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构造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30.54 MB
- 文档页数:201
屋顶构造知识点总结屋顶是房屋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起到保护房屋和人的作用外,也具有美观的功能。
不同类型的屋顶构造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本文将对屋顶构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屋顶结构和选择合适的屋顶类型。
一、屋顶结构类型1. 平屋顶:平屋顶是一种屋顶结构,其特点是屋顶呈水平状态,通常用于商业建筑和工业建筑。
平屋顶的构造比较简单,主要是由屋面、防水层和保温层组成,通常使用钢筋混凝土、石膏板等材料建造。
2. 传统斜屋顶:传统斜屋顶是常见的屋顶类型,其特点是屋面呈斜面状态,通常用于住宅建筑。
传统斜屋顶的构造包括主梁、副梁、屋面和防水层等部分,通常使用木材、瓦片、石墨烯等材料建造。
3. 悬挑式屋顶:悬挑式屋顶是一种特殊的屋顶结构,其特点是屋面呈悬挑状态,通常用于别墅和度假屋等高端建筑。
悬挑式屋顶的构造比较复杂,需要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度,通常使用钢结构、玻璃幕墙等材料建造。
二、屋顶构造材料1. 木材:木材是传统斜屋顶和悬挑式屋顶的常见构造材料,其优点是质量轻、强度高、隔热性好,但也存在易受潮、易燃烧等缺点。
2. 砖瓦:砖瓦是传统斜屋顶的常见屋面材料,其优点是质地坚硬、隔热性好、防水性好,但也存在重量大、易受力学影响等缺点。
3. 玻璃:玻璃是悬挑式屋顶的常见建筑材料,其优点是透光性好、美观度高、质地坚硬,但也存在易受力学影响、易破碎等缺点。
4. 金属:金属是平屋顶的常见建筑材料,其优点是重量轻、防腐蚀、易施工、寿命长,但也存在隔热性差、易受力学影响等缺点。
5. 石膏板:石膏板是平屋顶的常见建筑材料,其优点是重量轻、隔热性好、防潮性好,但也存在耐火性差、易腐蚀等缺点。
三、屋顶构造要点1. 结构稳定性:屋顶构造必须具备足够的结构稳定性,能够承受自然风力、雨雪压力、地震力等外部力学影响,保证房屋的安全稳定。
2. 防水保温:屋顶构造必须具备良好的防水保温性能,能够有效阻止雨水渗透和保持室内温度,保证房屋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平屋顶檐口的构造做法。
平屋顶檐口的构造做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设计和规划:首先,根据房屋的整体设计和风格,确定檐口的形状和尺寸。
考虑到排水的需要,通常选择向外倾斜的檐口设计。
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确定的檐口形状和尺寸,准备所需的材料,常用的材料包括木材、金属或混凝土等。
3. 构造框架:使用木材或金属建立檐口的框架结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檐口形状,如平直、弧形、斜坡等。
4. 安装檐槽:在檐口的边缘安装檐槽,用于收集和排水屋顶上的雨水。
檐槽通常由金属或PVC材料制成,确保檐口周围排水畅通。
5. 完善细节:根据需要,可以在檐口上添加其他装饰细节,如檐口板、装饰饰条等,以增强外观效果。
注意事项:
- 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檐口结构牢固、平整,并且能有效防止水漏。
- 根据当地的建筑规范和标准,确保檐口的设计和施工符合要求。
- 定期检查和清理檐口,保持排水通畅,预防水患。
屋面细部构造设计说明4.11.1 屋面的槽口、檐沟和天沟、女儿墙和山墙、水落口、变形缝、伸出屋面管道、屋面出入口、反梁过水孔、设施基座、屋脊、屋顶窗等部位,是屋面工程中最容易出现渗漏的薄弱环节。
据调查表明,屋面渗漏中70%是由于细部构造的防水处理不当引起的,说明细部构造设防较难,是屋面工程设计的重点。
随着建筑的大型化和复杂化以及屋面功能的增加,除上述常见的细部构造外,在屋面工程中出现新的细部构造形式也是很正常的,因此本规范未规定的新的细部构造应根据其特征进行设计。
本规范在有关细部构造中所示意的节点构造,仅为条文的辅助说明,不能作为设计节点的构造详图。
4.11.2 屋面的节点部位由于构造形状比较复杂,多种材料交接,应力、变形比较集中,受雨水冲刷频繁,所以应局部增强,使其与大面积防水层同步老化。
增强处理可采用多道设防、复合用材、连续密封、局部增强。
细部构造设计是保证防水层整体质量的关键,同时应满足使用功能、温差变形、施工环境条件和工艺的可操作性等要求。
4.11.3 参见本规范第4.6.3条的条文说明。
4.11.4 屋面的节点部位往往形状比较复杂,设计时可采用不同的保温材料与大面的保温层衔接,形成连续保温层,防止热桥的出现。
节点部位保温材料的选择,应充分考虑保温层设置的可能性和施工的可行性。
保证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
4.11.5 滴水处理的目的是为了阻止槽口、檐沟外侧下端等部位的雨水沿板底流向墙面而产生渗漏或污染墙面;如滴水槽的宽度和深度太小,雨水会由于虹吸现象越过滴水槽,使滴水处理失效,故规定滴水槽的最小尺寸。
4.11.6 檐口部位的卷材防水层收头和滴水是檐口防水处理的关键,空铺、点粘、条粘的卷材在檐口端部800mm范围内应满粘,卷材防水层收头压入找平层的凹槽内,用金属压条钉压牢固并进行密封处理,钉距宜为500mm~800mm,防止卷材防水层收头翘边或被风揭起。
从防水层收头向外的檐口上端、外檐至檐口下部,均应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铺抹,以提高檐口的防水能力。
【本节内容】屋顶概述一、屋顶的作用及设计要求1. 强度和刚度要求首先要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作用于其上的各种荷载的作用,其次要有足够的刚度,防止过大的变形导致屋面防水层开裂而渗水。
2. 防水排水要求屋顶防水排水是屋顶构造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在屋顶的构造设计中,主要是依靠“防”和“排”的共同作用来完成防水要求的。
3. 保温隔热要求屋顶作为建筑物最上层的外围护结构,应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的性能。
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屋顶构造设计应主要满足冬季保温的要求,尽量减少室内热量的散失;在温暖和炎热地区,屋顶构造设计应主要满足夏季隔热的要求,避免室外高温及强烈的太阳辐射对室内生活和工作的不利影响。
4. 美观要求在建筑技术日益先进的今天,如何应用新型的建筑结构和种类繁多的装修材料来处理好屋顶的形式和细部,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美观效果,是建筑设计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屋顶的类型1、平屋顶平屋顶通常是指屋面坡度小于5%的屋顶,常用坡度范围为2%~3%。
其一般构造是用现浇或预制的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作基层,上面铺设卷材防水层或其他类型防水层。
2、坡屋顶坡屋顶通常是指屋面坡度大于10%的屋顶,常用坡度范围为10%~60%。
3、其他形式的屋顶如拱结构、薄壳结构、悬索结构和网架结构等。
这类屋顶一般用于较大体量的公共建筑。
2 屋面排水设计一、屋顶坡度的表示方法及形成1、屋顶坡度的表示方法屋顶坡度的常用表示方法有斜率法、百分比法和角度法三种。
斜率法是以屋顶高度与坡面的水平投影长度之比表示,可用于平屋顶或坡屋顶;百分比法是以屋顶高度与坡面的水平投影长度的百分比表示,多用于平屋顶;角度法是以倾斜屋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表示,多用于有较大坡度的坡屋顶,目前在工程中较少采用。
2、屋面坡度的形成屋顶排水坡度的形成主要有材料找坡和结构找坡两种。
材料找坡,又称垫置坡度或填坡,是指将屋面板象楼板一样水平搁置,然后在屋面板上采用轻质材料铺垫而形成屋面坡度的一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