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功能判定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
吞咽功能评定操作评分标准
吞咽功能评定的操作评分标准如下:
1. 初步评价:包括意识水平、言语反应,是否能维持坐位头部平衡,唇闭合、呼吸方式、声音强弱、咽反射、自主咳嗽是否正常。
这一步评分为8\~23分。
2. 进一步评估:取直立坐位,饮一小量水(约5毫升),进行吞咽试验,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口角流水、吞咽时有无吞咽动作或反复吞咽动作、有无咳嗽、哽咽,有无声音质量改变。
重复3次,这一步评分为5\~11分。
3. 完成第二步2次以上者,进行第三步:让患者保持直立坐位进行60毫升水吞咽试验,观察其有无全部饮完、吞咽中或吞咽后咳嗽、喘息、吞咽后湿性发音、声音嘶哑等发音异常、误咽。
这一步评分为5\~12分。
标准吞咽功能的评定及误吸风险的分级分为以上三个步骤,总评分为18\~46分,分数越高而表明吞咽功能越差。
请注意,具体的评分标准可能因评估工具和评估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吞咽功能的评估标题:吞咽功能的评估引言概述:吞咽功能的评估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工作,它可以匡助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吞咽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通过全面的吞咽功能评估,可以有效预防吞咽障碍引起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临床观察1.1 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和动作在进行吞咽功能评估时,首先要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和动作。
正常情况下,吞咽时面部表情应该是平静自然的,动作应该流畅协调。
1.2 观察患者的姿式和坐姿患者在吞咽时的姿式和坐姿也是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
正确的姿式和坐姿可以匡助患者更好地进行吞咽动作,减少吞咽难点的发生。
1.3 观察患者的咽喉反射观察患者的咽喉反射可以了解其吞咽功能的协调性和灵敏度。
正常情况下,咽喉反射应该是迅速而有力的,反射动作应该明显。
二、临床试验2.1 水试验水试验是评估吞咽功能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患者饮水时的吞咽动作和反应,可以初步了解其吞咽功能是否正常。
2.2 食物试验食物试验是进一步评估吞咽功能的方法之一。
医护人员可以给患者不同口感和浓度的食物,观察其吞咽反应和过程,以判断其吞咽功能的情况。
2.3 喉镜检查喉镜检查是通过观察患者喉部和声带的运动情况,来评估其吞咽功能的方法之一。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喉镜检查来了解患者的咽喉结构和功能是否正常。
三、影像学检查3.1 X线摄影X线摄影是评估吞咽功能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通过X线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患者的吞咽过程和吞咽道的情况,匡助医护人员做出准确的诊断。
3.2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更全面地观察患者的咽喉结构和功能。
CT扫描可以匡助医护人员发现潜在的吞咽功能问题,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3.3 MRI检查MRI检查是一种无创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更清晰地显示患者的咽喉结构和功能。
MRI检查可以匡助医护人员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情况。
四、功能性评估4.1 电子喉镜检查电子喉镜检查是一种通过电子设备观察患者咽喉结构和功能的方法。
吞咽功能评定量表汇总对于吞咽困难的评估,有9个评价量表,具体介绍如下:量表1:吞咽困难评价标准。
来自日本康复学界,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吞咽困难的程度越低,10分表示正常吞咽。
该量表包含康复训练方法的选择,以营养摄取为线索反应经口进食的能力,分级较细。
分数评价内容1不适合任何吞咽训练,仍不能经口进食2仅适合基础吞咽训练,仍不能经口进食3可进行摄食训练,但仍不能经口进食4在安慰中可能少量进食,但需静脉营养5 1~2种食物经口进食,需部分静脉营养6 3种食物可经口进食,需部分静脉营养7 3种食物可经口进食,不需静脉营养8除特别难咽的食物外,均可经口进食9可经口进食,但需临床观察指导10正常摄食吞咽能力疗效判定标准:大于等于9分:基本痊愈;提高6~8分:明显好转;提高3~5分:好转;1~2分:无效。
量表2:洼田饮水试验。
日本学者XXX提出的,分级明确清楚,操作简单,利于选择有治疗适应症的患者。
但是该检查根据患者主观感觉,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不一致的很多,并要求患者意识清楚并能够按照指令完成试验。
患者端坐,喝下30毫升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喝呛咳情况。
1级(优)能顺利地1次将水咽下2级(良)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3级(中)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4级(可)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5级(差)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正常:1级,5秒之内;可疑:1级,5秒以上或2级;异常:3~5级疗效判别尺度:治愈:吞咽障碍消逝,饮水试验评定1级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良,饮水试验评定2级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显著,饮水试验评定3级以上量表3: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法。
该表提出3种能减少误吸的条件,根据患者需要条件的多少及种类逐步分级,分为1~6及,级别越高吞咽障碍越轻,6级为正常。
评定条件:匡助的人,食物种类,进食方法和时间。
1级:任何条件下均有吞咽困难和不能吞咽;2级:3个条件均具有则误吸减少;3级:具有2个条件则误吸减少;4级:如选择适当食物,则基本上无误吸;5级:如留意进食方法和时间基本上无误吸;6级:吞咽正常。
吞咽功能的评估1、吞咽功能评定通过饮水、唾液吞咽试验等方法评价吞咽功能障碍的程度。
2、吞咽功能评定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各种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等引起的吞咽功能障碍的筛查。
(2)禁忌证:昏迷或低反应状态。
3、吞咽功能评定设备与用具(1)一般用具:茶勺和杯子等餐具、秒表。
(2)医用器材:1毫升注射器、乳胶手套、鼻喷器、蒸馏水、20%生理盐水酒石酸溶液。
4、吞咽功能评定操作方法与步骤(1)反复唾液吞咽试验:受检者采取放松体位。
检查者将手指放在受检者的喉结和舌骨位置,让受检者尽量快速反复吞咽。
观察喉结及舌骨随着吞咽运动越过手指,向前上方移动再复位的次数。
当受检者口腔过于干燥无法吞咽时,可在舌面上注入约1ml水后再让其吞咽。
(2)饮水吞咽试验:1)首先用茶匙让患者喝水(每茶匙约5~10毫升),如果患者在这个阶段即发生明显噎呛,可直接判断为饮水吞咽测试异常;2)如无明显呛咳,则让患者采取坐位姿势,将30毫升温水一口咽下,记录饮水情况。
(3)简易吞咽激发试验:将0.4毫升蒸馏水滴注到患者咽部的上部,观察患者的吞咽反射和从注射后到发生反射的时间差。
(4)咳嗽反射试验:将20%生理盐水酒石酸溶液2毫升置于鼻喷器中,让患者吸入喷雾。
5、吞咽功能评定标准(1)反复唾液吞咽试验:计算30秒内完成的次数。
健康成人至少能完成5~8次。
如果少于3次/30秒,那就提示需要进一步检查。
(2)饮水吞咽试验:1)I级(可一口喝完,无噎呛,5秒内喝完为正常,超过5秒为可疑吞咽障碍);2)II级(分两次以上喝完,无噎呛,可疑吞咽障碍);3)III级(能一次喝完,但有噎呛,确定有吞咽障碍);4)IV级(分两次以上喝完,且有噎呛,确定有吞咽障碍);5)V级(常常呛住,难以所有喝完,肯定有吞咽障碍)。
(3)简易吞咽激起试验:如果在滴注蒸馏水后3秒钟内能够激发吞咽反射,则判定为吞咽正常。
如果超过3秒,则为不正常。
由于该试验无需患者任何自动共同和主观勉力,因而尤其适用于卧床不起者。
吞咽功能的评定方法及分级吞咽功能的评定方法通常由专业的医疗团队进行,包括医生、语言病理学家(言语治疗师)、康复医师等。
评定的目的是了解患者的吞咽能力,以便制定适当的治疗和康复计划。
以下是常见的吞咽功能评定方法及分级:1.临床观察:医生和治疗师可以通过仔细观察患者在吞咽时的表现来初步评估吞咽功能。
这包括观察口腔内的动作、喉部的升降运动、舌头的协调等。
2.吞咽筛查:吞咽筛查是一种简便的初步评估方法,用于检测患者是否存在吞咽问题。
通常由医生或护士进行,包括观察患者吞咽水或不同质地的食物,并评估患者是否有咳嗽、呛咳、声音嘶哑等症状。
3.吞咽影像学检查:包括鼻胃管透视检查(Modified Barium Swallow,MBS)和食管镜检查(Fiberoptic Endoscopic Evaluation of Swallowing,FEES)。
这些检查通过实时观察患者吞咽的过程,可以更详细地评估吞咽功能,包括口腔和咽部的结构与功能。
4.电子鼻胃管(Electromyography,EMG):通过在肌肉中插入电极,记录吞咽过程中肌肉的电活动,以评估吞咽肌肉的协调性和强度。
5.食管高分辨率肌电图(Esophageal High-Resolution Manometry,HRM):通过食管内置传感器,检测吞咽过程中食管的运动,以评估食管的功能和协调性。
吞咽功能的分级通常是根据评估的结果,包括吞咽的协调性、肌肉力量、食物通过食道的顺畅度等方面来判定。
分级可以采用不同的标准,但通常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等级别,以指导后续的治疗和康复方案。
具体的分级标准可能因医疗机构和国家而异。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和标准。
2.1吞咽功能评估对所有主诉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估,首先进行反复唾液吞咽试验、洼田饮水试验、经口摄食功能量表(functiono-ralintakescale,FOIS)评估。
筛选吞咽障碍诊断标准为〔12-14〕:①反复唾液吞咽试验30s内吞咽少于3次;②洼田饮水试验2级及2级以上;③FOIS评估6级及6级以下。
满足以上任意一项即视为吞咽障碍。
如患者符合吞咽障碍条件,则进行电子喉镜吞咽功能检查或吞咽动态造影检查。
反复唾液吞咽试验〔12〕:由才藤荣一提出,方法为:患者取坐位,检查者将手指放在患者的喉结或舌骨处,让其尽量快速反复吞咽;喉结和舌骨随吞咽运动越过手指,向前上方移动再复位,视为一次吞咽完成。
观察30s内患者的吞咽次数和喉上提的幅度。
30s内少于3次视为吞咽困难。
洼田饮水试验〔13〕:为洼田俊夫提出的经典的吞咽功能评估方法,方法是:嘱患者静息状态下喝下30ml水,然后观察和记录饮水时间与饮水状况、有无呛咳等,并据此将受试者吞咽功能分为5级。
1级:5s内将水一次喝完,无呛咳属于正常;2级:饮水时间超过5s,或分两次喝完,但无呛咳;3级:5s以上能一次咽下但有呛咳;4级:5s以上分两次以上咽下,有呛咳;5级:屡屡呛咳,10s内全部咽下困难。
FOIS〔14〕:根据患者经口进食情况间接判定患者的吞咽功能,分为7级。
1级:完全不能经口进食;2级:依赖鼻饲管,可以极少量经口进食;3级:可单一食物经口进食,需要鼻饲管补充;4级:完全经口进食,但只可吃单一食物;5级:完全经口进食,食物可以多样,需要特殊准备,如切成小块或调成浓汁;6级:完全经口进食,食物无需特殊准备,但某些特殊的食物不能进食;7级:完全经口进食,无任何限制。
电子喉镜吞咽功能检查〔13,15〕:将电子喉镜经鼻下至患者咽部,直至视野中能够清晰观察到受试者会厌、会厌谷、双侧梨状窝、双侧声带和双侧披裂。
然后嘱受试者饮入适量混入亚甲蓝溶液的温水,观察其在饮水后会厌谷、双侧梨状窝处是否出现液体潴留,是否存在误吸现象,是否有明显呛咳。
吞咽功能金标准
吞咽功能的金标准是吞咽造影检查和软式喉内窥镜吞咽功能检查。
吞咽造影检查是针对口、咽、喉、食管的吞咽运动所进行的特殊的造影,可以在X线透视下进行。
它通过调制不同黏度的造影剂,让病人口服,并在荧光屏幕下摄录整个吞咽过程,能够更直观地评估口腔期、咽期和食管期的吞咽情况。
此外,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开展吞咽造影量化分析,以获取更精确的诊断信息。
软式喉内窥镜吞咽功能检查也是一种重要的评估方法,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到咽喉部的情况。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九江市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诊断:功能障碍表现:吞咽功能分级标准等级程度评价内容7级正常程度摄食咽下无困难,无康复医学治疗的必要6级轻度问题摄食咽下有轻度问题,摄食时有必要改变食物的形态,比如因为咀嚼不充分需要吃软食,但是口腔残留食物很少,无误咽5级口腔问题主要是吞咽口腔期的中度或者重度障碍,需要改善咀嚼的形态,吃饭时间延长,口腔内残留食物增多,摄食吞咽时需要旁人的监视或提示,无误咽。
这种程度是吞咽训练的适应证4级机会误咽用一般方法摄食吞咽出现误咽,但经过姿势调整或者一口量的调整和咽下代偿后可以充分防止误咽。
包括咽下造影没有误咽,仅仅有多量的咽部残留,水与营养的主要经口摄取,有时吃饭需要选择调整食物,有时需要间歇性地通过静脉补给营养,如果用此方法能够保持患者的营养供给,那么就需要积极地进行咽下训练3级水的误咽喝水出现误咽,使用误咽防止法也不能控制,改变食物的形态有一定效果,吃饭只能吃咽下食物,但是摄食的能量不充足。
多数情况下还需要静脉营养,全身长期的营养管理需要考虑胃造瘘。
若能采取恰当的摄食咽下方法,同样能够保证水分和营养的供应,还可能进行直接咽下训练。
2级食物误咽有误咽,改变食物的形态无效,水与营养基本上通过静脉供给。
长期管理应当积极进行胃造瘘,因单纯的静脉营养就可以保证患者的生命稳定性,在此情况下尽管间接训练不管何时都可以进行,但直接训练要在专业设施进行。
1级唾液误咽连唾液都产生误咽,有必要给予持续的静脉营养,因为误咽难以保证患者的生命稳定性,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很高,不能试行直接训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定标准如下:无效:治疗前后没有变化;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治疗后吞咽分级提高1级;。
帮助吞咽障碍老年人进行吞咽功能训练一、吞咽障碍的定义吞咽障碍是食物从口腔运送到胃的过程中出现障碍的一种表现,是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上括约肌或食管功能受损所致的进食障碍。
表现为液体或固体食物进入口腔、吞下过程发生障碍或吞下时发生呛咳、哽噎,进而导致老年人发生坠积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
二、吞咽功能评定方法洼田饮水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吞咽功能检查法,由日本学者洼田俊夫提出,分级明确清楚,操作简单,但是该评定主要根据老年人的主观感觉,并要求老年人意识清楚并能够按照指令完成试验。
评定方法是:协助老年人采取端坐体位,协助喝下30亳升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和呛咳情况1级(优)能顺利地1次将水咽下。
2级(良)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
3级(中)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
4级(可)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
5级(差)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
评定标准为正常,1级,5秒之内可疑,1级,5秒以上或2级异常,3〜5级。
三、吞咽功能训练的方法吞咽功能训练分为基础训练及摄食训练。
基础训练是针对那些与摄食、吞咽活动有关的器官进行的功能训练,摄食训练则是实际进食的训练。
1.基础训练用于脑损伤急性期进食前及中重度摄食、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摄食训练之前的预备训练。
(1)咽部冰刺激与空吞咽咽部冷刺激是使用冰冻的棉棒蘸少许冰水,轻轻刺激软腭、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老年人做空吞咽动作。
寒冷刺激能有效地强化吞咽反射,反复训练可使吞咽易于诱发而且吞咽有力。
(2)屏气一一发声运动老年人坐在椅子上,深吸气后屏气,双手支撑椅面用力推压,此时胸廓固定、声门紧闭。
然后,突然松手、声门大开、呼气发声。
此运动不仅可以训练声门的闭锁功能、强化软腭的肌力而且有助于除去残留在咽部的食物。
2.摄食训练经过基础训练以后,开始摄食训练。
首先应注意选择适于患者进食的体位、食物形态及进食的一口量。
摄食训练前后应认真清洁口腔。
(1)体位由于口腔及咽同时存在功能障碍的老年人较多,因此开始训练时应选择既有代偿作用且又安全的体位。
吞咽障碍的评定方法吞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其评定方法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下文将就吞咽障碍的评定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临床评估1. 病史采集医生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吞咽困难的持续时间、发生频率、相关症状如声音嘶哑、咽部疼痛等,并询问患者有无相关疾病史、手术史以及用药史等,为后续的评定提供重要信息。
2. 临床观察医生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头颈运动、发音情况等来初步判断吞咽障碍的程度,进一步指导后续的检查和评定方法。
3. 临床问诊医生可对患者进行口腔、咽部等方面的详细问诊,了解患者的吞咽过程中是否存在哽咽、窒息感等症状,以及是否有出现食物或液体误吸等现象。
二、影像学检查1. X线检查通过口腔或咽部X线检查,可观察咽部运动及食物通过情况,评估吞咽功能的协调性及食物通过的顺畅性。
2. 吞咽功能评价利用透视或高速摄影等技术,对吞咽过程进行实时观察和评估,包括咀嚼、舌部协调、鼻腔闭合等吞咽过程中的生理活动。
三、神经肌电图(EMG)检查通过神经肌电图检查,观察吞咽过程中的神经肌肉传导情况,评估吞咽肌群的活动性和协调性,为吞咽障碍的诊断提供客观数据。
四、经内镜检查利用支撑内镜检查咽部、食管等相关部位的情况,观察黏膜病变、异物、狭窄等异常情况,为吞咽障碍的病因评定提供重要的依据。
五、功能性检查如吞咽超声、吞咽CT等功能性检查,可以对吞咽过程中的食物通过情况、咽部及食管功能进行客观评估,为吞咽障碍的严重程度、病因等提供重要信息。
对于吞咽障碍的评定方法,在临床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影像学检查、神经肌电图检查、经内镜检查和功能性检查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这些方法对于医务工作者在日常临床工作中的参考有所帮助。
吞咽地方标准
吞咽动作的评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触摸吞咽动作:检查者将手指放在患者的喉结及舌骨处,让患者尽量快速反复吞咽,喉结和舌骨随着吞咽运动越过手指,向前上方移动再复位,确认这种上下运动,下降时即为吞咽的完成。
评定标准为喉结及舌骨越过手指,向前上方移动在复位(一般喉结的移动为2cm),确认这种上下运动。
2. 呼吸训练:坐姿,如果患者可以坐稳,应做到躯干要直,双肩水平,头保持正中位。
辅助呼吸训练方法,将双手放在患者下腹部两侧肋弓中间的位置,然后让患者自然呼吸,在呼气终末时给下腹部以压力,使患者呼气量增加。
口、鼻呼吸分离训练,平稳的由鼻吸气,然后从口缓慢呼出,可吹纸、吹风车、吹肥皂泡、吹哨子等。
3. 其他基础训练:包括唇舌的训练、下颌训练等。
如需获取更具体的地方标准信息,建议查阅当地的医院或者机构的标准文档,或者联系当地卫生健康委员会或医疗管理机构咨询。
吞咽困难的评估
1.饮水试验:让病人喝一定容量的水,观察有无呛噎、咳嗽、音质改变或努力吞咽。
此法可检查出大部分吞咽困难病例。
具体操作如下:
患者取坐位,无法坐立的病人需抬高床头至少45度。
嘱患者饮水:1ml →3ml →连续3个5ml
异常指征:⑴任意程度的意识水平下降;⑵饮水之后声音变化;⑶自主咳嗽减弱;⑷饮水时发生呛咳。
注意:一旦某个饮水过程出现误吸,说明患者存在严重的吞咽困难,应立即停止试验。
若以上饮水过程未出现误吸,即进行洼田氏饮水试验:以水杯盛温水30ml 递给患者,瞩其如日常一样将水饮下,注意观察患者饮水经过,并记录所需时间,一般可分下述5种情况:
A.一饮而尽,无呛咳;
B.两次以上喝完,无呛咳;
C.一饮而尽,有呛咳;
D.两次以上喝完,有呛咳;
E.呛咳多次发生,不能将水喝完。
判断:①正常:A,5秒之内;②可疑:A,5秒以上或B;③异常:C,D,E 。
其中B,C为轻度吞咽困难,D为中度吞咽困难,E为重度吞咽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