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3
《湖北某矿业城市某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及形态分析研究》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矿业城市在推动地方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问题。
湖北作为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区,其某矿业城市某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亟待关注与解决。
本研究以该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和形态分析,旨在了解该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成因,为后续的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1. 研究区域介绍本研究选取湖北某矿业城市某区作为研究对象,该区域因长期开采矿产资源,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严重。
2. 研究方法(1)污染状况调查: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利用化学分析方法检测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2)形态分析:运用先进的分离技术和分析手段,研究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及迁移转化规律。
(3)数据统计分析:采用统计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价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来源。
三、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结果1. 重金属含量检测通过对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发现该区域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普遍较高,尤其是铅(Pb)、锌(Zn)、铜(Cu)等元素的含量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2. 污染程度评价根据检测结果,结合相关评价标准,发现该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属于中度至重度污染,部分区域存在重度污染。
四、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1. 形态分布特征该区域土壤中重金属主要以残渣态和可交换态为主,其中可交换态的重金属具有较强的生物可利用性和环境风险性。
2. 迁移转化规律通过形态分析发现,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受pH值、有机质含量、氧化还原电位等因素的影响,其中pH值的改变对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影响最为显著。
五、讨论与原因分析1. 污染来源该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为矿山开采、冶炼等工业活动以及周边地区的农业活动。
其中,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等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是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2. 影响因素除了工业活动外,土壤类型、气候条件、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因素。
矿山土壤环境调查标准As a mining industry, it is crucial to conduct soil environmental surveys in order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mining activities on the surrounding soil and the overall environment. 作为矿业企业,进行矿山土壤环境调查非常重要,以评估矿业活动对周边土壤和整体环境的影响。
First and foremost, the soil environmental survey should be conducted to identify any potential soil contamination and assessthe overall soil quality in the mining area. 首先,应该进行土壤环境调查,以识别潜在的土壤污染,并评估矿区的整体土壤质量。
Moreover, the survey should aim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of soil erosion and degradation caused by mining activities, as well as any potential risk of soil and water pollution. 此外,调查应该旨在确定矿业活动导致的土壤侵蚀和退化程度,以及可能的土壤和水污染风险。
Furthermore, the soil environmental survey should also consider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mining activities on the local ecosystem and biodiversity, as well as the overall sustainability of the environment.此外,土壤环境调查还应考虑矿业活动对当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以及环境的整体可持续性。
煤矿污染调查报告摘要:本文对煤矿污染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首先,介绍了煤矿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然后,通过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对煤矿污染的来源、类型和程度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最后,提出了一些减少煤矿污染的建议和措施。
1. 引言煤矿是我国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煤矿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等污染物质,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和人类健康。
本文旨在调查煤矿污染的来源、类型和程度,为减少煤矿污染提供参考意见。
2. 煤矿污染的影响2.1 环境影响煤矿开采和利用过程中释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等污染物质,对大气、水体和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废气中的硫化物、氮氧化物等物质通过大气传播而导致酸雨的形成,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废水和固体废物中的重金属、砷、铅等物质污染了地下水和土壤,对地表水和农田的生态功能造成了严重威胁。
2.2 健康影响煤矿污染物对人类的健康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直接接触污染物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和癌症等。
间接影响包括饮用受污染的水源和食用受污染的农产品,导致肠胃道疾病、中毒和慢性病的发生。
3. 实地调查与采样分析为了全面了解煤矿污染的情况,本文对某煤矿进行了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
通过对煤矿内、周边环境进行采样,对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3.1 废气污染煤矿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
实地调查发现,煤矿附近的大气中存在着较高浓度的这些污染物。
同时,因为煤矿设备的老化和不完善的治理措施,废气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闽中煤矿区部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与评价章赞德【摘要】调查地处闽中的大田县以煤矿为主的污灌区农田土壤中Cd、Pb、Ni、Cu、Zn的污染状况,分别以全量和有效量为基础,对土壤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对土壤安全性进行了分级.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土壤Cd污染最为严重,Pb、Ni和Zn 污染程度次之,Cu污染程度较轻.土壤重金属全量和有效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Cd、Cu、Ni和Zn的全量和有效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pH值仅与土壤Ni有效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其他重金属有效量相关性不显著.调查区域土壤Cd对农产品质量的安全风险极高,Pb、Ni和Zn的风险中等偏高,Cu的风险中等偏低.总体而言,调查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高,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期刊名称】《福建农业学报》【年(卷),期】2018(033)007【总页数】5页(P739-743)【关键词】闽中煤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安全性分级【作者】章赞德【作者单位】福建省大田县农田建设与土肥技术推广站,福建大田 36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3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矿业的发展,经常导致部分耕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环境问题。
据中国土壤环境污染状况调查公报(2014),我国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其中主要污染物是重金属。
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包括污水灌溉、工矿企业排放、大气沉降以及农用化学品投入等[1],其中矿山生产过程往往导致周边农田土壤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广东韶关大宝山矿区下游的横石河——翁江沿岸土壤遭受严重的Cd、Cu、As的污染, 分别超标了20.1、5.36、4.61倍[2]。
陕西宁强县山坪铅锌矿周边土壤亦已经遭受中度的Pb、Cu、Zn污染[3]。
黔东铅锌矿带两个矿区周边的土壤普遍遭受了Cd、Zn、Hg、Ni、As的污染,其中Cd最多超标70多倍[4]。
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要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指对矿山区域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气象、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调查和评价,以期了解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风险,为矿业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是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技术要求。
一、调查区划范围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应覆盖全部矿区及其周边地区,包括采矿区、选矿区、尾矿库、矿山废弃物堆存区等。
二、调查内容1.地质情况调查:包括矿山区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矿化类型、矿床赋存特征等。
2.地貌条件调查:包括地势、地貌类型、河流分布、水系状况等。
3.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包括地下水位、水源供应、水质情况等。
4.大气环境调查:包括气象要素、大气污染源点、气象条件等。
5.土壤环境调查:包括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等。
6.生态环境调查:包括野生动植物分布、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生物资源等。
7.环境质量状况评价:综合上述调查结果,评价矿山地质环境的质量状况,并对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测。
三、调查方法1.现场调查:通过实地走访、采样、观测等方式获取地质、地貌、水文地质、气象、土壤、生态环境等的详细信息。
2.实验分析: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包括地质样品的岩相分析、地层分析、矿物组合分析,水样的水化学分析,土壤样的理化分析等。
3.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大范围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生态环境等信息。
4.信息采集与处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对现场调查和实验分析等获得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综合处理,以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数据库。
四、调查结果应用1.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矿山环境管理与保护的科学依据,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提供参考。
2.环境影响评价:根据调查结果,对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指导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
3.环境监测与预警: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及时掌握矿山环境变化情况,提前预警环境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煤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评价及其特点分析摘要:土壤作为一种珍贵的物质资源,是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重要栖息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壤环境系统受到了一定的破坏,不同的污染物造成了贵金属超标。
土壤中贵金属含量的增加,不仅影响生态环境,而且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针对这种情况,论述了矿区周围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危害、污染源、污染现状,探讨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措施。
希望通过分析,对煤矿周围的污染形成更深入的了解,为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提供方向和思路。
关键词:煤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特点引言煤炭能源作为重要的基础能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我国每年都需要开采大量的煤炭资源,以供居民生活和工业发展的基本需要。
煤矿开采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土壤的污染问题最为严重。
已有的实践经验表明,煤矿区土壤中会包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物质,不仅会对附近各类植物造成损伤,还会威胁到居民的身体健康。
在我国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有必要利用先进的技术对煤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治理。
其中植物修复技术作为非常安全的手段,在很多煤矿区土壤污染治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煤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采煤矿区周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包括以下3种。
(1)在采煤过程中形成的粉尘被风吹散,然后随着降雨逐渐沉降在土壤中;(2)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中重金属含量较高,在煤矸石的堆积过程中,重金属随地表径流流入土壤,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3)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形成的酸性废水,渗入土壤,腐蚀土壤中的矿石,使大量重金属渗入土壤,污染水体。
由于采矿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不当,大部分重金属在风雨交加的作用下进入土壤。
2煤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评价方法2.1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由瑞士著名地球化学家Hakanson于1980年针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而提出的评价方法。
该方法根据沉积物的地质环境特征并结合重金属的生物敏感度,不仅考虑重金属的含量,同时综合考虑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生物毒性响应水平,综合反映重金属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环保节能清洗世界Cleaning World 第37卷第1期202丨年1月文章编号:1671-8909 (2021 ) 1-0049-003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研究安邦(安徽省勘查技术院,安徽合肥230001 )摘要:为全面分析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组成成分及成因,开展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研究十分必要。
通过从土壤重金属物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不同土地功能区域重金属含量、矿区地表水及植物中重金属含量等方面分析得出,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受到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的叠加影响,造成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成分包括镉金属、辞金属、铜金属等元素,因此在后续矿区治理当中,应当主要针对上述金属元素及影响因素选择适当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地球化学中图分类号:P632 文献标识码:A〇引言当前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受到土壤的重金属污 染影响,近年来纷纷出现的“癌症村”“毒生姜”等事 件均与当地的土一水污染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土壤重 金属污染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随着工业的快速 发展,大量废弃物产生,对于矿区土壤及周围生态环境 等造成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通常情况下,矿区周围会 分布多个加工厂,由于经济发展快速,使得矿区逐渐成 为各个地区重要的工业生产区,随着生物链的运转,近 几年逐渐出现作物及蔬菜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因此针对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对于矿区及 周围工业生产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截止目 前为止,针对矿区土壤污染的研究己经有了不少的报道,但目前对于在自然重金属背景下及污染与矿区土地利用 情况的关系研宄并不够。
因此,本文基于上述背景开展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研宄。
1土壤重金属物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为方便后续论述,本文以某矿区中,土壤受到严重总金属污染区域为例,开展对其生态地球化学调查。
在 该矿区选择525份表层土壤样本,对其重金属含量进行 测定,得到如表1所示的测量结果表。
矿区污染调研报告矿区污染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近年来,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增加,矿区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调研组决定对矿区污染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以进一步了解矿区污染的状况,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矿区污染的现状和影响。
2. 实地调研:选择了一座矿区进行调研,对其污染源和污染物进行采样分析,并与地方相关部门进行访谈。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经过调研工作,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和分析:1. 矿区污染源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等。
废水主要来自采矿、选矿和冶炼等工艺过程中的排放;废气主要来自矿石焙烧和尾矿处理等环节;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尾矿、矿渣和废石等。
2. 矿区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属、矿石粉尘和有害气体等。
重金属污染是矿区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威胁;矿石粉尘会对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害气体的排放则会导致大气污染。
3. 矿区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矿区附近的土地受到严重的污染,农田失去肥力,水源受到污染,对农业和居民生活都带来了很大困扰;矿工长期接触有害气体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容易患上职业病。
四、调研访谈和政策建议调研组还与地方相关部门进行了访谈,并就矿区污染问题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1. 严格监管矿区污染排放,加大对矿区的监测力度,确保其坚守环境保护底线。
2. 加大对矿区的环境治理力度,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减少污染物排放。
3. 重视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建立规范的处理工艺和设施,提高处理效率。
4. 加强矿区禁区划定和管理,确保周边环境的安全和人群的健康。
五、总结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矿区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矿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参考译文:Investigation Report on Mining Area PollutionI. Background and Purpose of the InvestigationIn recent years,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China has been increasing, resulting in the growing problem of pollution in mining areas.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research group decided to conduct an in-depthinvestigation into the pollution situation in mining areas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mining area pollution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II. Research Methods and Process1. Literature Review: By consulting relevant literature, we gaine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mpact of mining area pollution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2. Field Investigation: We selected a mining area for investigation, collected and analyzed samples of pollutants and conducted interviews with relevant local departments.III. Research Findings and Analysis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we obtained the following results and analysis:1. The main sources of pollution in mining areas are wastewater, exhaust gas, and solid waste. Wastewater mainly comes from the discharge during mining, mineral processing, and smelting processes; exhaust gas primarily comes from ore roasting and tailings treatment processes; and solid waste includes tailings, slag, and waste rocks.2. The main pollutants in mining areas are heavy metals, ore dust, and harmful gases. Heavy metal pollution is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in mining area pollution, posing a serious threat to soil and groundwater; ore dust can have an impact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the emission of harmful gases can lead to air pollution.3. Mining area pollution has serious impacts on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Land near mining areas is severely polluted, agricultural land loses fertility, water sources are contaminated,causing great difficulties for agriculture and local residents' lives; mine workers are exposed to harmful gases and heavy metals for long periods of time, making them susceptible to occupational diseases.IV. Research Interview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The research group also conducted interviews with relevant local departments and made the follow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regarding mining area pollution issues:1. Strengthen the regulation of pollution emissions in mining areas, increase monitoring efforts, and ensure compliance wit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andards.2. Increas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efforts in mining areas, advocate for clean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and equipment, and reduce pollutant emissions.3. Pay attention to the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and solid waste, establish standardized treatment processes and facilities, and improve treatment efficiency.4. Strengthen the deline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rohibited areas in mining area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the health of the population.V. ConclusionThrough this investigation, we have gained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severity and urgency of mining area pollution issues. It is necessary to enhan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fforts 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ining industry towards gree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矿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样品采集如何进行?
一、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1)现地调查实测
对于缺乏近期森林资源调查、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等必备资料或需要重点调查的矿区,开展现地调查实测。
①收集矿区企业相关资料,通过分析、整理、综合,获取矿区基本情况、森林植被和矿产开发引起的生态破坏情况、确定矿区现地调查的区域范围;
②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现有技术和资料条件,采用1:1万或1:5万比例尺地形图进行现地区划调查或结合遥感图像(TM、SPOT等)进行区划判读,获取矿区森林资源和矿产开发引起的生态破坏的调查数据;
③统计调查数据,完成相关调查规划表的填写和统计。
(2)以省为单位,首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摸底调查。
收集全省有关森林资源调查、矿山企业统计、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地质勘探、地质灾害调查等资料,初步分析掌握需要调查的县和大、中、小型矿山企业数量及分布情况,矿区植被
和生态环境破坏及恢复状况。
二、样品采集
采样步骤为制定采样方案,确定采样点的布置、数目、深度、采样工具等。
(1)采样点布置:布置方法通常用网格布置法。
以每隔5 至50 公尺间距进行虚拟网格作业,网格可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菱形或
平行四边形等形状,于网格节点处即为采样点。
即实际上可依现场
面积大小、污染分布与污染物传输速度、污染程度、土壤质地、污
染物质之物理化学性质、场址地表情况而变动。
(2)采样点数目确定:采样数的决定应依据采样计划的数据品质目标、浓度变异性、可容忍之采样误差等,可用适当之统计方法计算。
使
用之统计方法应符合采样之目的
(3)采样深度
采样深度依场址及污染物特性而定,通常可分为浅层污染采样及深层污染采样。
○1浅层污染采样
一般重金属污染或半挥发性有机物之采样深度为表土(地表下0 ~ 15 公分)及里土(地表下15 ~ 30 公分)为主。
挥发性有机物除非有地表污染源,否则不易于表土长时间残留。
(2)深层污染采样
当进行深层污染采样时,采样过程需注意避免打破含水层之不透水层,以防止污染相邻之含水层。
若需对不同含水层土壤采样时,需以适当措施(如皂土回填)避免相邻之含水层受污染。
在可能的污染源(如地下储槽、管线、掩埋区等,或由地表已知污染区位判断)周边划一调查区,并在此区内至少分别于地下水流上游设置一处与下游处设置二处的采样点。
重金属污染物因受土壤吸附作用影响,虽不易在土壤中移动,然视需要(如区内有客土、回填土、或需采集受地质影响之背景等)可在调查区内进行剖面分层采样,其间距以50 公分为原则,可依调查目的及经费作调整。
若调查区内有植栽,则视需要于植栽根部到达深度处采样。
(4)采样工具:
○1采样铲:常用不锈钢材质制品,或其表面具有塑胶、铁氟龙涂布者。
规格
大型者如水泥拌合用,小型者如园艺用。
如样品仅检测重金属时亦可使用塑胶材质代替。
采样过程对样品扰动程度较大,且采样位置与深度较不易精确掌握。
○2土钻采样组:不锈钢制或其他金属制螺旋状或中空采样管,配合适于不同
土壤性质之各型螺旋状刀刃组成。
如以旋转方式采样,所得为受扰动之土壤样品;如直接以压力迫使土壤移入中空采样管中,则可得较不扰动之土壤样品。
使用时以手动钻入或配合现场电源供应器以手提电(气)动式钻入采样。
○3劈管采样器:外径50.5 ± 1.3 mm、内径38.1 ± 1.3 mm、长度45.7至
76.2 cm之采样管,或使用其他适当之尺寸,前头接强化钢材之靴头(Driving
shoe)。
本采样器必须连接于钻探设备之采样杆和打击重锤组或压入设备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