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二共和国到法兰西第二帝国31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1.96 MB
- 文档页数:31
法国政体演变过程法兰西王国(843年—1791年)〔君主专制(大革命前)〕君主立宪制(1791年—1792.8)〕→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9月—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1830年)→七月王朝(1830年—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年—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年-1940年)→维希政权(1940年-1945年)→临时政府(1945年—1946年)→法兰西第四共和国(1946年—1958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8年—现在)。
①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的法兰西王国实行的是波旁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在路易十四时期(1643-1661—1715年在位),法国王权空前强化,“太阳王"实行“朕即国家"的中央集权的绝对君主专制统治,此时是法国封建专制君主制的鼎盛时期;路易十五时期,法国的财政危机日益严重,封建制度开始解体,法国日益衰落;路易十六时期,法国专制制度已到了腐败透顶的程度,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人民反抗情绪与日俱增,革命一触即发。
②1789年大革命后大资产阶级当权,保留国王同时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体。
三级会议转变为制宪议会,取代王室成为法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为改造旧制度,创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作出了重大贡献。
8月颁布著名的《人权宣言》,明确宣告了“主权在民”、“天赋人权”、“权力分立”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等资产阶级民主法治原则,实际上宣告了旧封建王权的的灭亡和一种全新的资产阶级的社会制度诞生,1791年的法国宪法就是以《人权宣言》作为序言的。
1791年制宪议会颁布了法国也是欧洲大陆历史上的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③1792年巴黎人民发动第二次起义,普选产生的国民大会宣布废除王权,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开始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法国革命•(843-1791)----法兰西王国•(1791-1792)------君主立宪•(1792-180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1814)------法兰西第一帝国•(1815-1830)----波旁王朝•(1830---1848)七月王朝(君主立宪)•(1848-185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52-1870)------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194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为什么这一巨变会发生在法国?其根本原因是:启蒙运动的家乡在法国。
启蒙运动对法国封建专制统治和特权等级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启发了第三等级的反抗意识,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同时,启蒙思想家倡导的自由、平等和天赋人权的观念及他们对未来“理想王国”设计的蓝图,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方向。
1.革命的根源(1787年前)教士、贵族(特权阶级)、城市银行家商人市民等(第三等级)路易十六为解决财政危机,同意召开中断了170年的三级会议,“贵族革命”来开了法国革命的序幕。
2.贵族革命(1787年—1789年)①贵族希望恢复自己在16和17世纪期间丢失给王室的政治权利。
②1787年路易十六要求征收统一税的时候,特权阶层谴责这种行为,宣称唯有集会于三级会议的全体国民才能作出决定。
③贵族阶层本以为自己有能力控制这一会议,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的错误。
三级会议的召开导致的不是贵族的胜利,而是掀起了一个巨大的革命浪潮。
3.资产阶级革命(三级会议的召开)①1789年5月5日在凡尔赛宫召开的三级会议并不代表法国人民,而是代表以往所划分的三个等级。
②1789年,路易十六迫于第三等级的压力,第一次妥协。
下令将三个等级合并为一,把三级会议变成了国民议会。
(愚蠢的路易)③路易十六的内心并未让步,继续重视“王后党”(王后玛丽及反动顾问),准备用武力解散议会,国民议会中的平民因巴黎人民的起义而得救,民众进行了决定性的干预,发动了第三阶段即群众性质的革命。
法兰西共和国第一共和国: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废除君主制,并于1792年9月22日建立。
第一帝国:1799年11月9日(雾月18日),拿破仑·波拿巴夺取政权,1804年称帝。
1804年12月2日,巴黎圣母院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加冕典礼,拿破仑·波拿巴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
第二共和国: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
同年5月底,被法国军队残酷镇压。
1848年2月爆发革命。
第二帝国:1851年路易·波拿巴总统发动政变,翌年12月建立。
第三共和国: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后,于1871年9月成立直到1940年6月法国贝当政府投降德国,至此第三共和国覆灭。
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遭德国侵略。
1944年,象征胜利的法国凯旋门,终于迎来了一次真正的凯旋。
在戴高乐的带领下,为了自由而战的法兰西民族不仅为战胜法西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且为战后法国的复兴铺就了道路。
第四共和国:1944年6月宣布成立临时政府,戴高乐担任首脑,1946年通过宪法。
第五共和国:1958年9月通过新宪法,同年12月戴高乐当选总统。
1959年,法国宣布接受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自决,由此开始告别殖民主义。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废除君主制,并于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国。
1799年11月9日(雾月18日),拿破仑·波拿巴夺取政权,1804年称帝,建立第一帝国。
1848年2月爆发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
1851年路易·波拿巴总统发动政变,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国。
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后,于1871年9月成立第三共和国直到1940年6月法国贝当政府投降德国,至此第三共和国覆灭。
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
同年5月底,被法国军队残酷镇压。
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遭德国侵略。
1944年6月宣布成立临时政府,戴高乐(右图)担任首脑,1946年通过宪法,成立第四共和国。
《从第二共和国到法兰西第二帝国》讲义在法国的历史长河中,从第二共和国到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这段历程充满了政治的博弈、社会的变革以及权力的更迭。
19 世纪中叶的法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1848 年,法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这一时期,法国的政治舞台呈现出一片混乱与希望交织的景象。
第二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了普选制度,赋予了广大民众参与政治的权利。
然而,这种表面上的民主并没有带来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
当时的法国,面临着诸多严峻的问题。
经济上,工业发展缓慢,农业面临困境,大量工人失业,贫困问题严重。
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
在政治方面,各种政治派别纷纷涌现,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政治主张和利益诉求。
共和派、保皇派、波拿巴派等相互争斗,使得政治局势愈发复杂。
在这样的背景下,路易·波拿巴登上了历史舞台。
他凭借着自己的政治手段和家族的声望,逐渐掌握了权力。
1851 年 12 月 2 日,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解散了国民议会,建立了专制统治。
1852 年 12 月 2 日,路易·波拿巴宣布成立法兰西第二帝国,自己称帝,称拿破仑三世。
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标志着法国政治体制的重大转变。
在经济方面,第二帝国时期,法国迎来了一段相对繁荣的时期。
政府大力推动工业发展,修建铁路、开发矿产资源,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巴黎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使其成为了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
然而,这种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工人阶级仍然处于贫困和受剥削的地位,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在对外政策上,法兰西第二帝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试图扩大法国的影响力。
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法国与英国联手对抗俄国。
在意大利统一战争中,法国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但这些对外战争也给法国带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损失。
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统治并非一帆风顺。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的矛盾不断积累。
《从第二共和国到法兰西第二帝国》讲义在法国的历史长河中,从第二共和国到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这段时期充满了政治的变革、社会的动荡以及权力的更迭。
这一阶段不仅对法国自身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19 世纪中叶的法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关键节点。
1848 年,法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第二共和国的建立,带来了一系列政治制度上的变革。
普选权的扩大使得更多的民众能够参与到政治决策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的进步。
然而,这种看似民主的表象下,却隐藏着诸多矛盾和问题。
当时的法国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工业革命带来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加剧了贫富差距。
工人阶级面临着恶劣的工作条件和微薄的收入,他们渴望获得更多的权利和改善生活状况。
在政治舞台上,各种政治势力相互角逐。
共和派、保皇派等各方力量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而争斗。
这种政治的混乱和不确定性,为后来的局势发展埋下了隐患。
1851 年 12 月 2 日,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解散了立法议会,逮捕了反对派议员。
这一政变使得法国的政治局势急剧变化。
路易·波拿巴之所以能够成功发动政变,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他利用了民众对政治混乱和经济困境的不满,承诺带来稳定和繁荣;另一方面,他巧妙地借助了其叔父拿破仑·波拿巴的威望,唤起了人们对帝国辉煌时期的回忆。
政变后的第二年,路易·波拿巴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
法兰西第二帝国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推动了法国工业的快速发展。
政府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铁路网不断扩展,促进了国内贸易和经济交流。
同时,鼓励工业生产,使得法国的工业产量大幅增长,成为欧洲的工业强国之一。
在政治方面,第二帝国初期实行专制统治,限制了政治自由和言论自由。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进行了一些政治改革,放宽了对政治活动的限制。
社会方面,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