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联考资料分析表格类题型解题妙诀
- 格式:doc
- 大小:234.00 KB
- 文档页数:18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技巧大全
1.看清楚资料类型: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可以分为文字资料、图表资
料和统计资料等。
在进行资料分析时,首先要看清楚所给资料的类型,以
便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分析。
2.仔细阅读题目要求:在进行资料分析前,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明
确要求考生分析哪些方面的内容,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3.理清资料框架:在进行资料分析时,要先理清资料的框架结构,即
根据资料的内容和形式,确定其基本要素,例如文字资料中的主题、论点;图表资料中的横纵坐标、数据等。
通过理清框架,有助于理解资料的内涵
和逻辑。
6.对比不同角度的观点:资料分析过程中,要客观公正地对待不同的
观点和意见。
可以为不同观点提供相应的支持或反驳,同时给出自己的最
终结论。
这样既体现了思考的深度与广度,也展现了考生的辨别和分析能力。
7.注意逻辑推理:在进行资料分析时,要注意逻辑推理的过程。
要根
据资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和联想,找出可能的原因、结果和影响。
逻辑推理能够帮助考生理清问题的本质,并做出合理的判断。
8.实践演练:在备考阶段,考生要多进行实践演练,重视练习资料分
析的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与公务员考试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提炼出关键
信息和要点,逐步提高自己的资料分析能力。
总之,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分析是一项重要的能力,需要考生具备细
致入微的观察力、准确的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实践和多次练习,不
断提高资料分析的能力,相信考生可以在公务员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资料分析&图表分析类题型解题技巧讲义第一部分:解题技巧第一节:基本概念基期:比较的基准时期现期(或比较期):与基期相比较的时期;基期量:基准时期的数值现期量:与基期相比较时期的数值。
增长率:与增长速度、增长幅度意义相似,代表一个增长的幅度。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1减少率=减少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1-现期量÷基期量年均增长率(复合增长率)末期值=初期值×(1+年均增长率)n(n为年数)末期值=初期值×(1+年均增长率)n(n为年数)年均增长量=(末期量-初期量)÷年份数拉动增长率=部分增长量÷总体基期量同比:与上一年的同一时期相比。
例如:2015年5月与2014年5月相比较;2015年第一季度与2014年第一季度相比较;2015年上半年与2014年上半年相比较。
环比: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时期相比。
如:日环比(与前一天相比)、周环比(与前一周相比)、月环比(与前一月相比)、年环比(与前一年相比)等。
比重: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百分数:n%,即n百分点:n个百分点,即n/100(注意百分点不带百分号),一般在考试中,单位为“个百分点”。
比如:2012年,我国GDP的增长速度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个百分点。
核心提示:百分数一般用来进行量之间的比较,需要除以参考值;百分点一般用来进行比例或增长率之间的比较(偶尔特殊情况也会用百分数来比较),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除以参考值。
指数:一般用于衡量某种要素相对变化的指标量。
假定基期为100,其他量和基期相比得出的数值。
常见指数包括:纳斯达克指数、物价指数、上证指数和区域价格指数等。
【注】①相应两期实际值的比=相应两期指数的比。
②指数的增长率=实际值的增长率。
③指数一般表示的是那些我们并不关心其绝对值大小,而只关心其相对变化的指标量。
行测资料分析数据处理与高效解题方法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数据的理解、处理和分析能力。
这部分题目通常会给出大量的数据和图表,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地得出答案。
对于许多考生来说,资料分析可能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部分,因为数据繁多、计算复杂,容易让人感到无从下手。
但实际上,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数据处理方法和高效的解题技巧,资料分析就能够成为我们在行测考试中得分的利器。
一、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1、快速阅读材料在做资料分析题之前,首先要快速浏览材料,了解材料的主题、结构和主要数据类型。
一般来说,资料分析的材料主要包括文字材料、表格材料和图形材料。
对于文字材料,要重点关注开头和结尾的总结性语句,以及段落中的关键数据和关键词;对于表格材料,要注意表头的内容和行列的标题,以及数据的单位和变化趋势;对于图形材料,要读懂图例、坐标轴的含义和图形的走势。
2、准确提取数据在阅读完材料后,根据题目要求准确地提取所需的数据。
在提取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因为粗心大意而提取错误的数据。
同时,要学会运用一些技巧来快速定位数据,比如关键词定位法、数据特征定位法等。
3、合理简化数据在进行计算之前,往往需要对数据进行合理的简化,以减少计算量。
比如,可以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将小数转化为整数,将复杂的数字进行近似处理等。
但在简化数据时,要注意控制误差,确保简化后的结果不会对最终的答案产生太大的影响。
二、高效解题方法1、尾数法尾数法是指通过计算式子的尾数来确定答案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选项尾数不同的加减法运算。
例如,如果计算1234 +5678 的结果,只需要计算两个数的尾数4 +8 =12,尾数为2,即可快速判断答案。
2、首数法首数法是指通过计算式子的首位数字来确定答案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选项首位数字不同的除法运算。
比如计算 12345÷6789,先计算12345÷6789 的首位数字,12÷6 = 2,所以答案的首位数字是 2。
资料分析蒙题口诀
在公考族中流行这样一句话“得数资者得行测,得行测者得天下”,由此可知这两大模块是多么重要,然而这两大模块要拿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数学运算能力不强的考生,如何“蒙”对题,就显得异常重要了,下面为大家提供资料分析五大蒙题口诀,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选项全文字,答案往往C”
应用正确率说明纵观2002年到2011年十年的资料分析的题目正确率92.32%。
2.“选项是国家,中国非答案”
应用正确率说明纵观2002年到2011年十年的资料分析的题目正确率高达100%。
3.“题干含有约,选项非整数”
应用正确率说明纵观2002年到2011年十年的资料分析的题目正确率100%。
4.“答案在选项前,部分相同选项中”
应用正确率说明:纵观2002年到2011年十年的资料分析的题目正确率92.17%。
5.“数字选项中,B项概率大”
应用正确率说明:纵观2002年到2011年十年的资料分析的题目正确率90.71%。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三大技巧从历年考试资料分析部分题目的特点来看,算式数据的计算利用常见的技巧化简之后即可估算出答案的范围,从而排除误项,快速选出正确答案。
专家认为在解资料分析题目时有几种常见的技巧,需要考生重点掌握,从而快速辅助考生解资料分析题目。
技巧一:尾数法、首数法——尾数、首数判断选答案尾数法,主要指由结果的最末一位或者几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常被运用于和、差的计算中,偶尔用于乘积的计算。
首数法与尾数法类似,是通过运算结果的首位数字或前几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
一般运用于加、减、除法中,在除法运算中运用最广泛。
例题1:经初步核算,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2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0070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57767亿元,增长8.3%。
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A.139862亿元B.147953亿元C.148632亿元D.151429亿元中公解析:2009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2025+70070+57767,观察选项发现后两位数据完全不同,可以根据后两位的尾数来判断答案,尾数相加为25+70+67=1(62),选A。
● 小提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之和等于国内生产总值。
例题2:2010年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购置价格全国平均约为( )。
A.3438元/平方米B.1578元/平方米C.2439元/平方米D.4420元/平方米技巧二:范围限定法——限定算式数据范围选答案范围限定法是指通过对计算式中数据进行放大或缩小,将计算式的数值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再通过选项或其他限定条件来选择正确选项或进行大小比较。
在使用范围限定法时,要注意放缩的一致性。
与2007年度相比,2008年度“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房屋面积”增长最快的是:A.新疆B.山东C.吉林D.云南技巧三:乘除法转化法——除法化乘法简化计算乘除法转化法是只在计算某一分式的具体数值时,如果除数的形式为(1+x),其中|x|<10%,且选项间的差距大于绝对误差时,可以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从而降低计算难度。
公考申论资料分析题答题技巧公考申论资料分析题答题技巧在省考申论备考当中,除了必须具备的阅读理解能力外,提出对策题型中的解决问题能力也需要重点关注和提升。
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公考申论资料分析题答题技巧,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考申论资料分析题答题技巧一、有备无患,防患未然在备考中,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历年国考、联考行测真题考生需要练习历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真题,在练习中,大致掌握资料分析模块的材料类别、常见出题方法、题目难度等等。
2.掌握读题的基本方法由于资料分析模块材料多种多样,所以分门别类地掌握这些材料的特点和最合适的阅读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说文字型的材料,应该用几秒钟快速阅读,再用几秒钟抓住段落主要关键词;等等。
3.熟悉一些统计术语和题型真题中经常出现的一些统计术语,如:增幅、增长率、百分点、翻番,等等,要掌握其基本含义和计算方法。
对真题中常见的题型要认真复习,掌握其基本公式。
4.掌握估算技巧如前文所提到的,资料分析往往涉及较大数目的加减乘除运算,所以掌握一些估算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像直除法、差分法等等,对数值的计算效率能起到非常显着的效果。
5.知己知彼,全面了解资料分析部分有明显不同于其他模块的特点。
掌握这些特点,方能心中有数,心态稳定。
拓展:国考申论阅文章结构技巧一、“大结构”一般思路结构设定在前文有着比较明确的分析,主要分为分论点类的“五段三分式”、关系类型的“思辨式”和不用设定分论点的综合分析式。
而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都逃不开既定的文章段落的相关标准,即段落以五段、六段为主,段落超过七段及以上则会有相应的分数扣减甚至直接打为“四类文”。
另外,结构的评分核心评分标准主要为“完整”和“匀称”,因为前有文章进行阐释,在此不再赘述。
二、“小结构”呈现过程在文章写作中,“小结构”可能很多时候“不为人知”,这是因为在具体文字呈现中,很多考生是在用生活中的语言表达带入具体的文章写作之中。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不仅需要我们对数据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还要求我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结果。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实用的速算技巧。
一、尾数法尾数法是指通过计算式子的尾数来确定答案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选项尾数各不相同的加减法运算。
例如:计算 2345 + 5678 1234 的结果,我们只需要计算出这三个数的尾数 5 + 8 4 = 9,所以答案的尾数就是 9,从选项中选出尾数为 9 的选项即可。
二、首数法首数法是指在除法运算中,通过计算商的首位数字来确定答案的方法。
当选项的首位数字不同时,我们可以使用首数法。
比如:计算34567÷123,我们先计算 345÷123,首位商 2,所以答案的首位数字是 2,从选项中选择首位是 2 的选项。
三、特征数字法特征数字法是将百分数、分数等转化为特定的分数来简化计算。
例如:125%可以转化为 1/8,25%可以转化为 1/4,333%可以转化为 1/3 等。
当算式中出现这些数字时,我们将其转化为相应的分数进行计算。
比如计算 3456×125%,就可以转化为 3456×1/8 = 432。
四、有效数字法有效数字法是根据题目精度要求,对数字进行取舍后计算。
对于乘法运算,我们一般保留前两位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取舍原则是:当第三位有效数字全为 0、1、2 时,全舍;当第三位有效数字全为 8、9 时,全进;其他情况,一进一舍,小数四舍五入,大数反向变化。
例如:计算 3456×5678,保留前两位有效数字,3456 可以近似为 35,5678 可以近似为 57,然后计算 35×57。
五、错位加减法对于形如 A×B /(1 + x%)的式子,我们可以使用错位加减法来简化计算。
比如:计算 345×115 /(1 + 15%),我们将 115 变成100,需要减去 15,那么 345 也要减去345×15% ≈ 52,式子就变成了(345 52)×100 = 293×100 = 29300。
公考口诀做题技巧《公考口诀做题技巧》口诀一:判断推理看仔细嘿,小朋友们。
判断推理题呀,就像一场小侦探游戏。
一是看图形,形状、颜色和数量,就像找宝藏的小线索。
如果是对称图形,就像照镜子一样两边一样呢。
二是逻辑关系,就像因果联系,因为下雨,所以地面湿。
还有类比推理,就像找小伙伴,小猫和小狗都是小动物,它们是同类关系。
要把这些关系都搞清,做题就像小火车在轨道上跑,稳稳当当的。
口诀二:言语理解有妙招小朋友们,言语理解不难搞。
一要先读题,就像读故事一样,把大概意思弄明白。
然后看关键词,关键词就像小魔法棒,像“但是”“可是”这种转折词,后面往往是重点哦。
二是理解语境,就像你在不同的地方说话不一样。
在公园里说的话很轻松,在图书馆就得小声。
根据语境去选最合适的答案,就像给小娃娃找最合适的衣服,不大不小才正好呢。
口诀三:数量关系不用愁小宝贝们,数量关系像小迷宫。
第一呢,要把数字看清楚,就像数小糖果一样,不能数错啦。
遇到数字规律题,就像找小火车的车厢规律,是递增还是递减呢。
二是学会简单计算,就像你在算自己的小零花钱。
如果是行程问题,你就想象是小蚂蚁在走路,速度乘以时间等于路程,这样想就很容易记住啦。
口诀四:资料分析小秘诀小可爱们,资料分析像寻宝。
一要先看表头,表头就像宝藏图的名字,告诉你这是关于什么的宝藏。
然后看数据,数据就像小宝石,要分清哪些是有用的。
二呢,计算的时候要细心,就像你搭小积木,一块都不能搭错。
百分数和小数的转换要熟练,就像你知道1/2等于0.5一样,这样计算就快啦。
口诀五:常识判断有诀窍小朋友呀,常识判断像小百科。
一是日常积累,就像你每天收集小树叶一样。
多看一些小知识,像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这种。
二是分析题目,有些题目就像小谜语。
如果是问节日的,你就想想这个节日有什么特点。
比如春节要贴春联,这样就能选出正确答案啦。
口诀六:申论写作第一步小乖乖们,申论写作像盖小房子。
一是审好题目,题目就像房子的设计图,要知道让你盖什么样的房子。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快速答题六句口诀一个目标:做前3个两种结构:总分式、一段式三种工具:机械表、带刻度的直尺、量角器四种图形:折线、饼图、柱图、其他图五大要点:时间、单位细节、常识判断、特殊表述、定性分析、组合选择六大技巧:估算、插值、放缩凑整、通分、近似、差分下文,张老师将对这六句口诀进行详细解读。
一、一个目标资料分析的目标:做前3个,适当放弃后2个。
总结历年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试题可以发现:每篇资料分析的前3个题比较简单,一般只需要从资料中查找相应的数据进行比较,或者辅以一些非常简单的计算就很容易做出来,而后面的2个题比较复杂,往往需要进行非常复杂的计算,以及多个选项的对错判断。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做不完全部资料分析题,华图建议考生做完前三个而放弃后两个。
有目的的放弃,将时间投入到其他模块相对容易的题中,可以保证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二、两种结构在资料分析的三种题型中,考生反映文字阅读是最难的,而其难就难在阅读和查找数据。
为提高做题效率,华图建议考生熟练掌握“结构阅读法”。
一般而言,文字资料分为两种结构:总分式、一段式。
针对这两种不同的文字结构,如何使用结构阅读法,下面通过例子进行详细阐述。
⑴总分式例1:2003年6月份,“国房景气指数”达到107.04,比5月份上升0.76点,比去年同期上升2.39点,具体的各分类指数情况如下:6月份竣工面积分类指数为111.46,与5月份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上升7.42点。
1-6月份,全国累计完成房屋竣工面积818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4%,增幅比去年同期增加20个百分点。
6月份资金来源分类指数为108.47,比5月份上升2.41点,比去年同期上升4.68点。
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达5723亿元,同比增长48.4%,增幅比去年同期高13.4个百分点。
6月份新开工面积分类指数达到108.91,比5月份上升0.17点滴,比去年同期上升3.44点。
资料分析第一节速算技巧一、计算型1.速算技巧:(1)一个数*1.5→本身+本身的一半。
例:86.4*1.5=86.4+43.2=129.6。
(2)一个数*1.1→错位相加。
例:12345*1.1=12345+1234.5=13579.5。
(3)一个数*0.9→错位相减。
例:12345*0.9=12345-1234.5=11110.5。
(4)练一练:①124.6*1.5=124.6+62.3=186.9。
②13579*1.1=13579+1357.9=14936.9。
③13579*0.9=13579-1357.9=12221.1。
2.截位直除:(1)一步除法:建议只截分母。
(2)多步计算:建议上下都截。
截几位:(1)选项差距大,截两位。
①选项首位不同。
②选项首位相同,次位差大于首位(2)选项差距小,截三位。
首位相同且次位差小于等于首位。
总结:(截位直除)(1)差距大,截两位;差距小,截三位。
(2)一步除法,截分母;多步计算,上下截。
注意:除前看选项,差距比较大,存在10倍以上的差别,位数和小数点不能忽略,保留两位计算。
二、比较型1.分数比较(1)一大一小,直接比,分子大,分数大;(2)同大同小,竖着直接除,横着看速度(倍数)。
谁快谁牛皮,慢的看成 1。
例:①7/24和 3/12如何比较。
分子:7>3,分母:24>12,分子大分母也大,同大同小。
方法一:竖着直接除,看首位商几。
方法二:横着看速度,速度相当于倍数,24是 12的 2倍,7是 3的 2+倍,分子的倍数大,慢的看成 1,即分母看成 1,7/1>3/1,因此 7/24>3/12。
②3/5和 6/15横着比较。
分子:3和 6之间为 2倍的关系,分母:5和 15之间为 3倍的关系,谁快谁牛皮,分母快,把分子看成 1,分母小的分数大,1/5>1/15,因此 3/5>6/15。
第二节快速找数1.文字材料就找关键词(1)5~10秒内,每段总结出 1~2个关键词。
2013年行测指导:表格型资料分析题技巧表格型材料指通过统计表反映数量关系的类型材料,是统计表格与统计数字的结合体。
表格型材料是资料分析模块中的常考题型,与文字型材料相比,表格型材料的数据更加直观,而同图形型材料相比,表格型材料所包含的数据量更大。
与其他材料类型相比,表格型材料的特点是材料内所含数据非常多,题目涉及的数据也比较多,往往需要大量的计算,因此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
对于较大型的表格,如何快速寻找数据也是考生备考的方向。
对大型表格,考生要能够迅速理清横标目、纵标目的内容,并学会借助直尺等工具帮助查找数据。
表格型资料分析题设置通常体现在三点:一、从表格中直接查找数据判断选项;二、对表格数据进行数值计算或比较;三、对表格所列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表格型资料分析题解题步骤:1.快速浏览表格的横标目、纵标目,表格中的大量具体数据略读或不读;2.阅读试题,结合问题的选项,返回表格查找数据;3.根据试题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快速计算。
表格型材料的常见技巧:1.重点关注表格型材料中横标目、纵标目,迅速理清横纵标目的意义以便快速查找所需数据,并注意标目中的数量单位;2.面对大型表格时,借助直尺等工具查找数据;3.当需要对多个组数据进行比较时,结合选项能够提高查找速度。
4.结合选项,运用估算技巧快速选出答案。
下文教育将结合江苏、湖南、山东等地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进行讲解。
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表格资料分析练习例1.2009年苏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B类-表格类资料分析题2007年江苏省各类教育招生、在校生和毕业生情况A.29.47万人B.34.75万人C.39.55万人D.40.25万人【答案】B。
【解析】计算题。
2006年招生最多的两个教育类型显然是普通初中教育和小学教育,招生数分别为94.66÷(1-4.40%)=99万人和65.19÷(1+1.44%)=64.3万人,差为34.7万人,与B项最接近,故选B。
1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解题常见五大简便方法资料分析是公务员笔试考试行测分值比重比较大的一快,行测的分值拉开差距的部分也多来自于资料分析,所以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但很多考生在备考资料分析时误以为资料分析没有方法和技巧,只有死算。
航博公考的金娟老师给出了不同的看法,资料分析是有其计算技巧的,重要分为以下五大方法:乘除法转化法在资料分析中,有一类比较典型的题目,已知某事件的末值b 和增长率或负增长率x%,要求出初值a ,列式计算为a=b ÷(1+x%)或a=b ÷(1-x%)。
这是一个除法运算。
计算时,一般来说,除法运算比乘法更难计算;我们可以利用分数的性质和数学公式,把上述式子转化为乘法运算。
数学公式:(1-x )(1+x )=1-x 2当x 与1相比很小时,x 2接近于0,则1-x 2≈1,这样的话,可以得到:1-x ≈11+x ,1+x ≈11-x 原式可以转化为a=b ÷(1+x%)≈b ×(1-x%) a=b ÷(1-x%)≈b ×(1+x%)注意:当选项间的差距比较大时,推荐使用这种方法;当差距比较小时,则需要验证一下。
而且,增长率或负增长率大于10%时,不建议使用该方法。
分子分母比较法根据分数性质,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于分子小的分数;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于分母大的分数。
还可以推出:两个分数比较,分子大而分母小的分数大于分子小而分母大的分数;分子、分母都大的分数和分子、分母都小的分数则不能直观判断大小。
同项相消法在解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比较复杂的关于增长比较的题目,每一步的计算相对比较复杂,但列出总的计算式后会出现一些相同项同时出现在被除数和除数中,而且计算关系也是相同的,我们可以把这些相同项相互抵消,使运算得到简化。
首数法首数法与尾数法相对,它是通过确定和、差、积、商的首数来确定答案的方法。
同样可以认定最前一位或几位数字。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主要考查我们对各种数据资料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这一部分的题目通常数据较多、计算量较大,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很容易花费大量时间却得不到理想的分数。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行测资料分析的快速解题技巧,并结合一些练习题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
一、快速解题技巧1、阅读材料有技巧先略读材料:快速浏览材料的结构和主要内容,了解所涉及的统计指标、时间范围和数据类型。
标注关键信息:对于重要的时间、数据范围、关键词等进行标注,方便后续查找和使用。
2、分析题目抓关键明确所求:读懂题目,确定要求的是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等具体指标。
提取关键数据:根据题目要求,从材料中准确提取相关数据。
3、计算方法要灵活估算法:适用于选项差距较大的题目,通过对数据进行粗略估算得出答案。
直除法:将除法运算转化为直除,快速比较商的首位或前两位来确定答案。
特殊值法:记住一些常见的特殊值,如 1/2 = 50%,1/3 ≈ 333%,1/4 = 25%等,将复杂计算转化为简单计算。
4、选项分析有窍门先看选项差距:差距大则大胆估算,差距小则精确计算。
排除法:根据题目特点和数据性质,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缩小选择范围。
二、练习题与解析【例 1】2019 年,某地区的 GDP 为 5000 亿元,2018 年为 4000 亿元,求 2019 年该地区 GDP 的增长率。
A 20%B 25%C 30%D 35%解题思路: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100%,即(5000 4000)÷ 4000 × 100% = 25%,答案选 B。
【例 2】2020 年,某企业的营业收入为 800 万元,营业成本为 500 万元,求该企业的毛利率。
A 375%B 30%C 25%D 20%解题思路: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 × 100%,即(800 500)÷ 800 × 100% = 375%,答案选 A。
(一)文字型材料解题方法:文字快速定位法文字材料基本由并列结构和总分结构构成,其主要特点是数据量大,数据关系复杂。
因此可借用文章阅读中的段落结构分析法来理清各个相关数据间的并列或总分关系。
快速浏览整篇材料,提取片段信息、关键词汇并做好标记,然后根据片段信息分析各段大意,再观察题目,通过题目所给信息,对应上步提取的关键词,可快速定位到文章的相关段落,起到提高做题速度的效果。
(二)表格型材料解题方法:表格交叉项法表格材料的主要特点是数据量大、分类清晰。
表格由标题(包括单位)、横标目、纵标目、表格数据和注释等组成。
表格数据在横标目和纵标目的交叉处获得,是对横纵标目两方面信息结合起来的描述。
在解答表格型材料的题目时,在快速浏览表格后,弄懂其标题(包括单位)、横标目、纵标目、表格数据和注释等所代表的意义,再根据题目定位到相应的横、纵标目,即可在其交叉处获得相应的数据。
当出现二级或多级标目时,考生应多注意其中的数据关系,这部分易出现陷阱。
(三)图形型材料解题方法:图形要点抽取法快速浏览图形后,弄清其标题、横坐标(单位)、纵坐标(单位)和图注等所代表的意义,再根据题目定位到相应的横、纵坐标和图注,即可获得相应的数据。
这种方法适用于统计图,其主要特点是数据量相对较小、数据趋势明显。
统计图样式较多,不同类型统计图要从不同的要点入手。
例如:扇形图主要提取标题、图注信息;条形图、折线图主要提取横纵坐标等要点。
(四)综合性材料解题方法:综合分析法快速浏览材料,重要的是抓住文字、图形、表格两两之间或者三者之间的关联点。
综合资料是将文字资料、统计图和统计表两种或两种以上综合在一起同时出现的一些题目。
这种题目加大了信息量,增加了考试难度,其考察的难点在于弄清文字、表格或者图形的实际含义和彼此之间的内在关系,特别是事理关系和数理关系。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数据资料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完成资料分析题目,掌握一些快速解题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行测资料分析中的快速解题技巧,并通过一些练习来加以巩固。
一、快速解题技巧1、阅读技巧先略读材料:在开始答题之前,快速浏览材料的结构和主题,了解所涉及的数据类型和大致内容。
关注关键信息:重点关注材料中的时间、统计指标、数据单位等关键信息,便于在答题时快速定位所需数据。
2、数据处理技巧尾数法:当选项尾数不同时,可通过计算尾数来快速得出答案。
首数法:适用于除法运算,通过计算首位数字来快速判断选项。
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简化计算。
例如,将 25%视为1/4,50%视为 1/2 等。
3、估算技巧截位法:对数据进行截位处理,减少计算量。
可以根据选项差距和数据特点选择截位的位数。
放缩法:在计算过程中,适当放大或缩小数据,以快速判断结果的范围。
4、分析选项技巧排除法:通过分析选项之间的差异和逻辑关系,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提高答题效率。
特殊值法:代入特殊值进行计算和比较,快速判断选项的正确性。
二、练习题目及解析【例题 1】2019 年,某地区粮食产量为 12345 万吨,比上年增长56%。
上年该地区粮食产量为多少万吨?A 11691B 11782C 11856D 11928【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基期量的计算。
基期量=现期量÷(1 +增长率),列式为:12345÷(1 +56%)≈12345÷1056。
可以使用首数法,12345÷1056 的首位数字约为 11,排除 C、D 选项。
然后计算12345÷1056 ≈ 11691,故选 A 选项。
【例题 2】2020 年,某企业销售额为 5678 万元,同比增长 18%,利润为 890 万元,同比增长 25%。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与计算技巧在公务员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数据资料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掌握好资料分析的知识点和计算技巧,能够在考试中节省时间,提高准确率,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资料分析中的重要知识点和实用计算技巧。
一、资料分析知识点(一)统计术语要理解和解答资料分析题目,首先需要熟悉一些常见的统计术语,如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倍数、平均数等。
1、增长率:指现期量与基期量的差值占基期量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2、增长量:指现期量与基期量的差值。
3、比重:指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4、倍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5、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
(二)统计图表资料分析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统计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需要掌握从图表中快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包括数据的大小、趋势、比例关系等。
(三)材料类型资料分析的材料类型多样,常见的有文字材料、表格材料、图形材料以及综合材料。
不同类型的材料有其特点和阅读重点,例如文字材料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和数据;表格材料要注意表头和行列的信息;图形材料要关注坐标轴和图例等。
(四)计算指标1、同比和环比同比是指与上年同期相比,环比是指与相邻的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
2、顺差和逆差出口大于进口为顺差,出口小于进口为逆差。
二、资料分析计算技巧(一)尾数法当选项的尾数各不相同,且计算式为加减法时,可以只计算尾数来快速得出答案。
例如:345 + 217 128 =()A 434B 444C 454D 464只计算尾数:5 + 7 8 = 4,所以答案为 B 选项。
(二)首数法在除法运算中,当选项的首位数字不同时,可以通过计算首位数字来确定答案。
例如:4567 ÷ 123 =()A 30B 37C 40D 47先计算首位:45 ÷ 12 = 39,所以答案为 B 选项。
(三)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特征分数,从而简化计算。
公考联考资料分析表格类题型解题妙诀————————————————————————————————作者:————————————————————————————————日期:13省公考联考资料分析表格类题型解题妙诀表格型材料指通过统计表反映数量关系的类型材料,是统计表格与统计数字的结合体。
表格型材料是资料分析模块中的常考题型,与文字型材料相比,表格型材料的数据更加直观,而同图形型材料相比,表格型材料所包含的数据量更大。
与其他材料类型相比,表格型材料的特点是材料内所含数据非常多,题目涉及的数据也比较多,往往需要大量的计算,因此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
对于较大型的表格,如何快速寻找数据也是考生备考的方向。
对大型表格,考生要能够迅速理清横标目、纵标目的内容,并学会借助直尺等工具帮助查找数据。
表格型的题目设置通常体现在四点:一、从表格中直接查找数据判断选项;二、对表格数据进行数值计算或比较;三、对表格所列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表格型材料的解题步骤:1.快速浏览表格的横标目、纵标目,表格中的大量具体数据略读或不读;2.阅读试题,结合问题的选项,返回表格查找数据;3.根据试题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快速计算。
表格型材料的常见技巧:1.重点关注表格型材料中横标目、纵标目,迅速理清横纵标目的意义以便快速查找所需数据,并注意标目中的数量单位;2.面对大型表格时,借助直尺等工具查找数据;3.当需要对多个组数据进行比较时,结合选项能够提高查找速度。
4.结合选项,运用估算技巧快速选出答案。
下面我们结合历年真题进行讲解。
江苏行测资料分析(表格类)练习例题1.江苏省2009年行测B类表格类资料分析题2007年江苏省各类教育招生、在校生和毕业生情况教育类型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绝对数(万人)增长率(%)绝对数(万人)增长率(%)绝对数(万人)增长率(%)研究生教育 3.36 0.18 9.65 0.74 2.40 0.47普通高等教育45.47 6.38 156.88 17.34 33.36 5.70中等职业教育51.63 -4.21 152.53 4.29 35.00 5.18普通高中教育50.88 -2.21 153.12 0.55 47.58 2.61普通初中教育94.66 -4.40 298.18 -20.52 111.52 -9.83小学教育65.19 1.44 429.18 -26.57 93.60 -4.22141.2006年江苏省招生数最多的两个教育类型的招生数之差是A.29.47万人B.34.75万人C.39.55万人 D.40.25万人【答案】B。
【解析】计算题。
2006年招生最多的两个教育类型显然是普通初中教育和小学教育,招生数分别为94.66/(1-4.40%)=99万人和65.19/(1+1.44%)=64.3万人,差为34.7万人,与B项最接近,故选B。
经验分享: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
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
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
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
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
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
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我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得了的。
论坛有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
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
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
而且,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总结,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
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
当然,有经济条件的同学,千万不要吝啬,花点小钱在自己的未来上是最值得的,多少年来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在既然势在必得,就不要在乎这一刻。
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到这里用这个软件训练速读,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比较厉害的快速阅读的能力,这是给我帮助非常大的学习技巧,极力的推荐给大家(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
其次,从选择的复习资料上来说,我用的是学习软件,不是一般的真题,我认为从电脑上面做题真的是把学习的效率提高了很多,再者这款软件集成最新题库、大纲资料、模拟、分析、动态等等各种超强的功能,性价比超高,是绝不可缺的一款必备工具,结合上速读的能力,如虎添翼,让整个备考过程效率倍增。
到我推荐的这里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科目(也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另外我一直还在收听一个比较好的公务员微信频道:GWYDS007【公务员大师007】,专门发布公务员的一些最新动态、公务员相关信息,推荐收听,掌握第一手公务员咨询142.2007年江苏省各类教育中,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均比上年减少的是A。
中等职业教育B。
普通高中教育 C。
普通初中教育D。
小学教育【答案】C。
【解析】直接判断。
只有普通初中教育增长率均为负数。
故选C。
143.2007年江苏省各类教育之间,增长率差异最小的指标是A。
招生数B。
在校生数C。
毕业生数D。
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答案】A。
【解析】直接判断。
招生数增长率最大与最小之差不超过7,在校生和毕业生增长率差异均超过7,故选A。
144.2007年江苏省各类教育中,招生数与毕业生数差额最大的是A。
普通高等教育B。
中等职业教育C。
普通初中教育D。
小学教育【答案】D。
【解析】计算比较题。
只有小学教育招生数与别业生数差额达到20万人以上,其他各种教育的招生数和毕业生数的差额都没达到20万人,所以小学教育差额最大,故选D。
145.2007年江苏省各类教育中,毕业生数与在校生数的比值最接近的是A。
研究生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B。
普通高等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C。
研究生教育和小学教育D。
普通高等教育和小学教育【答案】D。
【解析】计算比较题。
毕业生数与在校生数的比值分别为:研究生2.40/9.65=24.87%,普通高等33.36/156.88=21.26%,中等职业35/152.53=22.95%,普通高中47.58/153.12=31.07%,普通初中111.52/298.18=37.40%,小学93.60/429.18=21.8%,最接近的是普通高等教育和小学教育,故选D。
山东省2009年行测表格类资料分析题表一:2004~2007年城乡居民消费状况表年份/项目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2004年7182 2185 37.7% /2006年8697 2829 35.8% 43.0%2007年9997 3223 36.3% 43.1%另据统计,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为1032元。
126.与2006年相比较,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 )。
A。
近12% B。
近13% C。
近14% D。
近15%【答案】C。
【解析】计算题。
直接查表知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223元,2006年为2829,增长了(3223-2829)/2829=13.9%,故选C。
127.如果以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标准,根据统计数据,与2006年相比,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生活水平( )。
A。
略有降低 B。
略有提高 C。
没有变化 D。
无法确定【答案】A。
【解析】比较题。
2007年恩格尔系数比2006年略有增长,而恩格尔系数越高,生活水平越低。
故选A。
128.2004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约为( )。
A.14.4%B.15.4%C.42.7%D.47.2%【答案】D。
【解析】计算题。
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为1032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85元,所以恩格尔系数为1032/2185=47.2%,故选D。
129.2007年的城镇家庭食品支出额约为( )。
A.1172元B.1433元C.3629元 D.4309元【答案】C。
【解析】计算题。
2007年的城镇家庭食品支出额约为9997*36.3%≈3629元,故选C。
130.由“表一:2004~2007年城乡居民消费状况表”可知,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支出比农村家庭食品支出高( )。
A.1.61倍B.2.61倍C.1.41倍 D.1.31倍【答案】A。
【解析】计算题。
2007年农村家庭食品支出为3223*42.1%≈1357 元,而由上题知2007年城镇家庭食品支出约为3629元,所以城镇比农村高出(3629-1357)/1357≈1.67倍,与A 项最接近,所以选A。
云南行测资料分析(表格类)练习例题3.云南省2008年行测表格类资料分析题2008年某市的一家沃尔玛电器店一周市场行情表(单位:元)品类品牌型号原价现价涨跌彩电长虹PT4209 16990 10990 6000 长虹LT4018 19990 12990 7000 长虹LT4219B 22990 14990 8000HPCLWD40-SI 13800 11988 1812 HPCPP-42SC 11800 9966 1834小家电格兰仕微波炉G8023ETL-X8 1198 958 240 格兰仕微波炉C18A-DP 498 188 310 美的微波炉KJ17C-M 596 299 297冰箱伊莱克斯BCD-206E 2200 1499 701 康拜恩BC-50D 288 222荣事达BCD-110 688 410洗衣机小天鹅XPB20-15B 299 88 211 美菱XPB65-768SM 633 288 345 三洋XQB50-149 980 788 192厨卫电器老板907XT 1217 700 517 伊莱克斯198-EA31 2190 998 1192 万和JSQ16-8A 888 488 400数码索尼数码摄像机DVD803 8258 7886 372 索尼数码摄像机HC21E 3329 3143 186 柯达数码相机C360 2299 3088 -789电脑惠普笔记本2226 7999 7299 700 海尔笔记本H40 5999 5499 500空调长虹KFR-23GW/A(05) 1680 1297 383 科龙KFR-26GW/S2F 2860 2393 467116.该周沃尔玛商店中涨跌变化率最低的电器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