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查房记录(脑梗塞)51337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脑梗死护理查房范文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突发性阻塞或破裂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种疾病。
它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疾病,临床上常伴有昏迷、瘫痪和语言障碍等严重后遗症。
因此,在护理查房时,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病情变化。
以下是脑梗死护理查房的内容,以及护士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查房内容1.生命体征监测:包括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指标。
特别需要关注患者的血压情况,因为高血压是引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2.神经系统评估:评估患者的意识水平、瞳孔对光反射、肢体运动和感觉等神经功能。
特别需要关注患者是否出现意识改变、运动障碍和感觉丧失等症状,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
3.呼吸管理:注意患者的呼吸状态,检查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和规律性。
特别需要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呼吸困难、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4.体位转换: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能力,合理安排患者的体位转换,以防止压疮和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
5.口腔护理:定期检查患者口腔的清洁情况,预防口腔感染和褥疮的发生。
特别需要关注患者是否存在吞咽困难或言语障碍,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6.皮肤护理:检查患者的皮肤情况,防止皮肤损伤和褥疮的发生。
特别需要关注患者是否存在肢体瘫痪或感觉丧失,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7.营养支持:评估患者的饮食情况,确保患者获得充分的营养支持。
特别需要关注患者是否存在吞咽困难或消化道反应不良,及时调整患者的饮食方案。
8.排泄管理:监测患者的尿量和排便情况,注意患者是否存在尿潴留或排便困难。
特别需要关注患者是否存在大小便失禁、尿频或尿急等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9.药物管理:确保患者按时、正确地服用药物,特别需要注意患者的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
二、护理注意事项1.及时处理并发症:脑梗死后,患者易出现高血压、脑水肿、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脑梗患者查房记录范文一、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李大爷。
床号:305。
性别:男。
年龄:68岁。
二、查房日期。
[具体年月日],上午[X]点。
三、查房医生。
我(小张医生)、王医生。
四、查房情况。
# (一)进入病房。
我们一走进病房,就看到李大爷正坐在床上,眼神里透着那么点小期待,估计是盼着我们给他带来点好消息呢。
# (二)病情询问。
我先开口问:“李大爷,今天感觉咋样啊?”李大爷回答得还挺干脆:“小张医生啊,我感觉脑袋比昨天清亮点儿了,就是这胳膊啊,还是有点不得劲儿,像不是自己的似的。
”我笑着说:“大爷,您这恢复得已经很不错啦。
咱们这病啊,就像修机器,得一步一步来,零件得慢慢磨合呢。
”然后我就详细问了问他的饮食情况,“大爷,这两天吃饭香不香啊?”大爷皱了皱眉头说:“这嘴里总觉得没味,吃啥都像嚼蜡似的。
”我赶紧安慰他:“大爷,这是因为生病影响了您的味觉,等您病好了,肯定又能吃得倍儿香。
您现在啊,哪怕觉得没味,也得多少吃点,这样身体才有劲儿跟病魔作斗争呢。
”# (三)身体检查。
接下来就是身体检查啦。
我先看了看大爷的面部表情,发现两边脸比之前对称一些了,这是个好现象。
然后我让大爷试着抬抬胳膊,大爷费了好大劲儿才抬起来一点,我对大爷说:“大爷,您这胳膊已经在努力工作啦,就像刚睡醒的小懒虫,慢慢就精神起来了。
”王医生在旁边检查大爷的腿部力量,一边检查一边说:“大爷,您这腿啊,虽然现在还有点发软,但是肌肉还挺紧实的,这就是您身体的底子好啊。
就像盖房子,地基打得牢,房子就不容易倒。
”大爷听了,脸上露出了一点笑容。
# (四)治疗进展沟通。
检查完身体后,我跟大爷说起了治疗的情况。
“大爷,咱们现在用的这些药啊,就像一群小战士,在您身体里和脑梗这个敌人打仗呢。
您看,您现在脑袋清亮了一些,这就是小战士们打了胜仗的表现。
不过啊,这战争还没结束,还得继续用药,您可不能着急,得配合我们啊。
”大爷连连点头说:“行,行,小张医生,我都听你们的。
脑梗死护理查房范文模板脑梗死护理查房范文模板如下:尊敬的医护团队成员:今天我来进行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查房。
以下是我对患者的观察和护理措施的总结:1. 患者基本情况:- 姓名:- 年龄:- 性别:- 入院日期:- 主诉:2. 生命体征观察:- 血压:- 心率:- 呼吸频率:- 体温:- 意识状态评估:- 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3. 神经系统观察:- 肢体活动度:- 瘫痪程度及范围:- 感觉异常:- 吞咽功能评估:4. 皮肤护理:- 皮肤完整性评估:- 压疮风险评估:- 预防措施(如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等):5. 呼吸道护理:- 气道通畅性评估:- 氧饱和度监测:- 氧疗及吸痰护理:6. 饮食与营养:- 摄入量评估:- 摄入途径(口服、鼻饲、胃管等):- 饮食纠正及特殊饮食需求:7. 活动与体位:- 床位活动:- 转床、转移技巧:- 卧床时间与卧床位姿变换:8. 疼痛管理:- 疼痛评估:- 疼痛缓解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9. 心理支持:- 沟通技巧与心理护理:10. 家属教育与指导:- 疾病知识普及:- 康复训练指导:- 家庭环境改善建议:以上是我对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观察和护理措施的总结。
在接下来的护理过程中,我们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同时,与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教育指导,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家庭的参与。
谢谢大家的辛勤工作!此致敬礼。
中风脑梗塞护理查房记录日期:XXXX年X月X日护士签名:XXX患者基本信息:姓名:XXX年龄:XX岁性别:X病床号:XXX病历号:XXX就诊日期:XXXX年X月X日一、主诉及现病史:患者主诉头痛、乏力、言语不清,病史中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二、体格检查:1.一般情况:患者神志尚清,尽管有轻度言语不清,但表情合作,精神状态可,表情合作。
2.意识与神志:患者神志清楚,反应迟钝,协作性较差,注意力不集中。
3.皮肤:皮肤温暖,无明显异常。
4.神经系统:患者面术左侧有轻度偏斜,眼睑闭合困难,张口呈偏斜,口角歪斜,语言表达功能受损,不能清晰表达,四肢肌力正常,感觉正常。
5.呼吸系统: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明显异常音。
6. 心血管系统:心率73次/分钟,律齐,未闻及明显异常心音,血压为XXX/XXX mmHg。
7.消化系统:腹软,无压痛,未闻及肠鸣音。
三、辅助检查:1.CT/MRI:该患者于XXXX年X月X日进行头颅CT/MRI检查,显示XXX区域脑梗塞影像。
2.造影:该患者于XXXX年X月X日进行颈动脉造影,显示颈内动脉闭塞。
四、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血红蛋白Xg/L,白细胞计数X×10^9/L,血小板计数X×10^9/L。
2.凝血功能:PT为X秒,INR为X,APTT为X秒。
3. 肝功能:AST为X U/L,ALT为X U/L,TBil为X μmol/L。
五、诊断:1.中风脑梗塞2.高血压3.糖尿病六、处理及观察:1.防止伤口感染,保持患者室卫生清洁,定时更换翻身。
2.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记录相关数据。
3.观察患者神经功能,包括张口、闭眼、眉毛抬动、眼球转动、颈项肌力等,记录相关观察结果。
4.配合医生进行康复治疗,包括语言功能康复、肢体功能康复等。
5.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剂、降压药物、抗凝药物等治疗,根据医生嘱咐使用药物。
七、专科会诊:XXXX科室于XXXX年X月X日进行脑卒中专科会诊,拟采取保守治疗,继续给予降压药物、抗血小板聚集剂治疗,定期复查头颅CT检查。
脑梗塞护理查房范文患者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65岁床号,XXX。
主治医生,XXX 护士长,XXX 护士,XXX。
一、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XXX,男,65岁,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入院。
经CT检查确诊为脑梗塞,已经行了血管造影手术。
入院后情况稳定,生命体征正常,神志清楚,能与人交流。
目前患者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需卧床休息。
二、查房记录。
1. 生命体征监测。
今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血压为XXX/XXmmHg,心率为XX次/分钟,呼吸平稳。
无发热情况,皮肤温暖干燥,无明显异常。
2. 神经系统检查。
患者右侧肢体肌力明显减弱,无法完成简单的动作。
言语不清,表达能力受损。
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咽反射等均存在,瞳孔等对光反射正常。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见明显异常。
患者神志清楚,能与人交流,无意识障碍。
3. 饮食及排泄情况。
患者进食情况良好,能够自主进食。
排尿正常,大便通畅。
4. 护理措施。
患者卧床休息,定时翻身,避免压疮的发生。
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定时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定时更换体位,预防皮肤破损。
定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定时进行被褥整理,保持患者舒适。
5. 用药情况。
患者按时服用抗凝药物、降压药物、脑血管扩张药物等,药物剂量和频次按医嘱执行。
6. 宣教及心理护理。
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告知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保持乐观心态。
三、医嘱执行情况。
1. 患者需继续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心情舒畅。
2. 患者需按时服用抗凝药物、降压药物、脑血管扩张药物等,药物剂量和频次按医嘱执行。
3. 定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 定时进行被褥整理,保持患者舒适。
5.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康复。
四、护理问题及解决方案。
1. 右侧肢体无力,定期进行 passively range of motion(PROM)练习,帮助患者维持肌肉功能,预防肌肉萎缩。
中风脑梗塞护理查房记录时间:XXXX年XX月XX日患者姓名:XXX性别:XX年龄:XX岁床号:XX住院天数:XX天主治医生:XXX护理人员:XXX一、入院情况:患者于XX月XX日因突感头痛、右侧肢体无力、口眼歪斜等症状入院,经详细问诊和检查,确诊为左侧大脑半球脑梗塞,术前血压XX/XXmmHg,心率为XX次/分。
二、个人资料:患者于入院前有慢性高血压病史,病程为X年,未曾入院治疗,平时有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如卡托普利、塞利洛尔等。
家族史中无类似疾病。
三、生命体征:1.体温:36.7℃,口腔测量,体温正常。
2.呼吸:20次/分,规律,双肺呼吸音清,无痰鸣音。
3.心率:80次/分,律齐,心音正常。
4.血压:120/80mmHg,左上臂测量,血压稳定,符合理想范围。
5.血氧饱和度:98%,以指夹测量,血氧饱和度正常。
6.瞳孔:两侧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7.神经系统:患者昏迷程度,镇静定力、语言障碍,无虚神症状,右侧肢体活动度减弱,不认右侧亲属,难以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四、护理措施:1.生活护理:定期更换体位,促进血液循环,注意卧床间隔时间,避免压疮等并发症。
帮助患者完成个人清洁护理,保持皮肤干燥,防止感染。
2.营养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饮食习惯,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高蛋白、低脂、低糖、高维生素、高纤维,控制钠盐的摄入,避免加重高血压病,并加强监督患者饮食,保证营养摄入充足。
3.卧床护理:患者行动困难,需卧床休息,定期翻身、仰卧位和侧卧位交替,减轻肢体压力。
教育患者保持右侧肢体关节活动性,进行康复锻炼,鼓励患者主动参与肢体功能恢复训练。
4.药物管理:根据医嘱,按时给予患者相关药物,如抗高血压药物、降血脂药物、抗栓药物等。
注意监测患者用药后的血压、脑血流量、血小板聚集功能等指标变化,及时调整剂量。
5.心理疏导: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鼓励患者及家属正面应对疾病,给予情绪支持和指导,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
脑梗塞病人的护理查房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对于脑梗塞病人的护理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次关于脑梗塞病人的护理查房记录。
一、病例介绍患者_____,男性,65 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 3 小时入院。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10 年,糖尿病病史 5 年,血压、血糖控制不佳。
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差,左侧肢体肌力 2 级,巴氏征阳性。
头颅 CT 示右侧基底节区脑梗塞。
二、护理评估1、健康史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生活习惯等。
了解到患者长期吸烟、饮酒,饮食油腻,缺乏运动。
2、身体状况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评估患者的肢体肌力、感觉功能、吞咽功能等。
3、心理社会状况由于突发疾病,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了解患者的家庭支持情况、经济状况等,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应对能力。
三、护理诊断1、躯体活动障碍与脑梗塞导致的肢体肌力下降有关。
2、语言沟通障碍与脑梗塞导致的语言中枢受损有关。
3、吞咽障碍与脑梗塞导致的吞咽神经麻痹有关。
4、焦虑与疾病的突然发作、担心预后有关。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肢体活动障碍有关。
四、护理目标1、患者在住院期间肢体功能逐渐恢复,能够独立行走。
2、患者能够恢复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
3、患者能够安全进食,避免误吸。
4、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5、患者住院期间皮肤完整,无压疮发生。
五、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观察患者肢体肌力、语言功能、吞咽功能的恢复情况,做好记录。
2、生活护理(1)保持病房安静、整洁,温度、湿度适宜。
(2)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每2 小时一次,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
二零一一年七月查房记录查房内容:16床,xxx,男,80岁,诊断:1。
脑梗塞. 2。
高血压病III级极高危。
3。
骨质疏松症。
入院时间:2011年5月9日10:00护士罗燕介绍病情及治疗护理患者因“突发昏倒1天,左侧肢体活动障碍10小时”在内一科住院后于2011年5月28日11:00转入我科继续治疗,患者来时神清,轮椅推入病房,左侧角膜浑浊,右侧瞳孔对光反射灵敏,直径约2。
5mm,左侧肢体活动受限,肌力0级,感觉减退,右侧肢体肌力ⅴ级。
测T:36。
3 P:66次/分R:20次/分BP:140/70mmHg。
处理:电针、灸法、口服药、抗血小板聚集、降血压等对症治疗.患者入院后查肝、肾、血糖、血脂、肝炎标志物、凝血功能一切正常。
2011年6月26日中午患者家属未经医务人员允许自行将患者带离医院于次日08:00查房时,患者家属自诉昨晚在家不慎将患者左小腿烫伤,查体见:患者左小腿外后方、外踝部有一处14×10cm大小之Ⅱ度烫伤,局部出现大量水泡,立即通知医师对症处理后,再次告之患者家属及病人勿擅自离开病房,加强安全管理。
护理问题:1、疼痛:与烫伤致机体疼痛有关.2、焦虑:与担心疾病的预后有关。
3、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肢体偏瘫活动障碍有关。
4、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烫伤有关。
5、躯体运动障碍:与偏瘫肌力下降有关.6、有感染的危险:与皮肤烫伤,长期卧床有关。
7、知识缺乏:与缺少疾病的相关知识有关。
8、有受伤的危险:与缺乏安全防护知识有关。
9、潜在并发症:压疮、高血压急症、肺部感染.护理目标:1、疼痛减轻,病人感觉较舒适。
2、焦虑程度减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患者肢体活动能力逐渐恢复。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无褥疮发生。
5、患者能完成一些简单生活自理活动。
6、无感染的危险,受伤的危险。
7、病人及家属能了解疾病有关的知识和功能锻炼的训练方法.8、无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脑梗塞多发于中老年人,起病多突然,往往产生恐惧、悲观的情绪。
护理查房脑梗塞后遗症完整版脑梗塞是指脑血管突然发生阻塞,导致脑部缺血缺氧及脑组织损伤。
脑梗塞后遗症是指脑梗塞发作后造成的神经功能损害。
脑梗塞后遗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
下面是脑梗塞后遗症的护理查房报告。
患者姓名:XXX性别:男年龄:60岁主诉:右半身无力,言语不清一、基本信息患者XXX,男性,60岁,高血压病史10年。
入院时主要症状为右半身无力、言语不清,已发病3天。
二、体格检查1.神经系统:a.意识状态:清醒,对人、地方、时间有较好的判断能力。
b.语言功能:言语不清,表达困难,能基本理解简单的问题。
c.运动功能:右侧肢体无力,无法活动。
右上肢轻度瘫痪,右下肢完全瘫痪。
d.感觉功能: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理解障碍,对冷热、触觉、痛觉反应不敏感。
e.眼球活动:正常,能自主控制眼球活动。
f.面部表情:右侧表情淡漠,额肌无法抬起。
g.反射:右侧肢体的肌腱反射、膝反射、足跟反射减弱或消失。
2.循环系统:a. 血压:收缩压/舒张压为140/90mmHg,持续稳定。
b.心率:正常,80次/分钟。
3.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无明显异常。
三、辅助检查1.头颅MRI:显示左侧大脑血管梗塞,脑梗塞范围较大。
2.血液检查:血脂水平升高,其他指标正常。
四、诊断脑梗塞后遗症,左侧大脑梗塞,言语障碍、偏瘫。
五、处理措施1.将患者安置在病房内,保持安静环境,避免刺激。
2.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3.药物治疗:a.抗血小板治疗:给予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预防再发脑梗塞。
b.降压治疗:根据患者血压水平调整降压药物剂量,使血压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c.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情况提供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
六、护理重点1.防止压疮:定期观察患者的皮肤情况,保持干燥清洁,翻身时间间隔不超过2小时。
2.日常护理:帮助患者进行个人卫生,包括洗漱、排便等。
脑梗死患者护理查房脑梗死是一种神经功能缺失表现,由于血液循环障碍和缺氧引起的软化坏死。
它分为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两种类型。
脑栓塞是指各种栓子随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而脑血栓则是由于颅内外供应脑组织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改变,官腔狭窄形成血栓。
在此次护理查房中,我们将对24床XXX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评估,以指导责任护士整体护理落实情况,提升护理专业知识和护理质量。
现在请责任护士XXX汇报病史。
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1.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计划,包括口服、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
2.监测患者的体重、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营养方案。
3.提供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豆腐等,避免过度喂食,防止呛咳和吞咽困难。
4.给予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炎和龋齿。
5.给予皮肤护理,定期翻身、按摩,预防压疮的发生和恶化。
二、呼吸道管理;与患者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气管感染有关措施:1.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呼吸音等指标,及时发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
2.给予氧疗,保持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内。
3.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等药物治疗,缓解气道炎症和感染。
4.给予物理治疗,如呼吸康复训练、气道清理等,促进痰液排出,改善呼吸道通畅。
三、心理护理;与患者长期瘫痪、失语有关措施:1.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需求,鼓励患者表达情感和需求。
2.给予情感支持和安慰,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3.提供娱乐、文化活动,如听音乐、看电影、阅读等,丰富患者的生活。
4.给予家属心理支持和教育,引导家属正确对待患者的疾病和生活状态,减轻家庭压力。
四、疼痛管理;与患者可能存在的疼痛有关措施:1.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部位、性质等,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计划。
2.给予药物镇痛,如吗啡、芬太尼等,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耐受性进行调整。
3.给予非药物镇痛,如按摩、热敷、冷敷等,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脑堵塞病人的护理查房时间:2021年6月22日地点:五楼会议室参加人员:全体护理人员主持人:史荣利记录人::史荣利史荣利〔护师〕:大家下午好,今天的护理查房主要讲脑堵塞的病人。
现在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脑堵塞的一般知识。
脑堵塞是指由于脑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软化形成梗死的脑血管疾病。
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有脑堵塞和脑栓塞。
其中脑动脉壁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或其他因素造成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而导致脑堵塞;其二由身体其他部位的栓子脱落,如颅外动脉壁的粥样硬化斑块脱落的血栓碎片或心脏的附壁血栓脱落的碎片或心脏瓣膜的赘生物脱落,进入脑循环,导致某一脑血管阻塞而形脑栓塞。
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多见于50~60岁以上的动脉硬化者,且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
发病前通常可有某些前驱病症,如头晕、头痛。
多数在安静状态下发病,通常1~3天开展到顶峰。
以下几种为特殊的临床类型:1、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此型患者的病症和体征持续超过24小时,但在1~3周内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
2、大面积堵塞型:有文献报道称此型为大面积堵塞,是由于较大动脉或广泛堵塞所引起,往往伴有明显的脑水肿,可发生出血性堵塞,患者意识丧失,病情严重。
3、缓慢进展型:患者病症在起病2周以后仍逐渐进展。
4、腔隙性堵塞:这种堵塞多发生在大脑深部的基底节区及脑干等部位。
这些部位的深穿支动脉阻塞,发生小范围的局灶性脑组织缺血、坏死。
腔隙的直径一般在10mm以下,最大不超过20mm,常为多发。
因堵塞的血管不同,常表现不同的神经系统病症,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头痛、头晕、失眠、健忘、肢体麻木、动作失调、发音困难——笨手综合征,严重时可发生痴呆、偏瘫、失语等。
脑栓塞的临床表现:脑栓塞的发病年龄不一,起病急骤是本病的主要特征,数秒钟病症开展到顶峰。
常见的临床表现:局限性抽搐、偏盲、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意识障碍较轻且很快恢复。
严重者可突起昏迷,可因脑水肿或颅内出血,发生脑疝而死亡。
一例脑梗死患者护理查房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是指大脑供血血管发生堵塞或破裂,导致大脑供血不足或中断,引起局部脑缺血和坏死的一种疾病。
由于脑梗死局灶病变可引起中风、语言、认知和行为的改变,因此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十分重要。
下面是一例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查房记录。
日期:xxxx年xx月xx日查房护士:医护助理A患者基本信息:姓名:XX性别:男年龄:70岁主诉:头晕、乏力、左侧肢体无力诊断:右大脑中动脉梗死一、患者情况:二、护理措施:1.生活护理:(1)卧床休息,保持患者平卧位,定时翻身,防止压疮发生。
(2)协助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
(3)帮助患者完成大小便,定时记录排尿量和排便情况。
(4)注意饮食安排,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原则,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盐饮食。
(5)积极开展康复训练,通过理疗、物理治疗等手段促进患者四肢功能恢复。
2.体征观察:(1)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温度、湿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观察患者排尿、排便情况,记录排尿量和排便次数。
3.注意脑保护:(1)保持室内环境安静、温暖,避免刺激物质进入,预防感染。
(2)及时调整患者的体位,保持脑血供。
(3)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
(4)监测血糖水平,避免高血糖对脑血管的损害。
4.药物治疗:(1)根据医嘱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预防再梗死。
(2)给予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液过度凝固。
(3)根据医嘱给予降压药物,如ACEI、ARB等,控制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
(4)给予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高营养、容易消化的食物补充。
五、与患者交流:与患者进行亲切交谈,了解患者的意愿和需求,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告知患者家属脑梗死病情及护理方案,解答疑问,提供心理支持。
六、查房记录反馈:将患者情况、护理措施及药物治疗记录整理后,及时向主治医生反馈,协助医生判断患者病情和制定治疗计划。
脑梗塞护理查房范文患者信息:姓名,王先生。
年龄,62岁。
性别,男。
入院日期,2022年3月15日。
主要诉求:王先生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头晕等症状入院,经CT检查确诊为脑梗塞。
目前患者病情稳定,需要进行综合护理和康复训练。
查房内容:1. 生命体征观察。
今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血压140/80mmHg,心率80次/分钟,呼吸20次/分钟,体温36.5°C。
无发热、心率不齐、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
2. 神经系统观察。
患者右侧肢体肌力减弱,言语不清,反应迟钝。
需密切观察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变化,及时进行康复训练,促进患者康复。
3. 意识状态评估。
患者清醒,对周围环境有一定认识,但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需加强患者意识状态的评估,定期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
4. 皮肤护理。
患者需长期卧床,需加强皮肤护理工作,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的发生。
5. 饮食护理。
患者需进食流质饮食,加强营养补充,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避免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6. 心理护理。
患者情绪波动较大,需加强心理护理工作,与患者进行情绪沟通,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7. 家属沟通。
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介绍病情和治疗方案,指导家属进行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加强家属的护理意识和能力。
8. 药物管理。
患者需按时按量服用抗凝药物、降压药物等,加强药物管理工作,避免漏服或误服,确保患者获得有效的药物治疗。
9. 康复训练。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包括肢体功能恢复训练、言语康复训练、认知功能训练等,促进患者康复。
10. 出院计划。
与患者家属商议出院计划,安排好出院后的康复护理工作,确保患者顺利出院并进行后续的康复治疗。
总结:王先生脑梗塞护理查房工作主要包括生命体征观察、神经系统观察、意识状态评估、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家属沟通、药物管理、康复训练和出院计划等内容。
通过综合护理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查房记录
时间2011年12月5日
主持人:武建
参加人员:胡建英刘廷欢刘彦刘燕宋满袁敏杨莎
黎倩
主讲人:杨莎
查房题目:中风病人的护理查房
护士杨莎汇报病情:患者,蒙淑绪,女,70岁。
因突发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无力3天,于昨日抬送入院,入院时嗜睡状,两侧瞳孔对称,光反射灵敏,左上肢肌力0级。
病来大便秘结,无褥疮。
测体温37℃、脉搏87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60/100mmHg,入院后给予Ⅰ级护理,低流量持续吸氧,鼻饲流质饮食,遵医嘱用药。
留置尿管及鼻饲管,均通畅。
今日病情趋于平稳,已改为Ⅱ级护理。
中医诊断:中风
西医诊断:脑梗塞
健康型态:平时无吸烟、饮酒、吸毒史,现神志渐转清。
代谢型态:平时纳呆,主食为米,现以鼻饲流质为主,量300—500ml/日。
主要护理诊断:
1、调节颅内压能力下降;
2、低效型呼吸型态
3、营养失调
4、身体活动障碍
护士(刘燕)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的变化;
2、取舒适体位,保持病房安静;
3、遵医嘱用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4、呕吐时头偏向一侧;
5、有颅高压征时报告医师并作好抢救准备。
护士(胡建英)补充
1、保持病室通风,温湿度适宜;
2、翻身防褥疮,2小时/次并做好口腔护理;
3、低流量持续吸氧,2—3升/分;
4、必要时作雾化吸入。
护士(王懿)补充
定时进食,定时排便,补充适当的水。
护士刘彦补充
1、取舒适体位;
2、病情允许下行肢体功能锻炼。
黎秋兰总结:我们本次护理查房,让大家能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观察这类疾病的重点和护理措施。
更好地服务患者。
记录:武建
2011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