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高科技战争军人心理
- 格式:ppt
- 大小:281.00 KB
- 文档页数:53
从科索沃战争看高技术战争中我军官兵的心理问题及对策-1从科索沃战争看高技术战争中我军官兵的心理问题及对策随着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及战争形态的变化,心理战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样式。
在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其武器的绝对优势进行威慑的同时,又利用各种时机和渠道展开连续不断的强大心理攻势。
因此,认真研究科索沃战争的心理作战,并科学预测未来高技术战争中我军官兵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强化心理训练,是贯彻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重大课题。
一、心理战在高技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我军历来重视从精神上、心理上瓦解敌军。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以“瓦解敌军”这一具有先进内涵和民族风格心理战形式,组织对敌发动政治攻势,创造了许多瓦解敌军的好方法,取得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可见,心理战在以往的战争实践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战争发展到今天,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心理战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心理战如虎添翼。
心理战日趋朝着多领域、大范围、多层次和系统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呈现了一些崭新的特点。
一是心理战的空间大为拓展。
心理战扩大到与军事斗争紧密相联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各个领域,它已不仅仅局限于交战地区和战场本身,而已突破了前后方的界限,覆盖了交战各国的整个国上和同盟国中立国地区。
科索沃战争美国师出无名,为掩盖其霸权主义真实面目,一方面封锁扼杀真实报道,另一方面动用全部宣传机器,进行欺骗宣传。
二是心理战的时间大为延伸。
心理战作战时间较之传统上的作战时间已大大提前和推后。
心理战贯穿于战略指导和战役战斗全过程,充分利用武力打击的心理战效果,瓦解敌军部队。
三是心理战的对象更为广泛。
它已拓展到以军队为主的社会各界。
包括对方决策层、军人、普通民众和中立国、同盟国以及本国人民和军队。
尤其是对决策层的打击更为鲜明。
四是心理战的手段日趋高技术化。
海湾战争中,美军除了空投心理战品、广播宣传、阵地喊话等传统的心理战手段外,还广泛使用卫星定位测向和电视转播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信号模拟和传真技术等高技术手段开展心理战活动。
高技术局部战争对军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张燕;陈海峰;周世伟;刘锋
【期刊名称】《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5)5
【摘要】许多精神病专家和心理学家认为,在遭遇大规模杀伤性破坏武器袭击的军人中将会有10%~25%的人员发生战争时精神紧张症;约90%的人员出现恐惧。
具体表现为:心跳加速、颤抖、抽搐、软弱无力、昏厥、冷汗、突发性休克、大小便失禁、思维混乱、惊慌失措、呕吐等,仅有25%的士兵能使用武器进行战斗。
而现在的战争主要以高技术局部战争为主,决定了将会有更多的战争性心理问题出现,给卫勤保障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
【总页数】2页(P306-307)
【作者】张燕;陈海峰;周世伟;刘锋
【作者单位】400038,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高原系卫勤教研室;050081,石家庄,河北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19队;400038,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高原系卫勤教研室;400038,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高原系卫勤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21
【相关文献】
1.探析军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与促进对策 [J], 张毓吟;吕宏军
2.高原部队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研究及对策 [J], 王蕊;刘瑶
3.军事应激对军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J], 温世浩;曲莉;李密;吴耀民
4.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军人心理稳定性的功能与培养 [J], 刘健美;芮钢
5.现代战争对军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J], 王应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军人心理学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军人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一、军人心理学的对象军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军人在军事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
二、军人心理学的任务:描述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指导实践应用第二节军人心理学的性质和意义一、军人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军人心理学是一门边缘科学(二)军人心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二、军人心理学的意义(一)理论意义一是可以促进心理科学的繁荣和发展。
二是可以丰富军事科学理论。
(二)实践意义1、有利于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官兵素质,培养新型军事人才2、有利于掌握新形势下带兵规律,增强经常性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
3、有利于充分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更好地适应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
4、有助于加速军事工程技术的发展。
第二章军人心理过程第一节军人认识过程一、感知觉感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属于认识的感性阶段。
感觉和知觉通常是同时发生的,因而合称为感知觉。
(一)感觉及其分类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种(二)知觉及其分类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主要可以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三)感知觉的基本特性1、感受性的变化特性。
2、知觉的选择性。
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整体性。
5、知觉的恒常性(四)错觉: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和他人产生的一种不正确的知觉。
二、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是认识的理性阶段,也是认识过程的核心部分。
(一)思维的特点:概括性和间接性(二)思维的特殊形式——想象想象: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三)思维的一般规律决策的一般思维程序主要有九个步骤:1、提出问题2、认识问题3、确定目标4、价值判断5、拟制方案6、分析评估7、选择满意方案8、审核验证9、实施影响问题解决的三个心理因素:动机强度、定势作用和功能固着三、记忆人们在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得到保存的过程,就是记忆。
试论高技术条件下军人战斗情绪调节的重要意义作者:王栎樵来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32期摘要军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一直都是战争双方攻防的重要环节。
其中,情绪最能反映人的内心状态。
因此,在高技术条件下关注军人的战斗情绪,引导调控军人的战斗情绪,对于坚定军人战斗信心和胜利决心,鼓舞士气,提高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监视认知活动战斗情绪心理素质中图分类号:E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1-246-01军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一直都是战争双方攻防的重要环节。
情绪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随着个体的心理变化产生,同时还会伴随一系列可观察的外部表现,从而反映人的内心状态。
军人的战斗情绪不仅反映着军人战时的思想、心理状况,而且还影响着军人在战场上的认知和行为。
因此,在高技术条件下引导调控军人的战斗情绪,对于坚定军人战斗信心和胜利决心,提高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军人战斗情绪——决定战争进程的“胜负手”(一)军人战斗情绪是军人战场认知和行为的制约因素情绪对心理活动具有组织作用,行使着监视认知活动的职能。
正性情绪的促进作用和负性情绪的破坏作用,影响着人的感知、记忆等心理因素,从而制约个体认知和行为。
战争中,官兵承担着繁杂的作战任务,他们的生理、心理都高度紧张,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
尽管已经制定了周密的计划,但战争态势的发展常常会不断变化,这就使得军人在战场上的情绪受到影响,出现对战场情况看不清、找不到目标、定不下决心的现象,从而产生某些反常的情绪,甚至失去控制、丧失作战功能。
(二)军人战斗情绪是战斗技能发挥和提高的基本动力情绪可以激励个体的行为,成为动力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性战斗情绪可以使军人的一切心理行为活动集中指向作战任务的完成,不畏艰难危险,调动自身全部的注意力和智力,使机体处于充分动员状态,加快生理唤醒程度,从而激发出内在的战斗潜能,在一定程度上超常地发挥自己的战斗技能。
高技术局部战争对军人心理素质的要求曹阳高技术局部战争由于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使战争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对军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一些既不同于平时,又区别于以往战争的新要求。
一是高技术局部战争爆发突然,战场情况复杂多变,要求军人在心理上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军队的机动作战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军事指挥系统的组织协调能力大大增强,同时也使达成军事目的的手段和途径增多。
这些都使战争爆发的突然性增大,战场情况复杂多变。
高技术局部战争中这种急剧变化的环境,会使军人的心理负担突然加重,很容易出现心绪紧张。
注意力不够,听视觉功能紊乱,失去控制力等现象。
这就要求每一个军人必须具备很强的心理应变能力,从而在战争突然爆发和战场情况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能沉着镇静,应付自如。
二是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强度和破坏性增大,要求军人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和控制力。
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由于高技术武器装备具有精度高,投送距离远,杀伤破坏力大等特点,使战争的战场范围扩大,杀伤破坏性和强度大大增强。
传统意义上的前方后方,天空陆地界限模湖不清,参战官兵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中,置身于生死未卜的境地。
由于没有大块调整,松弛的时间,参战人员的心理机能可能遭到损害,导致心理障碍和神经失常,这就要求官兵必须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和控制力,在残酷的环境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是高技术局部战争后勤保障困难。
参战人员的生活条件艰苦,要求军人有稳定的情绪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在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物资消耗倍增,大大增加了后勤保障的困难,加之战争中交战双方都注重破坏对方的后勤补给线,必然使战场物资供给矛盾空前加剧。
后勤供给困难,生活条件艰苦,容易使官兵产生孤立无援,孤军作战的独战情绪,甚至产生厌战心理。
这就要求每个参战人员始终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各种困难,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
四是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心理战将异常激烈,要求军人在心理上有较强的反心战能力。
探索高技术条件下心理战特点和规律强化官兵心理素质考号:110803230072 姓名:刘星星论文提要:战争历来是在两个战场上同时展开,一个是无形的,一个是有形的。
高技术条件下心理战从来不比真正战场上的厮杀轻松。
以核武器及众多高技术武器装备出现为标志,人类进入了新的战争时代,新闻舆论战略也必须随着战争形态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这些现象说明一个事实,在信息时代高技术战争中,新闻媒体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大大超过以往的机械化战争。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代战争特别是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心理战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如时间长,空间阔;范围大、领域广;手段增多,设备高技术化;人员专业化,攻击力强,打击力增大等。
同时军人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的心理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如军人的认知能力受到严重干扰,情感过程受到强烈冲击,意志品质受到严峻挑战,士气受到多重考验,社会心理潜伏着多种危机等。
谁掌握了人心,谁操纵了人的思想情绪,谁就得到了取胜于战争的主动权。
因此为打赢现代战争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打下良好的基础是非常必要的。
正文:心理战是信息战的重要内容,是运用各种手段对敌实施心理攻击和瓦解,对自己进行心理防护和激励,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的特殊作战。
它已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国家将其纳入国家战略。
许多军事理论家认为,心理战堪称“战争之外的战争,战争之上的战争”。
纵观人类战争史,世界各国在心理战的研究和运用上都有许多成功的范例。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兵家名言,早已深入军心。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引发了作战理论、作战样式、作战形态的重大变化,心理战已成为最重要、效率最高的作战样式之一。
与先进的武器装备相比,心理战以各种形态的信息媒介为武器,以较少的投入,就可能造成敌方意志和士气崩溃、指挥决策紊乱、作战信心动摇、战斗能力受损的后果,使它成为继陆、海、空、电子战之后的“第五维战争”。
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官兵心理障碍预测王小明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由于现代高科技的广泛运用,使战争的规模、作战样式和作战手段较之常规战争有了很大不同。
这必然给参战官兵的心理带来巨大冲击。
研究预测官兵可能产生的心理障碍。
有针对性实施教育引导工作,是做好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准备的重要方面。
从未来高技术战争特点分析,战争一旦打响,参战官兵中容易产生四种心理障碍:一是怯战心理,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一旦爆发,部队由和平环境突然转入战争状态,而且直接面对装备精良的敌人。
在这种情况下,官兵中容易产生不如人、难取胜和害怕参战、不敢直接与敌交锋等怯战心理,弄不好会影响部队作战行动。
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就要加强敢于对敌、敢于参战、勇于战胜敌人的心理素.质培养。
要教育官兵树立正确的战争观,认清战争的根源,掌握判断战争性质的标准,“坚定正义战争必胜的信念。
要教育官兵充分认识我军的优势,看到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政治基础,有11亿人民这座靠山,有具备高度政治觉悟和过硬素质的人民军队。
这些都是战胜敌人的强大政治优势,从而坚定敢打必胜的信念。
要教育官兵认清人与武器的关系,懂得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的真理,从而坚定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敌人的信心。
二是恐惧心理。
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由于高科技武器的广泛运用,战争的突发性强,残酷性空前增大,加之现代化武器装备制造出各种巨响、怪声以及突如其来的强光和杂型怪状物,必然给参战官兵的心理带来强烈刺激和震撼,在这种情况下,官兵中容易产生恐惧心理。
由此会导致心理失衡,造成战斗力下降.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培养锻炼官兵这方面的心理承受能力。
要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把大力弘扬邓小平同志倡导的“五种革命精神”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
组织部队学革命英雄主义传统,听革命英雄主义事迹报告,看革命英雄主义战例片,培养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主义气概。
高技术条件下心理战的特点和防御策略,军事心理学论文0 引言心理战是个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大概念,而不是军事领域的专属概念,它内在地包含心理进攻和心理防御,它与武力战交织在一起,两者彼此兼容,相互借势.军事上心理战:是指以既有或潜在的军事实力为后盾,以各种形态的信息媒介为武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对敌方的精神心理施加刺激和影响,迫使敌指挥决策紊乱、作战信心动摇,战斗潜力遭受损伤,并在政治上受到孤立,从而有效降低其作战效能;同时巩固己方心理防线,达到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或直接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标.1 高技术条件下心理战的特点1.1 目标多元化在改变目标个体或群体的态度和行为的过程中,可选择的攻击要点相当广泛,心里攻击可从多个侧面和角度实施和展开,都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敌精神心理状态、军事同盟关系、民众对战争的态度、军心士气、指挥谋略等众多领域均可成为心理攻击的对象.总之,随着战争进程的展开,会随机暴露出各种各样的攻击机会,只要把握住规律,发现要害,可供打击的心理要点是很多的.1.2 手段多样化随着作战样式的变化和武器装备打击效能的提高,随着决策过程的加快和战场态势的转瞬即逝,在各层次心理对抗中都存在着相应的攻击手段,强力威慑、设谋用诈、怀柔夺心、宣传攻势、信息网络等手段,都可在未来心理角逐中一展身手.1.3 力量多维化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速,不同文化形态之间,日益渗透交融,不同个体和群体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同一主体会与更多客体产生利益关联,使得对同一心理作战对象施加影响的外部要素增多,组织实施心理作战可调动和依靠的力量也相应的增多,不论平时还是战时心战实施方,都可根据自己的战略构想,充分依靠社情民情,地利之便,依托多种社会和国际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对某一心战对象展开多方合成性攻击.1.4 行动全时化心理作战有自身独立的运行规律,它往往先于武力战展开,武力战之后还要延续,使心理对抗具有全程性.战前对敌各种心理目标区实施软杀伤,通过心理攻势为实战累积作战效能;战中,全程伴随作战行动,配合一线部队开展敌后策反、阵前瓦解;战后,则须从精神心理上消化巩固作战成果,稳定由己方主导的战区社会秩序.2 心理战防御对策2.1 筑牢思想防线一是针对敌方心理战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心理免疫教育.要给官兵讲授高技术战争中心理战的地位、作用、任务、内容、特点等,引导官兵文化水平高技术条件下心理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了解掌握高技术条件下心理战的方法和手段.运用一些心理战的典型战例对部队进行教育,提前对官兵进行心理战"免疫".二是强化政治信念.军队的灵魂,主要表现为它对自己国家主体价值观的坚信和忠诚.国家的国体、政体,基本的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共同的社会理想等,凝聚全社会的精神纽带.作战主体对这些国家政治属性是否认同,直接决定军队的精神战斗力水平.有鉴于此,对军队思想灵魂的塑造,首先,就要在政治理念上下工夫,用共同的社会理想来统一官兵的思想,使官兵政治上认同并忠诚于自己国家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理想,并愿意为维护这一制度和理想而英勇战斗甚至献出生命.三是培植爱国主义精神.任何一支军队,要承受住军事斗争带给人的精神心理冲击,都必须把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作为思想灌输和政治教育的主题.2.2 强化心理训练一是针对战时残酷的环境,强化平时的适应性训练.训练要利用平时的训练、演习等时机,设计未来战争中可能遇到的悬崖峭壁、崎岖山路、寂静黑夜、孤立无援和声、光、烟、波等战争环境情况,使官兵感受到未来战争残酷环境下的心理体验.选择复杂的环境进行训练,以提高官兵心理的适应能力和稳定性.二是加强军人心理素质训练,提高高技术条件下作战时的心理适应力和耐受力.2.3 搞好信息控制一是搞好信息防御.在有效封锁己方信息的基础上,对敌方向己方投送的心理战信息要及时予以阻断,防止其向更大范围扩散,产生破坏性的心理效应.在部队基层和地方民众中间,建立群众性心防组织,发现敌人心战信息即按预案及时上报并作应急处理,形成整体性快速阻断的网络和机制.把截获敌心战信息的地域作为前沿,及时按有关程序,对信息源进行封闭、隔离、监控和转移,最大限度地减少接触范围,防止其向外继续辐射和蔓延.二是搞好信息反制.可通过强大的信息技术优势攻击对方的网络体系,进行软摧毁,也可对其进行硬摧毁,使其传输心战信息最为便捷的载体经常处于断裂状态,科索沃战争中,从轰炸一开始,北约就把南联盟新闻机构人员和设施作为军事攻击目标.2.4 做好心理治疗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消除、矫正或缓和参战人员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病症,改善其心理适应水平,促使其恢复正常心理功能.由于现代战争采用的热能武器逐渐向威力巨大、打击精确、远程高速突防的方向发展,战争的烈度使受打击一方军民承受的心理负荷越来越高,导致大量心理疾病的发生.如疲劳综合症、恐惧症、焦虑症、忧郁症、强迫症、癔症、神经衰弱等.二战期间,美军大约有一百万人患战斗紧张症,其中45万人因患精神病而退伍,占美军因伤病而退伍人数的40%.我军虽然已多年远离现代战争的硝烟,但我们要加快储备专业心理治疗的经验,建立强有力的专业心理治疗队伍,以应付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疾患.参考文献:[1]刘志洪.心理战概论.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2]周代洪.指挥艺术与欺骗谋略.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3]王文清.21世纪高技术局部战争大趋势.国防大学出版社,1997.。
氟哌啶醇、舒必利、氯氨平等,以有效控制过度兴奋、躁动、幻觉、妄想等,轻者可口服,重者可给予氯丙嗪或氟哌啶醇肌肉注射,但剂量不宜过大。
待病情稍有缓解,可给予特殊的心理治疗,如支持疗法、行为疗法等,而且要贯穿于战时救治的各个阶段,以促使患者早日痊愈,尽快归队。
(编校:周晓洲 收稿:2001—05—15)高技术战争不同阶段心理杀伤特点及医学防护原则710032 陕西西安 第四军医大学 毛允杰 朱 兵 李青锋王广才 张 迎 卫春海 现代高技术战争心理战的复杂、多样和高技术性,必将对参战人员心理带来极大的杀伤,导致战时减员。
对其进行有效、及时的医学防护是保障参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措施,是赢得高技术战争胜利的心理基础。
1 心理杀伤特点111 战前心理杀伤的特点 战前,参战者在作战信息的突然刺激下,大脑皮质中枢过于兴奋,神经活动失去平衡,从而表现为认知、情感和行为功能下降,对战争的意义、目的缺乏自信,注意力涣散,认识能力减弱,反应迟钝,极易产生惊慌、焦急、恐惧、害怕、忧虑,甚至心跳加快、四肢颤抖、脸色苍白、全身冒汗、尿频等。
112 作战过程中心理杀伤的特点 战场环境的紧张性、复杂性、危险性和残酷性的强烈刺激,易使参战者的情绪体验过于深刻,对战争的性质、目的缺乏正确的认识,对敌方实力估计过高,对自己的力量估计过低。
尤其是流血和死亡突然降临到自己身边,心理准备不足,心理压力增大,自信心减弱等,极易引起强烈的心理杀伤。
其显著特点是理智水平急剧下降,情绪过度紧张,害怕负伤和流血,甚至听到枪炮声就会颤抖、腿脚变软、心惊肉跳、面色苍白、呼吸加快、神情痴呆等,表现出焦虑、抑郁、恐惧和战争精神病等症状。
113 战后心理杀伤的特点 作战结束后,在对战争环境的回忆与思考中,对自己在战斗过程中的思想行为表现不能正确估价,对战争的残酷性体验过于强烈,神经受到刺激过大过久,精神高度紧张、恐惧、后怕,甚至经常做恶梦;对作战的成绩与问题缺乏客观的认识,容易导致癔症和神经衰弱,甚至斗志松懈,“后怕”心理严重,担心再次参战,不愿继续战斗;或不能正确对待个人的荣辱得失。
《高技术与军事革命》课程论文军事高技术对官兵心理的影响及对策郭水生伴随着一浪高过一浪的技术革命浪潮,军事领域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新的世纪来临之际,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了一场以军事高技术为特征的新军事革命。
军事高技术就是应用于军事领域的那部分高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它是这场新军事革命的基础,对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军事高技术的应用,对我军官兵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正确认识这个挑战,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官兵心理素质,历史地摆在我们面前,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
一、军事高技术应用于战争,增大了官兵的心理压力军事高技术应用于战争后,使得现代战争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比之以往的战争更加残酷、紧张和激烈,这给官兵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容易引发各种心理异常现象。
1、战争的破坏性增强,容易使官兵产生恐惧心理。
军事高技术应用战争后,使得战争的破坏性增强。
各种高、精、尖武器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军事打击的精度。
实战和实验统计表明,精确制导武器与普通弹药相比,作战效能提高100到1000倍。
例如,英阿马岛战争中,一枚“飞鱼”导弹就击沉了“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
由于武器的破坏性增强,加重了官兵的心理负担。
因为官兵时刻都处于高新武器的威胁下,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影响作战的积极性。
2、武器装备的复杂性,容易使官兵产生紧张心理。
军事高技术应用于现代武器装备后,使得现代武器装备极其精密复杂。
一方面,它减小了军人的体力消耗,可另一方面,它加重了军人心理的负担。
因为在复杂的操作过程中,对操作的精密性和准确性要求非常高,稍有差错就会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例如美军在一次导弹模拟发射训练时,一名士兵由于按错了按钮,导弹马上就要真的发射出去,多亏他及时地断掉了动力源才避免了一场灾难。
战争中更是如此,小小的失误会使战机消失或对己方造成巨大的伤害。
面对高精尖的武器装备,复杂的操作程序,官兵容易产生紧张心理,导致忙中出错,影响武器效能的发挥。
试论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心理战的特点及官兵的心理训练
余伦信;刘勇;祝汉清
【期刊名称】《社会心理科学》
【年(卷),期】2000(000)002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心理战的特点,针对军队基层建设的实际情况,从而提出从官兵的信心教育、情绪控制、意志品质训练和性格训练等方面加强对基层官兵的心理训练,帮助基层官兵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需要,为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坚定信念。
【总页数】4页(P4-7)
【作者】余伦信;刘勇;祝汉清
【作者单位】汉口空军雷达学院,汉口430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954
【相关文献】
1.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下的心理战特点及我军的对策 [J], 卢萍
2.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下的心理战特点及我军的对策 [J], 卢萍
3.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官兵的心理异常与心理调节的研究 [J], 黄贵清;李荫华
4.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心理战杀伤的分类 [J], 毛允杰;李青锋;朱兵
5.模拟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官兵心理健康教育做法及体会 [J], 辛德胜;赵艳华;谈宜振;赵垭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作者: 刘健美[1];芮钢[2]
作者机构: [1]蚌埠汽车管理学院政教室;[2]蚌埠汽车管理学院政教室1讲师 安徽蚌埠
233011 讲师 安徽蚌埠 233011
出版物刊名: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页码: 65-66页
主题词: 军人心理;高技术局部战争;心理稳定性;心理要素;高技术战争;作用与培养;条件;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受训人员;实兵演练
摘要: <正>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不但是敌对双方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较量,而且是心理、士气、智慧的角逐。
8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生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海湾战争再次印证:军人的心理素质对战争进程和结局影响的砝码日益加重。
因此,探索和认识高技术战争中军人心理稳定性的作用与培养,无论对部队的平时训练和完成各项任务,还是对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技术战争对军人心理素质的要求及其训练
肖长海;宦开富
【期刊名称】《局解手术学杂志》
【年(卷),期】2003(012)005
【摘要】@@ 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和现代化战法在战争中的广泛应用,使战争的突发性、快速性、残酷性、激烈性,较常规技术条件下的战争显着增大,战场环境对官兵心理冲击亦明显增强,对官兵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现代战场环境对军人心理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加强军人心理适应能力的训练,提高军人心理素质,对稳定军心、鼓舞士气、提高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页数】2页(P346-346,350)
【作者】肖长海;宦开富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军事共同科目教研室,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军事共同科目教研室,重庆,4000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21.21;R395.6
【相关文献】
1.高技术战争对军人体育训练的要求 [J], 刘坤
2.浅析21世纪高技术战争条件下的军人体能训练 [J], 龚艳
3.论高技术战争条件下的军人体能训练 [J], 潘嗣勤;徐志
4.高技术战争对军人价值观的要求 [J], 闫振存;贺瑞宗
5.高技术战争对军事预防医学训练的要求及对策 [J], 张晓丽;陈立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