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高层建筑屋顶设计.doc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高层建筑顶部造型设计探究摘要:对于高层类型建筑来说,顶部的造型设计需要和城市环境互动融合,生动反馈及透射区域城市全貌,该部分设计效果高低与否,对于高层类型建筑本体和区域长期的发展来说现实意义较为深远。
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着高层类型建筑顶部的造型设计实践开展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便于在今后高层类型建筑项目当中,高效化落实建筑物的顶部造型实践设计工作。
关键词:高层;建筑;顶部;造型设计前言:高层类型建筑顶部的造型设计,是一项极具复杂性的设计工作,对着高层类型建筑物整体造型布局效果有着直接影响。
对此,深入研究高层类型建筑顶部的造型设计实践,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1 设计原则1.1合理性原则所谓合理性原则,即为高层类型建筑顶部的造型整体平面设计合理性。
从建筑布置、朝向城市道路交通、绿化等角度设计分析,在通过对建筑单体本身几何形体、自由曲线等美学设计高层类型建筑顶部的造型整体平面设计合理性。
1.2协调性原则所谓协调性原则,即建筑整体和部分关系协调性这一项基本原则。
高层类型建筑顶部的造型设计实践中,要求设计者应当将细节设计工作分布于建筑立面部分设计当中,适当调整建筑顶部的造型整体布局,并将细节设计贯穿于建筑顶部的造型整体设计始终,明确的界定整体与部分两者关系,以高层类型建筑整体的造型为基础,统筹协调的做好顶部造型方面设计布置工作,以便于在突出高层类型建筑顶部的造型设同时,彰显出高层类型建筑整体性这一特征[1]。
2 高层建筑顶部造型设计要点2.1 把握好城市的天际线和建筑物的顶部造型关系所有特定城市,均有公众意象存在着,即为叠加各种个体印象。
人们若想在生活环境当中做到游刃有余,则公众意象就必不可少。
城市设计空间形式特征,并非局限于尺度大小,空间形式设计处理方式也十分重要。
了解并且把握好建筑物的顶部造型和城市的天际线之间关系,应当以人性化角度落实具体的设计分析工作,要求设计者应当设身处地的思考分析,区域内部天际线在可视移动期间,比如它进入到空中航线、江河航道、高速公路等,应当独到地鉴赏城市不同亮点,比如观光点和高层的高层建筑等欣赏区域的风貌。
浅谈高层建筑顶部造型的设计方法摘要:建筑屋顶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代社会中,随着城市天际线的不断增高,高层建筑屋顶造型在城市景观及城市形象中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建筑顶部造型设计呈现出更加丰富的变化,文章就建筑顶部造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高层建筑;顶部;造型设计一、高层建筑顶部造型设计的意义1、改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形象。
站在城市的角度上来看,高层建筑的顶部造型是一个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对城市整体景观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此外,在城市环境中高层建筑具有强烈的标志性,对高层建筑顶部进行设计时,要结合城市整体规划与城市空间统筹考虑。
2、提升建筑自身价值。
建筑顶部造型是高层建筑最能体现其标志性与特征性的地方,对于商业开发的高层建筑,合适的造型可提高建筑自身的品质,从而提升其价值。
二、高层建筑顶部设计原则1、形式美原则。
建筑审美是一个长久不衰的话题,对于高层建筑更显得尤为重要,高层建筑体量巨大,在城市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其色调、造型若处理不妥,往往会对一个片区的城市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其顶部造型设计时,要慎重推敲其比材质、色调,注意主从与重点、均衡与稳定、对比与微差、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寸等关系的处理。
2、整体造型的协调统一。
很多的高层建筑顶部造型设计中,往往会出现顶部造型与主体割裂的状况,为了追求新颖奇特的建筑效果,忽视了整体造型的和谐统一。
在设计之时,要注重设计手法与语言的延续,避免设计之中由于语言手法过多出现的割裂现象。
3、功能与造型的协调统一。
现代建筑认为建筑形象是建筑内部空间的逻辑反映,强调内外统一,反对过多装饰。
在高层顶部造型设计上也是如此,需要结合建筑顶部的功能,对不同建筑的顶部空间进行分析和论述,设计时,首先满足其基本的功能需求,然后再进一步的考虑如何提升形象,提升建筑品质。
三、高层建筑顶部造型设计方法1、一体化设计。
传统建筑中,建筑分为三段式,即底座—主体—屋顶,中国传统建筑将屋顶视为建筑的第五立面,屋顶是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高层建筑楼屋顶钢结构花架设计方案1. 背景本文档旨在为高层建筑楼屋顶钢结构花架的设计方案提供指导。
2. 设计目标2.1 提供美观、实用的花架设计,增加建筑物的整体美观度。
2.2 保证花架结构的稳固性和安全性,能够承受风力等自然力的作用。
2.3 考虑施工的方便性,降低施工成本和时间。
3. 设计方案根据上述设计目标,我们提出以下设计方案:3.1 综合考虑建筑风格、功能要求以及美学要求,设计出与建筑相协调的花架结构。
3.2 使用优质的钢材,保证花架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3 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如螺栓连接或焊接,确保花架结构的牢固性。
3.4 考虑花架的防腐处理,以增加其使用寿命。
3.5 设计合理的安装方案,确保施工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4. 实施计划根据设计方案,我们制定以下实施计划:4.1 对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的结构计算和评估,确保花架结构的稳定性。
4.2 联系专业的钢结构制造商,获取合适的钢材和连接件。
4.3 完善花架的细节设计,包括尺寸、形状、材料等。
4.4 编制施工图纸,并与施工队进行沟通,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4.5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和安全监测,确保花架的质量和安全。
5. 风险评估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以下风险:5.1 材料供应不稳定,可能导致施工延期。
5.2 花架结构设计不合理,可能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5.3 施工质量不过关,可能导致花架的使用安全问题。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我们将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
6. 结论本设计方案旨在为高层建筑楼屋顶钢结构花架的设计提供指导,确保花架的美观、稳固和安全。
我们将根据上述实施计划,严格控制质量和安全,使设计方案顺利实施。
以上为高层建筑楼屋顶钢结构花架设计方案的文档内容。
第九章屋顶一、主要内容:屋顶的类型、作用、设计要求;平屋顶构造层次、排水方式、防水构造;坡屋顶构造组成排水方式、防水构造;屋顶保温、隔热的构造措施二、要求及重点:了解平屋顶和坡屋顶的构造原理,掌握常用构造做法,可进行构造设计。
三、教学方式:以建筑技术为主,利用实际工程、教具、模型。
第九章屋顶.1概述一、屋顶的类型屋顶按屋面坡度及结构选型的不同,可分为平屋顶、坡屋顶及各种其他形式的屋顶(主要是曲面屋顶)。
其中,平屋顶和坡屋顶是目前广泛采用的形式。
1、平屋顶平屋顶通常是指屋面坡度小于5%的屋顶,常用坡度范围为2%~3%。
2、坡屋顶坡屋顶是指屋面坡度超过10%的屋顶,常用坡度范围为10%~60%。
坡屋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容易就地取材,并且符合传统的审美观点,所以在现代建筑中也经常采用。
坡屋顶有单坡、双坡、四坡、歇山等多种形式。
传统建筑中的小青瓦屋顶和平瓦屋顶等屋顶均属于坡屋顶。
图7-2为坡屋顶常见的几种形式。
3、曲面屋顶随着建筑工业、技术的发展和许多新型的空间结构形式的出现,也相应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屋顶形式,如拱结构、薄壳结构、悬索结构、索膜结构、网架结构和网壳结构等。
这类建筑屋顶一般采用曲面屋顶。
曲面屋顶一般是由各种薄壳结构、悬索结构作为屋顶承重结构的屋顶,如双曲拱屋顶、扁壳屋顶、鞍形悬索屋顶等。
这类结构的内力分布合理,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力学性能,因而能节约材料。
但是,这类屋顶施工复杂、造价高,常用于大跨度的大型建筑。
二、屋顶的作用及设计要求1、屋顶的作用(1)作为结构承重构件应能承受屋顶本身的自重、风、雪荷载及上人或检修屋面时的各种荷载的作用;(2)对房屋上部其墙体还起水平支撑作用;(3)作为围护构件应能抵御风霜雨雪、阴晴冷暖等自然环境变化对房屋内部空间热环境的不利影响;(4)屋顶的形式还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造型,对建筑物起到美化作用。
2、屋顶的设计要求(1)强度和刚度要求(2)防水、排水要求:屋面在处理防水问题时,应兼顾“导”和“堵”两个方面。
常见高层建筑屋顶设计形式模板范本1:屋顶是高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建筑的外观美观度,还对建筑的功能和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以下是常见的高层建筑屋顶设计形式:1. 平顶屋顶设计1.1 平顶屋面材料选择1.2 平顶屋面防水处理1.3 平顶屋面通风与隔热处理2. 倾斜屋顶设计2.1 倾斜屋面材料选择2.2 倾斜屋面防水处理2.3 倾斜屋面通风与隔热处理3. 拱形屋顶设计3.1 拱形屋顶材料选择3.2 拱形屋顶防水处理3.3 拱形屋顶通风与隔热处理4. 穹顶设计4.1 穹顶材料选择4.2 穹顶防水处理4.3 穹顶通风与隔热处理5. 绿化屋顶设计5.1 绿化屋顶材料选择5.2 绿化屋顶防水处理5.3 绿化屋顶通风与隔热处理附件:本文档不涉及附件部分。
法律名词及注释:1. 屋面材料选择:指在设计和施工中使用的屋面材料的选择,包括但不限于砖瓦、金属、塑料等材料。
2. 防水处理:指对屋面进行防水处理,防止水蒸气和雨水渗透,保护建筑结构。
3. 通风与隔热处理:指对屋顶进行通风与隔热处理,以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能源效益。
4. 绿化屋顶:指在屋顶上种植植物,形成绿化景观的建筑屋顶。
模板范本2:屋顶设计是高层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设计形式可以给建筑带来不同的特色和功能。
下面是常见的高层建筑屋顶设计形式的详细内容:1. 波浪形屋顶设计1.1 波浪形屋面材料选择1.2 波浪形屋面防水处理1.3 波浪形屋面通风与隔热处理2. 尖顶屋顶设计2.1 尖顶屋面材料选择2.2 尖顶屋面防水处理2.3 尖顶屋面通风与隔热处理3. 平弧形屋顶设计3.1 平弧形屋顶材料选择3.2 平弧形屋顶防水处理3.3 平弧形屋顶通风与隔热处理4. 斜顶设计4.1 斜顶屋面材料选择4.2 斜顶屋面防水处理4.3 斜顶屋面通风与隔热处理5. 悬臂屋顶设计5.1 悬臂屋面材料选择5.2 悬臂屋面防水处理5.3 悬臂屋面通风与隔热处理附件:本文档不涉及附件部分。
常见高层建筑屋顶设计
常见高层建筑屋顶设计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下面为大家解答。
一、屋顶的形式及设计要求
(一)屋顶的形式
按所使用的材料,屋顶可分为钢筋混凝土屋顶、瓦屋顶、金属屋顶、玻璃屋顶等;按屋顶的外形和结构形式,又可以分为平屋顶、坡屋顶及其他形式的屋顶(悬索屋顶、薄亮屋顶、拱屋顶、折板屋顶等)。
1.平屋顶
平屋顶易于协调统一建筑与结构的关系,较为经济合理,因而是广泛采用的一种屋顶形式。
平屋顶既是承重构件,又是围护结构。
为满足多方面的功能要求,屋顶构造具有多种材料叠合、多层次做法的特点。
平屋顶也应有一定的排水坡度,一般把坡度在2%-5%的屋顶称为平屋顶。
2.坡屋顶
坡屋顶是我国的传统屋顶形式,广泛应用于民居等建筑。
现代的某些公共建筑考虑景观环境或建筑风格的要求也常采用坡屋顶。
坡屋顶的常见形式有:单坡、双坡屋顶,硬山及悬山屋顶,四坡歇山及庞殿屋顶,圆形或多角形攒尖屋顶等。
坡屋顶的屋面防水材料多为瓦材,坡度一般可为10 %-100 % ,一般10%-20%多用于金属板材屋面, 20%以上多用于平瓦及油毡瓦屋
面。
3.其他形式的屋顶
民用建筑有时也采用曲面或折面等其他形状特殊的屋顶,如拱屋顶、折板屋顶、薄壳屋顶、绗架屋顶、悬索屋顶、网架屋顶等。
(二)屋顶的设计要求
1.防水要求
作为围护结构,屋顶最基本的功能是防止渗漏,因而屋顶构造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防水问题。
一般通过采用不透水的屋面材料及合理的构造处理来达到防水的目的,同时也需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将屋面积水迅速排掉,以减少渗漏的可能。
因而,一般屋面都需做一定的排水坡度。
屋顶的防水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它涉及建筑及结构的形式、防水材料、屋顶坡度、屋面构造处理等问题,需综合加以考虑。
设计中应遵循“合理设防、防排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我国现行的《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04)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及防水耐久年限等,将屋面防水划分为4个等级,各等级均有不同的设防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