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的手术配合.
- 格式:ppt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48
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常用的手术方法,用于治疗食管癌、肺癌等胸部疾病。
胸腔镜手术通过小切口和视觉器械,可以更精准地进行手术,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恢复更快。
在胸腔镜下进行食管癌根治术,需要配合其他手术方法,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手术前准备在进行手术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
首先医生需要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以及患者的手术期望。
同时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了解患者的基础疾病和手术风险。
其次,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胸部CT、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等,为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
手术步骤开腹探查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需要先进行开腹探查,以确认手术范围及确保手术安全。
在探查的过程中,医生需要细心观察患者的手术部位,确认无误后开始下一步。
胸腔镜下手术在完成开腹探查后,医生开始进行胸腔镜下手术。
手术需要通过数个小孔进行器械进入,这些孔位分别在腹部和背部。
医生需要通过这些孔位,将高清视觉器械引入体内,进行手术操作。
胸腔镜手术的好处是手术范围小、手术创伤小、恢复时间短。
食管重建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重点部位是食管重建。
在食管癌根治术中,食管需要被完全切除,但由于人体消化系统的需求,食管需要被重建。
食管重建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胃食管吻合和结肠重建,两种方法均可采用胸腔镜手术配合进行。
生殖系统保护在手术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维护和保护生殖系统。
对于男性患者,医生需要注意避免手术器械损伤到阴茎和睾丸;对于女性患者,医生需要遵循原则,尽量保留生殖器官。
术后恢复术后恢复是极其重要的环节,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安排。
术后第一天需要给予静脉输液,控制感染和疼痛,同时对于患者可能会出现的恶心、呕吐等情况进行护理,辅助患者有效地恢复。
术后第二天开始,可以进行口服饮食,但需要注意饮食应逐渐温和、流质为主。
患者术后需要掌握好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方法,特别是需要重视口腔卫生的管理,注意日常生活护理。
食管癌根治术(三切口)手术配合食管癌根治术(三切口)手术配合一、手术背景食管癌根治术是一种常用于治疗食管癌的手术方法,其目的是彻底切除肿瘤组织及周围淋巴结,并重建消化道的连续性。
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手术方式,需要分别开胸、开腹和颈部切口,以保证肿瘤的彻底切除。
二、手术步骤1. 术前准备- 患者术前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心电图、肺功能、血液学检查等。
- 术前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解释手术风险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 准备好手术所需器械和物品,包括开胸器械、吻合器、线锯等。
2. 开胸手术- 患者取左侧卧位,全身麻醉后,进行患侧胸部切口。
- 打开胸腔,暴露食管和肿瘤组织。
- 清扫周围淋巴结,切除肿瘤组织。
3. 开腹手术- 在患侧腹部进行切口,暴露胃和肝脏。
- 切除肿瘤组织,同时清扫周围淋巴结。
- 将胃与食管远端进行吻合。
4. 颈部切口- 在患者颈部进行切口,暴露食管近端。
- 切除肿瘤组织,将食管近端与胃进行吻合。
5. 关闭伤口- 完成吻合后,依次关闭胸腔、腹腔和颈部的切口。
- 放置引流管,防止积气和积液。
三、手术配合1. 麻醉配合- 麻醉师需确保患者术中麻醉平稳,避免因疼痛等原因导致的手术中断。
-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术中安全。
2. 器械护士- 器械护士需熟悉手术步骤,确保手术器械的准确传递。
-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3. 巡回护士- 巡回护士负责管理手术间的物品和器械,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 密切观察患者输液和出血情况,及时调整。
4. 外科医生- 外科医生需具备丰富的食管癌手术经验,确保手术的成功率。
- 在手术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和手术纪律,确保患者安全。
四、术后管理- 术后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护,观察呼吸、心跳、血压等生命体征。
-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处理感染等并发症。
- 给予患者营养支持,促进康复。
五、注意事项- 术前充分沟通,确保患者及家属了解手术风险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食管癌的手术护理配合病例患者:崔志敏,男,69岁,16床,住院号:149592系“进食哽噎感3个月”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进食困难,以进食干硬食物时明显,伴反酸,进食半流质饮食时尚无明显不适,无发冷发热无胸痛胸闷。
上消化道造影提示食管中段主动脉弓下方水平可见长约7cm狭窄段,其余各段未见明显异常。
术前诊断:食管中段食管癌。
拟施手术:食管癌根治术。
手术指征:术前诊断“食管中段食管癌”明确,无手术禁忌症,保守治疗效果差,手术是较好治疗方案。
查房目标熟悉食管的解剖和食管癌的病因。
了解食管癌的病理和分型。
熟悉食管的淋巴分组和淋巴清扫。
熟悉食管癌的临床表现。
了解食管癌的辅助检查。
熟悉食管癌的治疗要点。
掌握食管癌根治术的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的手术配合。
熟悉食管癌的常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食管癌的手术护理配合:【概述】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癌肿。
食管癌的发病率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
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我国是世界上食道癌高发地区之一。
我国发病率以河南省林县发病率最高。
成人食管长约25-28cm,门齿距食管起点约15cm。
食管上连咽部,前在环状软骨下缘水平,后相当于第6颈椎平面,在气管后面向下进入后纵隔,在相当于第11胸椎水平穿过膈肌的食管裂孔下连胃贲门部。
食管分为:颈段、胸段(又分为上、中、下三段)。
食管由粘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层构成。
【病因】1.化学物质:亚硝胺。
2.生物因素:如真菌,某些真菌能促使亚硝胺及其前体形成。
3.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钼、铁、锌、氟、硒等。
4.缺乏维生素:如维生素A、B2、C等。
5.烟、酒,过烫和过硬的饮食,口腔不洁、炎症或创伤等慢性刺激。
6.遗传易感因素等。
【病理和分型】以胸中段食管癌较多见,下段次之,上段较少;大多为鳞癌。
贲门部腺癌可向上延伸累及食管下段。
1.分型:按病理形态,食管癌可分为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硬化型)。
2.转移途径:主要通过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发生较晚。
食管癌根治术手术配合一、适应症1、原位癌或病灶较表浅的早期患者以及身体机能评分较低的患者、姑息性治疗的晚期患者等。
二、用物准备1、物品:大布包2、手术衣3、大洞巾2、中单包2,开胸器械包,短超声刀头,荷包钳,开胸特殊包,肝脏拉钩(备用)、腹腔撑开器、支气管钳、中、大胸撑。
2、一次性物品:纱布、纱条、大棉垫(备)、吸引器连接管*3、28胸管、电刀、清洁片、洁净袋、23号刀片、1、4、7号丝线各2束、导尿包、荷包针、0可吸收线,VCP774Z、石蜡油、止血材料、吻合器、腔镜直线型切割闭合器、无菌手套。
三、麻醉方式: 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四、手术体位: 平卧位转左侧卧位(患侧下肢弯曲、健侧下肢伸直)五、仪器准备:电刀、吸引器、超声刀六、解剖要点:1、成人男性食管长约为25cm,女性食管长约23cm。
上端起自环咽肌,相当于第6-7颈椎交界处,于咽连续。
下端在第11胸椎平面,止于胃的贲门与胃连续2、有三处狭窄分别为食管的起始处,食管与左支气管交叉处,食管穿隔处。
上述三处为食管损伤、炎症和肿瘤的好发部位。
3、食管按其部位可分为颈、胸、腹(上、中、下)三段,食管开口至主动脉弓上缘平面为上段,肺静脉平面以下为下段,其间为中段,食管壁由黏膜、黏膜下层及肌层构成,无浆膜层。
4、食管的毗邻关系:食管的前方由上而下有气管、气管隆嵴、左喉返神经、主动脉弓、左主支气管、右肺动脉、心包、左心房和横膈。
后方有颈椎、胸椎及食管后隙,隙内有奇静脉、半奇静脉、胸导管和右肋间后动脉。
食管的两侧为胸腔。
食管右侧有奇静脉弓及右迷走神经。
食管左侧由上到下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弓末段、胸主动脉、胸导管上段及左迷走神经。
六、手术步骤及洗手护士配合:1、术前一天查阅相关资料,熟悉手术步骤。
提前30分钟洗手,整理各手术器械,查看器械物品准备是否齐全,与巡回护士共同完成物品清点。
2、首先平卧位消毒铺巾,腹直肌切口进腹。
3、洗手,探查,大棉垫排肠管,三叶拉钩撑开器暴露术野,两块纱条保护切口。
2例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手术的配合胡林婕摘要:对2例食管癌病人采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手术,术中仪器的正确运作及医护的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为保证手术的顺利,应做好以下几点:术前访视病人,实施整体护理;仪器准备,检查机器工作状态,各种手术器材及配件是否齐全,选择器械并提前消毒备用;器械护士应熟悉器械名称,了解其性能和手术步骤,做到准确、快速传递器械,认真、主动配合手术;巡回护士应熟练掌握各仪器的性能、连接方式和注意事项,严格仪器操作规程,专人管理,按照手术步骤,及时合理地调节各项参数;术后彻底清洗器材配件、管道,并妥善保管。
关键词:胸腹腔镜;食管切除;手术配合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36.013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12C-3382-02 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失血少、心肺、胸部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适合年龄较大、心、肺功能较差而不能承受常规手术巨大创伤的病人,现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应用于临床[1]。
但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手术因其难度大,操作过程繁琐而并未广泛开展。
我院开展2例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手术护理配合要点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例均为食管中段癌病人,男性;1例年龄64岁,合并糖尿病;1例76岁,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功能差。
手术均顺利。
2 术前准备2.1 仪器准备 除常规物品外,术前将监视器、光源主机、摄像主机、录像机放置架置于手术台左侧,超刀、电刀放于右侧,检查机器工作状态,各种手术器材及配件是否齐全,并确保性能完好。
2.2 器械准备 器械护士将腔镜特殊手术器械(内窥镜头、吸引头、双极电凝钩、分离钳、牵引钳、钛夹钳等)用等离子消毒备用。
光纤、摄像导线分别装入一次性无菌塑料套内,稳妥放置。
2.3 病人准备 手术前1d访视病人,做好心理护理,了解他们担心的问题,根据病人的文化程度用恰当的语言向他们解释,以解除其顾虑、稳定其情绪,以便更好地配合手术治疗。
关于食管癌切除术的手术配合体会食管癌是我国常见消化道肿瘤之一,我国是世界食管癌多发地域,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外科手术是医治食管癌的要紧方式,切除肿瘤,打扫淋巴结。
我院从XX年1月至XX年6月对40例食管癌病人行根治术,手术进程中的护理配合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一样资料本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32~79岁,平均年龄66岁。
所有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术。
食管上段癌4例,中段癌19例,下段癌12例,贲门癌5例。
手术方式一样颈段癌长度食管上段癌切除术配合食管上段手术采取右边卧位,开腹时将病人平卧。
体位的变换很容易造成床单的皱折,长时刻的皱折及挤压,会造成病人皮肤压红、乃至血运阻断,因此摆放体位时要加倍细心,受压部位垫海绵垫,骨粗隆处增加海绵垫的厚度,在不阻碍手术的情形下,按摩病人肢体及受压部位,避免皮肤受伤。
预防感染预防感染的关键确实是要严格无菌操作。
食管手术牵涉有腔脏器,打开有腔脏器时,要按污染手术处置,器械疑有污染,应当即改换。
术前要接好吸引器,必要时可接2套,一套供手术用,另一套用于麻醉师吸气管内分泌物。
高频电刀是止血的要紧仪器,利历时幸免金属物接触病人,以防烧伤。
食管上段手术铺单分颈部和胸部2组,每处铺单要按规定操作,改换时要注意器械桌和术野的无菌。
处置胃食管时按污染手术处置,同时应注意洗手护士及医师的无菌操作,疑有污染,当即改换。
术中病情观看要点食道癌根治术常采纳侧卧位,术中应避免对侧眼、耳、上、下肢直同意压;男性避免阴囊受压;利用高频电刀时要注意皮肤烧伤。
胸腔是一个内感受器极为丰硕的体腔,这些感受器要紧散布在肺门,主动脉弓部,膈肌和肋间神经散布的胸壁部位,游离食道时刺激主动脉弓、膈肌、肋间神常常可引发纵隔摆动及反常呼吸加深,严峻者显现心动过缓,低血压等,故术中应增强循环和呼吸功能的观看。
胸腔的深在部位是出血蓄积而不易发觉的地址,有时血液可经放开的对侧胸膜流至对侧胸腔,术中应紧密观看及时发觉。
心、胸外科手术配合第一节食管癌切除术手术配合1.适应证:食管癌。
2.麻醉方式:全麻。
3.手术体位:右侧卧位。
4.特殊器械:气管钳、开胸去肋1套、直线切割缝合器、荷包钳及线。
5.手术配合(1)常规消毒,铺无菌单,取左侧后外侧切口进入胸腔探查。
(2)将肺向前方拉开显露后纵隔,检查胸主动脉有无粘连及淋巴转移。
(3)纵向切开纵隔胸膜,手指游离食管及迷走神经,布带子穿过作牵引,中线结扎止血。
(4)在食管裂孔左前方、肝脾之间剪开膈肌,内至食管裂孔,外至胸壁切口前。
出血点中线结扎及缝扎。
(5)通过膈肌切口将胃提起,于胃大弯处切断大网膜,处理胃网膜左动脉,胃短动脉,分离胃膈韧带、胃结肠韧带,处理胃左动脉,双中线结扎。
(6)距贲门3~5cm切断部分胃,褥式缝合或用直线型缝合器闭合胃残端。
(7)显露胸腔游离食管,切除周围淋巴结及脂肪组织,做弓上游离时,在弓上做纵切口,以免损伤胸导管,也可结扎切断胸导管,以免影响术野。
离癌瘤7cm以上断离食管,如用吻合器在离断部夹荷包钳,并用荷包线缝合后切断食管。
(8)将胃前壁作一切口,与食管后壁吻合,或用吻合器将胃与食管作吻合。
⑼经器械所做吻合口要进行包埋及加强缝合,胃悬吊及固定。
(10)清点纱布、纱垫,缝合膈肌。
(11)冲洗胸腔,修补右侧胸膜,放置胸腔引流,清点物品齐全,关闭胸腔。
(12)食管颈部癌可经右胸前外侧切口、腹正中切口及右颈部“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术中需改变体位。
第二节肺叶切除术手术配合L适应证:肺部肿瘤、空洞性结核反复大出血。
2.麻醉方式:全麻(双腔管)。
3.手术体位:侧卧位,根据病变位置选择左或右后外侧切口。
4.特殊器械:肺钳、气管钳、开胸去肋1套、直线型缝合器。
5.手术配合(1)常规消毒铺无菌单,取后外侧切口进入胸腔探查。
(2)处理肺韧带,用肺钳夹住切除肺叶,显露肺动脉分支,分离叶间胸膜,结扎各动静脉分支。
(3)解剖支气管动脉并缝扎,气管钳夹住切除肺叶支气管,并切断缝合,或用直线形缝合器闭合肺残端,取下标本。
食管癌手术护理配合152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护理配合对手术的影响。
方法:收治施行左开胸颈胸两切口或胸内吻合食管癌切除手术患者152例,回顾分析护理配合情况。
结果:152例手术均顺利配合完成,无手术中死亡,手术时间180~330分钟,平均210分钟;术中无大出血发生,出血量100~500ml;术后住院10~16天,平均13天。
结论: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医生在术中配合默契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是患者术后顺利恢复的基石。
关键词食管癌手术护理配合食管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多发于中老年人。
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
对于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手段[1]。
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施行左开胸颈胸两切口或胸内吻合食管癌切除手术患者152例,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52例,治疗前均经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胸部ct及纤维胃镜活检证实为食管鳞状细胞癌,年龄32~80岁,平均59.7岁,病变部位位于胸中段90例、胸下段62例;男性多于女性患者。
患者术中双下肢浅静脉留置套管针,右颈内静脉置管。
手术在全身静脉复合麻醉下进行,行双腔管气管插管。
所有患者均采用传统方式胃代食管,术中常规清扫纵隔及腹腔淋巴结。
手术时间180~330分钟,平均210分钟;术中无大出血发生,出血量100~500ml;术后住院10~16天,平均13天。
护理配合术前准备:①术前访视:食管癌患者精神压力较大,应对患者进行安慰,支持和鼓励,避免不必要的精神压力。
术前1小时带术前、术后访视单到病房阅读病历,进一步了解病情及各项化验结果,访视患者。
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环境、手术方式、体位及术中注意事项。
并告知成功的手术病例,增强其对手术的信心,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疑惑心理,保持情绪稳定,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
正确引导其对疾病的认识,耐心解释手术的安全性及手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责任心,使患者情绪稳定地接受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