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2.67 MB
- 文档页数:64
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知识点、两类动力学问题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第一类:已知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
第二类:已知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2.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以加速度为“桥梁”,由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具体逻辑关系如图: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二定律的“五个性质”2.合力、加速度、速度的关系(1)物体的加速度由所受合力决定,与速度无必然联系。
(2)合力与速度夹角为锐角,物体加速;合力与速度夹角为钝角,物体减速。
(3)a=ΔvΔt是加速度的定义式,a与v、Δv无直接关系;a=Fm是加速度的决定式。
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定性分析]如图1所示,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长到O 点并系住质量为m的物体,现将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物体可以一直运动到B点。
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恒定,则()图1A.物体从A到O先加速后减速B.物体从A到O做加速运动,从O到B做减速运动C.物体运动到O点时,所受合力为零D.物体从A到O的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解析物体从A到O,初始阶段受到的向右的弹力大于阻力,合力向右。
随着物体向右运动,弹力逐渐减小,合力逐渐减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向右且逐渐减小,由于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
当物体向右运动至AO间某点(设为点O′)时,弹力减小到与阻力相等,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达到最大。
此后,随着物体继续向右运动,弹力继续减小,阻力大于弹力,合力方向变为向左。
至O点时弹力减为零,此后弹力向左且逐渐增大。
所以物体越过O′点后,合力(加速度)方向向左且逐渐增大,由于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故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
综合以上分析,只有选项A正确。
答案 A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典例】(2016·安徽合肥一中二模)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用两条轻绳连接,处于平衡状态,如图2所示。
现突然迅速剪断轻绳OA,让小球下落,在剪断轻绳的瞬间,设小球A、B的加速度分别用a1和a2表示,则()图2A.a1=g,a2=g B.a1=0,a2=2gC.a1=g,a2=0 D.a1=2g,a2=0解析由于绳子张力可以突变,故剪断OA后小球A、B只受重力,其加速度a1=a2=g。
2023新考案一轮复习第三章第2讲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一、多选题1.关于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是瞬时对应关系,即〃与尸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B.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C.同一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越大,受到的合外力也越大D.物体的质量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它的加速度成反比二、单选题2.在国际单位制(简称SI)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有:m (米)、kg (千克)、 s (秒)。
导出单位J (焦耳)用上述基本单位可表示为()A. kg ∙ m ∙ s 1B. kg ∙ m' ∙ s 1C. kg ∙ m ∙ s 2D. kg ∙ m2∙s ’3.如图所示,在里约奥运会男子跳高决赛中,加拿大运动员德劳因突出重围, 以2米38的成绩夺冠,则()A.德劳因在最高点处于平衡状态B.德劳因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C.德劳因起跳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等于他所受的重力D.德劳因在下降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4.某同学自主设计了墙壁清洁机器人的模型,利用4个吸盘吸附在接触面上,通过吸盘的交替伸缩吸附,在竖直表面上行走并完成清洁任务,如图所示。
假设这个机器人在竖直玻璃墙面上由A点沿直线“爬行”到右上方B点,设墙面对吸盘摩擦力的合力为E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则F 的方向可能沿A3方向 则尸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上则尸的方向可能沿AB 方向 则尸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上5 .图1所示的长江索道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条空中走廊”。
索道简化示意图如图2所示,索道倾角为30° ,质量为机的车厢通过悬臂固定悬挂在承载索 上,在牵引索的牵引下一起斜向上运动。
若测试运行过程中悬臂和车厢始终处 于竖直方向,缆车开始以加速度〃尸IOm/s,向上加速,最后以加速度@=10m/s2 向上减速,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T,则向上加速阶段和向上减速阶段悬臂对 车厢的作用力之比为( )三、多选题6 .京张高铁是北京冬奥会的重要配套工程,其开通运营标志着冬奥会配套建设 取得了新进展。
第2讲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应用学习目标 1.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计算物体的瞬时加速度。
2.掌握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的求解方法。
3.知道超重和失重现象,并会对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1.2.3.4.1.思考判断(1)已知物体受力情况,求解运动学物理量时,应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
(√)(2)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可根据运动速度、位移、时间等信息求解,所以加速度由运动情况决定。
(×)(3)加速度大小等于g的物体一定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4)减速上升的升降机内的物体,物体对地板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
(×)(5)加速上升的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6)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其重力并没有发生变化。
(√)(7)根据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可以判断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
(×)2.(2023·江苏卷,1)电梯上升过程中,某同学用智能手机记录了电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电梯加速上升的时段是()A.从20.0 s到30.0 sB.从30.0 s到40.0 sC.从40.0 s到50.0 sD.从50.0 s到60.0 s答案A考点一瞬时问题的两类模型两类模型例1 (多选)(2024·湖南邵阳模拟)如图1所示,两小球1和2之间用轻弹簧B相连,弹簧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小球1的左上方用轻绳A悬挂在天花板上,绳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小球2的右边用轻绳C沿水平方向固定在竖直墙壁上。
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图1A.球1和球2的质量之比为1∶2B.球1和球2的质量之比为2∶1C.在轻绳A突然断裂的瞬间,球1的加速度大小为3gD.在轻绳A突然断裂的瞬间,球2的加速度大小为2g答案BC解析对小球1、2受力分析如图甲、乙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 B=m1g,F B sin30°=m2g,所以m1m2=21,故A错误,B正确;在轻绳A突然断裂的瞬间,弹簧弹力未来得及变化,球2的加速度大小为0,弹簧弹力F B=m1g,对球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合=2m1g cos 30°=m1a,解得a=3g,故C正确,D错误。
第2讲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考点1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二定律的性质2.合力、加速度、速度的关系(1)物体的加速度由所受合力决定,与速度无必然联系.(2)合力与速度夹角为锐角,物体加速;合力与速度夹角为钝角,物体减速.(3)a=ΔvΔt是加速度的定义式,a与v、Δv无直接关系;a=Fm是加速度的决定式.1.(多选)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A.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推力的瞬间,物体立刻获得加速度B.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但与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在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加速度与合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D.合力变小,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小解析:加速度与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选项A正确;加速度的方向由合力方向决定,但与速度方向无关,选项B正确;在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合力方向决定加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决定末速度方向,选项C正确;合力变小,物体的加速度一定变小,但速度不一定变小,选项D错误.2.(2019·黑龙江哈尔滨考试)如图所示,一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一恒力F作用而运动,前方固定一轻质弹簧,当木块接触弹簧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A.木块将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木块将立即做变减速直线运动C.在弹簧弹力大小等于恒力F时,木块的速度最大D.在弹簧处于最大压缩状态时,木块的加速度为零解析: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接触弹簧后弹力不断增大,当弹力小于力F时,木块仍将加速运动,但加速度变小,A、B均错误.在弹簧弹力大小等于恒力F时,木块的加速度为0,速度最大,C正确.继续压缩弹簧,合力反向且增大,加速度向右不断增大,D错误.3.(多选)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BC)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B.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C.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解析:质点一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施加恒力后,则该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该恒力.①若该恒力方向与质点原运动方向不共线,则质点做曲线运动,质点速度方向与恒力方向不同,故A 错;②若F的方向某一时刻与质点运动方向垂直,之后质点做曲线运动,力与速度方向不再垂直,例如平抛运动,故B正确;③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质点加速度方向总是与其所受合外力方向相同,C 正确;④根据加速度的定义,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同,而速率变化量不一定相同,故D错.考点2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1.两种模型加速度与合外力具有瞬时对应关系,二者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具体可简化为以下两种模型:2.求解瞬时加速度的一般思路 分析瞬时变化前后物体的受力情况⇒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求瞬时加速度如图甲、乙所示,细线均不可伸长,两小球均处于平衡状态且质量相同.如果突然把两水平细线剪断,剪断瞬间小球A 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小球B 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剪断瞬间图甲中倾斜细线OA 与图乙中弹簧的拉力之比为________(θ角已知).[审题指导]A 球――→刚性绳弹力特点判定合力的方向―→加速度大小和方向B 球――→弹簧弹力特点判定合力的方向―→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解析】 设两球质量均为m ,剪断水平细线瞬间,对A 球受力分析,如图(a)所示,球A 将沿圆弧摆下,故剪断水平细线瞬间,小球A 的加速度a 1方向沿圆周的切线方向向下,即垂直倾斜细线OA 向下.则有F T1=mg cos θ,F 1=mg sin θ=ma 1,所以a 1=g sin θ.水平细线剪断瞬间,B 球所受重力mg 和弹簧弹力F T2不变,小球B 的加速度a 2方向水平向右,如图(b)所示,则 F T2=mg cos θ,F 2=mg tan θ=ma 2,所以a 2=g tan θ.甲图中倾斜细线OA 与乙图中弹簧的拉力之比为F T1F T2=cos 2θ. 【答案】 见解析在求解瞬时加速度时应注意的问题(1)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是时刻对应的,当外界因素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2)加速度可以随着力的突变而突变,而速度的变化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不会发生突变.1.(多选)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质量分别为2m 、m ,用一轻弹簧相连,将A 用长度适当的轻绳悬挂于天花板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B 物块恰好与水平桌面接触而没有挤压,此时轻弹簧的伸长量为x .现将悬绳剪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A .悬绳剪断后,A 物块向下运动2x 时速度最大B .悬绳剪断后,A 物块向下运动3x 时速度最大C .悬绳剪断瞬间,A 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gD .悬绳剪断瞬间,A 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32g 解析:剪断悬绳前,对物块B 受力分析,物块B 受到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可知弹力F =mg .悬绳剪断瞬间,对物块A 分析,物块A的合力为F 合=2mg +F =3m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32g ,故C 错误,D 正确;弹簧开始处于伸长状态,弹力F =mg =kx ;物块A 向下压缩,当2mg =F ′=kx ′时,速度最大,即x ′=2x ,所以A 下降的距离为3x 时速度最大,故B 正确,A 错误.2.如图所示,在倾角θ=30°的光滑斜面上,物块A 、B 质量分别为m 和2m .物块A 静止在轻弹簧上面,物块B 用细线与斜面顶端相连,A 、B 紧挨在一起但A 、B 之间无弹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 .物块B 的加速度为12g B .物块A 、B 间的弹力为13mg C .弹簧的弹力为12mg D .物块A 的加速度为13g 解析:细线剪断瞬间,弹簧弹力不变,因而弹力F =mg sin30°=12mg ,选项C 正确;细线剪断后,物块A 、B 将共同沿斜面加速下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3mg sin30°-F =3ma ,解得a =13g ,选项A 错误,选项D 正确;以物块B 为研究对象可知2mg sin30°-N =2ma ,解得N =13mg ,选项B 正确. 考点3 两类动力学问题1.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以加速度为“桥梁”,由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具体逻辑关系如图所示.2.两类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步骤考向1已知受力求运动如图所示,质量为0.5 kg、0.2 kg的弹性小球A、B穿过一绕过定滑轮的轻绳,绳子末端与地面距离0.8 m,小球距离绳子末端6.5 m,小球A、B与轻绳的滑动摩擦力都为重力的0.5倍,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由静止同时释放A、B两个小球,不计绳子质量,忽略与定滑轮相关的摩擦力,g取10 m/s2.(1)释放A 、B 两个小球后,A 、B 的各自加速度?(2)小球B 从静止释放经多长时间落到地面?[审题指导] 本题力和运动分析是关键(1)由于f A >f B ,B 受滑动摩擦力,A 受静摩擦力,否则轻绳合力不为零.(2)由于m B g >f B ,B 球向下加速运动.(3)由于m A g >f B ,A 球向下加速运动,同时A 球带动轻绳共同运动.【解析】 (1)由题意知,B 与轻绳的最大摩擦力小于A 与轻绳的最大摩擦力,所以轻绳与A 、B 间的摩擦力大小均为km 2g .对B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 2g -km 2g =m 2a 2,a 2=5 m/s 2. 对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 1g -km 2g =m 1a 1,a 1=8 m/s 2.(2)A 球与绳子一起向下加速运动,B 球沿绳子向下加速运动. 设经历时间t 1小球B 脱离绳子,小球B 下落高度为h 1,获得速度为v ,12a 1t 21+12a 2t 21=l =6.5 m ,t 1=1 s , h 1=12a 2t 21=2.5 m ,v =a 2t 1=5 m/s.小球B脱离绳子后在重力作用下匀加速下落,此时距地面高为h2,经t2落地,则:h2=6.5 m+0.8 m-2.5 m=4.8 m,h2=v t2+12gt22,t2=0.6 s,t=t1+t2=1.6 s.【答案】(1)8 m/s2 5 m/s2(2)1.6 s考向2已知运动求未知力放于水平地面的小车上,一细线一端系着质量为m 的小球a,另一端系在车顶,当小车做直线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此时放在小车上质量M的物体b跟小车相对静止,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一定向左运动B.加速度的大小为g sinθ,方向向左C.细线的拉力大小为mg cosθ,方向沿线斜向上D.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Mg tanθ,方向向左【解析】小球a和物体b、小车一起运动,加速度相同,对小球a受力分析,受重力和绳拉力,合力水平向左,可知加速度向左,但不知道速度方向,故小车可向左加速或向右减速,选项A错误;对a球由牛顿第二定律mg tanθ=ma,可得a=g tanθ,选项B错误;对a球分析,由合成法可得F T=mgcosθ,方向沿绳斜向上,选项C错误;对b物体分析可知由静摩擦力提供加速度,F f静=Ma=Mg tanθ,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且向左,选项D正确.【答案】 D考向3 两类动力学问题的综合应用(多选)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料制成,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两球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若它们下落相同的距离,则( )A .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B .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C .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D .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审题指导] (1)由同一种材料制成→两球的密度相等.(2)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F f =kr .【解析】 设小球的密度为ρ,其质量m =4ρπr 33,设阻力与球的半径的比值为k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mg -kr )m =g -kr (4ρπr 33)=g -3k 4ρπr 2,由此可见,由m 甲>m 乙,ρ甲=ρ乙,r 甲>r 乙可知a 甲>a 乙,选项C 错误;由于两球由静止下落,两小球下落相同的距离则由x =12at 2,t 2=2x a ,t 甲<t 乙,选项A 错误;由v 2=2ax 可知,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选项B 正确;由于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所以甲球半径大于乙球半径,甲球所受的阻力大于乙球所受的阻力,则两小球下落相同的距离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选项D 正确.【答案】 BD3.如图甲所示,光滑平台右侧与一长为l=2.5 m的水平木板相接,木板固定在地面上,现有一小滑块以v0=5 m/s初速度滑上木板,恰好滑到木板右端停止.现将木板右端抬高,使木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37°,如图乙所示,让滑块以相同的初速度滑上木板,不计滑块滑上木板时的能量损失,g取10 m/s2,sin37°=0.6,cos37°=0.8.求:(1)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滑块从滑上倾斜木板到滑回木板底端所用的时间t.解析:(1)设滑块质量为m,木板水平时滑块加速度为a,则对滑块有μmg=ma①滑块恰好到木板右端停止0-v20=-2al②解得μ=v202gl=0.5③(2)当木板倾斜时,设滑块上滑时的加速度为a1,最大距离为s,上滑的时间为t1,有μmg cosθ+mg sinθ=ma1④0-v20=-2a1s⑤0=v0-a1t1⑥由④⑤⑥式,解得t1=0.5 s⑦设滑块下滑时的加速度为a2,下滑的时间为t2,有mg sinθ-μmg cosθ=ma2⑧s =12a 2t 22⑨ 由⑧⑨式解得t 2=52s ,所以滑块从滑上倾斜木板到滑回木板底端所用的时间t =t 1+t 2=1+52s. 答案:(1)0.5 (2)1+52s解决动力学两类问题的两个关键点学习至此,请完成课时作业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