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研究生培养手册
- 格式:doc
- 大小:117.00 KB
- 文档页数:13
苏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肿瘤学(100214)一、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总32学分)(一)学位课程(22学分)1、公共学位课(6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8学时/1学分第一学期自然辩证法18学时/1学分第一学期英语144学时/4学分第一学期2、学位基础课(9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分子生物学36学时/2学分第一学期临床流行病学54学时/3学分第一学期卫生统计学72学时/4学分第一学期3、学位专业课(7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临床药理学36学时/2学分第一学期临床免疫学36学时/2学分第一学期专业课54学时/3学分第三学期(二)限制性选修课(2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医学文献检索36学时/2学分第一学期(三)临床试轮训与必修环节(8学分)相关学科(一)轮训2学分相关学科(二)轮训2学分本学科轮训3学分专业英语1学分二、临床实践1、时间安排内科各专科轮转10月,放射治疗学3月,病理学2月,医学影像学3月,本专业学习18月(含课程学习),期间亦可在专业导师小组安排下轮转相关科室。
并完成一篇文献综述及临床研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2、临床能力训练要求a、参加肿瘤内科专业培训及普通内科培训,要求掌握内科及肿瘤内科临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b、能准确询问并记录病史,准确观察病人病情变化,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全部病历质量必须达到甲级要求(按三甲医院要求)。
c、掌握内科常见疾病、临床急症的诊断和治疗。
d、了解肿瘤病人的临床特点,掌握常见肿瘤的治疗原则。
e、常用抗癌药的作用机理及毒副作用,放疗、化疗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
f、掌握癌性疼痛的治疗原由,晚期癌症姑息治疗原则。
3、临床实践管理肿瘤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由肿瘤学硕士专业导师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管理并考核。
轮转期间,分管5-6张床位,由导师指导小组成员或由其指定副主任医师或高年资主治医师具体指导,按各专科要求完成要求掌握的病种、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等。
硕士研究生(学术型)培养手册学号姓名院别学科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目录《苏州大学研究生培养手册》填写规范(一)《苏州大学研究生培养手册》是苏州大学研究生培养的基本依据,是永久保存记载研究生在校期间学习过程的重要档案文件。
自入学开始,研究生、导师和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必须以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态度,准确完整记录每一个过程。
(二)填写本手册前,必须认真阅读理解:《苏州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条例(试行)》《苏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开题管理暂行办法》《苏州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研究生基本学术规范》《苏州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条例(试行)》。
(三)研究生、导师和培养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培养环节认真执行。
末完成本手册规定的上一个培养环节者,不得进入下一个培养环节。
末完成本手册规定的所有培养环节者不得毕业,不得申请学位。
(四)如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完成者,必须呈交由导师、培养单位领导签名的书面证明。
无故未完成者,研究生管理部门将对其学籍做出处理。
(五)在毕业答辩后,本手册一式两份(A4 纸正反面打印),相关老师签字、院系盖章后一份保存在学校档案馆,一份存入研究生个人档案。
目录第一部分基本情况 (1)第二部分培养计划 (5)第三部分论文开题 (8)第四部分中期考核 (14)第五部分学位论文答辩 (21)第六部分必修环节 (24)第七部分科研成果 (27)第一部分I基本情况姓名曾用名性别民族籍贯省(市)市(县)出生日期年月日身份证号政治面貌婚姻状况入学考试类别全国统考、推荐免试、单独考试研究生证号录取类别非定向、定向学制现在家在校宿舍号庭住址家庭在校宿舍联系电话联系电话移动毕业学校毕业时间年月入学前毕业专业最后学历曾获何学位单位入学前地址工作情况部门职务姓名出生年月政治面貌爱籍贯省(市)市(县)文化程度人工作单位职务单号研究生双号研究生粘贴相片处粘贴相片处1基本情况基本情况第一部分起迄年月就读学校、工作单位及部门学习或职务个人学历与经历(从中学开始)参加过哪些科研工作,撰写过哪些学术论文,有何译著等何时何地受何种奖励,表扬、处分何时兼任何社会职务有何问题需要说明2第一部分家庭成员姓名年龄称谓政治面貌工作单位职务主要社会关系姓名年龄称谓政治面貌工作单位职务家庭成员和社会关系中,有何重大政治历史问题?有何其他问题和结论?备注:研究生签名填表日期年月日3基本情况基本情况第一部分I-2 学籍变动情况记录序号类型原因批准日期1保留入学资格2转院系(院系调整)3转院系(导师变化)4转院系(其他)5转专业(导师变化)6转专业(其他)7转导师8休学9保留学籍10复学11提前毕业12延迟毕业13提前攻博14肄业15结业16自动退学17勒令退学18开除学籍192021222324注:1.学籍变动种类包括保留入学资格,转院系(院系调整),转院系(其他),转专业(导师变化),转专业(其他),转导师,休学,保留学籍,复学,提前毕业,延迟毕业,提前攻博,肄业,结业,退学,其他(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变动);2.毕业当年学期不受理姓名和身份证号的变动申请。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国民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展积极作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的科学研究人才、工程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等学校师资。
具体要求如下: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年轻一代;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掌握本门学科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了解本门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动向,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书刊的阅读,并能撰写论文摘要。
4、具有健康的体能。
二、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在职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不超过五年。
优秀硕士生提前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者,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正常情况下不能按时毕业者作结业处理;如遇特殊情况,由硕士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院长审核、研究生部批准,可延长学制一年。
三、培养方式1、培养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和教研室(研究室(所))集体培养相结合。
指导教师应教书育人,引导他们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道路,硕士生要虚心学习,积极进取,尊敬师长,教学相长。
2、对硕士生的培养应贯彻课程和论文并重的原则,硕士生既要学习系统理论,也要进行较深入的科学研究,特别是要加强研究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包括创新能力、活动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3、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的思想教育、名家学者专题讲座相结合,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际,加强形势、政策、法纪、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教育。
4、对硕士生要进行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包括业务课、综合考试和思想政治表现、科研能力、能否进行开题报告等,中期考核作为进入论文阶段的先决条件,选优汰劣。
苏州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苏州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内 科 学(100201)一、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总32学分)(一)学位课程(22学分) 1、公共学位课(6学分)课程名称 学时/学分 开课学期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8学时/1学分 第一学期 自然辩证法 18学时/1学分 第一学期 英语 144学时/4学分第一学期 2、学位基础课(9学分)课程名称 学时/学分 开课学期 分子生物学 36学时/2学分 第一学期 临床流行病学 54学时/3学分 第一学期 卫生统计学 72学时/4学分 第一学期3、学位专业课(7学分)课程名称 学时/学分 开课学期 临床药理学 36学时/2学分 第一学期 临床免疫学 36学时/2学分 第一学期 专业课 54学时/3学分 第三学期(二)限制性选修课(2学分)课程名称 学时/学分 开课学期 医学文献检索 36学时/2学分 第一学期(三)临床试轮训与必修环节(8学分) 相关学科(一)轮训 2学分 相关学科(二)轮训 2学分本学科轮训3学分专业英语1学分二、临床实践1、时间安排1~18月,完成三个专科的轮转(每个学科轮转半年)(含课程学习)。
19~32月,定在一个专科学习,期间在专业导师小组安排轮转相关科室(2~4月),并有所侧重地加以培养。
完成一篇文献综述及临床研究。
33~36月,撰写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2、临床能力训练要求1)掌握普通内科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现代内科新进展、新知识和新技术。
2)做到全面准确询问病史,认真仔细体格检查,掌握严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正规书写病写,全部病历质量必须达到甲级要求(按三甲医院要求)。
3)熟悉内科各种常见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熟悉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5)比较熟练地掌握内科急诊常见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6)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包括体外心脏按压术、电除颤、人工呼吸、药物复苏、抗休克。
7)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或独立进行重症监护,包括心脏监护、呼吸监护、给氧等。
苏州大学机械工程(080200)一级学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机械工程学科是研究机械结构和系统的性能及其设计理论与方法、机械电子科学和机械制造理论与实践、车辆(运载工具)的设计、制造与动态监测与控制的科学。
它交叉融合并综合应用机械科学、信息科学、电气自动化科学、材料科学、先进制造理论与实践、生命科学、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方法,研究各种机械系统、结构及其元件的工作原理、运动和动力学性能、模拟仿真及优化的理论方法、振动与噪声、摩擦、磨损与润滑、传动、创新发明与设计及计算方法、机械结构的运动与控制、数控加工、零件的加工工艺、液压伺服系统的控制、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问题。
二、培养目标(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
品行优良、身心健康。
(2)能够适应科学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3)在科学研究或专门工程技术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三、机械工程学科(080200)主要研究方向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080201)研究方向:1)先进制造与激光加工技术2)机械制造装备与数控技术3)现代特种加工技术2.机械电子工程专业(080202)研究方向:1)机电传动与控制2)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应用3)机器人与微系统3.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080203)研究方向:1)复杂机电系统建模及可靠性2)机械动力学及控制3)新型纺织机械4.车辆工程专业(080204)研究方向:1)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2)车辆结构强度计算与优化3)车辆系统动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四.培养年限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
五、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总学分 30课程名称学分1、政治理论课 3学分2、外国语 6学分基础外语 3学分应用外语 3学分3、专业基础课 15学分大类课程 9学分跨大类课程 3学分学术与实践活动 3学分4、专业课(不少于2门)不少于6学分六、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文献阅读是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大硕士生的知识面、活跃学术思想、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及掌握国内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动态都有重要意义,也是学位论文选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苏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肿瘤学()一、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总32学分)(一)学位课程(22学分)1、公共学位课(6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8学时/1学分第一学期自然辩证法18学时/1学分第一学期英语144学时/4学分第一学期2、学位基础课(9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分子生物学36学时/2学分第一学期临床流行病学54学时/3学分第一学期卫生统计学72学时/4学分第一学期3、学位专业课(7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临床药理学36学时/2学分第一学期临床免疫学36学时/2学分第一学期专业课54学时/3学分第三学期(二)限制性选修课(2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医学文献检索36学时/2学分第一学期(三)临床试轮训与必修环节(8学分)相关学科(一)轮训2学分相关学科(二)轮训2学分本学科轮训3学分专业英语1学分二、临床实践1、时间安排内科各专科轮转10月,放射治疗学3月,病理学2月,医学影像学3月,本专业学习18月(含课程学习),期间亦可在专业导师小组安排下轮转相关科室。
并完成一篇文献综述及临床研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2、临床能力训练要求a、参加肿瘤内科专业培训及普通内科培训,要求掌握内科及肿瘤内科临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b、能准确询问并记录病史,准确观察病人病情变化,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全部病历质量必须达到甲级要求(按三甲医院要求)。
c、掌握内科常见疾病、临床急症的诊断和治疗。
d、了解肿瘤病人的临床特点,掌握常见肿瘤的治疗原则。
e、常用抗癌药的作用机理及毒副作用,放疗、化疗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
f、掌握癌性疼痛的治疗原由,晚期癌症姑息治疗原则。
3、临床实践管理肿瘤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由肿瘤学硕士专业导师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管理并考核。
轮转期间,分管5-6张床位,由导师指导小组成员或由其指定副主任医师或高年资主治医师具体指导,按各专科要求完成要求掌握的病种、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等。
苏州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苏州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苏州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470100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改变我国研究生学位类型比较单一的状况,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会议精神和国内外举办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经验,参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现拟定了本专业的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与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和多种经营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主要为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水产养殖技术、多种经营、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农业经济改制、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产、植保、园艺等企事业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性高层次人才。
具体培养要求: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农业,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艰苦奋斗,求实创新,能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水产养殖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美化城镇环境服务。
2、掌握农业推广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掌握解决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水产养殖和园艺规划和建设等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推广或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能够比较熟练的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入学要求1、招收对象:主要为获得学士学位后,从事三年或三年以上特种经济动物和水产养殖养殖技术推广、行业行政管理或相关企业工作;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从事四年以上相关实践经验的优秀在职人员;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六年以上农业推广实践经验者。
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被录取为农业推广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农业推广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农业推广任务完成学位论文,才能进行硕士论文答辩。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国民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展积极作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的科学研究人才、工程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等学校师资。
具体要求如下: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年轻一代;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掌握本门学科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了解本门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动向,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书刊的阅读,并能撰写论文摘要。
4、具有健康的体能。
二、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在职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不超过五年。
优秀硕士生提前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者,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正常情况下不能按时毕业者作结业处理;如遇特殊情况,由硕士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院长审核、研究生部批准,可延长学制一年。
三、培养方式1、培养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和教研室(研究室(所))集体培养相结合。
指导教师应教书育人,引导他们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道路,硕士生要虚心学习,积极进取,尊敬师长,教学相长。
2、对硕士生的培养应贯彻课程和论文并重的原则,硕士生既要学习系统理论,也要进行较深入的科学研究,特别是要加强研究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包括创新能力、活动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3、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的思想教育、名家学者专题讲座相结合,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际,加强形势、政策、法纪、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教育。
4、对硕士生要进行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包括业务课、综合考试和思想政治表现、科研能力、能否进行开题报告等,中期考核作为进入论文阶段的先决条件,选优汰劣。
苏州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苏州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460101为贯彻实施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指导委员会“关于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若干基本要求”,保证我校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MBA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特点,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苏州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工商管理硕士(MBA)主要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综合管理人才,其基本要求为: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勇于开拓创新,艰苦创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2、掌握比较宽广的现代管理知识和必要的基础理论,了解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以及现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3、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应变能力、决策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并善于处理人际关系;4、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处理外事事务及一般对外交往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为了使学员既有较为宽广的现代管理知识和扎实的基础理论, 又有一定专长,苏州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培养分为若干(专业)研究方向,即企业管理、金融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苏州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学员需修满规定的50学分。
全脱产的学员学制为二年,半脱产学制为三年。
届时不能完成学业者,由本人提出申请,经苏州大学MBA教育中心审核、研究生部同意,可以延长学习时间,延期者的学习时间最长不得超过5年。
四、培养方式苏州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采用脱产和半脱产培养方式。
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可以分别编班进行课堂教学。
半脱产班基本利用周末时间上课,或采用阶段性短期集中脱产学习。
五、教学方式根据MBA教育的特殊性,其教学方式也与学术研究型研究生的教学方式有所不同。
研究生电子培养手册学生用户使用说明版本:V3.2阅读对象:研究生使用范围:研究生综合管理系统GMIS V3.2版日期:2016年1月目录一、《苏州大学研究生培养手册》填写规范 (1)二、《苏州大学研究生培养手册》提交方式 (2)三、填写内容 (3)(一)新生入学后注册 (3)(二)完善个人信息 (4)(三)提交培养计划 (5)(四)论文开题申请与录入 (7)(五)学科综合考试(学术型博士填写) (9)(六)中期考核 (10)(七)论文预答辩(博士填写) (12)(八)论文答辩 (14)(九)学术活动(学术型博士、硕士填写) (15)(十)实践活动记录(学术型硕士填写) (16)(十一)文献阅读(学术型硕士填写) (16)(十二)专业实践(专业型博士、硕士填写) (17)(十三)科研成果 (18)(十四)整体完成情况查询 (19)四、特殊情况 (20)(一)学籍异动 (20)(二)个人信息修改 (20)(三)培养计划修改 (21)(四)论文二次开题 (21)(五)二次中期考核 (21)五、研究生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 (22)一、《苏州大学研究生培养手册》填写规范1、《苏州大学研究生培养手册》是苏州大学研究生培养的基本依据,是永久保存记载研究生在校期间学习过程的重要档案文件。
自入学开始,研究生、导师和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必须以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态度,准确完整记录每一个过程。
2、研究生在填写本手册前,务必认真阅读理解:《苏州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条例(试行)》《苏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开题管理暂行办法》《苏州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研究生基本学术规范》《苏州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条例(试行)》。
3、研究生、导师和培养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培养环节认真执行并按时填写。
未完成本手册规定的上一个培养环节者,不得进入下一个培养环节。
未完成本手册规定的所有培养环节者不得毕业,不得申请学位。
4、如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完成者,必须呈交由导师、培养单位领导签名的书面证明。
苏州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机械工程范围430102〕一、培育目的培育从事机械设备设计、消费制造、检测及控制、运用及维修的初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掌握现代机械设计基础实际和方法、现代制造技术〔包括工艺进程、制造加工设备及系统〕、现代控制实际和方法及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实验技术与机械功用剖析技术、运用维修缮论及技术。
具有从事新产品开发设计才干、消费工艺设计及实施才干、消费设备管理及运用维修才干。
二、主要研讨方向1、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运用2、机械传动实际及图形学3、先进制造技术及特种加工4、先进电子制造技术与设备5、新型纺织机械设计与研讨三、培育方式和学习年限培育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和迷信研讨、讲授与讨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际、指点教员与教研室或指点小组团体培育相结合的基本方法,同时留意因材施教,增强实际环节的培育。
在需求和能够的前提下,也可采取与国际外同行学者或单位停止结合培育的方式,尤其是与企业等实践单位停止结合培育的方式。
突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运用性强的特点,注重实际联络实践,培育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讨生剖析和处置效果的技艺。
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研讨、现场实际等多种方式。
1、在职攻读工程硕士生采取进校不离岗,以专业学习为主的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但要求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8个月。
2、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工程实际阅历的导师或指点小组团体培育相结合的基本方法,增强实际环节的培育。
3、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3~5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讨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分为学位公共课、学位专业课、选修课以及必修环节。
工程硕士应取得的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含28学分的课程学习和4学分的必修环节。
工程硕士生课程学习,学位公共课、学位专业课的考试效果到达70分以上方可取得学分,央求硕士学位,选修课考试60分即可取得学分,达不到以上要求按不合格计。
〔一〕学位课程〔至少20学分〕1、公共课〔9学分〕课程称号学时/学分外语(含专业外语) 144学时/4学分迷信社会主义实际与实际18学时/1学分自然辩证法18学时/1学分工程数学54学时/3学分2、专业必修课〔至少11学分〕课程称号学时/学分弹塑性力学54学时/3学分机械振动54学时/3学分初等机械设计54学时/3学分现代设计方法36学时/2学分机电一体化技术36学时/2学分〔二〕非学位课程〔至少8学分〕课程称号学时/学分初级顺序设计54学时/3学分现代控制实际36学时/2学分微机原理与运用36学时/2学分机构动力学36学时/2学分工业机器人36学时/2学分机电设备缺点诊断原理及运用36学时/2学分激光加工技术54学时/3学分CAD/CAM原理54学时/3学分牢靠性原理及运用36学时/2学分人工智能原理54学时/3学分单片机原理及运用54学时/3学分先进制造技术36学时/2学分先进电子制造技术54学时/3学分初级顺序设计〔VC++〕36学时/2学分微机电系统设计与制造36学时/2学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36学时/2学分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36学时/2学分电机控制技术36学时/2学分计算机集成制造36学时/2学分反求工程与快速成型36学时/2学分创新学原理及运用36学时/2学分〔三〕必修环节〔4学分〕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1学分论文中期报告及学术交流1学分工程实际2学分五、实际和学术活动环节实际和参与学术活动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讨生培育的必修环节。
苏州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化学工程领域430117)一、培养目标与要求苏州大学化学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化学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化工、制药企业、高分子合成及加工企业,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化工、制药、高分子合成及加工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员。
具体要求如下:(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服务。
(2)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所从事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3)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4)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
(5)具有健康的身心。
二、入学要求招收对象主要为:取得学士学位,从事3年或3年以上工程实践工作,经所在单位推荐的优秀在职人员。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讲授与讨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指导教师与教研室或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基本方法,并特别要注意因材施教,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
在需要和可能的前提下,也可采取与国内外同行学者或单位进行联合培养的方式,尤其是与企业等实际单位进行联合培养的方式。
要突出专业学位的应用性强的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研究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教学方式可以采用课堂讲授、研讨、模拟训练、现场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尤其要重视和加强案例教学。
具体如下:1、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但要求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
2、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企业经单位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
苏州大学研究生培养手册(同等学力人员用)
姓名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院部名称
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年月日
苏州大学研究生院年制
填表说明
1、本表用钢笔填写或打印,字迹要清楚、端正,内容要翔实、准确。
2、表内栏目应填写完整,切勿遗漏。
3、本表为存档文件,一式两份,一份存入学校档案馆,一份存入个
人档案。
4、选题一经批准,非经同意手续不得改动。
5、专业名称填写二级学科;外科学、内科学填写到三级学科。
6、指导教师姓名可待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后填写。
7、本表用纸双面打印并装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