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通信技术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56
通信基础知识通信基础知识通信是人类社会早期就开始出现的技术。
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从最初的烟火、旌旗、烽火、军鼓、鸟信、信鸽,到现在的电话、网络、卫星通信等都是通信的发展历史。
本文主要讲述通信基础知识。
一、通信的定义通信是指以某种介质(如电话、电报、短信、互联网等)传送信息的过程,包含了消息计算机通信、遥控、遥测和通讯等综合的内容。
二、通信的分类通信可以根据信号的形式、通信双方的位置、通信双方的数量等方式进行分类。
1.信号分类通信信号可以根据信号的形式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类。
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的信号,它的幅度值随时间连续变化。
比如声音、电视信号等。
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信号,其幅度值只能在有限的一组离散值中取值。
比如数字电视信号、数字文字等。
2.通信双方位置通信双方位置可以分为近距离通信和远距离通信。
近距离通信是指通信双方距离较近的通信,如电缆通信、蓝牙通信等。
远距离通信则是指通信双方距离较远的通信方式,如卫星通信、无线电通信等。
3.通信双方数量通信双方数量可以分为一对一通信和广播通信。
一对一通信是指通信双方为两人,如电话通信、视频通话等。
广播通信是指通信双方为多人,如广播电台、电视台等。
三、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是通信技术中的一种,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通信技术越来越成为主流。
数字通信可以通过数字方式实现高速、高效的信息传输,是经典的模拟通信的补充和替代。
1.数字通信的优势1)带宽利用率高数字通信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0、1数字序列,提高了信道利用率,可以用一条信道进行多路复用。
2)去除干扰数字信号可以通过前向纠错码和纠错重传等方式去除干扰,提高了通信质量。
3)信息安全性数字通信通过加密可以保护信息安全性,对外部干扰和窃听起到保护作用。
2.数字通信的缺陷数字通信也存在一些缺陷。
1)计算机速度不足问题,现在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2)数字通信通常要求设备的成本较高,但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设备的成本正在下降。
通信技术基础知识【通信技术基础知识】第一篇通信技术是指通过传输介质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信技术可以使人们快速、准确地传递信息,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和生活质量。
通信技术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通信系统的构成通信系统包括三个主要的部分:发送端、传输介质和接收端。
发送端通过编码和调制将信息转换成电信号,经过传输介质传输到接收端,接收端通过解调和解码将电信号转换成原始信息。
传输介质可以是空气、光纤、导线等。
二、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数字信号是通过数字化编码的方式传输的信号,是用多个数字对原始信号进行采样、量化和编码之后得到的。
模拟信号则是通过连续的变化模拟原始信号的信号。
数字信号的优点是传输过程中不会产生噪声,可以摆脱模拟信号的干扰和失真。
而模拟信号则在传输过程中易受到噪声的干扰,失真较大。
三、调制和解调调制是将原始信号转换成一定的频率、振幅或相位特征的信号的过程,解调则是将调制后的信号还原成原始信号的过程。
调制技术有幅度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三种。
四、信道编码和解码信道编码是为了提高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而进行的编码,信道解码则是将编码后的信号还原成原始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信道编码技术有海明码、RS码、卷积码等。
以上是通信技术基础知识的简要介绍,在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细节和技术需要了解和掌握。
通信技术在电信、互联网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信技术基础知识】第二篇通信技术中有许多术语和概念,在学习和掌握通信技术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通信技术术语和概念。
一、信号信号是指携带信息的电磁波或电流,可以是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信号还可以分为基带信号和载波信号,其中基带信号是指未经调制的信号,载波信号是指经过调制后的信号。
二、频率和带宽频率是指信号振动的次数,通信中常用的频率单位是赫兹(Hz)。
带宽则是指一个信号所占的频率范围,带宽越大表示信号传输的信息量越大。
通信基础知识培训资料1. 介绍通信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它使人们能够相互沟通和交流信息。
通信基础知识是理解和应用通信技术的基石。
本培训资料旨在帮助初学者理解通信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概念、原理和技术。
2. 通信基础概述2.1 通信的定义和作用2.2 通信的发展历程2.3 通信的分类: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2.4 通信的基本要素:发送端、接收端、信道、信号等3. 信号与系统3.1 信号的定义和分类: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3.2 常见的信号波形:正弦波、方波、脉冲波、三角波等3.3 系统的定义和分类: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3.4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运算:线性叠加、延时、卷积等4. 传输介质4.1 导线传输介质:铜线、光纤等4.2 无线传输介质:空气、水、真空等4.3 传输介质的特性:传输速度、衰减、噪声等5. 调制与解调5.1 调制的定义和作用5.2 常见的调制方式: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5.3 调制技术:调幅、调频、调相等5.4 解调的定义和作用5.5 常见的解调方式:同步解调和非同步解调5.6 解调技术:包络检测、频率检测、相位检测等6. 信道编码与解码6.1 信道编码的定义和作用6.2 常见的信道编码技术: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CRC)、哈密顿码等6.3 信道解码的定义和作用6.4 常见的信道解码技术:前向纠错编码(FEC)、译码器等7. 多路复用与分用7.1 多路复用的定义和作用7.2 常见的多路复用技术: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用(TDM)、码分多路复用(CDM)等7.3 分用的定义和作用7.4 常见的分用技术:频分分用、时分分用、码分分用等8. 数据传输与协议8.1 数据传输的定义和作用8.2 数据传输的方式: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8.3 常见的数据传输协议:RS-232、USB、Ethernet等8.4 协议的定义和作用8.5 常见的协议:TCP/IP协议、HTTP协议等9. 网络拓扑与通信设备9.1 网络拓扑的分类:星型拓扑、环型拓扑、总线拓扑等9.2 通信设备的分类: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9.3 通信设备的作用和功能10. 通信安全与保密10.1 通信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10.2 常见的通信安全技术:加密、认证、防火墙等10.3 通信保密的概念和重要性10.4 常见的通信保密技术:数据加密、数据隐藏等11. 总结本培训资料简要介绍了通信基础知识的概念、原理和技术。
通信技术基础知识通信技术是信息科学技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信息的传输、处理和存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通信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电话到互联网,从无线网络到卫星通信,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交流方式。
本文将介绍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方式、信号传输以及编码技术等。
通信系统主要由发送端、传输媒介和接收端三部分组成。
发送端负责将信息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传输媒介则是信息传输的通道,可以是有线的如电缆、光纤,也可以是无线的如无线电波、微波。
接收端则负责将传输过来的信号还原成原始信息。
通信方式可以分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两大类。
模拟通信是指信息以连续变化的信号形式进行传输,如声音信号在电话系统中的传输。
数字通信则是将信息转换成离散的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如电子邮件和网络数据包的传输。
数字通信具有更高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效率,是目前通信技术发展的主流。
信号传输过程中,信号可能会受到各种干扰,导致信号失真或丢失。
为了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通信技术中采用了多种调制和解调技术。
调制是将信息信号与载波信号结合的过程,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
解调则是调制的逆过程,用于从调制信号中提取出原始信息。
编码技术是通信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信息转换成适合传输的格式。
编码可以分为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两种。
信源编码主要用于压缩数据,减少传输所需的带宽,如图像和声音的压缩编码。
信道编码则用于增加信号的冗余度,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如纠错编码和交织编码。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新的通信协议和标准不断涌现,如4G、5G移动通信技术,它们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广泛的覆盖范围。
同时,通信技术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加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保护通信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总之,通信技术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快速流通和人类的交流。
通讯基础必学知识点1. 通信基本原理:通信基本原理包括信息的编码与调制、信道的传输与传播、信号的解调与解码等方面。
编码与调制是将数字信息转换成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的过程;信道的传输与传播是指信号在通信介质中传输的过程;信号的解调与解码是将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转换成数字信息的过程。
2. 信道与信噪比:信道是指信息传输的媒介,可以是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的介质,也可以是电缆、光纤等导体。
信道的质量可以用信噪比来衡量,信噪比是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用来描述信号与噪声的相对强弱程度。
3. 数字通信技术:数字通信技术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以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的通信技术。
数字通信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误码率低、传输容量大等优点。
常见的数字通信技术包括调幅、调频、调相、多址技术等。
4. 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指计算机或通信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时所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通信协议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等不同层次的协议。
常见的通信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5. 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是指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和分析等过程与方法。
信号可以是连续时间信号或离散时间信号,系统可以是连续时间系统或离散时间系统。
信号与系统理论是通信系统设计和信号处理等领域的基础。
6. 调制与解调技术:调制与解调技术是将数字信息转换成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的过程,以及将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转换成数字信息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与解调技术包括调幅调制(AM)、调频调制(FM)、调相调制(PM)等。
7. 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红外线等无线介质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
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无线电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蓝牙通信、红外线通信等。
8. 数据压缩与编码:数据压缩与编码是将冗余信息从数据中去除,减小数据量的过程。
数据压缩与编码可以将数据表示得更紧凑和有效,节省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
常见的数据压缩与编码技术包括哈夫曼编码、算术编码、字典编码等。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数据通信是指通过传输介质将数据从一个地点传输到另一个地点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数据通信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据通信的定义、传输介质、数据传输方式、数据通信的协议以及常见的数据通信技术。
一、数据通信的定义数据通信是指将数据从一个地点传输到另一个地点的过程。
在数据通信中,数据被转换成电信号或者光信号,并通过传输介质进行传输。
数据通信可以是在同一地点内的设备之间进行,也可以是在不同地点之间进行。
二、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指用于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介。
常见的传输介质包括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
1. 有线传输介质有线传输介质是指通过物理线缆进行数据传输的介质。
常见的有线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 双绞线:双绞线是一种由两根绝缘导线以一定的规则缠绕在一起的传输介质。
双绞线通常用于传输较短距离的数据信号,适合于局域网和电话路线等。
- 同轴电缆:同轴电缆是一种由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和外护层组成的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适合于传输较长距离的高频信号,常用于电视信号和宽带网络等。
- 光纤:光纤是一种由光导纤维组成的传输介质。
光纤通过光的全内反射来传输数据信号,具有高带宽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常用于长距离的高速数据传输。
2. 无线传输介质无线传输介质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者红外线等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的介质。
常见的无线传输介质包括无线局域网(WLAN)、蓝牙和挪移通信网络。
- 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局域网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的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适合于在有线网络无法覆盖的区域提供无线网络连接,常用于家庭、办公室和公共场所等。
- 蓝牙: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适合于在个人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蓝牙常用于手机、耳机、键盘和鼠标等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
- 挪移通信网络:挪移通信网络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进行挪移通信的网络。
挪移通信网络包括2G、3G、4G和5G等不同的技术标准,适合于挪移电话和挪移互联网等。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的知识点整理第一篇:物理层基础一、数据通信基础概念1. 数据通信:指在两个或多个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所使用的技术和方法。
2. 信号: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所采用的电、光等物理形式。
3. 信道:数据通过的传输媒介。
4. 带宽: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
5. 波特率:信号每秒钟变化的次数。
6. 编码:将数据转换为特定的电信号或光信号。
二、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1. 模拟信号:连续的信号,可以取得任意一连串数值。
2. 数字信号:离散的信号,只能取到有限的数值。
三、调制与解调1. 调制: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的过程。
2. 解调:将模拟信号重新转化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四、常见的调制方法1. 幅度调制(AM):将数字信号调制到载波中的幅度上。
2. 频率调制(FM):将数字信号调制到载波中的频率上。
3. 相位调制(PM):将数字信号调制到载波中的相位上。
五、数字通信系统中的编码方式1. 非归零编码:0对应低电平,1对应高电平。
2. 归零编码:每个位周期的中间都有一次电平变化,0对应低电平,1对应高电平。
3. 曼彻斯特编码:每个比特都由一个位周期内两次电平跳变组成。
4.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每个比特的位周期内第一次电平跳变表示1,否则表示0。
六、常见传输介质1. 双绞线:应用广泛,可分为UTP和STP两种。
2. 同轴电缆:常用于有线电视和以太网。
3. 光纤:传输速度快,适用于远距离传输。
4. 无线电波:适用于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
七、多路复用技术1. 时分复用(TDM):将时间分成若干时隙,不同的信号在不同的时隙进行传输。
2. 频分复用(FDM):将频率带宽分成若干频道,不同的信号在不同的频道进行传输。
3. 波分复用(WDM):利用光的不同波长来实现频分复用。
4. 码分复用(CDM):每个用户分配唯一的码,所有用户共用相同频率带宽,通过解码来实现分离。
八、数据的传输方式1. 单工传输:只有一个方向的传输,如广播电视。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的知识点整理数据通信技术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重要领域,主要研究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包括信号传输、数字编码、调制解调、传输介质、网络传输协议等方面。
以下是对数据通信技术基础的知识点整理。
一、数字信号传输数字信号传输是指将数据转换成数值信号后,以数字模式传输。
在数字信号传输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信号调制方式,以及正确的信号编码方式等。
数字信号传输的主要知识点有:1.二进制编码二进制编码是将数据转换为二进制形式的编码方式。
二进制编码有 ASCII码、BCD码、格雷码等形式。
2.信号调制信号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主要有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两种方式。
在数字调制中,常用的调制方式有ASK、FSK和PSK等。
3.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数字信号传输的物理媒介,包括电缆、光纤、无线电波、卫星、载波等。
不同的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传输速度、误码率等特性。
4.差错控制差错控制是数据传输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技术,它主要是指如何在传输过程中检测和纠错错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常用的差错控制方式有循环冗余检验(CRC)和海明码等。
二、模拟信号传输模拟信号传输是指将连续的信号以模拟的方式传输。
在模拟信号传输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信号调制方式,以及正确的信号编码方式等。
模拟信号传输的主要知识点有:1.模拟调制模拟调制是将模拟信号经过调制器调制为可以传输的信号形式。
在模拟调制中,常用的调制方式有调幅、调频和调相等。
2.传输介质传输介质也是模拟信号传输的物理媒介,常用的传输介质包括电缆、无线电波等。
3.信噪比信噪比是指传输信号和噪声信号之间的比例。
在模拟信号传输中,信号的质量主要是通过信噪比来衡量的。
4.线路衰减线路衰减是指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信号的功率逐渐减弱的现象。
在模拟信号传输中,最容易受到线路衰减影响的是高频信号。
三、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连接两台或多台计算机的互联网络,主要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三大类。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知识2.1 数据通信技术2.1.1 模拟数据通信和数字数据通信1.几个术语的解释1)数据-定义为有意义的实体。
数据可分为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
模拟数据是在某区间内连续变化的值;数字数据是离散的值。
2)信号-是数据的电子或电磁编码。
信号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流、电压或电磁波;数字信号则是一系列离散的电脉冲。
可选择适当的参量来表示要传输的数据。
3)信息-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
4)信源-通信过程中产生和发送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
5)信宿-通信过程中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
6)信道-信源和信宿之间的通信线路。
2.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表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可通过参量(幅度)来表示:图2.1 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的表示3.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的表示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都可以用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来表示,因而无论信源产生的是模拟数据还是数字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都可以用适合于信道传输的某种信号形式来传输。
1)模拟数据可以用模拟信号来表示。
模拟数据是时间的函数,并占有一定的频率范围,即频带。
这种数据可以直接用占有相同频带的电信号,即对应的模拟信号来表示。
模拟电话通信是它的一个应用模型。
2)数字数据可以用模拟信号来表示。
如Modem可以把数字数据调制成模拟信号;也可以把模拟信号解调成数字数据。
用Modem拨号上网是它的一个应用模型。
3)模拟数据也可以用数字信号来表示。
对于声音数据来说,完成模拟数据和数字信号转换功能的设施是编码解码器CODEC。
它将直接表示声音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转换成二进制流近似表示的数字信号;而在线路另一端的CODEC,则将二进制流码恢复成原来的模拟数据。
数字电话通信是它的一个应用模型。
4)数字数据可以用数字信号来表示。
数字数据可直接用二进制数字脉冲信号来表示,但为了改善其传播特性,一般先要对二进制数据进行编码。
数字数据专线网DDN网络通信是它的一个应用模型。
数据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数据通信技术是现代社会中极其重要的一种技术手段,它使得人们能够在远距离之间传递信息、分享资源。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数据通信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信息交流的基础。
本文将讨论一些数据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通信的方式、信号传输、调制与解调、信道编码与纠错等。
一、通信的方式数据通信通常是通过电信、无线电、光纤等传输介质实现的。
通信方式可以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种方式。
有线通信是指利用电缆等有线传输介质传输数据。
有线通信的优点是速率高,可靠性强,但需要铺设电缆,一旦故障难以修复。
无线通信是指利用无线电波或红外线等无线传输介质传输数据。
无线通信的优点是建设成本低,可灵活移动,但受到信号质量影响较大。
二、信号传输在数据通信中,信号传输是指将信息转换成电磁信号通过传输介质进行的过程。
信号可以是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的信号,通常表示为正弦波形式。
在传输过程中,由于传输介质和信道的干扰,会导致信号的失真和噪声增加,降低了传输质量。
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信号,由一系列的数字组成。
数字信号能够更好地抵御干扰和噪声,同时能够实现更高效率的传输。
三、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利用调制可以将数字信号发送到更远的地方。
调制的方式很多,如频率调制、振幅调制、相位调制等。
在调制的过程中,需要确定调制的频谱、速率和波形等参数。
解调是从调制信号中恢复原始数字信号的过程。
解调的方式通常与调制的方式相对应,如频率解调、振幅解调、相位解调等。
解调的关键是确定解调参数,如带宽、采样速率等参数。
四、信道编码与纠错信道编码是一种将数据加以处理、并对其进行纠错的方法。
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和噪声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数据失真或丢失。
利用信道编码可以使传输的数据更加可靠,同时也能够提高传输速率。
常见的信道编码方法包括海明码、环码、卷积码等。
这些编码方法能够通过增加冗余信息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五、数据通信专业(一)数据通信专业基础知识1.数据通信概述:(1)数据通信的定义和分类;(2)数据通信的特点;(3)数据通信发展趋势。
2.数据传输技术:(1)数据通信模型;(2)数据的信源编码和差错控制;(3)数据通信过程;(4)数据通信主要指标;(5)数据通信方式;(6)数据传输方式。
3.数据通信网络技术:(1)数据网络体系结构;(2)介质接入控制层;(3)数据链路层功能和方法;(4)网络层功能与服务;(5)传输层协议;(6)高层协议;(7)网络的流量控制、优化及管理;(8)数据交换技术;(9)局域网技术;(10)数据网络和IP技术;4.DDN技术:(1)DDN的基本原理;(2)DDN的用途。
5.分组交换网:(1)分组交换网的相关协议;(2)分组交换网的基本业务;(3)分组交换网的基本原理。
6.B-ISDN&ATM技术:(1)B-ISDN概述;(2)ATM基本原理;(3)ATM技术的应用。
7.FR网络技术:(1)FR相关协议;(2)FR基本原理;(3)FR基本业务。
8.IP网技术:(1)TCP/IP协议;(2)IP地址;(3)IP路由原理;(4)IP综合业务。
9.数据通信新技术:(1)IPv6及IPoverX;(2)光交换技术;(3)MPLS技术;(4)NGN概述;(5)软交换技术。
10.计算机基础:(1)数据库技术;(2)编程语言;(3)各类操作系统的常用命令。
11.其他:(1)网络安全知识;(2)网络测试基础;(3)本专业维护规程。
(二)数据通信专业技术知识数据通信专业包含一个职业功能,此职业功能又分为不同的工作内容,每个工作内容为一个考试模块,考生只需选择某一考试模块参加考试。
数据通信网络:供数据网络规划建设或运行维护工作人员按工作内容选择考试模块。
数据通信网络●工作内容1:数据网络规划建设●专业能力要求:1.能对数据网络规划建设进行需求分析,提出技术要求。
2.掌握DDN网络技术、X.25网络技术、FR网络技术和ATM网络技术的特点、网络结构和接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