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SIMULINK的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设计

基于.SIMULINK的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设计

基于.SIMULINK的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设计
基于.SIMULINK的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设计

1任务书

试建立一个基带传输模型,采用曼彻斯特码作为基带信号,发送滤波器为平方根升余弦滤波器,滚降系数为0.5,信道为加性高斯信道,接收滤波器与发送滤波器相匹配。发送数据率为1000bps,要求观察接收信号眼图,并设计接收机采样判决部分,对比发送数据与恢复数据波形,并统计误码率。另外,对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功率谱进行估计。假设接收定时恢复是理想的。

2基带系统的理论分析

2.1基带系统传输模型和工作原理

1)信道的传输特性为C(w),接收滤波器的传输特性为设系统总的传输特性为GR(w),则基带传输系统的总的传输特性为:H(w)=GT(w)C(w)GR(w),n(t)是信道中的噪声。

2)基带系统的工作原理:信源是不经过调制解调的数字基带信号,信源在发送端经过发送滤波器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码型,经过含有加性噪声的有线信道后,在接收端通过接收滤波器的滤波去噪,由抽样判决器进一步去噪恢复基带信号,从而完成基带信号的传输。

2.2 基带系统设计中的码间干扰及噪声干扰

码间串扰和信道噪声是影响基带传输系统性能的两个主要因素:

1)码间干扰及解决方案

码间干扰:由于基带信号受信道传输时延的影响,信号波形将被延迟从而扩展到下一码元,形成码间干扰,造成系统误码。

解决方案:

①要求基带系统的传输函数H(ω)满足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若不能满足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在接收端加入时域均衡,减小码间干扰。

②基带系统的系统函数H(ω)应具有升余弦滚降特性。如图2所示。这样对应的h(t)拖尾收敛速度快,能够减小抽样时刻对其他信号的影响即减小码间干扰。

2)噪声干扰及解决方案

噪声干扰:基带信号没有经过调制就直接在含有加性噪声的信道中传输,加性噪声会叠加在信号上导致信号波形发生畸变。

解决方案:

①在接收端进行抽样判决;②匹配滤波,使得系统输出性噪比最大。

3基带系统设计方案

3.1 信源

常见的基带信号波形有:

单极性波形:是一种最简单的基带信号波形,用正电平和零电平分别对应二进制码'1'和'0',易于用TTL,CMOS电路产生,但直流分量大,要求传输线路具有直流传输能力,不利于信道传输。

双极性波形:用正负电平的脉冲分别表示二进制代码'1'和'0',故当“1”和“O”等概率出现时无直流分量,有利于在信道中传输,且在接收端恢复信号的判决电平为零,抗干扰能力较强。

单极性归零波形:通常,归零波形使用半占空码,信号电压在一个码元终止时刻前回到零电平.

双极性归零波形:兼有双极性和归零波形的特点,由于相邻脉冲之间存在零电位的间隔,使得接收端很容易识别出每个码元的起始时刻,从而使收发双方能够保持正确的位同步.

基于于以上考虑采用双极性归零码——曼彻斯特码作为基带信号。

3.2 发送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

1)滤波器的作用

发送滤波器:用于压缩输入信号频带,把传输码变成适用于信道传输的基带信号波形.

接收滤波器:用于接收信号,尽可能滤除信道噪声和其他干扰,对信道特性进行均衡,使其输出的基带波形有利于抽样判决.

2)选择

基带系统设计的核心问题是滤波器的选取,根据1.2的分析,为了使系统冲激响应h(t)拖尾收敛速度加快,减小抽样时刻偏差造成的码间干扰问题,要求发送滤波器应具有升余弦滚降特性;要得到最大输出信噪比,就要使接收滤波器特

性与其输入信号的频谱共扼匹配同时系统函数满足:

H(ω)=GT(ω)GR(ω)考虑在t0时刻取样,上述方程改写为

H(ω)=GT(ω),GR(ω),于是求解出,因

此,在构造最佳基带传输系统时要使用平方根升余弦滤波器作为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滤波器。

3.3信道

信道是允许基带信号通过的媒质,通常为有线信道,如市话电缆、架空明线等。信道的传输特性通常不满足无失真传输条件,且含有加性噪声。因此本次系统仿真采用高斯白噪声信道。

3.4 抽样判决器

抽样判决器是在传输特性不理想及噪声背景下,在规定时刻(由位定时脉冲控制)

对接收滤波器的输出波形进行抽样判决,以恢复或再生基带信号。抽样判决关键

在于判决门限的确定,由于本次设计采用双极性码,故判决门限为0。

4SIMULINK下基带系统的设计

4.1信源的建模

1)模型

说明:曼彻斯特的编码规则是这样的,即将二级制码“1”编成“10",将“0”码

编成“01”,在这里由于采用了二进制双极性码,则将“1”编成“+1-1”码,

而将“0”码编成“-1+1”码。用SIMULINK中的Bernoulli Binary Generator(不

归零二进制码生成器)、Relay、Pulse Generator(脉冲生成器)、Product(乘法器)、Scope(示波器)构成曼彻斯特码的生成电路。

2)各个参数设置:

Bernoulli Binary Generator 用于产生1和0的随机信号,经过Relay变为双极性信号;Pulse Generator用于产生占空比为1/2的单极性归零脉冲(1010),经过Relay成为双极性脉冲(+1-1+1-1)。两路双极性信号成为乘法器Product的输入,相乘后的结果是:第1路不归零码的1码与第2路(+1-1)码相乘得到(+1-1),第1路-1码与第2路(+1-1)码相乘得到(-1+1)码,这就是曼彻斯特码。

曼切斯特码如图所示(下图中,第一个波形是不归零二进制码生成器产生的单极性码,第二个波形是经瑞利变换产生的双极性不归零码,第三个波形是曼切斯特码)

4.2 发送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信道

为了减小码间干扰,在最大输出信噪比时刻输出信号,减小噪声干扰,传输模块由Upsample(内插函数)、Discrete Filter根升余弦传输滤波器、AWGN Channel(高斯信道)、Discrete Filter根升余弦接收滤波器模块组成,其设计框图如图所示:

模块参数设置:Upsample的Upsample factor设为10,Discrete Filter根升余弦传输滤波器的Numerator设为rcosine(2,10,'fir/sqrt',0.5,10),Sample time设为1/10000,AWGN Channel(高斯信道)的Mode选为SNR,SNR设为34,Discrete Filter根升余弦接收滤波器设置与传输滤波器模块相同。

4.3抽样判决

1)抽样判决模型图:

2)说明:曼彻斯特码解码模块与编码模块设置相同。两路双极性信号成为乘法器Product的输入,相乘后的结果是:第1路不归零码的(+1-1)码与第2路(+1-1)码相乘得到+1码,第1路(-1+1)码与第2路(+1-1)码相乘得到-1码,这就对曼彻斯特码进行了解码。

3)主要参数设置:

5仿真结果分析

5.1 基带传输系统设计总图及各点输出波形

基带传输系统的设计总图以及传输过程中的各点波形分别如图所示

Scope的波形:

第一个波形是对曼彻斯特码进行10被升速率采样后的波形,将该信号送到传输滤波器中,滤除高频成分得到第二个波形,第三个是第二个波形进过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传输并通过接收滤波器滤除噪声后的波形,第四个是经过抽样判决器抽样和判决再生产生的曼彻斯特码。

Scope1的波形:

从下图中的波形来看,传输是有效的。第一行是信源端发送的信号波形,第二行是接收端收到的信号波形,与第一行的基带信号比较,波形相同,这说明所设计

的基带系统没有产生误码,达到了抗码间干扰和抗噪声干扰的目的。

5.2 眼图观测结果

图为接收滤波器观察到的眼图,从图中可看出,在信噪比为34dB下观察眼图,“眼睛”睁开的角度很大,且没有“杂线”,说明系统在该信噪比下具有很好的抗码间干扰能力。

5.3 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功率谱

使用模块如有图所示,将其设置为双边带,功率谱密度如图所示:(下图分别为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功率谱)

(1)输入信号(2)输出信号

6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1)将信源|发送滤波器、信道、接收滤波器、抽样采样等模块连接到一块后,发现误码率很大,因为没有意识到要在抽样采样之后对信号进行解码,

2)将整个模型画好之后,运行发现误码率在50%左右,与实际相差较大,没有考虑到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有延时,加上延时模块后并调整延时时间,发现延时时间与理论值相差较大。

3)当信噪比较小时误码率较大,增大信噪比误码率减小。

7结束语(收获、体会和改进设计的建议)

经过本次试验增强了动手能力,又进一步系统的掌握了基带信号传输的仿真模

型,巩固了通信原理的知识,熟悉了MATLAB中的Simulink的运用,但是在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对理论知识掌握不够不能系统的将模块进行建模,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强动手能力。

8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成绩:

欢迎您的光临,Word文档下载后可修改编辑双击可删除页眉页脚谢谢!希望您提出您宝贵的意见,你的意见是我进步的动力。赠语; 1、如果我们做与不做都会有人笑,如果做不好与做得好还会有人笑,那么我们索性就做得更好,来给人笑吧! 2、现在你不玩命的学,以后命玩你。、我不知道年少轻狂,我只知道胜者为王。、不要做金钱、权利的奴隶;应学会做“金钱、权利”的主人。、什么时候离光明最近?那就是你觉得黑暗太黑的时候。、最值得欣赏的风景,是自己奋斗的足迹。、压力不是有人比你努力,而是那些比你牛×几倍的人依然比你努力。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09250419

******************* 实践教学 ******************* 兰州理工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2012年秋季学期 通信系统综合训练 题目: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实现 专业班级:09级通信(4)班 姓名:苟新伟 学号:09250419 指导教师:陈海燕 成绩:

摘要 这次通信系统综合训练是以Matlab/Sumulink为工具,实现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与实现。采用曼彻斯特码作为基带信号,发送滤波器为平方根升余弦滤波器,滚降系数为0.5,信道为加性高斯信道,接收滤波器与发送滤波器相匹配。发送数据率为1000bps,要求观察接收信号眼图,并设计接收机采样判决部分,对比发送数据与恢复数据波形,并统计误码率。另外,对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功率谱进行估计。假设接收定时恢复是理想的。 关键词:Matlab/Sumulink;基带传输系统;曼彻斯特码

前言 现代通信的发展趋势为数字化,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开发,数字调制技术已日趋成熟,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同。因此本文对数字基带传输系统进行了仿真。现代社会发展要求通信系统功能越来越强,性能越来越高,构成越来越复杂;这就要借助于功能强大的计算机辅助分析设计技术和工具才能实现。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已经研发出了新一代的可视化的仿真软件。这些功能强大的仿真软件,使得通信系统仿真的设计和分析过程变得相对直观和便捷,由此也使得通信系统仿真技术得到了更快的发展。本文使用的是功能强大的MATLAB软件。 MATLAB是一种使用简便的、特别适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计算的高级语言,与其他计算机语言相比,它的特点是简洁和智能化,具有极高的编程和调试效率。通过使用MATLAB工具箱函数对数字调制进行仿真,更能直观彻底的掌握数字通信,数字调制的原理。有助于我们的学习和研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MATLAB的便利性还体现在它的仿真结果还可以存放到MATLAB 的工作空间里做事后处理。方便我们修改参数对不同情况下的输出结果进行对比。 由于MATLAB和SIMULINK是集成在一起的,因此用户可以在这两种环境下对自己的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和修改。

基于MATLAB SIMULINK的FM调制解调

摘要 在模拟通信系统中,由模拟信源产生的携带有信息的消息经过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模拟基带信号在经过调制将低通频谱搬移到载波频率上适应信道,最终解调还原成电信号。本文应用了频率调制法产生调制解调信号。本论文中主要通过对SIMULINK工具箱的学习和使用,利用其丰富的模板以及本科对通信原理知识的掌握,完成了FM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以及用SIMULINK进行设计和仿真。首先利用简单的正玄波信号发生器作为信源,对模拟信号进行FM调制解调原理的仿真。 关键词:调制解调;FM ;MATLAB;SIMULINK仿真

Abstract In the simulation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 generated by the analog source carrying a message through the sensor into electrical signals. Analog baseband signal after the modul- -ation of the low pass spectrum to carrier frequency to adapt to the channel, the final reducti- -on into electrical signal demodulation. This paper applied the frequency modulation method to generate the signal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Mainly through the study and use of SIMULINK toolbox in this thesis, with its rich template and undergraduate course on comm--unication theory knowledge,the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of FM signal, as well as the design and simulation with SIMULINK. Firstly, sine wave signal generator is simple as the source, simulation FM modulation anddemodulation principle of analogue signals. Then, using the song as the source. Keywords: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FM; MATLAB; SIMULINK simulation

通信原理实验--数字基带传输仿真实验

数字基带传输实验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 2、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学习Matlab 的使用; 4、掌握基带数字传输系统的仿真方法; 5、熟悉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 6、掌握带限信道的仿真以及性能分析; 7、通过观测眼图和星座图判断信号的传输质量。 二、系统框图及编程原理 1.带限信道的基带系统模型(连续域分析) ?输入符号序列―― ?发送信号―― ――比特周期,二进制码元周期 ?发送滤波器―― 或或 ?发送滤波器输出――

?信道输出信号或接收滤波器输入信号 (信道特性为1) ?接收滤波器―― 或或 ?接收滤波器的输出信号 其中 (画出眼图) ?如果位同步理想,则抽样时刻为 ?抽样点数值为(画出星座图) ?判决为 2.升余弦滚降滤波器 式中称为滚降系数,取值为, 是常数。时,带宽为Hz;时,带宽为Hz。此频率特性在内可以叠加成一条直线,故系统无码间干扰传输的最小符号间隔为s,或无码间干扰传输的最大符号速率为Baud。

相应的时域波形为 此信号满足 在理想信道中,,上述信号波形在抽样时刻上无码间干扰。 如果传输码元速率满足,则通过此基带系统后无码间干扰。 3.最佳基带系统 将发送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联合设计为无码间干扰的基带系统,而且具有最佳的抗加性高斯白噪声的性能。 要求接收滤波器的频率特性与发送信号频谱共轭匹配。由于最佳基带系统的总特性是确定的,故最佳基带系统的设计归结为发送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特性的选择。 设信道特性理想,则有

(延时为0) 有 可选择滤波器长度使其具有线性相位。 如果基带系统为升余弦特性,则发送和接收滤波器为平方根升余弦特性。 由模拟滤波器设计数字滤波器的时域冲激响应 升余弦滤波器(或平方根升余弦滤波器)的带宽为,故其时域抽样速率至少为,取,其中为时域抽样间隔,归一化为1。 抽样后,系统的频率特性是以为周期的,折叠频率为。故在一个周期内 以间隔抽样,N为抽样个数。频率抽样为,。 相应的离散系统的冲激响应为 将上述信号移位,可得因果系统的冲激响应。 5.基带传输系统(离散域分析) ?输入符号序列―― ?发送信号―― ――比特周期,二进制码元周期 ?发送滤波器――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Matlab通信原理仿真 学号: 2142402 姓名:圣斌

实验一Matlab 基本语法与信号系统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ATLAB的基本绘图方法; 2、实现绘制复指数信号的时域波形。 二、实验设备与软件环境: 1、实验设备:计算机 2、软件环境:MATLAB R2009a 三、实验内容: 1、MATLAB为用户提供了结果可视化功能,只要在命令行窗口输入相应的命令,结果就会用图形直接表示出来。 MATLAB程序如下: x = -pi::pi; y1 = sin(x); y2 = cos(x); %准备绘图数据 figure(1); %打开图形窗口 subplot(2,1,1); %确定第一幅图绘图窗口 plot(x,y1); %以x,y1绘图 title('plot(x,y1)'); %为第一幅图取名为’plot(x,y1)’ grid on; %为第一幅图绘制网格线 subplot(2,1,2) %确定第二幅图绘图窗口 plot(x,y2); %以x,y2绘图 xlabel('time'),ylabel('y') %第二幅图横坐标为’time’,纵坐标为’y’运行结果如下图: 2、上例中的图形使用的是默认的颜色和线型,MATLAB中提供了多种颜色和线型,并且可以绘制出脉冲图、误差条形图等多种形式图: MATLAB程序如下: x=-pi:.1:pi; y1=sin (x); y2=cos (x); figure (1); %subplot (2,1,1); plot (x,y1); title ('plot (x,y1)'); grid on %subplot (2,1,2); plot (x,y2);

设计报告--003---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SIMULINK建模与仿真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SIMULINK建模与仿真 一.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 设计系统仿真采样率为1e4Hz,滤波器采样速率等于系统仿真采样率。数字信号速率为1000bps,故在进入发送滤波器之前需要10倍升速率,接收解码后再以10倍降速率来恢复信号传输比特率。仿真模型如图3-1所示,其中系统分为二进制信源、发送滤波器、高斯信道、接收匹配滤波器、接收采样、判决恢复以及信号测量等7部分。 图3-1 高斯信道下的基带传输系统测试模型 图3-2 高斯信道下的基带传输系统测试仿真结果 分析:将发送数据延迟22个采样单位的发送信号和经过基带传输系统传输过的接收恢复的信号,才吻合。观察两个波形,不存在相位差。即恢复定时脉冲的上升沿对准图的最佳采样时刻,定时系统设置成功完成。

图3-3 高斯信道下的基带传输系统测试仿真结果 分析:①进行码型变换后的信号 ②进行波形变换后的信号,即发送滤波器的输出信号 ③信道输出信号,与信道输入信号即进行波形变换后的信号相比,存在衰减、失真和噪声干扰 ④接收滤波器输出的信号 图3-4 高斯信道下的基带传输系统测试仿真结果 分析:经过采样、判决和保持后信号 二.接收机定时恢复并系统仿真 在上述模型基础上,设计其接收机定时恢复系统并进行仿真。

双极性二进制信号本身不含有定时信息,故需要对其进行非线性处理(如平方或取绝对值),提取时钟的二分频分量,最后通过二分频来恢复接收定时脉冲。 系统仿真模型如图3-5所示,定时恢复子系统的内部结构如图3-6所示,其中采用了锁相环来锁定定时脉冲的二次谐波后,以二分频得出定时脉冲。示波器用来恢复定时与理想定时之间的相位差,然后通过调整Integer Delay模块的延迟量使恢复定时脉冲的上升沿对准眼图最佳采样时刻。 图3-5 高斯信道下的基带传输系统——定时提取系统的模型 图3-6 定时提取子系统的内部结构

基于SIMULINK的16QAM基带调制系统性能仿真

.科教创新.星垄垦星虽圆基于SIⅫ儿INK的16QAM基带调制系统性能仿真 ‘聂跃何海浪 (湖南省邵阳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湖南邵阳422000) [摘要】移动通信的物理层采用的调制方式主要有BPSK、QPSK、16PSK、16QAM等自适应数字调制解调技术。本文通过对信源产生的数字信号,经过16QAM调制解调方式对信号进行调制。通过对误码率的测试比较,来分析16QAM调制解调方式的性能。 【关键词】16QAM最佳接收机 【中图分类号】TN9l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09)1l一0033—02 ThePerfomanceof16QAMModulationandDemoIlulationbasedon SIMULINK NieYueHeHailang (Dep.ofInfomationEngineer,shaoyangUniversity,HuIl她,422000。ShaoyangChifla) 【Abs”act】Adaptivemodulationtechniqueishotfieldofmobilecommunicationsinrecentyears.Atpre∞ntthemobilecommunicationsphysicallayermodulationu∞dadaptivedigitalmodulationanddemodulationtechnologysuchasBPSK,QPSK,16PSK,16QAM.Inthisthesis,sourceofdigitalsignalsgeneratedthrough16QAManddemoduIationoft11esignalInodulation.Throughbiterrorrate0fthe t箦tcomparedtoanaJyzeaVarietyOfmodulationanddemOduJatiOn. 【Keywords】16QAMoptimumreceiver '引言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提高数字通信的可靠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数字信号在通信系统中传输时,因系统特性不理想和信道中有噪声干扰而引起数字信号波形失真,在接收判决时可能误判而造成误码。本论文通过搭建SIMULINK仿真模块,再修改佶噪比(SNR)等参数来获得不同情况下的系统误码率,眼图和星座图等。 216QAM调制解调原理有很高的频谱利用效率,实现起来也比较方便,在各种通信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数字微波通信、卫星通信、有线电视网数字视额广播等的主要调制方式.在短波电台、传呼机、对讲机中也有一定的应用…。正交幅度调制(QAM)信号采用了两个正交载波cos2石.疋f和sin2万正,,每一个载波都被一个独立的信息比特序列所调制。则调制出来的信号町表示为…: 10(f)=4。gr(f)cos2矾f+4。gr(,)sin2矾f, QAM调制是一种高效的调制方式,具埘=l,2,...,肘 式中{厶)和{厶)是电平集合.这些电平是通过将k比特序列映射为信号振幅而获得的。 QAM可以看成是振幅调制和相位调制的结合【2】。因此发送的QAM信号波形可表示为: 材。(f)=4,Igr(f)cos(2矾r+幺), 肼=l,2,....,Ml,疗=1,2,....,M2,(2) 关于16QAM的解调和判决,假设在信号传输中存在载波相位馆移和加性高斯噪 圈6测试结果(Trunking)技术在VLAN中的应用.【参考文献】 【l】田妍,王中,付立政.宽带接入交换机中Trunking的设计与实现【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2,23(11):1317一1320.【2】徐立新,李庆亮,陈富民.基于高性能网络系统架构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4,25(10):1773一1777.【3】李晓娟,陈存杜.热备份路由及负载均衡在VLAN中的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6(5):1203—1204. 【4】任晓鹏,李伟华.基于PacketTracer构建虚拟网络实训平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7):44—45. 【5】Cbc0Systems公司C硫oNetwo订dngAcademyProgram.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第一、二学期)(第三版)【M】.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李清平(1969一)。男,工学学士,尉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单位名称: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数字技术与应用 55 万方数据

通信原理 数字基带传输实验报告

基带传输系统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1、 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 2、 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学习matlab 的使用; 4、 掌握基带数字传输系统的仿真方法; 5、 熟悉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 6、 掌握带限信道的仿真以及性能分析; 7、 通过观察眼图和星座图判断信号的传输质量。 二、 实验原理 在数字通信中,有些场合可以不经载波调制和解调过程而直接传输基带信号,这种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的系统称为基带传输系统。 基带传输系统方框图如下: 基带脉冲输入 噪声 基带传输系统模型如下: 信道信号 形成器 信道 接收 滤波器 抽样 判决器 同步 提取 基带脉冲

各方框的功能如下: (1)信道信号形成器(发送滤波器):产生适合于信道传输的基带信号波形。因为其输入一般是经过码型编码器产生的传输码,相应的基本波形通常是矩形脉 冲,其频谱很宽,不利于传输。发送滤波器用于压缩输入信号频带,把传输 码变换成适宜于信道传输的基带信号波形。 (2)信道:是基带信号传输的媒介,通常为有限信道,如双绞线、同轴电缆等。信道的传输特性一般不满足无失真传输条件,因此会引起传输波形的失真。另 外信道还会引入噪声n(t),一般认为它是均值为零的高斯白噪声。 (3)接收滤波器:接受信号,尽可能滤除信道噪声和其他干扰,对信道特性进行均衡,使输出的基带波形有利于抽样判决。 (4)抽样判决器:在传输特性不理想及噪声背景下,在规定时刻(由位定时脉冲控制)对接收滤波器的输出波形进行抽样判决,以恢复或再生基带信号。 (5)定时脉冲和同步提取:用来抽样的位定时脉冲依靠同步提取电路从接收信号中提取。 三、实验内容 1采用窗函数法和频率抽样法设计线性相位的升余弦滚讲的基带系统(不调用滤波器设计函数,自己编写程序) 设滤波器长度为N=31,时域抽样频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o为4 /Ts,滚降系数分别取为0.1、0.5、1, (1)如果采用非匹配滤波器形式设计升余弦滚降的基带系统,计算并画出此发送滤波器的时域波形和频率特性,计算第一零点带宽和第一旁瓣衰减。 (2)如果采用匹配滤波器形式设计升余弦滚降的基带系统,计算并画出此发送滤波器的时域波形和频率特性,计算第一零点带宽和第一旁瓣衰减。 (1)非匹配滤波器 窗函数法: 子函数程序: function[Hf,hn,Hw,w]=umfw(N,Ts,a)

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一 MATLAB 及仿真实验(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一、实验目的 学习利用MATLAB 进行控制系统时域分析,包括典型响应、判断系统稳定性和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 二、预习要点 1、 系统的典型响应有哪些? 2、 如何判断系统稳定性? 3、 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有哪些? 三、实验方法 (一) 四种典型响应 1、 阶跃响应: 阶跃响应常用格式: 1、)(sys step ;其中sys 可以为连续系统,也可为离散系统。 2、),(Tn sys step ;表示时间范围0---Tn 。 3、),(T sys step ;表示时间范围向量T 指定。 4、),(T sys step Y =;可详细了解某段时间的输入、输出情况。 2、 脉冲响应: 脉冲函数在数学上的精确定义:0 ,0)(1)(0 ?==?∞ t x f dx x f 其拉氏变换为:) ()()()(1)(s G s f s G s Y s f === 所以脉冲响应即为传函的反拉氏变换。 脉冲响应函数常用格式: ① )(sys impulse ; ② ); ,();,(T sys impulse Tn sys impulse ③ ),(T sys impulse Y = (二) 分析系统稳定性 有以下三种方法: 1、 利用pzmap 绘制连续系统的零极点图; 2、 利用tf2zp 求出系统零极点; 3、 利用roots 求分母多项式的根来确定系统的极点 (三) 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 Matlab 提供了求取连续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函数step 、单位脉冲响应函数impulse 、零输入响应函数initial 以及任意输入下的仿真函数lsim.

答案 第六章 基带传输系统资料

第六章基带传输系统 1、AMI码的缺点是什么? 解:不能限制长连O和长连1,不利于时钟提取。 ,CMI码. 2、设数字信号序号为1000010100001111,将其编成AMI,HDB 3 解: AMI:+10000-10+10-10000+1-1+1-1 HDB3: V+|B-000V-B+0B-B+`00V+B-B+B-B+ CMI: 000010101011101000101010111001100 3、带限传输对数字信号有什么影响?码间干扰是怎样形成的? 解:理论上数字信息的频带为无穷大,这样无限带宽的信号通过实际的信道传输时,由于实际信道带宽有限,信号波形必然会产生失真,从而产生码间干扰. 4、怎样用示波器观察眼图,眼图恶化说明什么含义? 解:示波器采用外同步,扫描同期必然为TB(码元同期)或TB的整数倍,这样,就在荧光屏上出现一个或几个接收到的均衡波形,由于示波器的余辉作用,使多个波形迭在一起,这样在荧光屏上显示类似人眼的图形。眼图恶化说明信噪比降低,误码率增加. 5、定时抖动同哪些有关定时抖动对PCM通信有什么影响? 解:定时抖动的原因: ①谐振回路失谐的影响 ②时钟提取电路限幅门限失调或输入信号电平变化。 ③信通噪声和串话干扰 ④信号码型随机组合 抖动的影响:误码率增加 6、某CMI码为11000101110100,将其还原为二进制NRZ码 解:按CMJ码编码规则,还原后的NRZ码为1100101 0→01 1→00和11交替 7、为什么数字通信系统要求误码率低于10-6? 解:当Pe=10-6时,误码信噪比(S/Ne)dB=41.6dB,但若信道误码率高于10-6,如Pe=10-5,则(S/Ne)=31.6dB(Pe增加一个数量级,误码信噪比下降10dB),低于A律压缩特性的最大量化信噪化38dB,所以为保证总的信噪比不因误码噪声而显著下降,信道误码率Pe应低于10-6。 8、再生中继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解:噪声不积累但误码会积累。 9、为什么要求均衡波形的波峰附近变化要平坦? 解:均衡波形幅度大且波峰附近变化平坦,即使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定时抖动(再

基于.SIMULINK的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设计

1任务书 试建立一个基带传输模型,采用曼彻斯特码作为基带信号,发送滤波器为平方根升余弦滤波器,滚降系数为0.5,信道为加性高斯信道,接收滤波器与发送滤波器相匹配。发送数据率为1000bps,要求观察接收信号眼图,并设计接收机采样判决部分,对比发送数据与恢复数据波形,并统计误码率。另外,对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功率谱进行估计。假设接收定时恢复是理想的。 2基带系统的理论分析 2.1基带系统传输模型和工作原理 1)信道的传输特性为C(w),接收滤波器的传输特性为设系统总的传输特性为GR(w),则基带传输系统的总的传输特性为:H(w)=GT(w)C(w)GR(w),n(t)是信道中的噪声。 2)基带系统的工作原理:信源是不经过调制解调的数字基带信号,信源在发送端经过发送滤波器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码型,经过含有加性噪声的有线信道后,在接收端通过接收滤波器的滤波去噪,由抽样判决器进一步去噪恢复基带信号,从而完成基带信号的传输。 2.2 基带系统设计中的码间干扰及噪声干扰 码间串扰和信道噪声是影响基带传输系统性能的两个主要因素: 1)码间干扰及解决方案 码间干扰:由于基带信号受信道传输时延的影响,信号波形将被延迟从而扩展到下一码元,形成码间干扰,造成系统误码。 解决方案: ①要求基带系统的传输函数H(ω)满足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若不能满足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在接收端加入时域均衡,减小码间干扰。

②基带系统的系统函数H(ω)应具有升余弦滚降特性。如图2所示。这样对应的h(t)拖尾收敛速度快,能够减小抽样时刻对其他信号的影响即减小码间干扰。 2)噪声干扰及解决方案 噪声干扰:基带信号没有经过调制就直接在含有加性噪声的信道中传输,加性噪声会叠加在信号上导致信号波形发生畸变。 解决方案: ①在接收端进行抽样判决;②匹配滤波,使得系统输出性噪比最大。

实验三基于simulink通信系统仿真

实验三基于simulink通信系统的仿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simulink 仿真平台的应用。 2能对基本调制与解调系统进行仿真; 3 掌握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Matlab软件 三数字滤波器设计 (1)、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1、基于巴特沃斯法直接设计IIR数字滤波器 例5.1:设计一个10阶的带通巴特沃斯数字滤波器,带通频率为100Hz到200Hz,采样频率为1000Hz,绘出该滤波器的幅频于相频特性,以及其冲击响应图 clear all; N=10; Wn=[100 200]/500; [b,a]=butter(N,Wn,’bandpass’); freqz(b,a,128,1000) figure(2) [y,t]=impz(b,a,101); stem(t,y) 2、基于切比雪夫法直接设计IIR数字滤波器 例5.2:设计一个切比雪夫Ⅰ型数字低通滤波器,要求: Ws=200Hz,Wp=100Hz,Rp=3dB,Rs=30dB,Fs=1000Hz clear all; Wp=100; Rp=3;

Ws=200; Rs=30; Fs=1000; [N,Wn]=cheb1ord(Wp/(Fs/2),Ws/(Fs/2),Rp,Rs); [b,a]=cheby1(N,Rp,Wn); freqz(b,a,512,1000); 例5.3:设计一个切比雪夫Ⅱ型数字带通滤波器,要求带通范围100-250Hz,带阻上限为300Hz,下限为50Hz,通带内纹波小于3dB,阻带纹波为30 dB,抽样频率为1000 Hz,并利用最小的阶次实现。 clear all; Wpl=100; Wph=250; Wp=[Wpl,Wph]; Rp=3; Wsl=50; Wsh=300; Ws=[Wsl,Wsh]; Rs=30; Fs=1000; [N,Wn]=cheb2ord(Wp/(Fs/2),Ws/(Fs/2),Rp,Rs); [b,a]=cheby2(N,Rp,Wn); freqz(b,a,512,1000); 实验内容:1 设计一个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它的采样率为Fs=100Hz,希望在该系统中设计一个Butterworth型高通数字滤波器,使其通带中允许的最小衰减为 0.5dB,阻带内的最小衰减为40dB,通带上限临界频率为30Hz,阻带下限临界频率为40Hz。 2 试设计一个带阻IIR数字滤波器,其具体的要求是:通带的截止频率:wp1=650Hz、wp2=850Hz;阻带的截止频率:ws1=700Hz、ws2=800Hz;通带内的最大衰减为rp

通信原理第四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习题及其答案

第四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习题及其答案 【题4-1】设二进制符号序列为110010001110,试以矩形脉冲为例,分别画出相应的单极性码型,双极性码波形,单极性归零码波形,双极性归零码波形,二进制差分码波形。 【答案4-1】 【题4-2】设随机二机制序列中的0和1分别由()g t 和()g t -组成,其出现概率分别为p 和(1)p -: 1)求其功率谱密度及功率; 2)若()g t 为图(a )所示的波形,s T 为码元宽度,问该序列存在离散分量 1 s f T =否? 3)若()g t 改为图(b )所示的波形,问该序列存在离散分量 1 s f T =否?

【答案4-2】 1)随机二进制序列的双边功率谱密度为 2 2 1212()(1)()()[()(1)()]() s s s s s s m P f P P G f G f f PG mf P G mf f mf ωδ∞ -∞=--++--∑ 由于 12()()()g t g t g t =-= 可得: 2 2 22 ()4(1)()(12) ()() s s s s s m P f P P G f f P G mf f mf ωδ∞ =-∞ =-+--∑ 式中:()G f 是()g t 的频谱函数。在功率谱密度()s P ω中,第一部分是其连续谱成分,第二部分是其离散谱成分。 随机二进制序列的功率为 2 2 2 2 2 2 22 1()2 [4(1)()(12)()()] 4(1)()(12)() () 4(1)()(12)() s s s s s m s s s s m s s s m S P d f P P G f f P G mf f mf df f P P G f df f P G mf f mf df f P P G f df f P G mf ωω π δδ∞ ∞ ∞ ∞∞ =-∞ ∞ ∞ ∞ ∞∞ =-∞∞ ∞ ∞ =-∞ = =-+ --=-+ --=-+-? ∑ ?∑ ?? ∑ ?----- 2)当基带脉冲波形()g t 为 1 (){2 0 else s T t g t t ≤= ()g t 的付式变换()G f 为

MATLAB Simulink系统建模与仿真 实验报告

MATLAB/Simulink 电力系统建模与仿真 实验报告 姓名:******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实验一无穷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三相短路仿真 1.1 无穷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仿真模型构建 运行MATLAB软件,点击Simulink模型构建,根据电路原理图,添加下列模块: (1)无穷大功率电源模块(Three-phase source) (2)三相并联RLC负荷模块(Three-Phase Parallel RLC Load) (3)三相串联RLC支路模块(Three-Phase Series RLC Branch) (4)三相双绕组变压器模块(Three-Phase Transformer (Two Windings)) (5)三相电压电流测量模块(Three-Phase V-I Measurement) (6)三相故障设置模块(Three-Phase Fault) (7)示波器模块(Scope) (8)电力系统图形用户界面(Powergui) 按电路原理图连接线路得到仿真图如下: 1.2 无穷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仿真参数设置 1.2.1 电源模块 设置三相电压110kV,相角0°,频率50Hz,接线方式为中性点接地的Y形接法,电源电阻0.00529Ω,电源电感0.000140H,参数设置如下图:

1.2.2 变压器模块 变压器模块参数采用标幺值设置,功率20MVA,频率50Hz,一次测采用Y型连接,一次测电压110kV,二次侧采用Y型连接,二次侧电压11kV,经过标幺值折算后的绕组电阻为0.0033,绕组漏感为0.052,励磁电阻为909.09,励磁电感为106.3,参数设置如下图: 1.2.3 输电线路模块 根据给定参数计算输电线路参数为:电阻8.5Ω,电感0.064L,参数设置如下图: 1.2.4 三相电压电流测量模块 此模块将在变压器低压侧测量得到的电压、电流信号转变成Simulink信号,相当于电压、电流互感器的作用,勾选“使用标签(Use a label)”以便于示波器观察波形,设置电压标签“Vabc”,电流标签“Iabc”,参数设置如下图:

基于MATLAB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课程设计报告书

通信工程专业《通信仿真综合实践》研究报告 基于MATLAB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设计 学生:*** 学生学号:20*****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 中国 2016 年 5月

信息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信息技术院通信工程专业 20** 级,学号 201***** **** 一、课程设计课题: 基于MATLAB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设计 二、课程设计工作日自 2016 年 5 月 12 日至 2016 年 5 月 24 日 三、课程设计进行地点:图书馆 四、程设计任务要求: 1.课题来源: 指导教师指定题目 2.目的意义:. 1)综合应用《掌握和精通MATLAB》、《通信原理》等多门课程知识,使学生建立通信系统的整体概念 2)培养学生系统设计与系统开发的思想 3)培养学生独立动手完成课程设计项目的能力 3.基本要求: 1) 数字基带信号直接送往信道: 2)传输信道中的噪声可以看作加性高斯白噪声 3)可用滤波法提取定是信号 4)对传输系统要有清楚的理论分析 5)把整个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自行构造,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 6)最终给出信号的仿真结果(信号输出图形) 课程设计评审表

基于MATLAB 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 概述 :本课程设计主要研究了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的基本概念及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的传输过程和如何用MATLAB 软件仿真设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首先介绍了本课题的理论依据及相关的基础知识,包括数字基带信号的概念,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组成及各子系统的作用,及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过程。最后按照仿真过程基本步骤用MATLAB 的仿真工具实现了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过程,对系统进行了分析。 第一部分 原理介绍 一、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1)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介绍 未经调制的数字信号所占的频谱是从零频或很低频率开始,称为数字基带信号。在某些具有低通特性的有线信道中,特别是在传输距离不太远的情况下,基带信号可以不经载波调制而直接传输。这种不经载波调制直接传输数字基带信号的系统,称为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数字基带系统的基本结构可以由图1 的模型表示.其中包括发送滤波器、传输信道、接收滤波器、抽样判决等效为传输函数为H (w) 基带形成网络,对于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系统来说, H (w) 应满足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在实验中一般取H (w) 为升余弦滚降特性.在最佳系统下, 取C(w) = 1,GT (w) 和GR(w) 均为升余弦平方根特性.传输信道中的噪声可看作加性高斯白噪声, 用产生高斯随机信号的噪声源表示. 位定时提取电路,在定时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可以用滤波法提取定时信号,滤波法提取位定时的原理可用图2表示。 图1 基带传输系统模型 设发送滤波器的传输特性 , 则 ω ωπ d e H t g jwt R ? ∞ ∞ -= )(21 )()(ωT G

通信原理------数字基带传输实验报告

基带传输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 2、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学习matlab的使用; 4、掌握基带数字传输系统的仿真方法; 5、熟悉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 6、掌握带限信道的仿真以及性能分析; 7、通过观察眼图和星座图判断信号的传输质量。 二、实验原理 在数字通信中,有些场合可以不经载波调制和解调过程而直接传输基带信号,这种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的系统称为基带传输系统。 基带传输系统方框图如下: 基带传输系统模型如下:

各方框的功能如下: (1)信道信号形成器(发送滤波器):产生适合于信道传输的基带信号波形。因为其输入一般是经过码型编码器产生的传输码,相应的基本波形通常是矩形脉 冲,其频谱很宽,不利于传输。发送滤波器用于压缩输入信号频带,把传输 码变换成适宜于信道传输的基带信号波形。 (2)信道:是基带信号传输的媒介,通常为有限信道,如双绞线、同轴电缆等。信道的传输特性一般不满足无失真传输条件,因此会引起传输波形的失真。另 外信道还会引入噪声n(t),一般认为它是均值为零的高斯白噪声。 (3)接收滤波器:接受信号,尽可能滤除信道噪声和其他干扰,对信道特性进行均衡,使输出的基带波形有利于抽样判决。 (4)抽样判决器:在传输特性不理想及噪声背景下,在规定时刻(由位定时脉冲控制)对接收滤波器的输出波形进行抽样判决,以恢复或再生基带信号。 (5)定时脉冲和同步提取:用来抽样的位定时脉冲依靠同步提取电路从接收信号中提取。 三、实验内容 1采用窗函数法和频率抽样法设计线性相位的升余弦滚讲的基带系统(不调用滤波器设计函数,自己编写程序) 设滤波器长度为N=31,时域抽样频率Fo为 4 /Ts,滚降系数分别取为、、1,

simulink仿真实验报告

电机与拖动控制实验及其MATLAB仿真: 《电机与拖动控制实验及其MATLAB仿真》是2014年11月18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曹永娟。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电机与拖动控制实验教程,针对MCL 系列电机实验教学系统进行介绍,包括变压器、同步电机、异步电机、直流电机以及直流调速系统、交流调速系统拖动控制实验内容。 目录: 上篇电机与拖动控制实验 第1章电机实验装置和基本要求 1.1MCLⅡ型电机教学实验台 1.2实验装置和挂件箱的使用 1.2.1MCLⅡ型电机实验装置交流及直流电源操作说明 1.2.2仪表的使用 1.2.3挂件箱的使用 1.2.4交直流电机的使用 1.2.5导轨、测速发电机及转速计的使用 第2章电机与拖动控制实验基本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 2.1实验基本要求 2.2实验前的准备 2.3实验的进行 2.4实验报告

2.5实验安全操作规程 第3章变压器实验 3.1单相变压器 3.1.1实验目的 3.1.2预习要点 3.1.3实验项目 3.1.4实验设备及仪器 3.1.5实验方法 3.1.6实验报告 3.2三相变压器 3.2.1实验目的 3.2.2预习要点 3.2.3实验项目 3.2.4实验设备及仪器 3.2.5实验方法 3.2.6实验报告 3.3三相变压器的连接组和不对称短路3.3.1实验目的 3.3.2预习要点 3.3.3实验项目 3.3.4实验设备及仪器 3.3.5实验方法

3.3.6实验报告 3.3.7附录 3.4三相变压器的并联运行3. 4.1实验目的 3.4.2预习要点 3.4.3实验项目 3.4.4实验设备及仪器 3.4.5实验方法 3.4.6实验报告 第4章同步电机实验 4.1三相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4.1.1实验目的 4.1.2预习要点 4.1.3实验项目 4.1.4实验设备及仪器 4.1.5实验方法 4.1.6实验报告 4.1.7思考题 4.2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4.2.1实验目的 4.2.2预习要点 4.2.3实验项目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基于MATLAB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研究和分析讲解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2016届课程设计 《基于MATLAB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研究与分 析》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 学号 所属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通信16-1 指导教师蒋霎

塔里木大学教务处制 摘要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的基本概念及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的传输过程和如何用MATLAB软件仿真设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本文首先介绍了本课题的理论依据,包括数字通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组成及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过程。接着介绍了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特性包括数字PAM信号功率普密度及常用线路码型,并通过比较最终选择双极性不归零码。然后介绍了MATLAB仿真软件。之后介绍了数字基带信号的最佳接收的条件以及如何通过示波器观察基带信号的波形。最后按照仿真过程基本步骤用MATLAB的仿真工具实现了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过程,对系统进行了分析。 关键字:数字基带传输系统MATLAB 计算机仿真;

目录 1.前言 0 2.正文 0 2.1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0 2.2 数字基带信号 (1) 2.2.1基本的基带信号波形 (1) 2.2.2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 (2) 2.3实验原理 (5) 2.3.1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5) 2.3.2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模型 (5) 3.1MATLAB软件简介 (6) 3.1.1软件介绍 (6) 3.1.2 Matlab语言的特点 (7) 4.1实验内容 (7) 4.1.1理想低通特性 (8) 4.1.2余弦滚降特性 (8) 4.1.3 Matlab设计流程图 (9) 4.1.4余弦滚降系基于matlab的程序及仿真结果 (9)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4)

MATLAB仿真实验报告

MATLA仿真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课程:—随机信号分析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实验一

题目:编写一个产生均值为1,方差为4的高斯随机分布函数程序, 求最大值,最小值,均值和方差,并于理论值比较。 解:具体的文件如下,相应的绘图结果如下图所示 G仁random( 'Normal' ,0,4,1,1024); y=max(G1) x=mi n(G1) m=mea n(G1) d=var(G1) plot(G1);

实验二 题目:编写一个产生协方差函数为CC)=4e":的平稳高斯过程的程序,产生样本函数。估计所产生样本的时间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密度,并求统计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密度,最后将结果与理论值比较。 解:具体的文件如下,相应的绘图结果如下图所示。 N=10000; Ts=0.001; sigma=2; beta=2; a=exp(-beta*Ts); b=sigma*sqrt(1-a*a); w=normrnd(0,1,[1,N]); x=zeros(1,N); x(1)=sigma*w(1); for i=2:N x(i)=a*x(i-1)+b*w(i); end %polt(x); Rxx=xcorr(x0)/N; m=[-N+1:N-1]; Rxx0=(sigma A2)*exp(-beta*abs(m*Ts)); y=filter(b,a,x) plot(m*Ts,RxxO, 'b.' ,m*Ts,Rxx, 'r');

periodogram(y,[],N,1/Ts); 文件旧硯化)插入(1〕 ZMCD 克闻〔D ]窗口曲) Frequency (Hz)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NH---.HP)&UO 二 balj/ 」- □歹

毕业论文--模拟及数字基带系统传输设计与仿真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模拟及数字基带系统的仿真与设计 院系: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讲师 填写日期:2014年4月20日

摘要 目前,现代计算机科技发展越来越快,与此同时,新一代的可视化的仿真软件也应运而生。这些仿真软件在通信领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让通信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变得更为直观,而且也变得更方便。这就大大地促进了通信系统开发技术的速度。仿真软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很好的灵活性,为整个社会研究通信系统性能做出来突出贡献。 本次设计的主要探讨方向是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即模拟调制系统的调制技术和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调制技术。模拟调制主要研究模拟调制系统的分类、模拟调制系统的组成、模拟信号的传输方式。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主要研究常用的传输码型、眼图、码间串扰、噪声干扰、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组成。本次设计重点放在模拟调制及数字基带传输的Matlab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析,进一步理解并巩固理论知识。这样更便于模拟调制系统和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理论知识来源于实践并运用于实践。本次设计充分利用Matlab仿真软件的强大功能,结合理论知识建立了通信系统的仿真模型。 关键词:模拟调制系统;基带传输系统;Matlab;仿真技术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mputer technology is more and more fast, at the same time, a new generation of visual simulation software also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The simulation software has played a decisive role in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s. Not only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desig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become more intuitive, but also become more convenient. This will greatly promote the speed of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technology. Simulation software has extensive adaptability and good flexibility, for the society as a whole research on communication system performance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Mainly discusses the direction of this design is the key technology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namely the analogue modulation system modulation technique and modulation technique of digital baseband transmission system. Analog modulation mainly studi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analogue modulation system, the composition of analog modulation system, the analog signal transmission way. Digital baseband transmission system is the main research of commonly used transmission type, eye diagram,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and noise interference, the composition of digital baseband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design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Matlab simulation modulation and digital baseband transmission simulation analysis, through the simulation analysis, further understanding and consolidate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It is easier to simulate modulation system and digital baseband transmission system applied in the practical life.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comes from practice and applied to practice. This design make full use of the powerful features of the Matlab simulation software, combined with theoretical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system simul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Keywords:analog modulation system; base band transmission system; Matlab; simulation technolog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