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理工大学西区电话交换网规划
- 格式:pdf
- 大小:398.37 KB
- 文档页数:20
3.教学条件与利用3.1教学基本设施3.1.4园网建设状况主要观测点综述一、校园网建设状况(一校园网建设、升级、改造的情况以及校园网基本现状我校的校园网络自1996年建设以来,经历了3次大规模的建设、升级与改造过程,前后历时10年时间,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上共投资2599余万元,其中包括教育部“西部大学校园网建设项目”的网络建设资金800万元。
我校校园网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建设水平,校园网络覆盖了全部教学区、办公区、实验室、各工程中心(所、学生公寓、家属区、信息点已达12500多个,校园网注册用户数量达4594个,全校联网计算机共计7851台。
另外,网络IP电话、无线局域网(WLAN的建设也在我校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我校的主要职能处室与各院系的主要办公室全部配置了网络IP电话,我校的主要办公场所、会议地点与学生活动场所,均开通了WLAN无线上网方式。
目前,我校的校园网络经过升级与改造,软、硬件的配置水平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包括7台网络核心运行设备、35台网络汇聚层交换机、521台网络接入层交换机、2台IPv6网络核心实验设备和2台网络安全设备及62台网络服务器、3台数据库阵列,所有设备全部属于准企业级运行标准,现代化程度达到了目前甘肃省高校网络建设的一级水平。
在网络应用服务方面,包含了WEB、E_MAIL、垃圾邮件过滤网关、计费网关、OA办公自动化、综合教务管理系统、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期刊和学术论文全文检索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学生收费系统、学生就业网、科技创新网、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网络防杀毒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新闻中心、VOD视频点播、FTP下载、BBS论坛、IPPHONE、高校人事管理系统,校董校友会,后勤水电查询管理系统、国资设备管理系统等应用服务平台,各应用系统符合学校自身的管理流程和特色,在学校的本科教学、科研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在,我校的校园网已成为教学、科研网络信息辅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按照实施“数字理工大”的建设目标,我们将不断拓展新的应用与服务,使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更加全面与完善。
1、Intranet的网络协议核心是 TCP/IP 协议。
2、脉冲编码数字编码方式属于自含时钟编码3、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设备是交换机。
4、在共享介质的以太网中采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 CSMA/CD方法。
5、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语法、协议、同步。
6、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是:数据通信系统。
7、在数据通信当中,通信的方式按照数据的流向可以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
8、帧中继网络使用的是:帧交换技术。
9、利用载波信号频率的不同来实现电路复用的方法有:频分多路复用。
10、RIP采用了距离向量作为路由协议。
11、IEEE802.3 定义了CSMA/CD总线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规范。
12、对等层试题之间采用:协议进行通信。
13、以太网的帧结构使用的是:面向比特流的同步协议。
14、接收端发现有差错时,设法通知发送端重发,直到收到正确的码字为止,这种差错控制方法称为:自动请求重发。
15、交互式局域网的核心设备是:局域网交换机。
16、x.25协议是一种:电路交换协议。
17、两台计算机利用电话线路传输数据信号时需要的设备是:调制解调器。
18、在Internet 中,路由器的路由表通常包含: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网络的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
19、在:非坚持CSMA 协议中一个站点要发送数据时,首先监听信道,若信道为空则可以发送;若信道为忙,则等待一随机长的时间重新开始监听。
20、TCP协议在每次建立后拆除连接时,都要在收发双方交换三个报文。
21、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值来表示数字0、1 的方法称为: PSK 。
22、曼彻斯特编码使用的编码方式为: 自编码。
23、正确的循环校验码的检错能力描述:可检测出所有大于或等于校验位长度的突发错。
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构成的。
2、最常用的点对点通讯协议有 PPP 和 HDLC 两种。
3、在采用电信号表达数据的系统中,数据有数字数据和模拟数据两种。
4、数据通信系统可分为输入、输出、接收三部分。
*******************实践教学*******************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2010年春季学期交换原理课程设计题目:T-S-T数字交换网络设计专业班级:通信工程(3)班姓名:张天昆学号:07250318指导教师:蔺莹成绩:摘要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由终端、交换、传输三部分构成,交换是通信系统的核 心。
其中,时分接线器(T 型)和空分接线器(S 型)是程控交换技术中最基本的 交换单元电路。
单独的T 接线器和S 接线器,只适用于容量比较小的交换机, 对于 完成多语交用户间和交分交换芯片构成 TST 交换网络, )交换网络是在电路交换系统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交换 的数量。
第〒级T 器接线器间一级责输入母接线器时隙S 交换勺出W£ T p j 一线数线器于两责母线之间的空间交换。
第 2级T 接线器:负责输出母线的时隙交 换。
。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现代交W 换原理的基础上利用时分交换芯片 MT8980及空分交换芯片MT8816构成TST ]交换网络。
其中,输入级T 型接线器为顺序写入、控 制读出,中间级;也可以是输出控制工作方式,输出级 S 型接线器为输入控制方式 T 型接线器工作 方式为控制写入、顺序读出关键字:交换网络 MT8980 MT8816亠TST 。
-------- II 1——林大容量的交换机通常选用 〜TST (时分-空分-时分网络,它是三级交换网络,■ 11RI第1章TST网络及其组成1.1时间接线器能。
T接线器主要由话时间接线器简称T接线器,其作用是完成一条时分复用线上的时隙交换功音存储器(SM )和控制存储器(CM)组成如图所示,话音存储用来暂存话音数字编码信息,每个话路为8bit。
SM的容量即SM的存储单元于时分复用线上的时隙数。
控制存储器用来存放SM 的地址码(单元号码),CM 的容量通常等于SM 的容量,每个单元所存储SM 图1.1 T 接线器1. 工作方式是针对SM 而言(CM 总是输入控制)2. 话音存储器的位数总按8bit 计算。
《现代交换原理》课程设计课设题目:T-S-T数字交换网络设计专业班级:通信工程(1)班学生姓名:学生学号:09250113指导老师:蔺莹摘要 (3)第一章T-S-T交换网络工作原理 (4)1.1时间交换单元 (4)1.2空间交换单元 (5)第二章元器件介绍 (7)2.1交换芯片——MT8980 (7)2.2空分交换MT8816 (9)2.3控制单元——AT89C51 (12)第三章硬件设计及实现 (13)3.1原理框图 (13)3.2 TST交换网络设计思路 (13)3.3容量与速率 (14)3.4所需控制程序 (14)3.5 控制过程分析 (17)第四章设计缺点及改进方式 (18)4.1设计特点及不足 (18)4.2改进意见 (18)设计总结及心得体会 (19)参考文献 (20)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由终端、交换、传输三部分构成,交换是通信系统的核心,因此,“现代交换原理”是通信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其中,时分接线器( T 型) 和空分接线器( S型)是程控交换技术中最基本的交换单元电路。
单独的T接线器和S接线器,只适用于容量比较小的交换机,而对于大容量的交换机通常选用空分交换芯片和时分交换芯片构成T-S-T交换网络,完成多语音用户间的交换。
本设计要求学生在学习现代交换原理的基础上,掌握T接线器和S接线器的功能,以及构成T-S-T交换网络的方法,正确理解接线器的组成、工作方式和工作原理,这对学习和分析电话通信网、程控交换机是非常有益的。
本设计主要采用时间交换芯片MT8980、空间交换芯片MT8816、单片机AT89C51。
其中,输入级T型接线器为顺序写入、控制读出,中间级S 型接线器为输入控制方式也可以是输出控制工作方式,输出级T型接线器工作方式为控制写入、顺序读出。
关键词:数字交换网络 T接线器 S接线器时隙交换第一章 T-S-T 交换网络工作原理1.1时间交换单元时间交换单元又称为时间接线器,简称为T 单元或T 接线器,其功能是完成一条PCM 复用线上各时隙之间的信息交换。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网络的建设是图书馆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以及网络化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图书馆工作的运行模式、业务管理、文献信息资源的服务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数字图书馆的诞生,对网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图书馆网络构建实现目标是:建立以馆藏目录为基础的书目数据库;实现馆内采购、编目、流通、文献检索等信息化管理;建立图书馆动态网站;接入图书馆网为广大师生及时提供馆内的最新信息。
长期的目标还要实现直接浏览电子图书以及馆际间的图书借等。
与其他网络相比,图书馆网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具有极高的可靠稳定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具有高速度和高带宽,满足流介质媒体、远程学习等对带宽和数据敏感的实时应用。
关键词:网络拓扑图;IP划分;主干网;网络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它极大的改善我们的生活方式。
在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科技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从各个方面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其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更为迅速,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并且随着因特网的迅速普及,给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条件带来更大的方便,我们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将更加的紧密和快速。
在以往的图书馆在正常运营中,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书籍信息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书信息、还书信息。
因此需要对读者资源、书籍资源、借书信息、还书信息进行管理,他们对信息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对于图书借阅情况(如借书天数、超过限定借书时间的天数)的统计和核实等往往采用对借书卡的人工检查进行,对借阅者的借阅权限、以及借阅天数等用人工计算、手抄进行。
数据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由于数据繁多,容易丢失,且不易查找。
数据处理手工操作,工作量大,出错率高,出错后不易更改。
图书馆采取手工方式对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人工管理,由于信息比较多,图书借阅信息的管理工作混乱而又复杂;一般借阅情况是记录在借书证上,图书的数目和内容记录在文件中,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管理员也只是当时对它比较清楚,时间一长,如再要进行查询,就得在众多的资料中翻阅、查找了,造成查询费时、费力。
*******************实践教学*******************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2010年春季学期交换原理课程设计题目:T-S-T数字交换网络设计专业班级:通信工程(3)班姓名:张天昆学号: 07250318指导教师:蔺莹成绩:摘要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由终端、交换、传输三部分构成,交换是通信系统的核心。
其中,时分接线器( T型) 和空分接线器( S型)是程控交换技术中最基本的交换单元电路。
单独的T接线器和S接线器,只适用于容量比较小的交换机,而对于大容量的交换机通常选用空分交换芯片和时分交换芯片构成TST交换网络,完成多语音用户间的交换。
TST(时分-空分-时分)交换网络是在电路交换系统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交换网络,它是三级交换网络,两侧为T接线器,中间一级为S接线器,级的出入线数决定于两侧T接线器的数量。
第1级T接线器:负责输入母线的时隙交换。
S接线器:负责母线之间的空间交换。
第2级T接线器:负责输出母线的时隙交换。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现代交换原理的基础上利用时分交换芯片MT8980及空分交换芯片MT8816构成TST交换网络。
其中,输入级T型接线器为顺序写入、控制读出,中间级S型接线器为输入控制方式也可以是输出控制工作方式,输出级T型接线器工作方式为控制写入、顺序读出。
关键字:交换网络 MT8980 MT8816 TST。
第1章 TST网络及其组成1.1 时间接线器能。
T接线器主要由话时间接线器简称T接线器,其作用是完成一条时分复用线上的时隙交换功音存储器(SM)和控制存储器(CM)组成如图所示,话音存储器用来暂存话音数字编码信息,每个话路为8bit。
SM的容量即SM的存储单元于时分复用线上的时隙数。
控制存储器用来存放SM的地址码(单元号码),CM的容量通常等于SM的容量,每个单元所存储SM图1.1 T接线器1.工作方式是针对SM而言(CM总是输入控制)2.话音存储器的位数总按8bit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