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322.00 KB
- 文档页数:7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国民经济核算的含义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的宏观经济核算,它通过对社会再生产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从数量上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使用各环节之间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依据。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国家和国际组织为国民经济核算而制定的核算标准和规范。
它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基础,明确规定一系列核算概念和核算原则,制定一套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指标体系、分类标准和核算方法以及相应的表现形式,形成一套逻辑一致、结构完整的核算框架。
二、是指全面、系统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数据体系。
它是根据上述标准和规范对国民经济进行核算的结果,形成的一整套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和宏观经济信息系统,是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和调控的重要基础。
2、国民经济核算的作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重要工具,它对指导和调控国民经济运行,使其保持良好态势有着重要的作用。
(1)为宏观决策和制订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宏观决策和经济发展计划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对当前经济发展状况的正确估计和对未来发展科学预测的基础上。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则可以全面地、综合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过程和结果,为决策和计划提供基础数据,还可以为预测未来提供宏观经济模型。
(2)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监测。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定期提供的信息,可以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以及各环节、各部门的运行动态,据以及时监测国民经济发展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各环节、各部门之间的不协调现象,以便于尽快采取调控措施,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地发展。
(3)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根据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可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重要比例关系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平衡关系,投资与储蓄平衡、财政平衡、信贷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的关系,以及各部门之间相互依存关系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依据。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内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进行测量、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它是一套完整的经济统计体系,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类经济数据,揭示了经济运行的全貌和规律。
主要内容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投资、贸易、收入和支出等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之一。
GDP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总体规模和增长速度。
GDP 的计算方法有三种: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生产法是通过统计各个行业的生产值,然后相加得出GDP;支出法是通过统计个人、企业和政府的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支出,然后相加得出GDP;收入法是通过统计各个因素所得到的收入,如劳动报酬、利润和利息等,然后相加得出GDP。
消费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指的是个人和家庭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消费支出可以分为生活消费和资本消费两个方面。
生活消费是指个人和家庭购买日常生活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如食品、衣物、住房和教育等;资本消费是指个人和家庭购买资本品的支出,如购买房屋和汽车等。
消费支出的增长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三,投资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投资指的是用于购买生产资本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用于购买生产设备、厂房和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的支出;存货投资是指用于购买原材料和半成品等存货的支出。
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它可以增加生产能力和提高生产效率。
第四,贸易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贸易指的是一个国家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流。
贸易可以分为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两个方面。
国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的进出口活动;国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内部各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流。
贸易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五,收入和支出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重要指标。
国民经济核算和宏观经济模型方法简介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经济模型用联立数学方程描写经济运行的特征、反映经济指标的关系,描述经济系统和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各环节之间的联系。
因此,经济体制、宏观经济环境、国民经济核算是影响经济模型的三大因素。
体制决定了宏观经济的决策方式,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是混合经济还是转轨经济。
宏观经济环境指总体上需求不足还是供给不足等。
核算是那种核算体系,反映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
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介1、主要内容一个经济体,每时每刻都有许多生产者生产各种产品。
每种产品都要投入各种要素,包括四大类:资源(土地等自然资源)、原材料、固定资产(厂房、设备)、劳动力。
生产的产品有各种形式,按形态可分为商品(如家具、粮食等有形产品)和服务(餐饮、运输、通讯、卫生等无形产品)。
我们关注一个国家生产了多少?怎么分配?这就要进行国民经济核算。
联合国推荐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表、资产负债表等。
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1)社会生产总值(也称社会总产出)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间内(一年、季度)生产活动的价值总和。
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生产要素的相互投入,社会生产总值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
社会生产总值的计算:全社会生产n种商品,第i种商品的产量为Qi,商品价格为Pi,那么第i种商品的产值就是Qi*Pi,所有的商品产值的总和就是社会总产值。
在实际统计中,往往按产业部门计算社会总产值。
如第一产业(农、林、牧、渔)、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其中工业分为采矿业、制造业,制造业又可分为几十个甚至一百多个部门)、第三产业(交通、商业、金融、教育、社会服务、科研、房地产、政府等)(2)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间内(一年、季度)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国民经济核算的含义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的宏观经济核算,它通过对社会再生产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从数量上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使用各环节之间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依据。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国家和国际组织为国民经济核算而制定的核算标准和规范。
它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基础,明确规定一系列核算概念和核算原则,制定一套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指标体系、分类标准和核算方法以及相应的表现形式,形成一套逻辑一致、结构完整的核算框架。
二、是指全面、系统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数据体系。
它是根据上述标准和规范对国民经济进行核算的结果,形成的一整套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和宏观经济信息系统,是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和调控的重要基础。
2、国民经济核算的作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重要工具,它对指导和调控国民经济运行,使其保持良好态势有着重要的作用。
(1)为宏观决策和制订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宏观决策和经济发展计划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对当前经济发展状况的正确估计和对未来发展科学预测的基础上。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则可以全面地、综合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过程和结果,为决策和计划提供基础数据,还可以为预测未来提供宏观经济模型。
(2)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监测。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定期提供的信息,可以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以及各环节、各部门的运行动态,据以及时监测国民经济发展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各环节、各部门之间的不协调现象,以便于尽快采取调控措施,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地发展。
(3)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根据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可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重要比例关系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平衡关系,投资与储蓄平衡、财政平衡、信贷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的关系,以及各部门之间相互依存关系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