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斯 企业的性质
- 格式:pdf
- 大小:561.76 KB
- 文档页数:9
企业的性质R.科斯过去,经济理论一直因未能清楚地说明其假设而备受困扰。
在建立一种理论时,经济学家常常忽略对其赖以成立的基础的考察。
然而,这种考察不仅对于防止因对有关理论赖以成立的假设缺乏了解而出现的误解和不必要的争论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于经济学在一系列不同假设的选择中作出正确的判断也是极为重要的。
例如,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这个词在经济学中的使用方式与一般人的使用方式就有所不同。
由于经济理论中存在一种从私人企业而不是从产业开始分析的倾向,因此就更有必要不仅对“企业”这个词给出明确的定义,而且要弄清它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的不同之处,假如存在的话,就应该搞清楚。
罗宾逊夫人曾说过:“对于经济学中的一系列假设,需要提出的两个问题是:它们易于处理吗?它们与现实世界相吻合吗?”尽管正如罗宾逊夫人所指出的,“较通常的是,一种假设是可处理的,而另一种则是现实的,”可能还有这样的理论分支,其中的假设既是可处理的,又是现实的。
下文将表明,一种不仅是现实的(即能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含义相吻合),而且是易于处理的(即能用马歇尔所发展起来的两种最强有力的经济分析工具来处理),企业的定义是可以获得的。
这两种分析工具就是边际概念和替代概念,两者合在一起就是边际替代概念,当然,我们的定义必须“与能被准确表达的正规叙述相联系”。
51在探索企业的定义时,像经济学家通常所做的那样,首先考察经济体制或许是比较合适的。
让我们来考察一下阿瑟·索尔特爵土对经济体制的描述。
“正常的经济体制自行运行。
它的日常运行不在集中控制之下,它不需要中央的监查。
就人类活动和人类需要的整个领域而言,供给根据需求而调整,生产根据消费而调整,这个过程是自动的、有弹性的和反应灵敏的。
”一位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体制是由价格机制来协调的,而社会是一个有机体而不是一个组织。
7经济体制“自行运行”,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私人计划。
人们都在不同方案之间进行着预测和选择。
假如要使经济体制有秩序的话,这就是不可或缺的。
企业的性质作者:R.科斯陈郁译过去,经济理论一直因未能清楚地说明其假设而备受困扰。
在建立一种理论时,经济学家常常忽略对其赖以成立的基础的考察。
然而,这种考察不仅对于防止因对有关理论赖以成立的假设缺乏了解而出现的误解和不必要的争论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于经济学在一系列不同假设的选择中作出正确的判断也是极为重要的。
例如,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这个词在经济学中的使用方式与一般人的使用方式就有所不同。
1由于经济理论中存在一种从私人企业而不是从产业开始分析的倾向性2,因此就更有必要不仅对“企业”这个词给出明确的定义,而且要弄清它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的不同之处——假如存在的话,就应该搞清楚。
罗宾逊夫人曾说过:“对于经济学中的一系列假设,需要提出的两个问题是:它们易于处理吗?它们与现实世界相吻合吗?”3尽管正如罗宾逊夫人所指出的,“较通常的是,一种假设是可处理的,而另一种则是现实的,”可能还有这样的理论分支,其中的假设既是可处理的,又是现实的。
下文将表明,一种不仅是现实的(即能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含义相吻合),而且是易于处理的(即能用马歇尔所发展起来的两种最强有力的经济分析工具来处理),企业的定义是可以获得的。
这两种分析工具就是边际概念和替代概念,两者合在一起就是边际替代概念4,当然,我们的定义必须“与能被准确表达的正规叙述相联系”。
51在探索企业的定义时,像经济学家通常所做的那样,首先考察经济体制或许是比较合适的。
让我们来考察一下阿瑟.索尔特爵土对经济体制的描述。
6“正常的经济体制自行运行。
它的日常运行不在集中控制之下,它不需要中央的监查。
就人类活动和人类需要的整个领域而言,供给根据需求而调整,生产根据消费而调整,这个过程是自动的、有弹性的和反应灵敏的。
”一位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体制是由价格机制来协调的,而社会是一个有机体而不是一个组织。
7经济体制“自行运行”,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私人计划。
人们都在不同方案之间进行着预测和选择。
科斯:《企业的性质》R.科斯过去,经济理论一直因未能清楚地说明其假设而备受困扰。
在建立一种理论时,经济学家常常忽略对其赖以成立的基础的考察。
然而,这种考察不仅对于防止因对有关理论赖以成立的假设缺乏了解而出现的误解和不必要的争论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于经济学在一系列不同假设的选择中作出正确的判断也是极为重要的。
例如,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这个词在经济学中的使用方式与一般人的使用方式就有所不同。
1由于经济理论中存在一种从私人企业而不是从产业开始分析的倾向钉2,因此就更有必要不仅对“企业”这个词给出明确的定义,而且要弄清它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的不同之处枣假如存在的话,就应该搞清楚。
罗宾逊夫人曾说过:“对于经济学中的一系列假设,需要提出的两个问题是:它们易于处理吗?它们与现实世界相吻合吗?”3尽管正如罗宾逊夫人所指出的,“较通常的是,一种假设是可处理的,而另一种则是现实的,”可能还有这样的理论分支,其中的假设既是可处理的,又是现实的。
下文将表明,一种不仅是现实的(即能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含义相吻合),而且是易于处理的(即能用马歇尔所发展起来的两种最强有力的经济分析工具来处理),企业的定义是可以获得的。
这两种分析工具就是边际概念和替代概念,两者合在一起就是边际替代概念4,当然,我们的定义必须“与能被准确表达的正规叙述相联系”。
在探索企业的定义时,像经济学家通常所做的那样,首先考察经济体制或许是比较合适的。
让我们来考察一下阿瑟•索尔特爵土对经济体制的描述。
6“正常的经济体制自行运行。
它的日常运行不在集中控制之下,它不需要中央的监查。
就人类活动和人类需要的整个领域而言,供给根据需求而调整,生产根据消费而调整,这个过程是自动的、有弹性的和反应灵敏的。
”一位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体制是由价格机制来协调的,而社会是一个有机体而不是一个组织。
7经济体制“自行运行”,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私人计划。
人们都在不同方案之间进行着预测和选择。
科斯《企业的性质》中文版过去,经济理论一直因未能清楚地说明其假设而备受困扰。
在建立一种理论时,经济学家常常忽略对其赖以成立的基础的考察。
然而,这种考察不仅对于防止因对有关理论赖以成立的假设缺乏了解而出现的误解和不必要的争论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于经济学在一系列不同假设的选择中作出正确的判断也是极为重要的。
例如,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这个词在经济学中的使用方式与一般人的使用方式就有所不同。
[1]由于经济理论中存在一种从私人企业而不是从产业开始分析的倾向[2],因此就更有必要不仅对“企业”这个词给出明确的定义,而且要弄清它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的不同之处——假如存在的话,就应该搞清楚。
罗宾逊夫人曾说过:“对于经济学中的一系列假设,需要提出的两个问题是:它们易于处理吗?它们与现实世界相吻合吗?”[3]尽管正如罗宾逊夫人所指出的,“较通常的是,一种假设是可处理的,而另一种则是现实的,”可能还有这样的理论分支,其中的假设既是可处理的,又是现实的。
下文将表明,一种不仅是现实的(即能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含义相吻合),而且是易于处理的(即能用马歇尔所发展起来的两种最强有力的经济分析工具来处理),企业的定义是可以获得的。
这两种分析工具就是边际概念和替代概念[4],两者合在一起就是边际替代概念,当然,我们的定义必须“与能被准确表达的正规叙述相联系”。
[5]一在探索企业的定义时,像经济学家通常所做的那样,首先考察经济体制或许是比较合适的。
让我们来考察一下阿瑟·索尔特爵土对经济体制的描述。
[6]“正常的经济体制自行运行。
它的日常运行不在集中控制之下,它不需要中央的监查。
就人类活动和人类需要的整个领域而言,供给根据需求而调整,生产根据消费而调整,这个过程是自动的、有弹性的和反应灵敏的。
”一位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体制是由价格机制来协调的,而社会是一个有机体而不是一个组织。
[7]经济体制“自行运行”,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私人计划。
科斯企业的性质读后感《科斯企业的性质》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所著,是一部经济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在这本书中,科斯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成本理论”,并对企业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企业的本质和运作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首先,科斯在书中提出的“交易成本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认为,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的交易都存在着成本,而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降低这些交易成本。
这一理论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重新审视了企业的本质和经济活动的运作机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企业为了降低交易成本而进行垂直整合,或者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这些都是科斯理论的具体应用。
通过这一理论,我对企业的运作方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其次,科斯对企业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这让我对企业的内部结构和组织形式有了更多的思考。
他指出,企业是一个由权力关系构成的组织,而这些权力关系会影响企业内部的决策和资源配置。
在企业内部,权力的分配和运作方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效率和绩效。
通过对企业内部权力关系的分析,科斯让我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企业内部管理和决策过程有了更多的思考。
最后,科斯在书中提出了企业的边界理论,这也是我在阅读中得到的一大启发。
他认为,企业的边界是由交易成本和权力关系决定的,而企业的边界决定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源配置和交易方式。
通过对企业边界的分析,科斯让我对企业的规模和范围有了更多的思考,也让我对企业的发展和扩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科斯企业的性质》,我对企业的本质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科斯的理论不仅给我带来了知识上的启发,也让我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活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相信,这些理论和观点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经济学知识。
科斯企业的性质读后感《科斯企业的性质》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的代表作之一,该书深刻地阐述了企业内部组织的性质和企业如何在市场中运作的机制。
通过对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的比较,科斯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对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斯指出,企业内部的组织形式是由于市场交易成本高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而存在的。
这一理论解释了为什么企业在市场中存在,并且为企业内部的组织形式提供了理论支持。
科斯的研究深刻地揭示了企业内部组织的性质,为人们理解企业内部运作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通过阅读《科斯企业的性质》,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企业内部组织的重要性。
科斯的理论不仅对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同时也对企业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内部组织的合理性和高效性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科斯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企业内部组织所面临的问题。
除此之外,科斯的研究也引发了我对企业内部组织形式的思考。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内部组织形式的选择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科斯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企业内部组织所面临的问题。
通过对科斯的研究,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企业内部组织形式的重要性,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企业内部组织形式的选择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总的来说,科斯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企业内部组织所面临的问题。
通过对科斯的研究,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企业内部组织形式的重要性,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企业内部组织形式的选择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科斯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企业内部组织所面临的问题。
通过对科斯的研究,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企业内部组织形式的重要性,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企业内部组织形式的选择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企业的性质科斯(中文版) - 公司的本质科斯(中文版)本文将讨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onald Coase所提出的企业的本质理论。
科斯的企业本质理论科斯在其著作“企业、市场和法律”中提出,企业存在的原因在于市场机制和合同机制的不完美性。
市场机制需要通过价格来协调资源配置,但是却存在协调失败的情况,而合同机制需要依赖协商和执行,但是有时候成本过高而不现实。
因此,企业作为另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出现。
科斯将企业定义为一种以厂商(或企业)的名义进行的社会组织形式,厂商通过协调和整合各种资源来达成目标。
而这种组织形式的选择是一种成本和效益的权衡过程。
科斯的企业本质理论涉及到的关键问题是企业与市场的区别以及企业内部协调的机制。
企业与市场的区别在于企业内部采用权威关系而非价格机制来协调资源配置。
而企业内部协调的机制则是通过权威关系、规则制度和契约来实现的。
企业内部权威关系所具有的特点是权力的归中和指挥的纵深。
这种权力的归中能够保证企业内部的一致性和整体效率,而指挥的纵深能够保证信息和命令的传递效率。
规则制度在企业内部协调中的作用是在某种程度上取代市场机制,从而实现更好的资源配置。
规则制度的核心是一系列标准化的规章制度和程序。
规则制度的实施要求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或员工对企业整体目标和规则制度能够进行自觉遵守。
契约在企业内部的协作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契约可以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规定合作方式和目标,减少互动成本和风险,提高合作的效率和质量。
但是,契约本身也有其成本,如签订、执行、监督等环节。
小结科斯的企业本质理论反映了企业内部组织和协作的基本特点。
企业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在协调和整合各种资源的同时,也面临诸多的成本和效益权衡。
同时,企业内部协调也需要靠权威关系、规则制度和契约等手段来实现。
最后,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企业内部的效率和一致性并不是无限提高的,而需要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制度设计和改进。
企业的性质R·科斯陈郁译过去,经济理论一直因未能清楚地说明其假设而备受困扰。
在建立一种理论时,经济学家常常忽略对其赖以成立的基础的考察。
然而,这种考察不仅对于防止因对有关理论赖以成立的假设缺乏了解而出现的误解和不必要的争论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于经济学在一系列不同假设的选择中作出正确的判断也是极为重要的。
例如,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这个词在经济学中的使用方式与一般人的使用方式就有所不同。
1由于经济理论中存在一种从私人企业而不是从产业开始分析的倾向性2,因此就更有必要不仅对“企业”这个词给出明确的定义,而且要弄清它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的不同之处——假如存在的话,就应该搞清楚。
罗宾逊夫人曾说过:“对于经济学中的一系列假设,需要提出的两个问题是:它们易于处理吗?它们与现实世界相吻合吗?”3尽管正如罗宾逊夫人所指出的,“较通常的是,一种假设是可处理的,而另一种则是现实的,”可能还有这样的理论分支,其中的假设既是可处理的,又是现实的。
下文将表明,一种不仅是现实的(即能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含义相吻合),而且是易于处理的(即能用马歇尔所发展起来的两种最强有力的经济分析工具来处理),企业的定义是可以获得的。
这两种分析工具就是边际概念和替代概念,两者合在一起就是边际替代概念4,当然,我们的定义必须“与能被准确表达的正规叙述相联系”。
51在探索企业的定义时,像经济学家通常所做的那样,首先考察经济体制或许是比较合适的。
让我们来考察一下阿瑟.索尔特爵土对经济体制的描述。
6“正常的经济体制自行运行。
它的日常运行不在集中控制之下,它不需要中央的监查。
就人类活动和人类需要的整个领域而言,供给根据需求而调整,生产根据消费而调整,这个过程是自动的、有弹性的和反应灵敏的。
”一位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体制是由价格机制来协调的,而社会是一个有机体而不是一个组织。
7经济体制“自行运行”,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私人计划。
人们都在不同方案之间进行着预测和选择。
科斯《企业的性质》《企业的性质》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罗纳德·科斯(Ronald H. Coase)25岁时构思并写就,在1937年的发表的论文。
奠定了现代企业理论的基础,也成为企业家理论探讨上重要里程碑。
《企业的性质》是其最终让其获得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两篇论文之一,另一篇是《社会成本问题》。
在这篇并不长的文章里,科斯通过回答两个基本的问题从而为企业理论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这两个问题就是:企业为什么会存在?企业的规模由什么因素决定?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市场成本论与组织成本论——构成了《企业的性质》的核心内容。
在这篇著名的论文中,科斯想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企业产生的原因,二是企业的边界问题。
对于这篇文章,我认为可以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科斯指出了当时经济学界对企业(firm)的观点。
当时的经济学家已经意识到经济体制是由价格机制来协调的,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经济计划(组织内部)为了对此进行解释,马歇尔把组织作为第四种生产要素引入经济学理论;J.B.克拉克赋予企业家以统筹职能;奈特教授则强调了经理的协调作用,他们统一的观点是认为在企业之外,价格变动决定生产,这是通过一系列市场交易来协调的。
在企业之内,市场交易被取消,伴随着交易的复杂的市场结构被企业家所替代,企业家指挥生产。
但在企业之外,价格变动决定生产,这是通过一系列市场交易来协调的。
但科斯认为:他们并没有解释,既然生产和管理可以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组织为什么还要存在了?并提出了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这一论断。
第二部分,科斯首先列举了几种企业出现的理由。
1是相对独立性或是指挥欲的倾向的存在,造成了企业的存在,但认为这不很真实。
2是购买者较之于以其他方式生产的商品更偏爱由企业生产的商品,企业也可能存在,但这种情况很少。
进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一个“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
科斯的这篇论文通篇没有复杂的模型和过多的数理演绎,但是却清晰的指出了组织在市场交易中的作用。
过去在主流的经济理论中价格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长久以来被认为是一个“黑箱”。
传统的经济学研究中只注重了价格机制发挥的作用,而忽视了其赖以成立的基础,只考虑到了给定的内生变量所发挥的作用,而没有将其置于一个真实的世界之中去考察。
但是经济学的研究最终要走到现实世界之中,我们要将生产、交换放置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之内,不仅考虑到价格和成本的变动对其的影响,也要考虑到一些社会因素对于人们经济行为的影响。
一、企业存在的原因: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不确定性的存在;有管制力量的政府和其他一些机构对于市场交易和在企业内部组织的交易区别对待。
二、交易费用:科斯说,“建立企业是有利可图的主要原因是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
”(价格机制下的资源配置存在在交易成本。
)三、企业的边界:科斯看来,企业规模的扩大也是具有成本的,当追加的交易由企业家组织时,企业就会变大;当企业家放弃对这些交易的组织时,企业就变小。
我们可以从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看出,企业虽然是一个带有计划性的生产组织,但企业规模的变化却不完全是计划性的,成本、生产要素的供给价格乃至企业家的决策水平都能够成为影响的要素。
企业家作为生产要素的组织者,他一定要考虑到一种不确定性,具备一种预测未来的能力。
企业家将风险纳入到企业这一生产组织中,对于风险的承担从风险厌恶者那里转移到企业之中,企业家对于生产活动中的风险负责,由此获得了收益或者遭受损失。
在不确定性的作用之下,企业的规模会受到影响,企业家对于风险的判断能力有时可以改变着企业的规模。
总之,市场成本和组织成本的孰高孰低决定了企业的规模是增大还是减小。
总结:科斯的这篇文章着重说明了企业的最大性质就是作为配置资源的一种工具,这种工具能够很好的节约交易成本,且受制于契约赋予的权利。
他认为企业的本质只是用一个大契约替代较短的较多的契约。
解读科斯企业性质理论一、科斯企业性质理论简述罗纳德?科斯的两篇著名文章《企业的性质》及《社会成本问题》体现了科斯对于企业性质的超凡理解,综合来看,科斯的企业性质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解释组织存在的原因。
科斯认为企业的显著特征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而价格机制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企业配置资源的方式则是依赖企业家的协调。
因此,组织的出现,是人们在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中进行理性选择的结果。
第二,解释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
科斯认为人们在两种配置资源的方式中进行选择的基础是交易费用问题,从而第一次将交易费用引入企业性质分析范畴。
因为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例如“发现相关价格的成本”,“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的成本,从而有利可图。
交易费用包括搜索价格信息的成本、讨价还价的成本、签订契约的成本以及监督检查和执行契约的成本等。
第三,解释市场与企业并存的原因。
既然企业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为什么市场交易仍然存在呢?这是因为:一是企业规模的扩张存在极限,即当“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在公开市场上完成这笔交易所需的成本,或者等于顶一个企业家来组织这笔交易的成本”时,企业就没有扩大的必要了。
二是一种或者多种生产要素的供给价格上升,导致企业交易成本上升。
三是“在企业内部组织某些交易的成本似乎也有可能大于公开市场上完成交易的成本。
”因此,市场交易有存在的必要性。
由此可见,科斯对企业与市场关系只做了粗略的划分,他所谓的企业,并不就所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具体细节作详细的规定,只是给出一个大致的范围,而市场合约则对主要事项进行较为精确的规定,没有精确规定的事项则往往不很重要。
显然科斯对企业与市场的规定只是描述性的。
二、评析科斯企业性质理论科斯企业性质理论的重要贡献。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打破了新古典主义的神话,揭示了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使人们认识到配置资源的手段不只有市场这一种方式,还有企业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这两种配置资源的方式是可以互替的,有效率的经济活动应该是市场与企业的互补。
作者:R.科斯来源:未知发表日期: 2004-12-4过去,经济理论一直因未能清楚地说明其假设而备受困扰。
在建立一种理论时,经济学家常常忽略对其赖以成立的基础的考察。
然而,这种考察不仅对于防止因对有关理论赖以成立的假设缺乏了解而出现的误解和不必要的争论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于经济学在一系列不同假设的选择中作出正确的判断也是极为重要的。
例如,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这个词在经济学中的使用方式与一般人的使用方式就有所不同。
1由于经济理论中存在一种从私人企业而不是从产业开始分析的倾向钉2,因此就更有必要不仅对“企业”这个词给出明确的定义,而且要弄清它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的不同之处棗假如存在的话,就应该搞清楚。
罗宾逊夫人曾说过:“对于经济学中的一系列假设,需要提出的两个问题是:它们易于处理吗?它们与现实世界相吻合吗?”3尽管正如罗宾逊夫人所指出的,“较通常的是,一种假设是可处理的,而另一种则是现实的,”可能还有这样的理论分支,其中的假设既是可处理的,又是现实的。
下文将表明,一种不仅是现实的(即能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含义相吻合),而且是易于处理的(即能用马歇尔所发展起来的两种最强有力的经济分析工具来处理),企业的定义是可以获得的。
这两种分析工具就是边际概念和替代概念,两者合在一起就是边际替代概念4,当然,我们的定义必须“与能被准确表达的正规叙述相联系”。
51在探索企业的定义时,像经济学家通常所做的那样,首先考察经济体制或许是比较合适的。
让我们来考察一下阿瑟·索尔特爵土对经济体制的描述。
6“正常的经济体制自行运行。
它的日常运行不在集中控制之下,它不需要中央的监查。
就人类活动和人类需要的整个领域而言,供给根据需求而调整,生产根据消费而调整,这个过程是自动的、有弹性的和反应灵敏的。
”一位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体制是由价格机制来协调的,而社会是一个有机体而不是一个组织。
7经济体制“自行运行”,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私人计划。
企业的性质罗纳德·科斯罗纳德·科斯(Ronald Harry Coase,1910-),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高级法与经济学研究员。
美国文理研究院院士,美国经济学会杰出会员。
1991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主要作品有《企业的性质》(1937),《社会成本问题》(1960),《经济学中的灯塔》(1974)等。
过去,经济理论一直因未能清楚地说明其假设而备受困扰。
在建立一种理论时,经济学家常常忽略对其赖以成立的基础的考察。
然而,这种考察不仅有利于防止因对有关理论赖以成立的假设缺乏了解而出现的误解和不必要的争论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于经济学在一系列不同假设的选择中作出正确的判断也是极为重要的。
例如,值得一提的是,“企业”一词经济学中的使用方式与一般人的使用方式就有所不同1。
由于经济理论分析总是倾向于以个体企业而非产业为起点2,因而就更有必要不仅对“企业”这个词进行明确的界定,而且要弄清它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的不同之处,假使存在的话,就也应该搞清楚。
罗宾逊夫人曾说过:“对于经济学中的一系列假设,需要问的两个问题是:它们易于处理吗?它们与现实世界相吻合吗?”3尽管正如罗宾逊夫人所指出的,“较通常的是,一类假设是可处理的,而另一类则是现实的”,然而,可能还有这样的理论分支,其中的假设既是可处理的,又是现实的。
下文将试着证明,同时符合以上两个要求的企业定义是可以实现的,即一方面它不仅是现实的,即能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含义相吻合,而且另一方面却又易于处理,能用马歇尔提出的两种最强有力的经济分析工具加以分析。
这两种分析工具就是边际概念和替代概念,两者合在一起就是边际替代概念4。
当然,我们的定义必须还能用于“准确地推想企业的相关关系而不仅仅只是异想天开的臆造”5。
一在探索企业的定义时,像经济学家通常所做的那样,首先考察经济系统或许是比较合适1JoanRobison,Economics is a Serious Subject (1932),p.12.2见N. Kaldor,“The Equilibrium of the Firm”,Economic Journal,March,1934。
科斯:《企业的性质》R.科斯过去,经济理论一直因未能清楚地说明其假设而备受困扰。
在建立一种理论时,经济学家常常忽略对其赖以成立的基础的考察。
然而,这种考察不仅对于防止因对有关理论赖以成立的假设缺乏了解而出现的误解和不必要的争论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于经济学在一系列不同假设的选择中作出正确的判断也是极为重要的。
例如,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这个词在经济学中的使用方式与一般人的使用方式就有所不同。
1由于经济理论中存在一种从私人企业而不是从产业开始分析的倾向钉2,因此就更有必要不仅对“企业”这个词给出明确的定义,而且要弄清它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的不同之处枣假如存在的话,就应该搞清楚。
罗宾逊夫人曾说过:“对于经济学中的一系列假设,需要提出的两个问题是:它们易于处理吗?它们与现实世界相吻合吗?”3尽管正如罗宾逊夫人所指出的,“较通常的是,一种假设是可处理的,而另一种则是现实的,”可能还有这样的理论分支,其中的假设既是可处理的,又是现实的。
下文将表明,一种不仅是现实的(即能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含义相吻合),而且是易于处理的(即能用马歇尔所发展起来的两种最强有力的经济分析工具来处理),企业的定义是可以获得的。
这两种分析工具就是边际概念和替代概念,两者合在一起就是边际替代概念4,当然,我们的定义必须“与能被准确表达的正规叙述相联系”。
在探索企业的定义时,像经济学家通常所做的那样,首先考察经济体制或许是比较合适的。
让我们来考察一下阿瑟•索尔特爵土对经济体制的描述。
6“正常的经济体制自行运行。
它的日常运行不在集中控制之下,它不需要中央的监查。
就人类活动和人类需要的整个领域而言,供给根据需求而调整,生产根据消费而调整,这个过程是自动的、有弹性的和反应灵敏的。
”一位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体制是由价格机制来协调的,而社会是一个有机体而不是一个组织。
7经济体制“自行运行”,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私人计划。
人们都在不同方案之间进行着预测和选择。
1企业的性质(中文版)罗纳德罗纳德..科斯译者:陈郁————献给热爱制度经济学的友友献给热爱制度经济学的友友献给热爱制度经济学的友友((与君共勉与君共勉))过去,经济理论一直因未能清楚地说明其假设而备受困扰。
在建立一种理论时,经济学家常常忽略对其赖以成立的基础的考察。
然而,这种考察不仅对于防止因对有关理论赖以成立的假设缺乏了解而出现的误解和不必要的争论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于经济学在一系列不同假设的选择中作出正确的判断也是极为重要的。
例如,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这个词在经济学中的使用方式与一般人的使用方式就有所不同。
1由于经济理论中存在一种从私人企业而不是从产业开始分析的倾向钉2,因此就更有必要不仅对“企业”这个词给出明确的定义,而且要弄清它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的不同之处棗假如存在的话,就应该搞清楚。
罗宾逊夫人曾说过:“对于经济学中的一系列假设,需要提出的两个问题是:它们易于处理吗?它们与现实世界相吻合吗?”3尽管正如罗宾逊夫人所指出的,“较通常的是,一种假设是可处理的,而另一种则是现实的,”可能还有这样的理论分支,其中的假设既是可处理的,又是现实的。
下文将表明,一种不仅是现实的(即能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含义相吻合),而且是易于处理的(即能用马歇尔所发展起来的两种最强有力的经济分析工具来处理),企业的定义是可以获得的。
这两种分析工具就是边际概念和替代概念,两者合在一起就是边际替代概念4,当然,我们的定义必须“与能被准确表达的正规叙述相联系”。
5在探索企业的定义时,像经济学家通常所做的那样,首先考察经济体制或许是比较合适的。
让我们来考察一下阿瑟·索尔特爵土对经济体制的描述。
6“正常的经济体制自行运行。
它的日常运行不在集中控制之下,它不需要中央的监查。
就人类活动和人类需要的整个领域而言,供给根据需求而调整,生产根据消费而调整,这个过程是自动的、有弹性的和反应灵敏的。
”一位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体制是由价格机制来协调的,而社会是一个有机体而不是一个组织。
作者:R.科斯来源:未知发表日期: 2004-12-4过去,经济理论一直因未能清楚地说明其假设而备受困扰。
在建立一种理论时,经济学家常常忽略对其赖以成立的基础的考察。
然而,这种考察不仅对于防止因对有关理论赖以成立的假设缺乏了解而出现的误解和不必要的争论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于经济学在一系列不同假设的选择中作出正确的判断也是极为重要的。
例如,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这个词在经济学中的使用方式与一般人的使用方式就有所不同。
1由于经济理论中存在一种从私人企业而不是从产业开始分析的倾向钉2,因此就更有必要不仅对“企业”这个词给出明确的定义,而且要弄清它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的不同之处棗假如存在的话,就应该搞清楚。
罗宾逊夫人曾说过:“对于经济学中的一系列假设,需要提出的两个问题是:它们易于处理吗?它们与现实世界相吻合吗?”3尽管正如罗宾逊夫人所指出的,“较通常的是,一种假设是可处理的,而另一种则是现实的,”可能还有这样的理论分支,其中的假设既是可处理的,又是现实的。
下文将表明,一种不仅是现实的(即能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含义相吻合),而且是易于处理的(即能用马歇尔所发展起来的两种最强有力的经济分析工具来处理),企业的定义是可以获得的。
这两种分析工具就是边际概念和替代概念,两者合在一起就是边际替代概念4,当然,我们的定义必须“与能被准确表达的正规叙述相联系”。
51在探索企业的定义时,像经济学家通常所做的那样,首先考察经济体制或许是比较合适的。
让我们来考察一下阿瑟·索尔特爵土对经济体制的描述。
6“正常的经济体制自行运行。
它的日常运行不在集中控制之下,它不需要中央的监查。
就人类活动和人类需要的整个领域而言,供给根据需求而调整,生产根据消费而调整,这个过程是自动的、有弹性的和反应灵敏的。
”一位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体制是由价格机制来协调的,而社会是一个有机体而不是一个组织。
7经济体制“自行运行”,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私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