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城市规划发展沿革

  • 格式:ppt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6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28-1929年的《郑 州新市区建设计划草 案》(如右图所示), 对新市区的建设进行 筹划。
• 新市区选择在京汉、 陇海两铁路交汇处的 西南方向,南北长7公 里,东西宽5公里,面 积为35平方公里,人 口规模为28万人。
• 由于新市区在铁路以 西,旧市区在铁路以 东,以便于联系,规 划有立交两处。
关于解放前郑州城市规划的认识
• 《郑埠设计图》和《郑州市新区设计规划草案》两者时间相距很近, 是郑州市设市后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两种不同意见的设想:一种是在 铁路东围绕旧市区向南向北发展;一种是在铁路西开辟新市区,以 向铁路西发展为主。不过,以上两种方案基本上都没有实现。
• 晚清至抗战爆发前,郑州城市的空间结构是在铁路的影响下与商业 的带动下自发形成的 但迄今为止却仍然是郑州城市的空间核心 。 以今二七纪念塔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各条街道也决定了现今郑州市 中心区域的基本空间格局。
• 1986年底,完成上街、新密两个卫星城的总体规划以及市属六县的 总体规划以及回郭镇的总体规划。
1995年郑州城市总体规划
• 《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 1995 -2010 ) 》 在1998年获得国务院批准实施。整体而言, 规划有效地指导了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 展。
• 规划期内郑州市也正处于重要的战略转型 期。表现为:第一 ,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从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逐步向东中西部协调发 展的格局转变 ;第二 , 郑 州市中心城区 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城市人 口从14万人增 长到321万人 ,建设用地从108km 增长到 283 km; 第三,郑州市中心城区空间结 构实现了由二七广场的单中心向二七广场 与郑东新区CBD的双中心转变;第 四,郑 州市中心城区组团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 进行火车站改造,以及郑州机场迁建工作。 • 新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等多所高校以及诸多研究所。 • 改造火车站及二七广场地区。
1984年郑州城市总体规划
• 1981年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以市区为中心积极发展须水、圃田、 小李庄等近郊发展区,远郊发展新密、上街等卫星城。预计人口在 2000年不超过100万。对市区进行多中心布局,将全市分为四大块: 花园路市场一带、碧沙岗市场一带、二七广场一带以及铁路体育场一 带。拓宽部分重要道路,规划德化步行街区,再建铁道立交17处, 城市立交6处。
• 1920年河南省议会通过决议郑州 商埠,成立“郑州商埠督办公署” 负责老城以西商业区的市政建设。
• 1927年,冯玉祥将军主持河南政 务,组织编制《郑埠设计图》 (如右图所示),对郑县县城及 以外地区进行规划。当时,城市 发展方向确定在京汉铁路以东、 陇海铁路以北,面积为10.5平方 公里。
解放前篇二
4、对外交通便利,市内交通拥堵现象凸显。 5、市政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
• 反思:
1、外部环境变化决定了城市发展战略的转变:为充分发挥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郑州市加快 自身壮大的步伐,城市建设也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超出了规划的指标。
2、政府战略决策对城市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从单一的省会城市向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转变。 3、交通和大型基础设施引导城市发展方向:对城市的用地和空间形态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城市
• 1982年上报审批,1984年国务院批准。这是郑州经国务院审批的第 二个总体规划。
• 国务院批复中指出: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重要铁路交通枢纽和轻 纺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 。要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市区人口规模,1985 年控制在85万人,2000年不超过100万人 (实际上2010年郑州市区 户籍人口达301万,外来常住人口达306万)。
区、住宅区、工业区、工人住宅区、学校区、绿地带等规 划区域。
“一五”时期Fra Baidu bibliotek州城市规划
• 1953年,郑州市城市建设委员会成立。 • 1954年《郑州市城市初步规划方案》确定郑州城市性质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
业城市,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和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规模控制在 58万,用地控制在63.6平方公里。 • 城市布局:工业区分为4块,重工业区位于市区西南部,沿陇海铁路南侧带 形地区为棉纺织工业区;京汉铁路北段两侧主要安排一些中小型工业;市区 东部,沿陇海线南北两侧安排轻工业及服务工业;仓库去主要分布在岗社附 近的京汉铁路以东及二里岗铁路货站的附近。居住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工业区 及东部旧城区,市中心位于市区西部。此外,东北部为行政区,北部为文化 区。 • 道路系统:整个市区的道路以“二七广场”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规划 6条对称的主干道及3条环路,形成放射加环形的道路骨架。此外,根据各个 功能区的性质、面积等不同差异,还规划了方格形路网,居住区道路以街坊 为主。 • 1955年10月,该方案上报国家建委,并于1956年2月收到批复。为郑州市第 一个正式的规划方案。
“七五”时期郑州城市建设近期规划
• 1986年编制“七五”时期城市建设近期规划,期限至 1990年。
• “七五”时期完成市区127平方公里16个分区规划,其中 包括郑州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小李庄、须水、圃田3座 卫星城总体规划,还有嵩山风景区、黄河游览区、浮戏山 风景区规划。
• 城市布局进一步明确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包括外环路 以外三公里以内的地段。
• 规划实施评价:1、城市规模极大突破,城 市发展方向有一 定偏离;2、城市空间结 构骨架体现 ,但存在蔓延式倾向;3、居 住与工业用地此消彼长,公共设施超负荷 运转;4、对外交通便利,市内交通拥堵现 象凸显。5、市政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
1995年郑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及反思
• 规划实施评价:
• 因为是自发形成的,同时又受铁道线路与郑州明清旧城之间位置关 系的影响较大,故其街道与坊区之间不规则的穿插与斜角较多,结 构关系相对较乱,对今天郑州城市空间的重新调整而言,所产生的 负面影响也相对要大。
1948年郑州解放 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历史解开了新的一页
。。。。。。
解放后篇
• 50年代初郑州城市规划 • “一五”时期郑州城市规划 • 1958-1976年郑州城市规划 • 1981年郑州城市总体规划 • “七五”时期郑州城市建设近期规划 • 1995年郑州城市规划 • 2009年郑州城市规划
1958-1976年郑州城市规划
• 1958年,新郑、密县、登封、巩县、荥县划归郑州管辖。 • “一年市,二年县,三年农村规划完” • 1959年7月进行部分地区的区域规划,包括新郑、密县、
登封、巩县、荥县五县的县城规划和卢店、孝义两个工业 点的规划。 • 1959年,对第一次总体规划方案进行修改,将居住区划 分为若干组团,加大绿地面积,使绿地系统更加完善。 • 之后十几年,由于大跃进和文革的影响,城市发展以及规 划工作陷入瘫痪状态。依然是“一五”期间的规划格局。 • 1972年5月恢复城建局,并设规划管理组,规划工作逐渐 恢复。 • 1976年曾经做出一个修订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郑州市城市规划发展沿革
XX
解放前篇一
• 解放前,郑州基本没有长期和系 统的城市规划发展。
• 清朝中后期,郑州还是一个传统 布局的旧县城:县城衙门居中,东 南西北四条大街交汇。
• 1906-1909年,京汉、陇海两条铁 路相继通车后,在郑州老城区与 火车站之间逐渐形成一片新街区 及不很规则的道路系统。
发展方向也起到了明显的导向作用 。 4、下层次规划不到位影响了规划的落实。 5、规划建设管理不力导致了城市的蔓延式倾向。 6、规划自身不足导致规划实施的部分失效:对经济及城市发展速度估计不足、对城市发展客观规律
研究不透、追求规划的终极状态等。
谢谢
50年代初郑州城市规划
• 1950年1月,郑州市成立建设局,下设规划室等机构。 • 1950年2月,郑州市第一支测量队伍。从1950年6月到 • 1951年7月,市政府两次向中央财经委员会呈报郑州市新
市区规划/建设计划草案和发展方向总图。 • 1950年8月《郑州市将来发展规划》:分为行政区、商业
1、城市规模极大突破,城市发展方向有一 定偏离: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建成区面积、人居建设用地 面积均远远超出规划设定的指标。
2、城市空间结构骨架体现 ,但存在蔓延式倾向:中心组团与外围组团之间的绿带被部分侵占,城市 存在一定的蔓延式倾向。
3、居住与工业用地此消彼长,公共设施超负荷运转:城市建设用地比例衡,中小学校、医疗卫生、 公园绿地等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