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八)兰亭集序(含解析)新人教
- 格式:docx
- 大小:387.97 KB
- 文档页数:7
第三单元第8课一、基础知识1.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所有.B.足以极视听之.娱之:构造助词,的C.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致:致使D.俯仰之间,已为陈.迹陈:陈腐【答案】 C【分析】致:情味。
2.以下各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 .岁在癸丑,暮春之初..B.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D.事过境迁,感触系之矣....【答案】 C【分析】 A. 古今义都指春天的末期,阴历的三月。
B.古今义都指高而陡峭的山岭。
C.古义:两个词,“夫”是发语词;今义:尊称一般人的老婆。
D.古今义都指感触的心情联系着某件事,指对某件事有所感想而不由感叹。
3.以下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每览古人兴感之由B.何尝不临文嗟悼C.齐彭殇为妄作D.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以内【答案】 D【分析】“悟” 通“ 晤” 。
其他没有通假字。
4.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A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C.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D.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答案】 B【分析】 B 项与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
A. 形容词作名词。
C.使动用法。
D.名词作动词。
5.以下对文章内容的剖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王羲之他们在风景幽绝的兰亭宴饮,含有这么一个游戏:用酒杯盛酒放在溪水之中,让它随水漂流。
杯子停下来时,坐在近处的人就应取杯喝酒。
B.全文前半部分叙兰亭宴集情形,是实写,以“乐”字为基调;后半部分抒发宴集以后的感想,是虚写,以一个“悲”字为基调。
C.文中作者批评了庄子死生一体的空幻世界观,认为生是生,死是死,不可以等同对待。
D.作者谈对人生的感想,从宴集发端,由今人及于先人,再及于后代。
在深邃的感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厌烦和冷淡。
课时跟踪检测(八) 兰亭集序(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一、基础巩固(25分,第1~5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少长咸.集(都)畅叙幽.情(幽深内藏)感慨系.之(附着)不能喻.之于怀(比喻)B.群贤毕.至(全)崇.山峻岭(高)终期.于尽(至、及)列.坐其次(排列)C.茂林修.竹(修整)人之相与.(交好)修短随化.(变化)其致.一也(情趣)D.清流激湍.(急流的水)暂.得于己(一时)向.之所欣(一向,向来)列.叙时人(一个个地)解析:选B A项,“喻”,明白。
C项,“修”,高;“化”,指自然。
D项,“向”,过去,以前。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或取诸怀抱..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解析:选B A项,“怀抱”,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C项,“俯仰”,古义,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
D项,“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
今义,第二,次要的地位。
3.对下面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虽.世殊事异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③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游目骋怀④所以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解析:选A ①②中的“虽”,都是连词,虽然;③“所以”,用来;④“所以”,……的原因。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不能喻之.于怀B.当其欣于所.遇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D.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解析:选A A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这种情感。
B 项,都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
第8课 兰亭集序一、根底知识检测1.以下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B.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C.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假设合一契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答案 C解析 A 项“趣〞通“趋〞,趋向,取向。
B 项“悟〞通“晤〞,面对面。
D 项“畔〞通“叛〞,背叛。
2.以下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答案 B解析 A 项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抱在怀里;胸前;心里存有;心胸,打算。
C 项古义: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
D 项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
今义: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次要的地位。
3.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未尝不临.文嗟悼东临.碣石,以观沧海B.⎩⎪⎨⎪⎧ 其致.一也家贫,无从致.书以观C.⎩⎪⎨⎪⎧ 列坐其次.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D.⎩⎪⎨⎪⎧ 悟言一.室之内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答案 D解析 D 项均为数词,一。
A 项动词,面对/动词,靠近,到。
B 项名词,思想情趣/动词,得到。
C 项名词,旁边/名词,次序。
4.以下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例句:群贤.毕至 A.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B.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C.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D.齐.彭殇为妄作答案 B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
A项名词用作动词。
C项动词的使动用法。
D项形容词用作动词。
5.以下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为哪一项( )A.当其欣于所遇B.仰观宇宙之大C.不能喻之于怀D.亦将有感于斯文答案 B解析B项为定语后置句,其他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6.以下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传久远。
课时跟踪检测(八) 兰亭集序(时间:40分钟满分:62分)一、基础巩固(25分,第1~5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少长咸.集(都)畅叙幽.情(幽深内藏)感慨系.之(附着)不能喻.之于怀(比喻)B.群贤毕.至(全)崇.山峻岭(高)终期.于尽(至、及)列.坐其次(排列)C.茂林修.竹(修整)人之相与.(交好)修短随化.(变化)其致.一也(情趣)D.清流激湍.(急流的水)暂.得于己(一时)向.之所欣(一向,向来)列.叙时人(一个个地)解析:选B A项,“喻”,明白。
C项,“修”,高;“化”,指自然。
D项,“向”,过去,以前。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或取诸怀抱..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解析:选B A项,“怀抱”,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C项,“俯仰”,古义,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
D项,“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
今义,第二,次要的地位。
3.对下面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虽.世殊事异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③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游目骋怀④所以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解析:选A ①②中的“虽”,都是连词,虽然;③“所以”,用来;④“所以”,……的原因。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不能喻之.于怀B.当其欣于所.遇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D.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解析:选A A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这种情感。
B 项,都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
第8课兰亭集序学校班级学生完成时间:30分钟(编者:陈福枝)一、基础训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映带..左右:②列坐其次.:③信.可乐也: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⑤终期.于尽:⑥向.之所欣: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悟言一室之内:3. 找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指出用法并解释①一觞一咏②足以极视听之娱③引以为流觞曲水④群贤毕至⑤所以游目骋怀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曾不知老之.将至A. 暮春之.初B. 以之.兴怀C. 仰观宇宙之.大D. 夫人之.相与5.下列各组句子中都没有古今异义词的是()A.俯察品类之盛俯仰一世B.若合一契列叙时人,录其所述C.夫人之相与或取诸怀抱D.是日也亦将有感于斯文6.下列与“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的句式一样的是()A. 当其欣于所遇B.引以为流觞曲水C.死生亦大矣D.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传久远,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也叫“叙”或“引”,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的评论和相关问题的阐发。
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
C.古人常用“天干”十二个字和地支十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天干,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地支,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D.我国的传统习惯将春天分为早春,仲春和暮春。
暮春是春季的末期,即农历三月。
8.根据句意,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①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忘我的状态而忽视时光的流逝,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②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会令人生发感慨,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8 兰亭集序写字并不是零乱随意的涂鸦,写字是在写生命,一笔一画间,都是对美好生命的虔诚礼赞。
抑扬顿挫的笔法,是笔者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柔软的笔触与粗糙的纸面所碰撞出的激情,是笔者内心深处灵魂的呐喊。
1.仰观宇宙,俯察品类,恣情天地之间,放浪形骸之外。
您用一支短竹将中华的筋骨与神奇定格方寸之上,醉卧兰亭,醒叹世事;您用一篇短序将人生的脉络与真谛陈置于字句之间。
兰亭虽已矣,但永不逝去的是《兰亭集序》中最豪迈的一次舞动。
您也为自己写下了华丽的篇章。
风雨凄凄,世相迷离,锦绣河山,胸中耸立,《兰亭集序》定格成了一代书法家的心迹。
您,就是方寸展人生的一代书圣王羲之。
2.诗人以诗为乐,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足以体现这一点。
做禊事时,志同道合的老少诗人聚在兰亭。
这里天气晴朗,空气清新,环境更是幽美,但却没有“丝竹管弦之盛”,又何以为乐呢?凭“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达到了“信可乐也”的境界,足可见作诗是诗人引以为乐的趣事。
通过景与事,感悟生命的短暂,体会到古人“死生亦大矣”的观念。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极地看待人生,他能做到欢乐有终,体现了他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3.暮春之初,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在莺飞草长的季节,兰亭边的小溪,荡漾着诗意的涟漪,飘荡着书法的粗犷。
圣地会稽,诗文相遇,墨香飘逸,竹林葱郁,溪水汩汩,把酒临风,赋彩天地。
只是俯仰之间,一切皆为陈迹,而你,在用一生的心血书写自己。
从小就拿住毛笔,为自己书写华丽的篇章,先是墨池,而后墨溪,无数次洗笔之后狂草的墨迹,终于形成。
风雨凄凄,世相迷离,锦绣河山,胸中耸立,《兰亭集序》成了一代书法家的心迹。
[运用角度] 这些材料可用于“人生”“生死”“心境”“挫折”等相关的话题作文中。
千年兰亭兰亭,栖之于江南水乡,如空谷幽兰,飘逸着丝缕江南的空灵,浸染着江南蒙蒙的诗意;兰亭,如亭亭玉立的抚箫女子,看尽了千年尘世的烦忧,守候了千年的寂寞,独然隐于会稽山麓,做一番自我陶醉。
青青的石板路两旁植着带露的草,我们是兰亭清晨的寻觅者。
兰亭集序【2015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赠医者汤伯高序【元】揭傒斯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
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
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
终不一语加咎巫。
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
效不效,巫恒受上赏而医辄后焉。
故医之稍欲急于利、信于人,又必假邪魅之侯以为容.,虽上智鲜不惑。
甚而沅湘之间用人以祭非鬼,求利益,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而巫之祸盘错深固不解矣。
医之道既久不胜于巫,虽有良医且不得施其用,以成其名,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
呜呼,其先王之道不明欤?何巫之祸至此也!人之得终其天年,不其幸欤!吾里有徐先生若虚者,郡大姓也。
年十五举进士,即谢归业医。
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
历数十年,其学大成,著《易简归一》数十卷。
辨疑补漏,博约明察,通微融敏,咸谓古人复生。
其治以脉,不以证.,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余行数千里莫能及,间一遇焉,又止攻一门,擅一长而已,无兼善之者。
来旴江,得汤伯高,该明静深,不伐不矜,深有类于徐。
余方忧巫之祸,医之道不明,坐视民命之夭阏而莫救,而爱高之学有类于徐,且试之辄效,故并书巫医之行利害及徐之本末以赠之。
嗟夫,使世之医皆若虚、伯高,信之者皆吾里之人,巫其能久胜矣乎!伯高名尧,自号常静处士。
若虚名棪。
闻庐山有郭氏,号南寄者,亦有名。
(选择自《揭傒斯全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屏:摒弃B.又必假邪魅之侯以为容.容:容纳C.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恚:怨恨D.其治以脉,不以证.证:症状【答案】B【名师点睛】本题属于“古代诗文阅读”部分的“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属于常规题型。
第三单元DISANDANYUAN8 兰亭集序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岁:时间。
B.足以极.视听之娱极:穷尽。
C.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暂:一时。
D.每览昔人兴感之由.由:经过。
项,“由”,原因。
2.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癸丑”,是我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之一,顺序为第50个。
前一位是壬子,后一位是甲寅。
B.“暮春”,春天的最后一个月,即阴历三月,也是古人所说的“孟春”“仲春”“季春”中的“季春”。
C.“修禊”,古代夏历三月下旬的巳日,在水滨聚会宴饮,以祈福消灾。
后泛指在水边宴集。
D.“彭殇”,“彭”即彭祖,活了八百岁,是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人;“殇”,未成年而死去的人。
项,“三月下旬”应为“三月上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表达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
兰亭集序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癸丑/揆情度理修褉/锲而不舍闲适/群贤毕至B.作祟/崇山峻岭湍急/惴惴不安彭殇/一觞一咏C.和睦/惠风和畅妄作/作威作福垓下/放浪形骸D.嗟悼/绰绰有余聘任/游目骋怀夙愿/世殊事异【答案】D2.下列默写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此地有重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C.是日也,天朗气清,慧风和畅。
D.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愉。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A项,重山峻岭(崇);C项,慧风(惠);D项,愉(娱)。
3.下列“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吾其还也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D.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答案】A【解析】A项,“其”为语气副词,表婉商;其他三项均作代词。
4.下列语句中加线的“之”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暮春之初②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③虽无丝竹管弦之盛④仰观宇宙之大⑤足以极视听之娱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⑦不知老之将至⑧及其所之既倦⑨感慨系之矣⑩向之所欣A.①②⑤/③④/⑥⑦/⑧/⑨/⑩B.①②⑤/③④/⑥⑦/⑧/⑨⑩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答案】A【解析】①②⑤结构助词,的;③④定语后置的标志;⑥⑦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⑧动词,向往;⑨代词,这件事;⑩音节助词,无实义。
5.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引以为流觞曲水B.列坐其次C.亦将有感于斯文D.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答案】D6.下列句子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清澈而浪花四溅的急流,像带子一样在左右流淌B.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舒畅C.不能喻之于怀——不能明白于心D.足以极视听之娱——足可用来享受尽视和听的乐趣【答案】A【解析】A项,“映带左右”应为“辉映围绕在四周”。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八)兰亭集序新人教版必修2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八)兰亭集序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八)兰亭集序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课时跟踪检测(八) 兰亭集序(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一、基础巩固(25分,第1~5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少长咸.集(都)畅叙幽.情(幽深内藏)感慨系.之(附着)不能喻.之于怀(比喻)B.群贤毕.至(全)崇.山峻岭(高)终期.于尽(至、及)列.坐其次(排列)C.茂林修.竹(修整)人之相与.(交好)修短随化.(变化)其致.一也(情趣)D.清流激湍.(急流的水)暂.得于己(一时)向.之所欣(一向,向来)列.叙时人(一个个地)解析:选B A项,“喻”,明白。
C项,“修”,高;“化”,指自然。
D项,“向”,过去,以前.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或取诸怀抱..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解析:选B A项,“怀抱",古义,胸怀抱负.今义,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C项,“俯仰”,古义,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D项,“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今义,第二,次要的地位。
3.对下面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虽.世殊事异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③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游目骋怀④所以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解析:选A ①②中的“虽”,都是连词,虽然;③“所以”,用来;④“所以”,……的原因.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不能喻之.于怀B.当其欣于所.遇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D.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解析:选A A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这种情感.B项,都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
兰亭集序一、文言基础专练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茂林修.竹 修:高,长 B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期:日期 C .未尝不临.文嗟悼 临:面对,引申为阅读 D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致:思想情趣,情致 解析:选B B 项,期:至、及。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不能喻之.于怀 B.⎩⎪⎨⎪⎧ 当其欣于所.遇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C.⎩⎪⎨⎪⎧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D.⎩⎪⎨⎪⎧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解析:选A A 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这种情感。
B 项,都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
C 项,都是动词,是。
D 项,都是介词,因。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列坐其次..B .或取诸怀抱..C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D .亦将有感于斯文..解析:选C A 项,“其次”古义为“水的旁边”;今义为:①第二,②次要的地位。
B 项,“怀抱”,古义为“胸怀抱负”;今义为: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C 项,古今义都为“有所感触而慨叹”。
D 项,“斯文”,古义为“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为“文雅”。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群贤.毕至 B .少长..咸集 C .齐.彭殇为妄作 D .越国以鄙远.解析:选C A 项、B 项、D 项均为形容词作名词,分别译为:贤能的人;年纪小的人,年纪大的人;远方。
C 项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把……看作相等。
5.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序”又称叙、叙言、序言、引、引言等,它作为一种实用类文体,包括赠序和书序两种,《兰亭集序》就属于赠序。
B .“修禊”就是做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
这天,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
C.“癸丑”,在《兰亭集序》中指永和九年。
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D.“暮春”指春季的末一个月,即季春。
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第三个月。
解析:选A 《兰亭集序》属于书序。
书序是说明书籍编著或出版意旨、作者情况等的文章,而赠序则是古代一种惜别赠言的文章或文字。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译文:(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文:参考答案:(1)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
(2)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
(3)(我)当然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
”(3)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其中形象地概括了躁者的生活内容的句子是:“,。
”答案:(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2)天朗气清惠风和畅(3)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二、阅读理解专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
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
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
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唯一人在..遍观子弟。
门生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
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
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
”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
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
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精读设计][仿真考题]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B.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C.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D.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解析:选C 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
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厢:古代庙堂东侧的厢房。
后泛指正房东侧的房屋。
文中指正房东侧的房屋。
B.门生:原指转相传授学业者,亲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业者为门生。
晋、南北朝时指世家豪族的依附人口。
C.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多用来交代写作文章的缘由、目的或介绍作者情况。
序的种类很多,有诗序、书序、赠序等。
“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
D.《道德经》:又名《老子》,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
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解析:选D D项,“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错,应该是“春秋晚期”。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
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只不过为人狂放傲岸,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感遗憾。
解析:选D D项,“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应为“王述曾在会稽任职,因母亲去世,辞职治丧”。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译文:(2)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译文:(3)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译文:参考答案:(1)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
(2)王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
(3)王羲之曾和一群好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宴集,并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志向。
参考译文: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
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
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耿直而著称。
他特别擅长隶书,是古今以来的第一人。
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深被他的伯父王敦、王导所看重。
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誉,而阮裕也把王羲之和王承、王悦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
有一次,太尉郗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房屋里去看王家子弟。
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客人来,都显得拘谨不自然。
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敞开衣襟吃饭,若无其事。
”郗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王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
会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名士荟萃,谢安未做官时就住在这里。
还有孙绰、李充等人,皆以文章盖世,他们都在这里建有住宅,与王羲之情投意合。
王羲之曾和一群好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宴集,并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志向。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到,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
谁知老太太听说他要来,竟把鹅烹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整天。
当时,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去观看,非常高兴,多次恳求道士要买他的鹅。
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啦。
”王羲之欣然命笔,写好后把鹅装在笼子里回去了,一路上乐不可支。
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棐木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体。
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
王羲之的书法在当时就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
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繇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
”又曾经写信给人说:“东汉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当时骠骑将军王述年轻有声誉,与王羲之齐名,但王羲之非常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
王述先做了会稽内史,因为母亲去世,就辞职守丧,王羲之来接替他的职务,只到王述家去吊唁一次,就再也不登门。
王述每次听到外面有号角声,总以为王羲之来看望自己,连忙洒扫庭院来迎接他。
这样过了几年,而王羲之竟然不去,王述深感遗憾。
三、语言表达专练12.请根据上下文,从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中选择相应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的横线处。
(只填字母)《兰亭集序》(见上图)这幅传颂千古的书法名迹,通篇遒美劲健,变幻万端,如有神助,在章法、结构、用笔上都达到了行书艺术的高峰。
章法上,凡二十八行,行的疏密大致相等,唯首尾偶显宽密;字与字之间,大小参差,长短配合,错落有致,____①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