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蓝的种植时间和方法.doc

甘蓝的种植时间和方法.doc

甘蓝的种植时间和方法.doc
甘蓝的种植时间和方法.doc

甘蓝的种植时间和方法

綦江区是重庆的南大门,气候温和湿润,热量充足,雨量充沛,生态植被良好,适宜作物生长,特别适合生产结球甘蓝。结球甘蓝又叫圆白菜、包心菜、大头菜、莲花白等,其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丰富、耐贮性强、供应期长,是菜中之王、四季佳蔬,在我国普遍栽培,可实现周年供应,解决綦江区淡季蔬菜供应问题。

1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要远离工厂、公路主干道,选择地势平整、排灌方便,水源安全卫生、无污染,土壤疏松、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地块种植。

2 栽培季节及品种选定

2.1 栽培季节

①春甘蓝秋、冬进行育苗,冬季开始定植,春季收获。

②秋甘蓝夏季开始育苗,夏、秋进行定植,秋、冬收获。

③冬甘蓝夏、秋进行育苗,秋、冬开始定植,冬、春收获。

2.2 品种选择

根据不同的栽培季节,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抗病性强、商品性好、耐裂球、耐储运的品种,如丰圆、西圆8号、绿圆。冬季选择耐寒性强的品种;春季应选择不易抽薹的品种;秋季应选择早熟、耐高温的品种。

3 苗床准备及育苗技术

3.1 育苗设施

可选用塑料小拱棚或大棚搭盖遮阳网或防虫网等设施育苗;也可

甘蓝栽培技术

甘蓝栽培技术 (一)育苗移栽 1、品种选择 春甘蓝选用抗逆性强、冬性强、耐抽薹、商品性好的早熟品种;夏秋甘蓝选用抗病性强、耐热的品种。 2、栽培季节的划分 春甘蓝:春季直播或育苗移栽,夏季收获。 夏秋甘蓝:春夏育苗,夏定植,秋收获。 3、育苗 (1)育苗土配制:育苗土的好坏与蔬菜秧苗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关系。良好的床土必须肥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良好的物理性状,通气性好,保水力强,这样的床土称营养土,为了达到上述要求,营养土应人工配制。营养土按此配制:土壤、腐殖质、肥料按4:4:2的比例配。土壤最好选用没有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大田土,取土时要用13~17厘米内的表层土。 肥料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最好是厩肥,又叫圈粪,它的有机物含量高,不但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有疏松土壤作用,包括:如牛粪、马粪、驴粪、羊粪等,以牛粪最好。也可用腐殖质或经过沤制的树叶或桔杆等,有营养且能疏松土壤的物质。需要注意的是厩肥必须充分腐熟发酵,一是有利于作物吸收,二是发酵时产生的高温可杀死虫卵、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减少苗期病害。配制营养土的速效肥有草木灰,人粪尿,化学肥料等草木灰中含钾并能加深土壤颜色,多吸收阳光,提高地温,尤其对早春育苗有利,其用量约占营养土的5~10%。人粪尿的营养元素全面,使用前应充分腐熟,施用量占营养土的5%~10%,如果营养土中速效肥料不足,应施入0.1~0.2%的过磷酸钙或0.1%的复合肥。一般不能使用氮素肥料以免造成氨害,营养土配好后要过筛。 (2)育苗土消毒: 药剂消毒:①50%多菌灵按每100公斤营养土需2.5~3克多菌灵,将其配成水溶液后向土上喷洒,边喷边翻,将药和土充分拌匀,用塑料薄膜覆盖,2~3天后揭去塑料膜,晾2天便可播种了。②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

大棚甘蓝种植技术

大棚甘蓝种植技术 1茬口安排 莴笋12月中下旬在大棚内育苗,次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移栽,4月下旬收获;甘蓝3月下旬育苗,5月上旬移栽,7月收获上市;蒜 苗7月下旬播种,可在冬前收获,也可扣棚保温到年底供应春节市场。 2大棚莴笋栽培要点 2.1品种选择选用耐寒,适应性强,抽薹迟的品种,如耐寒白叶、耐寒二白皮等品种。 2.2育苗12月中下旬育苗。播种前先将种子在清水中浸泡24h 左右,然后洗净保湿催芽。种子出芽达80%左右,即可将种子掺在 少量的细土中拌匀撒播。播后育苗床浇足底水,待水下渗后,覆土0.5~1cm,盖上薄膜。苗期控制浇水,以免幼苗徒长。 2.3定植与管理定植前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7.5万kg、复合肥1500kg作基肥。定植垄宽120cm,高15cm,垄沟宽30cm,扣上大棚 棚膜。苗龄40d左右时进行定植,株行距35cm×30cm,定植后浇缓 苗水。定植初期注意通风降湿,当茎部开始膨大至收获前,棚温控 制在15~20℃,大于20℃时可摘去棚膜,并浇水追肥,保持土壤湿润。 2.4病虫害防治大棚莴笋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和菌核病, 在发病初期用25%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900倍液,50%速克 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与50%多菌灵胶悬剂500~600倍液喷2~ 3次。隔7d防治1次。2.5收获莴笋收获的最适时期是主茎顶端与 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为了提早上市,可适当早采,收大留小, 分批上市,以提高产量。 3甘蓝栽培技术要点

3.1品种选择选用中熟品种,如京丰1号、中甘8、夏光等。 3.2育苗3月下旬育苗。播种前将种子用55%温水处理15min, 然后常温条件下浸种3小时左右,捞出甩干置于22~24℃条件下催芽,待80%左右种子出芽即可播种。将育苗床浇透底水,待水下渗 后撒播种子。播种后均匀覆土1cm左右。为防止立枯病发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土壤杀菌,每平方米7~10g拌于覆土中。 3.3苗期管理出苗前白天温度20~25℃,夜间温度13~15℃。 幼苗出土后开始适当放风,降温降湿蹲苗。白天12~15℃,夜间 5~8℃,然后再逐渐提高温度,白天15~20℃。夜间8~10℃。当 幼苗长到2叶1心时进行移苗。 3.3整地施肥及定植定植土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6.0万kg,过磷酸钙750kg。5月上旬定植,定植前5~7d对苗进行低温锻炼,使之 适应外界条件。定植后浇缓苗水,缓苗后及时通风,降温管理,防 止徒长。定植株行距40cm×40cm。 3.4肥水管理莲座期进行1次追肥,施尿素225kg/hm2。及时中 耕除草,莲座末期适当控制灌水,防止田间积水。 3.5病虫害防治软腐病可用农用链霉素200mg/kg浓度的药液灌根。黑腐病发病初,用60%抑霉灵或35%瑞毒霉,加50%福美双1:1 混合拌匀,加水配制500倍药液。蚜虫可用50%抗蚜威可湿陛粉剂1500倍液喷雾。菜青虫用20%杀灭菊酯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一 般6~7d喷雾1次。连喷2~3次。 3.6收获7月上中旬当叶球基本包实时就可收获。 4蒜苗栽培要点 4.1播前处理选用优良早熟多瓣蒜种,栽种前将蒜苗盘分开,按大、中、小瓣进行分级,放入冷水中浸泡12~14h,打破蒜种休眠。 4.2适期播种,合理施肥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播种前每公 顷施腐熟农家肥22.5万kg,尿素300kg,过磷酸钙750kg,钾肥 225kg。每隔30om开1条30~40cm宽的垄沟。在垄沟内按行距 10cm、株距5cm点播蒜种,然后覆盖1~1.5om细土,播完浇透水1

甘蓝种植

甘蓝种植 (一)植物学特征:甘蓝为二年生草本植物,根系主要分布在30CM以内土层中。茎短缩,又分内、外短缩茎,外短缩茎着生莲痤叶,内短缩茎着生球叶。甘蓝的叶片包括子叶、基生叶、幼苗叶、莲痤叶和球叶,叶片深绿至绿色,叶面光滑,叶肉肥厚,叶面有粉状蜡质,有减少水分蒸腾的作用,因而甘蓝比大白菜的较强的抗旱能力。花为总状花序,异花授粉,甘蓝所有的变种和品种之间相互杂交。果实为长角果,种子圆球形,红褐或黑褐色,千粒重4G左右。 (二)生长发育:在正常情况下,北方以秋作甘蓝采种,第一年形成叶球,完成营养生长,经过冬季低温完成春化,第二年春通过长日照完成光周期而开花结实。它的生长过程所经过的各个生长时期和大白菜基本相同。但各生长时期所需日数较长,发芽期需8 ——10天;幼苗期需25——30天;莲座期,早熟品种需20——25天,中、晚熟品种需30——35天;结球期,早熟品种需20——25天,中、晚熟品种需3 0——50天。 甘蓝是冬性较强的作物,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要求幼苗长到一定大小以后才能接受低温感应,在0——12°C下,经50——90天可完成春化。关于光周期,尖头型和平头型品种要求不很严格,圆珠笔头型品种则较严格的要求长日照。进入生殖生长时期后,一般经历抽薹期、开花期和结果期。开花期需30——40天,结果期需40——50天。 甘蓝在未结球以前,如遇低温条件,或在幼苗期就满足了它的春化要求,栽植后一旦遇到长日照条件,就可能出现“未熟抽薹”现象,叶球形成受阻生成减产。近几年来,春甘蓝采用改良阳畦或塑料温室育苗,既避免了低温,又大大缩短了育苗期,对防止未熟抽薹,保证早熟丰产有良好效果。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甘蓝姨环境投机倒把的要求和大白菜基本相同,但比大白菜适应性更广,抗性也更强一些。 甘蓝喜温和气候,能抗严霜和较耐高温。结球期适宜的温度为15——20°C,但适应温度范围为7——25°C,幼苗能忍耐-15°C低温和35°C的高温。甘蓝要求土壤水分充足和空气湿润,若土壤干旱会影响结球,降低产量。甘蓝为长日性作物,对光强适应性较宽,光饱和点为30000——50000lx。甘蓝为喜肥和耐用肥作物,吸肥量较多,在幼苗期和莲座期需氮肥较多,结球期需磷、钾肥较多,全生长期吸收氮、磷、钾的比例约为3:1:4。每生产1000KG叶球,吸收氮4.1——4.8KG、磷0.12——0.1 3KG、钾4.9——5.4KG。在施足氮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磷、钾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编辑本段] 类型和品种 结球甘蓝依叶球形状和成熟期的迟早,可分为三个基本生态型: (一)尖头类型:叶球顶部尖,近似心脏形,多为早熟和早中熟品种,定植到叶球成熟需50——70天。代表品种有鸡心甘蓝、牛心甘蓝等。

有机甘蓝种植操作规程

有机甘蓝种植规程 一、立地条件 1、气候条件 甘蓝为半寒性蔬菜,喜温和冷凉的气候。 2、土壤条件 甘蓝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以中性和微酸性土壤较好,且可以忍耐一定的盐碱性。甘蓝是喜肥和耐肥作物,对于土壤营养元素的吸收量比一般蔬菜作物要多,栽培上除选择保肥保水性能较好的肥沃土壤外,在生长期间还应施用较大量的肥料。 二、种子及其处理 1、品种选择 有机转换期内第一年可使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的常规种子,以后年份必须使用有机种植区内繁育的种子。 2、种子质量 种子在播前进行发芽试验,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3——1999中二级以上要求。 3、种子处理 将选好的种子先用冷水浸湿,再用45℃热水不断搅拌浸烫10分钟。

三、栽培技术措施 1、选地及整地 选择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土壤。秋深耕,春耙糖,改善土壤耕作层的理化性质,提高地温。达到土质疏松、平坦,耕后耙平作畦,要求畦平埂直,每1.7米开厢起沟。 2、施肥 春季播种或定植前每亩撒施有机肥料300Okg。 3、播种 将处理好的种子用温水淘洗干净,在室温下浸种4小时后拌细土均匀撒播,播种后盖lcm厚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宜。每亩用种5Okg。 4、中耕 生育期内可以根据生长情况进行中耕,中耕可以保墒以提高地温。 5、浇水 甘蓝应变保持田块湿润,灌水后及时排除余水叶球包心后,气温下降少灌水。以防止叶球开裂。 6、追肥 进入保心期是甘蓝生长最快的时期,要求肥料充足,避免脱肥、干旱。莲座生长期和结球前中期应追施肥料。做到小肥提苗、中肥促叶、大肥功球。 7、病虫害防治 病虫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结合物理生物治疗为辅的方法进行。不能使用化学药剂和基因工程制品。 黑腐病:叶片边缘呈“v”字形黄色干枯。预防方法主要是加强管理,减少伤口,适时播种,与非十字花科轮作,亦可用Bt乳剂700倍液。

甘蓝栽培技术

甘蓝栽培技术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甘蓝栽培技术 (-)育苗移栽 1、品种选择 春甘蓝选用抗逆性强、冬性强、耐抽荃、商品性好的早熟品种:夏秋甘蓝选用抗病性强、耐热的品种。 2、栽培季节的划分 春甘蓝:春季直播或育苗移栽,夏季收获。 夏秋甘蓝:春夏育苗,夏定植,秋收获。 3、育苗 (1)育苗土配制:育苗土的好坏与蔬菜秧苗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关系。良好的床土必须肥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良好的物理性状,通气性好,保水力强,这样的床土称营养土,为了达到上述要求,营养土应人工配制。营养土按此配制:土壤、腐殖质、肥料按4: 4: 2的比例配。土壤最好选用没有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大田土,取土时要用13?17厘米内的表层土。 肥料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最好是厩肥,乂叫圈粪,它的有机物含量高,不但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有疏松土壤作用,包括:如牛粪、马粪、驴粪、羊粪等,以牛粪最好。也可用腐殖质或经过泯制的树叶或桔杆等,有营养且能疏松土壤的物质。需要注意的是厩肥必须充分腐熟发酵,一是有利于作物吸收,二是发酵时产生的高温可杀死虫卵、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减少苗期病害。配制营养土的速效肥有草木灰,人粪尿,化学肥料等草木灰中含钾并能加深土壤颜色,多吸收阳光,提高地温,尤其对早春育苗有利,其用量约占营养土的5?10%o人粪尿的营养元素全面,使用前应充分腐熟,施用量占营养土的5%?10%,如果营养土中速效肥料不足,应施入0.1?0.2%的过磷酸钙或0.1%的复合肥。一般不能使用氮素肥料以免造成氨害,营养土配好后要过筛。 (2)育苗土消毒: 药剂消毒:①50%多菌灵按每100公斤营养土需2.5?3克多菌灵,将其配成水溶液后向土上喷洒,边喷边翻,将药和土充分拌匀,用塑料薄膜覆盖,2?3天后揭去塑料膜,晾2天便可播种了。②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抱子甘蓝种植方法

抱子甘蓝 一、播种育苗 1、种子处理: 用50℃温水浸种(两份开水兑一份凉水)边倒边搅拌,使种子均匀受热,持续15~20分钟,水温降到30℃,继续浸种1~2小时。浸种后,取出种子,用湿布包好,放置在25-30℃条件下催芽,每天用20-30℃水淘洗一次,待大部分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2、基质处理: 草炭、蛭石1:1或草炭、蛭石、蘑菇废料1:1:1,覆盖料一律用蛭石,每立方米基质加入 1.2公斤尿素和 1.2公斤磷酸二氢钾,肥料与基质混拌均匀后备用 3、穴盘育苗或营养钵育苗,幼苗5~6片真叶时定植。 二、苗期管理 温度: 早春育苗要注意保温,控制在20~25℃的温度下,齐苗后注意放风。夏季育苗要防高温(60%~65%)。3叶1心后,结合喷水进行1~2次叶面喷肥。如果用苗床育苗,一般需二次成苗。苗床要选择通风良好、排灌方便的地块,每亩大田用种量20~25克,播种面积约4平方米,播种后浅覆土。夏秋季育苗,播种后要用黑色遮阳网在床面直接覆盖,再浇透水,保持湿润。种子开始出苗后及时撤去遮阳网,降温防雨。高温炎热的晴天要日盖晚揭,小苗2~3片真叶时,分苗一次约需苗床10~13平方米。 三、移栽定植 1、整地:

用腐熟的有机肥,每亩2000~3000kg,磷肥20kg。整碎土块,深沟高畦,开好排水沟以防涝害。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定值。 2、定植密度: 早熟品种 1.2宽每畦种2行,株距30~50cm,每亩植2000~2500株;高生品种每畦种1行亩栽1200株。(早期行间可种植短期蔬菜-樱桃萝卜、油菜)带土定植,尽量少伤根,提高成活率。 四、田间管理 1、浇水: 幼苗定植后需经常浇水,以保证小苗生长对水分的需要。定植后4~5天结合浇水点施提苗肥,每亩用尿素约5公斤,以促苗快长。第二次追肥可在定植后1个月左右,以后在小芽球膨大期以及小叶球始收期分别再追肥一次,每次每亩用尿素10~15公斤,或用农家经腐熟的稀肥追施。植株生长的中期,水分管理以见干见湿为宜。当下部小叶球始成时,又要经常灌溉,使土壤保持充分的水分。雨天要做好排水。 2、xx松土、除草: 每次灌水施肥后要进行中耕松土、除草,并结合中耕进行培土,防止植株倒伏。 3、整枝: 当抱子甘蓝的植株茎杆中部形成小叶球时,即要将下部老叶、黄叶摘去,以利于通风透光,促进小叶球发育。随着下部芽球的逐渐膨大,还需将芽球旁边的叶片从叶柄基部摘掉。在气温较高时,植株下部的腋芽不能形成小叶球,或已变成松散的叶球,也应及早摘除。 同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到一定时候摘去顶芽,以减少养分的消耗,使下部芽球生长充实。一般矮生品种不需摘顶芽。摘芽时间看需要而定。

甘蓝栽培技术

1. 茬口安排 选择3年内未种过十字花科的田地最佳,最好选择与瓜类、豆类、葱蒜类、茄果类及粮食作 物轮作,并选择无根肿病的田块。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在中等肥力条件下,结合整地每 亩施有机肥500kg,复合肥100kg及6-7斤硼砂。 2. 栽培季节与品种选择 3. 苗期 无论在塑料大棚或露地定植的结球甘蓝都在温室内育苗。 现在一般选择苗床育苗或穴盘育苗。 苗床应选土质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田块。苗床畦面宽1米,浇透水后稍晾干即可播种。6~ 7平方米播种子25~30克左右,播后盖细土1~1.5厘米,并在畦面盖稻草、松毛或遮阳网。 雨季可用小拱棚避雨育苗。出苗后逐步揭去稻草或松毛等覆盖物,2~3片真叶时进行匀苗, 拔除弱苗及病苗,保持苗距3~4厘米,注意防治病虫害。 穴盘宜采用128孔,播种前根据播种量确定穴盘数量,用十字花科蔬菜专用育苗基地。反复 浇水直至基质含水量为最大持水量的55%-65%,即手握基质后有水印且无滴水。将种子点在 压好穴的盘中,每穴1粒,播深0.5-1.0cm,每盘多撒10粒种子用于补苗。播后用基质覆盖,再浇1次透水,使基质与穴盘格相平,盖一层塑料薄膜,傍晚加盖草帘,以增温保湿。注: 采取穴盘育苗必须在定植前进行炼苗,壮苗。 4. 大田整地及定植 一般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 ~3000公斤,翻地后亩施50公斤生物有机肥,按1.5~2米作畦。 提倡用地膜覆盖种植,使用黑色地膜或除草膜可控制杂草生长。当苗有6~76片真叶时可定植。上午浇水,下午精心起苗,多带土少伤根,缩短缓苗期。小甘蓝行珠距40×40厘米或 40×45厘米,每亩地定植4000株-5000株。定植后及时查看苗情,死苗的应及时补栽。 5. 田间管理 定植成活后注意进行蹲苗,适当控制浇水,中耕松土保墒,促进根系生长,防止茎叶徒长, 但春、冬甘蓝不进行蹲苗。蹲苗结束(约10天左右)追肥灌水,用尿素8~10公斤、普钙 10公斤、硫酸钾5公斤追施提苗肥,促进营养生长。进入莲座期是吸收肥水最多的时期,此 时应重追肥一次,每亩用尿素15~20公斤、普钙15公斤、硫酸钾10公斤,追肥后灌水。甘

包菜种植技术教学教材

包菜种植技术

叶类蔬菜丰产栽培技术 包菜丰产栽培技术 包菜是结球甘蓝(简称甘蓝)有俗称,在我国南北各地广有栽培。是一种生产量大,产量高,可鲜食可加工及下部脚叶可作饲料的用途广泛的大宗蔬菜。包菜可在夏、秋季及越冬栽培,下面介绍其丰产栽培技术。 包菜是结球甘蓝(简称甘蓝)有俗称,在我国南北各地广有栽培。是一种生产量大,产量高,可鲜食可加工及下部脚叶可作饲料的用途广泛的大宗蔬菜。包菜可在夏、秋季及越冬栽培,下面介绍其丰产栽培技术。 (一)品种: 1.夏光甘蓝:表现为早熟,耐热、丰产、结球紧,正祁度高。是作为夏季甘蓝栽培的主要品种。该种亩产2000—2500公斤。为小平头包,系杂交一代品种。 2.京丰1号:表现为早中熟,较耐热,耐寒、耐肥、忌渍水和干旱,叶球紧实,中平头型,成熟一致,品质好,是近年来广为推广的秋栽甘蓝杂交一代良种,亩产3000公斤左右。 3.鸡心包:表现为早熟,冬性强,不易抽苔,耐寒、耐肥,不耐热,忌渍水和干旱。植株紧凑,尖头型,是多年的越冬春包菜主栽品种,亩产1000—1500公斤。 4.春丰:系杂交一代品种,表现为早熟,丰产,耐寒,越冬不易抽苔,外叶少,叶球胖尖形,结球紧实,亩产3000一4000公斤。系近年来越冬春包菜栽培的新优品种。

5.昆甘一号:系杂交一代品种,表现为叶球紧,牛心形,冬性较弱,品质好,抗病性较强,抗寒性较差,主要作早春甘蓝栽培。亩产2000公斤左右。 (二)播种育苗: 1.播种期:夏光甘蓝,3月至7月上旬播种;京丰一号、秋甘蓝7月上、中旬播种;越冬甘蓝、鸡心包、牛心包、春丰等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每亩用种量50—75克。 2.育苗:选择肥沃、爽水的菜土,播种前翻耕烤晒过白,然后正细正平,每亩施1500公斤腐熟人粪尿液作基肥,干后耙匀,使土肥融合,再行播种,每平方米播种子10克。然后盖上一层过筛后的发酵煤灰土(细土杂肥亦可),干旱时,搭平棚进行遮阳(用遮阳网较好),长期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及时除杂除草,喷施药剂防治病虫。 (三)大田栽培: 1.苗龄:在25—30天之间。 2.移栽:选择健壮无病叶、无残破叶、长势一致、根脚好的苗子,带士进行移栽。栽植密度为:夏光甘蓝,株行距35×45厘米;秋甘蓝京丰L号,株行距40×45厘米;鸡心、牛心、春丰越冬春甘蓝,株行距35×40厘米。 3.大田正土:施基肥,移栽前15—20天左右,先将大田上翻挖转来,任其烤晒10天左右,再行正土,粗正一次,移栽前2天再行细正一次,然后施入基肥,每亩施腐熟人粪尿液20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草木灰或火土灰1 50—200公斤。为使肥效集中,可将基肥直接施于植楔内,待干后再将穴土拌匀,以待移栽。移栽后每株苗子都浇一点压兜水,每株0.5公斤,以后每天浇一次复水直至成活。

抱子甘蓝生态种植技术

抱子甘蓝生态种植技术 抱子甘蓝有什么特点? 抱子甘蓝,别名芽甘蓝、子持甘蓝,十字花科芸蔓属甘蓝种二年生草本植物,为甘蓝种中腋芽能形成小叶球的变种。以鲜嫩的小叶球为食用部位,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欧洲、北美洲国家的重要蔬菜之一,近几年成为风行日本市场上的名菜,其外形奇特,玲珑可爱,质柔嫩、纤维少而味甘,风味、营养等均优于结球甘蓝。原产地中海沿岸,以前仅在台湾省有少量种植。20世纪80年代末期,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大、中城市郊区引种,并逐渐供应宾馆、饭店、友谊商店和第十一届亚运会运动员用餐。90年代中期以后,山东、河北、河南、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等地逐渐引种,在大、中城市郊区的特菜基地和示范区小面积种植。 抱子甘蓝在众多蔬菜种类中营养价值很高,据测定每100克鲜菜中含蛋白质4.9克,在结球叶菜中含量最高,含脂肪0.4克,糖类8.3克,维生素A 883国际单位,维生素B10.14毫克,维生素20. 16毫克,维生素C100-150毫克,含钙42毫克,磷80毫克,铁1. 5毫克。近几年在宾馆、饭店、节日装箱礼品菜、超级市场包装净菜等消费群体中很受欢迎。目前尚属珍稀特菜品种,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会逐渐走进千家万户的百姓餐桌。 抱子甘蓝性平、味甘。含有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异硫酸氰酸丙脂等。据最新研究表明,叶球内含有微量元素硒,经常食用有

防癌作用。 抱子甘蓝的特征特性和它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是什么? (1)特征特性抱子甘蓝的茎直立生长,分高、矮两种类型,高生种茎高100厘米以上,球芽疏生而较多,叶球大,多为晚熟;矮生种生长快,茎高50厘米左右,芽球密生,球形小,适于早熟栽培。抱子甘蓝叶片与结球甘蓝相似,近椭圆形,叶缘上卷呈勺形,叶表面皱褶不同,叶柄长,顶芽开放,不断抽生新叶,在茎周围叶腋处自下而上不断生出小叶球,商品球似乒乓球,直径2-v4厘米,外形小巧紧实,属微型蔬菜。 《2)环境条件 ①温度。抱子甘蓝喜冷凉,耐霜冻,不耐高温。在秋季冷凉条件下,白天阳光充足,夜晚有轻霜冻,品质好。在高温下其小叶球易腐烂,会开裂,品质变劣。在高温强日照时,生长发育不良,易发生病虫害。在植株叶生长期要求温度稍高,即平均20℃左右,有利于营养生长。温度降低到5-6℃,则茎叶生长受抑制。结球期要求较低温度,适温为10-13℃,有利于叶球形成和养分积累,温度高于23℃以上,不利于叶球形成。 ②光照。抱子甘蓝属长日照植物,但对光照要求不严格。光照充足时,植株生长旺盛,小芽坚实而大,在芽球形成期如遇高温和强光,则不利于芽球的形成。光照不足植株易徒长,节间长,叶球变小。

甘蓝栽培技术

甘蓝栽培技术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甘蓝栽培技术 (一)育苗移栽 1、品种选择 春甘蓝选用抗逆性强、冬性强、耐抽薹、商品性好的早熟品种;夏秋甘蓝选用抗病性强、耐热的品种。 2、栽培季节的划分 春甘蓝:春季直播或育苗移栽,夏季收获。 夏秋甘蓝:春夏育苗,夏定植,秋收获。 3、育苗 (1)育苗土配制:育苗土的好坏与蔬菜秧苗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关系。良好的床土必须肥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良好的物理性状,通气性好,保水力强,这样的床土称营养土,为了达到上述要求,营养土应人工配制。营养土按此配制:土壤、腐殖质、肥料按4:4:2的比例配。土壤最好选用没有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大田土,取土时要用13~17厘米内的表层土。 肥料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最好是厩肥,又叫圈粪,它的有机物含量高,不但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有疏松土壤作用,包括:如牛粪、马粪、驴粪、羊粪等,以牛粪最好。也可用腐殖质或经过沤制的树叶或桔杆等,有营养且能疏松土壤的物质。需要注意的是厩肥必须充分腐熟发酵,一是有利于作物吸收,二是发酵时产生的高温可杀死虫卵、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减少苗期病害。配制营养土的速效肥有草木灰,人粪尿,化学肥料等草木灰中含钾并能加深土壤颜色,多吸收阳光,提高地温,尤其对早春育苗有利,其用量约占营养土的5~10%。人粪尿的营养元素全面,使用前应充分腐熟,施用量占营养土的5%~10%,如果营养土中速效肥料不足,应施入0.1~0.2%的过磷酸钙或0.1%的复合肥。一般不能使用氮素肥料以免造成氨害,营养土配好后要过筛。 (2)育苗土消毒: 药剂消毒:① 50%多菌灵按每100公斤营养土需2.5~3克多菌灵,将其配成水溶液后向土上喷洒,边喷边翻,将药和土充分拌匀,用塑料薄膜覆盖,2~3天后揭去塑料膜,晾2天便可播种了。②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

有机甘蓝种植操作规程

有机xx种植规程 一、立地条件 1、气候条件 xx为半寒性蔬菜,喜温和冷凉的气候。 2、土壤条件 甘蓝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以中性和微酸性土壤较好,且可以忍耐一定的盐碱性。甘蓝是喜肥和耐肥作物,对于土壤营养元素的吸收量比一般蔬菜作物要多,栽培上除选择保肥保水性能较好的肥沃土壤外,在生长期间还应施用较大量的肥料。 二、种子及其处理 1、品种选择 有机转换期内第一年可使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的常规种子,以后年份必须使用有机种植区内繁育的种子。 2、种子质量 种子在播前进行发芽试验,种子质量应符合G B16715、3——1999中二级以上要求。 3、种子处理 将选好的种子先用冷水浸湿,再用45℃热水不断搅拌浸烫10分钟。三、栽培技术措施 1、选地及整地 选择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土壤。秋深耕,春耙糖,改善土壤耕作层的理化性质,提高地温。达到土质疏松、平坦,耕后耙平作畦,要求畦平埂直,每 1.7xx起沟。

2、施肥 春季播种或定植前每亩撒施有机肥料300Okg。 3、播种 将处理好的种子用温水淘洗干净,在室温下浸种4小时后拌细土均匀撒播,播种后盖lcm厚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宜。每亩用种5Okg。 4、xx 生育期内可以根据生长情况进行中耕,中耕可以保墒以提高地温。 5、浇水 甘蓝应变保持田块湿润,灌水后及时排除余水叶球包心后,气温下降少灌水。 以防止叶球开裂。 6、追肥 进入保心期是甘蓝生长最快的时期,要求肥料充足,避免脱肥、干旱。莲座生长期和结球前中期应追施肥料。做到小肥提苗、中肥促叶、大肥功球。 7、病虫害防治 病虫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结合物理生物治疗为辅的方法进行。不能使用化学药剂和基因工程制品。 黑腐病: 叶片边缘呈“v”字形黄色干枯。预防方法主要是加强管理,减少伤口,适时播种,与非十字花科轮作,亦可用Bt乳剂700倍液。软腐病: 从短缩茎基与叶柄结合处发病,引起全株腐烂。预防方法为合理轮作,清除病株,,病穴撒石灰粉消毒。 8、采收

[甘蓝高产栽培技术]甘蓝每亩种多少棵

[甘蓝高产栽培技术]甘蓝每亩种多少棵 1.选地施肥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微酸性或中性,前茬不是十字花科作物的沙壤土或黏壤土种植。种植前每1/15公顷施有机肥2500千克,复合肥15千克作基肥。 2.品种选择 选用抗寒性强、抽薹迟、圆头型的早熟品种,如8132、中甘11、绿冠早生、8398等生育期在70~80d左右的品种。 3.育苗 3.1 播种 秋末在苗床上施入腐熟的有机粪肥,修整床面,耙细、耧平,深20cm、长宽适宜,待用。1月底扣棚,在扣棚前2d依次用稻草和稻壳覆盖棚土表面,厚50~70em,点燃稻草和稻壳化地。通过2d的化地,土层可化到50~60cm,扣棚点炉火。点火第2天即可播种,但棚内白天温度应在20~25℃,夜间保持15℃。播种前先浇透苗床,再喷施1遍1 000倍液的敌杀死,防治蝼蛄。水渗透后均匀散籽6g /m2左右,播后用拌有7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5g/m3)的细土覆盖1cm,刮平床面,覆薄膜保湿。

3.2 出苗 甘蓝在15~25℃下5d左右即可出苗,出苗后及时揭去盖膜。在第1对基生叶展开后,如苗床见干,可浇1遍透水,除去杂草。要注意及时放风降低温度,温度逐渐控制到10~20℃,以防止徒长。 3.3 移苗 春甘蓝在3叶1心时移苗,株、行距均为10cm。缓苗后温度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控制15℃左右。及时除去杂草,苗见干即浇,选择晴天上午,1次浇透。5叶1心开始炼苗,主要方式是通风,进行低温锻炼,温度可以逐渐降到5~10℃,以适应露地。但要注意温度不能长时间低于15%,以防止春化。 4.定植 定植密度:早熟品种行株距为70~80厘米×45~50厘米;晚熟品种110厘米×50~70厘米或200厘米(双行)×50~60厘米。定植时开沟栽苗,栽后浇水。第二天再浇1次缓苗水,若缓苗不好,3~4天后需再浇1次。

包菜种植技术

叶类蔬菜丰产栽培技术 包菜丰产栽培技术 包菜是结球甘蓝(简称甘蓝)有俗称,在我国南北各地广有栽培。是一种生产量大,产量高,可鲜食可加工及下部脚叶可作饲料的用途广泛的大宗蔬菜。包菜可在夏、秋季及越冬栽培,下面介绍其丰产栽培技术。 包菜是结球甘蓝(简称甘蓝)有俗称,在我国南北各地广有栽培。是一种生产量大,产量高,可鲜食可加工及下部脚叶可作饲料的用途广泛的大宗蔬菜。包菜可在夏、秋季及越冬栽培,下面介绍其丰产栽培技术。 (一)品种: 1.夏光甘蓝:表现为早熟,耐热、丰产、结球紧,正祁度高。是作为夏季甘蓝栽培的主要品种。该种亩产2000—2500公斤。为小平头包,系杂交一代品种。 2.京丰1号:表现为早中熟,较耐热,耐寒、耐肥、忌渍水和干旱,叶球紧实,中平头型,成熟一致,品质好,是近年来广为推广的秋栽甘蓝杂交一代良种,亩产3000公斤左右。 3.鸡心包:表现为早熟,冬性强,不易抽苔,耐寒、耐肥,不耐热,忌渍水和干旱。植株紧凑,尖头型,是多年的越冬春包菜主栽品种,亩产1000—1500公斤。 4.春丰:系杂交一代品种,表现为早熟,丰产,耐寒,越冬不易抽苔,外叶少,叶球胖尖形,结球紧实,亩产3000一4000公斤。系近年来越冬春包菜栽培的新优品种。 5.昆甘一号:系杂交一代品种,表现为叶球紧,牛心形,冬性较弱,品质好,抗病性较强,抗寒性较差,主要作早春甘蓝栽培。亩产2000公斤左右。 (二)播种育苗: 1.播种期:夏光甘蓝,3月至7月上旬播种;京丰一号、秋甘蓝7月上、中旬播种;越冬甘蓝、鸡心包、牛心包、春丰等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每亩用种量50—75克。 2.育苗:选择肥沃、爽水的菜土,播种前翻耕烤晒过白,然后正细正平,每亩施1500公斤腐熟人粪尿液作基肥,干后耙匀,使土肥融合,再行播种,每平方米播种子10克。然后盖上一层过筛后的发酵煤灰土(细土杂肥亦可),干旱时,搭平棚进行遮阳(用遮阳网较好),长期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及时除杂除草,喷施药剂防治病虫。 (三)大田栽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