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文书的制作规范
- 格式:ppt
- 大小:312.00 KB
- 文档页数:21
一、二、有关文书的制作标准 目 录三、四、A法院名称,用2号标宋体字文书名称,用2号标宋体字B C案号、正文、落款用3号仿宋字体1.裁判文书的用纸裁判文书应用国际标准A4 纸型(297毫米×210 毫米),70克书写纸单面油印或70 克复印纸双面印刷(一)文书用纸2.公安文书的用纸案卷的封面及封底用牛皮纸印制《拘传证》、《拘留证》、《逮捕证》、《搜查证》、《提讯提解证》以及各种通知书、决定书等用80克胶版白纸印制;其他文书用60克胶版普通白纸印制。
(一)文书用纸法律文书(裁判文书)的各要素划分为眉首(首部)、主体(正文)和落款(尾部)三部分。
1眉首(首部)2主体(正文)3落款(尾部)(二)文书版式(二)文书版式01法院名称02文书名称03案件编号统一冠以所属省市名称,即为“××省××市××区人民法院”,位于版心内第二行(以三号字行计,下同)居中对齐法院名称下一行为文书名称,居中对齐文书名称下隔一行或在WORD格式下设为自动段间距为案号,右对齐1.眉首(首部)2.主体(正文)案号下隔一行或在WORD格式下设为自动段间距为正文即主体,每行28字,每页22行。
3.落款(二)文书版式0102030405审判人员署名与位置文书制作时间书记员署名及位置院印核对戳审判长、审判员(代理审判员、执行员,下同)上下排列在正文下方适当位置,右空4个汉字,审判长(员)各字之间空一个汉字,审判职务与姓名之间空两个汉字,不用标点符号时间在审判职务下方适当位置,右空4个汉字,用汉字全年、月、日,“零”写为“○”书记员在成文时间下隔一行,右空4个汉字。
文书制作时间之上留有适当空间以加盖院印,院印上不压审判员,下不压书记员,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时间上成文时间与书记员之间必须留有一行,以加盖“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章,核对章盖在日期下一行左方,不得事先打印,印戳应为蓝色。
最新民事裁判文书制作规范及样式民事裁判文书是司法机关对涉及民事纠纷案件所作出的书面判决文件,是法院裁判结果的正式记录。
为了提高裁判文书的质量和规范,最新的民事裁判文书制作规范及样式已经出台。
下面将介绍最新民事裁判文书的制作规范及样式。
一、标题民事裁判文书的标题应简洁明了,包括法院名称、文书种类、案号等内容,字体应为宋体,居中显示。
标题应该准确反映文书的性质,便于阅读者迅速了解文书的基本信息。
二、格式1. 页眉页脚:页眉中应包括法院名称、文书编号等信息,字体为小四号宋体;页脚包括页码和印刷日期等信息,字体为小五号宋体,居中显示。
2. 段落设置:文书内容呈现应该分章节,每段开头缩进2个字符,行距设置为1.5倍,字体为小四号宋体。
3. 书写规范:在排版和书写文书时,应遵循书写规范,字体清晰、规范,不得有错别字和涂改。
三、内容要点1. 文书结构:民事裁判文书应包括标题、当事人信息、案件基本情况、诉讼请求、事实和证据、裁判理由、裁判结果、文书送达等内容,各部分内容之间要有明确的段落标识。
2. 字数限制:最新规范中规定了对于各类民事裁判文书的字数限制,裁判人员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控制字数,确保文书内容简洁明了。
3. 表格填写:如果有相关的表格需要填写,应当填写详实准确,格式规范,便于阅读者查阅。
四、附件附件应当包括相关的证据材料、卷宗目录等内容,附件内容应与文书主体内容相呼应,便于查阅和参考。
以上是最新民事裁判文书制作规范及样式的主要内容,裁判人员在书写裁判文书时应当严格遵守规范,确保文书质量和规范性。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维护司法公正,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得到尊重和保护。
法院工作人员需要了解的裁判文书的撰写规范引言:裁判文书是法院工作人员在司法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是法院对案件的审理结果的书面记录,具有法律效力。
因此,了解裁判文书的撰写规范对于法院工作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法院工作人员需要了解的裁判文书的撰写规范,以提高文书质量和司法效率。
一、文书的格式规范裁判文书的格式规范是确保文书整洁、规范的基础。
在撰写裁判文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文书的标题:应明确标明案件的名称、文书类型和法院名称,例如“刑事判决书”、“XX市人民法院”。
2. 内容的层次结构:应按照逻辑顺序,分章节、段落清晰,确保内容的连贯性和易读性。
3. 文书的字体和字号:通常使用宋体或仿宋体,字号一般为小四或五号字。
4. 表格和编号:在需要使用表格或编号的地方,应使用规范的格式,并确保编号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二、文书的语言规范裁判文书的语言规范是确保文书表达准确、清晰的基础。
在撰写裁判文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使用规范的法律术语:应使用法律术语来表达法律概念和意思,避免使用口语化或模糊的表达方式。
2. 避免冗长的句子和复杂的词汇:应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句子和常用词汇,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长句,以提高文书的可读性。
3. 注意语法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应注意语法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确保句子的结构清晰,避免歧义和误解。
三、文书的逻辑规范裁判文书的逻辑规范是确保文书逻辑严密、推理合理的基础。
在撰写裁判文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事实陈述的准确性:应准确陈述案件的事实,避免主观臆断和不实陈述。
事实应以客观、中立的态度呈现。
2. 法律适用的正确性:应准确适用法律,确保法律适用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对于相关法律条款的引用,应注明出处。
3. 推理和论证的合理性:在对案件进行推理和论证时,应确保推理过程严密、论证合理,避免漏洞和矛盾。
四、文书的审查与修改裁判文书的审查与修改是确保文书质量的关键环节。
裁判文书规范文件一、开头部分。
1. 案号与标题。
案号就像是裁判文书的身份证号码,独一无二。
得按照规定的格式写得清清楚楚,可别搞混了。
标题呢,要简单明了地说出这是个啥案子,是合同纠纷还是侵权纠纷之类的。
就像给这个案子取个大名,让人一眼就知道个大概。
2. 当事人信息。
这部分啊,得把当事人的情况详细说说。
原告是谁,被告是谁,就像介绍故事里的角色一样。
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这些基本信息一个都不能少。
要是有单位作为当事人,那单位的名称、法定代表人等信息也要写准确。
这就好比你给朋友介绍两个人认识,得把关键信息都说全乎了。
二、事实部分。
1. 原告诉称与被告辩称。
先说说原告的想法。
原告就像一个讲故事的人,把他觉得事情是怎么发生的,自己受到了什么委屈或者损失,一五一十地说出来。
这部分要用原告自己的话来写,当然也要整理得有条理。
然后是被告的说法。
被告也有权利为自己辩解呀,他可能觉得原告说的不对,或者自己有什么特殊的情况。
把被告的这些辩称也好好记录下来,这就像是一场辩论比赛,两边的观点都要呈现出来。
2. 法院查明事实。
这可是裁判文书的重头戏呢。
法院就像一个真相探寻者,要把事情的真相搞清楚。
证据是这个环节的关键,就像侦探破案要找线索一样。
把各种证据摆出来,是合同、证人证言还是物证之类的,然后根据这些证据梳理出事情的真实经过。
这个过程要写得清清楚楚,让读者能像看电影一样,在脑海里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还原出来。
三、理由部分。
1. 法律适用。
法律就像是一把尺子,用来衡量这个案子里谁对谁错。
在这部分要明确说出这个案子适用哪些法律条文。
比如说,要是合同纠纷,那就得找到合同法里相关的条款。
不能乱点鸳鸯谱,要用准确的法律条文来支持后面的判决结果。
这就好比做菜要按照菜谱来,用对了调料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
2. 逻辑推理。
这里要把法院是怎么从查明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得出结论的过程讲明白。
不能凭空得出结论,要一步一步地推理。
比如说,因为被告做了某个行为,这个行为违反了某条法律规定,所以被告要承担某种责任。
法院判决书文书格式准则法院判决书的文书格式准则包括以下几点:1. 标题:判决书的标题应明确标识为“判决书”字样,位于文档的首行居中。
2. 法院名称:在标题下方另起一行居中,标明法院的全称或简称。
3. 案件编号:在法院名称下方另起一行居右,标明案件的唯一编号。
4. 当事人信息:案件编号下方间隔一行,左侧列出原告和被告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
5. 庭审信息:当事人信息下方另起一行,列出庭审的相关信息,包括案由、开庭时间、地点等。
6. 主文:庭审信息下方间隔两行,居左书写主文,包括对被告的判决结果和法律依据。
7. 事实和理由:主文下方间隔一行,居左书写对案件事实和法律理由的陈述和分析。
8. 结语:事实和理由下方间隔一行,居左书写结语,包括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说明。
9. 审判人员签名:结语下方另起一行,左侧列出审判人员的姓名,并在姓名下方留有足够的空白处,供审判人员签名、签字和盖章。
10. 日期:审判人员签名下方另起一行,左侧标明判决书的日期。
11. 装订格式:法院判决书一般应采用A4纸张,文书需要装订成册,可以使用牛皮纸或类似材质的封面进行封装。
12. 段落格式:判决书的每个段落应按照逻辑顺序排列,采用缩进格式并合理使用空行,以增加可读性。
13. 使用法律术语:在书写判决书时,应尽量使用法律术语和法律条文,准确明确地表达法理观点。
14. 标点符号和标点规则:判决书应遵循标点符号和标点规则的准则,保持文书的通顺和语义的准确性。
15. 简洁明了:判决书应尽量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以利于当事人和其他读者的理解。
16. 法律依据引用:在判决书中引用法律依据时,应注明法律的正式名称、法律条文编号和具体内容,以确保准确性和权威性。
17. 格式一致性:判决书的各个部分应保持格式的一致性,包括字体、字号、字距、对齐方式等。
以上是法院判决书的文书格式准则,但需要根据实际要求和法院规定进行具体操作。
裁判文书制作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全省各级人民法院裁判文书制作,提高裁判文书质量,根据有关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法院诉讼文书样式(试行)》、《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样本)》、《一审行政判决书样式(试行)》,结合我省法院审判工作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裁判文书制作规范分写作规范和技术规范。
写作规范适用于依普通程序或简易程序审理制作的各类案件判决书和维持原判或核准死刑的刑事裁定书,制作其他裁定书、调解书、司法赔偿类法律文书应予参照执行;技术规范适用于各类裁判文书。
第二章写作规范第一节一般规定一、首部第三条裁判文书首部包括法院名称、文书种类、案号、公诉(抗诉)机关名称、诉讼参与人(参加人)基本情况、案件的由来和审理经过等内容。
第四条法院名称应与院印一致。
但基层法院名称前应冠“某某省”;案件涉外或涉港、澳、台的,还应冠“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五条案号由立案年度、制作法院、案件性质、审判程序的代字和案件序号组成。
同一案件需制作多份裁定书的,以在案号后用连接号连接1、2、3…的方法依次编列分号。
第六条诉讼参与人(参加人)基本情况的表述应当符合最高人民法院有关文书样式的要求,准确、完整,不得缺项。
诉讼参与人(参加人)是外国人的,应按护照中外文姓名、国籍、住址和护照号码等写明其基本情况。
如在国内有经常居住地或暂住地,应予写明。
诉讼参与人(参加人)是港、澳、台居民的,按照其入境时所持证件写明其基本情况。
如在内地有经常居住地或暂住地,应予写明;住址在台湾的,应在其住址前冠“台湾地区”。
第七条代理人或辩护人是律师的,应写明其姓名及从业律师事务所名称;两名代理人或辩护人属同一律师事务所的,应分段表述。
2第八条二审(再审)裁判文书应在当事人诉讼地位后、姓名(名称)前括号注明其曾经诉讼地位。
一审(原审)裁判文书遗漏诉讼参与人(参加人)基本情况必列事项的,二审(再审)裁判文书应予补全。
第九条案件的由来和审理经过应写明案由(指控罪名)、案件由来、起诉(公诉)日期、审理程序、审判组织形式、开庭时间、开庭方式、诉讼参与人出庭情况等,有指定管辖、延期或中止审理、简易程序转入普通程序、回避、鉴定及其他程序事项的,也应写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中国裁判文书网站平台公布的裁判文书的格式要求及技术处理规范正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中国裁判文书网站平台公布的裁判文书的格式要求及技术处理规范(2013)为确保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工作的规范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现就在互联网公布的裁判文书的格式及相关信息技术处理的方式,进行以下要求和规范,望遵照执行。
一、文本名称为方便查询检索,裁判文书统一以案件名称命名,案件名称表述为“当事人+案由+审级+文书种类”,如:民事案件二审判决书可表述为“某某公司与某某公司某某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二、文本内容除依照《规定》第二条的规定需要删除或进行技术处理的内容外,在互联网公布的裁判文书的内容应当与向当事人送达的裁判文书的内容一致。
三、文本格式1.裁判文书标题,如“××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统一用“小二号黑体”。
2.裁判文书的其他内容,包括案号、正文等,统一用“小三号宋体”。
3.行间距统一设定为“25磅”,字间距设定为“标准”。
4.结尾处保留审判人员,裁判日期、书记员等信息。
这些信息要上下对齐、居右设置。
删除“(院印)”、“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等内容。
四、技术处理的内容及方法(一)应当进行技术处理的内容及方法1.以下信息和内容应当直接删除:(1)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2)当事人县级(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区级)行政区划以下的具体住所地;(3)其他不宜公开的内容和信息。
删除部分不以任何文字及符号替代,但应保持前后内容的连贯性。
裁判文书制作规范裁判文书作为司法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确保裁判公正、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满足裁判文书的可读性和规范性要求,制定裁判文书制作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裁判文书的基本要素、结构组成、格式要求以及语言表述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裁判文书的基本要素裁判文书作为司法判决的正式文件,需要包含以下基本要素:法院名称、案件基本信息、当事人身份信息、裁判结果、法律依据、事实认定、理由阐述、裁判时间、签章等。
1. 法院名称:在裁判文书的首页应该明确标注法院的全称,以及具体的法院级别和审判部门。
2. 案件基本信息:在裁判文书的首页或者正文开始处,应该清楚地陈述案件的基本信息,包括案件名称、案号、审判程序等。
3. 当事人身份信息:裁判文书应明确标注当事人的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姓名、住所地、联系方式等基本身份信息。
4. 裁判结果:在裁判文书的结尾部分,明确标注对案件的裁判结果,包括事实认定、适用法律和法条、对当事人的责任判断、给予的刑罚或民事赔偿等。
5. 法律依据:裁判文书应在理由阐述中明确列举适用的法律法规、条款、规章等,并解释其与案件事实的关联。
6. 事实认定:裁判文书应在理由阐述中客观、详细地陈述案件的事实,并结合证据进行分析。
7. 理由阐述:裁判文书应对案件的事实、证据、法律依据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并阐明其裁决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8. 裁判时间:裁判文书应明确标注裁判作出的时间。
9. 签章:裁判文书应在文末用法庭公章加盖,并附上法院名称、文号等。
二、裁判文书的结构组成为了确保裁判文书的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一般采用以下结构组成:题目、引言、审理经过、事实认定、适用法律和法条、理由阐述、裁判结果、附则等。
1. 题目:裁判文书的题目应简明扼要,能够准确概括案件的主要争点。
2. 引言:裁判文书的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案件的基本情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为后续内容打下背景。
3. 审理经过:审理经过应简明扼要地陈述案件的审理过程,包括公诉书、答辩状、证据交换、庭审情况等。
法院判决书的撰写规范与要求法院判决书是司法机关对案件的最终裁决结果的书面表达,具有法律效力和权威性。
为了保证判决书的准确性、公正性和规范性,司法机关对判决书的撰写有着一系列的规范与要求。
本文将从判决书的结构、语言表达和格式等方面探讨法院判决书的撰写规范与要求。
一、结构规范判决书的结构是其内容的框架,合理的结构能够使读者清晰地了解案件的事实、争议焦点和判决结果。
一般来说,判决书的结构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标题:判决书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案件的性质和当事人的身份,以便读者能够迅速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
2.引言:引言部分应包括案件的基本背景、争议焦点和当事人的主张,为后续的事实陈述和理由阐述做好铺垫。
3.事实陈述:事实陈述部分是对案件事实的客观描述,应包括当事人的主要诉求、证据及相关的法律规定。
事实陈述应简明扼要,避免冗长和无关的描述,以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案件的核心问题。
4.理由阐述:理由阐述部分是对案件争议焦点的分析和裁决依据的解释。
在理由阐述中,应引用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先例,以确保判决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同时,应注意逻辑严密、论证有力,避免主观臆断和武断判断。
5.判决结果:判决结果部分是对案件最终裁决的表述,应明确、具体,并根据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执行期限和方式。
二、语言表达规范判决书的语言表达应准确、简练、规范,以确保法律意义的准确传达和读者的易读性。
以下是一些语言表达规范的要求:1.使用准确的法律术语:判决书是法律文书,应使用准确的法律术语,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词语。
同时,应注意术语的用词准确,不得曲解或滥用法律术语。
2.句子结构简练:判决书的句子结构应简练明了,避免过长和复杂的句子。
句子应具有主谓宾结构,避免使用过多的从句和修饰语,以保证读者能够迅速理解句子的意思。
3.段落分明:判决书的段落应分明,每段应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避免出现内容杂乱、逻辑混乱的情况。
同时,应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衔接,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和连贯。
裁判文书规范文件一、开头要简洁明了。
裁判文书一开头啊,就得让大家知道这案子是咋回事儿。
就像讲故事一样,先把主角(当事人)介绍清楚,谁告谁,因为啥事儿告的,得说得明明白白。
可别绕来绕去的,让人看了半天还云里雾里的。
比如说,“张三和李四因为一只祖传的瓷碗闹起了纠纷,张三说李四抢了他的碗,李四说这碗本来就是自己的,这不,张三就把李四告上法庭啦。
”二、事实陈述要全面又有条理。
1. 按时间顺序来。
讲事实的时候,就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说。
比如说,“2023年3月1日,张三发现自家的瓷碗不见了,到处找。
3月5日,他在李四家看到了疑似自己的瓷碗。
3月8日,张三就去找李四理论……”这样大家就能顺着时间线,清楚地了解整个事情的发展过程。
2. 细节不能少。
那些重要的细节可不能省略。
比如瓷碗有啥特别的标记,当时双方对话是咋说的。
要是张三说“我看到我家瓷碗底部有个小缺口,我跟李四说这碗是我的,李四却说是他在古玩市场买的,但是他又拿不出购买凭证。
”这些细节都能帮助大家判断是非。
三、证据呈现要清楚。
1. 列证据清单。
就像列购物清单一样,把证据一条一条地列出来。
比如说,“证据一:瓷碗照片,照片显示碗底部有小缺口,与张三描述相符;证据二:张三邻居王五的证人证言,王五称看到李四从张三家里拿走了类似的碗……”2. 说明证据作用。
每个证据有啥用,得解释清楚。
像那个瓷碗照片,就可以说“这个照片是证明瓷碗特征的关键证据,能够和张三的陈述相互印证,表明李四家中的瓷碗极有可能是张三所丢失的。
”四、法律依据要准确且通俗易懂。
1. 找对法律条文。
2. 解释法律条文。
可不能光把法律条文一摆就完事儿了,得给大家解释解释。
就说这个物权的规定吧,可以解释为“这就好比你买了一个手机,你付钱拿到手机的那一刻起,这个手机就是你的了,别人要是没有合法的理由拿走你的手机,那就是侵犯你的所有权。
在张三和李四这个案子里,瓷碗就像这个手机……”五、判决结果要明确合理。
最新民事裁判文书制作规范及样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法律环境的不断改进,民事裁判文书作为法官裁判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法律秩序和正义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民事裁判文书的规范和统一,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一系列的制作规范及样式。
一、纸张规格和字体要求民事裁判文书应使用A4纸张,以保证文书的整洁和易读性。
字体方面,一般使用宋体,字号为小四,行间距为1.5倍。
标题、小节和正文要分别采取不同的字号以突出层次。
二、文书格式设置1. 页面设置每一页上方留出5厘米的空白,左右两侧留出2.5厘米的空白。
正文部分从上边留白开始编写。
2. 标题设置标题应居中于页面,使用加粗字体,并采用适当的字号,以与正文区别开来。
3. 段落设置每一段开头空两个字符,首行不空格,段落之间空一行。
4. 缩进设置正文应采用首行缩进2字符的格式,每个段落都需要缩进,以使文书整洁。
5. 内容排序民事裁判文书的内容要按照特定的顺序编排,包括标题、案由、诉讼参与人信息、事实陈述、争议焦点、理由及裁判结果等。
6. 表格设置若文书中需要插入表格,表格的样式要与整个文书相一致,行列的边框需清晰可辨。
三、语句表达和用词准确性1. 语句通顺民事裁判文书的语句应通顺、简练,避免冗长和繁琐的表达方式,以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文书内容。
2. 用词准确性在撰写民事裁判文书时,应使用准确、规范的法律术语,并避免使用生僻词汇或难以理解的表达方式。
四、标题和小节的设置为了突出文书内容的层次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适当的标题和小节,以更好地分隔不同的段落和主题。
但是,在标题和小节中不要使用“小节一”、“小标题”等词语,而应直接使用简明扼要的概括性词语。
五、其他注意事项1. 文书密封和页码完整的文书应加盖法院公章,并在每一页的右下角标注页码,以确保文书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 附件和引用材料如有需要,可以在文书中附上相关的附件和引用材料,并在文末准确注明附件和引用材料的名称和来源。
裁判文书规范文件一、开头部分。
裁判文书就像是一场官司的“故事书”,要让大家一翻开就知道这事儿是咋回事。
1. 案号。
这个就像是裁判文书的身份证号码,独一无二。
得按照规定的格式写得清清楚楚,可不能乱写一气,比如说“(20XX)X民初字第XX号”,这就好比是给这个案件在司法的大仓库里找了个专属的小格子存放。
2. 当事人信息。
要把打官司的各方都介绍明白喽。
原告、被告、第三人,就像舞台上的演员,名字、性别、年龄、住址等信息都得列出来。
这就好比是给观众介绍演员的基本情况,让大家心里有数。
比如说,“原告张三,男,35岁,家住XX小区X栋X单元X室。
被告李四,女,32岁,工作单位为XX公司,住XX大街X号。
”可别漏了关键信息,不然就像演员上台没报家门,观众得迷糊。
二、事实部分。
这部分就是在讲这个案子到底发生了啥,得像讲故事一样把来龙去脉说清楚。
1. 原告诉称。
这是原告站出来讲他的故事啦。
要把原告觉得自己受到了什么委屈,发生了什么事,他想要什么结果,都写得明明白白。
不能添油加醋,也不能含糊其辞。
就像原告在法庭上亲自诉说一样,比如说“原告称,被告于X年X月X日向其借款10万元,说好X月X日归还,但是到期后被告拒不还钱,故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
”2. 被告辩称。
被告也有说话的权利呀。
把被告对原告说法的回应写清楚,被告可能会说“我没借”,或者“我已经还了”,又或者“这钱不是借款,是别的用途”等等。
这就像是一场辩论中的另一方发言,要忠实记录被告的观点,比如“被告辩称,其从未向原告借过钱,原告所提供的借条是伪造的。
”3. 查明事实。
法官就像一个侦探,要把案件的真实情况查个水落石出。
这部分要根据证据,客观公正地把事情的真相写出来。
不能偏向任何一方,就像天平一样保持平衡。
比如“经审理查明,X年X月X日,双方签订借款协议,约定被告向原告借款10万元,借款期限为X月,利息为X%。
”这时候证据就像是侦探的放大镜,要把证据的审查和采信过程也适当地体现出来,让大家知道这个事实是怎么得出来的。
全省法院裁判文书制作规则(试行)为规范全省法院裁判文书制作,提高裁判文书水平,根据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一、基本要求第一条裁判文书应当严格依法制作。
第二条裁判文书应当全面反映办案过程。
第三条裁判文书应当完整体现各方当事人提出的主张、事实理由和相关证据。
第四条裁判文书应当针对当事人争议焦点,围绕裁判理由,充分论证说理。
第五条裁判文书应当逻辑严谨、繁简适当、表述准确、文字精炼。
第六条裁判文书应当要素齐备、格式规范、庄重美观。
第七条裁判文书应当依法公开,增强司法公信力。
二、首部第八条裁判文书首部的法院名称原则上应与最高人民法院制发的印章一致,但印章上法院名称无省名的,应冠以省名。
案件涉外及涉港、澳、台的,还应当冠以国名。
第九条裁判文书案号由立案年度、制作法院、案件性质、诉讼程序的代字和案件序号五项要素组成。
应当一案一号,不得一案多号或多案一号;立案年度应当如实填写,不得随意改动;制作法院代字应当与其他法院代字相区别,防止混淆;程序代字要准确,特别是重、监、再所代表的程序不得混用,非诉讼程序的代字不得列在案号里。
同一案件需制作同种类裁判文书或其他文书的,仍用原案号,应当在原案号后依次编注分号。
第十条裁判文书诉讼参加人(公诉人、诉讼参与人,下同)基本情况,按照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表述,一般应当与案件处理有关。
(一)当事人是自然人的,应当写明姓名(如有与案情有关的别名、化名或绰号,应当在其姓名后括注)、居民身份证号码、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职业或工作单位及职务、住所地,住所地与户籍地不一致的,都应写明。
刑事被告人曾受过刑事处罚、行政处罚、劳动教养,或者在限制人身自由期间有逃跑等法定或者酌定从重处罚情节的,应当写明其案由和时间,因本案受强制措施的,应当写明被拘留、逮捕等羁押时间和审理时的羁押处所。
(二)当事人是法人的,应当写明法人名称和住所地,并另行写明法定代表人姓名、性别和职务。
民事案件裁判文书制作标准滑流程民事案件裁判文书制作标准与流程。
一、裁判文书是啥。
裁判文书就像是法官给民事案件下的一个“判决书”,它超级重要呢。
这就好比是一场比赛的最终结果宣布,在民事案件里,它决定了谁有理,谁没理,谁该干啥,谁不该干啥。
这个文书可不是随便写写的,它得遵循好多标准,按照一定的流程来做。
二、制作标准。
1. 内容准确性。
- 事实清楚。
裁判文书里写的事儿得是真的,是经过调查核实的。
就像我们讲一个故事,不能瞎编乱造。
比如说,在一个合同纠纷案件里,双方什么时候签的合同,合同里都有啥条款,这些都得查得明明白白的。
要是事实都搞错了,那这个裁判文书可就成了一个大笑话啦。
- 适用法律正确。
法律就像游戏规则一样,裁判文书得根据正确的法律条文来做判断。
不能把管刑事的法律用到民事案件里,那可就乱套了。
比如说,在一个邻里纠纷的案子里,涉及到侵权责任,那就得找到侵权责任法相关的条文,准确地套用到这个案子里,就像给不同的锁配正确的钥匙一样。
2. 格式规范性。
- 排版整齐。
裁判文书看起来得让人舒服,不能字挤字,行挤行的。
标题要醒目,正文的字体、字号要统一。
就像我们穿衣服一样,要整整齐齐的,不能邋里邋遢。
如果排版乱七八糟,当事人看的时候肯定会觉得这个裁判文书很不专业。
- 结构完整。
开头得说明是哪个法院的裁判文书,案件编号是多少,当事人是谁。
中间呢,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再把法律依据列出来。
最后得有个明确的裁判结果。
这就像盖房子,地基、墙体、屋顶都得有,少了哪个都不行。
三、制作流程。
1. 案件受理阶段。
- 收集材料。
法官接到案件之后,就像小蜜蜂采蜜一样,得收集各种各样的材料。
原告的起诉状、证据,被告的答辩状、证据,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材料。
就好比做菜得先把食材准备好一样,没有这些材料,裁判文书就没法做啦。
- 初步审查。
法官要看看这些材料有没有问题,比如起诉状写得规不规范,证据有没有关联性。
如果有问题,可能还得让当事人补充或者修改呢。
裁判文书的制作规范裁判文书是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后的书面记录,其制作规范对于保证法律文书的准确性、规范性和权威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文书格式、文书内容和文书语言等方面来介绍裁判文书的制作规范。
一、文书格式1. 纸张格式:裁判文书应使用A4标准纸张,纸张的上缘、下缘、左侧边距、右侧边距分别为25mm。
2. 文字字体:裁判文书应使用宋体作为主要字体,字号为小四(即12号字),标题部分可以使用黑体并加粗。
3. 页眉页脚:裁判文书的页眉应包括法院名称、案件名称和页码,页码应位于页眉右侧;页脚则应包括裁判书名和制作日期。
4. 段落缩进:裁判文书中的段落应进行首行缩进,缩进距离为两个汉字的位置。
二、文书内容1. 决定书的要素:裁判文书中的决定书包括标题、引言、正文、裁判结果、附则和签名等要素。
其中,引言应对案件事实做简要陈述,正文应对法律依据和理据进行分析,裁判结果应明确表达裁决结果,附则则包括法律补充说明等内容。
2. 文书结构清晰:裁判文书的结构应清晰,可以使用标题、小标题等方式对不同部分进行区分,以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文书的组织结构和逻辑关系。
三、文书语言1. 表达简练准确:裁判文书应使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达法律意见和理由,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或含糊不清的措辞。
2. 遵循法律规范:裁判文书应遵循法律文书的语言规范,避免使用非正式或过于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同时注意避免使用生僻、难懂的词汇。
3. 技术术语使用:裁判文书中的技术术语应使用准确,并在必要时进行适当的解释,以便读者理解。
四、文书校对1. 格式校对:制作裁判文书后,应进行格式校对,确保文书的字体、字号、排版等符合规范。
2. 内容校对:校对裁判文书中的内容,确保法律条款的引用、事实的陈述、理由的分析和裁判结果等准确无误。
综上所述,裁判文书的制作规范对于保证法院文书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制作裁判文书时,应严格遵循格式要求,合理组织文书的结构和内容,使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达,并进行仔细的校对,确保文书的质量和权威性。
刑事裁判文书的制作要点一、前言刑事裁判文书是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定罪量刑和处罚结果的书面记录,是司法公正和文明执法的重要体现。
因此,制作刑事裁判文书必须严谨、准确、规范,以确保裁判结果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二、制作要点1.格式规范(1)字体:使用宋体或仿宋字体,字号一般为小四号或五号。
(2)页边距:上下左右边距均为2.5厘米。
(3)行距:一般为固定值22磅或26磅。
(4)标题:标题应居中,使用黑体加粗,字号为小三号或四号。
(5)分段落:每段开头空两个字符,段落之间空一行。
2.内容准确(1)案件基本信息:包括案件名称、案号、审理机关等基本信息。
(2)事实认定:应当准确、详实地叙述案件事实,并列出相关证据材料。
在叙述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主观臆断和漏洞。
(3)法律适用:根据事实认定和相关法律条款进行适用,并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说明。
(4)量刑和处罚:根据犯罪事实和法律规定,进行量刑和处罚,并阐明理由。
3.语言简明(1)语言应简练、准确、通俗易懂,避免使用生僻词汇或专业术语。
(2)句子结构应简单明了,不要过于复杂或长篇大论。
(3)表述要清晰,不要使用含糊不清的措辞或模棱两可的说法。
4.审查核对(1)刑事裁判文书是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定罪量刑和处罚结果的书面记录,必须经过严格审查核对,以确保文书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2)在制作过程中应当注意审查、核对案件基本信息、事实认定、法律适用、量刑和处罚等内容,避免出现错误或遗漏。
5.保密措施(1)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涉及国家秘密、商业机密等内容的案件应当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在制作过程中应当注意保护相关信息的安全性。
(2)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应当采取加密、备份等措施,确保文书内容不被泄露或丢失。
三、总结刑事裁判文书是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定罪量刑和处罚结果的书面记录,其制作必须严谨、准确、规范。
在制作过程中应当注意格式规范、内容准确、语言简明、审查核对和保密措施等要点,以确保裁判结果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司法部工作人员的判决文书写作与规范司法部工作人员编写判决文书是重要的职责之一,准确且规范的文书对于法律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司法部工作人员判决文书的写作格式和规范。
一、文书格式1. 标题:判决文书标题应准确、简洁,能够准确概括案情。
根据具体案情,可以包括案号、案件类型、当事人名称等必要信息。
2. 文书编号:文书编号是判决文书的唯一标识,对于案件的管理、查询和归档非常重要。
编号应当按照统一规范进行编制,避免重复和混淆。
3. 案情介绍:在判决文书的开头,应当对案件的基本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当事人姓名、案由、起诉请求等。
4. 事实认定:在判决文书中,必须对案件的事实进行准确、全面的认定。
这包括对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鉴定结论等证据进行权威、客观的评估和解释。
5. 法律依据:判决文书应当明确引用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条款,依据法律规定对案件进行分析和判断,并阐明判决的依据和合理性。
6. 判决结果:在准确分析事实和法律依据的基础上,根据案件情况对当事人作出明确的判决结果。
判决结果应明确、简洁,同时应考虑到公正、合理和法律要求。
7. 裁判日期和签名:判决文书末尾应注明具体的裁判日期和编写人员的签名。
这是文书的法律效力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方便追溯和查证。
二、文书规范1. 语言准确:判决文书中使用的语言应准确无误,并符合法律专业用语的规范。
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模糊的措辞,确保文意明确。
2. 结构清晰:判决文书应按照逻辑顺序组织结构,内容分述,层次分明。
可以采用段落、加粗和缩进等方式来突出重点和分段。
3. 条理分明:在撰写判决文书时,应当按照案情的先后顺序进行逻辑推理和陈述,确保判决过程连贯清晰。
4. 表达流畅:判决文书的表达应流畅自然,逐句通顺。
可以选择合适的连接词和过渡性语句来保证文意的顺畅流转。
5. 避免主观偏见:作为法律文书,判决应客观中立,不带有个人主观情绪,并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误解或争议的词语。
6. 格式一致:在整体格式上,判决文书应保持统一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