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32.55 KB
- 文档页数:1
小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护理41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的内障手术护理方法及措施。
方法:对41例小儿先天性白内障全麻下手术前后护理,术后监护和观察。
手术方法全部采用超声乳化吸除白内障;手术前对患儿进行充分呼吸道准备,消化道准备,心理护理,眼部护理,术后麻醉苏醒前的监护、观察。
结果经应用综合全面护理措施,无一例有术中呕吐、术后严重躁动不安,术中麻醉不稳引起头部摆动,而致术眼稳定性改变所引发术中并发症发生。
提高麻醉安全性及保证手术效果。
结论:小儿先天性白内障,在手术期间运用护理程序对患儿进行全面的护理,对减少麻醉并发症和手术并发症,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关键词】小儿全麻;先天性白内障;超声乳化【中图分类号】r5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091-01先天性白内障是严重影响患儿视觉发育的疾病,是胎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晶状体混浊,多数出生前即已存在,或出对后逐渐形成和加重,早期进行白内障手术治疗,是改善视力、预防弱视和促进眼球视功能发育的重要治疗手段。
而小儿,特别是年龄1岁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并行后囊膜撕开及前段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一期人晶体手术。
2 护理方法2.1 术前护理:2.1.2 术前准备患儿在手术前三天予抗生菌眼水点眼,每天3次,为术眼做好准备,预防术后感染发生。
术前一天测体重,并认真记录。
测体重要注意体重计的准确性,特别是较小年龄幼儿尤为重视,体重是幼儿麻醉和治疗用药量的计算指标。
术前6小时禁食,禁饮水,术前3小时建立静脉通路。
本组病例均应用24g/22g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留置针可防止小儿肢体过多活动而引起穿刺部位渗液而需重复穿刺,可保证随时用药。
使用微型输液泵控制滴速,一般每小时3ml/kg体重[1]。
2.1.1 术前护理评估:术前详细评估患儿全身发育和营养状况,是否患有严重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等,体质弱不适合接受手术。
详细询问病史,两周是否患呼吸道感染,有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引发的麻醉意外,也不宜近期内手术。
白内障的中医治疗中医治疗白内障有哪些方法?相信这是很多白内障患者在治疗病症时都会考虑的一种治疗方法,毕竟中医以调理为主,主张全身辨证施治,而且没有副作用,安全性也很高,是西医无法比拟的。
白内障的中医治疗方法:1.肝肾阴虚方苭:枸杞子10g,菊花10g,熟地15g,山萸肉10g,泽泻10g,茯苓10g,菟丝子10g,当归10g,白芍10g,楮实子10g。
阴虚有热,加知母、黄柏以滋阴清热;腰膝痠软,加杜仲、桑寄生以益精补肾,强壮腰膝。
2.肝热上扰方苭:石决明12g,草决明12g,赤芍12g,青葙子12g,木贼12g,荆芥12g,麦冬12g,栀子9g,羌活9g,大黄6g。
肝火不盛或脾胃不实者,酌去大黄、栀子;无外邪者,去荆芥,羌活;头痛目涩,生眵流泪白内障,加蔓荆予、菊花、白芷以祛风止泪,清利头目;急躁易怒加柴胡、制香附以疏肝理气。
3.气血不足方苭:黄芪15g,党参9g,葛根15g,蔓荆子9g,炙甘草6g,当归9g,拘杞子15g。
心虚惊悸,头晕少寐,加五味子、远志、茯神以养心宁神;若纳滞无味,加枳壳、焦三仙以利气和胃。
4.脾肾阳虚方苭:生熟地各15g,白术9g,茯苓15g,党参9g,白芍9g,甘草6g,当归9g,黄芪15g,制附子6g,肉桂6g。
脾虚湿停,大便溏薄,去当归,加薏苡仁、扁豆健脾渗湿;四未发凉,改肉桂为桂枝,并加细辛以辛温通阳;完谷不化,纳差者,加焦三仙以开胃化食。
5.我院特色治疗:在临床治疗中,五轮五脏综合疗法注重五轮与五脏的紧密结合,风轮目疾,多从肝治,针对肝气、肝火太旺、肝阴、肝血不足,治以平肝、泻肝、柔肝、补肝之法以明目。
血轮目疾,以心为主,对于心不生血、血不养肝、水不制火上攻眼目、热血不止、刺痛难开、口舌生疮、小便赤涩,而治以补血、养血、凉血、止血、清心泻火明目之品。
肉轮目疾,以脾虚胃弱为主,或因脾气不足、中气下陷,或脾不运水、湿聚成痰,或脾运衰退、胞睑下垂。
治以健脾利水、消痰散结、益气升阳、健运脾胃之法。
2024年最新儿童先天性白内障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儿童眼科疾病预防与治疗》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儿童先天性白内障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先天性白内障的定义、病因及危害。
2. 让学生掌握先天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3. 培养学生关爱眼睛健康,提高预防儿童眼科疾病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先天性白内障的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重点:先天性白内障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图片,引发学生关注,导入本节课内容。
2. 知识讲解:(1)先天性白内障的定义、病因及危害。
(2)先天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
(3)先天性白内障的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眼科医生进行现场讲解,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先天性白内障的诊断与治疗。
4.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先天性白内障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先天性白内障的病因有哪些?(2)如何诊断先天性白内障?(3)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六、板书设计1. 先天性白内障的定义、病因及危害。
2. 先天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
3. 先天性白内障的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4. 预防儿童眼科疾病的重要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先天性白内障的病因。
(2)描述先天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
(3)谈谈你对预防儿童眼科疾病的认识。
2. 答案:(1)先天性白内障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药物因素等。
(2)先天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有视力下降、眼珠发白、斜视等。
(3)预防儿童眼科疾病应从孕期保健、儿童生活习惯、定期体检等方面入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完全消化。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增加实例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同仁医院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治疗纪实攻略一、发现篇: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失明或视力残疾的主要病因之一,它在婴幼儿中的发病率约为0.5%左右,如治疗不及时,会影响眼睛的各项发育,造成极度弱视,甚至失明,目前唯一的治疗手段就是手术。
笔者发现自己的孩子是先天性白内障的时间是在孩子快满2岁时。
当时孩子的表现是偶尔出现斜眼看人以及看动画片时如果距离远点会皱着眉头看,发现这些情况后,到当地的医院眼科进行初步的检查,发现双眼都是先天性白内障,其中右眼较为严重。
因为一般情况下白内障检查基本上不会出现误诊的现象,所以一但医生确定,基本上就是了。
同时发现当用手遮盖孩子右眼时,孩子没有太大反映,而遮盖孩子左眼时,孩子反映较大,说明孩子的右眼视力差,一旦遮盖左眼,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整体视力。
注:大多数白内障患者病情发展缓慢,视力进行性逐渐减退,且一般无任何不适感觉,尤其是儿童,本身不会诉说病情,是很容易忽视孩子眼睛毛病的。
家长应该在平时多多注意孩子的举止,及时到医院眼科检查,且检查相对比较简单。
发现后,笔者与家人协商后,决定到北京同仁医院进行治疗。
二、初诊篇一般说来,儿童白内障在同仁医院的流程是:初诊——>检查——>复诊预约手术——>住院手术——>术后恢复矫正视力等。
同仁医院眼科的挂号情况总体来讲是“难”+“乱”,号贩子横行。
同时注意挂号当日有效,眼科号一经挂出就无法退了,其他的科室可以退。
由于初诊是同仁医院最重要的一环,只有挂上初诊号,后续的治疗检查会有医生开具的专门加号单,挂号容易就多了。
笔者是通过网络预约了初诊加号(虽然最后没有用到但是仍然是较好的途径),建议有需求的家长们尽量走网上预约,虽然仍然比较难,但是通过网络预约基本上可以约到自己想看的专家。
注:笔者在给孩子检查的时候,遇到几位患者了解了他们的挂号流程:(1)一位给孩子做斜视矫正的患者家长,是早上凌晨2:00在同仁东区排队,挂上的号。
(2)一位看青光眼的同志是头一天的晚上7:00排到第二天早上7:00挂上的专家号第16号,该专家号每天仅20个号。
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术后验配(盲配法)RGPCL案例分析金月英1 案例患者,男,7月龄,因做儿童保健检查时发现左眼晶状体不透明,于2018年6月来我院就诊。
患者以往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无早产史,无吸氧史。
其母否认妊娠期间口服药物或接触放射性物质。
眼科检查结果: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显示右眼眼前节未见异常,左眼晶状体皮质和核呈白色混浊,角膜、虹膜、房角未见异常,右眼眼底未见异常,左眼眼底窥不见。
辅助检查结果:B超显示双眼玻璃体暗区内中后份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笔式眼压:右眼12m m H g(1m m H g=0.133k P a),左眼13m m H g (1mmHg=0.133kPa)。
诊断:左眼先天性白内障,左眼剥夺性弱视(存疑)。
随后入院,并进行相关检查,未发现手术禁忌。
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左眼晶状体摘除+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术后5天出院,带药:百力特眼液、托百士眼液、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
出院后7d、14d复诊时患者双眼均无明显异常。
2018年7月来门诊复诊,眼科检查结果:左眼球结膜无充血,无分泌物,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清亮,虹膜纹理清,瞳孔呈药物性放大,约6mm~7mm,类圆形,居中,瞳孔区屈光介质未见异常。
笔式眼压:右眼14mmHg,左眼15mmHg。
诊断:1.左眼先天性白内障术后。
2.左眼为无晶状体眼。
拟为其验配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CL),为此同患儿家属进行配前沟通,在为患儿家属详细讲解相关事项后,对患者进行了基础视光数据采集(如表1所示)。
表1 基础视光资料经认真检查后确定患儿具备验配基础条件,可以进行验配。
但与验配相关的重要参数(角膜曲率)未得到,此时只能根据经验运用盲配法进行验配。
何为盲配法?即在不完全清楚患儿角膜曲率的情况下,根据经验找到患儿的角膜曲率参数,并选择镜片进行试戴验配。
由于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角膜曲率的变化与正常婴幼儿无明显差异[1]。
而7月龄婴幼儿的角膜曲率平均约为46.30D(7.29m m)[2],故直接选取M e n i c o n Z/7.30mm/+10.00DS/9.0mm试戴片。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相关问题分析先天性白内障是胎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晶状体混浊,多数出生前即已存在,少数在出生后逐渐形成或明显加重。
其是新生儿发生的严重致盲性眼部疾病之一。
我国先天性白内障的患病率为0.04%。
随着白内障显微技术的不断提高,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技术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成功率与手术后效果都得到显着提高。
但与老年性白内障相比,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的视力往往并不令人满意。
用于成人的标准技术并不能完全照搬用于婴幼儿,在用于婴幼儿时常需要做一些改进。
先天性白内障治疗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首先,给依从性非常差的婴幼儿进行详细检查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其次,在小眼球中进行精细操作较成人难度加大,由于儿童眼部组织的高反应性导致并发症较成人手术明显增加;再次,儿童眼球还处在不断发育之中,眼轴、角膜曲率、晶状体屈光力等都在不断变化,使手术后管理面临持续不断的动态的屈光矫治,还有弱视治疗以及立体视觉的建立等问题,每一个困难的解决对儿童视力的恢复来说都至关重要。
而目前,关于先天性白内障各种治疗相关问题都未形成较统一意见,各种方法的疗效也需要进一步临床随访观察和探讨。
现将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相关问题分析讨论如下。
一、完善的术前评估是手术成功的保障所有白内障患儿都应该进行彻底的眼科检查,全面的评估。
1. 晶体混浊类型对视力预后影响很大:白内障的混浊形态众多,如全白内障、膜性白内障、后极性白内障、绕核性或白内障核性白内障、永存胎儿脉管系统血管、后圆锥形晶状体、前极性、粉尘状、点状、缝状、盘状、冠状白内障等特征性形态。
白内障的发生时间、术前视觉损害的严重程度、弱视潜在可能性以及手术并发症的风险都是决定最终视力结果的主要因素。
而上述因素通常是由晶体混浊形态决定。
全白内障大多数情况下视力被完全阻断,在出生后几个月内立即发生眼球震颤,提示视力预后往往不佳。
而后圆锥晶状体的儿童在出生早期和视力相对正常,由于一些未知因素,晶体后囊膜变薄,导致晶体向后部玻璃体突出。
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什么时候做好
关于《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什么时候做好》,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每年出生的新生儿中,有部分儿童患有的先天性白内障。
而先天性白内障是由于遗传,感染所致。
危害到儿童的视力。
孩子出身后的6个月是视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出生后眼部需要视觉的刺激,才能保证孩子的视觉正常运作。
但是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儿童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时候没有进行手术,就会导致失明。
如果先天性白内障的儿童在关键时期进行手术,是可以恢复不同程度的视力。
一般出生后的1到2个月进行手术最好。
婴幼儿在出生后6个月内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出生后2—3个月固视反射形成,立体视觉及色觉分别在出生后的3—4个月形成,出生后6个月视力迅速提高。
若在这个阶段发生白内障,不仅会造成视力损害,同时也会破坏双眼视功能及色觉的发育。
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视力的恢复与老年性白内障相比往往是不满意的。
但为了恢复视力,获得完善的视功能,先天性白内障必须及时进行手术,打好视觉发育的基础。
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方式、术后无晶状体眼的屈光矫正和术后弱视治疗等都关系到最终孩子的视力恢复。
先天性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应该尽快的进行手术,越晚进行,视力恢复的越低。
选择正规的医院在专业的医生治疗下手术是不会出现危险的。
如果双眼出现不完全性的白内障或是单眼先天性白内障的时候,应该在三岁之前就进行手术。
儿童眼睛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介绍眼睛是人类视觉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儿童的眼睛发育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先天性疾病,这些疾病会对儿童的视力产生严重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儿童眼睛常见的先天性疾病,让我们了解并关注儿童眼健康。
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是指婴儿出生后即存在的眼睛混浊情况。
它可能由于遗传、染色体异常或母体在怀孕时某些原因引起。
婴儿眼球内的晶状体受到破坏,导致视力模糊甚至丧失。
这种疾病需要及早诊断和治疗,可以通过手术植入人工晶状体来恢复儿童的视力。
先天性斜视先天性斜视是儿童眼睛中常见的一种问题,其特征是眼球的位置不对称,导致眼睛无法同时对准同一个物体。
可能会出现眼睛偏斜的情况。
这种眼疾常常会引起儿童无法正常聚焦和深度感知的问题。
及早的治疗如眼肌手术可以纠正这种视觉问题,并提高儿童的视力。
先天性球状赘皮球状赘皮是指眼球前部结膜上增生的一个皮肤疾病,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眼疾。
患者眼球前部会出现无规则的球状皮肤赘生物,影响正常的视觉发育。
这种眼疾通常需要手术切除,以保证儿童的视力不受影响。
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是儿童眼睛中罕见但严重的一种疾病。
它是由于眼球前房排液障碍以及眼压升高引起的。
儿童可能会经历眼红、角膜水肿、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
及时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减压,以防止儿童视功能下降。
先天性斜视儿童近视是一种常见的视力问题,它会影响视力的清晰度,使儿童无法看清远处的物体。
其病因多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
如果不及时纠正,儿童近视可能会加重并导致其他眼健康问题。
建议儿童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同时及时就诊并佩戴合适的验光镜以纠正视力问题。
封底儿童眼睛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如白内障、斜视、球状赘皮、青光眼和近视等,都对儿童的视力产生重大影响。
对于儿童来说,眼健康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儿童眼睛的发育情况,并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及早的诊断和治疗是保护儿童视力的关键。
通过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我们可以帮助儿童远离这些先天性眼疾,保障他们健康成长。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0-09-13T11:58:06.2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9期供稿作者:李淑丽
[导读] 当新生儿有一眼或双眼患白内障时应该明确其病因。
李淑丽 (哈尔滨市南岗区王岗镇中心医院 150088)
【中图分类号】R7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9-0076-02
【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及最佳手术方式。
方法对36例(50只眼)先天性白内障进行手术治疗,全部采用超声乳化吸出核及皮质,保持后囊膜完整,术后3个月有后囊膜混浊形成的可用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治疗,单眼白内障Ⅰ期植入人工晶体,双眼白内障患儿三岁时Ⅱ期植入人工晶体。
进行为期一年至三年的随访,分析判断手术时机、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术后弱视训练对巩固后期治疗的重要性。
结果经治疗后所有患儿视力有改善征象,表现为明显追光、视物清晰、视力提高、并发症少。
结论先天性白内障致盲原因主要是形觉剥夺,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手术以及术后及时矫正屈光不正和弱视训练治疗。
【关键词】儿童先天性白内障
出生后1年发生的晶状体部分或全部混浊;称先天性白内障(congenital cataract)。
由于在婴儿出生时已有引起晶状体混浊的因素,但还未出现白内障,因此,先天性白内障又称为婴幼儿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可以是家族性的或是散发的;可以单眼或者双眼发病;可以伴发其他眼部异常。
此外,多种遗传病或系统性疾病可伴发先天性白内障。
但是,最多见的还是只表现为白内障的单一异常。
由于先天性白内障在早期即可以发生剥夺性弱视,因此,其治疗又不同于一般成人白内障。
一、临床资料
选取30例50眼先天性白内障用超声乳化仪治疗,男14例,女16例;最小年龄3个月。
<3岁10例17眼,3~8岁先天性白内障20例33眼。
其中绕核性白内障7例13眼,全白内障10例14眼,膜性白内障6例13眼,前极性白内障4例6眼,后极性白内障3例4眼。
<3岁则白内障吸出,后囊膜环形撕囊或并行前段玻璃体切割术。
≥3岁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并行后囊膜环形撕囊及前段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一期植入人工晶体或3岁前曾行白内障吸出术进行二期植入人工晶体。
患者主要表现为白瞳症、畏光、眼球震颤、斜视、仅有追光现象而无视物目标等。
有些合并有小眼球、瞳孔残膜等。
术后进行随访、处理并发症及弱视训练治疗。
二、病因
当新生儿有一眼或双眼患白内障时应该明确其病因。
先天性白内障与遗传因素有关,与母亲妊娠期一些致畸因素造成的晶状体混浊有关,也可伴发全身性疾病,另有一些患者病因不明。
遗传性白内障约占先天性白内障总数的25%。
根据遗传规律有三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伴性遗传。
其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最常见的遗传性白内障。
发生在发达国家的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多为自发,其中1/3源自遗传,并不伴发系统性疾病。
同一家族中的先天性白内障可表现为不同形态。
这些多为常染色体显性基因遗传,但也有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或X-染色体联锁遗传。
由半乳糖血症、低钙血症等代谢异常引起的儿童白内障罕见。
先天性白内障可伴发系统异常,如2l一三体综合征或特纳综合征。
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往往伴发智力发育障碍。
伴有先天性白内障的许多遗传综合征会伴发其他异常,如颅面或骨骼畸形、肌病、痉挛及其他神经功能障碍等。
三、诊断
先天性白内障有不同的病因,应详细地询问病史、家族遗传史及其母亲妊娠期间有无病毒感染史等,结合其不同的临床表现,特别是散瞳后检查晶状体有无混浊,诊断即可确定。
四、治疗与视力康复
先天性白内障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可为单眼或双眼发病,也可以为完全性或是不完全性晶状体混浊,多数患者有弱视存在,应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常用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弱视治疗的视力康复。
视力在0.3以上的双侧不完全白内障可保守治疗,观察其动态发展。
患者的视力与晶状体混浊的密度有关,而与混浊范围的关系不密切。
核性白内障晶状体中央混浊小于3mm者,通过清亮的周边部分能见到眼底,可不考虑手术,并长期用扩瞳剂。
由于阿托品扩瞳导致调节麻痹,看近物或阅读时可戴眼镜矫正。
随访患者直到能很好配合检查视力时,结合临床检查决定是否手术。
部分核性、绕核性白内障患者在接受白内障手术之前应用保守治疗可使患者在获得视觉刺激的同时,有一定防止弱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云波,施玉英.儿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J].中华眼科杂志,2001,37:111-114.
[2] 孟砾,孟永安.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和视力重建[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2):114-119.
[3] 邵毅,裴重刚,周琼.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探讨[J].国际眼科杂志,2007,7(2):518-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