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2017汇率制度选择
- 格式:ppt
- 大小:321.50 KB
- 文档页数:35
2017年国家金融政策金融行业有哪些新的政策,关于金融的政策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17年国家金融政策,希望你们喜欢! 2017年国家金融政策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17〕9号),进一步完善了本外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1月,为保障春节前由现金投放形成的集中性需求,中国人民银行陆续通过临时流动性便利(TLF)操作为现金投放量较大的几家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临时流动性支持。
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16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扶贫办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金融精准扶贫政策效果评估的通知》(银发〔2017〕19号),切实发挥评估工作对进一步改进精准扶贫金融服务的积极作用。
2月17日,发布《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定向降准相关制度,对参与定向降准金融机构2016年度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领域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动态调整其存款准备金率。
3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银发〔2017〕58号),进一步建立健全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强和改进对制造强国建设的金融支持和服务。
3月13日,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信贷政策工作的意见》(银办发〔2017〕48号),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提高信贷政策定向结构性调整功能,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和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指导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2017年信贷政策工作。
3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组成人员调整。
丁学东、郭树清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肖捷、尚福林不再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职务。
2017汇率政策汇率政策指一国政府利用本国货币汇率的升降来控制进出口及资本流动以达到国际收支均衡之目的。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汇率政策,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2017年外汇新政策1.政策和个人购汇额度不变国家外汇管理局称,新规不涉及个人外汇管理政策调整,个人年度购汇便利化额度每人每年等值五万美元也没有变化。
境内个人凭有效身份证件进行真实性购汇需求申报后,直接在银行办理年度便利化额度之内的购汇;便利化额度之外的经常项目购汇,凭有交易金额的真实性证明材料办理,不存在任何障碍。
2.变化:需写明购汇用途此前个人去银行购汇,柜面工作人员会口头询问购汇用途,然后在银行系统内部录入,不需要填写表格,通过网银等电子渠道购汇时,需要填写购汇金额,然后选择旅游等大致用途即可。
但是,从2017年起,均需要填写《个人购汇申请书》,明确填写购汇用途。
3.变化:必须填写预计用汇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在填写购汇用途时,“预计用汇时间”填报项为必填项,填写预计使用购汇资金的日期。
在此之前,个人去银行购汇,并不需要说明自己究竟打算何时使用所换的外汇。
4.个人购汇不得境外购房投资并非新政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3日表示,个人购汇不允许用于海外购房和资本项下个人对外投资,这些并非新政策。
官方最近改进个人外汇信息申报管理,并未缩减个人购汇的用途或调整购汇额度。
5.对违规行为将列入“关注名单”管理对于存在违规行为的个人、外汇管理机关依法列入“关注名单”管理。
而如果被列入关注名单,个人当年及之后两年不享有个人便利化额度,同时依法移送反洗钱调查。
此外,很多人在海外购置房产时都发动亲戚朋友,动用多个身份证换足外汇。
而这种“蚂蚁搬家”的买房方式,本身并不符合规定。
6.购汇“六不得”最新的个人购汇说明书中,明确给出了境内个人在办理个人购汇业务时的六项禁止行为,分别是:①不得虚假申报个人购汇信息;②不得提供不实的证明材料;③不得出借本人便利化额度协助他人购汇;④不得借用他人便利化额度实施分拆购汇;⑤不得用于境外买房、证券投资、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性返还分红类保险等尚未开放的投资项目;⑥不得参与洗钱、逃税、地下钱庄交易等违法违规活动。
2017年国家对金融业的政策内容金融行业的政策有哪些,关于金融行业有哪些政策值得关注。
国家对金融行业新出台哪些政策。
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17年国家对金融业的政策,希望你们喜欢!2017年国家对金融业的政策一、货币政策“从稳健略宽松转向稳健中性”货币政策是金融工作的总抓手,调控经济的总开关,做好金融工作乃至整个经济工作,必须首先理解当前中央的货币政策定位。
中央经济会议提出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性;今年3月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5次提到稳健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有五大范畴:宽松——适度宽松——稳健——适度从紧——从紧。
表现为货币在扩张与紧缩之间的运行轨迹。
从2011开始我国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到目前,稳健政策已经实施六年。
2016年经济下滑,实际上我们执行的是稳健略偏宽松。
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3月26日博鳌论坛上终于明白的表示,货币政策在经过多年的量化宽松后,目前全球已经走到了这场宽松的尾部,意味着货币政策不再是宽松政策了。
稳健的内涵是指货币政策介于宽松和从紧之间的一种状态。
“稳健性”就是不紧不松。
为防止通货膨胀、资产泡沫,货币政策不能宽松;为助力经济发展,深入供给侧改革,货币政策又不能太紧。
实际上从今年起,货币政策与前五年比,进入了偏紧的时期,可能企业感到贷款更难了。
当前面临的实际情况是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总需求不足,靠货币放水难以解决。
我国货币池子里的水并不少,总杠杆率水平也处于较高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货币过度宽松会产生加杠杆效应和放大资产泡沫。
保持稳健中性,就是要保持货币信贷松紧适度,稳定总杠杆率,为杠杆结构改善和总杠杆率降低打下基础。
降低国有企业杠杆率是其中的关键,应多策并举,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序推进企业资产证券化,指导商业银行开展债转股,扩大企业股权融资规模。
央行一再解释,掌握"偏紧"的尺度不是简单的关闸和”一刀切”减量,而是要找到稳健中性的均衡点.这需要融入新的调控理念和艺术,也需要各方面的共识和协调。
汇率及汇率制度概述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汇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汇率是一种国家货币相对于其他国家货币的比率,它决定了货币之间的兑换关系。
汇率的波动可以对经济、贸易和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维护国家经济的稳定和促进国际贸易,各国制定了不同的汇率制度。
本文将介绍汇率及汇率制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对一些常见的汇率制度进行分析和比较。
汇率的定义与分类汇率的定义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兑换比率。
一般来说,汇率可以分为两种:实际汇率和名义汇率。
实际汇率是指根据物价水平和购买力平价等因素调整后的汇率。
它反映了货币真实的购买力和兑换能力。
名义汇率是指在没有考虑物价水平变化和购买力平价的情况下,货币之间的比价关系。
汇率的分类根据汇率的决定方式,汇率可以分为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
浮动汇率是指汇率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由波动。
市场的需求和供应条件会影响汇率的变动。
浮动汇率被视为市场经济中最自由的汇率制度,它允许汇率根据市场力量自由调整。
固定汇率是指国家或货币联盟将汇率固定在一定水平上。
为了保持固定汇率,国家或货币联盟通常会进行干预,例如购买或销售外汇以影响汇率。
汇率制度的演变随着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汇率制度也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调整。
在20世纪初期,国际金本位制是主要的汇率制度。
根据国际金本位制,货币的价值与一定量的黄金挂钩。
然而,由于金本位制在经济冲击和金融危机面前的不稳定性,20世纪70年代后期,主要国家逐渐放弃了金本位制,转而采取了浮动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的引入使得汇率更加灵活,能够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然而,浮动汇率也带来了汇率波动性增加,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的风险增加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国家采取了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
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是指将国家货币与一篮子其他货币的汇率进行组合,并根据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来调整国家货币的汇率。
常见的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是最为常见和自由的汇率制度。
第二章外汇汇率与汇率制度笔记第一节汇率及其标价方法一、汇率及其标价方法1、概念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即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2、汇率的标价方法(1)直接标价法/价格标价法●概念:以1个单位或100个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即用本币表示外币价格。
●如:在中国汇市USD100=CNY790.87在东京汇市USD1 =JPY118.87●特点:外币作为标准,外币数额固定不变。
(2)间接标价法/数量标价法●概念:指以外币表示本币的价格●如:伦敦汇市GBP1=USD1.601 0纽约汇市USD1=JPY118.87●特点:以本币作为标准,本币数额固定不变。
●英镑、欧元、澳元采用间接标价法,美元除对英镑仍采用直接标价法外,对其他货币于1978年9月开始改用间接标价法。
●注意: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是针对“本币”与“外币”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如在巴黎汇市USD1=DM2.102 0,问:是直接标价法还是间接标价法?这样的问题是无意义的!●非本币与外币之间往往以关键货币为标准。
以美元为关键货币的情况较多。
(3)美元报价法●以1单位美元为标准,美元数额固定不变。
(4)非美元报价法以1单位美元为标准,美元数额固定不变,如英镑。
(5)点数报价法●只报变化了的点数,“点”表示汇率可进行的最小增幅移动,即在汇率报价记录中的最后一位小数的变化。
●如USD兑JPY的汇价:●原汇价118.70/80,变化后的汇价118.87/89,只报87/89二、汇率的种类1、按银行业务操作情况(1)买入汇率、卖出汇率●直接标价法下:巴黎汇市USD兑FRF 5.721 8/5.726 8中国汇市USD兑CNY 7.899 8/7.908 7●间接标价法下纽约汇市USD兑JPY 114.95/115.05伦敦汇市GBP兑USD 1.5025/1.5035●买卖差价一般在1‰—5‰。
●特点:✓大银行差价较小,一般为1.5‰—3‰,小银行差价较大;✓发达国家银行差价较小,发展中国家银行差价较大;✓主要储备货币差价较小(2)中间汇率●中间汇率=(买入汇率+卖出汇率)/ 2●主要作用:✓说明、分析汇率走势✓企业核算时的折算标准(3)钞价●即银行购买外币钞票的价格。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论1994年-2017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由于国内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环境处于动态的调整过程,因此汇率制度选择是一个中、短期呈现静态、长期呈动态的变化过程。
汇率制度是货币比价一系列关系总和,人民币汇率制度只不过是中国经济体制中关于外汇资源配置的一种价格机制,但反映着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不仅涉及到国内经济主体之间,而且还涉及到国际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演变为一种国际政治关系。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1.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从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取消以前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并存的制度。
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
中央银行设定一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并通过调控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但是,人民币名义汇率进行了一次性贬值,至1994年年初人民币元/美元下浮8.17人民币元/美元,同时,中行汇买价、中行钞卖价|汇卖价、央行中间价成同等趋势的下降。
由于现汇的买入需要支付包装费、运费、保险费等费用,所以中行钞买价略低于中行钞卖价。
2.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在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为稳定货币不贬值,在多重压力下,最终选定了汇率不贬值,并逐渐演变为事实上的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因此,我国货币基本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现汇和现钞买卖价保持相对稳定。
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进入了制度性开放阶段,僵化的、事实上的钉住汇率制度也越来越不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2001年9月31日,现钞买价陡然上升到了819.38,比上个月上升了12.33。
因此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再次市场化是适应外部环境的必然结果。
3.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宣布自公告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