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和河流
- 格式:ppt
- 大小:5.34 MB
- 文档页数:26
河流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一、河流水文特征1.水量特征:水量是河流水文特征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可以根据河道的宽度和流速来估算,通常用来描述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的水量。
水量的大小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有着重要影响。
2.水质特征:水质是指河流水体中溶解在水中的化学物质和生物物质的含量和分布。
水质的好坏与河流周边环境的污染程度有关,主要包括悬浮物、溶解氧、营养盐、有机物、重金属等指标。
水质的影响因素包括人类活动、河流季节变化、自然环境等。
3.河谷形态特征:河谷形态是指河流河道的形状和地貌特征。
河谷形态的好坏直接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
河谷形态特征包括河道宽度、深度、坡度、弯曲度等。
4.河床结构特征:河床结构是指河床底面的形状和组成。
河床结构特征对水流的分布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河床结构包括河床颗粒大小、颗粒组成、河床形态等。
5.急流特征:急流是河流中特定区域的水流速度较大的地方,也是河流水文特征的一部分。
急流的形成是由于河床底部地形陡峭或河道狭窄等因素造成的,急流的存在对河流的物质运动具有重要影响。
二、水系特征水系特征主要包括河网的结构、分布规律等方面。
1.河流网状结构:河流网状结构是指由主河道和其支流组成的河流分布形态。
不同地区的河流网状结构存在差异,可分为梳状、树状、网状、交错状等形态。
河流网状结构的形成受到地质构造、降水量和地表水文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2.干流与支流特征:干流是河流系统中水量最大、主要水流方向的一条通道,而支流则是干流的附属小川,二者通过汇聚形成河流的水系。
干流与支流特征的分布与水系的排列和发展过程有关。
3.河流密度特征:河流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河流长度的多少。
河流密度高的地区,河流纵横交错,河网发育,河流土地利用率高。
河流密度低的地区则相反。
河流密度特征与地形、降水和地壳运动等因素有关。
4.流域特征:流域是指河流及其支流所涵盖的地区,是河流水系发展的基本单位。
2015全品高考地理特色讲练:类型4__河流水系、水文特征描述类思维建模【提醒】常见的河流水系形状(1)树枝状水系:是支流较多,干、支流以及支流与支流间呈锐角相交,排列如树枝状的水系。
多见于微斜平原或地壳较稳定、岩性比较均一的缓倾斜岩层分布地区。
世界上大多数河流的水系形状是树枝状的,如中国的长江、珠江和辽河,北美的密西西比河、南美的亚马孙河等。
(2)向心状水系:发育在盆地或沉陷区的河流,形成由四周山岭向盆地或沉陷区中心汇集的水系,如非洲刚果河的水系、中国四川盆地的水系。
(3)放射状水系:河流在穹形山地或火山地区,从高处顺坡流向四周低地,呈放射(散)状分布,如亚洲总体的水系特征。
(4)平行状水系:河流在平行褶曲或断层地区多呈平行排列,如中国横断山区的河流和淮河左岸支流。
(5)格子状水系:河流的干流和支流之间呈直线相交,多发育在断层地带。
(6)网状水系:河流在河漫滩和三角洲上常交错排列呈网状,如三角洲上的河流常形成扇形网状水系。
2.河流水文特征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流量和水位变化含沙量变化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增加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河流水位升降缓慢减少硬化城市路面增加地表径流量,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铺设渗水砖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地下径流量,使河流水位变化减小修建水库湖泊对河流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变化减小水库以下河段河流的含沙量减少围湖造田湖泊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读图4-1,概括图中河流的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
解题分析(1)根据图中文字信息进行区域定位(2)水系、水文特征的描述结合模板分析答题要领(1)描述河流水系特征中的河流流向时,若支流众多不好描述,可描述出河流的发源地及其注入的海洋;水系的典型特征不要遗漏,如图示河流“上游水系呈扇状”(2)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时,若河流的水文信息没有用文字材料直接给出,则要从所给信息中推断出水文特征。
如图示河流的水量、水位、结冰期等信息要从河流的地理位置分析得出结论[答案] 水系特征:发源于法国东北部,注入英吉利海峡;上游水系呈扇状;流域面积较大,航运条件好。
世界主要河流水文水系特征总结:水系水文河流特征世界水文水系特征包括哪些尼罗河的水文特征哥斯达黎加水文特征篇一:世界主要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世界主要河流水文特征一、世界莱茵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北麓,自南向北注入北海,河口附近为世界最大的港口----鹿特丹。
该河流经西欧最发达的经济区----鲁尔区,具有较高的航运价值。
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较大,水量的季节变化小,流速平稳,无明显的汛期,无冰期,含沙量小。
(结合西欧的气候和地形特点: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流经的多为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伏尔加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为世界最长的内流河。
流经俄罗斯经济发达的欧洲部分,航运价值很高。
其水文特征:为内流河,靠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不大,春季径流量最大(有积雪融水补给),冰期较长。
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地区的三大河流:自西向东依次为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
叶尼塞河为二大地形区分界河。
三条大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流经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
水文特征:水量较大(有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越往东大气降水越多,而纬度高且植被覆盖好,蒸发量较小),含沙量较小,冰期长,且河流的下游地区有凌汛,水能丰富。
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上的河流:西侧水系流程短,水流急,丰富的水能,而东侧的支流路程较长,水流较缓,流入波罗的海。
刚果河:地处赤道热带雨林气候区,流经刚果盆地,注入几内亚湾。
水文特征:水量很大(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且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汇水多),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流经地区植被覆盖好),无冰期,但水流急,水能丰富。
刚果河两次穿越赤道,要注意流向的变化。
难点:刚果河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秋季(见大图册P19):刚果河南北两侧的支流分别流经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湿季为每年的6---10月,而南半球则是9月到次年的5月,当南北半球的支流同时进入雨季时,刚果河的水量最大,所以是秋季。
尼日尔河:这条河流流程长,呈弧形水系,上游地区发源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径流量大,中游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径流量有所减少(降水量有所减少,加之热带草原区的动物饮用水),下游在尼日利亚境内,降水量又增加,径流量有所回升,但不明显(下游在尼日利亚境内有大片的种植园农业,灌溉水量增大)。
河流水系特征范文河流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水文要素之一,它们由地球上的降水形成,将雨水或融化的雪水带入海洋或湖泊。
河流的水系是一种复杂而有序的网络,由主要河流和其支流组成。
下面将探讨河流水系的特征。
1.分级结构:河流水系具有分级结构。
主河流是河流系统的主要血脉,它的支流从主要分水岭的两侧汇聚而来。
支流可以进一步分为次级支流和小型支流。
这种分级结构使得河流系统形成一个有序的网络。
2.分布范围:河流水系可以存在于任何地貌形态中,从平原到高山地区,从沙漠到温带森林。
河流水系的形成受到地球表面的地貌和气候条件的影响。
3.流域范围:每条河流都有其流域,即其母川面积。
流域是一片地球表面的区域,其中的降水将流入特定的河流。
流域的大小可以从几平方公里到数十万平方公里不等。
4.汇水规模:河流水系的规模可以根据其汇水规模来衡量,即河流水系所涵盖的土地面积。
河流的汇水规模越大,其水系就越庞大。
5.水量变化:河流水系的水量会随着时间和地域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在降雨量较大的季节,河流的水量可能会增加,而在干燥季节则会减少。
这种水量变化对河流水系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都有重要影响。
6.生物多样性:河流水系是许多物种的栖息地,并且支持着大量的生物多样性。
河流中的水源和氧气含量使得其成为鱼类,昆虫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理想生活环境。
7.冲刷和沉积作用:河流水系通过冲刷和沉积作用塑造地貌。
当河水流经地表时,会带走表层的土壤和岩石,形成山谷和峡谷。
而在河口或湖泊中,水流减缓,颗粒物质开始沉积,形成河床和泥沙洲。
8.土壤肥沃:河流水系通过为周围地区提供水源和泥沙,使土壤变得肥沃。
河流泛滥时,会以泥沙的形式将有机质输送到土壤中,从而提供植物成长所需的养分。
9.洪水风险:河流水系还具有洪水风险。
在降雨量较大或者雪水融化较快的时候,河流的水位可能会升高,从而导致洪水。
洪水可以对周围地区造成严重破坏,并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威胁。
总之,河流水系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自然系统之一、它们通过各种特征如水量变化、分布范围、水域面积等影响着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
河流水文特征及水系特征
河流是地球上一种非常重要的水文现象,具有丰富多样的特征。
河流
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水量、水位、流速和水质等;而水系特征包括分布、排列、长度、面积和降雨等。
首先,水文特征是指河流的水量、水位、流速和水质等方面的表现。
水量是指河流每秒钟通过其中一点的水的数量,通常以立方米/秒来表示。
水量的大小与河流的流域面积、降水量、蒸发量和地下水补给等因素有关。
水位是指水面相对于其中一参考点的高度,通常以米为单位。
水位的高低
与水量的多少、河床的坡度和河道的交汇等因素有关。
流速是指水在单位
时间内通过其中一断面的长度,通常以米/秒来表示。
流速的大小与水量
的多少、河道的形状和地形的起伏等因素有关。
水质是指河流的水体中所
含有的溶解物、悬浮物和生物等成分的质量和浓度。
水质的好坏与降水、
污染源、土壤质量和生物繁殖等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是相互关联的。
河流的水量、
水位、流速和水质受到河流的分布、排列、长度、面积和降雨等因素的影响。
了解和研究河流的水文和水系特征,对于进行水资源管理、河流保护
和防洪减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河流是自然地理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对河流综合开发利用的前提就是要认识河流水系特征和河流水文特征。
河流水系、水文特征与地形、气候、人类活动联系密切。
一、河流水系特征河流水系特征主要有河流的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水系归属、河道(河谷的宽窄、河床深度、河流弯曲系数)、源地、沿河湖泊补给关系等等。
1、河流流程的长短主要取决与陆地面积的大小、地形、及河流的位置,一般陆地面积较小(如岛屿)或陆地比较破碎(如欧洲西部)则河流较短;山脉距海岸较近(如美洲西岸)则西岸河流较短,如台湾西岸河流较东岸河流长些;内流河受水源限制有些较短。
2、河流的流向可以与等高线的递变、地势高低互相作为判断依据,还可用于等潜水位线分布图中,进行河流流向、潜水流向、地下水与地表水互补关系及洪水期与枯水期的判定。
3、高山峡谷地区,河流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盆地或洼地地区,河流集水区域广,支流多,流域面积大。
山区,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以下切侵蚀为主,(可能同时地壳在抬升,下切侵蚀更强)河道比较直、深、形成窄谷;地势起伏小的地区,河流落差小,以侧蚀为主,侧蚀的强弱主要考虑河岸组成物质的致密与疏松、凹岸与凸岸、还有地转偏向力,河道比较弯、浅,宽。
常见的河流水系形状有:①树枝状水系:是支流较多,主、支流以及支流与支流间呈锐角相交,排列如树枝状的水系。
多见于微斜平原或地壳较稳定,岩性比较均一的缓倾斜岩层分布地区。
世界上大多数河流水系形状是树枝状的,如中国的长江、珠江和辽河,北美的密西西比河、南美的亚马孙河等。
②向心状水系:发育在盆地或沉陷区的河流,形成由四周山岭向盆地或构造沉陷区中心汇集的水系,如非洲刚果河的水系,中国四川盆地的水系。
③放射状水系:河流在穹形山地或火山地区,从高处顺坡流向四周低地,呈辐射散状分布,例如亚洲的水系特征。
④平行状水系:河流在平行褶曲或断层地区多呈平行排列,如中国横断山地区的河流和淮河左岸支流。
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河流是自然地理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对河流综合开发利用的前提就是要认识河流水系特征和河流水文特征。
河流水系、水文特征与地形、气候、人类活动联系密切。
一、河流水系特征河流水系特征主要有河流的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水系归属、河道(河谷的宽窄、河床深度、河流弯曲系数)、源地、沿河湖泊补给关系等等。
1、河流流程的长短主要取决与陆地面积的大小、地形、及河流的位置,一般陆地面积较小(如岛屿)或陆地比较破碎(如欧洲西部)则河流较短;山脉距海岸较近(如美洲西岸)则西岸河流较短,如台湾西岸河流较东岸河流长些;内流河受水源限制有些较短。
2、河流的流向可以与等高线的递变、地势高低互相作为判断依据,还可用于等潜水位线分布图中,进行河流流向、潜水流向、地下水与地表水互补关系及洪水期与枯水期的判定。
3、高山峡谷地区,河流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盆地或洼地地区,河流集水区域广,支流多,流域面积大。
山区,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以下切侵蚀为主,(可能同时地壳在抬升,下切侵蚀更强)河道比较直、深、形成窄谷;地势起伏小的地区,河流落差小,以侧蚀为主,侧蚀的强弱主要考虑河岸组成物质的致密与疏松、凹岸与凸岸、还有地转偏向力,河道比较弯、浅,宽。
常见的河流水系形状有:①树枝状水系:是支流较多,主、支流以及支流与支流间呈锐角相交,排列如树枝状的水系。
多见于微斜平原或地壳较稳定,岩性比较均一的缓倾斜岩层分布地区。
世界上大多数河流水系形状是树枝状的,如中国的长江、珠江和辽河,北美的密西西比河、南美的亚马孙河等。
②向心状水系:发育在盆地或沉陷区的河流,形成由四周山岭向盆地或构造沉陷区中心汇集的水系,如非洲刚果河的水系,中国四川盆地的水系。
③放射状水系:河流在穹形山地或火山地区,从高处顺坡流向四周低地,呈辐射散状分布,例如亚洲的水系特征。
④平行状水系:河流在平行褶曲或断层地区多呈平行排列,如中国横断山地区的河流和淮河左岸支流。
河流专题复习一、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二、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河流特征的成因1.河流的流向:受地势的影响;2.河流的流域面积、水系形状和海陆轮廓、地形有关;3.河流支流多少与地形和降水有关;4.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河流补给)、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影响;汛期出现的时间、长短受雨季的早晚和雨季长短影响;5.水位流量变化与气候,补给类型,流域内水库、湖泊的调蓄有关;6.含沙量受下垫面(土质和植被状况)和流水强度的影响;7.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1)洪涝灾害的原因①自然原因:a.水系特征(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b.水文特征(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c.气候特征(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d.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②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
(2)河流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举例】长江洪灾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8.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流速(如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二是径流量大小(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10.河流地貌的形成(高一地理新教材)(1)侵蚀地貌:不同形态的河谷地貌(2)堆积地貌: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三、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外流区、内流区分界线: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河流与水系高中地理热点概念解析在地理学中,河流和水系都是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地球表面水循环、地形地貌形成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河流与水系这两个概念进行解析,并探讨其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
一、河流概念解析河流是指地表或地下水体沿着一定的径流路线从高处向低处流动的一种自然水道。
河流广泛分布于地球的陆地表面,是地球表面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流主要由降水或融雪等形成的地表径流以及地下水汇集而成,其形成和发展受到降雨量、坡度、河床材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 河流的特征河流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源头:河流的源头通常位于山脉或高地的高处,是雨水或融化水的集水区域。
2)支流:河流在流经不同地形地貌时,会与其他河流汇合,形成支流,增加了河流的水量和长度。
3)河道:河流的运行通道称为河道,其宽窄和弯曲程度受到地质构造和沉积物的影响。
4)水系: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河流和水域构成了水系,如长江水系、黄河水系等。
2. 河流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河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按流域面积划分:大河、中河、小河等。
2)按河流长度划分:长河、中河、短河等。
3)按降水和径流方式划分:雨量河、融水河、雪水河等。
二、水系概念解析水系是指由河流及其支流、湖泊、水库、湿地等组成的水域系统。
水系是地球上自然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1. 水系的组成水系通常由以下几个组成要素构成:1)流域:流域是河流和其支流的集水区域,是水系的核心部分。
2)河流:河流是水系的主要导流通道,将降雨和融雪水通过河道输送到下游。
3)湖泊与水库:湖泊和水库是水系中的静水体,作为河流的储水区和调节水量的重要部分。
4)湿地:湿地是水系中的特殊水域类型,具有水文、生态等重要功能。
5)人类活动影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水系的影响较大,如建设水坝、开展农业灌溉等。
2. 水系的功能水系在地理学中具有以下重要功能:1)水资源供给:水系是水资源的重要来源,为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河流水系及水文特征分析流域内具有同一归宿的水体所构成的水网系统。
组成水系的水体有河流、湖泊、水库、沼泽等。
河流是水说的主体,单一由河流组成的网络系统又称河系。
水系包含的范围较河系广,但习惯上这两种概念经常通用。
从全球范围而言,以海洋为归宿的水系称外流水系,如太平洋水系、大西洋水系、印度洋水系、北冰洋水系等;没有出海口的水系称内陆水系,多注入湖泊、沼泽或消失于沙漠。
外流水系一般按干流名称命名,如长江水系、尼罗河水系;内陆水系则多以地域名称命名,如中国新疆的塔里木水系、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水系等。
一般来说,最长的或水量最大的河流是河系的干流,但在某些情况下,则需要尊重历史习惯。
例如,美国的密西西比河较同一河系中的密苏里河短得多,但人们还是按习惯把密西西比河作为该河系的干流。
河系的支流以等级相称,流入干流的支流为一级支流,流入一级支流的支流为二级支流等。
为研究工作的需要,有时可把级数颠倒排列,即将最初形成地表水流的支流称为一级支流,流入干流的支流称为末级支流。
每个河系的支流级数不等,少则一、二级,多的可达20级左右。
河系级数是表征河系发育程度的指标之一。
(图1) 形状水系具有各种形状,表现出复杂的几何特征。
常见的水系形状有:①树枝状水系。
河流排列成树枝状,干流与支流之间以锐角相交,主要发育在地面倾斜平缓、岩性比较一致的地区。
平原地区的河系常属于此种类型。
②辐合状水系。
河流由四周山岭或高地向中心低洼地汇集,多发育在盆地中,如中国新疆的塔里木水系。
③放射状水系。
河流在穹形山地或火山地区,从高处顺坡流向四周低地,呈辐射(散)状分布。
④平行状水系。
河流在平行褶曲或断层地区多呈平行排列,如中国横断山地区的河流和淮河左岸支流。
⑤格子状水系。
河流的主流和支流之间呈直线相交,多发育在断层地带。
⑥网状水系。
河流在河漫滩和三角洲上常交错排列犹如网状,如三角洲上的河流常形成扇形网状水系。
(图2)特征参数 水系的特征可以用各种计算参数表示。
河流专题复习一、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二、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河流特征的成因1.河流的流向:受地势的影响;2.河流的流域面积、水系形状和海陆轮廓、地形有关;3.河流支流多少与地形和降水有关;4.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河流补给)、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影响;汛期出现的时间、长短受雨季的早晚和雨季长短影响;5.水位流量变化与气候,补给类型,流域内水库、湖泊的调蓄有关;6.含沙量受下垫面(土质和植被状况)和流水强度的影响;7.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1)洪涝灾害的原因①自然原因:a.水系特征(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b.水文特征(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c.气候特征(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d.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②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
(2)河流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举例】长江洪灾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8.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流速(如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二是径流量大小(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10.河流地貌的形成(高一地理新教材)(1)侵蚀地貌:不同形态的河谷地貌(2)堆积地貌: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三、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外流区、内流区分界线: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