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酒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酒的基础知识——六大基酒.doc酒的基础知识——六大基酒酒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饮品,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多种类型的酒品。
其中,酒分为六大基酒,分别是:葡萄酒、啤酒、烈酒、黄酒、米酒和果酒。
1. 葡萄酒葡萄酒是以葡萄为原料,经过发酵制作而成的酒类。
根据红葡萄和白葡萄的不同,葡萄酒又可分为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两大类。
葡萄酒具有香气浓郁、口感独特的特点,常用于正餐搭配或品酒。
2. 啤酒啤酒是一种以麦芽、水、酵母和啤酒花为原料,经过发酵制作而成的酒类。
啤酒具有酒精度低、口感清爽的特点,常被视为社交饮品,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
3. 烈酒烈酒是一类酒精度较高的酒类,包括了伏特加、威士忌、龙舌兰酒等。
烈酒通常以谷物、水果或其他植物为原料,并通过蒸馏的方式酿造而成。
烈酒具有醇厚的口感和独特的香气,常用于烹饪或独自品尝。
4. 黄酒黄酒是中国传统的一种酒类,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酿造而成。
黄酒色泽金黄、香气独特,口感醇厚。
黄酒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文化和饮食使用,常用于烹饪或宴席。
5. 米酒米酒是一种以米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酿造而成的酒类。
米酒在亚洲国家流行,尤以日本、韩国、泰国等地最为盛行。
米酒具有香甜的口感和特殊的米香味,常用于烹饪或饮用。
6. 果酒果酒是以水果为原料,经过发酵酿造而成的酒类。
不同种类的果酒以不同的水果为主要原料,如苹果酒、葡萄酒、草莓酒等。
果酒具有浓郁的果香和清爽的口感,常作为餐前酒或甜点酒品。
以上是六大基酒的基础知识,每一种酒品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在品酒或餐饮中,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和品尝不同种类的酒类。
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酒的世界。
酒的分类及各类酒的知识.酒的分类市场上,商店里出售的酒,名目繁多、各式各样,有曲酒、果酒、啤酒等等,到底应该怎样来识别酒,划分酒的类别,让人一看就清楚呢?这就需要了解和掌握酒的分类情况。
目前,酒的种类十分繁多,各地、各国分类的方法也不统一,但从传统的方法和多数人的习惯,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划分。
一、按原材料根据酿酒用的原材料不同,可以划分为三类:1.粮食酒、就是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酒。
例如高梁酒、糯米酒、包谷酒等:2.果酒、就是用果类为原料生产的酒,如葡萄酒、苹果酒、桔子酒、梨子酒、香槟酒等;3.代粮酒、就是用粮食和果类以外的原料,比如野生植物淀粉原料或含糖原料生产的酒,习惯称为代粮酒,或者叫代用品酒。
例如,用青杠子、薯干、木薯、芭蕉芋、糖蜜等为原料生产的酒均为代粮酒。
二、按生产工艺目前,按照生产工艺的特征来分,可以分为三大类:1.蒸馏酒、这就是在生产工艺中,必须经过蒸馏过程才取得最终产品的酒。
如我国的白酒,外国的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兰姆酒、阿拉克酒等;2.发酵酒、又称为非蒸馏酒,在生产过程中不经过蒸馏燕便形成了最终产品。
如黄酒、啤酒、葡萄酒和其他果子酒等;3.配制酒(又称再制酒)、顾名思义,配制酒就是用蒸馏酒或发酵酒为酒基,再人工配入甜味辅料、香料、色素、或浸泡药材、果皮、果实、动植物等而形成的最终产品的酒,如果露酒、香槟酒、汽酒及药酒、滋补酒等。
三、按发酵特征按发酵特征来分类,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可分为三种;1.液态法白酒、即采用酒精工艺来生产的白酒,产品均是普通白酒。
2.半液态法白酒、主要有两广一带的米烧酒和黄酒。
3.固态法白酒、系采用我国传统固态法发酵工艺酿制的大曲酒、小曲酒均在此列。
四、按酒精含量的多少按酒精含量的多少来划分,习惯将酒分为高度酒(即国外又称烈性酒)和低度酒两种。
前者包括我国的白酒(烧酒)和用蒸馏工艺生产的洋酒。
后者包括发酵类酒。
由于国内外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量度,故一般根据发酵酒的酒精度都在20以下来进行区分。
《中国酒文化》知识点一、涉及单选1.饮料酒的分类2.饮料酒又称为3.目前,我国六大酒种包括黄酒、啤酒、葡萄酒、滋补酒、果酒和4.酒是由天然雨水形成的吗?5.酒的纯酒精含量范围为6.饮料酒的本质是7.甲醇的毒性很大,人若服用多少克可致死8.我国大多数酿造酒、蒸馏酒和配制酒的酒度,表示方法是采用9.从商品知识角度来划分饮料酒的酒度,多少度以上者称为高度酒10.现在通常将酒精体积分数在多少以上的饮料酒称为烈性酒11.文化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2.中国酒文化作为一门学科和社会现象研究提出者是当代著名学者13.人类最早学会酿造的酒是14.黄酒起源于距今多少年以前15.中国最早提出酒是天然发酵产物的著作是晋代江统著的16.相传中国秫酒是谁发明的17.中国具有悠久的酿酒历史,中国三大古酒是:啤酒、葡萄酒和18.经考证,目前发现最早记载酒的文字是19.据《吕氏春秋》记载,在什么时代绍兴已产黄酒了,距今至少2300年历史20.张裕葡萄酒公司是由谁创立的21.张学良将军为张裕公司留下什么手迹以示嘉勉22. 传说中酿酒鼻祖是23.我国最富民族特色的酒是24.传说中的酿酒鼻祖25.现已出土的最早成套酿酒器具,是在什么时期26.最早记载麦芽制造成酒的是哪部书籍27.青岛啤酒在哪年被评为第一项国际大奖28.目前中国最大的酿酒企业是29.最早提出蒸馏酒的起源学说30.在我国出现最早的啤酒厂是哪个啤酒厂,它早已不存在31.英德酿酒公司(后更名为青岛啤酒厂)在青岛建立是32. 目前产量最大的啤酒厂为33. 中国啤酒的年总产量居世界第几位34.1892年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个葡萄酒厂是35.1949年,茅台酒厂由哪几家合并而成36.我国的配制酒最早是用什么酒作酒基37.酒神的传统解释为38.下列哪个不是酒的别名39.下列哪个是酒的代称40.白堕是酒的代称,起初就是一个41.真正的“女儿酒”不会被用来42.下列哪个不是白酒“二锅头”的简称43.我国出口量最大的白酒是44.酒版在哪方面与原装酒不一样45.下列哪个不是中国的酒品46.下列哪个属于首届酒评会上评出的中国八大名酒47.第一届评酒会没有评入的酒是48.茅台酒是哪个省的特产49.下列哪一项是酿造啤酒的灵魂50.酒龄指酒的51.酒的贮存期无限制地延长是52.将具有不同香味的白酒按一定比例相互混合的一道程序称为53.白酒不能用什么容器装盛54.白酒不能用锡壶装盛,是因为55.下列哪个不是瓶装白酒的酒标必须包括的内容56.下列哪个不是高档瓶装葡萄酒使用软木塞封口的理由57.下列哪个不是软木塞的特性58.《醉翁亭记》的著名句是59.《红楼梦》中出现“酒”字共60. 《红楼梦》中用酒一般情况下都用61. 《红楼梦》中描写的有名有姓的人物除拢翠庵的谁外无不饮酒62.酒字首次出现于篆刻,是在新莽时期的63.下列哪个不是酒歌64.下列哪个不是与酒有关的武术的主要表现65.非常适合表演的武术是66.1975年,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在全国性会议上将什么宣布为国酒67.茅台酒被称为中国的国酒,这一概念的倡导者是新中国领导人68.五粮液正式得名于190969.中国酒界的“常青树”“活化石”是指杏花村70.被誉为“酒中牡丹”的酒是71.洋河大曲是用当地什么泉的水酿制而成的72.董酒传说与遵义城外的什么地方有关73.以“甜酸苦辣香”五味俱全,号称“五绝”的中国名酒是74.被称为中国的“情人酒”的是75.传说中与宋朝皇帝赵匡胤有关的酒是76.被人称为“回春药酒”的是77.酒鬼酒的包装设计者是当代著名画家黄永玉78.山东古镇(苍山)享有“酒都”美誉,它所出产的名酒是79.中国至今唯一尚存的唐代名酒是80.中秋节有饮什么酒的习俗81.重阳节有饮什么酒的习俗82.春节期间要饮用什么酒,寓意吉祥、长寿83.一般节日饮酒总是先老后小,唯有什么酒可以先小后老84.旧时被算出命有厄难的孩子,要送附近寺庙里作寄名的和尚或道士,为此举行仪式所办酒席叫做85.除夕午夜,全家聚餐又叫86.端午节饮雄黄酒与谁的传说有关87.什么时候要喝“赏月酒”88.汉族人在什么节为死者上坟时必带酒肉89.水族人把预留下的猪的胆汁倒在酒壶里混合敬客,这表示90.向来客敬献牛角酒是哪个民族的习俗91.远古时酒被当做一种92.“交杯酒”在古代又被称为93.“交臂酒”就是我们现在常见到的94.在中国的订婚酒席上喝的叫95.新人结婚后的第二天回到娘家喝的酒叫96.婴儿长到一周岁时举行的礼仪叫做97.既不失风度,又不使宾主扫兴的躲避敬酒的方式是98.广西的壮族人敬酒时把客人比做99.蒙古族的“德吉拉”礼节中主人在酒瓶上糊何物供客人蘸上抹在额头100.西北裕固族待客敬酒时都是敬101.朝鲜族老人在家庭节日“回婚节”上接受大家的敬酒祝福,此即102.傣家人在男女订婚时,男方挑着酒菜去女方家请客,叫做103.“三口一杯”是哪个民族的饮酒习惯104.“吃小酒”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习惯105.讲究客人喝酒要杯杯留底儿(“留福底”)的民族是106.宴客时常用小勺作为饮酒器具主客相互喂饮,是哪个民族的风俗107.在土家族等西南各民族中长期盛行一种很特别的饮酒方式是108.傈僳族把主客相互搂着脖子和肩膀、脸靠脸饮合杯酒称为109.彝族姑娘在火把节到人们必经要道上给亲朋敬的酒叫做110.有“揪耳朵换酒礼”习俗的民族是111.“呸”在哪个民族的语言里是黄酒的意思112.布郎族人最为喜爱的酒是113.大禹为什么绝旨酒疏仪狄114.纵酒亡国的第一位“酒天子”是115.有史以来第一个提出饮酒要有所节制的典律是116.刘肥辞酒免去了被吕雉毒死之祸,说明117.“文君当垆、相如涤器”比喻118.“酒令大如军令”,刘章诛杀逃席的吕党,反映了119.1935年,周恩来在茅台镇批评个别战士“真是糟蹋‘圣人’”,说明“圣人”120.“青梅煮酒论英雄”讲的是曹操和谁的故事121.“斗酒博凉州”比喻122.“葛巾漉酒”说的是谁的酒事123.醉后到江中捞月亮落水而死的是124.郭沫若先生“生于酒而死于酒”的话是说谁的125.唐代因吃县令送的牛肉和白酒而死的大诗人是126.在每年除夕将一年的诗稿放成堆而摆酒祭奠的诗人是127.因饮酒而得“酒精性弱视症”的唐代名人是128.“杯酒释兵权”说的是关于哪一位皇帝的历史事件129.曹雪芹晚年在北京西郊130.鲁迅在饮酒上131.白酒的酒精体积分数为多少时,具有杀菌功能132. 酒厂的工作人员一般不患结核病及其他细菌性传染病,流感也很少蔓延,是因为酒具有什么作用133.酒的作用不包括134.下列哪种酒的营养价值更大135.啤酒中的氨基酸可分析出多少种136.酒是含有酸、脂、醛、醇等类型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物,其中酒精属于137. 葡萄酒酒标上表示的年份是指138.黄酒和葡萄酒中的沉淀物139.酒精入口以后多长时间可以到达脑部140. 下列关于酒的家庭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141.葡萄酒和黄酒等酿造酒宜在怎样的温度下保存142.在酒桌上要始终贯穿一个什么字143.“酬酢”指饮酒时144. 酒德的内容可归结为“情”、“雅”、“逸”、“和”、“节”、“诚”。
目录目录 (i)第1章市场分析 01.1 黄酒业市场状况 01.2 营销机遇 (1)1.3 会稽山黄酒的营销目标 (1)第2章会稽山与古越龙山企业状况 (2)2.1 会稽山黄酒企业状况 (2)2.2 古越龙山企业状况 (2)第3章会稽山与古越龙山的优劣比较及应对策略 (3)3.1 优势 (3)3.2 劣势 (3)3.3 应对策略 (3)第4章销售上的瓶颈战略 (5)4.1 销售上遇到的问题 (5)4.2 问题产生的原因 (5)4.3 应对方案 (5)第5章营销组合 (6)5.1 价格策略: (6)5.2 销售渠道 (6)5.3 创新渠道 (6)5.4 促销策略 (6)5.5问卷调查 (7)第1章市场分析1.1 黄酒业市场状况:黄酒生产企业集中在江浙地区,苏浙沪三地合计所占比重高达83%。
黄酒消费的70%集中在占全国人口比重10.6%的浙江、江苏和上海。
近年来受益于经济持续增长,酿酒行业也体现出消费升级带来的结构性变化:对酒的需求从“单纯嗜好”向“营养保健”转变,高度、烈性的不良饮酒观日益为人们所摒弃,黄酒的低度、营养、保健的优势逐渐得到显现。
2001年以来,黄酒逐步走出江苏、浙江、上海的地域限制,向全国市场发展。
2010年,中国黄酒业整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经济指标步步攀登,品牌塑造大大提升,市场消费节节旺。
2010年黄酒业产量达到134.14万千升,同比增长10.94%,工业总产值116.82亿元,同比增长20.73%,销售产值107.48亿元,同比增长19.04%。
黄酒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古越龙山、会稽山、金枫、沙洲优黄、塔牌等不断做强做大,发展迅速。
同时白酒涨价给黄酒文化的推广提供了契机,黄酒是健康之酒,从价格与价值关系来看,黄酒的价格并不高,价值则被低估了,因此黄酒具有巨大的升值空间。
当然,黄酒价值的提升是一个渐进式过程,需要培育和引导市场,黄酒业的发展重点是加强黄酒文化的推广州与普及,以此提升品类价值,创新消费。
中国餐桌上的酒文化知识酒文化是指酒在生产、销售、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称。
那么,中国历年来在餐桌上的酒文化有哪些知识可言呢?以下是由店铺收集整理的中国餐桌上的酒文化知识,欢迎阅读!中国餐桌上的酒文化知识1.选酒及取用吃中国菜时可以喝白酒、黄酒、药酒、啤酒。
西餐时,可以选用葡萄酒或啤酒,而啤酒只有在吃便餐时才选用。
在国内,白酒是饮用最普通的酒,它可以净饮干喝,也可以用来帮助吃菜下饭,甚至可以用来作为药引泡药。
白酒一旦和其他酒类如啤酒、汽水、可乐等饮料同饮,就很容易醉。
在正式场合最好用专门的“肚量不大”的瓷杯或玻璃杯盛酒,这样就好“对付”我们中国人讲究的“一饮而尽”、“酒满敬人”等不成文的规定。
喝白酒时,不用加温、加冰,也不必用水稀释。
西餐用酒分饭前、进餐和饭后三类。
一类是饭前酒或称开胃酒,是在入席前请客人喝的酒类,常用的有:鸡尾酒、威士忌、麦亨登、浮毛斯、马丁尼以及啤酒等。
另外还应准备果汁、汽水及可乐等饮料。
开胃酒的目的是刺激食欲,喝得太多反而没有食欲,所以,不要多喝。
一类是进餐酒,是上菜时配合菜肴用的葡萄酒,常用的有:雪醴、白酒、红酒、香槟等,以及我国的黄酒、绍兴酒等。
宴会中,如果是喝中国酒类,主人仅供应一种酒,客人无需选择。
但最好多备几种酒,请客人自行选用。
正式西餐,每上一道菜,侍者就会奉上一次酒,酒随菜不同而不同。
常用的葡萄酒有雪醴酒、苦艾酒、香槟酒或鸡尾酒。
一类是饭后酒或称助消化酒,常用的有:白兰地、雪醴及薄荷酒等。
在西方,正确的斟酒方法是只倒半满的酒在杯子里;而吃中餐时,我们习惯于给客人斟满杯酒,表示对客人的敬意。
不管在家里还是在饭店,如果你以你的酒为荣,可以让客人看看酒签。
如果不是名酒,最好放在一个漂亮的玻璃盛酒瓶里。
红酒应该保存在温度低的房间,好的红酒要在餐前先打开瓶盖,让它呼吸一个小时的空气,口味会更好。
如果在很冷的季节为客人上红酒,应该建议客人把酒杯握在手里几分钟,这样可以使酒快速升温。
黄酒知识与制作⼯艺何谓黄酒黄酒亦称⽶酒、⽼酒,是区别于通过蒸馏技术取得的酒精度较⾼的现代⽩酒(烧酒)的⼀类原汁酒,是将粮⾷发酵后通过压榨过滤⽽得到的低度酒。
黄酒的颜⾊并不总是黄⾊的,在古代,酒的过滤技术并不成熟之时,酒是呈混浊状态的,当时称为“⽩酒”或浊酒。
黄酒的颜⾊就是在现在也有⿊⾊的,红⾊的。
黄酒在当代是⾕物酿造酒(压榨过滤⽽成的原汁酒)的统称,在明代可能是专门指酿造时间较长、颜⾊较深的⽼酒,以区别于酿造时间较短、酒⾊混浊,呈⽩⾊的⽶酒。
到了民国时期,黄酒作为⾕物酿造酒的统称已基本确定下来。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的酒类之⼀,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古酒。
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量酿制黄酒。
黄酒产地较⼴,品种很多,著名的有浙江加饭酒(花雕酒、⼥⼉红等)、绍兴状元红、上海⽼酒、福建⽼酒、江西九江封缸酒、江苏丹阳封缸酒、⽆锡惠泉酒、⼴东珍珠红酒、⼭东即墨⽼酒等。
但是被中国酿酒界公认的、在国际国内市场最受欢迎的、最具中国特⾊的,⾸推绍兴酒。
黄酒以⼤⽶、⿉⽶为原料,⼀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
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有特中未知氨基酸,⽽⼈体⾃⾝不能合成必须依靠⾷物摄取8种必需氨其酸黄酒都具备,故被誉为“液体蛋糕”。
黄酒的起源⼈类发现了⾃然酒后,受到启发,开始了⼈⼯酿酒的历史,从⽽揭开了中国黄酒⽂化的扉页。
⾃然酿酒 远古时代,农业尚未兴起,先祖们过着⼥采野果男狩猎的⽣活。
有时采摘的野果⾷⽤不完,便被贮存起来,因没有保鲜⽅法,野果⾥含有的发酵性糖分与空⽓中的霉菌、酵母菌相遇,就会发酵,⽣成含有酒⾹⽓味的果⼦。
这种⾃然发酵现象,使祖先有了发酵酿酒的模糊意识,时⽇长久,便积累了以野果酿酒的经验,尽管这种野果酒尚称不上黄酒,但为后⼈酿造黄酒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启⽰。
粮⾷酿酒 时间⼜向前推进了⼏千年,华夏民族开始了原始的农耕时代。
黄酒幼儿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黄酒的起源、制作过程及文化意义;2. 学生能够掌握黄酒基本的分类和特点;3. 学生能够了解黄酒在生活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品尝等方式,辨别不同种类的黄酒;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黄酒知识,进行简单的黄酒搭配和运用;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黄酒相关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黄酒产生兴趣,培养对我国传统酒文化的尊重和热爱;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等能力;3.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合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黄酒为主题,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通过实物展示、互动体验、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黄酒知识。
学生特点:幼儿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和互动游戏。
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一定兴趣,但需要通过具体、形象的方式呈现。
教学要求:教师应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程活动。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等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知识、技能和情感的成长。
二、教学内容1. 黄酒的起源与文化- 了解黄酒的起源,感受传统酒文化的魅力;- 学习黄酒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作用。
2. 黄酒的制作过程- 学习黄酒的原料选择、发酵过程和陈化工艺;- 了解黄酒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技术要点。
3. 黄酒的分类与特点- 学习黄酒的分类方法,认识不同种类的黄酒;- 掌握各类黄酒的特点,学会区分和鉴赏。
4. 黄酒在生活中的应用- 了解黄酒在烹饪、保健等方面的用途;- 学习黄酒的搭配技巧,体验黄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 黄酒主题实践活动- 开展黄酒品尝会,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种类的黄酒;- 组织黄酒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黄酒标签、绘制黄酒瓶等;-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黄酒知识与心得。
黄酒知识汇总一、定义黄酒是我国的民族特产,也称米酒,属于酿造酒,在世界三大酿造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黄酒主要是以糯米和黍米等谷物为原料,经过特定的加工酿造过程,使原料受到酒药、酒曲、浆水中的多种霉菌、酵母菌等的共同作用而酿成的一类低度原汁酒(压榨酒)。
二、分类(一)按地区可分为三个主要区域,并由此而形成黄酒的三大流派和风格1.以山东省的即墨老酒为代表的北方黄酒。
2.以福建省的福建老酒和龙岩沉缸酒为代表的南方黄酒。
3.以江浙沪为代表的江南黄酒:江苏丹阳“封缸酒”;浙江“会稽山”、“塔牌”、“古越龙山”绍兴酒;上海地区的“金枫”、“石库门”、“和酒”、“淀山湖”海派黄酒。
(二)按含糖量的不同,可根据黄酒的总糖含量由低到高分为:干黄酒、半干黄酒、半甜黄酒、甜黄酒四类。
1.干黄酒总糖含量等于或低于15.0g/L,如上海黄酒、元红酒等。
适合于偏爱清淡、爽口的消费者饮用。
“干”表示酒中含糖量少,糖份都发酵变成了酒精,故酒中的糖份含量最低。
色香味格:口味醇和鲜爽,浓郁醇香,呈橙黄至深褐色,清亮透明,有光泽。
2.半干黄酒总糖含量在15.1g/L-40.0g/L的酒,如特加饭酒、石库门上海老酒、侬好成年酒、花雕酒等。
“半干”表示酒中糖份还未全部发酵成酒精,还保留了一些糖份。
酒质浓厚,风味优良,可长久贮藏,是黄酒中的上品。
色香味格: 口味醇厚柔和鲜爽,浓郁醇香,呈橙黄至深褐色,清透有光泽。
3.半甜黄酒总糖含量在40.1g/L-100.0g/L的酒,如善酿酒、清醇型蜜清醇、即墨老酒等。
色香味格: 醇厚鲜甜爽口,酒体协调,浓郁醇香,清亮透明,有光泽。
4.甜黄酒总糖含量高于100.0g/L的酒,如香雪酒、沉缸酒、蜜醇型蜜清醇等。
色香味格: 鲜甜醇厚,酒体协调,浓郁醇香,呈橙黄至深褐色,清亮透明,有光泽。
三、名酒浙江花雕酒、福建老酒、江西九江封缸酒、江苏丹阳封缸酒、无锡惠泉酒、广东珍珠红酒、山东即墨老酒等。
1、黄酒酿造以稻米、黍米等谷物和水为原料,以小麦、麸皮等为辅料,在绍兴酒的酿造中,人们形象的把米比喻为酒之肉,麦曲比喻为酒之骨,水比喻为酒之血。
2、大米中的水分含量一般在14%左右,水分过高贮藏性差。
黄酒酿造实践操作中,从现有工艺和质量标准来看,大米的精白度并非越高越好。
3、黄酒酿造中原料大米可分为糯米、粳米、籼米。
糯米含有0.2%-0.4%的直链淀粉,粳米含13%-18%的直链淀粉,籼米含20%-28%的直链淀粉。
大米中直链淀粉的含量高低直接影响米饭蒸煮的难易程度,应尽量选用直链淀粉比例低,支链淀粉比例高的米来生产黄酒。
4、酿造用水直接参与糖化、发酵等酶促反应,并成为黄酒成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首先要符合饮用水的标准;其次,要从黄酒生产的特殊要求出发,达到以下要求:无色、无味、无臭、清亮透明、无异常;ph在中性附近,理想值为6.8—7.2,极限值在6.5—7.8;硬度在2—7之间为宜;铁含量<0.5mg/L;锰含量<0.1mg/L;重金属离子的要求;有机物含量<05mg/L;氨态氮、硝酸根氮和亚硝酸根态氮(以N计),5、黄酒酿造涉及众多的微生物,黄酒发酵实质上是霉菌、酵母、细菌等多种微生物混合发酵的过程。
要酿造好的黄酒,就要利用好有益的微生物,抑制有害微生物的作用。
6、酒药也称小曲、白药,是我国特有的酿酒用糖化发酵剂。
酒药中的微生物以根霉为主,酵母次之,因此酒药具有糖化和发酵的双边作用。
传统法制作酒药以新籼米、辣蓼草、水为原料,陈年药粉为菌种制作,配方比例为:糙米粉:辣蓼草粉:水=20:(0.4-0.6):(10.5-11)7、质量好的麦曲要有正常的曲香,白色菌丝茂密且均匀,无霉烂夹心,无霉味或生腥味,曲屑坚韧触手,曲块坚韧而疏松,水分低(含水量为14%—16%),糖化力高(1000单位左右)。
8、为适应黄酒的机械化生产,纯种麦曲多采用厚层通风法制备。
9、酒母、意为酿酒之母,传统绍兴酒生产中,发酵剂一般采用自然培养的淋饭酒母。
酒基础知识(一)酒旳来源有关酒旳来源,酒是怎么来旳,我们先听听几种有关酒旳来源旳传说。
第一种:仪狄造酒,他是夏朝人,史书上说他“作酒而美”、“始作酒醪”醪也就是后期酿酒发酵后产生旳酒旳最原始旳液体。
另一种说法是杜康造酒旳。
杜康也就是少康,史书记载说他把吃剩余旳饭放在桑树旳空洞里,过段时间他很惊奇旳发现,里面浮现了较好喝旳一种液体,这就是酒,因此中国一般把杜康称做酒祖,目前河南还生产者杜康酒。
此外一种就比较奇特了,说是猿猴酿酒。
据史书记载,在广西深山里,有人在猴子住得山洞里发现了酒,喝起来感觉不错。
其实这些传说都阐明了一种基本状况就是,酒,最初就是通过水果谷物等等发酵而来旳。
原始社会时酒更多旳是自然发酵旳来旳,后期就被原始人巧妙运用,开始人工发酵。
在西方,也流传着类似旳传说。
古代埃及和小亚细亚地区盛产葡萄,葡萄过剩自然落地,堆在一起,和空气中自然酵母产生化合伙用,也就产生了葡萄酒。
因此,酒旳来源最公认旳就是由水果等发酵而来旳,。
(二)酒旳酿造技术人们在发现酒后,就开始摸索怎么样酿酒。
逐渐旳,他们学会了一套酿造酒旳措施。
目前世界上重要有三大种类旳酒,酿造酒、蒸馏酒、配制酒,所有旳酒都是在酿造酒旳基础上进行旳。
因此我们先看看最为老式最为基础旳酒旳酿造过程:原料粉碎(多为高粱、玉米、小米、大米等)——清洗——蒸熟——冷晾——加入酵母(最初运用空气中旳自然酵母成分,后期有专门哺育旳酵母)——密封发酵——收集酒液——解决酒液(老熟陈酿过程)这是一种通用旳酿造流程。
下面重要讲下白酒旳酿造过程1,老式工艺酿酒基本原理和过程重要涉及:酒精发酵、淀粉糖化、制曲、原料解决、蒸馏取酒、老熟陈酿、勾兑调味等。
(1)酒精发酵酒精发酵是酿酒旳重要阶段,糖质原料如水果、糖蜜等,其自身具有丰富旳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等成分,经酵母或细菌等微生物旳作用可直接转变为酒精。
酒精发酵过程是一种非常复杂旳生化过程,有一系列持续反映并随之产生许多中间产物,其中大概有30多种化学反映,需要一系列酶旳参与。
中国饮酒礼仪知识有哪些_中国喝酒礼仪的注意事项在中国酒文化中饮酒礼仪是讲究许多的门道的,每个不同的饮酒场合,都是有着许多的不同的礼仪的。
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国饮酒礼仪学问,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中国的饮酒礼仪学问1、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自己敬酒。
敬酒肯定要站起来,双手举杯。
2、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行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
3、自己敬别人,假如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状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切不行比对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4、自己敬别人,假如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便,方显大度。
5、记得多给领导或客户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领导或客户的确想找人代,还要装作自己是由于想喝酒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
比如领导甲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预备敬领导甲的人拦下。
6、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记着自己的杯子永久低于别人。
自己假如是领导,不要放太低。
7、假如没有特别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时针挨次,不要厚此薄彼。
8、碰杯,敬酒,要有说词。
9、桌面上不谈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里面了了然,不然人家也不会放开了跟你喝酒。
10、假如遇到酒不够的状况,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让人自己添。
关于餐桌上的敬酒挨次:1、仆人敬主宾。
2、陪客敬主宾。
3、主宾回敬。
4、陪客互敬。
中国喝酒礼仪的留意事项一、入座礼俗亲朋聚会,客人来访,免不了要坐下来喝上几杯。
然而,在酒桌上,谁坐在什么位置可是有讲究的。
有时亲戚朋友在一起可能还可以任凭些,而假如是接待客人就要讲究点法规了。
酒桌上究竟如何来排座次,可能各地风俗不同,排法也不同。
但总体来说,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主客左右手边的位置,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
若为八仙桌,假如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
假如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中国黄酒
中国的黄酒,也称为米酒(ricewine),属于酿造酒,在世界三大酿造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酿酒技术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
那么,何谓黄酒?顾名思义,是黄颜色的酒。
所以有的人将黄酒这一名称翻译成“Yellow Wine”。
其实这并不恰当。
黄酒的颜色并不总是黄色的,在古代,酒的过滤技术并不成熟之时,酒是呈混浊状态的,当时称为“白酒”或浊酒。
黄酒的颜色就是在现在也有黑色的、红色的,所以不能光从字面上来理解。
黄酒的实质应是谷物酿成的,因可以用“米”代表谷物粮食,故称为“米酒”也是较为恰当的。
黄酒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我们的先民在贮存采集到的植物时,无意中得到了天然生成的口味淡薄的酒,即古代的醴。
那时没有酿酒、饮酒的器具,也不会有意识地制造曲糜,更没有作坊,当然提不到人工酿酒。
大约在五千年前,农耕的进化,使先民们得以定居,从而也为酿酒提供了客观条件。
社会分工的出现,使原始的酿酒作坊得以形成。
于是人们对自然生成的酒不但依法泡制,而且注意并制造出人工曲糜,使得原始的黄酒得以产生。
中国酿酒的历史当从此始。
至于以后出现的仪狄造酒之说,已经是夏禹时期的事情了,他不过是总结了前人一套酿酒的经验,酿造出比原始黄酒甜美一些的米酒罢了。
到了殷商时代,酒业已很发达。
《史记·殷本纪》提到“纣为酒池。
回船糟丘而牛饮者,三千余人为辈”。
这里的牛饮,当然是指酒度较低的甜黄酒,也间接说明酿酒作坊已具有相当的规模。
到了周朝,黄酒的酿造已有了一套完整的工艺。
《礼记》上说:在酿酒的冬季,要准备好品质优良的酿酒原料粘高粱和糯稻子;要选用在适于生产酒曲的时间制出好的酒曲,两者应有尽有,数量也充足;原料的浸泡和蒸煮,都要做得洁净,防止任何腐烂和污染;酿造用水要清香甘冽,最好用泉水,不浑浊,不发臭;所用的发酵容器和工具,如陶缸、陶瓮、陶盆、陶钵等,都要选用上等质量的,坚实耐久,不渗漏,不变形;蒸煮原料时要掌握好火候,熟而不烂,不焦不苦;糖化发酵时,控制好温度,不过高,不变酸。
抓住这六个“要”字,就会酿造出好黄酒。
这是曲糜酿酒工艺的总结,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古六法”。
而在新中国成立后,黄酒生产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
最主要的特征是黄酒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酿酒原料及其处理技术。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通过改革米饭的蒸煮方法,实现了用粳米和籼米代替糯米的目的,酒质保持稳定。
米饭的蒸煮逐步由柴灶转变为由锅炉蒸汽供热。
已采用洗米机、淋饭机,蒸饭设备改成机械化蒸饭机(立式和卧式),原料米的输送实现了机械化。
第二,黄酒的糖化发酵剂的革新。
传统法使用天然接种的传统酒曲,耗粮多,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
现代主要从两方面加以改良。
一是对酿酒微生物的分离和筛选,从全国各地的酒曲中分离到不少性能优良的酿酒微生物。
二是制曲工艺的改进。
传统制曲多为生料制曲,在20世纪60年代,采用了纯种熟麦曲,使出酒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最近多年来,还广泛采用麸曲及酶制剂作复合糖化剂,采用纯培养酵母。
近年来,还采用活性黄酒专用干酵母用于酿酒。
第三,发酵工艺的改革。
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用金属发酵大罐进行黄酒的发酵。
传统的后酵,是将酒醅灌入小口酒坛,现在也已发展到大型后酵罐,后酵采用低温处理。
碳钢涂料技术也普遍用于大罐。
第四,黄酒的压榨。
20世纪50代代开始,逐步采用螺杆压榨机,板杠压滤机及水压机。
60年代设计出了气膜式板框压滤机,并推广使用,提高了酒的出率。
对于中国的黄酒来说,其蕴藏的文化是相当醇厚的。
在江、浙、沪、闽地区的大家庭和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知识分子中,对黄酒的忠诚度是比较高的。
饮用黄酒的人,往往具有黄酒那种不烈不淡,醇厚敦朴的“中庸”性格。
饮黄酒也不像啤酒那样用以解渴,适宜速饮,不像烈性的白酒需“一口闷”方能体会其香和味。
黄酒与文化底蕴深厚的葡萄酒一样,甚至其文化内涵深于葡萄酒,需有正确的饮用方法,方能体会国粹黄酒的无穷滋味。
黄酒的饮用,有着不同的时尚饮法。
第一,温饮黄酒,这是黄酒最传统的饮法。
温饮的显著特点是酒香浓郁,酒味柔和。
温酒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将盛酒器放入热水中烫热,另一种是隔火加温。
但黄酒加热时间不宜过久,否则酒精都挥发掉了,反而淡而无味。
一般,冬天盛行温饮。
黄酒的最佳品评温度是在38℃左右。
在黄酒烫热的过程中,黄酒中含有的极微量对人体健康无益的甲醇、醛、醚类等有机化合物,会随着温度升高而挥发掉,同时,脂类芳香物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蒸腾,从而使酒味更加甘爽醇厚,芬芳浓郁。
因此,黄酒烫热喝是有利于健康的。
第二,冰镇黄酒。
目前,在年轻人中盛行一种冰黄酒的喝法,尤其在我国香港及日本,流行黄酒加冰后饮用。
自制冰镇黄酒,可以从超市买来黄酒后,放入冰箱冷藏室。
如是温控冰箱,温度控制在3℃左右为宜。
饮时再在杯中放几块冰,口感更好。
也可根据个人口味,在酒中放入话梅、柠檬等,或兑些雪碧、可乐、果汁。
有消暑、促进食欲的功效。
第三,佐餐黄酒
黄酒的配餐也十分讲究,以不同的菜配不同的酒,则更可领略黄酒的特有风味,以绍兴酒为例:干型的元红酒,宜配蔬菜类、海蜇皮等冷盘;半干型的加饭酒,宜配肉类、大闸蟹;半甜型的善酿酒,宜配鸡鸭类;甜型的香雪酒,宜配甜菜类。
饮用黄酒,对人们的健康是有不少好处的:1.黄酒含有丰富氨基酸黄酒;2.黄酒含有许多易被人体消化的营养物质,如麦芽糖、葡萄糖、脂类等;3.适量饮用黄酒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并可补血养颜。
4.黄酒是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长期饮用有利于美容、抗衰老;5.黄酒中锌含量不少,有促进食欲的作用;6.黄酒内含多种微量元素如镁、硒等,对心脏有保护作用;7.黄酒酒精度适中,是较为理想的药引子。
也正是因为黄酒有着如此多的好处,它被赋予了“液体蛋糕”的美称,其营养价值超过了有“液体面包”之称的啤酒和营养丰富的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