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第二章 基础与地下室
- 格式:ppt
- 大小:10.46 MB
- 文档页数:103
2 基础和地下室构造一、地基基础的基本概念基 础上部结构地 基地基(subgrade,foundation soils):建筑物的全部荷载都由它下面的地层来承担,受建筑物影响的那一部分地层就称为地基。
基础: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基础埋置深度基础的埋置深度是指基础的底面至室外设计地面的距离。
p实质:选择合适的持力层。
p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持力层的情况;建筑物的结构、使用功能;建筑结构及环境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基冻融条件。
墙下条形基础柱下独立基础由砖、毛石、砼、毛石砼、灰土、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无需配置钢筋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俗称“刚性基础砖:强度等级不低于MU10。
砂浆:不低于M5。
在地下水位以下或当地基土潮湿时,应采用水泥砂浆砌筑。
适用于6层及6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和砖墙承重的厂房。
(1)砖基础(2)毛石基础毛石是指未经加工凿平的石料。
应采用未风化的硬质岩石,禁用风化毛石。
(3)灰土基础石灰和土料按体积比3:7或2:8拌和均匀,在基槽内分层夯实(每层虚铺220~250mm,夯实至150mm)。
毛石基础灰土基础(4)三合土基础由石灰、砂、骨料(矿渣、碎砖、碎石)加水混合而成。
体积比1:2:4或1:3:6。
用于4层和4层以下的民用房屋。
(5)砼基础C15。
抗压强度、耐久性、抗冻性较好。
毛石砼基础:在砼基础中埋入体积占25%~30%的毛石,石块尺寸不宜超过300mm。
可节省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
Ø适用:上部结构荷载大、地质条件差及承受水平力和力矩时采用。
Ø在墙或柱之下设置的水平截面向下扩大的钢筋混凝土基础。
2)钢筋砼扩展基础(简称扩展基础)Ø形式:ü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用于柱基、烟囱、水塔等。
ü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分带肋与不带肋两种。
(a)(b)图2-3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a)无肋的; (b)有肋的底板肋垫层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a)阶梯形基础; (b)锥形基础;(c)杯口基础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a)无肋的; (b)有肋的柱下条形基础支撑同一方向(或同一轴线)上若干根柱的长条形连续基础。
考研建筑构造试题答案考研建筑构造试题+答案2、民用建筑主要那几个部分组成的?3、对剪力墙的要求?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一、填空题1、人工地基加固方法有三大类,即()、()、()。
2、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有()、()和2、灰土基础中,3 :7或4 :6的灰土用于基础,2 :8灰土用于做垫层。
3、刚性基础受刚性角的限制,所以基础底面积越大所需基础的高度越高。
4、混凝土基础为柔性基础,可不受刚性角的限制。
5、间隔式砖基础最低一台必须是两皮砖。
6、对于钢筋混凝土基础,设垫层时,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40mm,不设垫层时,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70mm。
7、砖基础砌筑方法包括等高式和间隔式,两者比较,间隔式刚性脚较大。
三、选择题1、当建筑物为柱承重且柱距较大时宜采用 A 独立基础 B 条形基础 C 井格式基础 D 筏片式基础2、基础埋置深度不超过时,叫浅基础。
A 500mm B 5m C 6m D 3、间隔式砖基础大放脚台阶的宽高比为 A 1 :5 B 1 :2 C 1 :1 4、砖基础等高式砌筑,每台退台宽度为 A 180mm B mm C126mm 5、灰土基础每夯实(B)高为一步。
A 200mm B 150mm C 250mm 6、地下室的砖砌外墙最小厚度为 A 240mm B 360mm C490mm 7、室内首层地面标高为±,基础地面标高为-,室外地坪标高为-,则基础埋置深度为m。
ABCD8、基础设计中,在连续的的墙下或密集的柱下,宜采用A独立基础B条形基础C井格基础D筏片基础9、地下室外墙如果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其最小厚度不应低于mm A200B300 C400D500 10、地下室防潮层外侧应回填弱透水性土,其填土宽度不小于mm A200 B300C350D500 11、以下基础中,刚性角最大的基础通常是A混凝土基础B砖基础C砌体基础D石基础12、属于柔性基础的是A砖基础B毛石基础C混凝土基础D钢筋混凝土基础13、直接在上面建造房屋的土层称为A原土地基B天然地基C人造地基D人工地基14、对于大量砖混结构的多层建筑的基础,通常采用A单独基础B条形基础C片筏基础D箱形基础15、砌筑砖基础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小于AM5BMCM1DM四、名词解释1、基础:2、刚性基础:五、简答题1、进行刚性基础的扩展基础的特点比较?2、简述地下室外墙垂直防潮的做法?3、什么基础的埋置深度?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有哪些?六、计算已知某台阶状混凝土截面的条形基础台阶宽为180mm,台阶高为300mm,问是否满足混凝土刚性角的限制。
《建筑构造》基础与地下室(练习题答案)范本一:建筑构造基础与地下室(练习题答案)第一章基础知识1.1 基础概述1.2 基础分类1.2.1 承台基础1.2.2 基础板1.2.3 桩基础1.3 基础设计要求1.3.1 承载力要求1.3.2 不均匀沉降控制1.3.3 抗浮力设计1.4 基础施工工艺1.4.1 土方开挖1.4.2 基础预埋件施工1.4.3 钢筋绑扎1.4.4 混凝土浇筑1.4.5 基础养护第二章地下室结构2.1 地下室设计概述2.2 地下室施工材料2.2.1 地下室墙体材料2.2.2 地下室地板材料2.3 地下室结构布置2.3.1 地下室墙体布置2.3.2 地下室柱网布置2.3.3 地下室地板布置2.4 地下室施工工艺2.4.1 地下室开挖2.4.2 地下室结构施工2.4.3 地下室防水施工2.4.4 地下室通风施工2.5 地下室工程质量要求2.5.1 结构强度要求2.5.2 防水及防潮要求2.5.3 通风要求第三章练习题答案题目1:xxx解答:xxx题目2:xxx解答:xxx...附件:建筑构造设计图纸、施工工艺图纸、施工现场照片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法:涉及建筑工程的法律法规,对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
2. 建筑施工合同法:规定建筑施工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方面的法律事项。
----------------------------------------------------------------范本二:建筑构造基础与地下室(练习题答案)第一节基础知识1.1 基础概述1.2 基础分类1.2.1 承台基础1.2.2 基础板1.2.3 桩基础1.3 基础设计要求1.3.1 承载力要求1.3.2 不均匀沉降控制1.3.3 抗浮力设计1.4 基础施工工艺1.4.1 土方开挖1.4.2 基础预埋件施工1.4.3 钢筋绑扎1.4.4 混凝土浇筑1.4.5 基础养护第二节地下室结构2.1 地下室设计概述2.2 地下室施工材料2.2.1 地下室墙体材料 2.2.2 地下室地板材料2.3 地下室结构布置2.3.1 地下室墙体布置 2.3.2 地下室柱网布置 2.3.3 地下室地板布置2.4 地下室施工工艺2.4.1 地下室开挖2.4.2 地下室结构施工 2.4.3 地下室防水施工 2.4.4 地下室通风施工2.5 地下室工程质量要求2.5.1 结构强度要求2.5.2 防水及防潮要求2.5.3 通风要求附件:建筑构造设计图纸、施工工艺图纸、施工现场照片等。
附图2-1 地下室防潮处理
(a)墙身防潮 (b)地坪防潮
2.地下室的外包防水做法,参见附图2-2。
附图2-2 地下室外包防水构造
(a)外包防水 (b)墙身防水层收头处理 (c)内包防水
附图2-3 砖基础构造
附图2-4 石基础构造
参见附图2-5。
a)土质均匀的良好土,基础宜浅埋,但不得低于0.5 m。
)上层软土不超过2 m、下层为好土,基础宜埋在好土内。
)上层软土在2~5 m之间、下层为好土时,对于低层、轻型建筑可埋在软土内,而总荷载较大的建筑宜埋在好土内。
)上层软土大于5 m、下层为好土时,低层、轻型建筑可埋在软土
附图2-5 基础埋深与土质的关系
5.地下水位对基础埋深的影响,参见附图2-6。
附图2-6 地下水位对基础埋深的影响
(a)地下水位较低时的基础埋深 (b) 地下水位较高时的基础埋深
6.参见附图2-7。
(a) (b)
附图2-7 刚性基础的受力、传力特点
基础在刚性角范围内传力 (b)基础底面宽超过刚性角范围而遭破坏。
建筑构造基础与地下室练习题答案答案一:1. 地下室的设计和施工应考虑地下水位的高低,以及周边土壤的情况。
如果地下水位较高且土壤较松软,则需要采取防渗措施,如建立防渗墙和排水系统。
2. 地下室的结构主要由地基、基础和墙体组成。
地基的选择应根据地下室的用途和地质条件进行确定。
基础的设计应满足地下室的承载和抗倾覆的要求。
墙体的施工应注意加强节点处的连接,以增加结构的整体性能。
3. 地下室的通风系统应满足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排湿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设置通风窗或安装机械通风设备来实现。
同时,还要考虑地下室内部湿度的控制,可以采取防潮和隔热的措施。
4. 地下室的防水工程是关键的一步。
可以采用材料防水和结构防水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地下室的密封性。
常用的防水材料有沥青、聚乙烯薄膜等。
在施工中,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
5. 地下室的消防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应设置合适的防火分区和灭火设备,保证地下室内及出入口的通道畅通,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进行疏散和扑救。
6. 地下室的照明设计要满足使用需求,并考虑节能的要求。
可以采用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相结合的方式,合理规划照明设备的位置和数量。
7. 地下室的净化处理是为了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可以通过设置空气过滤器和通风系统来实现。
同时,要做好防湿、防霉的措施,保持地下室内的干燥环境。
8. 地下室的电力供应和排水系统的规划也是需要考虑的。
电力供应要满足设备的需求,并保证安全可靠。
排水系统要设计合理,保证排水通畅和防止积水。
以上是关于建筑构造基础与地下室的练习题答案,涵盖了地下室设计与施工的各个方面。
在实际工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地下室的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