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不良反应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12
·综合医学论坛·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6月第19卷第12期207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不良反应作者简介:江煜旻(1982.07-),男,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为医院药学江煜旻(南京市中心医院/原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 药剂科,江苏 南京 210018)【摘要】目的:研究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不良后果。
方法:跟踪分析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接收的32例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和总结临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导致药物热更多出现在连续用药8~14.d,单位累积用量多在1.5~2.8.g/kg 范围;所有患者中,26例患者在滴注过程中出现发热,体温大多超过38.5.℃高热为主;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以及血细胞沉降速率提升都属于药物热的评判标准,不过白细胞计数降低并不属于预判参数。
停用该药后,患者体温都在2.d 内恢复到正常水平。
其中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药物热,男女出现比重无不同,不具备统计学价值(P >0.05)。
另外所有患者中,有26例患者运用2次以上退热药物后,依旧频繁发热,只有6例患者在发热时没有运用退热药物。
所有患者中只有1例出现既往史的,及时停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其他31例患者正常使用,直到反复发热3~7.d 后才停药。
所有患者中,停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后,没有运用抗菌药物治疗的15例,运用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的11例,改用左氧氟沙星的7例。
而所有患者的体温都在停用药物后,2.d 后恢复正常水平。
结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在临床运用过程中非常普遍,同时临床效果显著,但是不良反应也偏多,其中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药物热同患者性别以及年龄关系不大,不过同用药时间,以及单位累积用量关系密切,临床医师必须提升对药物热的认知以及注重程度。
【关键词】注射;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2-0207-02随着耐药菌的递增,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逐步被临床更多的基层医院进行运用,其也是中,以及重度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治所需药物类型。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邦达)引起不良反应1例(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青岛266003)病例:患者女60岁因肺部感染入院,入院后遵医嘱服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通用名:邦达批号:1608159206AB产地:齐鲁天和惠世制药有限公司)3.375g/q8h静脉滴注,用药第6天患者自诉大便次数增多,约4-6次/日,不成形,伴轻度的腹痛,大便颜色正常,无其他不适。
次日查大便菌群分析显示:G-杆菌10%、G+球菌80%、G+杆菌10%,考虑为抗菌药物在体内蓄积导致的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腹泻,即刻停药,换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3天大便恢复正常每日1次。
继续用药一周肺部感染好转出院。
讨论:哌拉西林钠(Piperacillin; PIPC)属酰脲基青霉素类广谱抗生素,具有广谱高活性,对革兰阴性菌:大多数质粒介导的产和不产β内酰胺酶的下列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催产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莫根杆菌属、嗜血杆菌属(流感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多杀巴杆菌、耶尔森菌属、弯曲菌属、阴道加特纳菌。
染色体介导的产和不产β内酰胺酶的下列细菌:弗劳地枸橼酸茵、产异枸橼酸菌、普鲁威登斯菌属、莫根杆菌、沙雷菌属(粘质沙雷菌、液压沙雷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假单胞菌属(洋葱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嗜麦芽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
革兰阳性菌:产和不产β内酰胺酶的下列细菌: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生脓链球菌、牛链球菌、无乳链球菌、绿色链球菌、C族和G族链球菌)、肠球菌属(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包括MRSA)、腐生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属、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德杆菌、奴卡菌属。
厌氧菌:产和不产β内酰胺酶的下列细菌:拟杆菌属(二路拟杆菌、二向拟杆菌、多毛拟杆菌、产黑色素拟杆菌、口腔拟杆菌)、脆弱拟杆菌属(脆弱拟杆菌、普通拟杆菌、卵园拟杆菌、多形拟杆菌、单形拟杆菌、不解糖拟杆菌)、消化链球菌属、梭状芽胞杆菌属(难辨梭菌、产气荚膜杆菌)、韦荣球菌属、放线菌属。
300例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药品不良反应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所引发的药品的相关不良反应以及预后情况。
方法选取2016年6月30日到2018年6月30日期间在本院应用了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的其中300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的观察和分析对象,对这300例患者在使用了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药物后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简要的回顾性分析。
结果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药物会引发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皮肤黏膜过敏、全身性过敏反应、血液系统反应、泌尿系统反应和神经系统反应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不良反应是血液系统反应,占44.75%,其次是全身性过敏反应和皮肤黏膜反应,分别占23.74%和18.49%;在本次的300例患者当中,所有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均在出现不良反应后立即停药,并根据患者的具体不良反应症状给予对症治疗,有7例过敏性休克患者经过抢救后病情好转痊愈,其余患者均在停药和对症治疗后痊愈。
结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药物容易引发多种不同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立即采取停药和对症治疗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使其痊愈。
关键词: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临床应用;药物不良反应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是一种由哌拉西林钠和他唑巴坦钠组成的一种复方制剂,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复方制剂当中,哌拉西林属于半合成的广谱青霉素,是酰脲基青霉素当中的一种,具有广谱抗菌的作用,不过该药物不耐受青霉素酶;他唑巴坦钠是舒巴坦钠的衍生物,具有广谱抑制β-内酰胺酶的作用,该药物具有较强的抑酶活性功效,两种药物的结合在扩大了抗菌谱,增强抗菌活性的同时,为了能够让该药物在临床抗菌中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应用,需要了解该药物的不良反应,并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减低和控制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的不良反应[1]。
为了探究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的不良反应,本院对2016年6月30日到2018年6月30日期间的其中300例应用了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回顾性分析,具体如下所示。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9年1月第21卷第1期 MMJC,Jan 2019,Vol 21,No.181 DOI:10.3969/j.issn.1672-9463.2019.01.027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不良反应72例临床分析李荣辉 郭小兰 刘湘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作为哌拉西林与他唑巴坦制成的复方制剂,随着耐药菌的增多,其在临床上被医生们广泛应用,它也是许多中、重度细菌感染性疾病治疗指南的推荐药物之一[1,2],但是该药物在被广泛应用时也会产生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9月~2018年9月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所致的不良反应72例,其中男44例(61.1%),女28例(38.9%),年龄1~86岁。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因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抗感染所致的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使用0.9%氯化钠溶液作为溶剂。
排除标准:不良反应出现在使用该药物之前;停用该药后不良反应症状改善不明显;原病情进展加重或存在新的能引起不良反应的病因。
1.2药品资料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涉及多种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包括:齐鲁天和惠世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每瓶1.125g,国药准字为1310030431c;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每瓶1.125g、2.25g、4.5g,国药准字为H20073378;Wyeth…Lederle…SPA,规格为每瓶4.5g,国药准字为J20110021。
1.3分析方法 运用国家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提取2013年9月~2018年9月来我院治疗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并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不良反应。
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患者的年龄分布、性别、体重及临床表现,用药累积天数及单位累积用量、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处理进行分析。
2 结果2.1发生ADR患者的用药原因分析 72例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病因:支气管肺炎、喘息性支气管肺炎8例,占11.1%;肺部感染22例,占30.6%;因血流感染的患者有23例,占31.9%;泌尿系统感染4例,占5.6%;腹腔感染2例,占2.8%;骨髓炎1例,占1.4%,其他感染12例,占27.7%。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是一种广谱青霉素类抗生素,属于半合成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它具有抗菌活性广泛,能够有效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化学结构是由哌拉西林钠和他唑巴坦钠组成。
哌拉西林钠是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特别是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革兰阴性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
他唑巴坦钠是一种非酶抑制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与β-内酰胺酶反应很弱的特点,能有效抑制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
两者的结合使得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能够更好地对抗抗生素耐药菌株。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静脉注射给药,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疾病。
它的抗菌谱广泛,可以覆盖多种细菌,包括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以及某些厌氧菌。
由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是由两种抗生素组成,它同时能够抑制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和杀灭细菌,因此能够有效地抵抗耐药细菌。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使用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严格按照剂量和使用方法使用。
在用药过程中,应该注意可能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消化不良等。
此外,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还存在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等。
因此,在使用前应该告
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情况。
总体而言,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能够有效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抗耐药菌株具有明显的效果。
然而,由于其广泛使用的同时也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的进一步加强,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合理用药,避免滥用和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