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2020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2020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2020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征求意见稿)

1 抽样方法

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被抽样生产者、销售者的待销产品中抽取。

随机数一般可使用随机数表等方法产生。

每批次抽取样品2顶,其中检验样品1顶,备用样品1顶。

2 检验依据

执行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的产品,检验项目参照上述内容执行。

凡是注日期的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细则。凡是不注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3 判定规则

3.1依据标准

GB 811-2010 摩托车乘员头盔

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

3.2判定原则

经检验,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合格;检验项目中任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不合格。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高于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标准要求时,应按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或包含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推荐性标准要求时,应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缺少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缺少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推荐性标准要求时,该项目不参与判定。

摩托车及电动车头盔构造及头盔制作流程

摩托车及电动车头盔构造及头盔制作流程

目录 第一节头盔的构造 一、头盔的构成 二、外壳材质的介绍第二节头盔制作流程 一、头盔的认识及标准 二、物料的区分 三、打样流程 四、样品流程 五、设计变更 六、制作工艺 七、材料清单的用途

头盔构造 为了求证头盔在摩托车交通事故中所起到的主要作用,交通事故分析中心做过一个调查,结果表明没有正确佩戴头盔导致头盔脱落的占一半以上,头盔的脱落和保护部位不全是导致头部受伤的主要原因。 所以选择合适的头盔正确的佩戴头盔,对摩托车骑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事情。 一、头盔的构成 1、外壳 外壳是最外面的一层,在撞击时承受和分散冲击,所以头盔外壳的材质选择是最重要的。一般大部分材质都是采用ABS(工业塑料)、玻璃纤维,还有些更好的使用的是碳纤维的材质,但是价格相对更贵。 2、缓冲层(泡沫芯)—吸收撞击能量 如果头盔没有缓冲层,当遇到大力冲击时,巨大的撞击力就直接作用到摩友的头部,从而损伤头部。缓冲层的厚度、材质决定了缓冲效果的好坏,缓冲层使用了能吸收碰撞能量、

无毒、无害的材料制成,全面覆盖保护头部,内里用吸汗、透气的材料制造,大部分缓冲层采用发泡苯乙烯材料。 3、内衬层 内衬的主要作用就是提升佩戴头盔时的舒适程度,一般由柔软的绒布材料制成。 4、护颚 护颚是全盔式头盔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在鼻子以下增加了保护嘴唇、下颚的功能,当遇到巨大撞击时可以更好的保护面部。 5、系带 系带就是头盔的帽带,一般有三种结合方式,卡樟式、环扣式、贴布式、它的作用就是牢牢的将头盔固定在头部。 6、镜片 镜片主要是用来制作护镜用,护镜能对眼部和面部起到保护作用。护镜的材质一般有塑料、强化树脂、强化树脂的防刮性能比一般的塑料好很多。摩极网也建议大家都购买材质比较好的头盔,因为劣质头盔在遇到巨大撞击时很容易碎裂,这样反而增加了安全隐患。

摩托车乘员头盔国标标准GB811-201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摩托车乘员头盔的基本结构、种类和规格、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摩托车驾驶员及乘坐人员(二者简称乘员)佩戴的头盔。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版本的可能性。 GB 10000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摩托车乘员头盔(以下简称头盔) 保护摩托车乘员头部的装具。 3.2 壳体 头盔的外层结构。 3.3 缓冲层 吸收冲击能量的适体垫层。 3.4 舒适衬垫 保证头部佩戴舒适的衬垫。 3.5 佩戴装置 保证头盔牢固地佩戴于头部的部件。 3.6 护目镜 遮挡眼面部又不影响观察的眼面部防护部件。 3.7 护目镜透过率 透过护目镜可见光的光通量与入射光通量之比。 3.8 全盔 指壳体与缓冲层能覆盖保护区,能对眼、面、下颌部起保护作用头盔。 3.9 半盔 指壳体与缓冲层能覆盖保护区的头盔。 3.10 基础平面 由左、右耳屏点和右眶下点确定的水平面,也称头水子面,即图l中O—O平面。 图1 基础平面(O—O,)侧视图, 3.11 参考平面 距基础平面以上一定距离的平面,该距离由头型型号决定,见图2及表1。 3.12 试验头型(以下简称头型) 检验头盔时,模拟人头部几何外形和力学性质的头部模型。 3.13 试验区头盔的检验范围,即图2中的A一A/,以上部位。Z—Z/,为中央垂直轴。图2 参考平面和试验区(A一A/以上部分)侧视图 表1 不同头型型号的基础平面和参考平面 表1不同头型型号的基础平面和参考平面 头型型号YX 小12025 中13027 大14030

摩托车头盔的制作

1.创建一个新文件,进入建模功能.选择菜单命令【插入】/【曲线】/【椭圆】,先利用【点构 造器】对话框设置点”0,80,0”为椭圆的中心,再在【椭圆】参数对话框中设置长半轴,短半轴,起始角度和旋转角度分别为”185”,”170”,”0”,”360”,和”0”,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即可创建椭圆曲线,其效果如图所示. 2.选择菜单命令【工作坐标系】/【旋转】,选取+YC轴:ZC→XC旋转方式,设置角度为”90”, 单击确定按钮,对坐标系进行旋转,其效果如图所示.

3.按照第1步的操作过程,以点”0”,”80”,”0”为椭圆的中心,创建一个长半轴,短半轴,起始角, 终点角度和旋转角度分别为”170”,”130”,”0”,”360”,和”90”,的椭圆曲线,其效果如较所示. 4.选择菜单命令【插入】/【曲线】/【基本曲线】,利用直线功能,通过【点构造器】对话框 设置直线上两个点的坐标分别为”200,0,0”和”-200,0,0”,系统即可创建直线.再通过点”0,0,200”和”0,0,-200”创建直线,其效果如 5.选择菜单命令【编辑】/【曲线】/【裁剪】,系统会弹出【裁剪出线】对放框,然后在绘图

工作区中,设置直线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边界对象和第二边界对象,椭圆曲线为裁剪曲线,系统即可根据用户的设置裁剪选取的曲线.再按照相同的操作过程,裁剪别一个椭圆曲线,其效果如图所示. 6.选择菜单命令【插入】/【曲线】/【样条】,在【样条】对话框中单击通过点按钮,再在【由 点生成样条】对话框中设置曲线阶次为”3”,并选取”封闭曲线”先项,单击确定按钮,在随后的对话框中单击点构造器按钮,在弹出的【点构造器】对话框后,分别依次选取2条椭圆曲线的4个端点最后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即可创建样条曲线,其效果如图所示.

摩托车乘员头盔国标标准GB811-201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摩托车乘员头盔的基本结构、种类和规格、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摩托车驾驶员及乘坐人员(二者简称乘员)佩戴的头盔。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版本的可能性。 GB 10000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 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摩托车乘员头盔(以下简称头盔)保护摩托车乘员头部的装具。 3. 2 壳体头盔的外层结构。 3. 3 缓冲层吸收冲击能量的适体垫层。 3. 4 舒适衬垫保证头部佩戴舒适的衬垫。 3. 5 佩戴装置保证头盔牢固地佩戴于头部的部件。 3.8 全盔指壳体与缓冲层能覆盖保护区,能对眼、面、下颌部起保护作用头盔。 3.9 半盔指壳体与缓冲层能覆盖保护区的头盔。 3.10 基础平面由左、右耳屏点和右眶下点确定的水平面,也称头水子面,即图l 中O—O 平面。图 1 基础平面(O—O,)侧视图, 3.11 参考平面距基础平面以上一定距离的平面,该距离由头型型号决定,见图2 及表1。3.12 试验头型(以下简称头型)检验头盔时,模拟人头部几何外形和力学性质的头部模型。3.13 试验区头盔的检验范围,即图 2 中的A一A/,以上部位。Z—Z/,为中央垂 直轴。图 2 参考平面和试验区(A一A/以上部分)侧视图 表1 不同头型型号的基础平面和参考平面表1不同头型型号的基础平面和参考平面 头型型号YX 眼外角点至头顶点垂距。 3.16 眼突枕突距眼前突点至枕后突点水平距离。不同规格尺寸头盔的保护区范围见表 头盔按结构和性髓分全盔与半盔两种,每种按GB 10000 中的头围分小、中、大三个规 格尺寸,应分别满足第 5 章规定的有关要求。见表3。 表3 头盔规格尺寸

摩托车头盔十大品牌公司

摩托车头盔十大品牌公司 摩托车头盔不仅是头部安全的防护设备,也是抵御寒风的佳品。哪个品牌的头盔好?摩托车头盔十大品牌是根据品牌生产企业的销量、售后服务、品牌知名度、用户口碑等多种因素进行客观评选,评选出的十大摩托车头盔品牌企业,给您参考。 一、摩托车头盔品牌: 1、坦克头 上海市威爽贸易有限公司——专业设计、生产、销售摩托车安全防护用品。生产工厂坐落于美丽富饶的港口城市——江阴市,位于号称“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工厂占地面积近400 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近15000平方米左右,以生产高档摩托车头盔和赛车头盔为主,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生产和营销管理团队,产品选料优良、外观美观时尚、制作工艺精良,产品远销欧美,遍布全球。多款头盔先后取得美国DOT及欧洲 ECE巴西NBR日本SG等国际认证,目前已通过ISO-9001-2000国家质量体系认证,在各地质量技术监督局有良好的信誉。 2、AGV AGV公司成立于1947年,全称为AMISANOGINOVALENZA这个名字来源于公司创始人的姓名。最初AGV从事皮质桌椅以及自行车坐垫的生产。从1954年开始,公司开始尝试生产摩托车头盔,凭借着卓越的研发能力,AGV头盔很快 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凭借其优秀的产品质量在市场上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并且很快成为全球知名的国际体育竞赛用品制造企业之一。对于摩托车竞赛这项活力四射的体育运动而言,AGV被赋予了意大利人的独特理解和领悟。凭着热忱和执著,AGV不断推出高科技,高品质,高安全性的产品,使之成为整个行业的领导品牌和风向标。 3 、野马 佛山市嘉纳仕运动器材有限公司是广东银河摩托车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地处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三乐东路25 号集成创新产业园内。随着世 界性休闲和运动潮流兴起,为满足快速发展的越野车市场,为用户提供一种性能优良、有完善服务体系的产品,嘉纳仕运动器材有限公司针对国内外准专业车手及专业车手设

头盔分类及相关标准简介

头盔分类及相关标准简介 目前国内安全头盔从用途上主要分为三类:一是自行车、滑板、轮滑用运动头盔;二是摩托车乘员头盔;三是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头盔从外观上主要分为三类:全盔、揭面盔、及半盔。另外,安全帽产品容易和安全头盔混淆,但其不适用于运动和车用头部防护。具体说明如下: 一、外观 (一)从外观上一般分三类,分别是全盔、揭面盔、及半盔。 (二)各盔种的特点: 1.全盔:从安全角度看,全盔的安全性是最高的,它会将骑乘者的整个脸部到下巴位置完全包裹。但因为产品较重、透气性差导致舒适性较差。 2.揭面盔:安全性及舒适性介于全盔与半盔之间。 3.半盔:安全性比全盔和揭面盔稍弱,防护的位置仅为眼睛上方的头顶部及脑后部。但因为重量轻,使用时的舒适性较好。 二、头盔相关标准

(一)国家标准GB24429-2009《运动头盔自行车、滑板、轮滑运动头盔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标准归口单位:全国文体用品标准化中心 标准规定了自行车、滑板、轮滑运动头盔的术语和定义、规格、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产品说明书。标准主要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采用欧洲标准EN1078和美国标准F1447休闲自行车或轮滑用头盔的标准规范。 运动头盔:在运动过程中,用来吸收撞击能量,减少佩戴者头部意外伤害的装具。 (二)国家标准GB 811-2010《摩托车乘员头盔》 标准归口单位:公安部 起草单位: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摩托车头盔:在事故中降低摩托车乘员头部伤害的装具。摩托车乘员佩戴的头盔。 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管理。 A类:摩托车排量在125cc(含)以上,有全盔和半盔。 B类:摩托车排量在125cc以下,半盔。 (三)团体标准T/SEIA 003—2019《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技术要求及检测规范》 深圳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发布,起草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深圳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佛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上海和汇安全用品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永恒头盔制造有限公司、深圳市深铃车业有限

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精编

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编号:(X)XK15-001 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 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 2011年1月 19日公布 2011年1月19日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目录

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 1 总则 为了做好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生产许可证发证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第80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决定》(国家质检总局令第130号)、《关于摩托车头盔等11类产品生产许可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审批发证的公告》(国家质检总局2010年第89号公告)、《关于印发<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省级发证工作规范>的通知》(国质检监[2006]413号)等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本实施细则规定的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划分为2个产品单元、6个产品品种 (见表1)。 头盔产品的,应当依法取得生产许可证。任何企业未取得生产许可证不得生产本实施细则规定的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 本实施细则在实施过程中,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产业政策一经修订,企业应当及时执行,本实施细则将根

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变化、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动态修订。 本实施细则中有关要求,国务院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认为需要听证的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许可事项,将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2 工作机构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生产许可证统一管理工作。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许可证办公室)负责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日常工作。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中心(以下简称全国许可证审查中心) 受全国许可证办公室委托承担有关技术性和事务性的工作。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摩托车乘员头盔生产许可证审查部(以下简称审查部)设在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受全国许可证办公室委托起草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实施细则;跟踪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技术要求的变化,及时提出修订、补充产品实施细则的意见和建议,配合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进行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实施细则的宣贯。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摩托车乘员头盔生产许可证审查部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华南大街537号 邮政编码:050091 电话:03 传真:03 电子信箱 联系人:李凤兰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生产许可的受理、审查、批准、发证以及后续监督和管理工作。 省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级许可证办公室)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生产许可省级发证的日常工作。 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生产许可证的监督检查工作。

摩托车头盔项目策划方案

摩托车头盔项目 策划方案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摩托车头盔项目策划方案说明 摩托车头盔是一种用于摩托车乘员(包括驾驶人及乘坐人员)的头部保护装置,头盔的主要目的是在受到冲击时保护乘员的头部,阻止或减轻伤害乃至挽救乘员的生命。摩托车头盔一般分为:全盔式安全头盔(全罩式)、3/4安全头盔(露脸式)、半盔式安全头盔(半露脸式)和揭面式安全头盔(半单式);如按基本结构和形状可划分为全盔式和半盔式二大类型。 该摩托车头盔项目计划总投资17341.3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732.5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19%;流动资金3608.7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81%。 达产年营业收入32753.00万元,总成本费用24619.90万元,税金及附加329.65万元,利润总额8133.10万元,利税总额9584.56万元,税后净利润6099.8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484.7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6.90%,投资利税率55.27%,投资回报率35.18%,全部投资回收期4.34年,提供就业职位482个。 报告针对项目的特点,分析投资项目能源消费情况,计算能源消费量并提出节能措施;分析项目的环境污染、安全卫生情况,提出建设与运营过程中拟采取的环境保护和安全防护措施。

...... 报告主要内容:总论、项目建设背景、产业分析、产品规划方案、项目选址说明、工程设计说明、工艺技术说明、项目环境保护和绿色生产分析、安全保护、项目风险评估分析、项目节能情况分析、项目进度方案、项目投资计划方案、经济效益可行性、项目评价结论等。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摩托车头盔项目 摩托车头盔是一种用于摩托车乘员(包括驾驶人及乘坐人员)的头部保护装置,头盔的主要目的是在受到冲击时保护乘员的头部,阻止或减轻伤害乃至挽救乘员的生命。摩托车头盔一般分为:全盔式安全头盔(全罩式)、3/4安全头盔(露脸式)、半盔式安全头盔(半露脸式)和揭面式安全头盔(半单式);如按基本结构和形状可划分为全盔式和半盔式二大类型。 (二)项目选址 xx出口加工区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48757.70平方米(折合约73.10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5.24%,建筑容积率1.55,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87%,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7.86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摩托车乘员头盔检验标准

摩托车乘员头盔检验标准 GB 811—1998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07—02批准1999—06—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是对GB 811—89的修订。 本标准与GB 811—89有关章、节差别如下: 第4章,原标准头盔按性能要求分甲、乙两种;现改为按头盔结构和性能分全盔与半盔,每种又分成小、中、大三个规格尺寸。 第5章,对头盔通风孔、壳体内外表面突出物等提出新的要求;明确了上、下视野及头盔质量要求;对全盔增加了护目镜抗冲击强度及透过率性能要求。 第6章,规范了检验方法;增加了护目镜抗冲击强度及透过率的检验。 第7章,修订了检验规则;删除了与现行法规不相符的条款。 第8章,增加了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 811—89。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归口。 本标准由空军第四研究所负责起草,公安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河北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福生、徐建仁、魏光松、李云鹤、俞春俊、杨家森。 本标准1989年2月首次发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摩托车乘员头盔的基本结构、种类和规格、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摩托车驾驶员及乘坐人员(二者简称乘员)佩戴的头盔。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0000—88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摩托车乘员头盔(以下简称头盔) 保护摩托车乘员头部的装具。 3.2 壳体 头盔的外层结构。 3.3 缓冲层 吸收冲击能量的适体垫层。 3.4 舒适衬垫 保证头部佩戴舒适的衬垫。 3.5 佩戴装置 保证头盔牢固地佩戴于头部的部件。 3.6 护目镜 遮挡眼面部又不影响观察的眼面部防护部件。 3.7 护目镜透过率 透过护目镜可见光的光通量与入射光通量之比。 3.8 全盔

摩托车乘员头盔小常识

摩托车乘员头盔小常识 一、分类 摩托车乘员头盔是重要的交通安全防护产品,由壳体、缓冲层、舒适衬垫、佩戴装置和护目镜等部件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当摩托车发生碰撞事故时,有效地保护司乘人员头部,减轻激烈碰撞时带来的强大冲击力或防止尖锐物体直接刺入头部而引起严重伤害。头盔按性能和使用对象可分为A类盔和B类盔,按结构和形状可分为全盔和半盔,而每种头盔又按其头围尺寸大小可分为大、中、小三个规格尺寸;按壳体制作材料的不同又可分为玻璃钢头盔、ABS工程塑料头盔及碳纤维头盔等多种。 二、选购 1、购买有产品名称、合格证、商标、厂名、厂址、生产日期、规格型号、生产许可证编号等标志齐全,图案清晰,外观整洁,信誉度高的名牌产品。 2、可对头盔进行称重。标准规定:A类(全盔、半盔)质量不大于1.6kg;B类半盔质量不大于1.0kg。在满足标准要求的情况下,塑料头盔要比玻璃钢头盔轻,碳纤维头盔更轻,其价格相对也较高。 3、检查壳体内、外表面突出物。标准要求内表面不应有长度超过2 mm且半径小于1mm的突出物及尖锐物体。如其采用铆钉铆接一般均能达到,工艺性能也好;如其采用镙钉连接一般很难达到,最好不要选用,以防在碰撞事故中造成头部刺伤。 4、检查佩戴装置的强度。按说明书要求或在销售人员指导下,正确系上

系带,扣上搭扣。用力拉一拉,不应出现系带滑脱、撕裂、撕断,连接件脱落及搭扣松脱、断裂现象。 5、如头盔配有护目镜,则应查看其质量。首先不应有裂纹、划伤等外观缺陷。其次镜片本身不得带色,应为无色透明的聚碳酸脂(PC)镜片。有机玻璃镜片决不选用。 6、用拳头用力按压头盔的内缓冲层,应有轻微反弹感。既不坚硬,也不出坑者为好。 三、使用 1、清理。初次使用的头盔注意打开系带扣,清理内、外表面,擦拭干净并放置通风处晾晒一下。 2、佩戴。将头盔后部对准后脑勺由上而下套在头上,护盖个人头部前额。 3、调整。调整、锁固佩戴装置,检查头部两侧是否有压迫、疼痛感,耳朵是否被压迫、视线是否清楚,以头部感觉舒适贴合为宜。 4、固定。正确系上系带,扣上搭扣,并且调整带子的松紧。 5、检查。再次确认系带装置的松紧,摇头时,头盔不应晃动。 四、养护 1、头盔可用清水擦拭,切不可用酒精、汽油等有机溶剂或碱等腐蚀性的液体擦拭。 2、头盔可放置通风、阴凉处,防止受潮;不可暴晒、重压和碰撞,以免损伤。 3、长期不带的头盔可擦洗干净,晾干套上头盔袋,顶部朝上放回纸箱。

2020《摩托车乘员头盔》安全标准

2020《摩托车乘员头盔》安全标准 GB811-1998《摩托车乘员头盔》1999年6月1日发布实施至今已经近21年了。这一标准的实施,对摩托车乘员头盔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与国外头盔产品的差距,拓宽国内外销售市场以及提高摩托车乘骑人员的安全性等均取得了较好效果。为了进一步加深企业对GB811-1998《摩托车乘员头盔》这一国家强制性标准的理解,试做如下解读。 1.《摩托车乘员头盔》标准的发展历程。 我国第一个《摩托车乘员头盔》标准是在晚于国外同类标准20余年的情况下,从1986年开始立项研究制定,于1989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当时,国内头盔企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其设计、生产、选材、工艺等方面均处于较低水平。为了鼓励国内企业发展,在制定标准时,有意放宽了某些技术要求,如头盔的重量、外部结构的突出物、规格尺寸、检验规则、护目镜性能等。这些指标均影响到我国头盔产品质量的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头盔生产企业的增多,头盔批量出口的加大,运行了近10年的GB811-1989《摩托车乘员头盔》标准已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需求。 为了尽快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提高我国标准的先进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国内头盔产品的质量,促进国内头盔产品的出口,进而加快国内头盔企业的发展,于1996年11月20日成立了XX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现XX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等单位组成的《摩托车乘员头盔》标准修订小组,在广泛征求各头盔企业、专家、管理部门意

见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了国外先进标准与国内企业的实施情况。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现在执行的GB811-1998标准。修订后的标准不仅符合标准制定的相关要求,而且在产品性能要求方面更全面合理,不仅对生产企业提高了要求,同时对检验部门、检验装置及检验条件也提出了严格要求。 2.GB811-1998《摩托车乘员头盔》标准的解读(以标准的主要技术要求和主要技术参数做解析)。 2.1 头盔规格尺寸。GB811-1998标准规定头盔产品必须按规格尺寸,即大、中、小三个规格尺寸号进行设计,改变了过去产品不分规格尺寸号的状况,为消费者量身选购提供了方便。为此,企业在设计模具时,应按新标准规格尺寸设计。在出厂时必须标明每顶头盔的规格尺寸。如不符合标准要求企业就需修改模具或重新设计模具。 2.2头盔的质量(重量)。GB811-1998标准规定全盔重量不大于1.60kg,半盔不大于1.30kg,比旧标准减轻20%的重量,减轻了长期佩戴者的颈肌疲劳,对使用者佩戴更为舒适,对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好处。同时对企业选材、工艺及降低成本提出了更高要求。 2.3 头盔外壳表面凸出物,铆钉及通风孔要求。GB811-1998标准规定头盔护目镜连接件不得超过壳体外表面7mm,壳体内外表面安装铆钉,铆钉头不得超过3mm。此连接件位置恰在乘员的太阳穴处,铆钉接头过长超标,安全隐患极大。企业应改变工艺及连接方式。壳体及缓冲层如安装通风孔时,其孔径不得超过13mm,且应尽量避开试验区。

摩托车乘员头盔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2017版)

编号:(X)XK15-001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 2016年9月30日公布2016年10月30日实施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发证产品及标准 (1) 第三章企业申请生产许可证的基本条件和资料 (2) 第四章企业实地核查 (5) 第五章产品检验 (6) 第六章证书许可范围 (9) 第七章附则 (9) 附件1企业核查时准备书面材料清单 (10) 附件1-1企业生产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主要工艺流程图 (11) 附件1-2企业生产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生产设施和检验设施表 (12) 附件1-3企业生产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生产场所示意图 (13) 附件1-4企业生产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生产设备表 (14) 附件1-5企业生产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检验设备表 (15) 附件1-6企业生产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关键件明细表 (16) 附件1-7关键岗位专业技术人员表 (17) 附件1-8产品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清单 (18) 附件2摩托车乘员头盔企业实地核查办法 (19) 附件3企业实地核查不符合和建议改进条款汇总表 (27) 附件4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报告 (28) 附件5检验报告 (29) 附件6本实施细则与旧版细则主要内容对比表 (33)

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做好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通则》(以下简称通则)等规定,制定本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生产许可的实地核查、产品检验等工作,应与通则一并使用。 第三条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证。 第二章发证产品及标准 第四条本细则发证产品定义、范围及单元划分: (一)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的定义为:在事故中降低摩托车乘员头部伤害的装具。(二)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的范围包括: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佩戴的头盔;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结构组成应由:壳体、缓冲层、舒适衬垫、佩戴装置等组成。(三)产品发证单元划分为:A类盔和B类盔2个产品发证单元。 表1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单元及说明 序号产品单元单元产品说明 1A类盔适用对象是总排气量为125cc以上的摩托车乘员,形状有全盔和半盔 2B类盔适用对象是总排气量为125cc以下的摩托车乘员,形状为半盔 第五条本细则的发证产品应执行的产品标准和相关标准见表2。 表2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执行标准和相关标准 序号产品单元产品标准相关标准1A类盔GB811-2010摩托车乘员头盔无 2B类盔GB811-2010摩托车乘员头盔无

摩托车头盔-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编号:CNCA-CXX-XX:XXXX 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摩托车乘员头盔 (征求意见稿) 2017-XX -XX发布 2017-XX-XX实施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录 0 引言 (4) 1 适用范围 (4) 2认证依据标准 (4) 3 认证模式 (5) 4 认证单元划分 (5) 5 认证委托 (5) 5.1认证委托的提出与受理 (6) 5.2申请资料 (6) 5.3实施安排 (6) 6 认证实施 (6) 6.1型式试验 (6) 6.1.1型式试验方案 (6) 6.1.2型式试验样品要求 (7) 6.1.3型式试验检测项目 (7) 6.1.4型式试验的实施 (7) 6.1.5型式试验报告 (7) 6.2 认证评价与决定 (7) 6.3认证时限 (8) 7 获证后监督 (8) 7.1获证后的跟踪检查 (8) 7.1.1获证后的跟踪检查原则 (8) 7.1.2获证后的跟踪检查内容 (8) 7.2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 (9) 7.2.1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原则 (9) 7.2.2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内容 (9) 7.3市场抽样检测或者检查 (10)

7.3.1市场抽样检测或者检查原则 (10) 7.3.2市场抽样检测或者检查内容 (10) 7.4获证后监督的频次和时间 (10) 7.5获证后监督的记录 (10) 7.6获证后监督结果的评价 (10) 8 认证证书 (10) 8.1认证证书的保持 (10) 8.2认证证书的内容 (11) 8.3认证证书的变更 (11) 8.4认证证书的注销、暂停和撤销 (11) 8.5认证证书的使用 (12) 9.认证标志 (12) 9.1准许使用的标志式样 (12) 9.2使用要求 (12) 10 收费 (12) 11 认证责任 (12) 12 认证实施细则 (13) 附件1: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描述: (14) 附件2:生产一致性要求 (15)

史上最强摩托车头盔选购指南

史上最强摩托车头盔选购指南 目前市场上有无数的头盔可供选择,价格也高低不一,作为一名消费者,到底该如何选购是所有人面临的问题 我接触过很多车友,也了解过大家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方式无非是: 1、旁边人都戴XXX,所以我也戴XXX 2、网上看觉得XXX好看,于是我买了 3、都说XXX好,所以我就买了XXX 4、我在电视上看过XXX在比赛中的广告,车手都戴的XXX所以我也要买XXX 。。。

这么多头盔,你怎么选?抓阄吗? 1、头盔的设计目的 摩托车头盔的设计目的有且仅有一个:保护摩托车手头部在受到撞击时不受伤或者少受伤 这是我认为摩托车头盔真正应该注意而且是最重要的性能指标,甚至应该说是强制指标,只要不达到自己的要求,其他所有附带的东西都应当忽略。

现在这些带HUD功能很酷炫或者能看见后面情况的头盔我个人认为是走偏了,头盔本身的安全性有待考察。 二、摩托车头盔的认证标准及方法 欧洲强制标准:CE认证 美国头盔认证标准:DOT

以上这两个头盔强制认证标准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根本没有参考

价值 为什么?因为这两个标准就相当于是准生证,你要在市场销售头盔,OK,可以你就必须要有这个 但是完全说没意义也不恰当,至少你不会买到仅仅停留在保暖作用上的头盔 附加的标准:美国SNELL认证 SNELL认证非常复杂,而且非常详细,完全不是美国人那种粗糙奔放的风格,头盔的每一个细节以及使用中会遇到的情况都有相应的标准。每5年会更新一次,目前能买到的有M2000,M2005,M2010三个认证的头盔,M2015认证的头盔已经有一些了,但是市场上还不一定能买到。 注意看你们买到的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头盔有没有这种标签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浏览一下他们的官方网站 SNELL还要认证其他很多比如自行车头盔等等头盔~ 官方网站地址在此:https://www.doczj.com/doc/307816767.html,/home 进去选择certified helmet就可以查看你手上或者你想买的头盔到底有没有经过SNELL认证,需要注意的是,SNELL是要认证某个型号下的每一个大小的,所以会出现同一款头盔换了个大小结果是没认证的尴尬情况 英国人的碰撞试验:SHARP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