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3.2《我与祖国共命运》课件(共54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10.04 MB
- 文档页数:25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3.2《我与祖国共命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与祖国共命运》是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个人与祖国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是祖国的一份子,我们要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材通过理论阐述、案例分析、活动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个人与祖国共命运的理念。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个人与祖国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深入理解个人与祖国共命运的理念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课堂学习进一步强化。
此外,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等方面也存在差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个人与祖国的关系,认识到个人与祖国共命运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个人与祖国的关系,个人与祖国共命运的意义。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并实践个人与祖国共命运的理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个人与祖国共命运的意义。
2.讨论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认识和体会,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3.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设计好课堂活动,确保课堂顺利进行。
3.准备好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的国旗、国徽等,引导学生回顾祖国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个人与祖国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与祖国共命运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认识和体会,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3.2我与祖国共命运【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 知道个人前途、命运与祖国之间的关系,懂得祖国发展对个人的作用2. 知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理解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因,懂得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目标:培养结合具体事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祖国发展我们成长的具体事例,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并立志报效祖国;树立构建社会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意识,并积极付诸于行动。
【重点】:个人前途、命运与祖国之间的关系,如何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难点】:国家发展与个人成长的作用,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你看过《战狼2》这部影片吗?影片结束部分出现的中国护照引来了很多人的关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中国护照,了解关于中国护照的故事,感受中国护照的价值。
多媒体出示:中国护照的故事中国护照的价值1、有一种速度,叫中国救援。
2019年,新西兰地震。
一时间,来自世界各国1000多名游客被困,其中有125名中国游客。
得到消息后,中国领事馆第一时间启动了撤离计划,租下了所有可用的直升机,把中国游客一个一个安全撤离,安置到了其他安全城市。
手持中国护照的中国游客,在全世界人民羡慕和无奈的眼神下,第一时间离开了那座“孤城”。
2、16年底,以色列发生特大火灾,第三大城市海法也受灾严重,火势失控,全城进入警戒模式。
而重灾区的海法大学,有数百名中国留学生。
面对火情,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第一时间出动,当晚即将中国留学生连夜安全撤出。
第二天一早,不少欧美留学生还在想法投亲靠友,中国留学生已经在另一座安全城市的酒店里,悠然地晒起了早餐。
3、有一种感动,叫祖国带我回家。
2019年,利比亚局势动荡,战争一触即发。
为保护在外侨胞,中国调动了182架次中国民航包机、5艘货轮,动用了4架军机,租用20余艘次外籍邮轮,把35860名中国公民从利比亚安全接回了家。
学生读3则案例,并用心感受“不管你身在何方,只要带着那一本中国护照,当有灾难或者战乱发生时,祖国总是能第一时间来到你身旁,然后把你安全接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