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卡原理
- 格式:docx
- 大小:11.66 KB
- 文档页数:1
帕斯卡原理
帕斯卡定律,是流体静力学的一条定律。
“帕斯卡定律”指出,不可压缩静止流体中任一点受外力产生压强增值后,此压强增值瞬时间传至静止流体各点。
帕斯卡定律由法国B.帕斯卡在1653年提出,并利用这一原理制成水压机。
帕斯卡定律只能用于液体中,由于液体的流动性,封闭容器中的静止流体的某一部分发生的压强变化,将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
压强等于作用压力除以受力面积。
根据帕斯卡定律,在水力系统中的一个活塞上施加一定的压强,必将在另一个活塞上产生相同的压强增量。
如果第二个活塞的面积是第一个活塞的面积的10倍,那么作用于第二个活塞上的力将增大至第一个活塞的10倍,而两个活塞上的压强相等。
制造千斤顶,用于顶举重物;制造液压制动闸,用于刹车等。
人们利用这个定律设计并制造了水压机、液压驱动装置等流体机械。
帕斯卡定律,又称帕斯卡原理(Pascal's principle),指的是作用于密闭流体上之压力(压强)可维持原来的大小,经由流体传到容器各部分,这意味着对于一个密闭流体而言,容器的各处有相同的压力(压强)。
此定律乃由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宗教哲学家、化学家、音乐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布莱士·帕斯卡(Blaise Pascal,1623-1662)首先阐述。
阐述
根据帕斯卡定律,在液压系统中的一个活塞上施加一定的压力,必将在另一个活塞上产生相同的压力增量。
倘第二个活塞的面积是第一个活塞面积的10倍,那么作用于第二个活塞上的力,将增大为原来的10倍,而两个活塞上的压强仍然相等;故我们可以得出{\displaystyle {\frac {F_{1}}{A_{1}}}={\frac {F_{2}}{A_{2}}}}{\displaystyle {\frac {F_{1}}{A_{1}}}={\frac {F_{2}}{A_{2}}}}此公式。
应用
液压就是帕斯卡定律的实例之一,液压具有多种用途,如液压千斤顶、液压起重机和像是汽车的油压刹车系统、挤牙膏、针筒打针、水枪等。
帕斯卡裂箱的原理帕斯卡裂箱是一种利用压力传递和液体不可压缩性原理的装置,常用于实验室中对液压传动和液压控制系统的研究。
它的原理简单而巧妙,通过利用液体在容器中传递压力的特性,实现对物体的力的放大或减小。
帕斯卡裂箱的原理可以用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1. 压力传递:帕斯卡裂箱中的液体是不可压缩的,当在一个闭合的容器中施加力时,液体会均匀地传递这个力到容器的各个部分。
这是因为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非常小,相互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力,所以当液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液体分子会迅速传递这个力,使得容器的每个部分都受到相同的压力。
2. 力的放大:帕斯卡裂箱中的液体可以通过不同大小的活塞来实现力的放大。
当在较小的活塞上施加一个力时,由于液体的压力传递特性,这个力会均匀地传递到液体中,然后通过液体传递到较大的活塞上。
由于较大的活塞面积较大,所以在较大的活塞上产生的力会比在较小的活塞上施加的力要大得多。
这就实现了力的放大。
3. 力的减小:帕斯卡裂箱中的液体也可以通过不同大小的活塞来实现力的减小。
当在较大的活塞上施加一个力时,同样由于液体的压力传递特性,这个力会均匀地传递到液体中,然后通过液体传递到较小的活塞上。
由于较小的活塞面积较小,所以在较小的活塞上产生的力会比在较大的活塞上施加的力要小得多。
这就实现了力的减小。
通过以上的原理,帕斯卡裂箱可以实现力的传递、放大和减小,从而在液压传动和液压控制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在液压机械中,通过调整活塞的大小和位置,可以实现对物体的精确控制和调节。
在液压刹车系统中,通过利用帕斯卡裂箱的原理,可以实现对汽车制动力的精确控制,提高行车安全性。
帕斯卡裂箱的原理不仅仅在实验室中有应用,它也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例如,我们的水龙头就是利用了帕斯卡裂箱的原理,通过拧开水龙头的阀门,液体在水管中传递压力,最终流出水龙头。
此外,液压千斤顶、液压扳手等工具也是基于帕斯卡裂箱的原理设计的。
帕斯卡裂箱的原理是利用液体的不可压缩性和压力传递特性,实现力的传递、放大和减小。
帕斯卡原理公式帕斯卡原理,又称为帕斯卡定律,是描述液体在容器中受压力作用时的行为规律。
该原理由法国科学家布莱兹·帕斯卡在17世纪提出,对于理解液体静压力和液压机械的工作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帕斯卡原理公式是描述液体静压力的基本公式,它的应用范围涵盖了许多工程领域,如液压系统、水利工程、气压系统等。
本文将从帕斯卡原理的基本概念、公式推导和应用实例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帕斯卡原理的基本概念。
帕斯卡原理指出,在一个封闭的液体容器中,施加在液体上的压力将会均匀地传播到液体中的每一个部分,并且液体对外界的压力是与液体受到的压力成正比的。
换句话说,无论液体容器的形状如何变化,液体内部的压力始终是均匀分布的。
这一基本概念是帕斯卡原理公式的基础,也是理解液体静压力行为的关键。
接下来,我们来推导帕斯卡原理公式。
假设液体容器中有一个小面积的活塞,施加在活塞上的力为F1,活塞的面积为A1;液体对活塞施加的压力为P1。
根据帕斯卡原理,液体对活塞施加的压力将会均匀传播到液体中的每一个部分,包括另一个面积较大的活塞。
设另一个活塞的面积为A2,液体对其施加的压力为P2,施加在另一个活塞上的力为F2。
根据力的定义和液体的静压力原理,可以得到以下公式:P1 = F1 / A1。
P2 = F2 / A2。
根据帕斯卡原理,液体对活塞施加的压力是均匀分布的,因此有P1 = P2。
将上述两个公式结合起来,可以得到帕斯卡原理公式:F1 / A1 = F2 / A2。
这就是帕斯卡原理公式的基本形式。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当施加在活塞上的力或活塞的面积发生变化时,液体对活塞施加的压力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但是其比值始终保持不变。
这就是帕斯卡原理公式所描述的液体静压力的基本规律。
最后,我们来看一些帕斯卡原理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实例。
液压系统是帕斯卡原理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在液压系统中,液体通过管道传递压力,驱动液压缸、液压马达等执行元件完成各种工作。
帕斯卡原理是什么呢?
帕斯卡原理是关于流体和气体中的压力的,封闭容器中的静止流体的某一部分发生压强变化将大小不变的向各个方向传递。
简单来解释这场定律就是从不同的孔洞流出来水的速度都是一样的,这就是说将水挤压出来的压力大小也是一样的。
当我们再给气球打气的时候,还是用于这条定律,气球与气体进入后,他们均匀的向各个方向膨胀,因此气球是圆的,如果帕斯卡定律没有在气球中生效的话,那么气球里的压力分布就会是非常不均匀的。
帕斯卡原理的内容和应用什么是帕斯卡原理?帕斯卡原理是关于压力的一个基本原理,它是由法国科学家布莱斯·帕斯卡在17世纪提出的。
该原理描述了在一个静止的液体中,施加在一个点上的压力会均匀地传递到液体的各个部分。
这意味着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液体的压力是同样的。
帕斯卡原理的公式和定义帕斯卡原理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P = F / A其中,P表示压力,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A表示物体所受到的面积。
帕斯卡原理可以定义为:在一个静止的液体中,施加在一个点上的压力会均匀地传递到液体的各个部分。
帕斯卡原理的应用帕斯卡原理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示例:1.液压系统液压系统是应用帕斯卡原理的典型例子之一。
液压系统通过施加压力在液体中传递力量,从而实现工作的目的。
这种系统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汽车工业和航空工业等领域,如液压千斤顶和液压刹车等。
2.液压机液压机是利用帕斯卡原理的一种重要工具。
通过应用液压力,液压机能够产生很大的力,从而在工业生产中用于压制、冲压和成形等操作。
液压机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塑料加工和橡胶加工等领域。
3.水力发电水力发电是利用帕斯卡原理的另一个重要应用。
水力发电利用水流压力驱动涡轮机,从而产生电能。
帕斯卡原理保证了水流在涡轮机上施加的压力会均匀分布,从而有效地转化水流的动能为机械能和电能。
4.水泵和液压缸水泵和液压缸也是利用帕斯卡原理的应用之一。
水泵通过施加压力将液体从低压区域推向高压区域,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
液压缸则通过施加液压力来产生运动。
这些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建筑工程和农业等各个领域。
5.血液循环帕斯卡原理在生物学中也有应用。
人体的血液循环就是利用帕斯卡原理来实现的。
心脏通过收缩产生的压力将血液推向整个身体,帕斯卡原理确保了血液在动脉和静脉中均匀地分布,从而保证了血液能够有效地输送氧气和养分。
结论帕斯卡原理是一个基本的物理原理,它描述了压力在液体中的传递方式。
初中物理帕斯卡定律
帕斯卡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它描述了液体在施加于
其上的任何点处的压力会均匀传递到液体内的其他部分,且传递的方
向沿着液体中的每个点垂直于与该点相邻的平面。
也就是说,无论液
体处于什么形状的容器中,这个容器中的液体都会均匀受到压力分布。
帕斯卡定律的表达式为:ΔP = F/A,其中ΔP表示压强的变化,单位为帕斯卡(Pa);F表示施加于液体上的力,单位为牛顿(N);A表
示力施加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
根据帕斯卡定律,液体的压强是与液体的深度相关的,即深处的
液体受到的压力大于浅处的液体。
这是因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
和重力加速度有关,而这两个参数都是与液体的深度有关的。
利用帕斯卡定律,我们可以解释一些日常现象,例如水龙头的喷射、液压机的原理等。
在液压机中,通过施加一个小的力在一个小的
面积上,可以得到一个较大的力在一个较大的面积上,这是应用帕斯
卡定律的一个例子。
总的来说,帕斯卡定律是研究液体力学和压力传递的重要定律,
它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液体力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帕斯卡的原理帕斯卡的原理,也被称为帕斯卡定律,是关于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该原理由法国科学家布莱兹·帕斯卡在17世纪提出,对于研究液体和气体在静力学和动力学中的行为非常重要。
帕斯卡的原理说明了液体和气体在容器中的压力传输规律,并且可以应用于各种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下面将详细介绍帕斯卡的原理及其应用。
1. 帕斯卡的原理概述帕斯卡的原理可以简单地表述为:“在静水中,任何一个容器的每个点施加到其内壁上的压力,都等于液体垂直高度乘以液体的密度乘以重力加速度”。
也就是说,在静水中,液体的压力是均匀作用于容器内的各个点上的,并且与所施加的力的大小和方向无关,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2. 帕斯卡的原理的公式表示帕斯卡的原理可以用如下的公式来表示:P = ρgh,其中P表示液体的压力,ρ代表液体的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的高度。
根据这个公式,液体的压力与液体的深度成正比,密度愈大压力也愈大。
3. 帕斯卡的原理的应用3.1 液压系统帕斯卡的原理是实现液压系统工作的基础。
液压系统利用液体在封闭管道中的传力特性,通过改变压力来实现力的放大、变换和传递。
例如,提升机的原理就是利用液压系统将较小的力通过液体传递到较大的活塞上,从而实现提升重物的目的。
3.2 液体静力学帕斯卡的原理也可以应用于液体静力学的问题。
比如当液体放置在容器内时,液体的压力是均匀分布的,不受容器形状和大小的影响。
这个原理被广泛应用于水压实验和水压力学中。
3.3 液体动力学帕斯卡的原理对于研究液体的运动和流速也是非常有用的。
在液体流体中,当管道内部截面积变化时,流体的速度会发生改变,而质量守恒的原理要求流体的质量在守恒的同时,速度也必须发生变化。
利用帕斯卡的原理可以分析液体在不同截面积处的流速变化情况。
3.4 气垫和液压刹车帕斯卡的原理也在气垫和液压刹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气垫中的气体受到外力压缩后,根据帕斯卡的原理,气体的压力均匀传递到气垫表面,从而能够实现减震和支撑的功能。
帕斯卡原理的内容帕斯卡原理是描述液体或气体在静态平衡时受力和压强分布的原理。
这个原理得名于法国的科学家布莱斯·帕斯卡,他在17世纪提出了这个理论。
帕斯卡原理是流体力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对于理解和应用流体力学以及许多工程和科学领域都至关重要。
帕斯卡原理的核心概念是压强的传递。
它指出,当一个固定的液体或气体处于静态平衡时,它受到的压强是均匀分布在液体或气体的各个部分上的。
也就是说,在一个封闭的液体或气体系统中,无论压强施加在系统的任何一点上,它都会均匀传递给该系统的所有部分。
帕斯卡原理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解释。
图片一个密封的水桶,水桶底部有一个小孔。
当往桶里倒入水时,就会在孔附近形成一个水柱。
此时,在孔的位置施加的压力会使得水柱向外喷出。
帕斯卡原理告诉我们,尽管水柱只在孔的位置处受到压力,但这个压力会均匀传递到整个水体中,并且推动水体向外喷出。
根据帕斯卡原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重要的结论:1. 压强的传递:帕斯卡原理告诉我们,液体或气体中的压强会均匀传递到系统中的所有部分。
这是由于液体或气体的分子具有相互作用力,使得静态平衡时,压强在液体或气体中均匀分布。
2. 压强大小的不变性:帕斯卡原理指出,液体或气体的压强大小不受容器形状和容积的影响。
无论容器的形状和容积如何,液体或气体中的任何一点受到的压强都是相同的。
换句话说,压强只与液体或气体与容器底部之间的垂直高度有关。
3. 大面积受力效应:帕斯卡原理还告诉我们,当液体或气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液体或气体会向所有方向均匀传递压强。
这意味着,当在容器的一个小面积上施加一个较大的力时,液体或气体会将这个力均匀地传递到所有面积上,产生较小的压强。
帕斯卡原理在许多工程和科学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水力工程中利用帕斯卡原理来设计水压系统,包括管道和水泵。
此外,帕斯卡原理还被用于气压系统、液压系统、飞机的气动控制、汽车刹车系统等。
甚至在生物学中,帕斯卡原理也可以解释植物的输送系统和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
帕斯卡定律,是流体静力学的一条定律。
“帕斯卡定律”指出,不可压缩静止流体中任一点受外力产生压强增值后,此压强增值瞬时间传至静止流体各点。
原理
帕斯卡定律只能在液体中使用。
由于液体的流动性,密闭容器中部分静态流体的压力变化会将尺寸传递到各个方向。
压力等于所施加的压力除以力面积。
根据帕斯卡定律,如果对液压系统中的一个活塞施加一定的压力,则另一个活塞上会产生相同的压力增量。
如果第二活塞的面积是第一活塞面积的1/10,则作用在第一活塞上的力将增加到第二活塞的10倍,并且两个活塞上的压力将相等。
扩展数据:
应用
帕斯卡定律在生产技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
液压机是帕斯卡原理的一个例子。
它具有多种用途,例如液压制动。
如果流体系统中有两个活塞,则对小活塞施加较小的推力。
通过流体中的压力传递,将在大活塞上产生更大的推力。
根据该原理,可以制造液压机以进行压力处理。
应用
帕斯卡定律在生产技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
液压机是帕斯卡原理的一个例子。
它具有多种用途,例如液压制动。
如果流体系统中有两个活塞,请在小活塞上施加较小的推力,然
后使流体通过
在压力传递中,在大活塞上会产生较大的推力。
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制造出液压机,
制造起重工具的起重器;人们使用该法则来设计和制造液压机,液压驱动装置和其他流体机械。
帕斯卡(Pascal)原理意味着施加到封闭液体的任何部分的压力必须根据其原始大小从液体的各个方向传递。
帕斯卡(Pascal)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来研究液体压力的规律。
帕斯卡注意到一些生命现象,例如没有灌溉的扁平软管。
软管连接到水龙头,充满水,并变成圆柱形。
如果软管上有几只眼睛,则会从各个方向上的小眼睛中喷出水。
水向前流,为什么我们要绕软管呢?通过观察,Pascal设计了“Pascal Ball”实验。
Pascal Ball是一个空心球,其壁上有许多小孔。
球与装有可移动活塞的气缸连接。
将水倒入球和气缸中,并向内按压活塞,使水从每个小孔中喷出,成为“多孔水枪”。
帕斯卡(Pascal)的球实验证明,液体可以向各个方向传递压力。
发现从每个孔喷出的水的距离是相似的,这表明在每个孔上的压力是相同的。
1654年,他写了一篇论文“关于液体的平衡”,并提出了著名的帕斯卡定律。
Pascal基于大量观察和实验,并采用虚拟工作原理;帕斯卡定律是通过证据发现的。
在Pascal的许多实验中,最著名的实验是:他使用了一个木制的酒桶,酒桶的顶部有一个孔,长铁管插入该孔中以密封插座。
在实验过程中,首先将桶装满水,然后将几杯水慢慢倒入铁管中。
当管道中的水柱高至几米时,桶突然破裂,水从裂缝的各个方向涌出。
帕斯卡定律的发现为建立静水力学奠定了基础。
在此定律的基础上,Pascal还提出了连接器的原理以及液压机的最初构想,后来被广泛使用。
他还指出,由液体重力引起的在容器壁上的压力仅与深度有关。
他使用实验并从理论上解释了与此相关的静水力学的悖论。
他突然在一周内阅读了《欧几里得的元素》的前六本书,也可以将其应用于力学。
1653年,他进入牛津大学Riol学院学习。
他没有学士学位,而是在1663年获得了文学硕士学位。
斯卡尔定律是流体(气体或液体)力学,这意味着密闭容器中的静态流体的特定部分的压力变化将无损失地传递到流体的每个部分和容器壁上。
帕斯卡(Pascal)首先阐述了该定律。
1.帕斯卡原理(静压传递原理)(在密闭容器内,施加于静止液体上的压力将以等值同时传到液体各点。
)2.系统压力(系统中液压泵的排油压力。
)3.运动粘度(动力粘度μ和该液体密度ρ之比值。
)4.液动力(流动液体作用在使其流速发生变化的固体壁面上的力。
)5.层流(粘性力起主导作用,液体质点受粘性的约束,不能随意运动,层次分明的流动状态。
)6.紊流(惯性力起主导作用,高速流动时液体质点间的粘性不再约束质点,完全紊乱的流动状态。
)7.沿程压力损失(液体在管中流动时因粘性摩擦而产生的损失。
)8.局部压力损失(液体流经管道的弯头、接头、突然变化的截面以及阀口等处时,液体流速的大小和方向急剧发生变化,产生漩涡并出现强烈的紊动现象,由此造成的压力损失)9.液压卡紧现象(当液体流经圆锥环形间隙时,若阀芯在阀体孔内出现偏心,阀芯可能受到一个液压侧向力的作用。
当液压侧向力足够大时,阀芯将紧贴在阀孔壁面上,产生卡紧现象。
)10. 液压冲击(在液压系统中,因某些原因液体压力在一瞬间突然升高,产生很高的压力峰值,这种现象称为液压冲击。
)11. 气穴现象;气蚀(在液压系统中,若某点处的压力低于液压油液所在温度下的空气分离压时,原先溶解在液体中的空气就分离出来,使液体中迅速出现大量气泡,这种现象叫做气穴现象。
当气泡随着液流进入高压时,在高压作用下迅速破裂或急剧缩小,又凝结成液体,原来气泡所占据的空间形成了局部真空,周围液体质点以极高速度填补这一空间,质点间相互碰撞而产生局部高压,形成压力冲击。
如果这个局部液压冲击作用在零件的金属表面上,使金属表面产生腐蚀。
这种因空穴产生的腐蚀称为气蚀。
)12. 排量(液压泵每转一转理论上应排出的油液体积;液压马达在没有泄漏的情况下,输出轴旋转一周所需要油液的体积。
)13. 自吸泵(液压泵的吸油腔容积能自动增大的泵。
)14. 变量泵(排量可以改变的液压泵。
)15. 恒功率变量泵(液压泵的出口压力p与输出流量q的乘积近似为常数的变量泵。
帕斯卡原理及其应用帕斯卡原理是由法国科学家布莱斯·帕斯卡于17世纪提出的物理学原理。
该原理描述了在不可压缩流体中施加的压力会均匀地传递到该液体中的每一个点,并且作用在任何一个封闭容器的一个面上,都会对容器的每一个面施加相同的压力。
帕斯卡原理的数学表达式为:P = F/A,其中P代表压力,F代表作用在液体上的力,A代表液体所受力的区域。
根据帕斯卡原理,无论液体受力的面积大小如何,液体中的压力都是均匀的。
这是因为液体的分子之间会相互传递压力,从而导致整个液体中的压力相等。
帕斯卡原理的应用可以见于很多领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 液压系统:帕斯卡原理广泛应用于液压系统中。
液压系统利用帕斯卡原理,通过在一个封闭容器中施加压力来实现力的传递。
当一个小面积上施加的力使得液体产生压力,这个压力会通过液体均匀传递到容器内的其他区域,从而使得液体在另一个大面积上施加的力增加。
2. 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利用帕斯卡原理实现了对重物的举升功能。
当在小面积上施加一个较小的力时,这个力会传递到液体中并形成一个较大的压力。
这个压力随后会在液体中均匀传递,并且使得液体在另一个大面积上施加的力增加。
这样一来,只需要较小的力就可以举起重物。
3. 水压机:水压机也是利用了帕斯卡原理。
当施加力于水压机的一个小活塞上时,由于水是不可压缩的,压力会通过水反向均匀传递,并使得另一个大活塞上的力增加。
这使得通过水压机可以实现较大力的产生。
4. 制动系统:汽车和脚踏车的制动系统中也使用了帕斯卡原理。
例如,汽车的刹车系统。
当一个人踩下刹车踏板时,液体(例如液压油)被压缩并传递到刹车系统中。
由于帕斯卡原理,液体中的压力会均匀传递,从而使得刹车器件施加在车轮上的压力增加,并实现刹车的功能。
总的来说,帕斯卡原理是广泛运用于实际中的一个重要物理原理。
从液压系统到机械制动系统,帕斯卡原理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来实现力的传递和放大。
对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而言,了解和运用帕斯卡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帕斯卡原理1. 帕斯卡原理(静压传递原理)(在密闭容器内,施加于静止液体上的压力将以等值同时传到液体各点。
)2. 系统压力(系统中液压泵的排油压力。
)3. 运动粘度(动力粘度μ和该液体密度ρ之比值。
)4. 液动力(流动液体作用在使其流速发生变化的固体壁面上的力。
)5. 层流(粘性力起主导作用,液体质点受粘性的约束,不能随意运动,层次分明的流动状态。
)6. 紊流(惯性力起主导作用,高速流动时液体质点间的粘性不再约束质点,完全紊乱的流动状态。
)7. 沿程压力损失(液体在管中流动时因粘性摩擦而产生的损失。
)8. 局部压力损失(液体流经管道的弯头、接头、突然变化的截面以及阀口等处时,液体流速的大小和方向急剧发生变化,产生漩涡并出现强烈的紊动现象,由此造成的压力损失)9. 液压卡紧现象(当液体流经圆锥环形间隙时,若阀芯在阀体孔内出现偏心,阀芯可能受到一个液压侧向力的作用。
当液压侧向力足够大时,阀芯将紧贴在阀孔壁面上,产生卡紧现象。
)10. 液压冲击(在液压系统中,因某些原因液体压力在一瞬间突然升高,产生很高的压力峰值,这种现象称为液压冲击。
)11. 气穴现象; 气蚀(在液压系统中,若某点处的压力低于液压油液所在温度下的空气分离压时,原先溶解在液体中的空气就分离出来,使液体中迅速出现大量气泡,这种现象叫做气穴现象。
当气泡随着液流进入高压时,在高压作用下迅速破裂或急剧缩小,又凝结成液体,原来气泡所占据的空间形成了局部真空,周围液体质点以极高速度填补这一空间,质点间相互碰撞而产生局部高压,形成压力冲击。
如果这个局部液压冲击作用在零件的金属表面上,使金属表面产生腐蚀。
这种因空穴产生的腐蚀称为气蚀。
)12. 排量(液压泵每转一转理论上应排出的油液体积; 液压马达在没有泄漏的情况下,输出轴旋转一周所需要油液的体积。
)13. 自吸泵(液压泵的吸油腔容积能自动增大的泵。
)14. 变量泵(排量可以改变的液压泵。
帕斯卡原理
一、基本简介
帕斯卡定律是流体静力学的一条定律,帕斯卡大小不变地由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
大小根据静压力基本方程(p=p0+ρgh),盛放在密闭容器内的液体,其外加压强p0发生变化时,只要液体仍保持其原来的静止状态不变,液体中任一点的压强均将发生同样大小的变化。
这就是说,在密闭容器内,施加于静止液体上的压强将以等值同时传到各点。
这就是帕斯卡原理,或称静压传递原理。
二、原理
帕斯卡定律是流体力学中,由于液体的流动性,封闭容器中的静止流体的某一部分发生的压强变化,将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
帕斯卡首先阐述了此定律。
压强等于作用压力除以受力面积。
根据帕斯卡定律,在水力系统中的一个活塞上施加一定的压强,必将在另一个活塞上产生相同的压强增量。
如果第二个活塞的面积是第一个活塞的面积的10倍,那么作用于第二个活塞上的力将增大为第一个活塞的10倍,而两个活塞上的压强仍然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