标之一。
B1等级阻燃PVC标准便是用于评估PVC材料阻燃性能的标准。
本文将对B1等级阻燃PVC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与解读。
一、什么是B1等级阻燃PVC标准是指对PVC材料的阻燃性能进行评估与认定的标准。
B1级别是欧洲消防科学技术委员会(EFSS)制定的一种阻燃能力较高的材料等级,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能。
根据B1等级阻燃PVC标准的要求,B1级PVC材料在火焰燃烧测试中的火焰扩展速度、燃烧时间和火焰发射量等指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二、B1等级阻燃PVC标准的测试方法B1等级阻燃PVC标准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垂直燃烧测试和火焰延迟测试。
垂直燃烧测试是指将PVC材料立放在特定条件下点燃,通过观察火焰的扩展速度、火焰延烧时间以及滴落情况等指标来评估其阻燃性能。
火焰延迟测试是指对PVC材料进行辐射加热后的自燃性能评估,主要观察其着火时间和燃烧持续时间等指标。
三、B1等级阻燃PVC标准的适用范围B1等级阻燃PVC标准适用于各类建筑材料、电力设备、汽车内饰、电线电缆等。
在建筑中,B1等级阻燃PVC材料广泛应用于墙壁、天花板、地板和隔热材料等。
在电力行业,B1等级阻燃PVC材料常用于电线电缆的绝缘保护。
在交通领域,B1等级阻燃PVC材料则被广泛应用于车辆内饰,以提供更高的安全性能。
四、B1等级阻燃PVC标准的优势B1等级阻燃PVC材料具有多种优势。
首先,其阻燃性能较好,能有效防止火灾的发生和蔓延,从而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其次,B1等级阻燃PVC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产生有害物质和烟雾,对人体健康无害。
此外,B1等级阻燃PVC材料还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能够适应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使用需求。
五、B1等级阻燃PVC标准的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建筑安全的重视和对环保要求的提升,B1等级阻燃PVC材料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在建筑行业,B1等级阻燃PVC材料的使用可以大幅提升建筑的消防安全等级,降低火灾的发生概率。
概述PVC塑料的阻燃与消烟钱明成2008-12-22【大字中字小字】PVC塑料是新型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继钢材、木材、水泥之后的第四大类建筑材料。
PVC塑料建材在国外的应用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
由于它具有能耗低、质量轻、耐腐蚀、耐候性好,装饰效果佳等优点,在建筑、装饰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它对于美化城市、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建筑功能、改善人民居住条件等有着极重要的作用。
国家建设部、石化部、轻工总会、建材局和石化总公司联合成立了全国化学建材协调组后,先后讨论通过了《全国化学建材推广应用“ 95” 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及《关于加速推广应用化学建材和限制淘汰落后产品的规定》的决定。
规定和纲要明确了大力推广应用塑料建材,主要发展以PVC 塑料建材的方针,规定和纲要明确要求到2000年和2010年PVC塑料管材和PVC塑料门窗型材的用量分别达到12万吨和300万卅及17万吨和6000卅的指标,可见发展PVC塑料建材势在必行,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有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但是,PVC塑料因燃烧而产生大量的浓烟,给火灾的扑救、人员疏散带来极大的困难。
所以开展PVC塑料阻燃与消烟技术的研究,已是一个十分迫切的研究课题。
1、PVC塑料阻燃消烟技术的研究现状PVC塑料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首先由德国研制和生产,当时的产品主要是PVC 塑料管材,用以代替钢质管材首先应用于建筑排水工程等。
自此各国都先后相继开始了对PVC塑料在建筑、装饰、装修、电力等方面的开发与应用。
至1994年世界主要国家(包括美国、西欧、日本)PVC树脂的总耗量已达1243.3万吨的新高,比1993 年增长速度已高达12.2 %。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人们就已经认识到PVC塑料燃烧时产生浓烟极其毒性是火灾时致人死亡的罪魁祸首,火灾中最具有危险、最具有威胁性的有害因素。
特别对于高层建筑,情况更加严重。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火灾死亡人数中,有80%是由烟雾和烟气毒性造成的。
3自1931年德国B ASF 公司最早实现PVC 的工业化生产,PVC 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的热塑性树脂之一,目前全球产量达2000万吨,仅次于聚乙烯排第二位。
PVC 主要应用于建材(塑料门窗、装饰板、管材),电子、电气(电线、电缆包覆层和绝缘层),运输(车船、飞机的坐垫),家具(泡沫材料、家具面罩),矿山(各类运输带)。
八十年代后期,塑料建材中硬质PVC 门窗、装饰板发展迅速,节约了大量的钢材、木材,但近年火灾中由其造成的烟雾和毒气的危害性也日益突出。
塑料建材燃烧时放出大量的浓烟,能见度低,妨碍人员逃生和救护;释放的毒性、腐蚀性气体可使人窒息。
据统计,火灾中三分之二的人员伤亡是由于烟毒造成的。
如1996年4月1日德国杜塞尔夫机场火灾,有29人丧生。
该机场于70年代建造,当时法规对材料发烟性没有限制,吊顶里使用了P VC 制造的电缆和空调包裹材料,火在吊顶里蔓延,这些材料燃烧放出浓烟和氯化氢气体,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火灾中烟与毒气的危害已成为社会问题,引起各国政府的注意,在法规中对材料发烟性大多作了限制。
我国消防部门对此也非常重视,1995年实施的《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提出:尽量避免使用燃烧时产生大量浓烟和有毒气体的内部装修材料,1997年在GB8624-97《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中对难燃材料的烟密度等级提出明确要求按GB 688测试SDR ≤75,并作为强制性标准贯彻到一系列的工业与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中去。
对我国P VC 建材的难燃低烟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PVC 的燃烧及发烟(1)PVC 的燃烧及发烟性PVC 树脂本身含56%的氯,由于氯是阻燃元素,氧指数可达56。
软质制品加有增塑剂,氧指数降到23左右。
无论PVC 硬质或软质制品,在有焰燃烧或阴燃状态,生烟量都很高,硬质P VC 的烟密度等级SDR 为89.5。
(2)PVC 的发烟机理P VC 燃烧时,分子主链裂解,进而脱HCI ,断链环化,生成比重较小有苯环结构的微粒,表现为可见的黑烟(炭微粒)与刺激性气味(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