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脑缺血模型及缺血再灌注模型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4
Diffusion tensor MR im aging in rat models ofacute cerebral ischemia and reperf usionS U N Zhi 2hua ,Z HA N G X ue 2j un ,Z HA N G Yun 2ti ng3(De partment of Radiology ,General Hos pital of Tianj in Medical Universit y ,Tianj in 30005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volvement of ischemic penumbra (IP )on diff 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 )and diffu 2sion tensor imaging (D TI )in rat model of acute cerebral ischemia and reperf usion.Methods Twenty 2five male Wistar rats were operated to develop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odel.The rats were divided into ischemia group and four reperfu 2sion groups after 0.5h ,1.5h ,2.5h and 3.5h (5rats in each group )respectively.In 0.5-24h ,T2WI ,DWI and D TI were performed.The values of apparent diff usion coefficient (ADC ),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 (DCavg )and f ractional anisotropy (FA )in different area of ischemia region were measured.R esults Difference of relative ADC value and relative DCavg value within 9-12h ,relative FA value within 6h between central and peripheral parts of ischemia lesions had signif 2icance (P <0.05).Difference between 2.5h and 3.5h reperf usion groups and ischemia group had no significance (P >0.05).Conclusion It had characteristic disciplinarian in changes of ADC ,DCavg and FA.The present time window of is 2chemia penumbra may be 9-12h.The time window of effective reperf usion should be lower than 2.5h.[K ey w ords] Ischemic penumbra ;Diff usion tensor imaging ;Cerebral ischemia and reperf usion大鼠急性脑缺血2再灌注模型缺血半暗带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孙志华,张雪君,张云亭3(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天津 300052)[摘 要] 目的 研究大鼠急性脑缺血2再灌注模型缺血半暗带(IP )的扩散加权成像(DWI )和扩散张量成像(D TI )演变规律。
大鼠脑缺血模型制作大鼠脑缺血是一种神经病理学状态,常用于研究脑缺血和再灌注相关的疾病,如中风和心脑血管疾病。
制作大鼠脑缺血模型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脑缺血的机制,并探索治疗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大鼠脑缺血模型制作方法。
材料准备:1.正常健康的大鼠(约250-300g)2.异氟醚(用于麻醉大鼠)3.氧化氮(用于麻醉大鼠)4.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用于预先裂解血栓)5.弹簧夹(用于阻断大脑供血)6.血管夹(用于再灌注)7.生理盐水或PBS(用于清洗伤口和冲洗大脑)操作步骤:1.麻醉大鼠-以适当的浓度向氧化氮罩中送气,让大鼠吸入异氟醚麻醉。
-确定大鼠是否处于麻醉状态,如失去帕金森反射。
-为了确保大鼠的安全性和麻醉质量,要定期监测大鼠的许多生理参数,如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和体温。
2.颅窗手术-将大鼠固定在手术台上,用5%碘伏消毒实验区域的皮肤。
-在头部进行剃发和消毒。
- 用手术刀在头部切开皮肤,在颅骨上切开一个直径约 1 cm的圆洞。
-清除头骨上的组织,暴露出颅骨。
-用电动开骨钻在颅骨上进行微抖动,直到打开一个圆洞。
通过控制速度和钻头的压力来避免损伤脑组织。
-用细钳将头皮撕开,暴露出脑膜。
3.制作脑缺血-用生理盐水或PBS洗涤脑膜,以确保大脑的清洁。
-用弹簧夹仔细阻断大脑的供血。
通常选择大脑的前动脉(MCA)或双侧MCA,使大脑区域发生缺血。
-检查大鼠是否出现神经功能缺陷,如软瘫、不对称性和意识丧失等。
-记录缺血时间,通常在20-30分钟之间。
-选择再灌注时间,通常是60分钟。
4.再灌注-在再灌注前,用生理盐水或PBS冲洗大脑。
通过防止缺血时间和再灌注时间的太长,以减少实验操作引起的伤害。
-用血管夹将阻断的血管解除,实现再灌注。
-观察大鼠是否恢复神经功能,例如排尿、动作和体位等。
-保持大鼠体温适宜,定期监测大鼠身体参数。
5.实验后处理-在实验结束后,用生理盐水或PBS冲洗伤口。
-给大鼠提供足够的水和食物,让其恢复。
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引言全脑缺血再灌注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常见于心脏骤停、溺水等情况下,出现全脑缺血缺氧,随后通过复苏措施进行再灌注。
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对于深入研究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评估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动物模型选择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时,主要选择小鼠或大鼠作为实验动物。
一般情况下,小鼠更为常用,因其易于操作、成本较低,且其脑血管结构与人类相似,因此具有较高的可比性。
对于大鼠,其相对较大的体积能够更好地模拟人体情况,但操作相对较为复杂。
手术操作准备在进行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建立前,需要进行手术操作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进行动物的麻醉和固定,确保手术操作的安全性。
其次需要准备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包括导管、监测仪器等。
在手术操作前,还需要对实验动物进行术前处理,包括禁食、定时给予抗生素等。
手术操作步骤1. 麻醉和固定:将实验动物置于麻醉箱内,使用合适的麻醉药物使其达到麻醉状态。
随后将其固定在手术台上,以确保手术操作的稳定性。
2. 手术部位暴露:在麻醉状态下,对实验动物进行皮肤消毒,随后进行手术部位的切开,暴露出颅骨表面。
3. 血管结扎:通过显微外科手术操作,对实验动物的颅骨表面的动脉和静脉进行结扎,以模拟全脑缺血的状态。
4. 缺血时间控制:根据实验设计的需要,控制全脑缺血的时间,一般为15至20分钟。
5. 再灌注:在全脑缺血一定时间后,通过解开血管结扎,使血液重新灌注至大脑。
6. 术后处理:对实验动物进行术后处理,包括给予液体、保暖、饲养等。
检测指标和评价方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后,需要对实验动物进行一系列的检测和评价,以评估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神经行为学评分、脑组织病理学检测、神经元凋亡检测、脑组织炎症因子检测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和评价,可以全面地评估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效果,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建立方法一、引言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是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手段,对于深入理解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二、准备工作1. 实验动物:选择健康成年小鼠、大鼠或兔,确保其无疾病、无遗传性疾病。
2. 设备:准备好手术器械、显微镜、止血钳、无创血压计、冰冻浴盆、恒温湿毛巾等。
3. 药物:准备适量麻醉剂、抗生素、输液用品等。
三、全脑缺血模型的建立1. 麻醉:使用麻醉剂对实验动物进行全身麻醉。
2. 暴露手术部位:对实验动物进行全身消毒,打开腹腔,暴露手术部位。
3. 制作全脑缺血:使用特制的夹子将实验动物的脑血管夹闭,制造全脑缺血。
具体夹闭部位和时间需要根据实验需求进行调整。
四、再灌注过程的控制1. 解除血管夹闭:缺血时间结束后,缓慢解除血管夹闭,恢复血流。
2. 观察再灌注情况:在再灌注过程中,密切观察实验动物的神态、行为变化,以及脑部颜色、肿胀等情况。
五、模型评估与结果记录1. 评估再灌注效果:再灌注过程结束后,评估实验动物的全脑缺血再灌注效果,记录相关数据。
2. 观察病理变化:对实验动物的大脑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病理变化。
3. 结果记录与分析:将观察到的结果进行记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六、注意事项1. 麻醉剂的使用要适量,避免对实验动物造成过大的伤害。
2. 手术过程中要保持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3. 制作缺血模型时,要确保夹闭的血管部位准确,时间适当,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4. 再灌注过程要缓慢,确保血流的恢复不会对实验动物造成过大的刺激。
5. 病理学检查要取样准确,切片处理要规范,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七、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准备工作、缺血模型的建立、再灌注过程的控制和结果记录等。
该模型可用于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方法研究马贤德1孙宏伟1 柴纪严1 赵金茹1(1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 110032;)摘要①目的建立一种比较系统,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的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再灌注动物模型,达到只要读者根据本文所述的方法操作就能制作出MCAO再灌注模型的目的。
②方法成年健康雄性 SD大鼠40只,参照Longa法并适当改进建立MCAO模型20只,假手术组20只。
本文将详细叙述手术过程以及再灌注时间点的合理选择。
最后利用行为学测试、四氮唑(TTC)染色对模型成功与否进行判定。
③结论线栓法是一种操作简单的制备MCAO 再灌注动物模型的方法,并且此方法的再灌注效果较为明显。
关键词动物模型;脑缺血;再灌注;线栓法Establishment a model of rat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with intraluminal sutureMa Xian-de1 Sun Hong-wei1 Chai Ji-yan1 Zhao Jin-ru1(1.Liaon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Shenyang, 11003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odel of rat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terms of the model, the operation will be simple, and the achievement ratio will be high. Methods: 40 Male Sprague-Dawley ( SD ) rats were separat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20 were model of rat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based on Longa method, and the other 20 were sham-operated group. The process of the operation and the selection of different time point following ischemic-reperfusion were discussed in the paper. What’s more , the model was appraised by behavioral test and Triphenyl Tetrazolium Choloride(TTC)Staining. Conclusion: The operation of intraluminal suture method is very simpl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l of rat ischemia-reperfusion, what’s more, the effect of reperfusion is very obvious.Key words: Animal Mode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traluminal suture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是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条重要途径,因为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并能最大程度模拟人类缺血性卒中的发生。
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皮层组织IKK β/NF-κB 表达的影响赵丹玉王艳杰苗兰英曹阳王德山(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辽宁沈阳110847)〔摘要〕目的观察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 )模型大鼠脑皮层组织中I κB 激酶β(IKK β)及核因子-κB (NF-κB )表达,探讨眼针治疗脑损伤的作用机制。
方法健康雄性SPF 级Wistar 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CIRI 模型组和眼针组。
CIRI 模型组和眼针组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ACO )再灌注动物模型。
Western blot 检测大鼠缺血侧脑皮层IKK β、NF-κB 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皮层组织IKK β及NF-κB 蛋白水平均显示出高表达(P <0.01),眼针组同模型组相比,IKK β及NF-κB 蛋白表达则下调(P <0.01)。
结论眼针抑制脑皮层组织中IKK β及NF-κB 的表达,可能是眼针治疗CIRI 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关键词〕眼针;脑缺血再灌注;IKK β;NF-κB〔中图分类号〕R28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20-4419-03;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20.030Influences of eye acupuncture on the expressions of IKK βand NF-κB in rat brain after acute 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ZHAO Dan-Yu ,WANG Yan-Jie ,MIAO Lan-Ying ,et al .College of Basic Medical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847,Liaoning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xpressions of IKK βand NF-κB in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CIRI )in rat brain cortex and eye acupuncture therapy on it.Methods Healthy male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sham ,CIRI model andeye acupuncture groups.Model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ACO )was established by improved suture method.Western blot meth-ods was performed to examine the protein expressions of IKK βand NF-κB in the ischemic brain cortex.Results Expressions of IKK βandNF-κB in CIRI model group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0.01)compared with those of normal group and sham group ,and which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 <0.01)in eye acupuncture group.Conclusions Eye acupuncture therapy could reduce the expressions of IKK βand NF-κB in CIRI ,which may be one of mechanisms of eye acupuncture therapy for CIRI.【Key words 】Eye acupuncture ;Cerebr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IKK β;NF-κB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No.2007CB512700);辽宁省教育厅课题(No.L2010349)通讯作者:王德山(1951-),男,硕士,教授,主要从事中医药对消化道神经内分泌影响机制的研究。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IGF [摘要]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4只,应用线栓法经左侧颈外-颈内动脉插线建立缺血2 h再灌注48 h模型,灯盏细辛注射液腹腔注射(3.6 mg/kg)干预治疗,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igf-1表达。
结果经灯盏细辛注射液干预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海马神经元显著增加,细胞凋亡明显减少,大鼠认知功能明显改善。
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可通过上调igf-1的表达,有效地抑制细胞凋亡,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灯盏细辛注射液;igf-1;神经元凋亡;认知功能障碍[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7-44-0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igf-1)在成熟脑组织广泛低水平表达,对于神经细胞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恢复有重要作用[1-2],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治疗作用[3-4]。
许多研究发现[5-6],脑缺血损伤后脑卒中igf-1表达增强,igf-1促进轴突生长和神经元存活。
灯盏细辛注射液(fleabane injection)的主要成分是灯盏花素,能改善大鼠脑缺血神经功能损伤[7],缩小脑梗死范围[8],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数量[9]。
本实验试图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和igf-1表达的影响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1.1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4只,spf级,4个月龄,体质量230~250 g,由青岛市药物检验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scxk(鲁)20090007)]。
大鼠实验前置实验室环境适用1周,自由进食、饮水,室温(23±2)℃,自然光照,通风,术前禁食12 h。
线栓法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方法Pipilulu目录:第一部分线栓模型制备理论及经验1插线法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简介2大鼠颈部及颅内动脉解剖及常用插线位置3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实验的总结和心得(zhuqing0506战友)4 也谈大鼠MCAO模型的实验体会(bladeflyer战友)5 我的做MCAO模型的一些体会(intelligentwang战友)6 线栓法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制备技巧(ysf2k战友)第二部分线拴模型制作过程(雨后天晴战友)第三部分灌注取脑(pipilulu战友)第四部分 TTC染色(pipilulu战友)前 言相信不少神经内科的研究生都作过或将要作大鼠线栓模型,都有一个从查文献了解方法到跟师兄、师姐学习再到自己体会摸索直至熟练的过程,在模型制作的过程中可能的经历了从模型不成功的郁闷到熟练后成功的喜悦(我们是有这样的感觉)。
为了缩短各位将要作或刚开始作MCAO 模型的战友的摸索过程,提高模型制作的成功率,我们愿意将自己的经验与大家分享,相信各位战友看过后将对制作大鼠线栓模型有更深的认识,并以其为乐趣,同时欢迎各位熟练的战友与我们交流经验。
第一部分线栓模型制备理论及经验⒈插线法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简介八十年代Koizumi和Longa创用了不开颅的大鼠MCA可逆性脑梗塞模型,此后,应用插线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已渐趋成熟,目前该法已逐渐取代开颅法而成为最流行的方法。
该模型先阻断颈外动脉(ECA)及其分支,且阻断翼腭动脉(PPA),以切断颅外来源的侧副循环血流。
从ECA插入尼龙线,经颈内动脉(ICA)到大脑前动脉(ACA),机械性阻断大脑中动脉(MCA)发出处的血供来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
此模型可在无麻醉状态下拔出尼龙线,恢复血流,实现再灌注。
1994年Huang等[55]首次将线栓技术应用于小鼠局部永久性脑缺血模型。
1997年Hara 等[56]将线栓技术改进后应用于小鼠局部暂时性脑缺血模型。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首席医学网2009年10月27日16:34:55 Tuesday医师杂志征稿急救医师学术年会冠心病诊疗研讨会网站运营核心论文年内发表泌尿外科主任研讨世界神经内镜大会内蒙中医药超值牙科管理课程世界糖尿病大会神经病学国际论坛心血管介入研讨会欧洲放射学年会美国骨科年会中医药学术大会作者:先雄斌杨朝鲜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室,四川泸州646000)【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和并发症多的特点,是中、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全部脑血管病人的70%~80%。
因此建立稳定的、可重复、损伤小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以往模型的建立〔1,2〕均缺乏详细操作过程及各操作细节的注意要点,因而建模的重复性和成功率相对较低。
本文成功制备了大量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材料1.1 实验动物的选择由于SD大鼠具有成本低、种系纯合性好、抗感染能力较强,与人类的脑血管解剖相似,以及与Wistar大鼠比较,SD大鼠可见恒定的顶颞皮质梗死灶,梗死体积大于Wistar大鼠,变异较小,周边不完全坏死区(半暗带)所占体积明显小于Wistar大鼠等优点〔3〕,因此本文采用成年SD大鼠(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清洁级,体重250~320 g,雌雄不限。
1.2 器械和药品线剪1把、眼外科剪2把、弯镊4把、4#手术缝线、6×17三角形缝针、0.2 mm直径的尼龙线、游标卡尺1把、持针钳1把。
多聚 L 赖氨酸、戊巴比妥钠、速尿(20 mg/支)、硫酸庆大霉素(80 mg/支)等。
1.3 阻塞线的制备把0.2 mm直径的尼龙盘线剪成6 cm每段,一端靠近酒精灯火焰加热,并放于显微镜下观察,要求末端成光滑球面且直径不要大于0.30 mm。
过大者可能造成较难通过颈静脉孔,不光滑者可能刺破血管,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且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导致微血管循环的逐渐恶化。
吡拉格雷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吡拉格雷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首先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然后给予吡拉格雷钠干预,并通过神经功能评估方法来检测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吡拉格雷钠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同时探究表明其可能通过减少炎症反应、抑制氧化应激和减少细胞凋亡等机制来实现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
吡拉格雷钠在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神经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吡拉格雷钠, 大鼠,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功能, 保护机制,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1. 引言1.1 研究背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常见于心脏骤停、心肌梗死等病症,其发病机制涉及脑细胞缺血、缺氧以及再灌注时的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神经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导致临床上的脑卒中、认知障碍等疾病。
本研究旨在探究吡拉格雷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具体改善作用及潜在机制,为进一步明确吡拉格雷钠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吡拉格雷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具体目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确定吡拉格雷钠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中的神经保护作用,评估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2. 探究吡拉格雷钠的作用机制,包括是否通过减少炎症反应、抑制氧化应激和减少细胞凋亡等途径实现神经保护;3. 提供实验依据,为吡拉格雷钠在临床应用中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4. 深入理解吡拉格雷钠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机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
2. 正文2.1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动物模型,用于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
大鼠左右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比较高焕民;刘丽丽;齐明山;沈焱【期刊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4(000)008【摘要】目的:探讨大鼠左右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差异。
方法选择右利雄性Wistar大鼠48只,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左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组(左侧优势组)、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组(右侧非优势组),每组24只,每组使用各自侧别的假手术对照。
血管内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2h,然后再灌注。
测试神经功能,取脑分别进行常规T T C染色和H E染色,测量脑梗死体积,光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
结果左侧优势组再灌注24、48和72 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右侧非优势组(P<0.05)。
左侧优势组缺血程度较右侧非优势组重。
左侧优势组神经元数量严重缺失,海马细胞排列紊乱,脑梗死体积明显大于右侧非优势组[(102.1±8.8)mm3 vs (97.0±11.2)mm3,P<0.05]。
结论大鼠优势半球大脑中动脉阻塞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非优势侧严重,脑梗死体积更大。
大鼠优势半球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重复性好,而且可靠。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rat left and right cerebral middle artery (MCA )ischemia/reperfusion (I/R) models .Methods Forty-eight male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left MCA I/R group and right MCA I/R group (24 in each group) .The MCA was occluded for 2 h by Longa occlusion and then reperfused .Neurological function of rats was assessed .Rat brain tissue samples were stained with TTC and HE .Ischemic stroke volume was measured and brain lesions were observed under light microscope .ResultsThe neurological scores at 24 ,48 and 72 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left MCA I/R group than in right MCA I/R group (P<0 .05) .TTC staining demonstrated that the ischemia was severer in left MCA I/R group than in right MCA I/R group (P<0 .05) .HE-stained hippocampus tissue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lost neurons was greater , the cells were worse dearranged ,and the ischemic stroke volume was larger (102 .1 ± 8 .8 mm3 vs 97.0 ± 11 .2 mm3 ) in left MCA I/R group than in right MCA I/R group (P<0 .05) .Conclusion T he neurological defect is severer and the ischemic stroke volume is larger in the dominant hemi-sphere than in the non-dominant hemisphere of rats following MCA occlusion .The repeatability of rat focal ischemia model is better and more reliable in dominant hemisphere than in non-dominant hemisphere .【总页数】4页(P863-866)【作者】高焕民;刘丽丽;齐明山;沈焱【作者单位】750002 银川,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750002 银川,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750002 银川,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改良 [J], 杨德兵;张利宏;马存根2.头针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Cyt-c、Caspase-3表达的影响 [J], 王冠;孙晓伟;邹伟3.大鼠大脑中动脉永久性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比较 [J], 展淑琴;高亚亚;张凌峰;吴海琴;张桂莲;卜宁;孙宏4.老年大鼠大脑中动脉永久性缺血与缺血再灌注对大脑损伤的比较研究 [J], 许娜; 渠静; 王赛楠; 江炜; 奥婷; 张君; 张芹; 肖淑英; 张瑞华5.蒙药萨乌日勒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J], 萨仁高娃; 敖其尔; 特木其乐; 胡日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