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仪基础知识
- 格式:pptx
- 大小:124.44 KB
- 文档页数:13
一、RFID基础知识RFID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并逐渐走向成熟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与目前广泛使用的自动识别技术例如摄像、条码、磁卡、IC卡等相比,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具有很多突出的优点:第一,非接触操作,长距离识别(几厘米至几十米),因此完成识别工作时无须人工干预,应用便利;第二,无机械磨损,寿命长,并可工作于各种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第三,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电子标签;第四,读写器具有不直接对最终用户开放的物理接口,保证其自身的安全性;第五,数据安全方面除电子标签的密码保护外,数据部分可用一些算法实现安全管理;第六,读写器与标签之间存在相互认证的过程,实现安全通信和存储。
目前,RFID技术在工业自动化、物体跟踪、交通运输控制管理、防伪和军事用途方面已经有着广泛的应用。
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电子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且每个电子标签具有全球唯一的识别号(ID),无法修改、无法仿造,这样提供了安全性。
电子标签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电子标签中一般保存有约定格式的电子数据,在实际应用中,电子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物体的表面。
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阅读器间传递射频信号,即标签的数据信息。
阅读器(Reader)读取(或写入)电子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
阅读器可无接触地读取并识别电子标签中所保存的电子数据,从而达到自动识别物体的目的。
通常阅读器与计算机相连,所读取的标签信息被传送到计算机上,进行下一步处理。
RFID特征(一) 数据的读写(Read Write)机能:只要通过RFID Reader即可不需接触,直接读取信息至数据库内,且可一次处理多个标签,并可以将物流处理的状态写入标签,供下一阶段物流处理用。
办公基础知识在现代社会中,办公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企事业单位还是在个人工作室,办公基础知识都是必备的。
本文将从办公设备、办公软件和办公礼仪三个方面来介绍办公基础知识。
一、办公设备1. 电脑:电脑是办公中最常用的设备之一,它可以用来处理文字、表格、PPT等办公文件,也可以用来上网查找资料和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
2. 打印机:打印机可以将电子文件打印成纸质文件,便于传阅和存档。
在选择打印机时,需要考虑打印速度、打印质量和耗材价格等因素。
3. 复印机:复印机可以将纸质文件进行复制,方便多份文件的分发和保存。
4. 传真机:传真机可以将文件通过电话线传输给对方,用于文件的远程传递。
5. 扫描仪:扫描仪可以将纸质文件转化为电子文件,方便存档和传输。
6. 电话:电话是办公中必备的沟通工具,用于与他人进行语音交流。
7. 影印机:影印机可以将纸质文件进行复制,方便多份文件的分发和保存。
8. 投影仪:投影仪可以将电脑或其他设备上的内容投影到大屏幕上,用于会议、培训等场合。
二、办公软件1. 办公套件:办公套件是一系列常用办公软件的集合,包括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演示软件等。
常见的办公套件有Microsoft Office和WPS Office等。
2. 邮件客户端:邮件客户端是用于收发电子邮件的软件,可以方便地与他人进行邮件沟通。
3. 日程管理软件:日程管理软件可以帮助我们记录和管理日常的工作安排和会议安排,提醒重要事项。
4. 文件管理软件:文件管理软件可以帮助我们对电脑上的文件进行分类、整理和检索,提高工作效率。
5. 团队协作软件:团队协作软件可以帮助多人协同工作,共享文件、任务分配和实时沟通,提高团队工作效率。
三、办公礼仪1. 会议礼仪:在会议中,要注意准时到达、穿着得体、保持礼貌和专注等。
同时,要遵守会议纪律,不插话、不打断他人发言,积极参与讨论。
2. 电子邮件礼仪:在撰写电子邮件时,要注意语气得体、用词准确、格式规范。
计算机基础知识100题含答案一、计算机硬件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叫什么名字?答案:ENIAC(埃尼阿克)2、计算机的硬件主要包括哪些部分?答案:计算机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总线等。
3、 CPU 由哪两个部分组成?答案:CPU 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4、常见的输入设备有哪些?答案: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摄像头等。
5、常见的输出设备有哪些?答案: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
6、内存和外存的区别是什么?答案:内存速度快,但容量较小,断电后数据丢失;外存速度慢,但容量大,断电后数据仍可保存。
7、硬盘属于内存还是外存?答案:硬盘属于外存。
8、什么是显卡?它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显卡是连接显示器和计算机主机的重要组件,其作用是将计算机系统所需要的显示信息进行转换驱动,并向显示器提供行扫描信号,控制显示器的正确显示。
9、声卡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案:声卡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声波与数字信号的相互转换,使计算机能够发出声音。
10、主板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主板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核心,它将计算机的各个部件连接在一起,提供各种接口和总线,使它们能够协同工作。
二、计算机软件11、计算机软件分为哪两类?答案: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
12、常见的系统软件有哪些?答案:常见的系统软件有操作系统(如 Windows、Linux 等)、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13、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案: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作业管理等。
14、什么是应用软件?答案:应用软件是为了满足用户不同领域、不同问题的应用需求而开发的软件,例如办公软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游戏软件等。
15、 Office 办公软件包括哪些组件?答案:Office 办公软件通常包括 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等组件。
计算机基础知识100题含答案一、计算机硬件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叫什么名字?答案:ENIAC(埃尼阿克)2、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答案: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3、中央处理器(CPU)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答案:运算器和控制器。
4、内存和外存的区别是什么?答案:内存速度快、容量小、断电数据丢失;外存速度慢、容量大、断电数据不丢失。
5、常见的输入设备有哪些?答案:键盘、鼠标、扫描仪、摄像头等。
6、常见的输出设备有哪些?答案: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
7、硬盘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案:存储计算机中的数据和程序。
8、显卡的作用是什么?答案:负责将计算机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输出到显示器上。
9、声卡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实现声音的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的转换。
10、主板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案:连接计算机的各个硬件组件,提供数据传输和控制的通道。
二、计算机软件11、计算机软件分为哪两大类?答案: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2、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案: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13、常见的操作系统有哪些?答案:Windows、Mac OS、Linux 等。
14、办公软件包括哪些?答案:Word、Excel、PowerPoint 等。
15、图像处理软件有哪些?答案:Photoshop、Illustrator 等。
16、视频编辑软件有哪些?答案:Premiere、Final Cut Pro 等。
17、数据库管理软件有哪些?答案:MySQL、Oracle、SQL Server 等。
18、编程语言有哪些分类?答案: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19、常见的高级编程语言有哪些?答案:C、C++、Java、Python 等。
20、编译型语言和解释型语言的区别是什么?答案:编译型语言在执行前需要编译成可执行文件,执行效率高;解释型语言边解释边执行,执行效率相对较低,但开发效率高。
扫描仪的工作原理扫描仪是一种常见的办公设备,它可以将纸质文档、照片或插图等物理文件转化为数字数据,在电脑或其他设备上进行处理和储存。
扫描仪的工作原理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解释。
1.硬件工作原理:扫描仪的核心部件是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或CIS (Contact Image Sensor)传感器。
CCD是一种专门用于光探测的电子元件,它由一系列的光敏元件组成,能够将光转化为电信号。
CIS则是通过和扫描文件直接接触来获取图像的传感器。
扫描仪通过机械部件将文件平整地放在扫描仪的扫描床上,然后开始扫描文件。
当开始扫描时,光源(通常是白色冷光源)发出光线,照射到被扫描的文件上。
同时,二维的CCD或CIS传感器将页面上的图像信息转换为电信号。
传感器上的每一个光敏元件都对应于一个像素点,它测量所接收到的光线的强度,并将其转换为电荷量。
根据电信号的大小,扫描仪可以准确地确定每个像素点的颜色和亮度。
最后,这些电信号将以数字形式传输到电脑中,并由扫描软件进行处理。
2.软件工作原理:软件在扫描仪的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扫描仪的软件通常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控制硬件进行扫描,包括设置扫描的分辨率、颜色模式、页面大小等参数。
二是对扫描后的图像进行处理,如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颜色平衡等,并保存扫描后的图像文件格式。
总结起来,扫描仪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部分通过CCD或CIS传感器将纸质文件上的图像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再经过机械部件将文件平整地放在扫描床上。
软件部分则负责控制硬件进行扫描,并对扫描后的图像进行处理和调整,最终将其保存为数字文件格式。
通过这种工作原理,扫描仪能够将纸质文档快速、准确地转化为数字数据,方便用户进行存储、传输和处理。
扫描仪的工作原理扫描仪是一种常见的办公设备,用于将纸质文件、照片等转换为数字格式,方便存储、编辑和共享。
它通过光学和电子技术实现文件的扫描和转换。
下面将详细介绍扫描仪的工作原理。
一、光学系统扫描仪的光学系统由光源、镜头和传感器组成。
光源通常采用冷阴极荧光灯或者LED灯,它们能够提供足够的光亮度以确保扫描的质量。
镜头的作用是将扫描区域的光线聚焦到传感器上。
传感器是光学系统的核心部件,常用的传感器有CCD(电荷耦合器件)和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
它们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二、扫描过程当用户将文件放置在扫描仪的玻璃平台上并启动扫描仪时,扫描仪开始工作。
首先,光源照射在文件上,反射光线经过镜头聚焦到传感器上。
传感器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其传输到扫描仪的处理器中。
三、信号处理在信号处理阶段,扫描仪的处理器对传感器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处理。
首先,它会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进行颜色校正、对照度调整和图象增强等处理。
这些处理可以提高扫描图象的质量,使其更加清晰和真实。
四、图象输出处理完成后,扫描仪将数字图象发送到计算机或者其他设备上进行保存或者进一步处理。
通常,扫描仪通过USB接口或者无线连接将图象传输到计算机上。
用户可以使用扫描软件对图象进行裁剪、旋转、调整分辨率等操作,并选择保存格式(如JPEG、PDF等)和保存路径。
五、扫描模式扫描仪通常提供两种扫描模式:逐行扫描和逐步扫描。
逐行扫描是指扫描仪从图象的左上角开始,逐行逐列地扫描整个图象。
逐步扫描是指扫描仪从图象的一侧开始,逐步扫描至另一侧。
逐行扫描适合于大部份文档扫描,而逐步扫描适合于扫描较宽的物体,如报纸、地图等。
六、分辨率和色采深度扫描仪的分辨率是指扫描仪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每英寸扫描的像素数量。
分辨率越高,扫描图象的细节和清晰度越好。
常见的扫描仪分辨率有300 dpi、600 dpi、1200 dpi等。
色采深度是指扫描仪能够捕捉到的颜色数量。
计算机核心知识一.基础知识部分1.信息和数据:信息是物质和事物的属性,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是信息的载体,对数据加工得到的结果也是信息,但称为有用的信息。
2.信息技术: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相关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体。
3.计算机文化:以计算机为核心,集网络文化、信息文化、多媒体文化为一体,对社会生活和人类行为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的文化。
人类文化发展的四个里程碑: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使用,印刷术的发明。
文化具有的基本属性:广泛性,传递性,教育性,深刻性。
4.埃尼克ENIAC: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
5.计算机的发展:知道年代,元件,语言,应用。
第一代 1946~1957 电子管机器语言,汇编语言科学计算第二代 1958~1964 晶体管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处理第三代 1965~1970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应用到各个领域第四代 1971年~现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面向对象的高级语言网络时代第五代未来计算机光子、量子、DNA等,世界各地研究人员正在加紧开发以量子计算机、分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和光计算机为代表的未来计算机。
6.模拟信号:信号是连续的,例如声音、电压、温度、速度等;数字信号:信号是不连续的,例如高电位和低电位。
7.计算机的应用:(1)科学计算,如航天工程,气象、地震等领域。
(2)信息管理:如办公自动化,事务处理等领域。
(3)过程控制:也称实时控制,是对时间要求比较严格的计算机的应用。
具有实时性的操作系统称为实时操作系统。
(4)计算机辅助系统:CAD:Computer-Aided Design ,计算机辅助设计;;CAM: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计算机辅助制造;CBE:Computer Based Education ,计算机辅助教育;CAI:Computer-Aided Instruction ,计算机辅助教学;CMI:Computer Managed Instruction ,计算机管理教学;CAT:Computer-Aided Test ,计算机辅助测试;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5)人工智能:是一种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做一些通常认为需要人类只能才能做的事情,也称机器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