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药物的不对称合成90 (3)
- 格式:doc
- 大小:472.50 KB
- 文档页数:10
手性药物及其不对称合成[摘要]近年来不对称合成法应用在手性药物及药物中间体的制备中,使手性药物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少手性药物及其中间体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本文介绍了手性药物及获取手性药物的方法,对不对称合成法尤其是不对称催化法在手性药物工业制备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手性药物;制备;不对称合成;不对称催化Chiral Drugs and Asymmetric Synthesis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since the asymmetric synthesis has been used in preparation of the chiral drugs and pharmaceutical intermediates ,there has been fast development in preparation of chiral drugs ,some of which has been already synthesed in industry scale .What is chiral drugs and the ways to abtain the chiral drugs are introduced .The methods of asymmetric synthesis,especially asymmetric catalytic reaction used in synthesis chiral drugs are reviewed .Key words :chiral drugs ,preparation , asymmetric synthesis;asymmetric catalytic synthesis1 引言2001 年10 月10 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0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催化不对称反应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3 位科学家:威廉·诺尔斯,野依良治与巴里·夏普赖斯。
手性助剂是为了控制不对称合成反应中产物的立体选择性而加入的化合物。
利用手性助剂,可以获得多种单一构型的立体化合物。
利用手性助剂进行不对称合成反应的典型步骤:
1)手性助剂结合至前手性化合物上;
2)所产生的化合物进行不对称合成;
3)在不引起产物外消旋化的情况下,移除手性助剂。
利用手性助剂进行不对称合成反应的步骤
所以,手性助剂必须具有易制备、易与底物偶联、可诱导立体化学选择性产物、可移除等化学特性。
参考案例
噁唑烷酮类
Evans羟醛反应是最著名的应用手性助剂的反应之一,此反应利用噁唑烷酮作为手性助剂,高效地将两个不对称碳引入链状化合物中,且可以预测产物的立体化学性。
噁唑烷酮可从氨基酸或氨基醇中制得,通过水解或转化为Weinreb酰胺而去除。
除了羟醛反应,噁唑烷酮已经被应用到多种非对映异构的反应上,包括烷基化反应、Diels-Alder反应等。
烷基化反应
羟醛反应
含硫手性助剂
含硫手性助剂是高效的手性助剂,可用于Aldol反应,外消旋混合物的拆分,Michael加成,和分子内硫代-Michael/Aldol环化反应,且对于天然产物和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合成具有重要意义。
亚磺酰胺可由二硫醚化合物,经不对称催化氧化反应和胺化锂处理制得。
醛或酮与亚磺酰胺缩合会得到高产率的构型唯一的醛亚胺或酮亚胺,或N-亚磺酰胺。
樟脑磺内酰胺与烯烃酰卤化物进行酰基化反应后,可与二烯烃发生Diels-Alder反应,并通过还原反应去除。
列表
噁唑烷酮
亚磺酰胺
氨基酸衍生物
樟脑磺内酰胺
其他。
第三节利用前手性原料制备手性药物-、不对称合成的定义和发展(一)不对称合成Morrison和Mosher的将不对称合成定义为“一个反应, 底物分子中的非手性单元在反应剂作用下以不等量地生成立体异构产物的途径转化为手性单元。
也就是说不对称合成是这样一个过程,它将潜手性单元转化为手性单元,并产生不等量的立体异构产物。
”不对称合成分为对映体选择合成和非对映异构体选择合成两类。
对映体选择合成指潜手性底物在反应中有选择的生成一种对映体;非对映异构体选择性合成指手性底物在生成一个新的不对称中心时,选择性生成一种非对映异构体。
R -CH -CH 2+ R 1COOH例如潜手性烯桂和手性烯炷的环氧化反应: 由此可见:在不对称合成反应中,底物和反应剂结合 形成非对映过渡态,两个反应物中至少有一个手性中 心以便在反应位点上诱导不对称性。
通常不对称性是 在官能团点位上由三面体碳转化为四面体碳时产生的, 这些官能团包括拨基、烯胺、烯醇、亚胺或碳■碳不饱 和双键。
手蛙傕化剂■R'COjll+ RTOOH不对称合成的目标不仅是得到光学活性化合物,而且要达到高度的非对映选择性。
因此,一个成功的不对称合成反应的标准是:(1)具有高的对映体过量;;;;;;(2)手性试剂易于制备并能循环使用;:!(3)可以制备R和S两种构型的目标产物;(4)最好是催化型的合成反应。
(二)不对称合成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前,手性非均相催化反应是不对称合成研究的主流。
60年代后期发现了均相催化剂三苯麟氯化错(Rh(PPh3)3Cl) ,1971 年,Kagan和Dang发明了含有手性二麟DIOP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催化剂, DIOP-Rh⑴配合物催化a-(酰胺)丙烯酸及其酯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生成相应的氨基酸衍生物,对映体过量高达80%,由此带来了不对称催化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30年来,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含有手性取代基的二麟类化合物在有机过渡金属催化的反应中是最有效的多功能配体,已在氢化、环氧化、环丙烷化、烯桂异构化、氢氧化和双烯加成等几十种反应中取得成功,其中DIOP、BINAP等手性二麟配体催化某些反应, 立体选择性达到或接近100%oPPh2PP%("-DKJPH3C ctiy/_\ph2p PPh? Ph* pPh2 (R) - PROPHOS ⑴ 5>CHIRAPHOSH3e{RRASKEWPHOS (凡&-CH1RAPH0S(RR)-NORPHOS(R&卜PYRPHOS(55)-8PPM水溶性手性麟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解决了均相催化剂不易貞原与回q攵的问题。
手性合成的综述姓名:学号:专业:院系:目录手性合成的概念与简介 (2)手性药物的合成的发展历程 (3)手性合成的方法 (5)几种手性药物合成方法的比较 (7)化学—酶合成法合成手性药物的实例 (7)手性药物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10)参考资料 (13)手性药物的概念与简介手性(英文名为chirality, 源自希腊文cheir)是用来表达化合物分子结构不对称性的术语。
人的手是不对称的,左手和右手相互不能叠合,彼此是实物和镜像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化学中称为“对映关系”,具有对映关系的两个物体互为“对映体”。
化合物的手性与其空间结构有关,因为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的排列是三维的。
例如,图1中表示乳酸分子的结构式1 a和1 b,虽然连接在中心碳原子上的4个基团,即H, COOH, OH和CH3都一样,但它们却是不同的化合物。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同右手和左手之间的关系一样,互为对映体。
手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本质属性之一。
生命现象中的化学过程都是在高度不对称的环境中进行的。
构成机体的物质大多具有一定空间构型,如组成蛋白质和酶的氨基酸为L-构型,糖为D-构型,DNA的螺旋结构为右旋。
在机体的代谢和调控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质(如酶和细胞表面的受体)一般也都具有手性,在生命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均与手性的识别和变化有关。
由自然界的手性属性联系到化合物的手性,也就产生了药物的手性问题。
手性药物是指药物的分子结构中存在手性因素,而且由具有药理活性的手性化合物组成的药物,其中只含有效对映体或者以有效的对映体为主。
这些对映异构体的理化性质基本相似,仅仅是旋光性有所差别,分别被命名为R-型(右旋)或S-型(左旋)、外消旋。
药物的药理作用是通过与体内的大分子之间严格的手性识别和匹配而实现的。
手性制药是医药行业的前沿领域,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就授予分子手性催化的主要贡献者。
自然界里有很多手性化合物,这些手性化合物具有两个对映异构体。
手性药物拆分技术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手性药物,即具有手性中心的药物分子,其立体构型的不同可能导致药物在生物体内的活性、药代动力学和毒性等方面产生显著的差异。
因此,手性药物的拆分技术在药物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性药物拆分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以适应日益增长的手性药物需求。
本文旨在综述手性药物拆分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但不限于拆分方法、拆分效率、拆分机理以及在实际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案例。
我们将从传统的拆分方法,如结晶法、色谱法,到现代的拆分技术,如膜分离、酶法等,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评价。
我们也将探讨手性药物拆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手性药物研发和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使读者全面了解手性药物拆分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为手性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手性药物拆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手性药物拆分技术的分类手性药物拆分技术主要可以分为物理拆分法和化学拆分法两大类。
物理拆分法主要包括结晶法、色谱法、膜分离法等,这些方法主要基于手性药物分子间物理性质的差异进行拆分。
化学拆分法则包括不对称合成、手性衍生化试剂法等,这些方法则通过化学反应引入手性中心或者改变手性药物的物理性质,从而实现对目标手性药物的拆分。
(1)结晶法:通过调整溶液条件,如温度、pH值、溶剂种类等,使手性药物分子在结晶过程中形成不同的晶体形态,从而实现拆分。
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但拆分效果往往受到药物分子间相互作用和结晶条件的影响。
(2)色谱法:包括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色谱等。
这些方法通过选择适当的手性固定相或手性流动相,利用手性药物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差异,实现对手性药物的拆分。
色谱法拆分效果好,但设备成本较高,操作复杂。
(3)膜分离法:利用手性药物分子在膜上的传质速率差异,通过选择适当的膜材料和操作条件,实现对手性药物的拆分。
有机化学中的手性化合物和不对称合成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的碳原子具有四个价电子,可以形成四个共价键。
由于碳原子的特殊性质,它可以与其他原子或基团形成多样的化学键,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化合物。
在有机化学中,手性化合物和不对称合成是一类重要的研究领域。
手性化合物是指化学结构中具有非对称碳原子的化合物,具有镜像对称性,但不能通过旋转使两者完全重合。
在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手性化合物,例如氨基酸、糖类和天然药物等。
由于手性化合物的特殊性质,它们在生物学、药学和农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手性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是指通过有机合成方法制备手性化合物的过程。
在有机合成中,控制手性的来源通常是由手性试剂或催化剂引入。
其中,手性试剂是指具有手性结构的化合物,可以通过与底物反应形成手性产物。
而手性催化剂是指具有手性结构的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可以选择性地引入手性。
不对称合成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手性诱导反应。
手性诱导反应是指通过手性试剂或手性催化剂引发的反应,使底物得到手性产物。
在手性诱导反应中,手性诱导剂通过与底物发生相互作用,改变反应的立体选择性,从而得到手性产物。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手性配体催化反应。
手性配体催化反应是指利用手性配体催化剂引导的反应。
手性配体催化剂具有特殊的结构,可以与底物形成稳定的配位键,从而在反应中引入手性。
通过合理设计手性配体催化剂,可以实现对底物的高度立体选择性控制。
除了手性诱导反应和手性配体催化反应,还有一些其他方法用于不对称合成,如酶催化反应、金属有机化学反应和催化剂设计等。
这些方法在不对称合成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合成手性化合物提供了多样化的策略。
手性化合物和不对称合成在药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研究表明,手性化合物和非手性化合物在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方面具有显著差异。
同一化学结构的手性异构体往往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这也是为什么同一化学结构的手性药物和非手性药物在临床上表现出不同疗效的原因之一。
手性,手性药物及手性合成胡文浩,周静(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上海200062)摘要:手性是自然界的属性,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本质属性之一,在生命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生化反应过程均与手性的识别和变化有关,从而联系到药物的手性,由于手性药物的对映异构体的药效也有差别,导致在药物合成过程中不对称合成成为重中之重。
以乌苯美司为例,介绍了原料手性诱导合成和不对称催化合成方法,提出了不对称多组分反应在乌苯美司合成中的新应用。
关键词:手性,手性药物,手性合成,不对称催化,乌苯美司文章编号:1005-6629(2009)05-0001-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手性是自然界的属性。
手性(英文名为chirality, 源自希腊文cheir)是用来表达化合物分子结构不对称性的术语。
人的手是不对称的,左手和右手相互不能叠合,彼此是实物和镜像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化学中称为“对映关系”,具有对映关系的两个物体互为“对映体”。
化合物的手性与其空间结构有关,因为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的排列是三维的。
例如,图1中表示乳酸分子的结构式1 a和1 b,虽然连接在中心碳原子上的4个基团,即H, COOH, OH 和CH3都一样,但它们却是不同的化合物。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同右手和左手之间的关系一样,互为对映体[1]。
手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本质属性之一。
生命现象中的化学过程都是在高度不对称的环境中进行的。
构成机体的物质大多具有一定空间构型,如组成蛋白质和酶的氨基酸为L-构型,糖为D-构型,DNA的螺旋结构为右旋。
在机体的代谢和调控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质(如酶和细胞表面的受体)一般也都具有手性,在生命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均与手性的识别和变化有关[2]。
由自然界的手性属性联系到化合物的手性,也就产生了药物的手性问题。
手性药物是指药物的分子结构中存在手性因素,而且由具有药理活性的手性化合物组成的药物,其中只含有效对映体或者以有效的对映体为主。
不对称氢化反应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12-29T03:54:54.544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5期作者:候莉梅1 刘晓敏2 孙志波3李圣林4[导读] 随着各类手性药物在市面上的不断应用,手性药物的生产量也不断提高,药物制造领域中对于手性药物合成的研究也不断深入。
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00【摘要】:随着各类手性药物在市面上的不断应用,手性药物的生产量也不断提高,药物制造领域中对于手性药物合成的研究也不断深入。
不对称氢化反应作为手性药物合成中较为高效的方法,手性药物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药物制造领域中不对称氢化反应的发展。
作为目前备受全球药物制造开发领域关注的药物,手性药物的合成和应用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对不对称氢化反应在手性药物合成的的应用展开讨论和分析,为药物制造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不对称氢化反应、手性药物、合成和应用、重要性引言:在最近的几十年中,不对称氢化反应在工业制造业中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其在手性药物合成方面方面的应用也为社会带来的巨大的贡献。
其中高效手性膦配体的的发展提高了不对称氢化反应的底物适应性,同时均相不对称氢化反应具有反应温和、经济性高且绿色环保等优势,在手性药物的合成中广泛应用。
手性是自然界中将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进行区分的主要指标,在各生命体中,含有物质核苷酸、氨基酸和单糖以及由这些成分构成的物质都具有一定的手性[1]。
手性的存在也大大影响着药物的药理作用、其临床治疗效果、药效的时间以及药物的毒副作用。
不对称氢化反应在手性药物的合成中具有高效和独特性,促进了手性药物的研制和开发,因此本文通过对不对称氢化反应的原理展开讨论,浅析不对称氢化反应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一、不对称氢化反应的概念不对称氢化反应是一种在氢气的环境下以及氢化催化剂的作用下,让分子和分子之间接触发生化学反应,通过化学反应将具有潜手性的物质转化为手性还原物质,同时由于在进行不对称氢化反应的过程中,其还原剂是氢气,使得整个反应过程即绿色环保又经济高效。
不对称催化制备手性药物的研究及应用手性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它们具有具有对称性的立体异构体,其中至少存在一个手性中心。
手性药物的药效、代谢以及副作用往往会因为它们的对映异构体而产生差异。
因此,对手性药物的合成制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手性药物制备中,不对称催化成为目前最为有效的制备手性药物的手段之一。
一、不对称催化的概念与分类不对称催化是指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具有手性催化剂促进对映异构体产率不同的催化反应。
不对称催化可以被分为金属催化和非金属催化两类。
金属催化是通过一系列匹配的金属离子和手性配体组成复杂体系,使得金属催化剂得到对映异构体产率不同的结果。
非金属催化则主要依靠有机小分子催化剂,通过空间位阻等效应催化反应进行不对称反应,实现对手性药物的制备。
二、不对称催化在手性药物制备中的应用1. 脯氨酸和异亮氨酸的不对称合成脯氨酸和异亮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被广泛使用在医药和日用化工等行业。
对于脯氨酸和异亮氨酸的不对称合成,钯催化在手性Cbz谷氨酰胺上(DmsL)与戊烯的羰基重排反应中,将不对称催化转化为了一种非对称环合成方法,成功合成了手性脯氨酸和异亮氨酸类似物。
2. 不对称羟醛合成不对称羟醛的制备是合成手性化合物的一种重要方式。
其一般是通过催化剂诱导的不对称重排反应或不对称醛缩合反应性(如错合反应)形成。
在不对称羟醛合成中,黄教授组提出的新的手性罗丹明催化剂分子是根据原子转移催化(ATC)理论设计的,在非常优异的对映选择性和接受性下,优化反应条件使得合成产率提高到80%以上。
三、不对称催化面临的挑战尽管不对称催化可以推动手性药物制备的进步,但这项技术还是面临着一些挑战。
1. 反应缺陷不对称催化由于催化剂选择性差,容易受到其他反应物影响,导致反应失效。
2. 催化剂的研究尽管已经有许多有效的催化剂,但因催化剂选择性有限或副反应严重,仍需要更有效、更选择性的催化剂。
3. 抗酸碱性钯催化剂在反应中很容易受到酸碱催化剂的影响,进而导致催化剂失去活性,因此需要选择稳定的催化剂或优化反应条件,来提高催化剂的抗酸碱性。
手性药物及其不对称催化合成摘要:本文介绍了手性及发展手性药物的重要性;叙述了手性药物的合成方法,并且结合实例对化学不对称催化技术合成手性药物作简要概述,包括不对称催化氢化、不对称催化氧化、不对称环丙烷化、不对称催化羰基还原、不对称催化羰基合成等;对不对称催化反应在手性药物合成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1.手性及发展手性药物的意义手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最重要的属性之一。
手性是指与碳原子相连的4个原子或基团以两种形式形成空间排列不同结构不同的对映体,互成镜像,彼此对称而不重合。
就像人的左手和右手相互不能叠合,彼此是实物和镜像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化学中称为“对映关系”,具有对映关系的两个物体互为“对映体”。
作为生命活动重要基础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多糖、核酸和酶等几乎全是手性的,如组成蛋白质和酶的氨基酸为L-构型,糖为D-构型,DNA的螺旋结构为右旋。
在机体的代谢和调控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质(如酶和细胞表面的受体)一般也都具有手性,在生命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均与手性的识别和变化有关。
因此,手性在生命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
在人和其他生物体系的复杂手性环境中,手性分子的精确识别有可能导致手性体系产生宏观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的变化以及生理反应,手性药物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1-2]。
当手性药物分子作用于生物体时,不同构型的药物分子产生的对映相互作用往往是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结果表现为截然不同的药理和毒理作用。
手性药物按其作用可分为3类:(l)异构体具有相似的药理性质,如异丙嗪(Promethazine)的2个异构体具有相同的抗组织胺的活性;(2)异构体中一个有药理活性,另一个则没有,如抗炎镇痛药茶普生(Naproxen),(S)一异构体的疗效为(R)一异构体的28倍,后者可认为没有活性;(3)异构体具有完全不同的药理作用,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生在欧洲的“反应停”事件,孕妇因服用酞胺呱陡酮(俗称反应停)而导致海豹畸形儿的惨剧。
药物合成中的不对称合成反应药物合成是一项关键而复杂的任务,要制备出具有高效性和低副作用的药物,需要借助合成化学的手段。
在药物合成过程中,不对称合成反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
不对称合成反应能够提供手性药物的纯度和选择性,极大地促进了药物合成领域的发展。
不对称合成反应是指在反应中产生手性物质的过程。
手性在化学中是指分子不重叠的非对称性,类似于人类的左手和右手。
在合成手性药物中,左手和右手的分子结构往往呈现截然不同的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
因此,制备手性化合物是药物化学的重要环节。
不对称合成反应的重要性在于能够选择性地合成所需的手性产品。
常见的不对称合成反应有一些经典的方法,如催化不对称合成、酶催化不对称合成和手性合成等。
这些反应不仅能够在反应体系中实现手性选择,而且能够高效地合成手性药物。
下面我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不对称合成反应。
首先是催化不对称合成。
催化不对称合成是利用手性催化剂来实现对手性产品的选择性制备。
手性催化剂是一种分子或配合物,具有特殊的空间构型,能够诱导反应物以特定的手性产物结构进行反应。
催化不对称合成广泛应用于合成立体化合物,特别是药物合成中。
例如,金属催化的不对称氢化反应、不对称亲核取代反应、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等都是常用的手性催化合成方法。
其次是酶催化不对称合成。
酶催化是一种生物催化反应,利用酶作为催化剂来实现不对称合成。
酶是生物体内的一类特殊蛋白质,具有高度的立体选择性和活性。
通过使用适当的酶催化剂,可以在反应过程中选择性地合成手性分子。
酶催化不对称合成已经成为现代药物化学领域的重要手段。
例如,利用酶催化反应合成手性氨基酸和糖类物质已经广泛应用于药物合成中。
最后是手性合成。
手性合成是指通过合成方法来合成手性分子的过程。
手性合成是制备手性杂化物的重要方法,通过设计反应条件和合成路线,可以高效地合成所需的手性产物。
手性合成方法有很多,如手性合成试剂、手性分离和手性转化等。
手性合成反应在药物合成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Chiral Drugs and Asymmetric Synthesis 作者: 胡继红 [1] 刘德蓉 [2]
作者机构: 四川省医药学校,四川,峨眉,614201[1] 西昌学院,生化系,四川,西昌,615022[2]出版物刊名: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17-121页
主题词: 手性药物 药理作用 制备 不对称合成
摘要:近年来不对称合成法应用在手性药物及药物中间体的制备中,使手性药物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少手性药物及其中间体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在各种不对称合成方法中,不对称催化由于它独特的优越性而倍受人们的青睐.本文介绍了手性药物的类型及获取手性药物的方法,对不对称合成法尤其是不对称催化法在手性药物工业制备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手性药物及其不对称合成[摘要]近年来不对称合成法应用在手性药物及药物中间体的制备中,使手性药物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少手性药物及其中间体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本文介绍了手性药物及获取手性药物的方法,对不对称合成法尤其是不对称催化法在手性药物工业制备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手性药物;制备;不对称合成;不对称催化Chiral Drugs and Asymmetric Synthesis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since the asymmetric synthesis has been used in preparation of the chiral drugs and pharmaceutical intermediates ,there has been fast development in preparation of chiral drugs ,some of which has been already synthesed in industry scale .What is chiral drugs and the ways to abtain the chiral drugs are introduced .The methods of asymmetric synthesis,especially asymmetric catalytic reaction used in synthesis chiral drugs are reviewed .Key words :chiral drugs ,preparation , asymmetric synthesis;asymmetric catalytic synthesis1 引言2001 年10 月10 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0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催化不对称反应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3 位科学家:威廉·诺尔斯,野依良治与巴里·夏普赖斯。
他们利用手性催化剂大大提升了单一对映异构体的产率,为手性药物的制备以及其他行业的发展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2手性药物手性药物(chiral drug)是指其分子立体结构和它的镜像彼此不能够重合的药物分子,将互为镜像关系而又不能重合的一对药物结构称为对映体(enantiomer)。
过去多数化学药品是由等量的左旋(S型)和右旋(R型)两种对映体组成的外消旋体,只含有单一对映体即光学纯度较高的药物,与外消旋药物相比,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等特点3 获取手性药物的途径一般可通过从天然物中提取,生物酶合成法和外消旋体拆分法获取手性药物,近年来,随着合成方法的发展和先进分析技术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手性化合物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得到,不对称合成已成为获取手性物质的重要手段,也成为最有希望、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
4不对称合成Morrison和Mosherl将不对称合成定义为:“一个反应,其中底物分子整体中的非手性单元由反应剂以不等量生成立体异构产物的途径转化为手性单元。
也就是说,不对称合成是这样一个过程,它将潜手性单元转化为手性单元,使得产生不等量的立体异构产物”。
不对称合成是获取手性药物最直接的方法。
不对称合成包括从手性分子出发来合成目标手性产物或在手性底物的作用下将潜手性化合物转变为含一个或多个手性中心的化合物,手性底物可以作为试剂、催化剂及助剂在不对称合成中使用,因而,手性合成可分为:手性源合成、手性助剂法、手性试剂法及不对称催化法。
4.1手性源合成在手性源合成中,所有的合成转变都必须是高度立体选择性的,通过这些反应最终将手性源分子转变成目标手性分子。
碳水化合物、有机酸(如酒石酸、乳酸等)、氨基酸、萜类化合及生物碱是非常有用的手性合成起始原料,并可用于复杂分子的全合成中。
如:美国Scripps研究所的Wong等[3]报道了利用阿拉伯糖来合成 L-N-乙酰神经氨酸和利用半乳糖来合成唾液酸的极其巧妙的方法, 堪称有机合成当中一个巧妙的艺术(图式 1).OOH HOOHOH+NH 2MeOOMe+BOBuBuO50℃ for 3dEtOH/H2O(4:1)OHOHOH OH NHRL-arebinoseOH OH OHOHBOBuBuOH 2OBOHOHHOOHHOOH OHH B N R-NR1.TFA,50℃2.Ac 2O,MeOHOH OHOH NHR55% overrall yield > 99% deOH4.2 手性助剂法手性助剂法利用手性辅助剂和底物作用生成手性中间体,经不对称反应后得到新的反应中间体,回收手性剂后得到目标手性分子。
以酮类化合物为原料,利用手性助剂——酒石酸酯制备药物(S )—荼普生是工业生产的一个实例【4】。
缩酮的取代反应主要生成非对映异构体RRS ,经重排和水解生成(S )—萘普生。
CH3O CH3OOCH3MPN1)R,R-dimethyltartrate2)Br2OOCH3O BrBr CH3HOOC COOH EtCOClAlCl3OOCH3O BrBrCH3ROOC COOR90℃H2OCH3OBrHCH3OOCOOHCOOHOH1)H22)H3O+S-naproxen>98% ee70-75%4.3 手性试剂法此方法是用手性试剂和前手性化合物作用生成新的手性化合物,例如手性硼烷基化试剂的应用。
地诺帕明(Denopamine, 13)、异丙基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 14)、沙美特罗(Salmeterol, 15)、福莫特罗(Formoterol, 16)等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R 型异构体的合成方法, 其关键步骤是采用 R 型的手性噁唑硼烷 19,20 或 21 催化 2-卤代-取代苯乙酮(17)与 BH3·THF 的立体选择性还原反应, 得到(R)-2-卤代-1-取代苯基乙醇(18). 18 再经后续反应可分别制得(R)-地诺帕明(13),97% ee 值, (R)-异丙基肾上腺素(14), 96% ee 值, (R)-沙美特罗(15), 94% ee 值和(R,R)-福莫特罗(16), 94% ee值.(猪,这里,你按顺序重新排下数字,譬如,13就是1,14就是2)NB OH NapNapBu-n NBOH PhPh CH37(R)-Denopamine (R)-Isoproterenol9(R)-Salmeterol OBNCH38(R,R)-FormoterolROXX=Cl,Br57,8or 9BH3 THFROHHX6HNH OHOMeOMeHOYield 96%,97% ee1OHHOOHH HNCH3CH32Yield 96%,97% eeHOOHH HN PhO64HO394% eeNHCHOHOOHH HNCH3OMe4Yield>98%,94% ee4.4不对称催化反应在不对称合成的诸多方法中,最引入注目的是不对称催化法【】,它具有手性增殖、高对映选择性、经济,易于实现工业化的优点,是最有希望、最有前途的合成手性药物的方法。
不对称催化最强有力而独特的优势是手性增殖,通过催化反应量级的手性原始物质来立体选择性地生产大量目标手性产物,不需要像化学计量不对称合成那样消耗大量的手性试剂,日本高砂(Takasago)公司利用BINAP-Rh催化的亚胺不对称异构化反应技术,在1983~1996年间已生产了近三万吨薄荷醇及其中间体,而消耗掉的手性配体仅250Kg[15]。
另外,不对称催化反应的普遍特点是潜手性底物来源广泛,价廉易得,立体选择性好,即可生成R-异构体也可生成S-异构体,可适用于生产不同需要的目的产物。
目前,已进行研究不对称催化氢化、不对称氧化、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合成、不对称傅克烷基化反应等多种不对称催化反应。
4.4.1不对称催化氢化第一个通过不对称催化反应(见图)合成的商品药物是诺尔斯采用[ Rh (R ,R)-DiPAMP) COD] +BF-4 为催化剂,从非手性的烯胺出发,经过一步催化不对称氢化反应和一步简单的酸性水解反应而得到L-Dopa (治疗帕金森综合症的有效药物)[6]。
而野依良治与合作者发现的手性双膦配体——BINAP ,其中任何一个对映体与铑( Ⅰ) 的配合物都比其他多种催化不对称氢化反应的催化剂具有明显更强的活性。
不对称催化第一个工业化例子,L-Dopa(Monsanto,1995)CO 2H NHAcAcOH 2(3bar)/50℃Rh(COD)2BF 4/L*CO 2H NHAc MeO AcO95% eeCO 2-NH 3+HOHO L-DopaOPCH 3P MeO O CH 3(R,R)-DIPAMP4.4.2不对称催化氧化1980 年,夏普莱斯及其合作者发现:在少量四异丙氧基钛和光学纯的酒石酸二烷基酯存在情况下,叔丁基过氧化氢能够高度立体选择性地将烯丙醇中的碳碳双键环氧化得到环氧醇(一类活泼的手性中间体),可用于生产治疗心脏病的心得安等药物。
4.4.3不对称傅克烷基化反应吲哚骨架广泛存在于3000多种天然产物和40多种具有不同药效的药物中。
MacMillan小组【8】报道了用咪唑酮类催化剂实现了吲哚与α,β-不饱和醛的高对映选择性的傅克烷基化反应.(这个我自己画好了)N CH3NOH3C82% yield92% eeH3C20ml%3-TFAOH3CCH2Cl2-i-PrOH-87℃ , 19hN CH3H3C O20mol%3-TFACH2Cl2-i-PrOH-87℃,19h NH3COH3C82%yield92%ee4.4.4过渡金属手性催化剂催化的不对称合成用金属镱催化的具有高度对应选择性的比吉内利(Biginelli)[9]反应.Monastrol (4-(3-羟苯基)-6-甲基-2-硫基-1,2,3,4-四氢化-4H-嘧啶-5-羧酸乙基酯)是迄今一直的唯一一个具有细胞渗透性的分子,能够有效地抑制病变细胞的分列运动,引领了抗癌药物的发展。
在乙酰乙酸酯,苯甲醛以及硫代尿素混合的比吉内利冷凝液中加入Yb(OTf)3催化剂反应制得。
MeOEtO O +3-(OH)-C 6H 4CHO NH 2S NH 2+Yb(OTf)3,HCLTHF,RTN N H SMeHEtO 2C3-(OH)-C 6H 4*NNNN HOPhPhHCLOH yield 80%, ee 99%5 展望据报道,当今世界常用的化学药物约1850种。
其中523种是天然及半合成药物,除6种非手性药物外,其余(517种)为手性药物;另外1327种为全合成药物,其中799种(60%)为非手性药物,有528种(40%)为手性药物,但以单一对映体药物批准上市的为数较少,约为61种,而大多数(467种)是以外消旋体形式投放市场,因此尚有很多机会将外消旋体发展为手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