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业课933考研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150.32 KB
- 文档页数:6
911材料综合考试大纲(2021年)《材料综合》满分150分,考试内容包括《物理化学》、《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材料科学基础》三门课程,其中《物理化学》占总分的50%,《材料现代研究方法》占总分的30%,《材料科学基础》占总分的20%。
特别注意:《材料科学基础》分为三部分,考生可任选其中一部分作答。
物理化学考试大纲(2021年)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物理化学》是化学、化工、材料及环境等专业的基础课。
它既是专业知识结构中重要的一环,又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
要求考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化学热力学及化学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化学变化和相变化的平衡规律及变化速率规律等物理化学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熟练的计算能力,同时具有一般科学方法的训练和逻辑思维能力,体会并掌握怎样由实验结果出发进行归纳和演绎,或由假设和模型上升为理论,并能结合具体条件应用理论分析解决较为简单的化学热力学及动力学问题。
一、考试内容及要求以下按化学热力学基础、相平衡、化学平衡、电化学、界面现象以及化学动力学六部分列出考试内容及要求。
并按深入程度分为了解、理解(或明了)和掌握(或会用)三个层次进行要求。
(一)化学热力学基础理解平衡状态、状态函数、可逆过程、热力学标准态等基本概念;理解热力学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的表述及数学表达式涵义;明了热、功、内能、焓、熵和Gibbs函数,以及标准生成焓、标准燃烧焓、标准摩尔熵和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等概念。
熟练掌握在物质的p、T、V变化,相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求算热、功以及各种热力学状态函数变化值的原理和方法;在将热力学公式应用于特定体系的时候,能应用状态方程(主要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物性数据(热容、相变热、蒸汽压等)进行计算。
掌握熵增原理和吉布斯函数减小原理判据及其应用;明了热力学公式的适用条件,理解热力学基本方程、对应系数方程。
(二)相平衡理解并掌握Clapeyron公式和Clausius-Clapeyron方程,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北航自动化考研
考研科目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003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79 学制2.5年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31自动控制原理综合或933控制工
程综合或936检测技术综合
931 自动控制原理综合《自动控制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程鹏主编
《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谢传锋主编
933 控制工程综合《自动控制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程鹏主编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2007年二月第一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胡晓光主编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2001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阎石主编
936 检测技术综合《自动控制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程鹏主编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杨素行
或《16-32位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李继灿、李华贵
或《十六位微型计算机原理、接口及应用》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周佩玲
研究方向:
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2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3 嵌入式系统与测控网络、自动测试与智能检测
04 自动检测与嵌入式技术智能仪器与智能机器人
05 先进飞行控制、导航、制导与智能决策
06 计算机系统可靠性与信息安全
07 现代仿真与虚拟技术
014 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
【精品文档】北航933控制工程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组成自动操纵原理占90分; 数字电子技术占60分,总分150分。
二、自动操纵原理部分考试大纲(一)复习内容及差不多要求1.自动操纵的一样概念要紧内容:自动操纵的任务;差不多操纵方式:开环、闭环(反馈)操纵;自动操纵的性能要求:稳、快、准。
差不多要求:反馈操纵原理与动态过程的概念;由给定物理系统建原理方块图。
2.数学模型要紧内容:传递函数及动态结构图;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结构图的等效变换、梅逊公式。
差不多要求: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闭环系统动态结构图的绘制;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3.时域分析法要紧内容:典型响应及性能指标、一、二阶系统的分析与运算。
系统稳固性的分析与运算:劳斯、古尔维茨判据。
稳态误差的运算及一样规律。
差不多要求:典型响应(以一、二系统的阶跃响应为主)及性能指标运算;系统参数对响应的阻碍;劳斯、古尔维茨判据的应用;系统稳态误差、终值定理的使用条件。
4.根轨迹法要紧内容:根轨迹的概念与根轨迹方程;根轨迹的绘制法则;广义根轨迹;零、极点分布与阶跃响应性能的关系;主导极点与偶极子。
差不多要求:根轨迹法则(法则证明只需一样了解)及根轨迹的绘制;主导极点、偶极子等的概念;利用根轨迹估算阶跃响应的性能指标。
5.频率响应法要紧内容: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典型环节的频率响应及开环频率响应;Nyquist稳固判据和对数频率稳固判据;稳固裕度及运算;闭环幅频与阶跃响应的关系,峰值及频宽的概念;开环频率响应与阶跃响应的关系,三频段(低频段,中频段和高频段)的分析方法。
差不多要求:典型环节和开环系统频率响应曲线(Nyquist曲线和对数幅频、相频曲线)的绘制;系统稳固性判据(Nyquist判据和对数判据);等M、等N圆图,尼柯尔斯图仅作一样了解;相稳固裕度和模稳固裕度的运算;明确最小相位和非最小相位系统的差不,明确截止频率和带宽的概念。
6.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要紧内容:系统设计咨询题概述;串联校正特性及作用:超前、滞后及PID;校正设计的频率法及根轨迹法;反馈校正的作用及运算要点;复合校正原理及事实上现。
【北航考研辅导班】北航航天工程(专业学位)考研科目参考书考研大纲考研分数线报录比考研经验一、北航宇航学院简介-启道1956年在我国航天事业创建的同时,北京航空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在国内率先创建了火箭设计和火箭发动机教研室,由屠守锷、曹传钧担任教研室主任;1958年正式组建了火箭系,设有运载火箭设计、有翼导弹设计、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导弹飞行力学、自动控制、发射装置、遥控遥测等专业;1970年由于上级主管部门的变更,学校按学科调整内部结构,将原火箭系各专业划归到有关的系进行管理,并继续为航天技术领域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1988年为适应我国航天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学校决定在原火箭系的基础上成立宇航学院。
宇航学院现设有航天飞行器技术系、航天制导导航与控制系、宇航推进系、图像处理中心四个教学科研机构。
拥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航天)、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航天)、飞行器动力工程(航天)和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四个本科专业。
拥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二个一级学科,其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和控制科学与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且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国内排名第一。
拥有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四个博士学位授权点,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四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航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以上学科专业均是航天领域的核心学科专业,是航天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
宇航学院现有教职工127人,其中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讲座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1人、外专千人2人,教授29人、博士导师29人(其中兼职博导6人)、副教授48人,在站博士后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2人,在职教授的授课率达100%。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学院完成国家赋予的教学、科研任务奠定了人才基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931自动控制原理综合 (共5页)考生注意:所有答题务必书写在考场提供的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单上的答题一律无效(本题单不参与阅卷)。
自动控制原理部分,共6题,90分一、(本题15分) 系统结构图如题一图所示,其中,()(0)r t t t =≥,误差定义为()=()()e t r t c t 。
题一图(1). 试设计一个尽可能简单的串联校正环节1()G s ,使系统无稳态误差; (2). 试设计一个前置校正环节2()G s ,使系统无稳态误差。
解:(1). 211()=K G s K s,其中1220 K K (须保证闭环稳定性) (2). 2()=0.25G s s (答案不唯一)二、 (本题15分) 已知单位负反馈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渐近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图所示,讨论开环传递函数G (s ) 的可能形式,绘制概略对数相频特性曲线,并用对数判据分析该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解:21000()=(20100)G s s s s ,对数相频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需向上补画2 )。
1|(10)|=2G j 。
若0.5 ,正负穿越都为0,稳定;若00.5 ,不稳定。
10-110101102103-270-225-180-135-90P h a s e (d e g )Frequency (rad/sec)三、(本题15分) 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4)()(1)K s G s s s 按步骤画出*:0K 时系统的根轨迹图,并确定系统的阶跃响应为振荡衰减过程时*K 的取值范围。
解:1.(1)三条根轨迹,起始于0,-1,-1,终止于-4, , 。
(2)实轴上根轨迹(4,1)(1,0)(3)渐近线21,0,12 ak k ,1 a (4)分离点坐标21114d d d解得3 d (5)与虚轴交点2*(1)(4)0 j j K j解得 *1 K2.将分离点坐标代入闭环特征方程可得相应的*370.0405 K 。
991数据结构与C语言程序设计考试大纲(2013版)2013年《数据结构与C语言程序设计》考试内容包括“数据结构”与“C语言程序设计”两门课程的内容,各占比例50%,试卷满分为150分。
《数据结构》部分指定参考书:《数据结构教程(第二版)》唐发根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一、概述1.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的基本概念;2.算法的定义、基本性质以及算法分析的基本概念,包括采用大 形式表示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二、线性表1.线性关系、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基本操作;2.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与链式存储结构(包括单(向)链表、循环链表和双向链表)的构造原理;3.在以上两种存储结构的基础上对线性表实施的基本操作,包括顺序表的插入与删除、链表的建立、插入与删除、查找等操作对应的算法设计(含递归算法的设计)。
三、堆栈与队列1.堆栈与队列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操作;2.堆栈与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与链式存储结构的构造原理;3.在不同存储结构的基础上对堆栈与队列实施插入与删除等基本操作的算法设计;4.堆栈和队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用。
四、树与二叉树1.树与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名词术语;2.完全二叉树与满二叉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树的基本性质;3.二叉树与树、树林之间的转换;4.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与二叉链表存储结构;5.二叉树的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和按层次遍历,以及在二叉链表基础上各种遍历算法(重点为非递归算法)的设计与应用;6.二叉排序树的基本概念、建立(插入)、查找与平均查找长度ASL的计算;7.哈夫曼(Huffman)树的基本概念,哈夫曼树的构造与带权路径长度(WPL)的计算。
五、图1.图的基本概念、名词术语;2.图的邻接矩阵存储方法和邻接表(含逆邻接表)存储方法的构造原理及特点;3.图的深度优先搜索与广度优先搜索;4.最小(代价)生成树、最短路径、AOV网与拓扑排序以及AOE网与关键路径的基本概念与求解过程。
951力学基础考试大纲(2012版)注意:总分150分,理论力学部分占40%,材料力学部分占60%。
第一部分理论力学大纲一、基本要求静力学1、几何静力学(第1-3章)基本内容:静力学的基本公理,受力分析,力系简化的基本方法和有关力学量的基本计算,平衡方程的建立与求解,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问题,桁架内力的计算,平衡结构的静定性问题。
基本要求:深入理解静力学中有关的公理,熟练掌握刚体(刚体系)的受力分析,力系简化的基本方法和有关基本概念和基本量的计算,能够确定给定力系作用下独立平衡方程的数目,能够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研究刚体(刚体系)的平衡问题。
能够分析研究考虑摩擦时刚体或刚体系的平衡问题以及平面桁架的内力计算问题。
2、分析静力学(第4章)基本内容:各种力(重力、弹性力、有势力、摩擦力、合力、等效力系)的功,约束及其分类、广义坐标和自由度、虚位移与虚功、理想约束、虚位移原理及其应用、有势力作用下质点系平衡位置的稳定性。
基本要求:熟练计算各种力的功,能够确定系统的约束类型,确定系统的自由度和广义坐标,理解虚位移的基本概念,会判断约束是否是理想约束;能够熟练应用虚位移原理求解质点系平衡问题;会判断有势力作用下质点系平衡位置的稳定性。
动力学1、质点动力学(第五章)基本内容:质点的运动方程、速度、加速度的各种表示方法(矢量法、直角坐标法、自然坐标法)以及有关基本量的计算,质点运动微分方程,点的复合运动(三种运动分析、速度合成定理和加速度合成定理),质点相对运动动力学基本方程。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质点运动方程、速度和加速度的各种表示方法和有关基本量的计算,能够熟练建立质点运动微分方程,对于简单的运动微分方程能够求解。
熟练应用点的复合运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点的复合运动(速度和加速度)问题,能够在非惯性参考系下建立质点相对运动动力学基本方程,具有对质点的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初步能力。
2、质点系动力学(第六章)基本内容: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变质量质点动力学方程、动量矩定理(包括对固定点、动点和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及其有关基本量的计算。
电气工程综合考试大纲(版)一、考试组成电路占分; 数字电路占分,总分分。
二、电路部分的考试大纲(一)考试说明. 考试性质该入学考试是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
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电路理论基础。
. 评价目标本课程考试的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利用其解决电气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内容及基本要求.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主要内容:电路及元件模型;功率和能量的概念;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概念;基尔霍夫定律。
要求:熟练掌握上述内容。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主要内容: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的串并联;电阻电路的星三角等效变换;电压源、电流源的串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等效变换;输入阻抗。
要求:熟练掌握上述内容。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主要内容:电路的图;和的独立方程数;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
要求:熟练掌握上述内容。
.电路定理主要内容: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和诺顿定理;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对偶原理。
要求:熟练掌握上述内容。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主要内容: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比例电路分析;含有理想运放的电路分析。
要求:熟练掌握上述内容。
.一阶电路主要内容: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阶跃响应;冲激响应。
要求:熟练掌握上述内容。
. 二阶电路主要内容: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阶跃响应;冲激响应。
要求:熟练掌握上述内容。
. 相量法主要内容:复数;正弦量;相量法的基础;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要求:熟练掌握上述内容。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主要内容:阻抗和导纳;阻纳的串并联;电路的相量图;正弦电路稳态分析;功率;复功率;最大功率传输;串并联电路谐振。
要求:熟练掌握上述内容。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主要内容:互感;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空芯变压器;理想变压器。
北航宇航学院飞行动力学考试大纲五篇第一篇:北航宇航学院飞行动力学考试大纲飞行动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1学时)了解:飞行动力学在飞行器设计学科中的地位;本课程的任务、内容,讲述方法和特点。
第二章矢量与坐标变换(3学时)1.坐标变换及表示方法2.运动坐标系中矢量导数的描述方法3.坐标变换的变化率4.四元数理论及应用理解:坐标变换的作用。
掌握:姿态描述方法,坐标变换表示方法。
第三章质点系的动力学方程(4学时)1.质点系的运动方程2.刚体的运动方程3.质点相对运动的动力学方程理解:描述刚体运动的方法;建立刚体动力学方程的力学原理。
掌握:刚体运动的特点。
第四章分析力学基础(4学时)1.动力学普遍方程2.拉格朗日方程3.罗斯方程4.拟拉格朗日方程5.哈密顿正则方程理解:建立不同形式动力学方程的力学原理,各种方程的特点。
第五章凯恩方程(3学时)理解:建立凯恩方程的所基于的力学原理和方法,凯恩方程的优点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空间运动几何与时间(1学时)1.地球的运动2.时间系统3.相关坐标系4.地球参考模型理解:基本概念。
第七章有翼导弹的运动方程(4学时)1.坐标系和运动变量的定义2.作用在导弹上的力和力矩3.导弹运动方程4.分析与求解流程掌握:常用姿态描述方法,建立动力学方程的方法,求解导弹运动的一般过程。
第八章滚转导弹的运动方程(2学时)1.坐标系和运动变量的定义2.作用在滚转导弹上的力和力矩3.滚转导弹的运动方程4.分析与求解流程掌握:滚转导弹姿态描述方法,建立动力学方程的方法,求解导弹运动的一般过程。
第九章运载火箭(弹道导弹)的运动方程(2学时)1.坐标系和运动变量的定义2.作用在火箭上的力和力矩3.质心运动方程4.姿态运动方程5.其它方程6.分析与求解流程掌握:坐标系的定义,火箭姿态描述方法,建立动力学方程的方法,求解导弹运动的一般过程。
第十章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方程(5学时)1.中心引力运动2.二体问题3.Kepler轨道及其描述4.轨道摄动方程5.卫星的姿态运动方程拟拉格朗日方程的具体形式;刚体卫星的姿态运动;刚体+飞轮组合体卫星的姿态运动;刚体+单框架力矩陀螺组合体卫星的姿态运动;刚体+双框架力矩陀螺组合体卫星的姿态运动。
2001200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33控制工程综合真题部分答案修正2004(九)系统动态方程如下 100200100101x x u •--⎡⎤⎡⎤⎢⎥⎢⎥=+⎢⎥⎢⎥⎢⎥⎢⎥⎣⎦⎣⎦[]01y a x=其中a 是实常量参数,问1,判断系统是否渐近稳定?为什么?2,参数a 取何值时系统BIBO 稳定?为什么?解答: (1)100||0101S SI A S S+-=--2(1)(1)s s =+-A 阵的特征值1,231,1λλ=-=。
3λ在复平面的右半部,故系统不是渐近稳定。
(2)()g s =1()C SI A b --2121001()0(1)1(1)(1)01(1)S SI A S S S S S S S S -⎡⎤--⎢⎥-=-++⎢⎥+-⎢⎥++⎣⎦222210*********1S SS S S S S ⎡⎤⎢⎥+⎢⎥⎢⎥=⎢⎥--⎢⎥⎢⎥⎢⎥--⎣⎦[]2222100121()00101111011S Sg s S S S S S ⎡⎤⎢⎥+-⎡⎤⎢⎥⎢⎥⎢⎥=⎢⎥⎢⎥--⎢⎥⎢⎥⎣⎦⎢⎥⎢⎥--⎣⎦222100111aS a S S S -⎡⎤++⎡⎤⎢⎥=⎢⎥⎢⎥--⎣⎦⎢⎥⎣⎦(1)(1)S aS S +=+-要BIBO 稳定,则()g s 极点具有负实部,上式中含有极点1,故应当将其消去,故a =1- 此时()g s 11S =+ 2001(九)系统动态方程为[]1101x 010x 2u 0001y 230x-⎡⎤⎡⎤⎢⎥⎢⎥=-+⎢⎥⎢⎥⎢⎥⎢⎥⎣⎦⎣⎦=若()()()()u t 1t ,x 0122T==.求()x t 及()y t .解答: 由题中所给已知条件知:x x buA =+ ①y=cx② 其中110010000A -⎡⎤⎢⎥=-⎢⎥⎢⎥⎣⎦,1b 21⎡⎤⎢⎥=⎢⎥⎢⎥⎣⎦,[]c 230=故对①式两边做拉普拉斯变换得()()()()()()()()Sx s x 0x s bu s x s x 0bu s A SI A -=+-=+③又已知()[]Tx 0122=,()()u t 1t = 故()1u s s=代入③式得()1s 00110111x s 0s 001022s 00s 00021-⎛-⎫⎛⎫⎡⎤⎡⎤⎡⎤⎡⎤ ⎪ ⎪⎢⎥⎢⎥⎢⎥⎢⎥=--+ ⎪ ⎪⎢⎥⎢⎥⎢⎥⎢⎥ ⎪ ⎪⎢⎥⎢⎥⎢⎥⎢⎥⎣⎦⎣⎦⎣⎦⎣⎦⎝⎭⎝⎭12s 16s+110s 10s+102s 00s 2s+1s -+⎡⎤⎢⎥⎛-⎫⎡⎤⎢⎥+ ⎪⎢⎥⎢⎥=⋅ ⎪⎢⎥⎢⎥ ⎪⎢⎥⎢⎥⎣⎦⎝⎭⎢⎥⎢⎥⎣⎦()2s 3s s 12s 2s+1s +⎡⎤⎢⎥+⎢⎥⎢⎥=⎢⎥⎢⎥⎢⎥⎢⎥⎣⎦④对④式两边做拉普拉斯反变换即得()()()()()()tx t 31t 2e 21t 21t t 1t T-=-+()()()()1x s x 0bu s SI A -=-+⎡⎤⎣⎦将()x t 的表达式代入②式得()()y t 230= ,()()tx t 121t 4e -=-2003(九)由单变量的对象、观测器和状态反馈组合而成的闭环系统。
941 流体工热综合(2020年)
第一部分工程流体力学(40%,60分)
一、考试范围及内容
1、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
连续介质的概念,流体的基本性质,广义牛顿内摩擦定律,流线和迹线的概念,流线方程。
2、流体静力学
流体静平衡方程,自由面的形状,非惯性坐标系中静止液体的压力分布规律。
3、一维定常流动的基本方程
控制体和体系,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动量矩方程,伯努利方程,能量方程。
4、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
粘性流体运动的两种流态,微分形式的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N-S方程的准确解,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5、边界层流动
边界层的概念和流动特征,边界层几种厚度的定义,平板边界层的积分方程及其解。
6、可压缩流动
可压缩流动的基本概念和流动特性,声速和马赫数,等熵可压缩流动的基本关系式,激波、压缩波和膨胀波的基本性质。
二、基本要求
1、对流体的力学特性(连续性、压缩性、粘性、粘性流体的应力)以及作用力的分类有清晰的概念。
2、熟悉描述流体运动的方法,能够正确地列出流线方程和计算流动参数。
3、会建立一维定常流动的基本方程(连续方程、动量方程、伯努利方程和能量方程)。
能正确地运用这些基本方程解决简单的一维定常流动问题。
933控制工程综合考试大纲(2012版)
一、考试组成
自动控制原理占90分;数字电子技术占60分,总分150分。
二、自动控制原理部分考试大纲
(一)复习内容及基本要求
1.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主要内容:自动控制的任务;基本控制方式:开环、闭环(反馈)控制;自动控制的性能要求:稳、快、准。
基本要求:反馈控制原理与动态过程的概念;由给定物理系统建原理方块图。
2.数学模型
主要内容:传递函数及动态结构图;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结构图的等效变换、梅逊公式。
基本要求: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闭环系统动态结构图的绘制;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3.时域分析法
主要内容:典型响应及性能指标、一、二阶系统的分析与计算。
系统稳定性的分析与计算:劳斯、古尔维茨判据。
稳态误差的计算及一般规律。
基本要求:典型响应(以一、二系统的阶跃响应为主)及性能指标计算;系统参数对响应的影响;劳斯、古尔维茨判据的应用;系统稳态误差、终值定理的使用条件。
4.根轨迹法
主要内容:根轨迹的概念与根轨迹方程;根轨迹的绘制法则;广义根轨迹;零、极点分布与阶跃响应性能的关系;主导极点与偶极子。
基本要求:根轨迹法则(法则证明只需一般了解)及根轨迹的绘制;主导极点、偶极子等的概念;利用根轨迹估算阶跃响应的性能指标。
5.频率响应法
主要内容: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典型环节的频率响应及开环频率响应;Nyquist 稳定判据和对数频率稳定判据;稳定裕度及计算;闭环幅频与阶跃响应的关系,峰值及频宽的概念;开环频率响应与阶跃响应的关系,三频段(低频段,中频段和高频段)的分析方法。
基本要求:典型环节和开环系统频率响应曲线(Nyquist曲线和对数幅频、相频曲线)的绘制;系统稳定性判据(Nyquist判据和对数判据);等M、等N圆图,尼柯尔斯图仅作一般了解;相稳定裕度和模稳定裕度的计算;明确最小相位和非最小相位系统的差别,明确截止频率和带宽的概念。
6.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主要内容:系统设计问题概述;串联校正特性及作用:超前、滞后及PID;校正设计的频率法及根轨迹法;反馈校正的作用及计算要点;复合校正原理及其实现。
基本要求:校正装置的作用及频率法的应用;以串联校正为主,反馈校正为辅;以频率法为主,根轨迹法为辅;复合校正的应用。
7.线性连续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方法
主要内容:状态方程的列写;状态方程的解(矩阵指数及其性质);系统等价变换;状态方程与传递函数的关系;系统的可控性、可观性及其判据;动态方程的标准形(可控标准型、可观标准型);可控性、可观性分解;对偶原理,传递函数的最小实现;状态反馈及极点配置;状态观测器及其设计;有界输入有界输出稳定性。
基本要求:上述主要内容中各点均要求,但仅限于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连续系统。
8.非线性系统理论
主要内容:非线性系统动态过程的一般特征;典型非线性特性及其影响;谐波线性化及描述函数;用描述函数法研究系统稳定性和自激振荡;相轨迹的一般特点及绘制方法;线性系统的相轨迹;非线性系统的相轨迹绘制及分析。
基本要求:明确描述函数法的使用限制条件;典型环节描述函数;用描述函数法分析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激振荡;一、二阶非线性系统的相轨迹绘制及运动分析。
(二)参考教材
《自动控制原理》程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8
《自动控制原理学习辅导与习题解答》程鹏、邱红专、王艳东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12
三、数字电子技术部分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考试性质
该入学考试是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
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电子技术理论基础。
考试对象为参加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
3.评价目标
本课程考试的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利用其解决电子技术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逻辑代数基础重点掌握:
(1)基本逻辑运算及符号表示,基本公式,常用公式,基本规则。
(2)逻辑函数的几种表示形式,包括表达式、真值表、卡诺图、逻辑图和时序图。
(3)逻辑函数的这几种表示形式之间的互相转化。
(4)函数的标准与或式,最小项,函数的最简式。
(5)函数的公式法化简,卡诺图化简,具有约束项的函数化简。
2.门电路重点掌握:
(1)TTL与非门电路,电路的传输特性、输入特性、输入负载特性、输出特性、扇出系数、输入噪声容限、平均传输时间、静态功耗。
(2)OC门电路“线与”时及需要改变输出电压时上拉电阻的计算。
(3)三态门电路和传输门在接口电路中的应用。
(4)CMOS门的扇出系数、输入噪声容限、平均传输时间、静态功耗。
3.组合逻辑电路主要掌握:
(1)几种常用码制,原码、补码和反码,BCD8421码、BCD5421码、BCD2421码、余三码、循环码。
(2)组合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3)全加器分析,集成全加器74LS283的应用。
(4)最小项译码器分析,集成最小项译码器74LS138的应用。
(5)数据选择器分析,集成八选一数据选择器74LS151和双四选一数据选择器74LS153的应用。
(6)分析实际逻辑问题,并进行逻辑抽象,最终用基本门电路或常用集成芯片设计实现该功能的逻辑电路。
4.触发器重点掌握:
(1)基本RS触发器、同步RS触发器的功能、特征方程和约束条件。
(2)边沿JK、D、T、T’触发器的功能,特征方程,时序图、动态特性及应用。
5.时序逻辑电路重点掌握:
(1)时序电路的分析方法,同步二进制加/减法计数器、异步二进制加/减法计数器的分析。
(2)有、无输入变量的同步时序电路的设计方法,等价状态合并,状态编码原则。
(3)同步集成计数器74LS160/162和74LS161/163构成任意进制计数器的方法(复位法、置数法)及其在数字系统中的应用。
(4)异步集成计数器74LS290/93构成任意进制计数器方法(复位法)及其在数字系统中的应用。
(5)分析实际时序逻辑问题并进行逻辑抽象,选用触发器类型和数量,设计实现该功能的时序电路。
6.脉冲信号的产生与整形电路重点掌握:
(1)555定时电路功能。
(2)用555定时电路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其滞回特性、传输特性和输入输出电压波形。
(3)用555定时电路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其电容电压、输入输出电压波形,计算暂稳态时间。
(4)用555定时电路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其电容电压、输出电压波形,计算振荡周期和频率。
7.A/D和D/A转换电路重点掌握:
(1)倒T形电阻网络D/A转换器,计算D/A转换电压。
(2)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给定模拟电压逐次逼近求取对应数字量。
(3)比较并联比较式A/D转换器、双积分式A/D转换器转换原理。
(4)比较并联比较式A/D转换器、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双积分式A/D转换器的精度和速度。
(5)A/D和D/A转换器的应用。
8.存储器重点掌握:
(1)ROM、RAM的地址线和位线,用点阵的方式表示与阵和或阵,并据此实现逻辑函数。
(2)ROM、RAM的简单应用。
(三)参考教材
1.《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胡晓光主编(2007年二月第一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主编(第四或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