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讲解学习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4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解析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解析引言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准确理解并正确运用国际贸易术语是非常重要的。
国际贸易术语通则是为了统一贸易各方对贸易术语的理解,提高贸易效率,减少误解和争议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标准。
本文将对常见的国际贸易术语进行解释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术语。
1. FOB(自由上船)FOB是最常见的国际贸易术语之一,通常用于海运贸易。
它表示卖方在交货时将货物交由指定的船舶装载,并负责将货物装上船舶、支付装运费用和办理出口手续。
一旦货物装上船舶,责任就转移给买方。
FOB价格包括了货物的成本和费用,但不包括海运费用和保险费用。
2. CIF(成本保险运费)CIF是另一种常见的国际贸易术语,用于表示包含了货物的成本、保险费和运费的价格。
卖方负责将货物交付给指定的船舶,并负担运费和保险费用,直到货物抵达目的港口为止。
一旦货物抵达目的港口,责任转移给买方。
CIF价格通常适用于海上运输,但不包括国内运输费用和进口关税。
3. EXW(离岸价)EXW是国际贸易术语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代表卖方将货物交付给买方指定的地点,买方需自行承担货物的运输和保险费用。
EXW价格只包括货物的成本,不包含运费、保险费和其他相关费用。
这意味着买方必须自行安排货物的运输和保险,承担货物运输中的风险和责任。
4. Bill of Lading(提单)提单是一种重要的国际运输文件,用于确认货物的收货和装运。
提单是货物所有权的证明,起到了货物所有权转移和货物运输中的保护作用。
根据提单的类型和功能不同,可以分为海运提单和空运提单。
海运提单是用于海上运输的货物,而空运提单是用于空中运输的货物。
5. Trade Terms(贸易术语)贸易术语是用于规范国际贸易活动中各方权益和责任的一系列条款和条件。
贸易术语由国际商会(ICC)制定,并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
贸易术语包括了货物的价格、交付方式、责任转移、运输费用和保险费用等方面的规定。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解析导言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的重要方式,其涉及到一系列特定的术语。
这些术语对于能够正确理解和实施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进行详细解析。
一、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作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旨在统一各国在国际贸易中使用的术语,以便在贸易活动中消除沟通障碍。
它为各方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语言框架,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更为顺畅和高效。
二、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内容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包含了对各种与国际贸易相关的术语的解释和定义。
这些术语涵盖了贸易合同、交付方式、保险、货物检验、运输、支付方式等方面。
1. 贸易合同贸易合同是国际贸易中的核心文件,其中包含了各方之间的权益和义务。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对于贸易合同中的术语进行了明确的定义,确保各方在合同交涉中能够准确理解和协商。
2. 交付方式交付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环节,决定了货物何时和如何从卖方转交给买方。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对于各种常见的交货方式,如FOB、CIF等,进行了具体的解释和约定。
3. 保险国际贸易中的货物运输往往需要购买保险以保障货物的安全和完整。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明确了各种贸易保险的类型和范围,以及买卖双方的责任和权益。
4. 货物检验货物检验是确保货物质量和规格符合合同约定的重要环节。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对于检验的程序、标准和责任进行了详细解释,以确保双方在检验过程中的权益。
5. 运输货物的运输是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对于各种运输方式,如海运、空运、公路运输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规定,以确保运输的顺利进行。
6. 支付方式支付方式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问题,涉及到资金的安全和交付。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对于各种支付方式,如信用证、托收等,进行了明确的解释和约定,以确保支付的安全和可靠。
三、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应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通常被各国的商会和贸易机构采纳和使用。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解析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国际贸易日益频繁和复杂。
而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作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规则,对于买卖双方在货物交付、风险转移、费用承担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它就像是国际贸易中的“通用语言”,帮助各方避免误解和争议,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
目前广泛应用的是 Incoterms 2020 版本。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常见的国际贸易术语。
比如,“EXW(Ex Works)”,工厂交货。
在这个术语下,卖方在其所在地或其他指定的地点(如工场、工厂或仓库)将货物交给买方处置时,即完成交货。
卖方承担的责任最小,买方承担将货物从卖方所在地运至预期目的地的全部费用和风险。
这对于在卖方所在地有较强物流和运输能力的买方来说,可能是一个较为有利的选择。
再比如,“FCA(Free Carrier)”,货交承运人。
卖方在指定地点将货物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或其他人时,即完成交货。
如果指定地点是卖方所在地,当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承运人或代表买方的其他人提供的运输工具时,完成交货;如果指定地点是其他任何地点,当货物在卖方的运输工具上尚未卸货而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或其他人处置时,完成交货。
“CPT(Carriage Paid To)”,运费付至。
卖方将货物交给其指定的承运人,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的运费,但货物在运输途中灭失或损坏的风险以及货物交运后发生的额外费用,自货物交付给承运人时起由买方承担。
“CIP(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运费、保险费付至。
与CPT 类似,但卖方还需要为货物在运输途中的灭失或损坏风险办理保险,并支付保险费。
“DAP(Delivered at Place)”,目的地交货。
卖方在指定的目的地将仍处于抵达的运输工具上可供卸载的货物交由买方处置时,即完成交货。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释义在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宛如一座桥梁,连接着世界各地的买卖双方,为他们的交易提供了清晰、统一的规则和解释。
理解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对于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和个人来说至关重要,它能够避免误解、减少风险,并促进交易的顺利进行。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究竟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它是一套由国际商会制定的,用于解释国际贸易中常用术语的规则。
这些术语涵盖了货物从卖方工厂或仓库到买方指定地点的整个运输过程中,买卖双方的责任、费用和风险的划分。
例如,在常见的术语中,“FOB”(Free on Board),意思是“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
当合同中采用这一术语时,卖方需要在指定的装运港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只,并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之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而买方则需要负责租船订舱、支付运费,并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之后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再比如“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
在这种情况下,卖方不仅要负责将货物运输到指定目的港的运费,还要办理货物运输保险,但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后的风险由买方承担。
这些术语看似简单,但其中的细节和规定却十分复杂和严谨。
每一个术语都明确了买卖双方在货物运输、保险、报关、装卸等各个环节中的责任和义务。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作用不可小觑。
首先,它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标准化的语言。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习惯和法律规定可能存在差异,使用统一的术语能够消除语言和理解上的障碍,使交易双方能够更加准确地沟通和协商。
其次,它有助于明确责任和风险的划分。
在国际贸易中,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风险,如损坏、丢失、延误等。
通过使用特定的术语,买卖双方可以提前明确在什么情况下由谁来承担这些风险,从而避免纠纷的发生。
此外,它还能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和价格谈判。
了解术语所包含的费用和责任,企业可以更准确地计算成本,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提高竞争力。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引言国际贸易术语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用于描述各种商业活动和交易的特定术语和短语。
对于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和业务人员来说,掌握这些国际贸易术语并理解其含义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国际贸易术语,并对其含义进行解释。
1. CIF(成本、保险费和运费付至目的地)CIF是一个常见的国际贸易术语,表示卖方负责承担货物的成本、保险费和运费,直到货物到达目的地为止。
具体来说,卖方需要自行负责将货物运输至指定的港口或目的地,并购买相应的运输保险。
2. FOB(装运港船上交货)FOB是另一个常见的国际贸易术语,表示卖方的责任是将货物交付给指定的装运港,并将货物放置于船上。
一旦货物放置于船上,买方即承担货物的风险和责任。
3. L/C(信用证)L/C是指买方通过银行开立的信用证,用于向卖方证明其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
卖方在货物装运前,需向指定的银行提交相应的单据,以便获得支付。
一旦银行确认文件的完整性和合规性,银行将根据信用证的条款向卖方支付相应的款项。
4. INCOTERMS(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是由国际商会编制的一套用于解释国际贸易术语的规则,旨在统一各国间的贸易标准和交易规则。
INCOTERMS规定了买卖双方在国际贸易中的权益和责任分配。
常见的INCOTERMS有EXW、FOB、CIF等。
5. EXW(离厂价)EXW是指卖方将货物交付给买方之前,只需要完成其在工厂内的责任。
买方需要承担为货物运输、清关和支付相应费用的责任。
6. 保险单据在国际贸易中,保险单据是指与货物运输保险相关的文件,包括保险证书、保险申请书、损失通知书等。
在货物损失或损坏时,保险单据是索赔的依据。
7. 港口自提港口自提是指买方在货物到达目的地的港口后,自行负责提取货物的行为。
买方需要承担提货的费用和责任。
8. 关税关税是国家对进口和出口货物征收的税费,旨在保护国家的产业和经济利益。
国际贸易惯例《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Internation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 )一、概述。
该通则最初由国际商会于1936年订立发布,以后经多次修订,1990年国际商会以460号文件公布的版本,内容已经十分完备,适应了现代运输工具和电子商务的需要。
2000年版本在此基础上作了一些小的修改之后,重新编排。
修订之处:第一,FAS术语由原来的要求买方办理出口手续改为由卖方办理出口手续,这样除了EXWORK以外,所有其他贸易术语中,货物出口手续都由卖方负担。
第二,DEG术语中由原来要求买方办理进口手续改为由卖方办理进口手续,这样,除了DDP术语以外的所有术语中进口手续都由买方负担。
Icoterms2000的主要内容是把国际贸易长期形成的13种交易条件以缩写英文字母表示和排列,并对每种贸易术语中买卖双方应承担的义务作了清楚明确的列举,当事人采用了贸易术语,就意味着把该把该术语表示的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列入合同,这既方便了当事人之间相互沟通理解所成交的条件,也避免了签约效率低的问题。
使用贸易惯例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关于通则适应及效力。
通则作为国际商事惯例,本身不具备法律效率,如果当事人在销售合同中使用了有关术语,就被认为把该术语代表的交易条件纳入合同。
通则对于该交易条件的规定,是对交易条件含义的唯一解释,与合同有同等效力。
第二,为了便于理解通则的内容,要注意通则对13个贸易术语分类的规律。
基本分类是把13个贸易术语按照卖方承担义务大小分为E 、F、C、D四组,E组卖方承担的义务最小,F组次之,C组再次之,D组的卖方义务最大。
另外,通则还把C组术语和F组术语归类为装运合同,买方在装运国装运了货物,就完成了交货。
D组术语归类为到货合同,卖方要负责把货物运到进口国约定的地点,这才完成交货义务。
第三,每一贸易术语中,通则都规定了10项权利义务,由买方承担或办理,要把握所有的贸易术语中所有的权利义务,是有一定的困难,我们不妨先抓主要的。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一、引言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了解与掌握相关的贸易术语尤为重要。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规范国际贸易术语的文件,旨在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介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基本概念、应用范围以及重要内容。
二、基本概念1. 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贸易术语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被广泛使用的、特定含义的词汇或短语。
这些术语通常涉及货物、运输、保险、支付和贸易方式等方面,旨在减少沟通误解,确保各方对贸易活动的理解一致。
2. 术语解释通则术语解释通则是对国际贸易术语进行统一解释的文件,由国际贸易组织或国际贸易法规制定机构发布。
通则包含对各种贸易术语的明确定义和解释,以确保在国际贸易中的正确使用。
三、应用范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适用于所有从事国际贸易活动的企业、组织和个人。
具体包括进口商、出口商、货代、运输公司、保险公司以及相关的政府机构等。
通过遵循通则的规定,各方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国际贸易合同,减少合同纠纷的发生。
四、重要内容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涵盖了大量术语的定义和解释,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内容的简要介绍:1. CIF (Cost Insurance Freight)CIF是指成本、保险费和运费费用都已包含在货物价格中。
这一贸易术语常用于船运业务中,表示卖方将货物买家指定的目的地并支付全部费用。
2. FOB (Free On Board)FOB是指在装货港口,卖方完成将货物交付给运输公司的义务,买方需承担运输费用以及货物离开装运港口后的风险和费用。
3. Incoterms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Terms)国际商务术语(Incoterms)是国际商会发布的一套国际贸易术语,用于明确买卖双方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利和义务。
这些术语定义了谁负责运输、保险、关税以及什么时候转移货物所有权等重要问题。
4. L/C (Letter of Credit)信用证是一种支付方式,由买方银行向卖方银行发出,以确保买卖双方权益的一种担保方式。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解析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解析
一、引言
二、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概述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由国际商会制定的,旨在为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活动提供统一的术语标准。
这些术语涵盖了贸易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合同、运输、保险、支付等方面。
三、常见国际贸易术语解释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
1. 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简称L/C):信用证是一种支付方式,由进口商的银行向出口商的银行发出,承诺在出口商提供所要求的单据后支付货款。
2. 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CIF是指出口商承担货物成本、保险费和运费,并将货物运到指定目的港口的一种贸易条件。
3. FOB(Free On Board):FOB是指出口商将货物交付装船前的费用和风险转移给买方的一种贸易条件。
4. 承运人(Carrier):承运人是指负责运输货物的企业或个人,可以是航空公司、船运公司、货运代理公司等。
5. 产地证(Certificate of Origin):产地证是出口商向进
口国证明货物产地的证明文件。
四、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为国际贸易提供了统一的术语标准,帮
助各方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术语。
熟悉并正确使用这些术语对于
从事国际贸易的人员来说非常重要,能够确保贸易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四章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2010 第一节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概述国际商业惯例 ,是在国际商业交往中长期形成的, 经过反复使用而被国际商业的参 加者接受的 习惯做法或通例 。
国际商业惯例具有 普遍接受性、确定性和任意性 的特征, 国际商业惯例不是法律 ,对 当事人 不具有强制性 ,只有在当事人 约定引用惯例 时,才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国际贸易术语的概念国际贸易术语, 是在国际贸易中逐渐形成的, 表明在不同的交货条件下, 买卖双方在 交 易中的费用、责任及风险划分 等英文缩写表示的专门用语。
国际贸易术语是国际惯例中的一种 ,由当事人选择适用。
国际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是国际商会于 1936 年编纂的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
该通则是国际商会以国际贸易中应用最广泛的国际惯例为基础的,在 后,分别于 1953 年、 1967 年、 1976 年、 1980 年、 修改。
2010 年国际商会修订的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并于 2011 年 1 月 1 日正式生效 。
2010 年通则与以往版本不是替代与被替代的关系, 并不失效,合同当事人仍可以选用以往版本中的术语。
由于不同版本术语的具体权利义务不同, 当事人在选择使用通则时应注意 注明具体的修 订年份 。
国际商会已将 2010 年版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注册为商标,所以在选用时要注 意加上 ?符号。
二、 2010 年通则对 2000 年通则的主要修改2010 年通则在 2000 年通则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 考虑了无关税区的不断扩 大、商业交易中电子信息使用的增加、 货物运输中对安全问题的进一步关注以及运输方式的 变化。
1936 年首次公布1990 年、 2000年、 2010年进行了七次 ?2010》于 2010年 9月 27 日正式公布,以往版本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年通则新术语DAP (Delivered at p lace),中文意思为"目的地交货”;DAT(Delivered at terminal),中文意思为"运输终端交货”。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2020最新版中文详解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20版国际贸易术语也叫价格术语,是外贸从业人员必备的基础知识之一。
国际贸易术语是由三个英文缩写字母来表示商品的价格构成、说明交易地点、确定买卖双方的责任、费用、风险划分等问题的专门用语。
由国际商会(ICC)于1936年起草,后经由多次修正发展至今,目前已经更新至2020年版本,新版已于2020年1月1日生效施行。
新版的国际贸易术语分成2类、4组、11个贸易术语:2类: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EXW、FCA、CPT、CIP、DAP、DPU、DDP);仅适用海运(FOB、FAS、CFR、CIF)。
4组:C组、D组、E组、F组。
11个术语:EXW、FOB、FAS、FCA、CFR、CIF、CPT、CIP、DAP、DPU、DDP 等。
EXW - 工厂交货由销售方在其工厂所在地或其他指定地点准备好货物并交付给采购方。
采购方承担货物交付后起至采购方工厂所在地期间的所有费用和风险。
交付地点:销售方所在地的工厂仓库或其指定地。
供应商承担:费用:将货物装至采购方指定运输车辆上的搬卸费。
风险:无风险其他文件手续:协助采购方办理出口、进口海关所需的一切文件,如:商业发票、装箱单、原产地证明、有害物质清单等。
采购方承担:费用:货物交付后的一切费用,如:运输费、保险费、出口国和进口国的关税等。
风险:货物交付后的一切风险,如:货物灭失被盗、限制出口或进口等。
FOB - 装运港船上交货由销售方将货物交付至采购方指定的船上。
采购方承担货物交付后起至采购方工厂所在地期间的所有费用和风险。
交付地点:销售方所在地装运港的船甲板上。
供应商承担:费用:工厂仓库至装运港的船甲板上期间的运输、装卸费。
风险:工厂仓库至装运港的船甲板上期间的一切风险。
其他文件手续:需准备出口所需的一切文件,如:商业发票、装箱单、原产地证明、有害物质清单等。
采购方承担:费用:货物交付后的一切费用,如:运输费、保险费、出口国和进口国的关税等。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文版)一、前言国际贸易术语是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常用语言工具,对于国际贸易的开展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各国普遍采用国际贸易术语来统一商品、运输等方面的表达,以便于各方的理解和交流。
本通则旨在对一些常用的国际贸易术语进行解释,方便人们的使用和理解。
二、术语解释1. 出口(Export)指货物、服务或资本从一个国家出境,进入另一个国家的行为。
2. 进口(Import)指货物、服务或资本从一个国家进入另一个国家的行为。
3. 贸易术语(Trade Terms)指在国际贸易中用于约定双方交易条件的一系列术语,包括价格、数量、质量、运输、付款方式等内容。
4. CIF价格(CIF Price)CIF价格是指商品的成本、保险费和运费的总和。
卖方在这个价格下负责将商品运输到目的港口,并负责购买保险。
5. FOB价格(FOB Price)FOB价格是指将商品交付到起运国的港口价格,不包括海上运费和保险费。
买方需要自行安排商品的运输和购买保险。
6. 关税(Tariff)关税是指进口和出口商品所需要缴纳的税费,用于保护本国经济和调节进出口贸易。
7. 退税(Rebate)退税是指政府为了促进出口贸易而给予的退还进口货物税款的措施。
8. 裁决(Arbitration)裁决是指当买卖双方在贸易纠纷上无法达成一致时,由第三方仲裁机构根据相关法律和合同规定做出的决定。
9. 报关(Customs Declaration)报关是指向海关申报货物的名称、数量、价值和国籍等信息,并提交相关的申报文件。
10. 关务费用(Customs Duty)关务费用是指进口和出口货物在通过海关时需要缴纳的各种费用,包括关税、进口税、出口税等。
11. 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信用证是指银行根据买卖双方的要求,对卖方支付货款的担保措施。
12. 货物检验(Commodity Inspection)货物检验是指在进口和出口货物通过海关前,由专门的机构对货物进行质量、数量等方面的检验。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文版)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文版)引言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商品交换和服务贸易的重要经济活动。
在国际贸易中,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贸易术语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档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简明扼要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术语。
1. 术语解释1.1 进口商指在国际贸易中购买和进口商品的个人或公司。
进口商通常将商品从国外运输到本国,并负责支付相应的关税和其他相关费用。
1.2 出口商指在国际贸易中出售和出口商品的个人或公司。
出口商负责将商品运输到国外,并按照合同条件收取相应的货款。
1.3 CIF价格CIF价格是指将商品成本、保险费和运费合并计算后得到的总价。
该价格通常由出口商承担,并包括将商品运输到目的港口和购买保险的费用。
1.4 FOB价格FOB价格是指将商品成本和运费合并计算后得到的总价。
该价格通常由进口商承担,并包括将商品运输到出口港口的费用。
1.5 装船单据装船单据是指在商品装运过程中的一系列文件。
这些文件通常包括装运通知、提单和商业发票等,用于记录和证明商品的所有权和交付状态。
1.6 关税关税是在进口或出口商品时由政府征收的税费。
关税的目的是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同时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1.7 贸易壁垒贸易壁垒是指对进口商品加以限制或限制的政策措施。
贸易壁垒常见的形式包括关税、配额、技术标准和进口许可证等。
1.8 禁运品禁运品是指国家或地区明确禁止进口或出口的商品。
禁运品通常是受到国际法律或政策的限制,涉及到安全、环境、军事等方面的重要考虑。
1.9 信用证信用证是进口商向银行开立的一种支付保证工具。
信用证保证了出口商在符合合同条件的情况下能够及时收到货款,同时也确保了进口商在商品正常交付后才支付货款。
1.10 港口码头港口码头是货船停靠和装卸货物的地点。
港口码头通常设有各种设施和设备,以支持货物的装卸作业和物流运输。
2. 术语应用案例2.1 进口商购买商品案例假设某进口商在海外购买了一批货物,商定采用FOB价格条件交货。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解析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让人感觉有点摸不着头脑?别急,让我来给您好好说道说道。
咱们先来说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到底是个啥。
简单来讲,它就像是国际贸易中的一套“语言规则”,告诉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各自的责任、费用和风险该怎么划分。
比如说,货物是在卖方工厂交货还是在买方指定的港口交货,运输费用谁来出,货物在运输途中损坏了算谁的,这些问题都能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里找到答案。
我给您讲个事儿,您就更明白这通则的重要性了。
我有个朋友,他开了一家小工厂,专门生产一些精致的手工艺品。
有一次,他接到了一个国外的订单,对方要求用 FOB(Free on Board,船上交货)的贸易术语。
我这朋友当时没太在意,也没搞清楚 FOB 的具体规则,就稀里糊涂地答应了。
结果呢,货物运到港口准备装船的时候,出了问题。
因为按照 FOB 的规定,买方负责安排运输和保险,但买方那边的安排出了岔子,导致货物在港口滞留了好几天,产生了不少额外的费用。
我朋友这时候才傻眼了,因为他之前没搞清楚规则,以为这些费用得自己承担。
最后经过一番折腾,双方才协商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我朋友也损失了不少钱,还差点丢了这个客户。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里常见的术语有 FOB、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成本、保险费加运费)、CFR(Cost and Freight,成本加运费)等等。
FOB 呢,就是卖方把货物交到指定的船上就算完成了交货义务,之后的运输和保险都由买方负责。
CIF 就不一样啦,卖方不仅要负责把货物运到指定的港口,还要办理运输保险。
CFR 呢,卖方负责运输但不负责保险。
再比如说,EXW(Ex Works,工厂交货)这个术语,卖方的责任最小,只要在自己的工厂把货物交给买方就行,其他的啥都不管。
而DDP(Delivered Duty Paid,完税后交货)呢,卖方的责任就最大,要把货物送到买方指定的目的地,还得负责办理进口手续和缴纳关税。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1\引言国际贸易术语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使用的特定词汇和表达方式,用于准确描述交易中涉及的各种条款和条件。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旨在统一对这些术语的解释和使用,以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2\通则的适用范围本通则适用于所有涉及国际贸易术语的活动和合同。
不同国家和贸易团体之间的特定协议和惯例对贸易术语的解释可能存在差异,但本通则的规定应作为基本准则。
3\贸易术语的定义3\1 出口出口是指一国或地区向其他国家或地区销售货物、提供服务或履行合同的行为。
3\2 进口进口是指一国或地区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购买货物、接受服务或履行合同的行为。
3\3 运输运输是指将货物从一个地点(装运地)运送到另一个地点(目的地)的过程,包括海运、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等各种方式。
3\4 保险保险是指贸易双方之间根据协议,在货物运输过程中购买的保险服务,以保障货物免受损失或损害。
3\5 支付方式支付方式是指贸易双方就货款支付方式达成的协议,包括信用证、托收、现金支付等方式。
4\贸易术语的分类和解释4\1 国际商会(ICC)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国际商会制定了一套被广泛接受的贸易术语规则,即《国际商会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用于规范买卖双方在货物交接、运输和保险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4\2 国际货物销售合同(CISG)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是一种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采用的合同形式,对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详细的规定,包括货物的交付、数量和质量保证等条款。
4\3 国际商谈术语国际商谈术语是指买卖双方在洽谈和签订合同过程中使用的特定词汇和表达方式,用于明确双方的意图和约定。
4\4 国际运输术语国际运输术语是指在货物运输过程中使用的特定词汇和表达方式,用于明确货物的承运人、运费分摊和运输责任等条款。
5\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5\1 《国际商会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最新版)》5\2 《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样本》5\3 《国际商谈术语示例》5\4 《国际运输术语示例》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CIF(成本、保险费和运费)CIF是一种国际贸易术语,表示卖方在货物出口国支付货物运输、保险费用并将货物交至目的港口的义务。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
则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INCOTERMS
当贸易双在洽商交易和订立买卖合同时,不但要制定价格,数量,以及商品品性的条款,还要明确交易双方在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风险,责任和费用的划分。
为了明确交易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所以采用专门的贸易术语来表示。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Term) 是为国际贸易中最普遍使用的贸易术语提供一套解释的国际规则。
买卖双方在合同中使用贸易术语是为了明确规定比如由谁来支付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运输费用及保险费用,由谁来支付货物在装卸中的费用,由谁来承担货物运输过程中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各种外来风险等等事项。
贸易术语在合同中的应用还直接影响到海关对进口商品的估价基准。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由在法国巴黎的国际商会制定监管,并受到世界上主要贸易国家的支持。
目前世界上所用的贸易术语有十三种,这些贸易术语可以作为上述所引用事例的基础。
下列所有的现行贸易术语是以卖方的责任排列的。
E组(启运)
工厂交货(指定地点)(EXW) - 卖方(出口商)将货物在自己的所在地为买方(进口商)准备好。
买方一旦支付货款,就要对工厂外的货物承担所有的运费,关税,保险费,以及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工厂交货条款下的货价不含装车装船费。
卖方对买方没有通关补贴。
如果最终进口国的海关是以船上交货价格(FOB)作为完税价格,那么从卖方场地到出口港之间的运费和保险费还要加进工厂交货价格以达成所规定的完税价格。
工厂交货(指定地点),是指卖方在其所在地或其工厂仓库等地将货物交给买方已达到承担最小风险的目的。
F组(主要运费未付)
装运港船边交货 (FAS) - 卖方(出口商)办理货物清关手续并将货物在指定的装运港将货物交到船边,即完成交货。
买方必须承担自那时起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买方负责装船(除非特别指明)并且承担到达目的地的一切费用。
货交承运人(FCA) - 卖方(出口商)只要将货物在指定的地点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并办理出口清关手续,即完成交货。
如果卖方在其所在地交货,则卖方应负责装货,否则
买方负责装货。
买方承担自交货点起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还要支付自规定交货之时起货物抵达目的地的运输费用。
装运港船上交货(FOB) - 卖方(出口商)负责办理出口清关手续以及将货物从自己所在地运至并装上出口港的船上。
一旦货物越过船舷,卖方即完成交货。
买方必须从该点起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以及运费,保险费和进口的清关手续。
FOB 的成交方式要注明出口港的名称。
比如说,出口港是Boston, 应该在有关文件上写明:FOB, Boston. 如果进口国的海关是以CIF 作为完税价格,那么完税价格在FOB价格的基础上还要加上国际运费及保险费。
C组(主要运费已付)
成本加运费(CFR) - 卖方(出口商)负责办理出口清关手续并将货物运至装运港越过船舷即完成交货。
卖方必须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港所需要的运费。
一旦货物越过船舷,买方则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以及由于各种事件造成的任何额外费用。
买方同时要购买保险,并负责货物到达目的港之后卸载,进口清关以及将货物运至最终目的地的费用。
如果进口国的海关是以FOB 作为完税价格,那么完税价格在CFR价格的基础上还要减掉国际运费。
成本,保险费加运费(CIF) - 卖方(出口商)负责办理出口清关手续并将货物运至装运港越过船舷即完成交货。
卖方必须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港所需要的运费,保险费及其他费用。
但交货后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及由于各种事件造成的额外费用即由卖方转移到买方。
买方可以凭借卖方所购买的保险起诉。
买方负责货物到达目的港以后的清关手续以及运往最终目的地的费。
该术语仅适用于水运或至少部分如此。
如果进口国的海关是以FOB 作为完税价格,那么完税价格在CIF价格的基础上还要减掉国际运费和保险费。
CIF 的成交方式要注明目的港的名称。
比如说,目的港是Los Angeles, 应该在有关文件上写明:CIF, Los Angeles.
运费付至目的地(CPT) - 卖方(出口商)向其指定的承运人交货,负责出口清关手续及费用,并支付将货物运至目的地的运费。
买方承担交货后的一切风险和其他费用。
如果进口国的海关是以FOB 作为完税价格,那么完税价格在CPT价格的基础上还要减掉国际运费。
运费和保险费付至目的地(CIP) - 卖方(出口商)向其指定的承运人交货,负责出口清关手续及费用,并支付办理将货物运至目的地的运费及保险费。
买方承担交货后的一切风险和其他费用。
如果进口国的海关是以FOB 作为完税价格,那么完税价格在CPT价格的基础上还要减掉国际运费。
D组(抵达)
边境交货(DAF) - 卖方(出口商)在边境指定的地点和具体交货点,在毗邻国家海关边境前将货物交给买方。
卖方承担交货前的所有费用以及出口清关手续和费用。
买方承担交货后的所有费用及风险,包括卸货,进口清关及将货物运至目的地。
如果进口国的海关是以FOB 作为完税价格,那么完税价格在DAF价格的基础上还要减掉国际运费及保险费。
目的港船上交货(DES) - 卖方(出口商)负责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港,在船上将货物交给买方处置。
卖方必须承担目的港卸货前的一切风险和费用。
买方(进口商)则负责卸货,付税,通关,办理将货物运至目的地的运输和保险,以及承担诸如此类所产生的费用。
目的港码头交货(DEQ) - 卖方(出口商)在指定的目的港码头将货物交给买方。
卖方承担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港并卸至码头的一切风险和费用。
买方负责通关,付税,并承担自交货时起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及费用。
如果进口国的海关是以FOB 作为完税价格,那么完税价格在DEQ价格的基础上除扣除卸货费用之外,还要减掉国际运费和保险费。
未完税交货(DDU) - 卖方(出口商)在指定的目的地将仍在运输工具上的货物交给买方,不办理进口手续,即完成交货。
卖方应承担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的一切费用和风险,但不包括在目的地国进入海关应缴纳的任何税费。
买方则承担此项税费和清关手续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同时买方要负责及承担自交货起将货物运至目的地的内陆运输费和保险费。
完税后交货(DDP) - 卖方(出口商)在指定的目的地,办理完清关手续,将货物交给买方,完成交货。
卖方必须承担将货物运至目的地的一切风险和费用,包括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在目的地应缴纳的任何进口税费,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任何风险。
DDP成交方式要注明目的地。
比如货物从Baltimore运至Silver Spring,应该在有关文件上写明:DDP, Silver Spring。
如果进口国的海关是以CIF作为完税价格,那么完税价格在DDP
价格的基础上还要扣除下列费用:卸货费用,清关费用,内陆运输费用以及保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