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第二章2 基础与地下室
- 格式:ppt
- 大小:4.38 MB
- 文档页数:67
一、填空题第一章绪论一、1、4 2、砖墙、钢筋混凝土梁板3、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农业建筑4、基本模数、导出模数5、基础、墙或柱、楼板层、地面、楼梯、屋顶6、燃烧性能、耐火极限7、适用、安全、经济、美观8、震级、烈度、6 度及6 度以上9、开间、楼板长度、进深、梁的长度10、建筑模数统一协调标准11、上一层楼面上表面12、中高层1、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级。
2、砖混结构是承重墙为(砖墙),楼板和屋顶为(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建筑。
3、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三大类。
4、模数分为(基本)和(导出),基本模数的数值为(),1M=()。
5、一般民用建筑由()、()、( )、( )、( )、()和门窗组成。
6、耐火等级标准主要根据房屋主要构件的(耐火性能)和它的(耐火极限)来确定。
7、新的建筑方针:()、()、()、()(简称八字方针)。
8、地震的强弱程度用()和()。
国家规定()地区必须抗震设防。
9、横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称为(开间),一般是按(楼板长度)的模数数列选定的;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称为(进深),一般是按(梁的长度)的模数数列选定的。
10、(建筑模数统一协调标准)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前提。
11、楼房的层高是指该层楼面上表面至(上一层楼面上表面)的垂直距离。
12、7~9层为(中高层)建筑。
二、1、×2、×3、√4、√5、√6×、7、×8、√二、判断题1、内骨架结构、外墙为承重墙,不需设构造和圈梁。
()2、建筑物的二级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
()3、标志尺寸应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
()4、地面竖向定位轴线应与楼地面面层上表面重合。
()5、建筑物的模数系列中“3M”数列常用于确定民用建筑中开间、进深、门窗洞口的尺寸()6、标志尺寸等于构造尺寸加减允许偏差。
()7、构造尺寸是指建筑构配件的设计尺寸,它符合模数。
()8、震级越大,烈度越大;距震中越远,烈度越小。
建筑构造---基础与地下室建筑构造---基础与地下室1. 简介建筑构造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建筑基础与地下室的构造,包括基础的种类、地下室的结构与设计等内容。
2. 基础2.1 表层基础表层基础是建筑物负责承担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地下的结构,常见的表层基础有承台基础、承台连梁基础和桩基础等。
承台基础适用于轻型建筑,承台连梁基础适用于多层建筑,而桩基础适用于重型建筑或需要抵抗地震力的建筑。
2.2 深基础深基础适用于土层较浅、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它们可以通过将荷载传递到较深的土层来增强建筑的稳定性。
常见的深基础包括钢筋混凝土桩基础、钢管桩基础和预制桩基础等。
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荷载要求,选择合适的深基础类型是非常重要的。
3. 地下室结构与设计3.1 地下室类型地下室是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用于各种用途,比如停车场、商店、仓库等。
根据地下室的用途和结构形式,可以将其分为单层地下室、多层地下室和完全地下的建筑。
3.2 地下室结构地下室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地下室的承载力、抗震性能和使用功能。
常见的地下室结构包括框架结构、围护结构和地板结构等。
选择合适的结构类型和使用材料对于地下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4. 本文档所涉及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如下:- 图纸:包括基础和地下室结构的详细设计图纸。
- 报告:包括地质勘探报告、地下室结构计算报告等。
- 材料清单:包括建筑基础和地下室所需的材料清单。
5. 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 土木工程法:指规定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 建筑法:指规定建筑安全和建筑质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基础与地下室一、填空题:1、地基按是否需要处理可分为与两大类。
天然地基、人工地基2、建筑物的荷载在地基中向下传递时,地基应力与应变逐渐递减至忽略不计,据此可将地基分为层与层两个层次。
持力层、下卧层3、基础埋深是指垂直距离。
室外地面标高至基础底面标高之间4、基础按所用材料和受力特点可分为和两大类。
刚性基础、柔性基础5、当埋深变化时,刚性基础底宽的增加要受到的限制。
刚性角6、基础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与联合基础三大类、其中常见的联合基础形式有基础、基础、基础等。
井格基础、片筏基础、箱型基础7、地下室防潮包括防潮和防潮两个方面以使整个地下室防潮层连成整体,形成整体防潮。
水平、垂直8、地下室防水构造有、、等做法。
卷材防水、混凝土防水、涂料防水、防水板防水(写出三个即可)9、地下室柔性防水构造可分为与两种做法。
外防水、内防水二、单选题:( C )1. 地基是:A、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B、建筑物的下层结构C、是承受由基础传下荷载的土层D、建筑物的一部分( A )2. 埋深大于5米的基础称为A、深基础B、浅基础C、不埋基础D、刚性基础( B )3. 当地下水位很高,基础不能埋在地下水位以上时,为减少和避免地下水的浮力和影响,应将基础底面埋至什么位置A、最高水位200 mm以下B、最低水位200 mm以下C、最高水位500 mm以下D、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 C )4. 一般情况下,对埋置在粉砂、粉土和黏性土中的基础,基础底面应埋置在冰冻线( B )5. 砖基础采用台阶式、逐级向下放大的做法,一般按每2皮砖挑出多少来砌筑A、1/2砖B、1/4砖C、3/4砖D、1皮砖( D )6. 刚性基础的受力特点是A、抗拉强度大,抗压强度小B、抗拉、抗压强度均大C、抗剪强度大D、抗压强度大、抗拉强度小( B )7. 钢筋混凝土柔性基础中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混凝土强度不低于A、C7.5B、C20C、C10D、C25( A )8.下列基础中属柔性基础的是A、钢筋混凝土基础B、毛石基础C、砖基础D、素混凝土基础( A )9.当建筑物上层荷载较大,而地基又较弱时,最适宜的基础形式为A、联合基础(井格、片伐、箱形基础)B、独立基础C、条形基础D、单独式基础( B )10.下列何种情况下,地下室宜做防潮处理A、最高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坪B、最高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地坪C、常年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坪D、常年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地坪( B )11.地下室的刚性防水是利用混凝土本身的憎水性,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其密实性来进行防水,下列措施中与提高密实性无关的是A、采用不同粒径的骨料级配B、提高含砂量C、掺入加气剂或密实剂D、降低水泥标号三、多选题:( A B C D )1.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有:A、地下水位的高低B、冻土线深度C、相邻基础的埋深D、上部荷载大小( A B D )2. 下列基础中属刚性基础的是A、砖基础B、石基础C、钢筋混凝土基础D、素混凝土基础( B C D )3. 基础按构造型式可分为A、柔性基础(按照材料及受力特点分)B、条形基础C、独立基础D、联合基础( B C D )4. 地下室防潮做法包括:A、在地下室地坪附近的墙身中设一道水平的防潮层B、在室外散水以上150 -200mm 处的墙身中设一道水平防潮层C、在地下室外壁外侧(靠土壤一侧)设一道垂直防潮层D、在地下室地坪的面层与结构层(垫层)之间设一道水平防潮层( A B C D )5. 地下室刚性防水做法中,提高防水混凝土抗渗性的措施有:A、控制水灰比B、控制水泥用量C、改变骨料级配D、控制砂率本题偏难,属于建筑材料部分的内容,但注册考试中常在本部分出现,是注册原题。
附图2-1 地下室防潮处理
(a)墙身防潮 (b)地坪防潮
2.地下室的外包防水做法,参见附图2-2。
附图2-2 地下室外包防水构造
(a)外包防水 (b)墙身防水层收头处理 (c)内包防水
附图2-3 砖基础构造
附图2-4 石基础构造
参见附图2-5。
a)土质均匀的良好土,基础宜浅埋,但不得低于0.5 m。
)上层软土不超过2 m、下层为好土,基础宜埋在好土内。
)上层软土在2~5 m之间、下层为好土时,对于低层、轻型建筑可埋在软土内,而总荷载较大的建筑宜埋在好土内。
)上层软土大于5 m、下层为好土时,低层、轻型建筑可埋在软土
附图2-5 基础埋深与土质的关系
5.地下水位对基础埋深的影响,参见附图2-6。
附图2-6 地下水位对基础埋深的影响
(a)地下水位较低时的基础埋深 (b) 地下水位较高时的基础埋深
6.参见附图2-7。
(a) (b)
附图2-7 刚性基础的受力、传力特点
基础在刚性角范围内传力 (b)基础底面宽超过刚性角范围而遭破坏。
《建筑构造》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建筑构造》适用专业:建筑学专业课程性质:必修专业核心课程学时数:XX学时(具体学时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学分数:XX学分二、课程定位与目标《建筑构造》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设计方法及施工技术,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未来职业生涯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
熟悉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构造组成、设计原则及构造要求。
了解现代建筑构造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建筑构造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具备识读和绘制建筑构造图的能力。
能够根据建筑功能、材料性能、受力情况等因素进行构造设计。
3.素质目标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1.建筑构造概论介绍建筑构造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
分析影响建筑构造设计的宏观因素。
2.基础与地下室构造掌握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和构造类型。
了解地下室的构造特点及防水处理措施。
3.墙体构造分析墙体的类型、功能及构造设计要求。
掌握块材墙、隔墙、幕墙等构造方式及细部构造。
4.楼地层构造探讨楼地层的组成、功能及构造设计。
重点介绍钢筋混凝土楼板、地坪层及阳台雨篷等构造。
5.楼梯与电梯构造介绍楼梯的组成、形式、尺度要求及构造设计。
分析电梯与自动扶梯的构造特点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
6.屋顶构造分析屋顶的形式、设计要求及构造设计。
掌握平屋顶、坡屋顶的构造特点及屋面的防水、保温隔热措施。
7.门窗构造介绍门窗的类型、功能及构造设计要求。
强调门窗的节能性能与安全性设计。
8.其他特殊构造介绍变形缝、高层建筑构造、大跨度建筑构造及工业化建筑构造等特殊构造形式。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理实一体化教学:结合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通过案例分析、实验实训等方式加深学生理解。
《建筑构造》基础与地下室(练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地基按是否需要处理可分为与两大类。
天然地基、人工地基2、建筑物的荷载在地基中向下传递时,地基应力与应变逐渐递减至忽略不计,据此可将地基分为层与层两个层次。
持力层、下卧层3、基础埋深是指垂直距离。
室外地面标高至基础底面标高之间4、基础按所用材料和受力特点可分为和两大类。
刚性基础、柔性基础5、当埋深变化时,刚性基础底宽的增加要受到的限制。
刚性角6、基础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与联合基础三大类、其中常见的联合基础形式有基础、基础、基础等。
井格基础、片筏基础、箱型基础7、地下室防潮包括防潮和防潮两个方面以使整个地下室防潮层连成整体,形成整体防潮。
水平、垂直8、地下室防水构造有、、等做法。
卷材防水、混凝土防水、涂料防水、防水板防水(写出三个即可)9、地下室柔性防水构造可分为与两种做法。
外防水、内防水二、单选题:1、地基是:()A、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B、建筑物的下层结构C、是承受由基础下传荷载的土层D、建筑物的一部分2、埋深大于5米的基础称为()A、深基础B、浅基础C、不埋基础D、刚性基础3、当地下水位很高,基础不能埋在地下水位以上时,为减少和避免地下水的浮力和影响,应将基础底面埋至()位置A、最高水位200 mm以下B、最低水位200 mm以下C、最高水位500 mm以下D、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4、砖基础采用台阶式、逐级向下放大的做法,一般按每2皮砖挑出()来砌筑A、1/2砖B、1/4砖C、3/4砖D、1皮砖5、刚性基础的受力特点是()A、抗拉强度大,抗压强度小B、抗拉、抗压强度均大C、抗剪强度大D、抗压强度大、抗拉强度小6.下列基础中属柔性基础的是( A )A、钢筋混凝土基础B、毛石基础C、砖基础D、素混凝土基础7.当建筑物上层荷载较大,而地基又较弱时,最适宜的基础形式为( )A、联合基础B、独立基础C、条形基础D、单独式基础8.下列( )情况下,地下室宜做防潮处理A、最高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坪B、最高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地坪C、常年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坪D、常年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地坪9.地下室的刚性防水是利用混凝土本身的憎水性,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其密实性来进行防水,下列措施中与提高密实性无关的是( )A、采用不同粒径的骨料级配B、提高含砂量C、掺入加气剂或密实剂D、降低水泥标号三、多选题:1、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有:( )A、地下水位的高低B、冻土线深度C、相邻基础的埋深D、上部荷载大小2、下列基础中属刚性基础的是( )A、砖基础B、石基础C、钢筋混凝土基础D、素混凝土基础3、基础按构造型式可分为:( )A、柔性基础B、条形基础C、独立基础D、联合基础4、地下室防潮做法包括:( )A、在地下室地坪附近的墙身中设一道水平的防潮层B、在室外散水以上150 -200mm 处的墙身中设一道水平防潮层C、在地下室外壁外侧(靠土壤一侧)设一道垂直防潮层D、在地下室地坪的面层与结构层(垫层)之间设一道水平防潮层5、地下室刚性防水做法中,提高防水混凝土抗渗性的措施有:( )A、控制水灰比B、控制水泥用量C、改变骨料级配D、控制砂率。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教学目标: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内容,让学生掌握本课程的任务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建筑构造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式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新授:引入:建筑构造是什么?建筑是什么?新授:建筑构造是系统介绍建筑物各个组成部分的设计原理、构造要领和不同材料做法的一门课程。
1.建筑——人们从事生产、生活和活动的房屋和场所。
2.建筑学——专门研究建筑物的设计与建造的一门科学。
3.建筑物——工程技术产物,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综合体。
4.建筑设计——确定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建筑功能及空间尺度,决定建筑物的使用价值。
总结:建筑构造是建筑施工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它在本专业系列课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作业:名词解释:建筑构造实训练习:参观校园周边的建筑,让学生进行建筑分类。
第二节我国的建筑方针和政策教学目标:掌握我国的建筑方针和政策教学重点:我国的建筑方针、四化一改和建筑宗旨教学难点:我国的建筑方针、四化一改、建筑业的奋斗目标。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引入: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建筑业极其落后,人民的衣食住行没有保证,尤以住房问题最为严重。
1951年党和国家提出的建筑方针是“适用、经济、美观”并提出以民族形式和社会主义内容相结合为主导思想。
新授:当时,有些建筑工作者片面的强调民族形式,不顾国家财力物力的困难,大规模的建造了华而不实的大屋顶建筑,造成了恨得的浪费,人民反映强烈。
因此,党和国家在1956年重新修订了建筑方针,改为“适用、经济和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
1986年当和国家根据国民经济的大幅度增长,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接受1976年唐山地震的惨痛教训,提出了新的建筑方针“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简称八字方针)并且强调,这四个方面的要求不分主次,齐头并进。
为了加速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手工操作多,劳动强度大,施工速度慢,湿作业多等弊端,建筑业的奋斗目标是“四化一改”即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管理现代化和墙体改革。
第一章概述一、选择题:1、D2、B3、A4、A5、C二、简答题:1、建筑按建筑的使用性质分类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三种类型。
其中民用建筑可分为居住建筑(指供人们生活起居的建筑物,如住宅、公寓、宿舍等)和公共建筑(指供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建筑物,如行政办公楼、托幼建筑、商业建筑、客运站等)。
工业建筑是供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建筑,包括生产用建筑与辅助用房,如机修车间、锅炉房、仓库等。
农业建筑是供人们进行农牧业的种植、养殖、贮存等用途的建筑,如温室、畜禽饲养场、农产品仓库等。
2、建筑按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有混合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
混合结构是指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组成,如由砖墙和钢筋混凝土的楼板形成的混合结构,也叫砖混结构,多用于居住建筑和一般公共建筑中。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以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承重构件,属于骨架承重结构体系,多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大跨度建筑中。
钢结构是指以钢材作为主要承重结构,多属于骨架承重结构体系,多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大跨度建筑中。
目前采用量最大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3、耐火极限指的是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失掉支持能力或发生穿透性裂缝、或背火一面温度升高到220℃时所延续的时间,以小时为单位。
4、标志尺寸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如跨度、柱距、层高等),以与建筑制品、构配件、有关设备位置界限之间的尺寸。
构造尺寸是建筑制品、构配件等生产的设计尺寸。
实际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等的实有尺寸。
一般情况下,构造尺寸加上缝隙尺寸等于标志尺寸。
缝隙尺寸的大小,宜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
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之间的差数,应由允许偏差值加以限制。
5、建筑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空间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与有关建筑设备等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和增值单位。
6、民用建筑通常由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楼梯、屋顶、门窗等六大主要部分组成。
基础是房屋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结构,它承受建筑全部的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地基。
《建筑构造》试题及答案分章节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 )级。
2、砖混结构是承重墙为(),楼板和屋顶为()的建筑。
3、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三大类。
4、模数分为()和( ),基本模数的数值为(),1M=().5、一般民用建筑由( )、()、( )、()、( )、()和门窗组成。
6、耐火等级标准主要根据房屋主要构件的()和它的( )来确定。
7、新的建筑方针:()、( )、()、()(简称八字方针)。
8、地震的强弱程度用( )和()。
国家规定()地区必须抗震设防。
9、横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称为(),一般是按()的模数数列选定的;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称为(),一般是按()的模数数列选定的。
10、()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前提。
11、楼房的层高是指该层楼面上表面至()的垂直距离。
12、7~9层为()建筑。
二、判断题1、内骨架结构、外墙为承重墙,不需设构造和圈梁。
( )2、建筑物的二级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
( )3、标志尺寸应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
()4、地面竖向定位轴线应与楼地面面层上表面重合。
( )5、建筑物的模数系列中“3M”数列常用于确定民用建筑中开间、进深、门窗洞口的尺寸( )6、标志尺寸等于构造尺寸加减允许偏差.()7、构造尺寸是指建筑构配件的设计尺寸,它符合模数。
( )8、震级越大,烈度越大;距震中越远,烈度越小。
( )三、选择题1、建筑物最下面的部分是()A首层地面B首层墙或柱C基础D地基2、符合模数数列规定的尺寸为()A构造尺寸B标志尺寸C实际尺寸D允许偏差值3、按建筑物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二级建筑物为()A25~50年B40~80年C50~100年D100年以上4、多层住宅一般选用的结构形式为()A砖木结构B钢筋混凝土结构C砖混结构D钢结构5、下列( )组数字符合建筑模数统一制的要求。
Ⅰ3000mm Ⅱ3330mm Ⅲ50mm Ⅳ1560mmAⅠⅡBⅠⅢCⅡⅢDⅠⅣ6、民用建筑中的开间,进深等其他模数尺寸是选用( )A1/2MB1MC3MD6M7、民用建筑按其用途分为()A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B居住建筑C大型建筑D大量民用建筑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志尺寸=构造尺寸B标志尺寸=构造尺寸+缝隙尺寸C实际尺寸=构造尺寸D实际尺寸=构造尺寸+误差9、模数系列主要用于缝隙、构造节点,属于( )A基本模数B扩大模数C分模数D标准模数10、高层建筑中常见的结构类型主要有()A砖混结构B框架架构C木结构D砌体结构四、名词解释1、模数:2、构造尺寸:3、耐火等级:4、剪力墙结构:五、简答题1、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包括哪三个方面?2、民用建筑主要由那几个部分组成的?3、对剪力墙的要求?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一、填空题1、人工地基加固方法有三大类,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