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 面材立体构成
- 格式:ppt
- 大小:14.80 MB
- 文档页数:55
第四课《立体构成——面立体构成》时间:第四周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学习面材构成的基本概念和技能,提高对形式美规律的认识,培养造型的创造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教学用具:立体构成成品,PPT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画面,渗透设计意识,合理利用材料。
难点:制作得新颖、生动观,富于个性。
导入新课:展示面立体构成成品,引起学生注意。
讲授新课:一、定义1、面的构成定义:面材的构成,即板材的组合构成,是以具有长、宽两度空间的素材构成的立体形态。
2、面型的变化形式有:重复、交替、渐变、近似等。
3、面层的排列方式一般为:直线、曲线、折线、分组、错位、倾斜、渐变、发射、旋转等类型。
二、面材的构成可以分为:1、空心造型——通过对面材的刻画,切割和折曲构成的围合空间的立体造型。
2、面群造型——是采用类似形、相同形或渐变形为面材造型的叠加、排列构成的实心状立体造型。
三、面材的空心造型1、定义:通过对面材的刻画,切割和折曲构成的围合空间的立体造型。
2、空心造型构成的加工手段:折叠、压曲、弯曲、切割等。
3、空心造型的结构形式:柱式结构四、造型公式面的处理基本形 + 边的处理 = 新形态角的处理五、面、边、角的制作方法(教师示范)1、表面处理:切孔(即切掉)、切折(即开窗)、附加、凹入凸出(面形自然要改变)2、边缘处理:反折(本来的凸边变得凹进去,于是一条边线变成两条)、剪边(先在多面体的边缘加插薄片的形或直接剪切,不过应注意结构关系,不要因剪边而使多面体垮掉)、平折(将边缘的单线改为复线,这导致新表面的产生并使棱角由尖锐变为平钝)3、角的处理:剪角(将角剪掉)、内折(将原来伸出的角转为向内凹进)六、设计要点注意把握形体的大小、虚实变化,转换不同的角度依然呈现较好的视觉效果。
七、设计步骤1、画出平面展开图,标明切口,造型创意、位置。
2、完成切口与划压变化位置后,用适当的手力挤压,使之成型。
面材构成Stereoscopic Construction
A: 几何单元形插接
B:自由形插接
几何单元形示意图
自由形插接
1、层面排列
层面排列是用若干同类直面或曲面,在同一平面上(垂直或水平)进行各种有秩序的连续排列二形成的立体形态,通过单元形(形状、方向、疏密、大小、直曲)的位置移动来表现运动变化。
两个相邻单元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有四种:、前后排列、横向延长、四边延展、自由变化。
层面排列的变换形式有:重复、交替、渐变、近似。
旋转
渐变发射
几何多面体的特征是多面体的面越多,越接
近球体。
球体结构分为两种类型:
A:柏拉图多面体
B:阿基米德多面体
柏拉图多面体的特征是:每个立体都是由等同的一种面形构成,
面的顶角构成多面体的顶角,棱角外凸并且相等。
三立体构型将“材料和成型法”与形态要素的运动变化(积聚、变形、分割)结合起来,就产生了线立体构成、面立体构成、面立体构成、块立体构成。
(一)、线材立体构成使用线材在三度空间构成立体时,一方面要注意结构,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还要注意空隙,以便创造层次感、伸展感以及具有力动性的韵律等。
1 、框架构造如图 27 。
在柱型的基础上就有平面框架(图 28 )、立体框架(图 29 )和连续框架(图 30 )。
图(27)图(28)图(29)图(30)2 、垒积构造与框架构造不同,节点是松动的滑节,横向一受力就移动滑落,可是却能承受从上面来的强大压力,而且受到无理力时材料不会损坏。
铁轨的膨胀缝就是垒积构造的活用。
①棒的积木像山民将木柴架空晒干的办法一样把棒垒积起来。
这种构成所遇到的特殊问题是材料间的摩擦力和重心位置。
支承部件对于地面的倾斜角如果过大,就要引起滑动而成为不安定结构(图 31 、32 )。
图(31)图(32)②卡别组合不用胶和钉,只靠摩擦进行构成时,相互别紧的组合是有效果的。
当然,这就需要压缩材有一定的韧性,以便靠线材的弯曲而增大磨擦力,使结构更加牢固,如图 33 。
用这些基本形作单位,通过上下左右方向的发展(上下的垒积和左右的连续),在产生固有的节奏感的同时,又创造出变化的空间趣味来。
图(33)最后,如果在上述组合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加些停滑结构(凹槽和暗榫)就可以创造垒积构造的变貌。
3 、网架构造组合细长材料制成的构造物,既轻又大,但需注意下列要点:·要弄清每一根材料受着怎样的力。
轴向受压而不产生曲屈的关键是粗度(严格说是粗度与长度的比例),并且还要考虑截面的形状(如框架构造)·细长材料受到与轴赂垂直的作用力时很容易变形,的怪着力点最好是材料的结合部,这样将变成压力沿轴向传递而不使材料弯曲;·将全部节点作成铰节,由于其不能传递材料之间的压力和拉力,所以无论哪里都不传递弯曲力;·材料自身虽不弯曲,但有倒坍弯形的可能,故应把材料结合成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