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事故案例集锦讲解

电气事故案例集锦讲解

电气事故案例集锦讲解
电气事故案例集锦讲解

案例一:

安全措施不全电除尘内触电

【简述】2003年5月31日,某电厂检修人员进入电除尘器绝缘子室处理#3炉三电场阻尼电阻故障时,造成了检修人员触电死亡。

【事故经过】5月31日2时30分,某电厂电除尘运行人员发现:3号炉三电场二次电压降至零,四个电场的电除尘器当一个电场退出运行时,除尘效率受到一定影响。由于在夜间,便安排一名夜间检修值班人员处理该缺陷。在检修人员进入电除尘器绝缘子室处理#3炉三电场阻尼电阻故障时,由于仅将三电场停电,造成了检修人员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

1.运行人员停电操作存在严重的随意性,且仅将故障的3电场停电,安全措施不全面。

2.检修人员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在没有监护的情况下单人在带电场所作业,且安全措施不全,造成触电。

3.运行班长在检修人员触电后,应急处理和救援不当。不是立即对所有电场停电救人,而是打电话逐级汇报,延误了抢救时间。

【防范措施】

1.紧急缺陷处理时,必须待安全措施完成后检修人员方可进行作业。并执行监护制度。

2.对工作场所存在可能发生的触电危险情况,事前开展危险点分析。

3.对职工加强应急处理和救援的教育。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措施救人,再向上级汇报。

案例二:

保护设置错误引发的一起事故

2004-10-21T22:33,某电厂发生了一起保护误操作事故,造成2号炉被迫停炉。为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现对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

1 事故前的运行方式

1号炉出力204 t/h,2号炉出力210 t/h,1,2号机抽汽运行,电负荷均为50 MW;1,2号高压除氧器运行,1,2号给水泵并列运行。

2 事故经过

运行汽机给水除氧值班员A在进行给水调节操作后,放开操作鼠标时,鼠标指示标正好指在进行后期安装的3号高压除氧器低水位保护按钮的方格上。22:33,当A准备拿鼠标进行给水母管压力调整操作时,无意间点动鼠标,造成1,2号给水泵跳闸,而备用4号给水泵没有联动启动。锅炉由于给水泵全停,1,2号炉水位急剧下降,紧急减负荷已来不及,2号炉水位已消失,1号炉水位降至最下限,被迫停2号炉。经查,1,2号给水泵跳闸的原因是因为3号高压除氧器低水位保护动作造成的。

3 事故分析

3号高压除氧器当时正在安装调试,4号给水泵9月13日投入运行,由于4号给水泵的监视控制与3号高压除氧器的监视控制在同一画面上,但不在给水除氧操作的DCS主画面上,为了实现对4号给水泵监视控制,将4号给水泵监视控制画面移至了主DCS上,这样3号高压除氧器的监视控制也一起进入DCS主画面。

3号高压除氧器由于冲管,原来始终是处于满水状态,直到10月20日16:00,由于安装公司要焊接化学取样管和进入3号高压除氧器内进行检查,所以将3号高压除氧器内的水全部放掉。

按常规,在DCS上投入保护必须经授权人的批准(输入专用密码),操作人、监护人要同时输入密码才能进行投入保护的操作,而3号高压除氧器低水位保护只在画面上设一个按钮,无论任何人,只要用鼠标在按钮上点动就可以实施重要保护的投、退操作,这是违反保护投、退原则和程序的。所以,3号高压除氧器低水位保护的设置是错误的。

同时,由于1,2号高压除氧器低水位保护从未投入过,所以对这一设备存在的重大缺陷没有及时发现,为这次事故的发生留下了隐患。

4 防范措施

(1) 某厂目前处于运行、安装、调试交叉作业的非常时期,必须加强对交叉作业环节的管理。生技科、运行生产各单位在安装和调试工作涉及运行设备时,必须按程序办理手续,并提出预防措施。

(2) 生技科、微机中心针对全厂机、炉、电各类保护进行逐项检查,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3) 针对运行人员不规范的操作习惯进行培训、教育,提高运行人员的操作水平。

这次事故反映出我们的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和设备管理还存在着不够细致的问题,需要进行认真的分析、教育和处理,从而提高管理现代化发电企业的水平。

案例三:

检修之前不对号误入间隔触电亡

【简述】1996年10月9日,某热电厂检修人员误登带电开关造成人身触电死亡

【事故经过】1996年10月9日,某热电厂电气变电班班长安排工作负责人王某及成员沈某和李某对户李开关(35KV)进行小修,户李开关小修的主要内容是:(1)擦洗开关套管并涂硅油。(2)检修操作机构。(3)清理A相油渍。并强调了该项工作的安全措施。

工作负责人王某与运行值班人员一道办理了工作许可手续,之后王某又回到班上。

当他们换好工作服后,李某要求擦油渍,王某表示同意,李即去做准备。王对沈说:“你检修机构,我擦套管”。随即他俩准备去检修现场,此时,班长见他们未带砂布即对他们说:“带上砂布,把辅助接点砂一下”。沈某即返回库房取砂布,之后向检修现场追王,发现王某已到与户李开关相临正在运行的户城开关(35KV)南侧准备攀登。沈某就急忙赶上去,把手里拿的东西放在户城开关的操作机构箱上,当打开操作机构箱准备工作时,突然听到一声沉闷的声音,紧接着发现王某已经头朝东脚朝西摔爬在地上,沈便大声呼救。此时其他同志在班里也听到了放电声,便迅速跑到变电站,发现王躺在户城开关西侧,人已失去知觉,马上开始对王进行胸外按压抢救。约10分钟后,王苏醒,便立即送往医院继续抢救。但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于十月十七日晨五时死亡。从王某的受伤部位分析得知,王某的左手触到了带电的户城开关(35KV)上,触电途经左手——左腿内侧,触电后从1.85米高处摔下,将王戴的安全帽摔裂,其头骨、胸椎等多处受伤。

【事故原因】

当工作负责人王某和沈某到达带电的户城开关处时,既未看见临时遮栏,也未看见“在此工作”标示牌,更未发现开关西侧有接地线。根本未核对自己将要工作的开关,到底是不是在二十分钟前和电气值班员共同履行工作许可手续的那台开关,就冒然开始检修工作,其安全意识淡薄。

【防范措施】

1. 开工前必须认真进行设备“三核对”。

2.《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第54条规定:“完成工作许可手续后,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应向工作组人员交待现场安全措施,带电部位和其他注意事项”,此项工作应在工作现场进行。工作负责人应向工作组成员进行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肩负起工作监护人的职责。

3.《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第51条对工作组成员的安全责任规定:“应认真执行规程和现场安全措施,互相关心施工安全,并监督本规程和现场安全措施的实施”。每位参加工作的成员都要遵守。

案例四:

擅自解除闭锁带电合接地刀闸

【简述】2002年12月10日15时18分,某发电厂在112-4刀闸准备做合拉试验中,运行操作人员不认真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和位置,走错位置,又未经许可,擅自解除闭锁,造成一起带电合接地刀闸的恶性误操作事故。

【事故经过】112-4刀闸消缺工作应该在112开关检修工作结束(工作票全部终结),并将112系统内地线全部拆除后,重新办理工作票。在112-4刀闸准备做合拉试验中,运行操作人员不认真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和位置,错误地走到112-7接地刀闸位置,不经值长许可,擅自解除闭锁,将112-7接地刀闸合入,造成带电合接地刀闸的恶性误操作事故。

【原因分析】

1.安全生产疏于管理,习惯性违章长期得不到有效制止。在本次操作中,操作人、监护人不认真核对设备的名称、编号和位置,在执行拉开112-2-7接地刀闸的操作中,错误走到了与112-2-7接地刀闸在同一架构上的112-7接地刀闸位置,将在分闸位置的112-7接地刀闸错误的合入。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电磁锁是防止电气误操作的重要设备,管理人员和各级领导对电磁锁的管理长期地不重视(时常出现正常操作时电磁锁打不开的缺陷和故障,影响了正常的操作,某些运行人员才在操作中同时携带两把电磁锁的钥匙,其中一把为正常操作的大钥匙,一把为解除闭锁的小钥匙,以备正常操作电磁锁打不开时用小钥匙解除闭锁。由于操作人员随身携带着解除闭锁的钥匙,并且不履行审批手续,致使误操作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3.电磁锁发生缺陷,运行人员不填写缺陷通知单。检修人员“二五”检查也走了过场,管理人员和各级领导对电磁锁的运行状况无人检查,对缺陷情况不掌握,致使电磁锁缺陷长期存在。

4.电磁锁及其解锁钥匙的管理不完善,存在漏洞。按照规定,电磁锁解锁操作需经当值值长批准。但在本次操作中,在值长不在场的情况下,电气运行班长没有执行规定,未经值

长批准,未填写“解除闭锁申请单”,致使操作人在盲目操作情况下强行解除闭锁合上了112-7接地刀闸。不允许随意修改操作票,不允许擅自解除闭锁装置。违反25项反措中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相关规定。

5.操作监护制流于形式,监护人未起到监护的作用。操作中,监护人、操作人走错位置,操作人执行拉开接地刀闸操作时变成了合闸操作,监护人未能及时发现错误,以致铸成大错。

6.值长缺乏电网观念,没有站在保电网安全的高度来指挥全厂生产工作。

【防范措施】

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对25项反措中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相关规定学习和理解,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关键要加大对管理者的考核,使安全的工作条件来保障运行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以督促其对安全生产及其设备的管理。值班负责人在工作安排时要交代清运行方式此项工作的安全注意事项。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要填制操作票,按票执行,做到按章办事。

2.设备缺陷利用MIS网络进行闭环管理,对电磁锁等设备缺陷的处理严格按时考核,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尽快编制、实施与落实电气防误闭锁管理制度,从技术、制度等源头上实行事前防范。

3.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和业务技能的学习,提高安全责任感,严格执行电气倒闸操作票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举办机械闭锁和电气闭锁专业知识讲座。

4.值长、班长是值班现场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树立全局观念,安全生产工作要全面考虑,严细认真地安排操作,建立安全生产互保机制。

5.加强运行倒闸危险点分析与预控管理工作,危险点的分析要具体、有针对性,防范措施要具有可操作性。

6.值长要有电网观念,站在保电网安全的高度来指挥全厂生产工作。各级管理工作者都要加强管理责任感。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严肃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向大家宣讲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制度、事故通报,并将精神实质贯彻到具体工作中。

案例五:

业务不熟有电当没电违章作业险丢命一条

一、事故概况

2001年5月24日9时50分,辽宁省某石化厂总变电所所长刘某,在高压配电间

看到2号进线主受柜里面有灰尘,于是就找来一把笤帚打扫,造成1Okv高压电触电事故。经现场的检修人员紧急抢救苏醒后,送住市区医院。经医生观察诊断,右手腕内侧和手背、右肩胛外侧(电流放电点)三度烧伤,烧伤面积为3%。

二、事故经过

5月24日8时40分,变电所所长刘某安排值班电工宁某、杜某修理直流控制屏指示灯,宁某、杜某在换指示灯灯泡时发现,直流接线端子排熔断器熔断。这时车间主管电气的副主任于某也来到变电所,并和值班电工一起查找熔断器故障原因。当宁某和于某检查到高压配电间后,发现2号主受柜直流控制线路部分损坏,造成熔断器熔断,直接影响了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行。接着宁某和于某就开始检修损坏线路。不一会儿,他们听到有轻微的电焊机似的响声。当宁某站起来抬头看时,在2号进线主受柜前站着刘某,背朝外,主受柜门敞开,他判断是刘某触电了。宁某当机立断,一把揪住刘某的工作服后襟,使劲往外一拉,将他拉倒在主受柜前地面的绝缘胶板上,接着用耳朵贴在他胸前,没有听到心脏的跳动声,宁某马上做人工呼吸。这时于某已跑出门,去找救护车和卫生所大夫。经过十几分钟的现场抢救。刘某的心脏恢复了跳动,神志很快清醒了。这时,闻讯赶来的职工把刘某抬上了车,送到市区医院救治。

后经了解得知,刘某在宁某和于某检修直流线路时,他看到2号进线主受柜里有少许灰尘,就到值班室拿来了笤帚(用高梁穗做的),他右手拿着笤帚,刚一打扫,当笤帚接近少油断路器下部时就发生了触电,不由自主地使右肩胛外侧靠在柜子上。

三、事故原因分析

(1)刘某违章操作。刘某对高压设备检修的规章制度是清楚的,他本应当带头遵守这些规章制度,遵守电器安全作业的有关规定,但是,刘某在没有办理任何作业票证和采取安全技术措施的情况下,擅自进入高压间打扫高压设备卫生,这是严重的违章操作,也是造成这次触电事故的直接原因。刘某是事故的直接责任者。

(2)刘某对业务不熟。1992年,工厂竣工时,设计的双路电源只施工了1号电源,2号电源的输电线路没架设,但是,总变电所却是按双路电源设计施工的。这样,2号电源所带的设备全由1号电源通过1号电源联络柜供电到2号电源联络柜,再供到其它设备上,其中有1条线从2号计量柜后边连到2号主受柜内少油断路器的下部。竣工投产以来,2号电源的电压互感器、主受柜、计量柜,一直未用,其高压闸刀开关、少油断路器全部打开,从

未合过。刘某担任变电所所长工作已经两年多,由于他本人没有认真钻研变电所技术业务,对本应熟练掌握的配电线路没有全面了解掌握(在总变电所的墙上有配电模拟盘,上面反映出触电部位带电),反而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因此,把本来有电的2号进线主受柜少油断路器下部误认为没有电,所以敢于大胆地、无所顾忌地去打扫灰尘。业务不熟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3)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5月21日,总变电所已经按计划停电一天进行了大修,总变电所一切检修工作都已完成。时过3日,他又去高压设备搞卫生。按规定,要打扫,也要办理相关的票证、采取了安全措施后才可以施工检修。他全然不想这些,更不去想自己的行为将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不把自身的行为和安全联系起来考虑,足见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4)车间和有关部门的领导,特别是车间主管领导和电气主管部门的有关人员,由于工作不够深入,缺乏严格的管理和必要的考核,对职工技术业务水平了解不够全面,对职工进行技术业务的培训学习和具体的工作指导不够,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

四、事故防范措施

(1)全厂职工要认真对待这次事故,认真分析事故原因,从中吸取深刻教训。开展一次有关安全法律法规的教育,提高职工学习和执行“操作规程”、“安全规程”的自觉性,杜绝违章行为,保证安全生产。

(2)在全厂开展一次电气安全大检查。特别是在电气管理、电气设施、电气设备等方面,认真查找隐患,并及时整改,杜绝此类触电事故重复发生。

(3)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确实把懂业务、会管理、素质高的职工提拔到负责岗位上来,带动和影响其他职工,使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保证生产安全。

(4)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安全责任明确落实,切实做到从上至下认真管理,从下至上认真负责,人人都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工作事业心,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案例六:

一起带地合闸误操作事故的教训

2004-07-05,某供电局110 kV无人值班变电站操作队运行人员在对某电气检修设备自检修转运行的过程中,忘记拆除检修设备上所挂的接地线,从而造成带地线合闸送电的恶性误

操作事故。

1 事故经过

2004-07-05下午,黄某等3人在110 kV无人值班变电站从事1号主变10 kV 901号开关储能电机的更换工作。16:00,操作队正值刘某接受工作任务后,将该站1号变901号开关由停用转检修,并在1号主变的9011号刀闸与901号开关之间、在1号主变10 kV侧避雷器与901号开关之间的接地点放在10 kV开关室外,执行该项操作任务时,根据技术员陈某的建议,将2组接地线都挂在开关柜内开关的两侧。此项操作未在“五防”模拟图上演习,而是直接解锁操作。

17:37,901号开关储能电机的更换工作完成后,操作队现场人员办理了工作票的终结手续,正值刘某在工作票“工作终结”栏许可人处签了字,同时在接地线拆除栏填写了接地线编号、组数,并签了名。但接地线实际并未拆除。这时刘某向调度汇报该站1号主变10 kV 901号开关更换储能电机工作结束,申请投入1号主变。地调李某随即下令,将1号主变901号开关由停用转运行,刘受令后,由副值程某准备操作票。当操作票还未填写完整时,技术员陈某就监护正值刘某在“五防”模拟图板上进行演习,随后正值刘某便监护副值杨某在后台机上进行操作。18:52,当合上110 kV丹苏西151号开关时,突然发生猛烈炸响,1号主变差动保护动作,151号开关跳闸。到此时,操作队人员才猛然醒悟,忘记拆除地线,造成了带地线合闸送电的恶性误操作事故。

此次误操作事故使1号主变901号开关因三相严重短路而烧坏(ZN63A型开关柜内装VS1真空开关)。

2 事故原因

(1) 倒闸操作人员严重违规,违反了《安规》中关于倒闸操作全过程都要录音并做好记录,持票模拟演习,然后再进行实际设备操作的规定。此事故中操作队人员无票进行操作,而开好的倒闸操作票既不合格又未使用(该站操作票只填写了时间、任务、顺序内容而无监护人,操作队值班负责人也未签名,也无开始操作时间)。这一点是导致此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 检修工作一旦结束,双方履行了工作终结手续,操作队人员应立即拆除该工作地点所挂所有组数接地线。但操作队人员在901号开关的工作全部结束后,未及时拆除接地线,这是带地线合闸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3) 该站接线较简单,当天工作也不多,倒闸操作也不复杂,但值班记录上错误却很多,

接地线也未在上面反映出来。对1号主变回路合闸送电,操作队在场人员起码应该对该送电回路有无短路接地线及杂物等进行一次全面的详细检查,才可送电。这些基本的工作要领也被操作队人员遗忘了。

(4) 操作中严重违反《运行规程》中关于倒闸操作制度及防误装置解锁操作规定。操作人员在执行将1号主变901开关由停用转检修的操作任务时,未在“五防”模拟图板上演习,便擅自使用解锁钥匙解锁,装设接地线,致使在送电倒闸操作时防误装置未能起到应有的防误作用。

(5) 当天工作现场有操作队队长、技术员、班长、正值等6人,现场缺乏统一的工作指挥,对当天的工作、倒闸、安全送电等重视不够,特别是对重要部位的检查出现严重疏漏。

(6) 违反了《安规》中关于工作终结制度的规定,即:“只有在同一停电系统的所有工作票结束,拆除所有接地线、临时遮栏和标示牌,恢复常设遮拦,并得到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的许可命令后,方可合闸送电。”但正值在未经过核实接地线是否确定已经拆除的情况下,就在工作票的接地线拆除栏填写了拆除的接地线编号、组数,并签了名。此后又向调度汇报了工作结束,可以投入运行。说明当值人员对工作中关键性的问题缺乏核实和应有的责任心,对履行工作终结手续的原则不清楚、执行不力。

(7) 无票操作也发生在接地线的使用管理上。安装的接地线未按要求持票操作,也未在接地线使用记录上登记。同时也反映出对工作终结后接地线的拆除存在随意性,潜意识中认为验收后就已将接地线拆除,而不是以是否执行了拆除接地线的倒闸操作票为准。

(8) 严重违反倒闸操作制度,在倒闸操作票还未填写完的情况下,即无票进行设备倒闸操作,而且在倒闸操作中,还途中换人,犯了倒闸操作一大忌。

3 防范措施

(1) 认真组织,合理安排,按照事故调查“四不放过”的原则,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事故分析和安全教育工作。认真吸取事故教训,提高全局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再认识,并要求每一位职工对照此事故,有针对性地写出反习惯性违章的心得体会。同时,将每年的7月5日作为“安全生产教育日”以警示教育职工,“安全生产不能忘,遵章贯规不能忘”。

(2) 以本次事故为反面教材,加强职工安全法规教育,持续推进“三无”(无违章企业、无违章班组、无违章职工)工作。举办工作票、操作票学习班,提高职工认真填写和执行“两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针对近年来新投、改建投入设备较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全面提高职工技术水平,并进行严格的考试。

(3) 坚决堵塞安全管理漏洞,对24个变电站的接地线使用登记、防误解锁钥匙的管理

进行全面清理,修改完善管理制度,以杜绝运行值班人员随意使用解锁钥匙和接地线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制定检修标准化作业卡,以实现变电、线路设备检修作业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安监部收集整理危险点资料,完成“危险点分析和控制措施”的完善工作,行文下发执行。与此同时,安监部还组织值日安全监察师培训班,以提高监督工作水平,从而提高和改进工作质量和监督效果,认真吸取事故的惨痛教训,积极落实各项反事故措施,彻底扭转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

案例七:

一起因误判断而导致误操作的事故分析及反思中盐皓龙有限责任公司热电站安装2台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3 MW,其主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并通过10 kV联络线与地区电网新华变电站并网运行。2004-05-16,运行人员把因系统事故使发电机解列错判为系统非同期振荡而实施错误操作,造成全厂停电、停产事故。

1 事故概述

2004-05-16 T 07:40,热电站主控室“10 kV母线Ⅰ、Ⅱ段接地”、“1,2号机强励动作”、“掉牌未复归”等光字牌打出;1,2号发电机定子电压瞬间下降且摆动,频率由原来50.5 Hz 很快下降且指针摆动异常;有功功率表、无功功率表在瞬间摆动后上冲至最大值;同时自动减载装置动作,跳开发电机10 kV母线部分馈线,减出力;1,2号发电机频率突降至45 Hz,电压却异常增大,超过11.5 kV。现场运行人员对电压上升、频率下降这种现象很难理解,一时陷入慌乱,后运行人员断开10 kV联络线开关,与电力系统“脱离”。

2 事故原因

(1) 事故调查中发现,07:40发电机定子电压增至11.5 kV,频率降至45 Hz左右时,发电机已与系统解列,并孤立运行,而运行人员却误认为发电机一直并在电网上。

经调查分析,当天新华变电站主变压器故障,差动保护动作,事故跳开了主变压器三侧的断路器。此时,热电站2台发电机除带皓龙公司生产负荷用电,还短时带上地区变电站10 kV部分用户。由于负荷骤增,2台发电机频率下降,发电机产生较大的去磁电枢反应,

使发电机电压瞬间下冲,于是部分用户及该厂自动减载装置、失压脱扣装置动作,甩掉大量负荷。但从现场表计指示看,发电机所带负荷接近额定值,2台发电机强励动作,使电压迅速上冲到11.5 kV左右。但由于汽轮发电机负荷急剧变化,仅靠汽轮机自动调节根本无法将其转速调至额定转速。根据图2所示的汽轮机调速特性曲线,当负荷为P1时,机组在a点运行,其转速为额定转速ned(3 000 r/min),频率为50 Hz,若机组负荷由P1增至P2时,则在调速特性曲线b点上运行,这时机组转速低于额定转速ned,频率低于50 Hz。因机组的频率允许变动范围为±0.5 Hz,当负荷变动较大,使机组的频率超出允许变动范围时,就需要在汽轮机调速器自动调节的基础上,进行人工调节,即调节汽轮机调速器上的同步器。操作同步器可以使调速汽门开大或关小,以改变调速曲线的位置,使它在一定范围内上下移动。为了使机组在带负荷P2时,转速恢复到3 000 r/min,即频率达到50 Hz,可以通过人工调节,将调速特性曲线向上移到2的位置,使机组的运行点从b点移到c点。

在本次事故中,因运行人员误认为机组仍并在电网上,且误判为是系统发生了非同期振荡,于是按规程中有关发电机非同期振荡的处理办法处理,即“在强励动作时,迅速减小发电机的有功功率”,力图尽快拉入同步。事实上运行人员所实施的操作却是严重的误操作,结果使频率低于45 Hz。在调整失败后,2台机组被迫停机,直到08:54才与系统并列,恢复正常生产。

(2) 设备存在严重问题。当机组频率降至45 Hz时,10 kV并网线路的低周保护本应正确动作,却没有动作。后检查发现,跳闸出口中间继电器BCJ的出口回路中,2SJ时间继电器接点卡死,保护拒动。

3 教训与反思

(1) 本次事故是由于运行人员判断错误,把发电机组的孤立运行误认为系统非同期振荡,从而造成严重误操作。所以必须加强运行人员的技术学习和业务培训,提高运行人员正确判断和处理事故的能力。

(2) 本次事故说明热电站在设备管理上存在较大的疏漏。必须对热电站10 kV并网线路,低压低周继电保护BCJ的出口回路中2SJ时间继电器接点卡死情况进行彻底消除,对发电机所有继电保护进行校验,确保其动作的灵敏性、可靠性、速动性、选择性,同时应举一反三,提高热电厂所有设备的管理水平,确保全厂设备处于完好的受控状态。

案例八:

湛江电厂6 kV PT烧毁的原因及对策

湛江电厂6 kV公用ⅡB段工作电源进线PT为厦门ABB开关厂的产品,在2002年的运行中曾烧毁2台,现将其原因做一下简单分析。

1 事件经过

(1) 2002-03-22 T09:26,Ⅱ期电气控制屏突发"6 kV公用ⅡB段接地","6 kV公用段复合电压动作"光字。值班员检查6 kV公用ⅡB段母线线电压正常(6 kV);就地检查发现负荷锅炉检修变有接地掉牌,6 kV公用ⅡB段工作进线PT冒烟。转换负荷,停运该段母线后,拉出PT 检查,C相已被烧毁,但PT高压保险完好。

(2) 2002-07-01 T12:30,电气控制屏突发"6 kV公用ⅡB段接地"光字。值班员检测6 kV母线C相对地电压为0,其它两相正常,判断C相金属接地。同时接燃料值班报告,燃料5号皮带机缺相运行。停该皮带机,检查66 kV公用ⅡB三相电压均在4.2 kV左右摆动,而线电压均正常(6 kV)。13:32,继发"6 kV公用段复合电压"光字,且接地光字无法消失。13:33,值班员切开燃料(二)负荷开关,接地光字消失。检查发现,6 kV公用ⅡB段工作进线PT两相烧毁,但PT高压保险完好。

2 原因分析

(1) 接线方式存在问题。6 kV公用ⅡB段负荷中,锅炉检修变及燃料(二)路电源2个负荷的电缆太长且容易接地,使母线及其有电联系的系统的等值电容增大(包括其它负荷各相对地电容在内),为共振创造条件。

(2) 电路中。6 kV公用ⅡB段系统中性点不接地,但其PT高压侧中性点是接地的,且PT的铁芯电感的起始值和等值电容组成的自振频率小于并接近于共振频率。因此,电路中的电感减小或等值电容增大,都能引起共振。即电路中的非线性电感的变化范围不够大。

(3) 激发原因。6 kV公用ⅡB段负荷中,锅炉检修变及燃料(二)路电源2个负荷380 V侧母线上的小电机比较多,操作与切换频繁,且工作条件恶劣,容易造成单相接地、单相断线等,为共振创造条件。

(4) 2次PT烧毁都是在某一负荷某一相接地后发生的。A相PT初级所受电压比正常运行时的电压升高3倍。由于电压互感器为铁芯线圈,且与电容并联,构成因参数配合而可能产生铁磁谐振的电路。在单相接地瞬间,使电容和电感电流增加,加上铁芯饱和,使总电流起很大变化,引起共振。这种并联电路发生电流铁磁共振时,使电压互感器的一次侧线圈的电

流增大十几倍,但其电流值尚未达到电压互感器高压保险熔断值,故高压保险未熔断。但电流又超过额定值,长时间过电流的作用,致使PT烧毁。

3 处理措施

(1) 在电压互感器次级的开口三角形侧接上一个电阻,数值约几十欧,要小于0.45 Xj(Xj 是PT归算到低压侧的工频激磁感抗),或接一个灯泡在开口三角形上或在PT二次回路上安装消谐装置。

(2) 在母线上接入一定大小的电容器(Xc),使比值XC/XL<0.01,就可避免共振。

(3) 6 kV公用ⅡB段负荷分布很不合理,锅炉检修变及燃料(二)路电源2个负荷的电缆太长、中间接头多且容易接地或断线。必须改变ⅡB段的负荷分布,达到改变其对地等值电容的目的。

(4) 值班人员平时必须密切监视该段的接地情况,在系统发生谐振时,迅速改变该段的负荷分布,以破坏谐振条件。

(5) 采用质量较好、铁芯不易饱和的电压互感器,或改变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20100611)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题 (2) 一、运行人员擅自传动发变组保护装置,造成机组跳闸 (2) 二、擅自解除闭锁带电合接地刀闸 (2) 三、安全措施不全电除尘触电 (3) 四、带负荷推开关 (4) 五、野蛮操作开关,导致三相短路 (5) 六、小动物进入电气间隔,造成机组跳闸 (7) 七、PT保险熔断造成机组跳闸 (7) 八、励磁整流柜滤网堵塞,造成机组跳闸 (8) 九、励磁变温度保护误动,造成机组跳闸 (9) 十、6KV电机避雷器烧损,发变组跳闸 (9) 十一、MCC电源切换,机组跳闸 (10) 十二、励磁机过负荷反时限保护动作停机 (12) 十三、220千伏A相接地造成差动保护动作停机 (12) 十四、查找直流接地,造成机组跳闸 (13) 十五、查找直流接地,造成机组跳闸 (14) 十六、检修工作不当,造成机组跳闸 (15) 由于人员工作不当,229出线与220kV下母线距离过近放电,引起保护动作。 (15) 十七、主变差动保护误动 (15) 十八、主变冷却器全停使母线开关跳闸 (16) 十九、试验柴油发电机造成机组停运 (16) 二十、定冷水冷却器漏泄,定子接地保护动作停机 (17)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题 一、运行人员擅自传动发变组保护装置,造成机组跳闸 事件经过 1月8日某厂,#3发电机有功85MW。运行人员XX一人到#3发-变组保护屏处学习、了解设备,进入#3发-变组保护A柜WFB-802模件,当查看“选项”画面时,选择了“报告”,报告容为空白,又选择了“传动”项,想查看传动报告,按“确认”键后,出现“输入密码”画面,再次“确认”后进入保护传动画面,随后选择了“发-变组差动”选项欲查看其容,按“确认”键,#3发-变组“差动保护”动作出口,#3发-变组103开关、励磁开关、3500开关、3600开关掉闸,3kV5段、6段备用电源自投正确、水压逆止门、OPC保护动作维持汽机3000转/分、炉安全门动作。 原因分析: 1.在机组正常运行中,运行人员在查看3号发-变组微机保护A柜“保护传动”功能时,越权操作, 造成发-变组差动保护出口动作。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2.继电保护装置密码设置为空,存在人员误动的隐患。是事故的次要原因。 3.运行人员无票作业,且未执行操作监护制度。 暴露问题: 1、违反《集团公司两票管理工作规定》,无票作业。 2、集团公司《防止二次系统人员三误工作规定》执行不到位,继电保护密码管理存在漏洞。 3、运行人员安全意识不牢固,盲目越权操作。 4、运行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对操作风险无意识。 采取措施: 1、加强对运行人员的技术培训,并吸取此次事故的教训。 2、认真对照集团公司《防止二次系统人员三误工作规定》进行落实、整改,进一步完善制度。 3、加强“两票”管理,各单位要严格执行《集团公司两票管理工作规定》,严禁无票作业。 4、发电部加强对运行人员安全教育和遵章守纪教育及技术培训,并认真吸取此次事故的教训,不 要越限操作。 5、继电保护人员普查所有保护设备,凡有密码功能的一律将空码默认形式改为数字密码。完善警 告标志,吸取教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管理。 二、擅自解除闭锁带电合接地刀闸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____五个不同案例

案例一:青海省西宁市“04.27”边坡坍塌事故 一、事故简介 2007年4月27日,青海省西宁市银鹰金融保安护卫有限公司基地边坡支护工程施工现场发生一起坍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6O万元。 该工程拟建场地北侧为东西走向的自然山体,坡体高12~15m,长145m,自然边坡坡度1:0.5~1:0.7。边坡工程9 m以上部分设计为土钉喷锚支护,9m以下部分为毛石挡土墙,总面积为2000m2。其中毛石挡土墙部分于2007年3月2 1日由施工单位分包给私人劳务队(无法人资格和施工资质)进行施工。 4月27日上午,劳务队5名施工人员人工开挖北侧山体边坡东侧5 m X l m X 1.2 m毛石挡土墙基槽。下午16时左右,自然地面上方5 m处坡面突然坍塌,除在基槽东端作业的1人逃离之外,其余4人被坍塌土体掩埋。 根据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对有关责任方作出以下处理:项目经理、现场监理工程师等责任人分别受到撤职、吊销执业资格等行政处罚;施工、监理等单位分别受到资质降级、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行政处罚。 二、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1)施工地段地质条件复杂,经过调查,事故发生地点位于河谷区与丘陵区交接处,北侧为黄土覆盖的丘陵区,南侧为河谷地2级及3级基座阶地。上部土层为黄土层及红色泥岩夹变质砂砾,下部为黄土层黏土。局部有地下水渗透,导致地基不稳。 (2)施工单位在没有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情况下,盲目施工,也没有根据现场的地质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违反了自上而下分层修坡、分层施工工艺流程,从而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2.间接原因 (1)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未作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且在未办理工程招投标、工程质量监督、工程安全监督、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组织开工建设。 (2)施工单位委派不具备项目经理执业资格的人员负责该工程的现场管理二项目部未编制挡土墙施工方案,没有对劳务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在山体地质情况不明、没有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冒险作业。 (3)监理单位在监理过程中,对施工单位资料审查不严,对施工现场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的监督不到位。 三、事故教训 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明确规定建设二施工、监理和设计等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责任。参建各方认真履行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责任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 2.这起事故的发生,首先是施工单位没有根据《条例》的要求任命具备相应执业资格的人担任项目经理;其次是施工单位没有根据《条例》的要求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或安全技术措施。 3.监理单位没有根据《条例》的要求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或者安全技术措施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监理单位没有要求施工单位予以整改。 四、专家点评 这是一起由于违反施工工艺流程,冒险施工引发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事故的发生暴露了该工程从施工组织到技术管理、从建设单位到施工单位都没有真正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典型电气事故案例分析

典型电气事故案例分析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阎相环 一、接地保护线烧伤人 1、事故经过 1994年4月6日下午3时许,某厂671变电站运行值班员接班后,312油开关大修负责人提出申请要结束检修工作,而值班长临时提出要试合一下312油开关上方的3121隔离刀闸,检查该刀闸贴合情况。于是,值班长在没有拆开312油开关与3121隔离刀闸之间的接地保护线的情况下,擅自摘下了3121隔离刀闸操作把柄上的“已接地”警告牌和挂锁,进行合闸操作。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强烈的弧光迎面扑向蹲在312油开关前的大修负责人和实习值班员,2人被弧光严重灼伤。 2、原因分析 本来3121隔离刀闸高出人头约2米,而且有铁柜遮挡,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其弧光不应烧着人,可为什么却把人烧伤了呢?原来,烧伤人 的电弧光不是3121隔离刀闸的电弧光,而是两根接地线烧坏时产生的电弧光。两根接地线是裸露铜丝绞合线,操作员用卡钳卡住连接在设备上时,致使一股线接触不良,另一股绞合线还断了几根铜丝。所以,当违章操作时,强大的电流造成短路,不但烧坏了3121隔离刀闸,而且其中一股接地线接触不良处震动脱落发生强烈电弧光,另一股绞合线铜丝断开处发生强烈电弧光,两股接地线瞬间弧光特别强烈,严重烧伤近处的2人。 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临时增加工作内容并擅自操作,违反基本操作规程。 3、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 1).交接班时以及交接班前后一刻钟内一般不要进行重要操作。 2).将警示牌“已接地”换成更明确的表述:“已接地,严禁合闸”。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绝对禁止带地线合闸。 3).接地保护线的作用就在于,当发生触电事故时起到 接地短路作用,从而保障人不受到伤害。所以,接地线质量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建筑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近期在统计众多事故过程中发现,多起死亡事故中,受害人戴了安全帽,但还是被物体打击或头部撞击地面致死。 究其原因,竟然是没有系下颚带造成的。 案例一:某建筑施工工地,一名戴着未系下颚带的安全帽的工人从起重机吊起的空心砖框下经过时,钢筋空心砖框将空心砖挤压破碎,其中一块空心砖碎块将这名工人的安全帽打翻掉落,另一块碎块砸中其头部,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二:某建筑施工工地,一名戴着未系下颚带的安全帽的工人负责在起重机下将竹笆捆扎后悬挂到吊钩上,当竹笆吊起后,突然一片竹笆掉落下来,正好砸中其安全帽帽舌,将安全帽打翻在地,这名工人本能地后退时,不慎跌倒,后脑撞击地面,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三:某建筑施工工地,一名戴着未系下颚带的安全帽的工人在1.5米左右高的脚手架上作业时,不慎坠落地面,坠落过程中安全帽离开头部,该工人后脑部直接撞击地面,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国家标准《安全帽》规定,产品说明必须声明“为充分发挥保护力,安全帽佩戴时必须按头围的大小调整帽箍并系紧下颏带”。 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戴安全帽不系下颚带的行为时,可以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隐患,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的,新的《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新《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四)未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 提供劳动防护用品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缺陷案例及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缺陷案例及事故案例分析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缺陷案例及事故案例分析 ======单选题部分====== 1.在主体结构工程施工中,当现场出现结构板双层双向钢筋的上层钢筋下陷的问题时,我们的处理建议是(C ) 2.室内墙地面饰面工程施工时,现场出现内墙大面空鼓裂纹问题的原因是() 3.以下不属于混凝土配合比直接决定的是() 4.碱骨料反应是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水泥、外加剂、混合材和水中的碱(Na2O 或K2O)与()中的活性成分反应,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若干午(数年至二、三十年)逐渐反应,反应生成物吸水膨胀使混凝土产生内部应力,膨胀开裂、导致混凝土失去设计性能 ======多选题部分====== 5.以下属于外墙面工程施工时出现的现场问题的是() 6.预留预埋应按设计图纸要求事先翻样制作,并注明(),在浇筑混凝土前对模板的加固进行检查,保证拆模后预留预埋位置的准确,浇筑后及时复测,出现偏差及时调整 7.防水工程包括() ======判断题部分====== 8.屋面工程施工中,现场出现屋面顺水条间距未满足规定要求;屋面平整度差,引起局部用多根小木方支垫的问题时,我们的处理建议加强过程控制,确保每道施工程序按规范标准施工。(顺水条间距按照绿城规定执行)

9.滑模施工时应随时采用仪器或吊锤法检查滑升体系的垂直、扭转、倾斜等状态,对其结构的中心和边缘均应同步观察。 10.模板决定了混凝土构件的尺寸和观感,在支设模板前应进行研究和策划形成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并报工程管理科审批

典型电气事故案例大全

典型电气事故案例汇编 汇编:郝建伟 2012年4月10日 前言 通过典型事故案例学习,认清每一次事故的根源,消除松懈麻痹思想,强化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事故问责,进一步明确各自安全责任,使安全生产“可控、再控”,建立和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加大反违章和安全监督监察力度,推行安全工作标准化,深化安全事故闭环管理,检查事故管理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避免解决事故处理失之于宽、失之与松的问题,使安全生产基础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保证发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典型事故案例汇编》收集了我厂建厂以来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较为典型的电气事故,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希望各部门、各班组认真学习,接受事故教训,不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防范能力,结合自身工作特点,举一反三,使防范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夯实生产安全基础,促进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发电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目录 一黄台电厂继电保护误接线事故 二黄台电厂110KV母差保护直流接地动作致Ⅰ母线跳闸 三黄台电厂220KVⅡ母线PT刀闸引线支柱瓷瓶污闪事故 四黄台电厂小动物造成发电机出线短路事故 五黄台电厂发电机转子内冷水回路堵塞致小修延期事故

六黄台电厂继电保护误整定事故 七黄台电厂#7机丙循环水A相CT下部接线处熔化导致停机事故 八黄台电厂#7机油隔离6KV电源老鼠短路致#7炉灭火 九黄台电厂#7机205开关B相CT爆炸事故 十黄台电厂6KVⅦ段母线室漏雨造成母线故障 十一黄台电厂#6机低真空停机保护动作 十二黄台电厂#7机定子接地保护动作, 发电机跳闸 十三黄台电厂#7发电机定子A相接地故障 十四金陵电厂“”电气误操作事故 十五金陵电厂“”电气设备事故 十六沁北电厂500kVⅡ母线由运行转检修过程中运行人员误操作事故 十七沾化热电厂“”全厂停电事故 (一)继电保护误接线事故 一、事故经过 1984年10月12日,事故前总负荷 210MW,黄南线有功负荷为 5MW,6:12南郊变电所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我厂110KV黄南线距离保护I段动作跳闸,重合闸因投同期鉴定方式没有动作,6:20按调度命令合上黄南线103开关,恢复运行。 二、原因分析 根据录波分析,故障电流已达到另序1段保护动作定值,但没有动作,而距离I段保护动作。从原理及接线看距离I段系误动,经分析阴抗元件电流回路接线不合理。 PLH-12/AI型系上海早期产品,厂家说明书及水电部检验规程对接地距离切换为相间距离,从原理设计和对接线要求均没有明确的说明,我厂也没有研究、分析,特别对中调76年下达的距离保护整定值通知单提出停用接地距离同时另序变流器K值为的要求没提出异议,而后又对78年、79年通知单提出接地距离取消另序变流器K值的变动,由于对接线要求认识不足,没有做真的分析研究,也滑积极向上级业务部门联系,仍按制造厂原接线运行,致使误动作事故的发生。 三、防范措施 (1)、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2)、坚持严细作风,提高保护校验质量,确保保护的准确性。 (3)、加强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联系和请示,同时建议上级业务部门对保护主接线的改变能

电气事故案例集锦

案例一: 安全措施不全电除尘内触电 【简述】2003年5月31日,某电厂检修人员进入电除尘器绝缘子室处理#3炉三电场阻尼电阻故障时,造成了检修人员触电死亡。 【事故经过】5月31日2时30分,某电厂电除尘运行人员发现:3号炉三电场二次电压降至零,四个电场的电除尘器当一个电场退出运行时,除尘效率受到一定影响。由于在夜间,便安排一名夜间检修值班人员处理该缺陷。在检修人员进入电除尘器绝缘子室处理#3炉三电场阻尼电阻故障时,由于仅将三电场停电,造成了检修人员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 1.运行人员停电操作存在严重的随意性,且仅将故障的3电场停电,安全措施不全面。 2.检修人员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在没有监护的情况下单人在带电场所作业,且安全措施不全,造成触电。 3.运行班长在检修人员触电后,应急处理和救援不当。不是立即对所有电场停电救人,而是打电话逐级汇报,延误了抢救时间。 【防范措施】 1.紧急缺陷处理时,必须待安全措施完成后检修人员方可进行作业。并执行监护制度。 2.对工作场所存在可能发生的触电危险情况,事前开展危险点分析。 3.对职工加强应急处理和救援的教育。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措施救人,再向上级汇报。 案例二: 保护设置错误引发的一起事故 2004-10-21T22:33,某电厂发生了一起保护误操作事故,造成2号炉被迫停炉。为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现对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 1 事故前的运行方式 1号炉出力204 t/h,2号炉出力210 t/h,1,2号机抽汽运行,电负荷均为50 MW;1,2号高压除氧器运行,1,2号给水泵并列运行。 2 事故经过

电气事故经典案例分析

在《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中,规定了把典型案例分析作为安全培训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通过案例分析,可使操作人员从中吸取教训,提高安全意识,加强防范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1 典型事故案例的分类 根据事故发生条件、环境及培训对象的具体情况,可将案例分为3类。 (1) 具有普遍性的常规典型案例 这类案例通常发生在电气操作中,是常见的违章和误操作所造成的事故。 导致这类事故的原因大都是由于安全意识淡薄及习惯性违章,例如,错接电源线,误拉、合闸等。这类事故的发生率很高,占事故的60%以上,所以培训时应适当增加此类案例的比例。 (2) 不同专业岗位的特殊性典型案例 这类案例通常发生在装置、设备的运行操作 中,造成这类事故除了违章操作外,还存在技术不熟练,工作能力差,操作不规范等原因。例如,倒闸操作中的断路器、隔离开关的不规范操作及变、配电装置维护不当等。这类事故的发生率虽然不高,一旦发生则危害性较大,应引起重视。 (3) 本单位发生的真实性典型案例 这类案例是职工在现场操作中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的实例,一般由教师从职工本人的总结和生产车间收集、汇总的材料经精选、整理后编印成教材。这类案例具有更直接、更现实的教育意义,实践证明:选好、用好这些案例,对于安全培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通过把案例进行分类讲解和分析,提高了案例的针对性、实效性,对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防范意识都具有很好的效果,特别是第三类案例,具有直接的警示作用。 2 典型事故案例的选用 所谓典型案例,也就是说在事故案例选取中, 既要考虑其普遍性和特殊性,又要考虑其规律性和代表性。既能在正常的操作中起到警示作用,又可在对异常情况处理时做到举一反三,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对案例选用时要特别注意以下3点。 (1) 案例的典型性 选用的案例如果不具有典型性,职工就会认为与已无关,就达不到受教育的效果。典型性就是代表性,就是能对每一个职工都有启发教育意义。 (2) 案例的实用性 所选案例应根据培训对象和培训行业的不同有所区别。例如,石油化工企业的电工与矿山、机械制造企业的电工,在操作要求和规范上是不同的,因此所选的案例也不同。 (3) 案例的时效性 选用的案例应适当考虑事故发生的时间段,不要距今太远。例如,70,80年代的电气设备与现在大不相同,操作方法与要求也有较大区别。 典型的事故案例,是用生命财产换来的惨痛教训,总结好每一个案例,对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职工培训中,对每个案例要讲深讲透,不能

电气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电气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工业电气化设备和家用电气化设备普及,接触电气的机会越来越多。因此而引发电气事故、引起火灾或爆炸、损坏电气设备,影响正常供电等事故也越来越多,给国家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财产和生命损失。然而大多电气事故的教训,都是缺乏电气安全知识,违章操作和思想麻痹是造成电气事故的重要原因。本章一些电气安全事故是本人多年经历过,有些是地方报道的真实案例。在此通过活生生的人身触电伤亡、火灾、爆炸、设备损坏、停电的电气事故,介绍发生的原因和防范措施。加强电气安全知识教育,敲响警钟,提醒大家时时、事事、处处注意安全用电,避免电气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违章作业,触电身亡 1.某机械厂,7月的一天,中午12点过几分钟 某修理工想利用大家都去饭堂吃饭的时间,停电检修一台设备,另一职工因上午请了一会假,中午匆匆赶来上班,赶到车间满头汗,一开电扇没电,就把闸刀送上,因为修理工蹲在设备的后面修电机,他没有仔细看,结果修理工当场身亡。 原因是修理工没挂停电牌违章作业。 2.某酒店服务员使用吸水机,吸水机插头损坏,他把插头卸掉,直接把插头的三条线(一条火线、一条零线、一条接地保护线)错把接地保护线插在二孔插座中的火线上,他一手去开吸水机的开关,一手触到吸

水机的金属部分,本身脚下潮湿有水,当场触电身亡,因接地保护线是接在设备的金属上。 原因是缺乏电气安全知识,无牌违章工作。 3.某地正在施工中的住宅楼将要封顶时,一青年站在脚手架上给阳台穿钢筋,当他双手拿着一根ф16毫米6米长的钢筋向脚手架伸出时,钢筋顶部碰到离住宅不到2米10KV架空线上,一声惨叫,双手和一只脚都被烧掉,惨不忍睹,年仅29岁。 原因是违反国家电力安全法违章建房。 4.某一住户,中年妇女到冰箱取食品准备做饭,谁知道刚一摸到冰箱门被电打的全身麻木,吓的半死。后来经过检查分析原因,发现冰箱对地电压确实220V。拔掉冰箱电源插头检查,冰箱又无问题,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又检查电流三扁孔插座,发现插座接地保护线桩接了一条线与零线串联,因为在此地区很多家庭中没有接地保护线和漏电开关,询问得知,原来此冰箱以前接触时,有轻微的麻手,后来请来一个低级电工来检查,是他接的。从此埋下隐患,刚好她家中的零线与火线不知当天被谁对换了,造成冰箱电器成为导电体,险出人命。 原因是严重违反电气安全知识,违章作业。 偷偷换保险电弧烧灼伤 2005年2月23日11点30分,某化工厂电位车间维修班维护电工鄢某,在检修二级中控配电室低压电容柜时,在未断电的情况下,直接用手钳拔插式保险。因操作不当,手钳与相邻的保险搭接引起短路,形成的电弧将面对电容柜的鄢某的双手、脸、颈脖部大面积严重灼伤。幸亏

典型电气事故案例分析

本文有5篇典型电气事故案例分析,年底了,在这里提醒大家要注意人身安全和设备隐患哦。 一、接地保护线烧伤人 1、事故经过 1994年4月6日下午3时许,某厂671变电站运行值班员接班后,312油开关大修负责人提出申请要结束检修工作,而值班长临时提出要试合一下312 油开关上方的3121隔离刀闸,检查该刀闸贴合情况。于是,值班长在没有拆开312油开关与3121隔离刀闸之间的接地保护线的情况下,擅自摘下了3121隔离刀闸操作把柄上的“已接地”警告牌和挂锁,进行合闸操作。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强烈的弧光迎面扑向蹲在312油开关前的大修负责人和实习值班员,2人被弧光严重灼伤。 2、原因分析 本来3121隔离刀闸高出人头约2米,而且有铁柜遮挡,其弧光不应烧着人,可为什么却把人烧伤了呢?原来,烧伤人的电弧光不是3121隔离刀闸的电弧光,而是两根接地线烧坏时产生的电弧光。两根接地线是裸露铜丝绞合线,操作员用卡钳卡住连接在设备上时,致使一股线接触不良,另一股绞合线还断了几根铜丝。所以,当违章操作时,强大的电流造成短路,不但烧坏了3121隔离刀闸,而且其中一股接地线接触不良处震动脱落发生强烈电弧光,另一股绞合线铜丝断开处发生强烈电弧光,两股接地线瞬间弧光特别强烈,严重烧伤近处的2人。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临时增加工作内容并擅自操作,违反基本操作规程。 3、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 1).交接班时以及交接班前后一刻钟内一般不要进行重要操作。

2).将警示牌“已接地”换成更明确的表述:“已接地,严禁合闸”。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绝对禁止带地线合闸。 3).接地保护线的作用就在于,当发生触电事故时起到接地短路作用,从而保障人不受到伤害。所以,接地线质量要好,容量要够,连接要牢靠。 二、刀闸误合出事故 1、事故经过 1996年1月31日上午,在某热电厂高压配电室检修508号油开关过程中,电工曲某下蹲时,臀部无意中碰到了508号油开关上面编号为5081的隔离刀闸的传力拐臂杆,导致5081隔离刀闸动、静触头接触,刀闸被误合,使该工厂电力系统502、500油开关由于“过流保护”装置动作而跳闸,6kV高压二段母线和部分380V母线均失电,2号、3号锅炉停止工作40多分钟,1号发电机停止工作1小时。 2、原因分析 油开关检修时断路器必须是断开的,油开关上面的隔离刀闸是拉开的,还必须在油开关与隔离刀闸之间的部件上可靠连接接地保护短路线,要求隔离刀闸的传力拐臂杆上插入插销,而且要加锁(防止被误动)。 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工作人员违反规定没有装入插销,更不用说上锁,所以曲某臀部无意之中碰上了5081隔离刀闸的传力拐臂杆,导致5081隔离刀闸动、静触头接触,静触头与母线连接带电,于是,强大的电流通过隔离刀闸动、静触头,再流经接地保护短路线,输入大地,形成短路放电,导致该电气系列的502、500油开关由于“过流保护”装置动作而跳闸。 好在由于接地保护短路线质量好,所以,误合刀闸后没有造成人身伤害,但是,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三、“阴差阳错”带负荷拉刀闸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案例分 析(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235-90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飞速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各类建筑工程事故也是层出不穷,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我们建筑行业在工程建设中不可忽略的因素。 然而,造成建筑工程事故的原因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建筑物本身质量低下和施工方的不合理操作,分析如下: 1、工程中的缺陷,是由人为的(勘察、设计、施工、建材使用)或自然的(地质、气候)原因,在建筑物的正常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承载力、耐久力、整体稳定性的种种不足的统称。它按照严重程度不同,又可分为三类: (1)轻微缺陷。它们并不影响建筑物的近期使用,

也不影响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及其完整性,但却有碍观瞻或影响耐久性。例如地面不平整,地面混凝土龟裂,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起砂,钢板上划痕、夹渣等。 (2)使用缺陷。它们虽然不影响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却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或使结构的使用性能下降。有时候还会使人有不舒适和不安全感。大多是由于施工不合理和建筑材料使用不合理或者偷工减料造成的。例如屋面和地下室渗漏,装饰物受损,梁的挠度偏大,墙体因温度差出现斜向或竖向裂纹等。 (3)危及承载力缺陷。它们表现为采用材料的强度不足,或表现为结构件截面尺寸不够,或表现为连接构造质量低劣,例如混凝土振捣固实,配筋欠缺,钢结构焊缝有裂纹,咬边现象。地基发生过大的沉降速率等。这类缺陷威胁到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如不及时消除。可能导致局部或整体的破坏。 三类缺陷可能是显露的,如屋面渗透;也可能是隐蔽的,如配筋不足,等等在隐蔽部位建筑材料使用

典型电气事故案例大全

典型电气事故案例大全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典型电气事故案例汇编

汇编:郝建伟 2012年4月10日 前言 通过典型事故案例学习,认清每一次事故的根源,消除松懈麻痹思想,强化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事故问责,进一步明确各自安全责任,使安全生产

“可控、再控”,建立和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加大反违章和安全监督监察力度,推行安全工作标准化,深化安全事故闭环管理,检查事故管理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避免解决事故处理失之于宽、失之与松的问题,使安全生产基础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保证发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典型事故案例汇编》收集了我厂建厂以来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较为典型的电气事故,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希望各部门、各班组认真学习,接受事故教训,不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防范能力,结合自身工作特点,举一反三,使防范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夯实生产安全基础,促进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发电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目录

一黄台电厂继电保护误接线事故 二黄台电厂110KV母差保护直流接地动作致Ⅰ母线跳闸 三黄台电厂220KVⅡ母线PT刀闸引线支柱瓷瓶污闪事故 四黄台电厂小动物造成发电机出线短路事故 五黄台电厂发电机转子内冷水回路堵塞致小修延期事故 六黄台电厂继电保护误整定事故 七黄台电厂#7机丙循环水A相CT下部接线处熔化导致停机事故八黄台电厂#7机油隔离6KV电源老鼠短路致#7炉灭火 九黄台电厂#7机205开关B相CT爆炸事故 十黄台电厂6KVⅦ段母线室漏雨造成母线故障 十一黄台电厂#6机低真空停机保护动作 十二黄台电厂#7机定子接地保护动作, 发电机跳闸 十三黄台电厂#7发电机定子A相接地故障 十四金陵电厂“”电气误操作事故 十五金陵电厂“”电气设备事故 十六沁北电厂500kVⅡ母线由运行转检修过程中运行人员误操作事故十七沾化热电厂“”全厂停电事故

电气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

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安全工程 班级:000000000 学号:0000000000 姓名:00000000000 日期:000000000 目录: 不认真执行工作票制度而引发人身死亡事故 一、事故过程: (3) 二、事故原因: (6) 三、暴露出的问题 (7) 四、防范措施 (8) 附:其他常见电气安全事故: (10)

不认真执行工作票制度而引发人身死亡事故一、事故过程: 事故前,5月5日,豆坝发电厂110KV豆吊线出线间隔停电检修。电气车间检修副主任曹×签发了110KV豆吊线133开关检修及豆吊线出线间隔绝缘子清扫的电气一种检修工作票。由邱×担任工作

负责人。成员共5人。工作开始后,曹×又签发了一张110KVⅠ段母线停电清扫的一种电气检修工作票,由兰×担任工作负责人。邱×的工作组全部并入兰×的工作组,工作组成员共7人。 在邱×的工作中,车间安排了电气预防性试验的工作内容,工作由电气试验班完成。但工作任务、工作组人员没写在邱×的工作票上。 在试验班做试验时,邱×配合拆开了所需预试设备的接线头。5日下午,当邱拆完豆吊线A相耦合器接线头后,就穿越1334旁路刀闸上方构架去拆C相,拆完后做试验。试验于16时做完,试验班人员离开现场,但该耦合电容器的接头没立即接好。 第二天,电厂又安排清扫110KVⅡ段母线设备的瓷瓶,这样就需将110KV Ⅰ段母线恢复运行。运行要进行倒母线的操作。运行副总范×先来到110KV变电所,了解检修工作完成情况,范问在变电所的配电班班长刘×,刘答110KVⅠ段母线工作没有了,可以进行倒母线操作。但110KVⅡ段母线的清扫工作,检修没向运行提交工作票运行副总在问明110KVⅠ段母线清扫工作完了之后即令运行人员开始进行110KV Ⅱ段母线的倒母线操作。10时15分,运行人员对110KVⅠ段母线充电。

(精编)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精编)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通过对一些典型事故进行分析深化对事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有效地预防事故和控制事故发生。 案例一x分厂高空坠落事故 一.事故概述 201x年x月x日15时30分,x分厂安排直氰工段一班人员加班协助直氰维修班架设氰化钠大库到直氰氰化钠小库之间的氰化钠输送管道。一班班长寇某某在班后会上布置了协助直氰维修班架设管道任务,并指定氰化岗位操作工王某某去氰化钠大库至直氰化钠小库之间的空中桥架上协助吊装氰化钠输送管道。16时左右,王某某冒险翻越制酸二段酸浸备用槽顶部护栏,在未挂好安全带情况下直接上到空中桥架北端作业,导致本人从桥架上坠落至地面(桥架距离地面高度4米)。后送市中医院救治,经医院诊断,王某某腰椎受伤。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一)、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王某某违章作业冒险翻越制酸二段酸浸备用槽顶部护栏且未挂好安全带时直接上到空中桥架作业,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1、运转一班班长寇某某在高空作业前没有按照制度办理高空作业票证,没有制订相应安全防范预案; 2、分厂安全员屈某某对本单位高空作业票证监督不到位; 3、分厂未落实票证管理制度对高空作业疏于管理。 (三)、事故的性质 这是一起因违章操作引发的高空坠落事故。 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x分厂立即组织学习安环科下发的201x年第xx号通知内容,并将组织学习情况于x月x日前上报安环科; (2)x分厂立即组织召开安全专题会议,本着安全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通报事故案例提出防范措施,并将会议情况于x月x 日前上报安环科。 (3)各生产单位要查遗补漏居安思危,利用班前班后会学习安环科下发的201x年第xx号通知内容,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做好安全作业票证的办理、审核、建档工作。 (4)分厂应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

电气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工业电气化设备和家用电气化设备普及,接触电气的机会越来越多。因此而引发电气事故、引起火灾或爆炸、损坏电气设备,影响正常供电等事故也越来越多,给国家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财产和生命损失。然而大多电气事故的教训,都是缺乏电气安全知识,违章操作和思想麻痹是造成电气事故的重要原因。本章一些电气安全事故是本人多年经历过,有些是地方报道的真实案例。在此通过活生生的人身触电伤亡、火灾、爆炸、设备损坏、停电的电气事故,介绍发生的原因和防范措施。加强电气安全知识教育,敲响警钟,提醒大家时时、事事、处处注意安全用电,避免电气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违章作业,触电身亡 1.某机械厂,7月的一天,中午12点过几分钟 某修理工想利用大家都去饭堂吃饭的时间,停电检修一台设备,另一职工因上午请了一会假,中午匆匆赶来上班,赶到车间满头汗,一开电扇没电,就把闸刀送上,因为修理工蹲在设备的后面修电机,他没有仔细看,结果修理工当场身亡。 原因是修理工没挂停电牌违章作业。 2.某酒店服务员使用吸水机,吸水机插头损坏,他把插头卸掉,直接把插头的三条线(一条火线、一条零线、一条接地保护线)错把接地保护线插在二孔插座中的火线上,他一手去开吸水机的开关,一手触到吸水机的金属部分,本身脚下潮湿有水,当场触电身亡,因接地保护线是接在设备的金属上。

原因是缺乏电气安全知识,无牌违章工作。 3.某地正在施工中的住宅楼将要封顶时,一青年站在脚手架上给阳台穿钢筋,当他双手拿着一根ф16毫米6米长的钢筋向脚手架伸出时,钢筋顶部碰到离住宅不到2米10KV架空线上,一声惨叫,双手和一只脚都被烧掉,惨不忍睹,年仅29岁。 原因是违反国家电力安全法违章建房。 4.某一住户,中年妇女到冰箱取食品准备做饭,谁知道刚一摸到冰箱门被电打的全身麻木,吓的半死。后来经过检查分析原因,发现冰箱对地电压确实220V。拔掉冰箱电源插头检查,冰箱又无问题,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又检查电流三扁孔插座,发现插座接地保护线桩接了一条线与零线串联,因为在此地区很多家庭中没有接地保护线和漏电开关,询问得知,原来此冰箱以前接触时,有轻微的麻手,后来请来一个低级电工来检查,是他接的。从此埋下隐患,刚好她家中的零线与火线不知当天被谁对换了,造成冰箱电器成为导电体,险出人命。 原因是严重违反电气安全知识,违章作业。 偷偷换保险电弧烧灼伤 2005年2月23日11点30分,某化工厂电位车间维修班维护电工鄢某,在检修二级中控配电室低压电容柜时,在未断电的情况下,直接用手钳拔插式保险。因操作不当,手钳与相邻的保险搭接引起短路,形成的电弧将面对电容柜的鄢某的双手、脸、颈脖部大面积严重灼伤。幸亏被送进医院及时救治,鄢某才脱离了生命危险。但电气短路烧毁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一、高处坠落 案例1 顺德市人民法院大楼工地高空坠落事故 (一)事故经过 1996年5月2日,由顺德市某建筑工程公司承建的市法院大楼工地发生一起因违章作业而导致一民工从10楼卸料平台坠落井字架死亡的伤亡事故。 当天下午,外地女杂工古国丽所属班组正在10层楼面砌筑墙体,15点30分钟左右,她发觉自早上开始一直停机维修的4号井字架已经恢复使用,想起了下午上班前曾委托机手将一桶开水运上10楼供班组饮用,于是走向井字架,打开外门,站在卸料平台向下张望,看见承着开水的吊篮正在往上升,当吊篮经过10楼时,她把身体探进架内忙着拿开水,正以较高速度上升的吊篮的边缘刚好碰到她的下鄂,致使身体失去平衡,而从吊篮与卸料平台之间的空隙坠落井底,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当事人在作业过程中思想麻痹,忽视安全,没有执行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没有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施,吊篮未

停止,就急于打开外门进入操作区域,导致不慎被吊篮撞击下鄂而失足坠落身亡。 案例2 佛山市东方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车间仓库工地高空坠落事故 (一)事故经过 1996年8月23日,省建某公司承建的佛山市东方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车间仓库工地发生一宗高处坠落事故,造成1人死亡。当天下午,木工班长安排工人罗兴和(四川省人)负责三层楼面14—15轴交F—J轴模板安装工作。8时15分,罗兴和在安装该段副梁模板操作中,不慎踩断了一条腐朽的外伸木枋(80*80*2000㎜),随即跌落在二层楼面上(木枋至二层楼面高度8.2米),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二)事故原因 1.死者罗兴和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违反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且违章踩踏外伸的木枋。 2.施工现场的防护设施不落实。罗兴和所处的工作环境靠近临边和洞口,但工地没有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导致罗某踩断木枋后一跌到底。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题1 一、运行人员擅自传动发变组保护装置,造成机组跳闸1 二、擅自解除闭锁带电合接地刀闸2 三、安全措施不全电除尘内触电2 四、带负荷推开关3 五、野蛮操作开关,导致三相短路3 六、小动物进入电气间隔,造成机组跳闸4 七、PT保险熔断造成机组跳闸4 八、励磁整流柜滤网堵塞,造成机组跳闸5 九、励磁变温度保护误动,造成机组跳闸5 十、6KV电机避雷器烧损,发变组跳闸5 十一、MCC电源切换,机组跳闸6 十二、励磁机过负荷反时限保护动作停机7 十三、220千伏A相接地造成差动保护动作停机7 十四、查找直流接地,造成机组跳闸7 十五、查找直流接地,造成机组跳闸8 十六、检修工作不当,造成机组跳闸9 由于人员工作不当,229出线与220kV下母线距离过近放电,引起保护动作。9 十七、主变差动保护误动9 十八、主变冷却器全停使母线开关跳闸9 十九、试验柴油发电机造成机组停运10 二十、定冷水冷却器漏泄,定子接地保护动作停机10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题 一、运行人员擅自传动发变组保护装置,造成机组跳闸 事件经过 1月8日某厂,#3发电机有功85MW。运行人员XX一人到#3发-变组保护屏处学习、了解设备,进入#3发-变组保护A柜WFB-802模件,当查看“选项”画面时,选择了“报告”,报告内容为空白,又选择了“传动”项,想查看传动报告,按“确认”键后,出现“输入密码”画面,再次“确认”后进入保护传动画面,随后选择了“发-变组差动”选项欲查看其内容,按“确认”键,#3发-变组“差动保护”动作出口,#3发-变组103开关、励磁开关、3500开关、3600开关掉闸,3kV5段、6段备用电源自投正确、水压逆止门、OPC保护动作维持汽机3000转/分、炉安全门动作。 原因分析: 1.在机组正常运行中,运行人员在查看3号发-变组微机保护A柜“保护传动”功能时,越权操作,造成发- 变组差动保护出口动作。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2.继电保护装置密码设置为空,存在人员误动的隐患。是事故的次要原因。 3.运行人员无票作业,且未执行操作监护制度。 暴露问题: 1、违反《集团公司两票管理工作规定》,无票作业。 2、集团公司《防止二次系统人员三误工作规定》执行不到位,继电保护密码管理存在漏洞。 3、运行人员安全意识不牢固,盲目越权操作。 4、运行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对操作风险无意识。 采取措施: 1、加强对运行人员的技术培训,并吸取此次事故的教训。 2、认真对照集团公司《防止二次系统人员三误工作规定》进行落实、整改,进一步完善制度。

电气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电气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工业电气化设备和家用电气化设备普及,接触电气的机会越来越多。因此而引发电气事故、引起火灾或爆炸、损坏电气设备,影响正常供电等事故也越来越多,给国家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财产和生命损失。然而大多电气事故的教训,都是缺乏电气安全知识,违章操作和思想麻痹是造成电气事故的重要原因。本章一些电气安全事故是本人多年经历过,有些是地方报道的真实案例。在此通过活生生的人身触电伤亡、火灾、爆炸、设备损坏、停电的电气事故,介绍发生的原因和防范措施。加强电气安全知识教育,敲响警钟,提醒大家时时、事事、处处注意安全用电,避免电气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违章作业,触电身亡 1. 某机械厂,7月的一天,中午12点过几分钟 某修理工想利用大家都去饭堂吃饭的时间,停电检修一台设备,另一职工因上午请了一会假,中午匆匆赶来上班,赶到车间满头汗,一开电扇没电,就把闸刀送上,因为修理工蹲在设备的后面修电机,他没有仔细看,结果修理工当场身亡。 原因是修理工没挂停电牌违章作业。 2. 某酒店服务员使用吸水机,吸水机插头损坏,他把插头卸掉,直接把插头的三条线(一条火线、一条零线、一条接地保护线)错把接地保护线插在二孔插座中的火线上,他一手去开吸水机的开关,一手触到吸水机的金属部分,本身脚下潮湿有水,当场触电身亡,因接地保护线是接在设备的金属上。

原因是缺乏电气安全知识,无牌违章工作。 3. 某地正在施工中的住宅楼将要封顶时,一青年站在脚手架上给阳台穿钢筋,当他双手拿着一根ф16毫米6米长的钢筋向脚手架伸出时,钢筋顶部碰到离住宅不到2米10KV架空线上,一声惨叫,双手和一只脚都被烧掉,惨不忍睹,年仅29岁。 原因是违反国家电力安全法违章建房。 4. 某一住户,中年妇女到冰箱取食品准备做饭,谁知道刚一摸到冰箱门被电打的全身麻木,吓的半死。后来经过检查分析原因,发现冰箱对地电压确实220V。拔掉冰箱电源插头检查,冰箱又无问题,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又检查电流三扁孔插座,发现插座接地保护线桩接了一条线与零线串联,因为在此地区很多家庭中没有接地保护线和漏电开关,询问得知,原来此冰箱以前接触时,有轻微的麻手,后来请来一个低级电工来检查,是他接的。从此埋下隐患,刚好她家中的零线与火线不知当天被谁对换了,造成冰箱电器成为导电体,险出人命。 原因是严重违反电气安全知识,违章作业。 偷偷换保险电弧烧灼伤 2005年2月23日11点30分,某化工厂电位车间维修班维护电工鄢某,在检修二级中控配电室低压电容柜时,在未断电的情况下,直接用手钳拔插式保险。因操作不当,手钳与相邻的保险搭接引起短路,形成的电弧将面对电容柜的鄢某的双手、脸、颈脖部大面积严重灼伤。幸亏被送进医院及时救治,鄢某才脱离了生命危险。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