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选择结构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776.00 KB
- 文档页数:32
必修1数据与计算第四章第3节运用选择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本章是教科书《数据与计算》的第四章,学习第五章、选择性必修模块《人工智能初步》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准备。
让学生掌握Python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利用选择结构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基础2.新课标对本节教学内容的要求: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简单算法。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掌握程序调试与运行的方法。
3.教学重点:能够分析结构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体验结构设计的过程。
4.教学难点:能够进行简单的结构设计,进一步理解本章前面所学的理论知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对Python开发环境有所了解,掌握了顺序结构的输入输出语句,对条件表达式有了解.因此,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学习经验。
三、教学目标1.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2.学业目标:(1)能够掌握程序的选择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2)能够掌握Python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结构的单分支if语句、双分支if语句、if 语句的嵌套以及if···elif···else 语句的一般格式及使用方法;(3)能够运用选择结构描述问题的求解过程;四、教学策略创设程序设计的活动情境,通过小组学习分析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编写代码实现算法,在“验证→修正”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设计意图 一、新课导入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处处充满了选择:➢ 十字路口时如果红灯则停,如果绿灯则行➢ 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根绝b 2-4ac 的结果判断求解 ➢ ……在上述案例中,我们常常需要对事物进行判断和选择。
引出新课在程序设计中,对应的结构就是使用选择结构if 语句来实现判断和选择创设计真实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趣新课导入(2分钟)三、选择结构-----单分支选择结构1.利用课件讲授单分支选择结构IF 语句2.利用课件讲解分支语句注意事项3.学生自主学习---输入Python ,调试程序4.利用课件讲授双分支选择结构IF..else知识学习(7分钟)知识理解分组学习(10分钟)根据以上两个探究活动,观察学生知识掌握情,很好,使用探究问题A,否则探究问题B 探究问题A:输入三个数a、b、c,比较大小,输出三个数中最大的数。
第四章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程序设计基本过程①.变量定义②.变量赋值(直接输入、文本框输入、InputBox 函数) ③.问题解决计算过程④.输出计算结果(Print 语句、文本框输出) 运行、调试、修改及完善程序;保存程序。
例[4.9] 编写程序,从键盘上输入三角形的三个边长值,应用下面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求三角形面积。
⑴.定义变量a, b, c ,L ,s⑵.输入三个边长值。
(任两边和大于第三边) ⑶.根据公式求面积:第一步求出半周长L :L = ( a + b + c ) / 2。
第二步求出面积s :))()((c L b L a L L s ---=⑷.输出三角形面积s 。
程序代码设计Dim a!, b!, c!, L!, s! a = Text1 b = Text2 c = Text3L = (a + b + c) / 2s = Sqr(L * (L - a) * (L - b) * (L - c)) Text4 = s问题:如果出现a+b<c 或 a+c<b 或 b+c<a ,则不能构成三角形,上面程序就会出现错误。
所以要对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判断,可以才能进行计算;否则就不能计算面积。
用选择结构可以很容易处理上面的问题。
程序如下:Dim a!, b!, c!, L!, s! a = Text1 b = Text2 c = Text3if a+b>c And a+c>b And b+c>a then L = (a + b + c) / 2s = Sqr(L * (L - a) * (L - b) * (L - c)) Text4 = sEnd If4.3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条件结构)顺序结构程序:顺序从上到下依次执行语句。
选择结构程序:根据条件的成立与否来分别执行不同的程序语句。
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行结构条件语句If … Then … Else …块结构条件语句If … Then … Else … End If多分支条件语句If … Then … ElseIf … End If多分支选择语句Select Case … End Sel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