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的麻醉流程
- 格式:docx
- 大小:18.16 KB
- 文档页数:3
剖宫产麻醉:全麻和椎管内麻醉的比较以及选择在了解剖宫产麻醉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剖宫产。
剖宫产是产科领域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术,其手术方式主要是由输血、输液、水电平衡知识还有麻醉学等其他措施组合而成,是经由腹部切开子宫的方式使胎儿娩出的手术。
并且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剖宫产已经成为了为产妇解决难产问题,或者是产妇在孕期时并发了一些其他的症状的有效治疗手段。
而且此类手术操作起来比较安全、快捷,能够使产妇在短时间内顺利分娩,是挽救产妇和胎儿生命的有效手段,并且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由于剖宫产和麻醉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当很多对麻醉知之甚少的准妈妈得知要行剖宫产时,心里难免会忐忑不安,会想要迫切的了解有关剖宫产麻醉的知识。
一般来说,常用的剖宫产麻醉方法主要有全麻和椎管内麻醉,这两种麻醉方法应当如何选择呢?这里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1.椎管内麻醉(半麻)(1)脊髓麻醉(也称腰麻):就是一种将麻醉药注入到产妇蛛网膜下腔来进行的麻醉方法。
这一麻醉方法的优点是麻醉力度强,镇痛效果优越,见效快,而且也不会留下导管。
当然,这一麻醉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弱点,会让下肢肌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麻醉时间相对较短,一般用于手术较短的病人。
(2)硬脊膜外麻醉(也称硬膜外麻醉):也称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简称硬膜外阻滞,是一种将药物注入硬膜外腔来进行麻醉的方法。
它是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阻滞脊神经根,暂时使其支配区域产生麻痹的麻醉方法。
也是现目前产科手术大多数采用的方法。
它有弥散性强、穿透性强、毒性小,且起效时间短,维持时间长等特点。
它是在麻醉产妇成功之后,开刀的部位会没有痛觉,而且下肢肌力也不会被完全阻断;相较于脊髓麻醉,硬脊膜外麻醉作用时间较慢,大概需要十分钟左右才会开始有效果;可放置导管,在手术过程中,可以随时追加麻醉药,方便延长麻醉的时间。
其常用的局麻药有利多卡因、罗哌卡因及布比卡因。
理论上这种方法可以用于除了头部以外的任何手术,但是出于安全,最好是用于腹部及以下的手术。
剖宫产麻醉须知剖腹产是人类手术发展过程中最早的手术类型之一。
而医学上的麻醉是指医生使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暂时失去全身或局部的感觉,以实现无痛的手术治疗。
因此,要想在剖宫产术中减轻疼痛,就不能没有麻醉的帮助,充分说明了剖宫产术与麻醉是密切相关的。
大部分手术对麻醉的要求不是太高,但是剖腹产对麻醉的要求很高,这是由准妈妈的怀孕生理决定的。
如果麻醉方法选择不当或麻醉药量不当,整个手术过程都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危及婴儿和母体的生命。
剖宫产又称为剖腹产,属于外科手术的一种,剖宫产术主要是用手术刀切开产妇腹部,从而帮助产妇顺利分娩胎儿。
剖腹产通常是为了减少产妇经阴道分娩,危及产妇生命安全的一种医学手段,但是现在很多产妇都选择剖腹产来代替传统的经阴道自然分娩。
剖宫产手术需要对孕妇进行麻醉后进行,但由于产妇的特殊性,需要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麻醉计划。
一、剖宫产手术麻醉方式产科手术的麻醉方式有以下特点:(1)产妇的生理变化显著。
(2)产妇生产时容易发生并发症,危及产妇及新生儿的人身安全,难以实施适当的麻醉管理。
(3)手术麻醉需要对胎儿和产妇进行综合分析,寻找简便、安全的手术方法。
(4)在手术过程中,产妇的呕吐和误吸是主要死因之一。
产妇选择麻醉的原则应根据产妇和新生儿的情况、麻醉医生的熟练程度、相关设施而定,以保护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减少各种术后并发症为目的。
1.连续硬膜外麻醉这种类型的麻醉是许多健康妇女的首选方法,但对于有脊椎结合、穿刺部位畸形或感染、严重产前出血、未纠正休克和精神疾病的妇女是禁止使用的。
连续硬膜外麻醉对孕妇的血压没有太大影响,可减少仰卧位综合征(低血压)的发生率。
另外,局麻药对孕妇胎儿的影响很小,不会影响孕妇的子宫收缩。
医务人员需提前准备麻醉急救所需物品。
在前半小时,孕妇需要迅速扩容。
产妇收缩压不小于100mmHg,产妇心率不小于60次/分钟,医生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选择血管活性药物。
1.腰硬联合麻醉腰硬麻醉适用于母胎情况还好的时候,给产妇使用这种麻醉时,需要注意产妇的血压状况,以免产妇出现低血压。
剖宫产麻醉须知发布时间:2023-02-15T07:19:53.546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0月19期作者:周明梅[导读]剖宫产麻醉须知周明梅(会东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川凉山州615200)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对于分娩而言,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剖宫产分娩方式,主要原因是避免了自然分娩的疼痛之苦。
特别是现代新时代的女性,相信现在的医疗技术,也为了减轻分娩痛苦,选择了剖宫产方式,导致剖宫产分娩方式的几率日渐上涨。
当然,从医生的角度来考虑,剖宫产风险相对较小,手术比较顺利,避免了难产的风险,因此,对于很多不适合自然分娩的女性医生都是建议其进行剖宫产分娩。
那么,大家真的了解剖宫产吗?剖宫产都要进行麻醉过程,那么剖宫产麻醉是不是都很安全呢?麻醉有无后遗症以及并发症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些关于剖宫产麻醉的知识。
一、剖宫产麻醉的术前访视(一)术前访视的概念:麻醉医生需要提前对产妇进行术前访视,主要通过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结合辅助检查结果,对产妇的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估。
(二)术前访视的意义:麻醉医生通过对病患者术前访视的时间进行精心地安排,针对不同年龄患者采用不同的访视方式,使术前访视的内容更加细节化,可以让患者感受到麻醉医生亲人般的关怀,利于解释和消除患者由于知识缺乏和环境陌生引起的恐惧和焦虑,从而能很好地配合麻醉和手术。
这样能体现出麻醉“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就更展现出术前访视举足轻重的地位。
1. 术前访视可调节患者的心理环境,提高疼痛阈值,并能使手术患者的焦虑值明显降低,使疼痛减轻,缓解紧张情绪,帮助病人顺利渡过手术难关。
2.访视病人对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有显著效果,使患者在手术期间有安全感、信任感。
3.术前访视,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疏导,可使病人感到被尊敬和被关心,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
对手术充满信心,以适应手术的需要,安静、顺利地接受手术。
4.术前访视可减轻病人焦虑程度,提高遵医行为,融洽医患关系。
最新:中国产科麻醉专家共识主要内容产科麻醉主要包括孕产妇的手术麻醉、镇痛和危重症救治等。
产科麻醉风险大,极具挑战性。
特别是近年来产科麻醉发展迅速,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
为此,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产科麻醉学组组织专家,根据现有文献证据的综合分析、专家意见、临床可行性数据,并结合我国国情,在2017年版专家共识的基础上撰写了《中国产科麻醉专家共识( 2020)》,供麻醉医师、麻醉护士、产科医师、助产士及手术护士参考。
本文是快捷版本。
一、剖宫产麻醉(一)麻醉前评估和准备1、病史采集既往病史(包括手术麻醉史)、孕期保健、相关的产科病史及相关用药情况(重点关注产科合并症和并发症)。
2、体格检查重点评估气道、心血管系统。
如拟行椎管内麻醉则检查腰背部脊柱情况。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型交叉检查及心电图检查等。
4、胎心率检查麻醉前、后由专业人员监测胎心率。
5、预防反流误吸措施⑴对于无合并症的择期手术产妇麻醉前禁饮清液体至少2h,禁食固体类食物6〜8h。
⑵对于急诊饱胃或拟行全身麻醉者,麻醉前30min可酌情服0.3M枸橼酸钠30ml、静脉注射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50mg )和/或胃复安(10mg )等。
6、多学科会诊对高危产妇,建议在麻醉前组织多学科讨论。
7、麻醉物品和设备准备并检查产妇和新生儿抢救相关的药品、设施设备。
(二)麻醉方法选择麻醉方法的选择应个体化。
主要根据产妇及胎儿的状态和麻醉的支撑条件选择麻醉方法。
只要有椎管内麻醉的适应证,优先选择椎管内麻醉。
(三)主要麻醉技术及其操作规范1、硬膜外麻醉禁忌证:(1)孕产妇拒绝。
(2)患有精神病、严重神经官能症、精神高度紧张等不能配合操作者。
(3)严重脊柱畸形、外伤等可能影响穿刺者。
(4)休克、低血容量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
(5)穿刺部位感染或菌血症可能导致硬膜外感染者。
(6)低凝血功能状态者。
(7)血小板数量<50*109/L。
(8)其他。
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方法我国剖宫产率约为20%~30%,剖宫产手术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肺栓塞、高血压、麻醉、羊水栓塞、流产、异位妊娠等。
过去几十年母体死亡率逐年下降,这是多种因素形成的,如母体健康状况的改善、护理条件的提高、实验室检查的应用、及时有效的输血等,但麻醉所占的比例仍居高不下。
在美国,产科麻醉被认为是麻醉学领域里的一个“高危”的专业,产科麻醉的医疗事故在美国法律诉讼中所占的比例极高,因产科麻醉的并发症而引起的产妇死亡占所有妊娠死亡的第六位。
而导致与麻醉有关的孕妇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全麻诱导后出现的困难气道(指既不能有效地实施面罩通气又不能成功地进行气管插管)。
因此保证母儿安全、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是产科麻醉应掌握的原则。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7年12月~2010年1月在本院剖宫产1210例,年龄在23~36岁。
1.2 术前准备及注意事项多数产科手术属急症性质,麻醉医师首先应详细了解产程经过,对母胎情况做出全面评估,了解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家族遗传病史及术前进食、进饮情况。
产妇呕吐一旦发生误吸,将给母胎造成致命后果,必须重视预防。
麻醉前6小时严格禁食禁饮;产妇住院后,估计有手术可能者应尽早禁食禁饮;术前给予胃酸中和药;对饱胃者应避免选用全麻,如必须时,应首选清醒气管插管以防呕吐误吸。
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子痫及引产期孕妇有大出血可能者,麻醉前应总结术前用药情况,包括用药种类、剂量和给药时间,注意药物副作用,并做好急救与异常出血的准备。
麻醉方法的选择应依母胎情况、麻醉医师熟练程度及设备条件而定。
为保证母婴安全,麻醉前必须亲自检查麻醉机、氧气、吸引器、急救设备和药品。
麻醉操作前常规开放静脉输液,做好输血准备。
麻醉时必须充分吸氧,尽力维持循环稳定,注意并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应用升压药时应注意该类药与麦角碱的相互协同作用。
2麻醉方法在产科麻醉时,麻醉师必须选择对母亲安全舒适、对新生儿影响小并能给产科医生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的麻醉方法。
剖宫产手术配合护理常规剖宫产手术常规护理配合剖宫产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需要严格的护理配合。
以下是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方式及手术体位、物品准备、巡回护士配合要点、手术步骤及配合的详细介绍。
一、麻醉方式及手术体位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方式是硬膜外麻醉,手术体位是仰卧位。
二、物品准备手术需要准备基础器械包、盐水巾、开腹包、手术衣等常规用物品,以及吸引器、收集袋、18号保护器、3L手术巾、1、4、7号丝线、1号可吸收缝线等一次性物品。
三、巡回护士配合要点巡回护士需要严格执行安全核查及无菌技术操作,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时间为胎儿娩出断脐带后,并及时记录胎儿娩出时间。
四、手术步骤及配合手术步骤包括常规消毒皮肤、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剥离腔膜并剪开、分离腹直肌及腹横肌、打开腹膜、切开子宫等步骤。
在手术配合中,需要递消毒钳夹持碘伏纱球消毒皮肤,递23号刀切开,干纱布拭血,小弯钳止血,1号线出血点,递甲状腺拉钩牵开显露术野,递大弯钳2把,组织剪剪开,递中弯钳2把提起腹膜等操作。
巡回护士需要遵医嘱静脉滴注缩宫素20单位,牵拉脐带将其托至子宫切口,递大弯钳牵拉胎膜,艾力斯钳夹干纱布2块擦拭子宫腔,递碘伏纱球消毒子宫内壁,递1号可吸收线缝合子宫肌层和浆膜层等操作。
最后,需要剪断脐带、娩出胎盘、缝合子宫切口、洗手探查、关腹、缝合腹膜等步骤。
14.缝合筋膜在进行手术时,医生会先将切口处的筋膜暴露出来,然后使用特殊的缝合线将其缝合起来。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切口处的支撑力,防止术后裂开。
15.冲洗切口在手术结束后,医生会用生理盐水或其他消毒液来冲洗切口,以保持切口的清洁和卫生。
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16.缝合皮下组织在缝合皮下组织之前,医生会先将切口处的皮肤剪开,然后将皮下组织暴露出来。
接下来,医生会使用特殊的缝合线将皮下组织缝合起来,以促进伤口愈合。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因此需要由专业医生来完成。
剖腹产手术剖腹产手术是一种外科手术,通常用于分娩,通过在孕妇的腹部和子宫上做切口,使胎儿从子宫内取出。
剖腹产也被称为剖宫产或剖腹生产。
剖腹产手术步骤:1. 麻醉和准备:患者接受局部或全身麻醉。
医生进行术前准备,包括对患者腹部进行消毒,安置尿管等。
2. 切开腹部:医生在横切腹部上部或者垂直切开腹部,然后逐层切开皮肤、脂肪和肌肉层,直至到达子宫。
3. 开刀子宫:医生在子宫上做切口,进入子宫腔,然后将胎儿从子宫内取出。
4. 缝合和恢复:医生对子宫和腹部各层进行缝合,修复切口。
手术目的:安全分娩:主要目的是在医疗必要或自然分娩不安全的情况下,通过剖腹产手术安全地将胎儿从母体取出。
保护母婴健康:在出现胎盘早剥、胎位不正、胎儿窘迫等情况下,剖腹产可以减少产程并发症,保护母婴健康。
期望结果:安全出生:期望手术后母婴安全,没有重大并发症。
恢复快速:术后患者希望能够迅速康复,回复正常生活和活动。
剖腹产手术通常是为确保母婴安全而进行的。
手术的决定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胎儿健康状况、孕妇的身体状况、分娩过程中的并发症等。
手术前会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讨论,以确保手术是最适合的选择,并且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嘱进行适当的恢复和康复。
剖腹产手术是一种常规的外科手术,虽然通常是安全的,但也伴随着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可能的术后后果。
剖腹产手术风险:手术并发症:可能出现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伤口裂开等。
麻醉风险:使用麻醉药物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呼吸问题或其他麻醉相关问题。
血栓形成:长时间卧床休息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子宫破裂:在未来的妊娠中可能会出现子宫破裂的风险。
剖腹产手术中的风险和止血的方法是关乎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出血带来的风险:手术延迟:大量出血可能会导致手术的延迟或困难,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止血。
贫血和输血需求:大量失血可能会导致贫血,甚至需要输血来补充失血造成的血量减少。
手术并发症增加:术中或术后的出血可能增加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如感染或伤口裂开。
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剖宫产的手术流程不同的医院在剖宫产手术顺序上多少有些不同。
一般情况下遵循以下的步骤:1.按照医生的说明签手术同意书剖宫产的名称虽然已为大众熟知,但是在施术以前必须要接受医生的说明,它是在产妇和胎儿有危险时才用,如果有疑虑和不放心的地方务必要请教医生,之后在同意书上签字,根据医院的不同,签字者不同,但是大多数签字者应该是本人和丈夫。
2.采血、做心电图、胸透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性,进行剖宫产前要给产妇进行全身性地检查。
采血是检查产妇是否贫血;检查肝功能是否正常;确定产妇的血型;是否有其它血液疾病。
做心电图是为了检查孕妇是否患有妊娠合并心脏疾病,临床上这种病的患者并不少见。
胸透的辐射对孕早期胎儿是有影响的,但是对孕晚期的胎儿基本没有影响,而且医生会用防辐射的罩子罩住孕妇的肚子。
3,术前麻醉根据产妇情况的不同,医生会对产妇采取硬膜外,偶尔应用全身麻醉。
麻醉有专门的麻醉医师来进行。
4.打点滴打点滴是手术前必需的程序,这样可以避免血糖突然降低导致产妇昏迷。
5.在尿道中插入导尿管手术前的准备全部完毕之后,产妇会被送进手术室。
在手术过程中不能去厕所,所以要插入导尿管导尿。
6.手术开始当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去问医生,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也要消除自己的疑虑,这样不但可以和医生沟通自己的情况,还可以稳定自己的情绪,安心接受手术。
硬膜外麻醉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如果产妇身体状况一切正常,只需要接受局部麻醉就可以了。
局部麻醉分为基准麻醉和硬膜外麻醉。
接受麻醉的时候让自己的身体侧卧绻腿,医生会在你的腰部注射麻醉药。
打麻醉药的时候会很疼,首先会感觉到针扎到的部位开始失去感觉,之后自己的下半身慢慢的也开始失去了感觉。
但是产妇这个时候的意识还是很清醒的,完全明白在自己的腹部将要进行剖宫产,而且剖宫产的过程中听觉、味觉都没有失去。
麻醉后自己的心情可能会受到影响,所以不要让自己把话都憋在心里,要及时和医生护士们沟通。
剖宫产术的麻醉流程
随着我国分娩镇痛的开展,剖宫产率有所下降,但因产道异常、产力异常、胎儿因素,胎盘附着物异常、严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先兆子宫破裂等因素,仍需行剖宫产术,良好的麻醉可消除手术疼痛,合理调控应激反应,维持生命体征平稳,保障产妇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
剖宫产手术麻醉前评估
在进行剖宫产手术前,必须要对母体及胎儿状况进行评估,从而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
(一)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应对产妇的保健史、麻醉史、孕产史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要对产妇气道、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进行有效的评估;如果选择椎管内麻醉,则需要进行腰背和脊椎的检查;麻醉医生和产科医生应对麻醉风险或产科风险进行评估。
(二)化验检查
针对产妇病史、体检结果及临床症状,确定检查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交叉检查、血小板计数检查。
胎儿评估
实施麻醉前后麻醉医生与产科医生评估和沟通胎儿评估情况。
(四)预防误吸
1.清亮液体
在剖宫产手术前,健康临产妇应尽量减少清亮液体摄入,包括水、
碳酸饮料、等,麻醉诱导前2小时禁止摄入清亮液体;有误吸风险的产妇,应适当延长产妇禁饮时间。
2.固体食物施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在麻醉前应禁食固体食物6-8个小时,禁食时间可根据食物的种类确定;术前可通过服用抗酸剂、甲氧氯普胺等预防误吸风险。
剖宫产麻醉的原则
剖宫产手术的麻醉原则,应最大限度地保证不影响母体和新生婴儿的情况下,提供足够的镇痛、肌松、镇静,从而便于手术顺利进行。
由于镇静剂、麻醉剂可迅速透过胎盘屏障,通常情况下麻醉方式都选择椎管内麻醉(包括腰麻、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除有椎管内麻醉禁忌症,胎儿和母体情况特别危急时选择全身麻醉。
剖宫产麻醉的准备
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的准备
为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常规准备好麻醉机和相应抢救器材和急救药品。
麻醉实施的准备
选择椎管内麻醉产妇,常规准备好麻醉包和麻醉药品,全身麻醉的产妇准备好插管器材及麻醉药品。
监测生命体征
(四)静脉液体补充及用药
实施麻醉前常规建立静脉通道,补充循环血容量以保障麻醉和手术出血带来的循环干扰,根据麻醉需要给予相应的药品,从而保证病
人生命体征的平稳,保障病人生命安全。
麻醉实施
选择椎管内麻醉的产妇,麻醉医师会选择L2-3或L3-4间隙进行椎管内穿刺,以便注入麻醉药物和置入硬膜外导管,根据手术需要追加麻醉药物。
选择全身麻醉的产妇,在面罩吸氧下,麻醉医师给予麻醉诱导药物,达到一定麻醉深度开始手术,并快速气管插管控制病人呼吸,术中根据手术需要可随时增加相应的镇痛、镇静、肌松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镇痛及随访
术后镇痛良好的术后镇痛是保证产妇平安舒适的度过围术期,镇痛不全不仅影响产妇产后恢复,干扰母乳喂养,而且可能与产后抑郁及发展成慢性疼痛有密切关系,剖宫产术后的疼痛关系母婴安全,要求我们合理使用镇痛药减轻疼痛,同时减少镇痛药进入组织,最大程度的减少对新生儿的影响。
通常优先选择椎管内注入少量阿片药和局麻药进行自控硬膜外镇痛。
麻醉后随访手术后前三天麻醉医师会到病房查看是否有选择相应麻醉方式的并发症发生,观察镇痛效果,再次交代麻醉后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