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化学习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39.0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部分 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因为Q v =ΔU ,U 是状态函数,所以Q v 也是状态函数。
2、反应Cu(s)+2Ag +(aq)= Cu 2+(aq)+2Ag(s)在热力学标准状态,298.15K 时正向进行,说明)/Ag Ag (+θϕ>)/Cu Cu (2+θϕ3、已知反应C (s )+CO 2(g)=2CO (g)的Δr H m θ>0,不用计算,就可判断该反应高温能自发进行。
4、对某种物质,其熵值具有:Sθm(g) >Sθm(l) >Sθm(s) 。
5、向NH 3·H 2O 中加入NH 4Cl ,由于NH 4+离子浓度增大,使平衡移动,结果增加了NH 3·H 2O 的解离度α。
6、在20cm 3, 0.10mol ·dm -3氨水溶液中加入10cm 3, 0.10mol ·dm -3Hcl ,该混合溶液是缓冲溶液。
7、配离子[Zn(CN)4]2-的K θ不稳=2.0×10-47、[Zn(NH 3)4]2-的K θ,不稳=3.84×10-10,两者相比[Zn(NH 3)4]2-更稳定。
8、AgCl 的K θsp =1.77×10-10,Ag 2CrO 4的K θsp =1.12×10-12,因为Ag 2CrO 4的K θsp 更小,所以Ag 2CrO 4更难溶。
9、将θϕ(MnO 2/Mn 2+ )=1.208V ,θϕ(I 2/I-)=0.535V 这组电对组成原电池时,则该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 θ=0.673V 。
10、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其它微观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11、配离子[Ag(CN)2]-的K θ不稳=7.94×10-22,配离子[Ag(NH 3)2]+的Kθ不稳=8.93×10-8,两者相比,[Ag(NH 3)2]+更稳定。
12、在20cm 3, 0.10mol ·dm -3氨水溶液中加入10cm 3, 0.10mol ·dm -3HCl ,该混合溶液是缓冲溶液。
工程化学练习题(一)一、判断题:1.系统的状态发生改变时,至少有一个状态函数发生了变化。
------------------- ()2.弹式量热计所测得的热效应,应是恒压热效应Q P。
-------------------------- ()3.金刚石和臭氧都是单质,因此它们△f H m○–值为零。
--------------------------- -( )4.指定单质在标准态时△f H m○–、△f G为零,但S m○–不为零。
---------------------()m5.有一理想晶体,微观粒子排列完整且有严格的顺序。
这种情况下,微观状态数只有一种,其熵值应该为零。
---------------------------------------------------------- ()6.△r S m○–为负值的反应均不能自发进行.------------------------------------ ( ) 7.如果反应的△r G m○–>0,则该反应在热力学上是不可能发生的。
----------------- -( ) 8.接近绝对零度时,所有的放热反应都将成为自发反应。
---------------------- ()9.盐的结晶过程使溶液的混乱度降低,所以结晶总是熵减的过程,是非自发的。
----()10.一般情况下,不管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总是增加的。
---()11.温度升高,分子间的碰撞频率也增加,这是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主要原因。
---()12.反应速率常数取决于反应温度,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 -( ) 13.反应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也越大。
-------------------------------------- ( ) 14. 正催化剂使正反应速率增加,逆反应速率减小。
------------------------------ ()15.平衡常数很大或很小的反应都是可逆程度很小的反应。
化学工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酸?A. 醋酸B. 碳酸C. 氢氧化钠D. 硫酸答案:D2. 化学工程中,催化剂的作用是什么?A. 增加反应物浓度B. 改变反应的平衡位置C. 改变反应速率D. 降低反应温度答案:C3.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化学工程中分离混合物的方法?A. 蒸馏B. 萃取C. 沉淀D. 过滤答案:C4.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受到外部条件改变时,系统将如何响应?A. 保持不变B. 向减弱外部条件变化的方向移动C. 向增强外部条件变化的方向移动D. 无法预测答案:B5. 在化工生产中,以下哪种设备主要用于分离气体和液体?A. 反应器B. 分离塔C. 蒸发器D. 压缩机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化工生产中,______是用于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关键因素。
答案:催化剂2. 蒸馏过程中,______是利用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来实现分离的。
答案:沸点3. 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k与温度的关系可以通过______方程来描述。
答案:Arrhenius4. 在化工过程中,______是用于描述物质传递过程的基本方程之一。
答案:Fick's Law5. 化工设备的设计中,______是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参数。
答案:压力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化工生产中反应器的类型及其特点。
答案:化工生产中常见的反应器类型包括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和搅拌釜式反应器。
固定床反应器中催化剂固定不动,适用于气体和固体催化剂之间的反应;流化床反应器中催化剂以颗粒状存在,气体通过时使催化剂颗粒悬浮,适用于快速反应和高热效应的反应;搅拌釜式反应器中反应物在搅拌下混合,适用于液相反应和需要良好混合的场合。
2. 描述化工过程中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答案: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两种流体之间的热传递来实现温度的调节。
工程化学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酸?A. HClB. NaOHC. CH3COOHD. H2SO4答案:B2. 金属的腐蚀主要发生在哪种环境中?A. 真空B. 干燥空气C. 潮湿空气D. 惰性气体答案:C3.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式?A. 改变温度B. 改变压力C. 改变催化剂D. 改变反应物浓度答案:C4. 以下化合物中,哪种是共价化合物?A. NaClB. CaOC. H2OD. NaOH答案:C5.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受到外部条件变化的影响时,系统会如何反应?A. 向减弱这种变化的方向移动B. 向加强这种变化的方向移动C. 保持不变D. 随机移动答案:A6.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半导体?A. 硅B. 锗C. 铜D. 砷化镓答案:C7. 以下哪种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 氧B. 铁C. 铝D. 碳答案:A8.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碱?A. KOHB. NH3C. Ca(OH)2D. NaOH答案:B9. 以下哪种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A. 2H2O → 2H2 + O2B.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C. 2H2 + O2 → 2H2OD. 3NO2 + H2O → 2HNO3 + NO答案:C10.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电解质?A. 醋酸B. 乙醇C. 蔗糖D. 氯化钠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通常是______。
答案:mol/(L·s)2.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答案:H+ + OH- → H2O3.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g/mol4. 化学平衡常数的符号是______。
答案:K5.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是______。
答案:ΔU = Q - W6.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______。
答案:泡利不相容原理7. 金属腐蚀的两种主要类型是______和______。
大学工程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元素中,属于碱金属的是()。
A. 钠B. 钾C. 钙D. 铝2.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c与温度的关系是()。
A. 温度升高,Kc增大B. 温度降低,Kc增大C. 温度升高,Kc减小D. 温度对Kc没有影响3.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电解质()。
A. 醋酸B. 蔗糖C. 氯化钠D. 酒精4.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一个可逆反应的系统受到外部条件变化时,系统会()。
A. 保持现状B. 向减弱这种变化的方向移动C. 向增强这种变化的方向移动D. 不受影响5. 以下哪种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的()。
A. 硫酸铜:CuSO4B. 硫酸亚铁:FeSO4C. 硫酸铁:Fe2(SO4)3D. 硫酸铝:Al2(SO4)36.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强等于()。
A. 各组分气体压强之和B. 各组分气体压强之积C. 各组分气体体积之和D. 各组分气体质量之和7. 以下哪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A. 氯化钠B. 硝酸钾C. 氢氧化钙D. 硫酸铵8. 以下哪种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A.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 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C. 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D. 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9. 以下哪种物质是两性物质()。
A. 氢氧化铝B. 碳酸钠C. 氢氧化钠D. 硫酸10.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这表明()。
A. 气体分子间有空隙B. 气体分子间无空隙C. 气体分子间空隙相等D. 气体分子间空隙不等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压力、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2. 物质的量是表示微观粒子集体的物理量,其单位是摩尔。
3.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即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4.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
第一章绪论P13. 一些基本概念1.判别下列表述的正确与否,正确的在后面括号内用“√”错误的用“×”表示:(1)1摩尔氧............................................................................. .. (X)(2)1mol()........................... .....................(√)(3)化学反应通式可表示为ΣB=0.............................. .....( X)(4)在宇宙中找不到绝对意义上的孤立系统..............................................................(√)2.选择题:(要求将正确标号填入括号内,多选与单选自己判断)(1)下列物质中属于微观粒子的是( C D )(A)分子(B)原子(C)高速运动的电子(D)光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1摩尔氧的质量是8.0g(B)原子和分子的空间尺寸分别为(C)原子和分子的空间尺寸在左右(D)我们能同时看到远处打雷发出光和听到打雷发出的声音(3)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B D )(A)18.0g物质的量是1mol(B) mol氢的物质参加了反应(C) mol的()参加了反应(D)“反应进度”说明,认识物质变化,必须考虑时间的变化3.(用恰当的文字或符号填入空格)计量反应进行程度的物理量都是(反应进度),它的符号是(ξ),单位是(mol),这个单位还可以方便地计量介观粒子和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
4.在0℃时,一只烧杯中盛有水,水上浮着两块冰,问水和冰组成的系统中有几相如果撒入食盐,保持系统的温度仍为0℃不变,直至冰和食盐全部溶解(此时,冰点下降,详见ξ所述),此时系统中有几相如果再加入一些溶液,有什么现象发生此时系统有几相如果还加入一些,又将发生什么现象此时系统为几相答:①两相(固、液)②一相(液相)③加入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时系统有两相(液、固)④加入发生分层现象,此时系统三相(水相、固、油相)5.高温水蒸气对钢的化学腐蚀特别严重。
工程化学试题集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平衡常数Kc与温度T的关系是:A. 正比B. 反比C. 无关D.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答案:D2. 下列哪个不是化学工程中的单元操作?A. 过滤B. 蒸馏C. 蒸发D. 机械加工答案:D3.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受到外部条件变化时,系统将如何调整自身以抵消这种变化?A. 向产生变化的方向移动B. 向抵消变化的方向移动C. 保持不变D. 随机移动答案:B4. 一个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为50 kJ/mol,如果温度从298 K增加到308 K,反应速率将增加多少倍?A. 2倍B. 3倍C. 4倍D. 5倍答案:B5. 在一个理想气体的状态下,下列哪个参数与压力无关?A. 体积B. 温度C. 分子数D. 摩尔质量答案:D6. 根据Arrhenius方程,温度每升高10°C,反应速率增加的倍数是多少?A. 2倍B. 3倍C. 10倍D. 取决于活化能答案:D7. 一个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是:A. 正比B. 反比C. 无关D. 指数关系答案:D8. 根据Hess定律,一个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取决于反应的起始和最终状态,而与:A. 反应的途径有关B. 反应的条件有关C. 反应物的浓度有关D. 反应物的初始状态无关答案:D9. 一个反应的活化能为30 kJ/mol,如果反应速率常数k为0.1 s^-1,温度为300 K,该反应的指前因子A是多少?A. 1.0×10^13 s^-1B. 1.0×10^14 s^-1C. 1.0×10^15 s^-1D. 无法确定答案:A10.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一个自发过程的熵变:A. 总是增加B. 总是减少C. 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D. 保持不变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什么是化学平衡?请举例说明。
答:化学平衡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宏观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工程化学基础(第二版)>>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 绪 论练习题(p.9)1. (1)×; (2)√; (3)×; (4)√。
2. (1)C 、D ;(2)C ;(3)B 。
3. 反应进度;ξ; mol 。
4. 两相(不计空气);食盐溶解,冰熔化,为一相;出现AgCl ↓,二相;液相分层,共三相。
5. 两种聚集状态,五个相:Fe (固态,固相1),FeO (固态,固相2),Fe 2O 3(固态,固相3),Fe 3O 4(固态,固相4),H 2O (g )和H 2(g )(同属气态,一个气相5) 6. n =(216.5 -180)g / (36.5g · mol -1) = 1.0 mol7. 设最多能得到x 千克的CaO 和y 千克的 CO 2,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 CaCO 3(s) = CaO(s) + CO 2(g) 摩尔质量/g ·mol -1 100.09 56.08 44.01 物质的量/mol100095%10009103⨯⨯-. x 56.08×-310 y 4401103.⨯-因为n(CaCO 3)=n (CaO)=n (CO 2) 即100095%10009103⨯⨯-.=x 56.08×-310=y 4401103.⨯-得 x =m (CaO) =532.38kg y =m (CO 2) =417.72kg分解时最多能得到532.28kg 的CaO 和417.72kg 的CO 2。
8.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2H 2+1/2N 2 = NH 3时:22(H )6mol4mol 3(H )2n ξν∆-===-22(N )2mol4mol 1(N )2n ξν∆-===-33(NH )4mol4mol 1(NH )n ξν∆===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H 2+ N 2 = 2NH 3时:22(H )6mol 2mol 3(H )n ξν∆-===-22(N )2mol2mol 1(N )n ξν∆-===-33(NH )4mol 2mol 2(NH )n ξν∆===当反应过程中消耗掉2mol N 2时,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成3/2H 2+1/2N 2 = NH 3,该反应的反应进度为4 mol ;化学方程式改成3H 2+ N 2 = 2NH 3,该反应的反应进度为2 mol 。
工程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平衡常数Kc表示:A. 反应速率B.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比值C. 反应物的浓度D. 生成物的浓度答案:B2. 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如果反应物的浓度增加,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反应会:A. 向左移动B. 向右移动C. 不移动D. 先向左后向右移动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化工过程的典型特点?A. 连续性B. 可逆性C. 可控性D. 规模性答案:B4. 以下哪种材料属于复合材料?A. 钢B. 铝C. 碳纤维增强塑料D. 铜答案:C5. 以下哪种反应是吸热反应?A. 燃烧反应B. 氧化反应C. 还原反应D. 溶解反应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化学计量学中的摩尔质量是指_________的质量。
答案:1摩尔物质7.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的转移。
答案:质子(H+)8.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
答案:加速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化学平衡9. 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
答案:降低10. 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称为_________。
答案:还原剂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答案:化学反应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催化剂的存在、以及反应物的物理状态等。
12. 解释什么是化学平衡,并给出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答案:化学平衡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以相同的速率进行,系统宏观性质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例如,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和释放就是一个化学平衡的例子。
13. 描述一下什么是催化剂,并解释其在化工过程中的重要性。
答案:催化剂是一种能够加速化学反应速率,但在反应过程中不被消耗的物质。
在化工过程中,催化剂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减少副产品的生成。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已知一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c=10,初始时反应物A的浓度为1M,求当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浓度。
习题课一一、选择题1.下列情况中属于封闭体系的是( B )A.氢气在盛有氯气的密闭绝热容器中燃烧B.反应N2O4(g)→2NO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C.氢氧化钠与盐酸在烧杯里反应D.用水壶烧开水2.如果某一封闭系统经过一系列变化后又变到初始状态,则体系的(C )A.Q=0 W=0 △U=0 △H=0B.Q≠0 W=0 △U=0 △H=QC.Q= —W △U=Q+W △H=0D.Q≠—W △U=Q+W △H=03.下列符号中,不属于状态函数的是( E )A.T B.△H C.P D.U E.Q4.下列物质的△f H D )A.Fe(s) B.C(石墨)C.Ne(g)D.Cl2(l)5.定温下,下列哪一个反应的熵变数值最大?( D )A.CO2(g)===C(s)+O2(g)B.2SO3(g)===2SO2(g)+O2(g)C.CaSO4·2H2O(s)===CaSO4(s)+2H2O(l)D.2NH3(g)===3H2(g)+N2(g)6.在等温和等压条件下,某反应的△·mol—1,表明该反应( C )A.一定自发B一定不自发C是否自发还需具体分析D达到平衡7.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为Zn(s)+1/2O2(g)===ZnO(s)△r H m —348.28 KJ·mol-1Hg(l)+1/2O2(g)=== HgO(s)△r H= -90.83 KJ·mol-1由此可知Zn(s)+ HgO(s)=== ZnO(s)+ Hg(l)的△r H m C )A.-439。
1 KJ·mol-1B.515 KJ·mol—1C.—257.45 KJ·mol—1D.无法计算8.某温度时,反应3H2(g)+N2(g)===2NH3(g K1NH3(g)2(g)+1/2 N2(K2 D )A.BC.1/ K1D.9.在等温条件下,若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其平衡常数(C )A.增大B.减小C.不变D10.某反应在973K时为2。
工程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主要取决于:A. 反应物浓度B. 催化剂C. 温度D. 压力2.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一个平衡系统受到外部条件变化时,系统会如何调整自身以减少这种变化的影响?A. 向生成物方向移动B. 向反应物方向移动C. 保持不变D. 无法确定3. 以下哪个不是化学平衡常数的单位?A. mol/LB. mol²/L²C. mol/L²D. mol³/L³4. 反应A + 3B → 2C的速率常数为k,如果A的浓度加倍,B的浓度不变,那么反应速率将:A. 保持不变B. 减半C. 增加两倍D. 增加四倍5.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酸碱中和反应的产物?A. 水B. 盐C. 氧化物D. 氢气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根据Arrhenius方程,反应速率常数k可以表示为k = _______。
7. 化学平衡的表达式为K = _______。
8. 一个反应的活化能为50 kJ/mol,如果温度升高10°C,根据Arrhenius方程,反应速率将增加大约_______倍。
9. 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pH = pKa + log[A-]/[HA],其中pKa是_______。
10. 一个溶液的pH值为4,其氢离子浓度为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请简述什么是催化剂,并说明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12. 解释什么是化学平衡,并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改变条件来移动化学平衡。
13. 描述如何使用Nernst方程来计算非标准状态下的电池电势。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已知一个反应的活化能为60 kJ/mol,温度从298 K增加到308 K,求反应速率增加的倍数。
15. 给定一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 = 10⁻⁵,反应物A和B的初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和0.2 mol/L,求平衡时生成物C的浓度。
Ch2 物质的化学组成与聚集状态思考题一、是非题1. 共价化合物都是分子晶体,所以它们的熔沸点都很低。
2. CCl4熔点低,所以分子不稳定。
3. 在SiC晶体中不存在独立的SiC分子。
4. KCl的分子量比NaCl的分子量大,所以KCl熔点比NaCl高5. H-O键能比H-S键能大,所以H2O的熔沸点比H2S高。
6. 相同质量的葡萄糖和甘油分别溶于100 g水中,所得到两个溶液的凝固点相同。
7. 浓度均为0.1 mol·kg-1葡萄糖水溶液和甘油水溶液沸点相同。
8. 10升0.1 mol·dm-3的葡萄糖水溶液比2升0.1 mol·dm-3的蔗糖水溶液的渗透压大。
9. 难挥发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不仅与溶质种类有关,而且与溶液浓度成正比。
10. 因为溶入溶质,故溶液沸点一定高于纯溶剂的沸点。
11.配体数不一定等于配位数。
12. 同聚集状态的物质在一起,一定是单相体系。
是非题参考答案:1.× 2. × 3. √ 4.× 5.× 6. ×7. √ 8 × 9 ×10 × 11√ 12×二. 选择题1. 对配位中心的正确说法是(A)一般是金属阳离子(B)一般是金属阳离子,中性原子,也可是非金属阳离子或阴离子(C)只能是金属阳离子(D)以上几种说法都对2.下列晶体中,属于原子晶体的是_______。
(A)I2(B)LiF (C)AlN (D)Cu3.下列氯化物熔点高低次序中错误的是_______。
(A)LiCl < NaCl (B)BeCl2 > MgCl2(C)KCl > RbCl (D)ZnCl2 < BaCl24. 下列几种物质按晶格结点上粒子间作用力自小至大顺序排列的是_______。
(A)H2S < SiO2 < H2O (B)H2O < H2S < SiO2(C)H2S < H2O < SiO2(D)H2O < SiO2 < H2S5. 下列相同浓度的稀溶液,蒸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
第一章5.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任何化学反应。
(2)反应速率常数取决于反应温度,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
(3)放热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4)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5)r m S ∆为负值的反应均不能进行。
(6)冰在室温下自动融化成水,是熵增加起了作用。
答:①× ②√ ③× ④× ⑤× ⑥√6.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 2(g)+S(s) = H 2S(g) o1KS(s)+O 2(g)= SO 2(g) o 2K 则反应:H 2(g)+SO 2(g) = O 2(g)+ H 2S(g)的平衡常数是下列中的哪一个?(1)o 1K -o 2K (2)o 1K ⋅o 2K (3)o 2K /o 1K (4)o 1K /o 2K 答:⑷7.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讨论下列反应:2Cl 2(g)+2H 2O(g) =4HCl(g)+O 2(g); or m H ∆(298.15K )>0将四种气体混合后,反应达平衡时,若进行下列各项操作,对平衡数值各有何影响(操作项目中没有注明的是指温度不变、体积不变)?操作项目 平衡数值 答: (1)加O 2 H 2O 的物质的量 ↑ (2)加 O 2 HCl 的物质的量 ↓ (3)加 O 2 O 2的物质的量 ↑ (4)增大容器的体积 H 2O 的物质的量 ↓ (5)减小容器的体积 Cl 2 的物质的量 ↑ (6)减小容器的体积 Cl 2 的分压 ↑ (7)减小容器的体积 o K 不变 (8)升高温度 oK ↑(9)升高温度 HCl 的分压 ↑ (10)加催化剂 HCl 的物质的量 不变8.由二氧化锰制备金属锰可采用下列两种方法,两方应在25℃时的也附于后: (1)MnO 2(s)+2 H 2(g) → Mn(s)+2H 2O(g)o r m H ∆= 36.4 kJ·mol -1,o r m S ∆=95.1 J ⋅K -1⋅mol -1 (2)MnO 2(s)+2 C(s) → Mn(s)+2CO(g)o r m H ∆=299.0 kJ·mol -1,o r m S ∆=362.9 J ⋅K -1⋅mol -1 试通过计算确定以上两个反应在25℃,100KPa 下的反应方向。
第一章物质的聚集状态思考题与习题一、填空题1.27℃时,在压力为下测定某气体1dm3的质量为0.537g,此气体的摩尔质量是44.1g/mol。
2.在和25℃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1 mol H2,其体积3.比较下列气体在25℃,101325kPa时的混合气体的分压:1.00g H2 > 1.00g Ne > 1.00g N2 > 1.00g CO2下,空气中氧气的分压为。
5.恒温恒压下,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的物质的量等于其体积分数。
6.下列溶液蒸汽压由低到高的顺序为BDCA ,沸点由低到高为ACDB 。
A.0.1 HAc溶液H2SO4溶液蔗糖溶液NaCl溶液7.按照范德华的想法,实际气体的分子本身有体积,分子间有作用力。
8.油酸钠C17H35COONa的HLB值为。
9.稀溶液依数中的核心性质是蒸汽压下降。
10.下列水溶液蒸汽压最大的是A ;沸点最高的是B;凝固点最低的是A 。
A.0.2-1 C溶液HAc溶液NaCl溶液CaCl2溶液二、选择题1.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的行为较接近的条件是D 。
A.低温和低压B.高压和低温C.高温和高压D.低压和高温2.在压力为p,温度为T时,某理想气体的密度为ρ,则它的摩尔质量M的表达式为A 。
= (ρ/p) RT = (p/ρ) RT = (nρ/p) RT = (p/nρ) RT3.在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中,如果R的数值为,体积的单位是m3,则压力的单位为C 。
A.大气压(atm)B.毫米汞柱(mmHg)C.帕(Pa)D.千帕(kPa)4.在1000℃和下,硫蒸汽的密度为dm3,则此时硫的分子式为B 。
C25.若气体压力降为原来的1/4,热力学温度是原来的两倍,则气体的现体积变化为原体积的A 倍。
.2 C2 86.质量摩尔浓度为的溶液是指C 中含有1mol溶质的溶液。
A.1L溶液B.1L溶剂C.1000g溶剂D.1000g溶液7.水溶液的蒸汽压大小的正确的次序为A 。
第一章物质的聚集状态思考题与习题一、填空题1.27℃时,在压力为30.39kPa下测定某气体1dm3的质量为0.537g,此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2.在101.325kPa和25℃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1 mol H2,其体积 24.46dm23.比较下列气体在25℃,101325kPa时的混合气体的分压:1.00g H2 2 24.101.325kPa下,空气中氧气的分压为。
5.恒温恒压下,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的物质的量其体积分数。
6.下列溶液蒸汽压由低到高的顺序为,沸点由低到高为A.0.1mol.kg-1 HAc溶液B.0.1mol.kg-1 H2SO4溶液C.0.5mol.kg-1 蔗糖溶液D.0.1mol.kg-1 NaCl溶液7.按照范德华的想法,实际气体的分子8.油酸钠C17H35COONa的HLB值为。
9.稀溶液依数中的核心性质是蒸汽压下降。
10.下列水溶液蒸汽压最大的是;沸点最高的是。
A.0.2mol.kg-1 C11H22O11溶液B.0.2mol.kg-1 HAc溶液C.0.2mol.kg-1 NaCl溶液D.0.2mol.kg-1 CaCl2溶液二、选择题1.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的行为较接近的条件是A.低温和低压B.高压和低温C.高温和高压D.低压和高温2.在压力为p,温度为T时,某理想气体的密度为ρ,则它的摩尔质量M的表达式为A.M = (ρ/p) RTB.M = (p/ρ) RTC.M = (nρ/p) RTD.M = (p/nρ) RT3.在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中,如果R的数值为8.314,体积的单位是m3,则压力的单位为C 。
A.大气压(atm)B.毫米汞柱(mmHg)C.帕(Pa)D.千帕(kPa)4.在1000℃和98.66kPa下,硫蒸汽的密度为0.597g/dm3,则此时硫的分子式为。
A.SB.S2C.S4D.S85.若气体压力降为原来的1/4,热力学温度是原来的两倍,则气体的现体积变化为原体积的倍。
工程化学选择1、某过程中,系统从环境吸收50kJ的热,对环境做功10kJ,该过程中系统的热力学内能变化是()kJA.60B.40C.-60D.-40分析:50-10=40答案:B 教材链接:P82、反应(CH3)2N2H2(l)+4O2(g)=N2(g)+2CO2(g)+4H2O(l)在确定条件下进行,当ξ=3.0mol时,生成CO2的物质的量是()A.3B.4C.6D.8分析:反应进度的表达式为dξ=dn B/v B;其中dn B某物质物质的量变化数,反应物为负值,生成物为正值;vB为该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反应物为负值,生成物为正值;本题中3*2=6。
答案:C 教材链接:P123、乙二胺四乙酸(EDTA):(HOOCCH2)2NCH2CH2N(CH2COOH)2,配位数是()A.2B.4C.6D.8分析:配位原子的总数称为配位数,能与中心原子形成配位键的原子叫做配位原子;处于配位化合物中心的带正电或中性的粒子称为中心原子;本题中的配位原子为4个O,2个N,共计六个答案:C 教材链接:P164、BaCl2,CCl4,AlCl3,,FeCl2的熔点高低顺序是()A.BaCl2>FeCl2>AlCl3>CCl4B.FeCl2>BaCl2>AlCl3>CCl4C.AlCl3>BaCl2>FeCl2>CCl4D.AlCl3>BaCl2>CCl4> FeCl2答案:A 教材链接:P43 习题5、一支试管中,注入10ml去离子水,再注入1ml乙醇,加入少许氯化钠固体震荡使其完全溶解,而后再加入1ml四氯化碳,震荡后分层,此时物系(不计气相)有( )相。
A.1B.2C.3D.4分析:水与乙醇、氯化钠,互溶为一相,四氯化碳与水分层,又为一相,共计2相;相与相之间有明显的分界,汽、液均匀时为一相,一固为一相答案:B 教材链接:P106、被称为“塑料王”的材料是()A.聚四氟乙烯B.聚四氯乙烯C.聚乙烯D.聚苯乙烯分析:聚四氯乙烯由于其耐高温、电绝缘性、耐腐蚀性均很好,所以被称为“塑料王”答案:A 教材链接:P1097、属于元素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聚酰胺B.聚乳酸C.聚氨酯D.聚二甲基硅氧烷分析:主链中均是C-C键,称为碳链高分子化合物;主链中不但有C-C还有C-O、C-N键,则称杂链高分子化合物;主链中仅有Si,P和O,而没有C元素的称为元素高分子化合物。
第一章5.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任何化学反应。
(2)反应速率常数取决于反应温度,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
(3)放热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4)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5)r m S ∆为负值的反应均不能进行。
(6)冰在室温下自动融化成水,是熵增加起了作用。
答:①× ②√ ③× ④× ⑤× ⑥√6.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H 2(g)+S(s) = H 2S(g) o1KS(s)+O 2(g)= SO 2(g) o 2K 则反应:H 2(g)+SO 2(g) = O 2(g)+ H 2S(g)的平衡常数是下列中的哪一个?(1)o1K -o 2K(2)o1K o 2K (3)o2K /o 1K(4)o1K /o 2K答:⑷7.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讨论下列反应:2Cl 2(g)+2H 2O(g) =4HCl(g)+O 2(g); or m H ∆(298.15K )>0将四种气体混合后,反应达平衡时,若进行下列各项操作,对平衡数值各有何影响(操作项目中没有注明的是指温度不变、体积不变)?操作项目 平衡数值 答:(1)加O 2 H 2O 的物质的量 ↑ (2)加 O 2 HCl 的物质的量 ↓ (3)加 O 2 O 2的物质的量 ↑ (4)增大容器的体积 H 2O 的物质的量 ↓ (5)减小容器的体积 Cl 2 的物质的量 ↑ (6)减小容器的体积 Cl 2 的分压 ↑ (7)减小容器的体积 o K 不变(8)升高温度 o K ↑ (9)升高温度 HCl 的分压 ↑ (10)加催化剂 HCl 的物质的量 不变 8.由二氧化锰制备金属锰可采用下列两种方法,两方应在25℃时的也附于后: (1)MnO 2(s)+2 H 2(g) Mn(s)+2H 2O(g)or m H ∆= 36.4 kJ·mol -1,or m S ∆=95.1 J K -1mol -1 (2)MnO 2(s)+2 C(s) Mn(s)+2CO(g)or m H ∆=299.0 kJ·mol -1,or m S ∆=362.9 J K -1mol -1 试通过计算确定以上两个反应在25℃,100KPa 下的反应方向。
如果考虑工作温度愈低愈好,试问采取哪种方法较好?答:① T > △H Θ/△S Θ = 36.4/0.0951 = 382.8K ; ② T > △H Θ/△S Θ= 299/0.3629 = 823.9K第一种好9. 应用公式o o o r m r m r m ()()()G T H T T S T ∆=∆-∆,计算下列反应的o r m (298.15K)G ∆值,并判断反应在298.15K 及标准态下能否自发向右进行。
8Al(s) +3Fe 3O 4(s) 4 Al 2O 3(s) +9 Fe(s)答:△G Θ = 4(-1582.3) - 3(1015.4) = -3283.kJ/mol < 0 自发进行 OR △G Θ= -3347.6 – 298.15(-0.2163) = -3283.11kJ/mol < 0 自发进行10. 通过计算说明下列反应:2CuO(s) Cu 2O(s) +1/2O 2(g)(1)在常温(298.15K)、标准态下能否自发进行? (2)在700K 时、标准态下能否自发进行?答: △H Θ = -168.6-2(-157.3) = 146 kJ/mol ; △S Θ= 93.1 + ½(205.2)–2×42.6 = 110.5 J/mol.K① △G Θ= 146 - 298.15×0.1105 = 113.05 kJ/mol >0 不能自发② △G Θ = 146 - 700×0.1105 = 68.56 kJ/mol >0 不能自发11. 将空气中的N 2(g)变成各种含氮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固氮反应。
根据of m G ∆计算下列3种固氮反应的o r m G ∆及oK ,并从热力学角度分析选择哪个反应最好?N 2(g)+O 2(g) 2NO(g)2N 2(g)+O 2(g) 2N 2O(g) △G Θ(N 2O) = 103.6 kJ/molN 2(g)+3H 2 2NH 3(g) 答:①△G Θ= 2×86.6 = 173.2 kJ/mol ;K=exp[-173.2/(0.008314×298.15)] = exp(-69.872) = 4.52×10-31②△G Θ = 2×103.6 = 207.2 kJ/mol ;K=exp[-207.2/(0.008314×298.15)] = exp(-83.588) = 4.99×10-37③△G Θ = 2×(-16.4) = -32.8kJ/mol ;K=exp[32.8/(0.008314×298.15)] = exp(-13.232) = 5.58×10512. 在749K 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CO (g)+H 2O(g) = CO 2(g)+H 2(g) K c =2.6求: (1)当H 2O 与CO 物质的量之比为1时,CO 的转化率为多少? (2)当H 2O 与CO 物质的量之比为3时,CO 的转化率为多少? (3)根据计算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CO (g)+H 2O(g) = CO 2(g)+H 2(g) 1-x 1-x x x 1-y 3-y y y ①6.216.2;6.2)1(22+==-=x x x K c θ=0.617 ②6.2)3)(1(2=--=y y y K cθ; y 2 =2.6(3-4y+y 2);1.6y 2+6.5y+4.875=0y = 2875.445.65.62⨯--=0.865 =86.5%③ 结论:增加水,提高了CO 的转化率。
15. 在298.15K 及标准态下,以下两个化学反应:(1)H 2O(l) +1/2O 2(g) H 2O 2(l ),(or m G ∆)1=105.3-1KJ mol ⋅>0 (2)Zn(s)+1/2O 2(g) ZnO(s), (o r m G ∆)2=-318.3-1KJ mol ⋅<0可知前者不能自发进行,若把两个反应耦合起来: Zn(s)+H 2O(l) +O 2(g) ZnO(s) +H 2O 2(aq)不查热力学数据,请问此耦合反应在298.15K 下能否自发进行?为什么? 答:△G Θ = (105.3-318.3) = -213 kJ/mol <0 自发进行第二章P3818. 计算0.050 mol·L -1 HClO 溶液中的[H +]、[ClO -]和HClO 的解离度。
Ka=3.98×10-8答:[H +]=[ClO -]=05.01098.38⨯⨯-=4.46×10-5;481092.805.01098.3--⨯=⨯=α19. 奶油腐败变质后分解产物中含有恶臭的丁酸(C 3H 7COOH )。
今含有0.1 mol 丁酸的0.20升溶液,测得pH = 2.50,求丁酸的解离常数o a K 。
答:5.225.2105.0)10(---=θa K =2.01×10-520. 已知HAc 的 o a p 4.75K=,NH 3·H 2O 的ob p 4.74K =,求下列各溶液的pH 值:1)0.10 mol·L -1 HAc 2)0.10 mol·L -1 NH 3·H 2O 3)0.15 mol·L -1 NH 4Cl 4)0.15mol·L -1 NaAc答:① pH=(pK a -lgc)/2=2.875 ② pOH=2.87;pH=11.13③ pK a =9.26;pH=(9.26-lg0.15)/2=5.04④ pK b =14-4.75=9.25;pOH=(9.25-lg0.15)/2=5.037;pH=8.96 21 1.0dm 3 0.20 mol·L -1 HAc 溶液中,要加入多少克无水NaAc 才能使溶液的pH = 4.20?答:C Ac-=1.75×10-5×0.2/10-4.2=0.05547mol/L ;需NaAc: 0.05547×(23+24+3+32)=4.55g22. 在100mL 0.10 mol·L -1氨水中溶入氯化铵1.07 g 后,溶液的pH 值为多少?在此溶液中再加入100mL 水后,pH 值有何变化?答:pH=14-(pK b -lgC b /C s )=14-4.74+lg(0.1×53.5×0.1/1.07)=8.94; 加水后Cb/Cs 不变,pH 不变。
23 欲配制500mL pH 为9.0且NH 4+ 浓度为1.0 mol·L -1的NH 3·H 2O-NH 4Cl 缓冲溶液,需要密度为0.904 g·mL ,含NH 3 26.0%的浓氨水多少立方厘米?固体NH 4Cl 多少克?答:[NH 3·H 2O]=1×10-5/1.8×10-5=0.5556,V=%26904.0175.0556.0⨯⨯⨯=20.09mL ;m=1×0.5×53.5=26.8gP641、1 错 2 对 3 错 4 错 6、(1)1 减小 2增大 3 减小 (2)减小(3)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8 、吸氧第三章2(1)>=3(2)1(3)-+1/2(4)0A CsB SrC SeD Cl (1)A,B,C,D(2)DCBA(3)DCBA(4)ABCD(5)6,0,0,-+1/2,5,0,0,-+1/24,0,0,-+1/23,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