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第二章2 基础与地下室
- 格式:ppt
- 大小:4.38 MB
- 文档页数:67
一、填空题第一章绪论一、1、4 2、砖墙、钢筋混凝土梁板3、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农业建筑4、基本模数、导出模数5、基础、墙或柱、楼板层、地面、楼梯、屋顶6、燃烧性能、耐火极限7、适用、安全、经济、美观8、震级、烈度、6 度及6 度以上9、开间、楼板长度、进深、梁的长度10、建筑模数统一协调标准11、上一层楼面上表面12、中高层1、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级。
2、砖混结构是承重墙为(砖墙),楼板和屋顶为(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建筑。
3、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三大类。
4、模数分为(基本)和(导出),基本模数的数值为(),1M=()。
5、一般民用建筑由()、()、( )、( )、( )、()和门窗组成。
6、耐火等级标准主要根据房屋主要构件的(耐火性能)和它的(耐火极限)来确定。
7、新的建筑方针:()、()、()、()(简称八字方针)。
8、地震的强弱程度用()和()。
国家规定()地区必须抗震设防。
9、横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称为(开间),一般是按(楼板长度)的模数数列选定的;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称为(进深),一般是按(梁的长度)的模数数列选定的。
10、(建筑模数统一协调标准)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前提。
11、楼房的层高是指该层楼面上表面至(上一层楼面上表面)的垂直距离。
12、7~9层为(中高层)建筑。
二、1、×2、×3、√4、√5、√6×、7、×8、√二、判断题1、内骨架结构、外墙为承重墙,不需设构造和圈梁。
()2、建筑物的二级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
()3、标志尺寸应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
()4、地面竖向定位轴线应与楼地面面层上表面重合。
()5、建筑物的模数系列中“3M”数列常用于确定民用建筑中开间、进深、门窗洞口的尺寸()6、标志尺寸等于构造尺寸加减允许偏差。
()7、构造尺寸是指建筑构配件的设计尺寸,它符合模数。
()8、震级越大,烈度越大;距震中越远,烈度越小。
建筑构造---基础与地下室建筑构造---基础与地下室1. 简介建筑构造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建筑基础与地下室的构造,包括基础的种类、地下室的结构与设计等内容。
2. 基础2.1 表层基础表层基础是建筑物负责承担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地下的结构,常见的表层基础有承台基础、承台连梁基础和桩基础等。
承台基础适用于轻型建筑,承台连梁基础适用于多层建筑,而桩基础适用于重型建筑或需要抵抗地震力的建筑。
2.2 深基础深基础适用于土层较浅、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它们可以通过将荷载传递到较深的土层来增强建筑的稳定性。
常见的深基础包括钢筋混凝土桩基础、钢管桩基础和预制桩基础等。
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荷载要求,选择合适的深基础类型是非常重要的。
3. 地下室结构与设计3.1 地下室类型地下室是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用于各种用途,比如停车场、商店、仓库等。
根据地下室的用途和结构形式,可以将其分为单层地下室、多层地下室和完全地下的建筑。
3.2 地下室结构地下室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地下室的承载力、抗震性能和使用功能。
常见的地下室结构包括框架结构、围护结构和地板结构等。
选择合适的结构类型和使用材料对于地下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4. 本文档所涉及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如下:- 图纸:包括基础和地下室结构的详细设计图纸。
- 报告:包括地质勘探报告、地下室结构计算报告等。
- 材料清单:包括建筑基础和地下室所需的材料清单。
5. 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 土木工程法:指规定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 建筑法:指规定建筑安全和建筑质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基础与地下室一、填空题:1、地基按是否需要处理可分为与两大类。
天然地基、人工地基2、建筑物的荷载在地基中向下传递时,地基应力与应变逐渐递减至忽略不计,据此可将地基分为层与层两个层次。
持力层、下卧层3、基础埋深是指垂直距离。
室外地面标高至基础底面标高之间4、基础按所用材料和受力特点可分为和两大类。
刚性基础、柔性基础5、当埋深变化时,刚性基础底宽的增加要受到的限制。
刚性角6、基础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与联合基础三大类、其中常见的联合基础形式有基础、基础、基础等。
井格基础、片筏基础、箱型基础7、地下室防潮包括防潮和防潮两个方面以使整个地下室防潮层连成整体,形成整体防潮。
水平、垂直8、地下室防水构造有、、等做法。
卷材防水、混凝土防水、涂料防水、防水板防水(写出三个即可)9、地下室柔性防水构造可分为与两种做法。
外防水、内防水二、单选题:( C )1. 地基是:A、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B、建筑物的下层结构C、是承受由基础传下荷载的土层D、建筑物的一部分( A )2. 埋深大于5米的基础称为A、深基础B、浅基础C、不埋基础D、刚性基础( B )3. 当地下水位很高,基础不能埋在地下水位以上时,为减少和避免地下水的浮力和影响,应将基础底面埋至什么位置A、最高水位200 mm以下B、最低水位200 mm以下C、最高水位500 mm以下D、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 C )4. 一般情况下,对埋置在粉砂、粉土和黏性土中的基础,基础底面应埋置在冰冻线( B )5. 砖基础采用台阶式、逐级向下放大的做法,一般按每2皮砖挑出多少来砌筑A、1/2砖B、1/4砖C、3/4砖D、1皮砖( D )6. 刚性基础的受力特点是A、抗拉强度大,抗压强度小B、抗拉、抗压强度均大C、抗剪强度大D、抗压强度大、抗拉强度小( B )7. 钢筋混凝土柔性基础中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混凝土强度不低于A、C7.5B、C20C、C10D、C25( A )8.下列基础中属柔性基础的是A、钢筋混凝土基础B、毛石基础C、砖基础D、素混凝土基础( A )9.当建筑物上层荷载较大,而地基又较弱时,最适宜的基础形式为A、联合基础(井格、片伐、箱形基础)B、独立基础C、条形基础D、单独式基础( B )10.下列何种情况下,地下室宜做防潮处理A、最高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坪B、最高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地坪C、常年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坪D、常年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地坪( B )11.地下室的刚性防水是利用混凝土本身的憎水性,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其密实性来进行防水,下列措施中与提高密实性无关的是A、采用不同粒径的骨料级配B、提高含砂量C、掺入加气剂或密实剂D、降低水泥标号三、多选题:( A B C D )1.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有:A、地下水位的高低B、冻土线深度C、相邻基础的埋深D、上部荷载大小( A B D )2. 下列基础中属刚性基础的是A、砖基础B、石基础C、钢筋混凝土基础D、素混凝土基础( B C D )3. 基础按构造型式可分为A、柔性基础(按照材料及受力特点分)B、条形基础C、独立基础D、联合基础( B C D )4. 地下室防潮做法包括:A、在地下室地坪附近的墙身中设一道水平的防潮层B、在室外散水以上150 -200mm 处的墙身中设一道水平防潮层C、在地下室外壁外侧(靠土壤一侧)设一道垂直防潮层D、在地下室地坪的面层与结构层(垫层)之间设一道水平防潮层( A B C D )5. 地下室刚性防水做法中,提高防水混凝土抗渗性的措施有:A、控制水灰比B、控制水泥用量C、改变骨料级配D、控制砂率本题偏难,属于建筑材料部分的内容,但注册考试中常在本部分出现,是注册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