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试验报告4.24
- 格式:pdf
- 大小:151.46 KB
- 文档页数:11
抽水试验报告一、引言深基坑是城市建设中常见的工程,其施工过程中常会涉及地下水。
为了了解地下水的水质和水位,以及对基坑施工的可能影响,需要进行抽水试验。
本次试验旨在通过抽水试验,获取并研究深基坑地下水的相关参数,为基坑工程的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设备和方法1.试验设备:本次试验使用了水泵、水位计以及水样采集器等设备。
2.试验方法:(1)确定试验地点:选择一深基坑工地作为试验地点,并将试验点确定在基坑附近,以确保地下水的获取。
(2)安装水位计:在试验地点附近挖掘一个试验井,将水位计安装在试验井中,并记录初始水位。
(3)设置水泵:在试验地点附近安装水泵,并与试验井相连。
通过控制水泵的开启和关闭,实现地下水位的改变,并记录不同时间段的水位变化。
(4)采集水样:在试验的不同时间点,使用水样采集器采集地下水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水质分析。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1.水位变化曲线图:根据试验结果,我们制作了基于时间的水位变化曲线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开始抽水后,地下水位逐渐下降,直至稳定。
当停止抽水后,水位开始逐渐恢复至初始水位。
这表明水位与抽水的时间和强度密切相关。
2.水质分析结果:将试验期间采集的水样送至实验室进行水质分析,结果显示,在试验地点的水质为优良。
水样中包含的主要物质为溶解性氧、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等。
其中,硫酸盐和硝酸盐的含量较高,这可能与周围环境和地质条件有关。
四、结果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获得了深基坑地下水的水位变化和水质情况。
根据水位变化曲线,我们可以估计地下水位和抽水时间的关系,并掌握抽水过程中水位的变化规律。
根据水质分析结果,我们对地下水的水质进行了初步评估,发现了硫酸盐和硝酸盐的较高含量。
五、结论1.地下水位与抽水时间和强度相关,可以通过抽水控制地下水位。
2.试验地点的地下水水质为优良,但硫酸盐和硝酸盐的含量较高。
六、试验总结与改进建议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对深基坑地下水的水位和水质有了初步了解。
抽水试验报告抽水试验是指对地下水井进行测试,以确定井的水文地质特性,包括井的生产能力、水位变化、水化学特性等等。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抽水试验的过程和结果。
一、抽水试验的目的及意义抽水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测定井的储水能力、地下水的流动状态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而确定井的生产能力、水位变化规律和水化学特性,指导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抽水试验对于地下水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确定井的生产能力和水位变化规律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抽水试验的方法本次抽水试验采用了静态抽水试验的方法进行,测试周期为48小时。
在试验期间,以恒定流量的方式排出水井的地下水量,从而确定井的水文地质特性。
三、试验过程1.试验前的准备工作a. 检查设备在进行试验前,首先需要检查设备,确保设备齐全完好、使用安全可靠。
检查设备包括泵、试验管、计时器、空气压缩机等,确保这些设备能够正常运转。
b. 制定试验计划制定试验计划是试验的关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试验方案。
试验计划需要考虑井的深度、直径、孔径以及孔隙度、渗透系数等地下水文地质参数,在此基础上确定试验周期。
c. 安装试验管试验管是连接地下水井和地面设备的管道,安装试验管需要特别小心谨慎。
在安装试验管时,需要确保试验管与井壁之间的空隙足够小,以防止地下水通过空隙渗透入土壤和岩石中。
2.试验过程中的数据测量a. 测量地下水位在试验中需要不断地测量井口的水位,以便了解井的液位变化情况。
为了确保水位的准确性,测量需要同时进行多次,然后取平均值。
在试验期间,需要测量地下水的流量,以确定井的生产能力。
测量地下水流量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喷嘴测量法、磁流量计法、涡街流量计法等。
3.试验后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在试验结束后,需要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确定井的水文地质特性。
数据处理和分析包括流量曲线绘制、水位变化规律分析、水力学参数的计算。
四、试验结果及分析本次试验的结果显示,井的水位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一个典型的随时间逐渐下降的趋势,而井的流量则随时间的变化对应呈现出一个典型的随时间逐渐上升的趋势。
上海某地块地下空间建设工程降压井抽水试验报告(北坑)目录§1工程概况 (3)§2 现场抽水试验目的 (4)§3工程场地地质条件 (4)3.1 工程地质条件 (4)3.2 水文地质条件 (6)§3试验内容及数据采集与整理 (6)§5抽水试验总结 (9)上海某地块地下空间建设工程降压井抽水试验报告§1工程概况拟建工程上海市上海某地块项目位于上海市静安区新闸路与山海关路,大田路与慈溪路围合的地块内,由一栋56层超高层塔楼和4层裙楼组成,塔楼和裙房下均设四层地下室。
高层塔楼位于地块西北角,建筑总高度约250.0m,平面呈椭圆形。
本项目基地东侧地下拟建有轨道交通13号线自然博物馆站,位于地下室三层至四层,地铁车站结构外墙距高层塔楼结构柱最近距离约为15.0m。
本工程与地铁13号线自然博物馆站共建,先施工地铁车站北、南两段,再施北坑,最后施工南坑,其中南坑与地铁车站中段一同施工。
北坑开挖深度24.9m,南坑开挖深度22.20m,局部深坑(电梯井)落深2.5m~6.5m,最深挖至31.4m。
本工程围护结构为地下连续墙,墙厚800mm~1000mm,深度为48m左右,与13号线地铁共用段地下墙深41m~48m。
为了观察和掌握抽水引起的承压含水层地下水位变化特征,保证上海某地块地下空间建设工程北坑基坑在开挖期间的安全,能够将承压含水层水位控制在安全水位及做到按需降水、检测基坑内外的水力联系。
应设计及业主、总包单位的要求,在第五道支撑开挖前我司对基坑内外24口降压井及降压观测井进行了现场水文地质抽水试验。
§2 现场抽水试验目的抽水试验目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测定第⑦层承压含水层的静止水位。
2、通过抽水试验了解抽水过程中承压含水层水位变化规律。
3、通过抽水试验停止后的水位恢复试验,了解承压水水位恢复特征。
4、监测基坑内外承压观测井水位变化情况,定性分析地下连续墙对承压含水层的隔水性能及判定基坑内外的水力联系。
武汉市城市天然气供气工程(二期)天兴洲长江穿越工程抽水试验报告编写:龙治国陈德明审核:张杰青高振宇审定:官善友武汉市勘测设计研究院二○○六年五月目录一、前言二、水文地质条件概述三、成井施工四、试验目的五、计算公式六、计算数据及结果附图:抽水试验综合成果图一、前言武汉市城市天然气供气工程(二期)天兴洲长江穿越工程(以下简称天然气长江穿越工程)是我国西气东输工程武汉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汉市天然气高压管道闭合成环的重要节点。
拟建天然气长江穿越工程拟从长江南岸青山区建设十一路与临江大道交汇处(青山港武丰闸)附近柳林公园内(坐标为X = 392793.434,Y =539422.737)穿越长江右汊(青山夹水道)、天兴洲、长江左汊(沙口水道)至长江北岸江岸区谌家矶新河大桥西侧平安铺村附近(坐标为X=396779.554,Y=536979.318)。
天然气管道直径为DN700mm,设计压力2.5MPa,总长约4.6754km左右,拟采用非开挖方式穿越长江。
据我院于2006年3月6日完成的该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设计初步确定了采用定向钻方案,分四段穿越长江,其中长江左右两汊采用一次定向钻通过,天兴洲体采用两次定向钻通过。
四段穿越管道的连接以及与该工程以外的管道连接拟设5个工作坑(井),采用大开挖的方式施工。
为求取天然气长江穿越工程天兴洲穿越连接点附近地层的水文地质参数,我院于2006年4月13日至4月25日,对该工程场地进行了水文地质勘察。
分别在天兴洲北侧防洪堤附近和南侧防洪堤附近,各打凿抽水试验井1口,观测井3口;并于4月17日8时至4月19日3时在天兴洲北侧进行了3个降深的稳定流抽水试验,4月23日14时至4月25日11时在天兴洲南侧,进行了3个降深的稳定流抽水试验。
二、水文地质条件概述天兴洲位于长江中心,四面被江水包围,地层为第四系冲积形成的粘性土、砂类土,下伏基岩,地质结构特征简要如下:天兴洲北侧抽水试验孔附近地层0~2.0m左右为杂填土2.0~4.0m左右为淤泥4.0~8.0m左右为粘性土8.0~16.0m左右为粉砂夹粘性土16.0~23.0m左右为粉细砂23.0~27.0m左右为粘性土夹粉砂27.0~38.0m左右为粉细砂38.0~42.0m左右为中粗砂混砾卵石42.0m以下为基岩该场地地下水主要为8.0~42.0m砂层中的孔隙承压水,受长江江水影响较大,含水层厚度为34.00米左右。
抽水蓄能项目检测报告尊敬的项目监管部门:本次向贵部门提交的是关于抽水蓄能项目的检测报告。
该项目位于XX地区,由XX公司承建,旨在利用其丰富的水资源和地理条件,实现电力的储能与调峰。
一、项目背景和目的抽水蓄能项目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力储能技术,具备高效、灵活和环保等优势。
该项目旨在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存在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以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项目概况抽水蓄能项目采用了XX型水电站的改造方式,将现有的水电站与新建的上游蓄水池相连接,通过水泵将低峰期的多余电力转换为水压能,储存于蓄水池中;而在电网需求高峰期,通过水轮发电机组将储存的水压能转化为电能,以满足电网的用电需求。
三、检测过程和结果3.1 建设过程监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施工工艺、设备安装和质量控制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实时监测和检测。
监测结果显示,施工过程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设备安装质量良好。
3.2 运营后监测项目建设完成后,我们对抽水蓄能系统的运营情况进行了全面监测。
监测数据显示,系统的运行效率高,能够稳定地储存和释放电能。
系统在满足电网需求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有效控制,水质、水流和生态环境都处于良好状态。
四、安全风险评估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估是项目检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委托专业团队对项目的潜在风险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根据评估结果,项目的安全风险可控,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五、总结和建议本次抽水蓄能项目的检测报告显示,项目建设过程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运营后系统的性能稳定可靠,安全风险可控。
我们建议继续加强项目的监管和管理,确保项目的稳定运行,并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以保证项目的长期可持续运营。
此致敬礼。
1、前言1.1工程概况襄阳滨湖春晓花园项目位于襄州区航空路以南,规划车站路以东,该项目由两栋21层住宅楼和两栋11层住宅楼组成,下设一层整体地下室。
总用地面积17615m2,建设用地面积10179m2,总建筑面积40251m2, 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26413 m2,地下总建筑面积26413 m2,停车位236 个。
场地整平标高为67.50m。
地基允许变形量0.002L( L为相邻柱基的中心距离mm),1#、2#住宅楼的整体倾斜允许值为0.0025,3#、4#住宅楼的整体倾斜允许值为0.003,1#、2#、3#、4#高层住宅楼中心点的计算沉降量为200mm。
各建筑物具体概况如下表⑴:拟建建筑物概况表表为获取场地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为基坑降水提供水文地质参数,布置抽水试验井一口CS1(勘探孔DK5号孔附近)作抽水试验孔。
受建设方委托,我公司于2014年4月15日进场,4月24日完成抽水试验等外业工作,井深约20.0m,抽水试验采用三次降深。
通过抽水试验,基本上掌握了该场地水文地质参数。
1.2执行标准及规范本工程主要执行下列标准及规范:《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11);《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CJJ16-88);2、地形、地貌及地质概况襄阳滨湖春晓花园项目位于襄州区航空路以南,规划车站路以东,南距唐白河不足1Km,勘探点高程在66.70m ~ 67.21m之间,整个场地地面相对平坦,高差仅0.51m。
地貌单元上属汉江(唐白河)U级阶地,场地土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上更新统(Q3)冲洪积粉质黏土、细砂、圆砾,下部为第四系中更新统(Q2)冲洪积中砂、粉质黏土、圆砾。
3、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区位于汉江(唐白河)U级阶地,地下水主要为填土层中的上层滞水和细砂、中砂、圆砾层中的孔隙承压水。
上层滞水:赋存于上部①填土层中,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靠自然蒸发排泄,其水位变化较大,无统一自由水位,水位随大气降水及地表排水强度波动,一般为季节性含水,雨季含水,旱季疏干。
四川省某地热水Z K 0 1 钻井抽水试验成果报告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0五地质队二○一二年九月四川省某地热水Z K 0 1 钻井抽水试验成果报告编写单位: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五地质队项目负责:刘友编写人:刘友、谭成、王伟伟、李莉、郑肖玄总工程师:唐学渊队长:赵春提交单位: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五地质队提交时间:二○一二年九月目录1、前言 (1)1.1 目的任务 (1)1.2 工作依据 (1)2、试验地段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1)2.1 地热地质条件 (1)2.2 地热水文地质条件 (3)3、抽水孔结构和试验方法 (3)3.1 抽水孔结构 (3)3.2 试验方法 (4)4、试验情况和问题 (4)4.1 试验情况 (4)4.2 试验问题 (4)5、计算公式的选择 (5)5.1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公式 (5)5.2 水质评价标准 (6)6、抽水试验成果 (9)6.1水文地质参数 (9)6.2水质评价 (10)6.3地热水开采量及开发利用预测 (11)1、前言1.1 目的任务本次抽水试验的任务:a、确定抽水井的特性曲线和实际涌水量。
b、确定热储的水文地质参数;c、进行水质评价本次抽水试验的目的:测试资料满足确定流体运动方程,计算热储渗透系数、有效孔隙度或弹性释水系数、压力传导系数,以达到评价单井合理产量的要求。
1.2 工作依据本次抽水试验成果编制引用、参考的依据有:1、《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T 11615-20102、《饮用天然矿泉水》GB 8573-20083、《抽水试验规程》YS 5215-20004、《水电水利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DL/T 5213-20052、试验地段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2.1 地热地质条件3):①ZK01钻孔裸眼井段均为志留系茂县群第三组(Smx该套地层为某地热水的主要含水层。
由一套深灰、灰色绢云母千枚岩、绢云石英千枚岩、及结晶灰岩、变质细砂岩和石英岩组成间互层,局部地段夹灰绿色绢云千枚岩与大理岩。
水泵实验报告(附实验指导书)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兰州交通大学流体工程教研室年月日1一、实验装置整个系统的实验装置工艺系统图见图1。
本实验装置为一综合性实验装置,可进行水泵基本性能实验、水泵并联实验、水泵串联实验和水泵汽蚀性能实验。
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地下蓄水池、吸水管、阀1、阀2、机械真空表、电子真空表、U形管水银真空计、真空泵、真空管、真空阀10、真空阀11、气水分离器、水泵机组Ⅰ(左侧水泵机组,主要用于水泵基本性能实验、并联实验和串联实验)、水泵机组Ⅱ(右侧水泵机组,主要用于并联实验、串联实验和汽蚀性能实验)、真空罐(用于汽蚀性能实验)、机械压力表、电子压力表、U形管水银压力计、涡轮流量计、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光电转速表、压力水管、阀3~阀9、三角堰、真空罐、温度计、阀12~阀15等(见图1)。
1.吸水管路系统2由直管段、弯头、法兰等组成。
水泵在启动前,应使吸水管和水泵内部充满水。
本装置在水泵吸入口处留有抽真空接管(用于抽气引水)并安装有真空表。
2.抽水机组由离心泵及其配套电机等组成。
水泵与电机采用直接传动方式。
3.压水管路系统由直管段、弯头、法兰和阀门等组成。
水泵出口阀门用于水泵的启动、停车、调节流量和并、串联工作的控制。
4.基本参数测量、显示与控制系统在水泵入口处连接有机械真空表、电子真空表和U形管水银真空计,在水泵出口处连p 接有机械压力表、电子压力表和U形管水银压力计,分别用于测定水泵进口的真空值V p。
功率表用于测定电机的输入功率Np,并根据电机的基本性能曲线之和出口的压力值d一可查得相应的输出功率。
U形水银真空计、压力计以及功率表等均安装于控制显示面板上,如图3所示。
水泵的流量用三角堰测量,(测量原理请参看有关流体力学书籍)。
水泵4二、实验1 水泵基本性能实验(一)目的要求1.掌握水泵主要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了解水泵实验装置的组成和操作过程;2.掌握水泵实验性能曲线(Q~H、Q~N、Q~ )的绘制,并能运用该曲线分析水泵的工作性能和启动方式。
钻孔抽水试验报告记录————————————————————————————————作者:————————————————————————————————日期:目录第一章抽水试验成果报告 (5)1工程概况 (5)2实施深井降水背景 (5)2.1 搅拌桩试桩 (5)2.2 地质条件勘探 (5)2.3 降水方案的确定 (6)3降水试验的目的和任务 (6)4试验场地的选择 (7)5降水试验方案的实施 (7)5.1 试验井的结构及平面布置 (7)5.2 试验井及观测井技术参数 (7)5.3 降水设备 (8)5.4 试验步骤 (8)5.5 试验数据记录表 (8)5.6 抽水试验设备器具配置 (8)5.7 人员配置 (9)5.8 抽水试验数据观测要求: (9)6试验数据成果汇总 (9)7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及整理分析 (11)7.1 渗透系数k值计算 (11)7.2影响半径R计算: (13)7.3 水文地质参数成果 (13)第二章基坑深井降水设计方案 (14)1降水深度 (14)2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确定 (14)3基坑总涌水量 (14)4干扰井单井出水量 (15)5总井数 (15)6降水井布置 (15)7降水井结构 (16)8水泵选型 (16)9降水供电设计 (16)10降水运行工期安排 (17)11深井降水工程量 (18)12意见与建议 (18)第三章深井降水施工方案 (19)1施工方案 (19)2施工顺序及工期安排 (19)3降水井成井施工 (19)3.1 施工工艺流程 (19)3.2 施工方法 (19)4排水施工 (20)5供电设施 (21)5.1 变压器 (21)5.2 备用电源 (21)5.3电缆敷设 (21)6降水井运行及管理 (21)6.1 水位和水量控制 (21)6.2 井管保护 (21)6.3 降水运行保障措施 (21)7降水井施工设备、人员配置 (22)8质量保证措施 (23)9安全和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24)第四章降水施工、运行管理费用 (25)1钻井费用 (25)2降水井运行费用 (25)3电缆、排水管费用 (25)4合计费用 (25)黑龙江干流堤防工程第二十标街津口闸现场抽水试验成果报告及基坑深井降水设计和施工方案第一章抽水试验成果报告1 工程概况街津口闸址河床高程43.3~45.28m左右,揭露的地层岩性主要有:①低液限粉土、②级配不良中砂、③级配良好中砾、③-1级配不良中砂、④低液限粉土、⑤级配良好中砾、⑥低液限粘土、⑦级配良好中砾等。
一、工程概况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为扩大办公场所,改善办公条件,拟新建办公楼,该建筑物基础埋深8.00米,地下水位埋深约2.2米,基础施工需进行降水,为了确定合理的降水方案,特委托我院为其做抽水试验。
二、抽水试验的目的及任务1、确定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为计算井孔涌水量及场地地下水资源提供数据。
2、确定影响半径。
3、确定地下水的动力性质,阐明地下水的补、径、排关系。
4、确定单井或群井涌水量与水位降深之间的关系,近而拟定合理的适宜的井径、井深、井距等布井方案。
三、场地自然条件1、场地位置:场地位于济南市顺河街218号,交通便利,位置优越,为济南市繁华地段。
2、场地地形、地貌:场地地形基本平坦,基本上是旧建筑物拆除重建,地貌单元属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之中部。
3、气象资料:济南为温暖半湿润季风性气候,春季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
从1953年以来,气温七月最高,一月最低。
年平均气温14.3°C,最高气温42.5°C,(1955年7月24日),最低气温-19.7°C,(1953年1月17日)。
平均降水量为669.3mm,年最小降水量为320.7mm,最大降水量为1283.4mm(1973年),月最大降水量为504.5mm(1962年7月)。
一年之中降水主要集中在六、七、八月份,多以暴雨形式降落,三个月的降水量基本占全年降水量的65%。
月平均蒸发量为218.4mm,月平均蒸发量一月份最小为61.1mm,六月份最大340.3mm,年蒸发量为2263.0mm。
四、文地质概况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该场地地层自上而下分别为杂填土、黄土状粉质粘土、粘土、碎石层、残积土及下伏白垩系闪长岩。
主要含水层为地表8m以下的碎石层,厚度在3.00—5.00m,由于其上部的粉质粘土,粘土及下部的残积土具有相对隔水性,使其具有承压性,其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南部山区地表水补给,经地下汇流到该场地,流向由南向北。
安徽焦炭联产甲醇工程一期年产60万吨甲醇项目A1标段抽水试验报告上海设计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二零一一年一月安徽焦炭联产甲醇工程一期年产60万吨甲醇项目A1标段抽水试验报告编写:审核:审定:上海设计集团工程有限公司二零一一年一月二十八日目录第一章前言 (1)第一节工程概况 (1)第二节现场抽水试验 (1)第二章场地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4)第一节场地地质条件 (4)第二节水文地质条件 (6)第三章单井抽水试验 (6)第一节水文地质钻探 (6)第二节抽水试验 (7)第三节抽水试验观测孔动态 (8)第四节抽水试验参数计算 (10)附件 (15)第四章结论及建议 (17)第一节结论 (17)第二节建议 (17)第一章前言第一节工程概况安徽化工有限公司入驻二坝开发区拟建年产60万吨甲醇项目。
本次拟建为A1区运煤地槽,基坑周长为491m,面积约4519m2。
本基坑开挖深度为自然地面以下6.5~12.7m,已经挖穿承压含水层。
基坑采用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深度为16.6~25.6米,没有隔断承压含水层。
同时本基坑场区内沟塘纵横,场地东南侧为长江,距离本场区较近。
基坑开挖范围内地基土层多为砂性土,含水量特别丰富,且含水层很厚,而基坑开挖又较深,地下水对基坑开挖影响特别大。
鉴于地下水对4#转运站基坑开挖时造成的不利影响,为充分观测和掌握承压水抽水引起对含水层地下水位变化特征、求取水文地质参数、以及降水过程中引起的固结沉降影响,为基坑设计、施工方案制定和优化,有必要在泄煤地槽基坑开挖前做一次有针对性的地下水水文勘察及专项抽水试验。
我公司于2011年1月对该工程进行了水文地质试验,并进行该段工程的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钻探、抽水试验等。
根据该地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两组非稳定流的单井抽水试验,共布置了3个试验井。
第二节现场抽水试验一、目的、任务(一)目的本次试验分为两部分:小流量的单井抽水试验,大流量的单井抽水试验。
附件1Xx汽车站xx市场综合改造项目抽水试验及基坑涌水量评价Xx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二0一0年五月Xx汽车站-xx市场综合改造项目抽水试验及基坑涌水量评价编写:xxx审核:xxx审定:xxx院长:xxx编制单位:xx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证书等级:工程勘察综合类x级证书编号:xxxxxx编制日期:二0一0年五月目录1 前言 (1)2 场地水文地质特征 (1)2.1 地形地貌 (1)2.2 含(透)水层及隔水层特征 (1)3 抽水试验孔地质概况及钻孔结构 (1)4 抽水试验 (2)4.1 设备及地面排水 (2)4.2 抽水试验类型及抽水试验段钻孔结构 (2)4.3 抽水试验过程 (3)5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3)5.1 圆砾层 (3)5.2 基岩层 (3)6 基坑涌水量估算 (4)附图01 xx汽车站-xx市场综合改造项目抽水孔、观测孔岩性及钻孔结构图附图02 xx汽车站-xx市场综合改造项目抽水试验成果图表1 前言受xxxx委托,我院承担xx汽车站-xx市场综合改造项目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在工程勘察期间,根据《xx汽车站-xx市场综合改造项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设计书》及《xx改造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抽水试验孔设计书》的要求,为取得该场地主要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评价基坑涌水量及其对基坑工程开挖及基础施工的影响,进行本次抽水试验。
2 场地水文地质特征2.1 地形地貌拟建的xx综合改造项目位于xx。
原为xx市场用地,场地相对平坦,标高87.66~87.36m。
2.2 含(透)水层及隔水层特征本场地由上至下地基土岩层为填土、粘土、粉质粘土、圆砾层、次生红粘土,下伏基岩为为中石炭统大埔组(C2d)地层,岩性为灰、浅灰色白云岩,浅层岩溶发育,风化强烈,裂隙较发育。
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井位区属岩溶发育中等-弱发育带,岩溶发育极不均匀,岩溶裂隙发育地段富水性较好。
根据钻探资料,上部粘性土层为隔水层,而上层滞水赋存于填土与粘性土中,无统一水位,主要为降水渗入及生活排水的补给。
目录1、前言 12、地形、地貌及地质概况 13、水文地质条件 14、管井结构 25、抽水试验 36、结论及建议 4附图附图1 抽水试验井平面位置图附图2 抽水试验井结构柱状图附图3 抽水试验孔Q-S及q-S图xxx发展大道东延段场地抽水试验报告1、前言1.1工程概况为获取拟建场地基坑降水所需水文地质参数,建设单位于拟建场地K0+490处组织施工抽水试验井一口,抽水井编号为降水井J1,该井于2012年11月26日施工完毕,试验工作由xxxx工程勘察院(以下简称我院)组织进行,试验前期准备工作结束后进行水泵调适抽水约1小时,后停止抽水。
抽水试验于2012年11月27日正式开始,11月29日完成外业工作,通过现场抽水试验,基本上掌握了该场地水文地质参数。
1.2 执行标准及规范本工程主要执行下列标准及规范:、《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11);、《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CJJ16-88);2、地形、地貌及地质概况拟建场地位于xxx发展大道路东延段K0+490处,场地地形较平坦,呈北高南低,场地高差约0.7m。
场区地貌单元属冲洪积场地,上部沉积一套第四系全新统(Q4al+pl)冲洪积卵砾石层,下伏下第三系(E)泥质砂岩。
根据钻井J1资料,具体见附图1:抽水井结构柱状图。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区基坑开挖影响各土层分布及特征分述如下:①层耕土(Qpd):黄褐色,稍湿,松散,主要为粉质粘土组成,层厚0.8m。
②层圆砾(Q4al+pl):灰色,松散状态,粒径一般2-19mm。
层厚2.0m,为含水层。
③层卵石(Q4al+pl): 灰色,饱和,中密状,粒径一般20-29mm,约占60%其余为砂。
层厚1.0m,为含水层。
④层卵石(Q4al+pl): 灰色,饱和,密实状,粒径一般20-29mm,约占60%。
其余为粉质粘土。
层厚0.8m,为含水层。
层强风化泥岩(N):砖红色,碎屑结构,层状构造,主要由细砂泥质胶结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