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选择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5.06 KB
- 文档页数:3
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章受扭构件习题及答案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章受扭构件习题及答案第五章受扭构件扭曲截面承载力一、填空题1、素混凝土纯扭构件的承载力tu?0.7ftwt介于和分析结果之间。
wt是假设导出的。
2、钢筋混凝土受到抖构件随着扭矩的减小,先在横截面最脆弱的部位发生横裂缝,然后构成大体已连续的。
3、由于配筋量不同,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将发生破坏、破坏、破坏和破坏。
4、钢筋混凝土弯角、抠、抖构件,剪力的减少将并使构件的抗炎抖承载力;扭矩的减少将并使构件的抗剪承载力。
5、为了防止受扭构件发生超筋破坏,规范规定的验算条件是。
6、抗扭纵向钢筋应沿布置,其间距。
7、t形横截面弯角、抠、抖构件的弯矩由忍受,剪力由忍受,扭矩由忍受。
8、钢筋混凝土弯、剪、扭构件箍筋的最小配筋率?sv,min?,抗弯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抗扭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tl?。
9、混凝土受到抖构件的抗炎扭纵筋与缝筋的配筋强度比?应当在范围内。
10、为了确保缝筋在整个周长上都能够充分发挥抗拉促进作用,必须将缝筋制成形状,且缝筋的两个端头应当。
二、判断题1、构件中的抗扭纵筋应尽可能地沿横截面周边布置。
2、在受扭构件中配置的纵向钢筋和箍筋可以有效地延缓构件的开裂,从而大大提高开裂扭矩值。
3、受到抖构件的裂缝在总体上为螺旋形,但不是连贯的。
4、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扭时,核芯部分的混凝土起主要抗扭作用。
5、素混凝土纯扭构件的抗扭承载力可表达为tu?0.7ftwt,该公式是在塑性分析方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6、受到抖构件中抗炎抖钢筋存有横向钢筋和纵向缝筋,它们在配筋方面可以互相填补,即为一方布局少时,可以由另一方多布局一些钢筋以分担太少配筋一方所分担的扭矩。
7、受扭构件设计时,为了使纵筋和箍筋都能较好地发挥作用,纵向钢筋与-1-箍筋的配筋强度比值?应满足以下条件:0.61.7。
8、在混凝土纯扭构件中,混凝土的抗炎抖承载力和缝筋与纵筋就是全然单一制的变量。
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章受扭构件习题及答案第五章 受扭构件扭曲截面承载力一、填空题1、素混凝土纯扭构件的承载力0.7u t t T f w =介于 和 分析结果之间。
t w 是假设 导出的。
2、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随着扭矩的增大,先在截面 最薄弱的部位出现斜裂缝,然后形成大体连续的 。
3、由于配筋量不同,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将发生 破坏、 破坏、 破坏和 破坏。
4、钢筋混凝土弯、剪、扭构件,剪力的增加将使构件的抗扭承载力 ;扭矩的增加将使构件的抗剪承载力 。
5、为了防止受扭构件发生超筋破坏,规范规定的验算条件是 。
6、抗扭纵向钢筋应沿 布置,其间距 。
7、T 形截面弯、剪、扭构件的弯矩由 承受,剪力由 承受,扭矩由 承受。
8、钢筋混凝土弯、剪、扭构件箍筋的最小配筋率,min sv ρ= ,抗弯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ρ= ,抗扭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tl ρ= 。
9、混凝土受扭构件的抗扭纵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ζ应在 范围内。
10、为了保证箍筋在整个周长上都能充分发挥抗拉作用,必须将箍筋做成 形状,且箍筋的两个端头应 。
二、判断题1、构件中的抗扭纵筋应尽可能地沿截面周边布置。
2、在受扭构件中配置的纵向钢筋和箍筋可以有效地延缓构件的开裂,从而大大提高开裂扭矩值。
3、受扭构件的裂缝在总体上成螺旋形,但不是连贯的。
4、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扭时,核芯部分的混凝土起主要抗扭作用。
5、素混凝土纯扭构件的抗扭承载力可表达为0.7U t t T f w =,该公式是在塑性分析方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6、受扭构件中抗扭钢筋有纵向钢筋和横向箍筋,它们在配筋方面可以互相弥补,即一方配置少时,可由另一方多配置一些钢筋以承担少配筋一方所承担的扭矩。
7、受扭构件设计时,为了使纵筋和箍筋都能较好地发挥作用,纵向钢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值ζ应满足以下条件:0.6 1.7ζ≤≤。
8、在混凝土纯扭构件中,混凝土的抗扭承载力和箍筋与纵筋是完全独立的变量。
9、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的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0.35 1.2yv stlt t cor f A T f w A S ζ≤+只考虑混凝土和箍筋提供的抗扭承载力。
第5章 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5.1选择题1.对于无腹筋梁,当31<<λ时,常发生什么破坏( B )。
A . 斜压破坏;B 剪压破坏;C 斜拉破坏;D 弯曲破坏;2.对于无腹筋梁,当1<λ时,常发生什么破坏( A )。
A . 斜压破坏;B 剪压破坏;C 斜拉破坏;D.弯曲破坏;3.对于无腹筋梁,当3>λ时,常发生什么破坏( C )。
A . 斜压破坏;B.剪压破坏;C 斜拉破坏;D 弯曲破坏;4.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建立是依据( B )破坏形态建立的。
A . 斜压破坏;B 剪压破坏;C.斜拉破坏;D 弯曲破坏;5.为了避免斜压破坏,在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中,通过规定下面哪个条件来限制( C )。
A . 规定最小配筋率;B.规定最大配筋率;C.规定最小截面尺寸限制;D 规定最小配箍率;6.为了避免斜拉破坏,在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中,通过规定下面哪个条件来限制( D )。
A . 规定最小配筋率;B 规定最大配筋率;C 规定最小截面尺寸限制;B . 规定最小配箍率;7.R M 图必须包住M 图,才能保证梁的( A )。
A .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B 斜截面抗弯承载力;C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纵向钢筋弯起点的位置与按计算充分利用该钢筋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C )。
A .0.30hB .0.40hC .0.50hD .0.60h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对于梁、板类构件,不宜大于( A )。
A . 25%;B 50%; C.75%;D.1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对于柱类构件,不宜大于( B )。
A . 25%;B.50%;C.75%;D.100%;5.2判断题1. 梁侧边缘的纵向受拉钢筋是不可以弯起的。
( ∨ )2. 梁剪弯段区段内,如果剪力的作用比较明显,将会出现弯剪斜裂缝。
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选 择 题1.作为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依据(C )。
A .Ⅰa 状态;B. Ⅱa 状态;C. Ⅲa 状态;D. 第Ⅱ阶段;2.作为受弯构件抗裂计算的依据(A )。
A .Ⅰa 状态;B. Ⅱa 状态;C. Ⅲa 状态;D. 第Ⅱ阶段;3.作为受弯构件变形和裂缝验算的依据(D )。
A .Ⅰa 状态;B. Ⅱa 状态;C. Ⅲa 状态;D. 第Ⅱ阶段;4.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的建立是依据哪种破坏形态建立的(B )。
A. 少筋破坏;B. 适筋破坏;C. 超筋破坏;D. 界限破坏;5.下列那个条件不能用来判断适筋破坏与超筋破坏的界限(C )。
A .b ξξ≤;B .0h x b ξ≤;C .'2s a x ≤;D .max ρρ≤6.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截面抵抗矩系数s α取值为:(A )。
A .)5.01(ξξ-;B .)5.01(ξξ+;C .ξ5.01-;D .ξ5.01+;7.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中,对于双筋截面,下面哪个条件可以满足受压钢筋的屈服(C )。
A .0h x b ξ≤;B .0h x b ξ>;C .'2s a x ≥;D .'2s a x <;8.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中,T 形截面划分为两类截面的依据是(D )。
A. 计算公式建立的基本原理不同;B. 受拉区与受压区截面形状不同;C. 破坏形态不同;D. 混凝土受压区的形状不同;9.提高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C )。
A. 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B. 增加保护层厚度;C. 增加截面高度;D. 增加截面宽度;10.在T 形截面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假定在受压区翼缘计算宽度范围内混凝土的压应力分布是(A )。
A. 均匀分布;B. 按抛物线形分布;C. 按三角形分布;D. 部分均匀,部分不均匀分布;11.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B )。
A. 纵向钢筋内表面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B. 纵向钢筋外表面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C. 箍筋外表面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D. 纵向钢筋重心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12.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双筋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若'2s a x ≤,则说明(C )。
第 1 篇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第01章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1.1第 1 篇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第01章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1.2A.横向受拉,纵向受压,可提高抗压强度;B.横向受压,纵向受拉,可提高抗压强度;C.三向受压会降低抗压强度;D.三向受压能提高抗压强度;参考答案:D第 1 篇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第01章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1.33.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是指()。
A.原点弹性模量;B.切线模量;C.割线模量;D.变形模量;参考答案:A4.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与混凝土的()有很大关系A.强度;B.配比;C.养护条件;D.延伸率;参考答案:ABC1.钢筋与混凝土能共同工作的主要原因是()。
A.防火、防锈;B.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及保护;C.混凝土与钢筋有足够的粘结力,两者线膨胀系数接近;D.钢筋抗拉而混凝土抗压。
参考答案:C第 1 篇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第01章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1.5 轴心受力构件的应力分析1. Nu=Ncr时的配筋率称为理论上的()。
A.极限配筋率;B.最小配筋率;C.最大配筋率;D.构造配筋率;参考答案:B2.轴心受压短柱的极限轴力Nu的计算公式是()。
参考答案:D1.混凝土的收缩是一种随时间而增长的变形,一般()时间后趋于稳定A.1年;B.2年;C.2周;D.3个月;参考答案:B2.关于混凝土的收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骨料的级配好,弹性模量高,可减小混凝土的收缩;B.水泥用量越多、水灰比越大,收缩就越大;C.使用环境的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低,收缩越小;D.高温蒸养可加快水化作用,减少混凝土中的自由水分,因而可以减少收缩。
参考答案:C3.地上放置一块钢筋混凝土板,在养护过程中表面出现微细裂缝,其原因是()。
A混凝土徐变变形的结果B混凝土收缩变形的结果C混凝土与钢筋产生热胀冷缩差异变形的结果D是收缩与徐变共同作用的结果参考答案:B4.关于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应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混凝土的收缩应变越大,收缩引起的钢筋应力及混凝土应力就越大;第 1 篇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第02章梁的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分析·2.1B.钢筋混凝土梁的大部分工作阶段,受压区已开裂;C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比抗压强度小很多;D.混凝土是弹塑性材料,当应力超过一定限度时,塑性变形有较大的发展。
一、判断题(请在你认为正确陈述的各题干后的括号内打“√”,否则打“×”。
每小题1分。
)第1章 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1.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的尺寸越大,强度越高。
( F )2.混凝土在三向压力作用下的强度可以提高。
( T )3.普通热轧钢筋受压时的屈服强度与受拉时基本相同。
( T )4.钢筋经冷拉后,强度和塑性均可提高。
( F )5.冷拉钢筋不宜用作受压钢筋。
( T )6.C20表示f cu =20N/mm 。
( F )7.混凝土受压破坏是由于内部微裂缝扩展的结果。
( T )8.混凝土抗拉强度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而增大。
( T )9.混凝土在剪应力和法向应力双向作用下,抗剪强度随拉应力的增大而增大。
( F )10.混凝土受拉时的弹性模量与受压时相同。
( T )11.线性徐变是指压应力较小时,徐变与应力成正比,而非线性徐变是指混凝土应力较大时,徐变增长与应力不成正比。
( T )12.混凝土强度等级愈高,胶结力也愈大( T )13.混凝土收缩、徐变与时间有关,且互相影响。
( T )1. 错;对;对;错;对;2. 错;对;对;错;对;对;对;对;第3章 轴心受力构件承载力1.轴心受压构件纵向受压钢筋配置越多越好。
( F )2.轴心受压构件中的箍筋应作成封闭式的。
( T )3.实际工程中没有真正的轴心受压构件。
( T )4.轴心受压构件的长细比越大,稳定系数值越高。
( F )5.轴心受压构件计算中,考虑受压时纵筋容易压曲,所以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最大取为2/400mm N 。
( F )6.螺旋箍筋柱既能提高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又能提高柱的稳定性。
( F )1.错;对;对;错;错;错;第4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1.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越大越好。
( F )2.对于'f h x ≤的T 形截面梁,因为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相当于宽度为'f b 的3.板中的分布钢筋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下面。
( F )4.在截面的受压区配置一定数量的钢筋对于改善梁截面的延性是有作用的。
第一章绪论判断选择题1、[专、本]排架结构的杆件连接方式是(C)。
A、屋面横梁与柱顶铰接,柱下端与基础底面固接B、屋面横梁与柱顶固接,柱下端与基础顶面固接C、屋面横梁与柱顶铰接,柱下端与基础顶面固接D、屋面横梁与柱顶固接,柱下端与基础底面铰接2、采用普通砖砌体砌筑的房屋层高不应超过(C)。
A、3.0mB、3.3mC、3.6mD、4.5m3、[本]在水平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整体变形是(B)。
A、剪切型B、弯曲型C、弯剪型D、剪弯型4、[本]在水平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整体变形时是(A)。
A、剪切型B、弯曲型C、弯剪型D、剪弯型5、[本]高层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筒中筒结构时,外筒柱截面宜采用(C)A、圆形截面B、正方形截面C、矩形截面,长边平行于外墙D、矩形截面,短边平行于外墙6、[本]高层建筑采用筒中筒结构时下列四种平面中受力性能最差的是(B )。
A、圆形B、三角形C、正方形D、正多边形7、[专]在进行混合结构的平面布置时,宜优先采用(C)。
A、纵墙承重B、内框架承重C、横墙承重或纵横墙混合承重D、纵墙承重或内框架承重)8、[本]对于钢筋混凝土墙,其墙长为l,墙厚为t,则应按剪力墙进行设计的条件是(A )。
A、l>4tB、L≥3tC、L>1000mmD、t≥层高的1\259、[本]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变形曲线为弯剪型(底部为弯曲型变形、顶部为剪切型变形)的是( D)A、框架结构B、混合结构C、剪力墙结构D、框架-剪力墙结构10、[专、本]下列四种结构体系中,适用的最大高度最高的体系是(C)。
A、现浇框架结构B、预制框架结构C、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D、部分框支墙现浇剪力墙结构11、下列关于选择拱轴线形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B.理论上最合理的拱轴线是使拱在荷载作用下处于无轴力状态第二章建筑结构的设计标准和设计方法判断选择题1、[专、本]结构上的作用分为如下两类时,其中前者也称为荷载的是( C )。
第五章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注:个别习题用浅灰色,该题可忽略)一、填空题1、受弯构件的破坏形式有 、 。
2、受弯构件的正截面破坏发生在梁的 ,受弯构件的斜截面破坏发生在梁的 ,受弯构件内配置足够的受力纵筋是为了防止梁发生 破坏,配置足够的腹筋是为了防止梁发生 破坏。
3、梁内配置了足够的抗弯受力纵筋和足够的抗剪箍筋、弯起筋后,该梁并不意味着安全,因为还有可能发生 、 、 ;这些都需要通过绘制材料图,满足一定的构造要求来加以解决。
4、斜裂缝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支座附近的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 超过了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而开裂的。
5、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有 、 、 ,其中属于材料未充分利用的是 、 。
6、梁的斜截面承载力随着剪跨比的增大而 。
7、梁的斜截面破坏主要形态有3种,其中,以 破坏的受力特征为依据建立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8、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其斜截面承载力 。
9、随着纵向配筋率的提高,其斜截面承载力 。
10、当梁上(均布荷载)作用的剪力满足:V ≤ 时,可不必计算抗剪腹筋用量,直接按构造配置箍筋满足max min ,S S d d ≤≥;当梁上(均布荷载)作用的剪力满足:V ≤ 时,仍可不必计算抗剪腹筋用量,除满足max min ,S S d d ≤≥以外,还应满足最小配箍率的要求;当梁上(均布荷载)作用的剪力满足:V ≥ 时,则必须计算抗剪腹筋用量。
11、当梁的配箍率过小或箍筋间距过大并且剪跨比较大时,发生的破坏形式为 ;当梁的配箍率过大或剪跨比较小时,发生的破坏形式为 。
12、对于T 形、工字形、倒T 形截面梁,当梁上作用着集中荷载时,需要考虑剪跨比影响的截面梁是 。
13、 对梁的斜截面承载力有有利影响,在斜截面承载力公式中没有考虑。
14、设置弯起筋的目的是 、 。
15、为了防止发生斜压破坏(一般梁),梁上作用的剪力应满足: ,为了防止发生斜拉破坏,梁内配置的箍筋应满足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形考任务附答案1.以下是一篇关于钢筋混凝土梁的文章,其中有一些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请删除这些段落并对其他段落进行小幅度改写。
钢筋混凝土梁是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
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土梁具有更高的承载力和受力性能。
这是因为钢筋和混凝土之间有良好的黏结力,并且混凝土可以对钢筋进行保护。
此外,钢筋混凝土结构还具有高的耐久性和耐火性,但缺点是施工需要大量模板,取材不方便,抗裂性差,且施工受季节性影响。
在钢筋混凝土梁的设计中,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同时,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性能比普通混凝土更好,但在荷载长期作用下,需要考虑徐变的影响。
影响混凝土徐变的因素包括施加的初应力水平、加荷龄期、养护和使用条件下的温湿度、混凝土组成成分以及构件的尺寸。
钢筋经冷拉后可以提高其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但不能提高屈服强度。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表示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达到30 N/mm的概率不小于95%。
钢筋屈服,混凝土压碎;C、钢筋和混凝土同时达到极限状态;D、混凝土压碎,钢筋拉断。
4.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应根据(D)确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
A、混凝土的抗拉强度B、混凝土的抗弯强度C、混凝土的抗剪强度D、混凝土的抗压强度5.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破坏形态为(C)。
A、钢筋屈服B、混凝土压碎C、钢筋屈服和混凝土压碎同时发生D、混凝土拉裂和钢筋断裂同时发生6.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剪破坏形态为(B)。
A、钢筋屈服B、混凝土剪切破坏C、钢筋屈服和混凝土剪切破坏同时发生D、混凝土拉裂和钢筋断裂同时发生。
4.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过程中,不考虑受拉混凝土作用的原因是因为中和轴附近部分受拉混凝土范围小且产生的力矩很小,对正截面承载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5.当少筋梁的受拉钢筋刚屈服时,XXX截面的承载能力达到最大值。
6.提高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的最有效方法是增大截面高度。
7.对于一般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提高钢筋等级的效果大于提高混凝土等级。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及其参考答案wmaxcrψ满足要求。
skEs(te)(25)〈wlim mm1053.简支矩形截面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尺寸b×h=200 mm×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为HRB335级,4Mk=95kNm;环境类别为一类。
试对其进行裂缝宽度验算,如不满足应采取什么措施。
解:对于C30混凝土:Ec16,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跨中弯矩104N/mm2;Es105 N/mm2;ftk N/mm2As804mm2;h0500258466mm105804E1020XX66teskAs804 20XX00Mk95106 N/mm2 466804ψtesk16mm;c25mm;crwmaxcrψskEs(te)(25)〉wlim 10不满足要求。
可以采取增大截面配筋的措施。
模拟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8. B 二,多项选择题三、分析题1.不正确。
…………..1分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主要是验算构件的变形、抗裂度和裂缝宽度。
一般构件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后所造成的后果,不如超过承载力极限状态严重,不会造成过大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考虑到作用在构件上的最不利可变荷载往往仅是在某一瞬时出现的,所以其可靠度可以比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有所降低,因此,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荷载及材料强度均取设计值;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荷载与材料强度均取标准值。
(4)分2.不正确。
…………..1分梁中配置纵向钢筋可以协助混凝土承担受拉区的拉力;在双筋梁中,受压钢筋可以协助混凝土承担压力,提高其抗弯性能及延性;此外,纵筋还能抵抗剪力,通过消栓作用,提高粱的康健性能。
…………..2分柱中配置纵向钢筋可以协助混凝土承担压力减小截面尺寸;承受可能产生的较小弯矩、收缩和温度应力等;防止发生脆性破坏,提高构件的延性;减小混凝土的徐变变形。
…………..2分3.不正确。
…………..1分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⑴改善结构的使用性能。
第三章轴心受力构件承载力选择题1.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是考虑了()。
A.初始偏心距的影响;B.荷载长期作用的影响;C.两端约束情况的影响;D.附加弯矩的影响;2.对于高度、截面尺寸、配筋完全相同的柱,以支承条件为()时,其轴心受压承载力最大。
A.两端嵌固;B.一端嵌固,一端不动铰支;C.两端不动铰支;D.一端嵌固,一端自由;3.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两端约束情况越好,则稳定系数()。
A.越大;B.越小;C.不变;4.一般来讲,配有螺旋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同配有普通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相比,前者的承载力比后者的承载力()。
A.低;B.高;C.相等;5.对长细比大于12的柱不宜采用螺旋箍筋,其原因是()。
A.这种柱的承载力较高;B.施工难度大;C.抗震性能不好;D.这种柱的强度将由于纵向弯曲而降低,螺旋箍筋作用不能发挥;6.轴心受压短柱,在钢筋屈服前,随着压力而增加,混凝土压应力的增长速率()。
A.比钢筋快;B.线性增长;C.比钢筋慢;7.两个仅配筋率不同的轴压柱,若混凝土的徐变值相同,柱A配筋率大于柱B,则引起的应力重分布程度是()。
A.柱A=柱B;B.柱A>柱B;C.柱A<柱B;8.与普通箍筋的柱相比,有间接钢筋的柱主要破坏特征是()。
A.混凝土压碎,纵筋屈服;B.混凝土压碎,钢筋不屈服;C.保护层混凝土剥落;D.间接钢筋屈服,柱子才破坏;9.螺旋筋柱的核心区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于fc是因为()。
A.螺旋筋参与受压;B.螺旋筋使核心区混凝土密实;C.螺旋筋约束了核心区混凝土的横向变形;D.螺旋筋使核心区混凝土中不出现内裂缝;10.有两个配有螺旋钢箍的柱截面,一个直径大,一个直径小,其它条件均相同,则螺旋箍筋对哪一个柱的承载力提高得大些()。
A.对直径大的;B.对直径小的;C.两者相同;11.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极限应变,应该()。
A.采用高强混凝土;B.采用高强钢筋;C.采用螺旋配筋;D.加大构件截面尺寸;12.规范规定:按螺旋箍筋柱计算的承载力不得超过普通柱的1.5倍,这是为()。
第一章绪论1.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基础条件是什么?答:混凝土和钢筋协同工作的条件是:(1)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良好的粘结力,使两者结合为整体;(2)钢筋与混凝土两者之间线膨胀系数几乎相同,两者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的温度变形使粘结力遭到破坏;(3)设置一定厚度混凝土保护层;(4)钢筋在混凝土中有可靠的锚固。
单选题:B A B A C第二章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判断题参考答案1. 错;2. 对;3. 对;4. 错;5. 对;6. 错;7. 对;8. 对;9. 错;10. 对;11. 对12. 对;13. 对;问答题参考答案(略)选择题参考答案1~5 D A B C A6~10 B D B A A11~12 C B第三章轴心受力构件承载力判断题参考答案1.错;2.对;3.对;4.错;5.错;6.错;选择题参考答案1~5 D A A B D 6~10 C B D C B 11~14 C A D C第四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判断题参考答案1.错;2.错;3.错;4.对;5.错;6.错;7.对;8.错;9.对;简答题参考答案:(略)选择题参考答案1~5 C A D B C 6~10 A C D C A11~12 B C第五章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判断题参考答案1.对;2.错;3.错;4.错;5.错;问答题参考答案:(略)选择题参考答案1~5 B A C B C 6~10 D A C A B第六章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判断题参考答案1.对;2.对;3.对;4.对;5.对;6.对;7.错;8.错;简答题参考答案:(略)选择题参考答案1~5 D C B A A6~7 D D;第七章偏心受拉构件承载力判断题参考答案1.错;2.对;3.对;4.对;简答题参考答案:(略)选择题参考答案1~2 D A;第八章受扭构件承载力判断题参考答案1.错;2.错;3.错;简答题参考答案:(略)选择题参考答案1~5 A A D D C第九章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变形和裂缝判断题参考答案1.错;2.错;3.对;4.错;5.错;6.对;7.对;8.错;简答题参考答案:(略)选择题参考答案1~5 D B B D B 6~10 A A D C C第十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判断题1.对;2.对;3.错;4.错;5.错;6.对;7.错;简答题参考答案:(略)选择题1~5 B C C C C 6~10 A D B A B 11~12 A A。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习题集之三5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一、填空题:1.影响梁斜截面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是____ 、___ 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2.梁内纵向受力钢筋的弯起点应设在按正截面抗弯计算该钢筋强度全部发挥的截面以外h0/2处,以保证_______ ;同时弯起钢筋与梁中心线的交点应位于按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以外,以保证________ 。
3.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有三种主要破坏形式,就其受剪承载力而言,对同样的构件,___ 破坏最低,_ 破坏较高,_ 破坏最高;但就其破坏性质而言,均属于_ 破坏。
4.在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时,用________ 防止斜拉破坏,用______ 的方法来防止斜压破坏,而对主要的剪压破坏,则给出计算公式。
5.抗剪钢筋也称作腹筋,腹筋的形式可以采用____ 和___ 。
6.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剪主要破坏形态有__ 破坏,__ 破坏和___ 破坏。
7.在设计中,当一般梁的剪力设计值V>βc f c bh0时,应______ 或_____ ,避免出现_______ 破坏。
8.在设计中,对梁纵向钢筋的弯起必须满足三个要求:满足__________ 的要求;满足_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满足__________ 的要求。
9.纵向钢筋的配筋率越大,梁的抗剪强度也越大。
纵向钢筋对抗剪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个是_____________ 。
二、选择题:1.条件相同的无腹筋梁,发生斜拉、剪压、斜压三种破坏形态时,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的大致关系是( )。
A.斜压破坏的承载能力>剪压破坏的承载能力>斜拉破坏的承载能力;B.剪压破坏的承载能力>斜压破坏的承载能力>斜拉破坏的承载能力;C.剪压破坏的承载能力>斜压破坏的承载能力<斜拉破坏的承载能力。
2.在进行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时,对一般梁(h w/b≤),若V≥βc f c bh0, 可采取的解决办法有( )。
第五章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
选 择 题
1.对于无腹筋梁,当31<<λ时,常发生什么破坏( )。
A . 斜压破坏;
B . 剪压破坏;
C . 斜拉破坏;
D . 弯曲破坏;
2.对于无腹筋梁,当1<λ时,常发生什么破坏( )。
A . 斜压破坏;
B . 剪压破坏;
C . 斜拉破坏;
D . 弯曲破坏;
3.对于无腹筋梁,当3>λ时,常发生什么破坏( )。
A . 斜压破坏;
B . 剪压破坏;
C . 斜拉破坏;
D . 弯曲破坏;
4.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建立是依据( )破坏形态建立的。
A . 斜压破坏;
B . 剪压破坏;
C . 斜拉破坏;
D . 弯曲破坏;
5.为了避免斜压破坏,在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中,通过规定下面哪个条件来限制( )。
A . 规定最小配筋率;
B . 规定最大配筋率;
C . 规定最小截面尺寸限制;
D . 规定最小配箍率;
6.为了避免斜拉破坏,在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中,通过规定下面哪个条件来限制( )。
A . 规定最小配筋率;
B . 规定最大配筋率;
C . 规定最小截面尺寸限制;
D . 规定最小配箍率;
7.R M 图必须包住M 图,才能保证梁的( )。
A .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
B . 斜截面抗弯承载力;
C .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纵向钢筋弯起点的位置与按计算充分利用该钢筋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h
A.0.3
h
B.0.4
h
C.0.5
h
D.0.6
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对于梁、板类构件,不宜大于()。
A.25%;
B.50%;
C.75%;
D.100%;
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对于柱类构件,不宜大于()。
A.25%;
B.50%;
C.75%;
D.100%;
1.B;
2.A;
3.C;
4.B;
5.C;
6.D;
7.A;
8.C;
9.A;
1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