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 格式:doc
- 大小:204.00 KB
- 文档页数:8
上海市松江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试卷共27题,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39分)(一)默写(15分)1、造化钟神秀,。
(《望岳》)2、万籁此俱寂,。
(《题破山寺后禅院》)3、,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当年万里觅封侯,。
(《诉衷情》)5、,盖以诱敌。
(《狼》)(二)阅读古诗词,完成第6-7题。
(4分)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下列句子与划线句抒发的情感相近的一项是。
(2分)A.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颈联具体地描绘了一幅的美丽画面,反衬了作者内心的惆怅与伤感。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8、节选文字出自课文《》,作者是。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10、下列对节选语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介绍陈涉的身世,旨在体现他不甘命运安排的抗争意识。
B.‚苟富贵,无相忘‛说明陈涉是个重感情、讲义气的人。
C.末句中的‚太息‛,表达了陈涉对志短之人的强烈讽刺。
D.该段文字简洁,但事例典型,为下文的起义埋下了伏笔。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张溥 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
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溥诗文敏捷。
(4分)2017年崇明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一、文言文(40分)(―)默写(15分)1 盈盈一水间, ________________ 。
(《迢迢牵牛星》)2.,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4.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___________ _ ______ 。
(《捕蛇者说》)5. __________________,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二)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鴻洲。
曰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请用一个四字成语概括首联诗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7.对诗中流露的思想情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A. 怅然若失之感B.岁月沧桑之慨C.忘我陶醉之情 D 、思乡念家之意(三)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______________ 》,作者 __________^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3分)余人各复延至其家10.不能表现桃花源人长期“与外人间隔”的—项是()A 、见到渔人非常惊讶。
B 、为躲避秦时的战乱来到桃花源后没再出去过。
C、对汉朝、魏朝和晋朝一无所知。
D、不希望渔人把桃花源的存在告知世人。
(四)阅读下文(12分)管仲弃酒齐桓公为大臣具酒,期以日中。
管仲后至,桓公举觞以饮之,管仲半弃酒。
2016-2017学年普陀区初三二模语文2017.4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雨后全无叶底花。
2.马作的卢飞快,。
3.,病树前头万木春。
4.斯是陋室,。
5.日光下彻,。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汉阳”在诗中的意思是。
(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前两联充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烘托黄鹤楼高耸的雄姿。
B.诗句中多处运用叠音词,使诗作富于清朗和谐的音乐美。
C.颈联描绘了晴日,汉水对岸的景物隐约可辨、凄美动人。
D.诗作以“愁”字收篇,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伤感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9分)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8.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
(7分)文学常识词语解释句子翻译本文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1)》小大之狱狱:(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译句:(3)9. 引文中对于曹刿“何以战”之问,鲁庄公的三次回答可以分别概括为:(2分)(1)以战;(2)以信战;(3)以战。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陶侃母陶侃母湛氏,豫章新淦人。
侃少为浔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封鲊①遗母,湛还鲊,以书责侃曰:?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唯不能益我,乃以增吾忧矣。
?鄱阳范逵素知名,举孝廉②。
投侃宿,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③,而逵仆马甚多,湛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欢迎分享欢迎欢迎转发!这里有最新的魔都中高考语文资料!湛剪头发,卖得数斗米。
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2、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4、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落而石出者。
(《醉翁亭记》)5、然往来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黔之驴》)(二)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6-7题(4分)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净沙•秋思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两首诗词都写了雨后山村的景象。
B.两首诗词中都有直接点名季节的诗句。
C.两首诗词都写到了秋天山水的特点D. 两首诗词都通过色彩来描绘景物。
7、两首诗词的作者借赏心悦目的秋景都表达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
(5分)文学常识词语解释成语积累文中的“臣”是本文作文_________。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综合运用专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综合运用专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综合运用专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综合运用专题2017年初三二模徐汇区综合运用(10分)25.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通过比赛的形式比拼诗词知识并赏析,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注释】会:有一定目的的集会.赛:比赛。
【材料二】两会期间,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诗词大会》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融汇地用到教材体系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像中医院、武术等都可以考虑进去,而且不仅要进校园,还可以国际化。
(1)央视的这档诗词节目名为“中国诗词大会",而非“中国诗词大赛”,请结合材料揣摩其命名的意图。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师生们都想用实际行动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下列与活动意图不匹配的两项是()( )(4分)A.学生社团组织成立诗歌社.B。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2017年初三二模徐汇区(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①,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
”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帝然之。
(有删改)【注释】①行义:行为道义。
11.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1)少与王安石游()(2)以吝故不及()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安石何如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13.曾巩认为王安石的优点有文章学问高超、行为道义杰出、等,而缺点在于。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4分)14.选文内容体现曾巩的为人特点是()(2分)A. 嫉恶如仇B.左右逢源C.春风化雨D.客观理性(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12分)11.(4分,每空2分)(1)年轻(2分)比得上12.(2分)王安石为人怎样?13.(4分,每空2分)敢于有所作为不愿改正自己的过错14.(2分)D2017年初三二模闵行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先主一见马超,以为平西将军,封都亭侯,超见先主待之厚也,阔略无上下礼,与先主言,常呼字,关羽怒,请杀之,先主不从,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
”明日大会诸将,羽、飞并挟刀立直,超入顾坐席,不见羽、飞座,见其直也,乃大惊。
自后乃尊事先主。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先主不从()(2)明日大会诸将()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超入顾坐席13.关羽“请杀之”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14.对本材料中人物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先主宽厚仁爱B.张飞求贤若渴C.关羽简单粗暴D.马超知错就改(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11.(4分)(1)听从(2分)(2)会合(或:聚会、集会)12.(3分)马超进入,环顾座位。
普陀区2017届九年级4月质量调研(二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 ,雨后全无叶底花。
2. 马作的卢飞快,。
3. ,病树前头万木春。
4. 斯是陋室,。
5. 日光下彻,。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 “汉阳”在诗中的意思是。
(2分)7.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前两联充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烘托黄鹤楼高耸的雄姿。
中/华-资*源%库B. 诗句中多处运用叠音词,使诗作富于清朗和谐的音乐美。
C. 颈联描绘了晴日,汉水对岸的景物隐约可辨、凄美动人。
D. 诗作以“愁”字收篇,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伤感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9分)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8.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
(7分)文学常识词语解释句子翻译本文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1)》小大之狱狱:(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译句:(3)(1)以战;(2)以信战;(3)以战。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陶侃母陶侃母湛氏,豫章新淦人。
侃少为浔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封鲊①遗母,湛还鲊,以书责侃曰:“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唯不能益我,乃以增吾忧矣。
”中/华-资*源%库鄱阳范逵素知名,举孝廉②。
投侃宿,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③,而逵仆马甚多,湛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湛剪头发,卖得数斗米。
斫④诸屋柱,悉割为薪。
2017年上海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几处早莺争暖树,绿意盎然春意浓。
(___《钱塘湖春行》)2.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___深树鸣。
(___《清明》)3.其切如是,佞人之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黄生借说》)4.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___《如梦令》)5.人知从太守乐而乐,不知从太守悲而悲。
(___《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6-7题(4分)甲】___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挥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___。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___?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破阵子为___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壮士奋战沙场,___破___。
烽火戏诸侯,直至今夜,___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6.两首词的作者,依次分别是___、___。
(2分)7.对两首宋词理解有误的两项是(C、D)(2分)A.【甲】词首句中的“狂”字,贯穿并统摄了全词。
B.【乙】词首句中的“醉”字,引出的内容都是梦境。
C.两首词都描绘了宏大激烈的战争场面。
D.两首词都表达出词人报国难酬的壮志。
三)阅读下列文段,完成8-10题(9分)___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___,广起,夺而杀尉,___,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___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___、___,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___自立为将军,___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___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
比至___,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2017徐汇二模一、文言文阅读(39分)(一)默写(15分)1.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_。
(《望岳》)2.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3.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______。
(《竹枝词》)4.__________________,轻烟老树寒鸦。
(《天净沙·秋》)5.不以物喜,________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4份)①题破山寺后禅院②山居秋暝【唐】常建【唐】王维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两首诗都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第①首中的“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是以声衬静;第②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动衬静。
(2分)7.下列对着两首诗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A.两首诗都描绘了幽雅宁静的环境。
B.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高洁的精神追求。
C.两首诗都写了富有诗情画意的风光。
D.两首诗都是格律诗中的五言绝句。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8-10题(8分)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普陀区2017届九年级4月质量调研(二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 ,雨后全无叶底花。
2. 马作的卢飞快,。
3. ,病树前头万木春。
4. 斯是陋室,。
5. 日光下彻,。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 “汉阳”在诗中的意思是。
(2分)7.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前两联充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烘托黄鹤楼高耸的雄姿。
中/华-资*源%库B. 诗句中多处运用叠音词,使诗作富于清朗和谐的音乐美。
C. 颈联描绘了晴日,汉水对岸的景物隐约可辨、凄美动人。
D. 诗作以“愁”字收篇,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伤感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9分)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8.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
(7分)文学常识词语解释句子翻译本文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1)》小大之狱狱:(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译句:(3)9. 引文中对于曹刿“何以战”之问,鲁庄公的三次回答可以分别概括为:(2分)(1)以战;(2)以信战;(3)以战。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陶侃母陶侃母湛氏,豫章新淦人。
侃少为浔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封鲊①遗母,湛还鲊,以书责侃曰:“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唯不能益我,乃以增吾忧矣。
”中/华-资*源%库鄱阳范逵素知名,举孝廉②。
投侃宿,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③,而逵仆马甚多,湛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第1页(共18页) 一、文言文 1.默写 (1)欲把西湖比西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 (2) ,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3)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 ,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5)黄发垂髫, 。(《桃花源记》) 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竦峙”的意思是 (2)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全诗借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积极进取精神。 B.“东临碣石”两句以“观”字总领全篇,点名了观沧海的地点。 C.“水何澹澹”两句,动静相衬,写出了大海的全景。 D.“日月之行”四句具体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星汉的真实景象。 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黄生借书说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1)上文的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阐明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 B.上文先用了“天子读书”和“富贵人读书”这两个常见的事实来论证了观点。 C.上文再以“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一句深化了论点,扩展了论题。 D.上文最后以对比论证来证明“天下物皆然” 第2页(共18页)
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楚王使魏逐张仪①.陈轸②曰:“王何逐张子?”曰:“为臣不忠不信。”曰:“不忠,王无以为臣;不信,王勿与为约。且魏臣不忠不信,于王何伤?忠且信,于王何益?逐而听则可,若不听,是王令困也。且使万乘之国免其相,是城下之事也。” 【注】①张仪:战国时期纵横家、外交家、谋士,魏国国相。②陈轸(zhěn):战国时期纵横家、谋士,楚国谋士。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为臣不忠不信. ②于王何益. (2)陈珍认为楚王想让魏国驱逐仗仪的后果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 (3)从文中看,陈珍是个 、 的人。
2017年杨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部分(共40分)(一)默写(15分)1.挥手自兹去,。
(《送友人》)2. ,尚思为国戍轮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万籁此俱寂,。
(《题破山寺后禅院》)4. 。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又是哉!(《捕蛇者说》)5.亭亭净植,。
(《爱莲说》)(二)阅读下列诗曲,完成6-7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诗中借用典故的一联,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2分)7.下列对颈联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沉舟”“病树”是诗人的自嘲,其中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
B.“千帆过”“万木春”,形象表明诗人对自己拥有光明前途充满信心。
C.“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富有生机的景象,表现诗人豁达襟怀。
D.蕴含了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三)阅读选文,完成8—10题(9分)黄生借书说(节选)①“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②“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8.选文作者是代文学家。
(2分)9.完成下列题目。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A.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B.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C.而惴惴焉摩玩..也..之不已 D.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2、,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晨兴理荒秽,。
(《归园田居》)4、,水落而石出者。
(《醉翁亭记》)5、然往来视之,。
(《黔之驴》)(二)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6-7题(4分)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净沙•秋思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两首诗词都写了雨后山村的景象。
B.两首诗词中都有直接点名季节的诗句。
C.两首诗词都写到了秋天山水的特点D. 两首诗词都通过色彩来描绘景物。
7、两首诗词的作者借赏心悦目的秋景都表达了_。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
(5分)文学常识词语解释成语积累文中的“臣”是本文作文。
(人名) 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
从文中画线句可以提炼的成语是。
9、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叙述了作者与先帝患难与共的经历。
B.交代了作者劝说刘婵“开张圣听”的原因。
C.表达了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
D. 表达了作者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2017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二模试卷(语文1.默写(1)欲把西湖比西子,(《饮湖上初晴后雨》)(2),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3)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bull;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bull;秋思》)(5)黄发垂髫,。
(《桃花源记》)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竦峙的意思是(2)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全诗借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积极进取精神。
B.东临碣石两句以观字总领全篇,点名了观沧海的地点。
C.水何澹澹两句,动静相衬,写出了大海的全景。
D.日月之行四句具体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星汉的真实景象。
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黄生借书说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1。
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还! 2017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默写专题 2017年初三二模徐汇区 (一)默写(15分) 1. 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_。( 《望岳》 ) 2. 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 3. 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______。( 《竹枝词》 ) 4. __________________,轻烟老树寒鸦。( 《天净沙·秋》 ) 5. 不以物喜, 。 ( 《岳阳楼记》 ) (一)默写(15分,每句3分,错一字扣1分) 1.阴阳割昏晓 2.八百里分麾下炙 3.道是无晴却有晴 4.孤村落日残霞 5.不以己悲
2017年初三二模闵行区 (一)默写(15分) 1. ,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 2.山河破碎风飘絮, 。 (《过零丁洋》) 3.几处早莺争暖树, 。 (《钱塘湖春行》) 4. ,不逾矩。 (《孔孟论学》) 5. ,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
(一)默写(15分)(错一字扣一分,3分扣完为止) 1.(3分)衣带渐宽终不悔 2.(3分)身世浮沉雨打萍 3.(3分)谁家新燕啄春泥 4.(3分)七十而从心所欲 5.(3分)殚其地之出 2017年初三二模崇明区 (一)默写(15分) 1.盈盈一水间, 。 (《迢迢牵牛星》) 2. ,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潭中鱼可百许头, 。 (《小石潭记》) 4.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 (《捕蛇者说》) 5. ,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 (一)默写(15分) 1.脉脉不得语 2.沉舟侧畔千帆过 3.皆若空游无所依 4.以尽吾齿 5.东边日出西边雨
2017年初三二模普陀区 (一)默写(15分) 1. ,雨后全无叶底花。 2.马作的卢飞快, 。 3. ,病树前头万木春。 4.斯是陋室, 。 5.日光下彻, 。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综合运用专题2017年初三二模徐汇区综合运用(10分)25.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通过比赛的形式比拼诗词知识并赏析,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注释】会:有一定目的的集会。
赛:比赛。
【材料二】两会期间,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诗词大会》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融汇地用到教材体系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像中医院、武术等都可以考虑进去,而且不仅要进校园,还可以国际化。
(1)央视的这档诗词节目名为“中国诗词大会”,而非“中国诗词大赛”,请结合材料揣摩其命名的意图。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师生们都想用实际行动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下列与活动意图不匹配的两项是()()(4分)A.学生社团组织成立诗歌社。
B.语文组举办经典诗词吟诵节。
C.历史组开设东欧历史兴趣课。
D.劳技课引进“扎染”等非遗课程。
E.计算机组开展网络流行语探究活动。
F.图书馆推荐中华经典读本系列书目。
(3)为了更好地推广中国诗词,同学们认为可以挖掘其中的文化元素,来增强欣赏诗词的趣味性。
请你写出下列诗词中的中国传统节日。
(4分)、《生查子·元夕》《元日》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爆竹声中一岁除,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春风送暖入屠苏。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千门万户曈曈日,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2017年上海各区县高三二模汇编—古诗鉴赏(学生版)(精校Word版)宝山、长宁、金山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
(8分)春日独酌唐李白东风扇淑①气,水木荣春晖。
白日照绿草,落花散且飞。
孤云还空山,众鸟各已归。
彼物皆有托,吾生独无依②。
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
【注】①淑:美好。
②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知音寻不存,已矣何所悲。
”13.下列关于李白诗歌风格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1分)A.清新俊逸B.风骨峥嵘C.浪漫奔放D.天然去雕饰14.对本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起首四句用“比”的手法,景情理结合,重在托物言志。
B.“扇”写东风吹拂的态势,“荣”表现万物盎然的生机。
C.“白日”两句用动词,使色彩更鲜明,画面更富有动态。
D.结尾两句点题“独酌”,又呈现了主人公的动作和神态。
15.请从写法和情感两个方面比较画线句与注释《咏贫士》的异同。
(4分)青浦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
(8分)春日独酌唐李白东风扇淑①气,水木荣春晖。
白日照绿草,落花散且飞。
孤云还空山,众鸟各已归。
彼物皆有托,吾生独无依②。
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
【注】①淑:美好。
②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知音寻不存,已矣何所悲。
”13.下列关于李白诗歌风格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1分)A.清新俊逸B.风骨峥嵘C.浪漫奔放D.天然去雕饰14.对本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起首四句用“比”的手法,景情理结合,重在托物言志。
B.“扇”写东风吹拂的态势,“荣”表现万物盎然的生机。
C.“白日”两句用动词,使色彩更鲜明,画面更富有动态。
D.结尾两句点题“独酌”,又呈现了主人公的动作和神态。
15.请从写法和情感两个方面比较画线句与注释《咏贫士》的异同。
(4分)崇明区(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3 — 15题。
(8分)【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自适乔吉黄花开数朵,翠竹栽些个。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2017年初三二模徐汇区(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4份)①题破山寺后禅院②山居秋暝【唐】常建【唐】王维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两首诗都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第①首中的“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是以声衬静;第②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动衬静。
(2分)7.下列对着两首诗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A.两首诗都描绘了幽雅宁静的环境。
B.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高洁的精神追求。
C.两首诗都写了富有诗情画意的风光。
D.两首诗都是格律诗中的五言绝句。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4分)6.(2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7.D2017年初三二模闵行区(二)阅读下面两首作品,完成第6-7题(4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如梦令》的作者是___________。
“瘦”在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如梦令”和“四块玉”是词牌名,《别情》是题目。
B.“绿肥红瘦”和“杨花雪”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知否”和“人去也”都表达了对对方的批评和责怪。
D.这两首作品都抒写了女子心中细腻、真切、感伤之情。
(二)阅读下面两首作品,完成第6-7题(4分)6.(2分)李清照(1分)(1分)凋零7.(2分)D2017年初三二模崇明区(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请用一个四字成语概括首联诗的内容。
(2分)7.对诗中流露的思想情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怅然若失之感B.岁月沧桑之慨C.忘我陶醉之情D.思乡念家之意(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6、人去楼空(2分)7、C(2分)2017年初三二模普陀区(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汉阳”在诗中的意思是。
(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前两联充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烘托黄鹤楼高耸的雄姿。
B.诗句中多处运用叠音词,使诗作富于清朗和谐的音乐美。
C.颈联描绘了晴日,汉水对岸的景物隐约可辨、凄美动人。
D.诗作以“愁”字收篇,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伤感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6—7题(4分)6. 汉水的北岸(2分)7. C(2分)2017年初三二模黄浦区(二)阅读下面两首作品,完成第6-7题(4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词中“试问卷帘人”的“试”字表达了作者_______心理。
(2分)7.以下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不同,没有使用设问手法的一项是()(2分)A.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B.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C.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D.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6.(2分)(关心花事却又怕听到花落、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究竟的)矛盾7.(2分)C2017年初三二模宝山区(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6-7题(4分)【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雕弓如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6.两首词的作者,依次分别是、(人名)。
(2分)7.对两首宋词理解有误的两项是()()(2分)A.【甲】词首句中的“狂”字,贯穿并统摄了全词。
B.【乙】词首句中的“醉”字,引出的内容都是梦境。
C.两首词都描绘了宏大激烈的战争场面。
D.两首词都表达出词人报国难酬的壮志。
6、(2分)苏轼、辛弃疾7、(2分)B C2017年初三二模奉贤区(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诗中“竦峙”的意思是(2分)7.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全诗借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积极进取精神。
B.“东临碣石”两句以“观”字总领全篇,点名了观沧海的地点。
C.“水何澹澹”两句,动静相衬,写出了大海的全景。
D.“日月之行”四句具体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星汉的真实景象。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6、高高耸立(2分)7、D(2分)2017年初三二模静安区(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6-7题(4分)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以下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A.千载B.历历C.凄凄 D、日暮7.这首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用尾联中的两个字概括便是“□” “□”。
(2分,每格1字)(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第6—7题(4分)6.C(2分)7.乡愁(2分)2017年初三二模青浦区(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5分)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对《观沧海》《望岳》两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两首诗都采用写景抒情的方式。
B.两首诗都运用了想象的方法。
C.两首诗都有对偶句。
D.两首诗都是篇末点题。
7.《观沧海》中的“星汉”指的是_______;《望岳》中的“岱宗”指的是______。
(2分)6、(2分)D7、(2分)银河(1分)泰山(1分)2017年初三二模松江区(二)阅读下列宋词,完成第6-7题(4分)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6.上阙中,词人通过、等凄美景物,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2分)7.下列对该词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伫倚”写出主人公凭栏时间之久。
B. “黯黯”表现出日暮时光线之暗淡。
C. “无言”传递出主人公内心之孤独。
D. “不悔”表达了主人公态度的执着。
(二)(4分)6.(2分)烟光残照7.(2分)B2017年初三二模杨浦区(二)阅读下列诗曲,完成6-7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诗中借用典故的一联,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2分)7.下列对颈联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沉舟”“病树”是诗人的自嘲,其中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
B.“千帆过”“万木春”,形象表明诗人对自己拥有光明前途充满信心。
C.“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富有生机的景象,表现诗人豁达襟怀。
D.蕴含了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二)阅读下列诗曲,完成6-7题(4分)6 、对友人无尽怀念之情,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现实的无限悲痛、惆怅之情。
7 、B2017年初三二模嘉定区(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
(4分)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本诗的作者是朝的(人名)。
(2分)7.下列诗、词的最后一句与本诗的“篇末言志”相同的一项是()(2分)A.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6.(2分)宋文天祥7.(2分)B2017年初三二模长宁-金山区(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
(4分)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对《观沧海》《望岳》两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两首诗都采用写景抒情的方式。
B.两首都运用了想象的方法。
C.两首诗都有对偶句。
D.两首诗都是篇末点题。
7.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分)(1)《观沧海》的“观”即“看”,有两层意思:一是作者北征乌桓胜利班师心情乐观;二是所写对象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2)《望岳》的“望”即“看”,有两层意思:一是作者并未登山,而是在山脚下远望泰山;二是作者想象登山泰山之巅、雄视天下的壮观景象。
()(二)(4分)6.(2分)D7.(2分)(1)√(2)√2017年初三二模虹口区(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
(4分)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诗中“随意”的意思是(2分)7.下列说法恰当的一项是()(2分)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表现了秋雨初晴薄暮时分的空气清新怡人。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有声有色的突出了山居村民生活淳朴欢快。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动衬静地描绘了山间月夜景色幽静雅致。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寄托诗人洁身自好,清雅庄重的君子情怀。
(二)6、任凭 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